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综合)

更新时间:2024-04-30 16: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科学发现 1、科学的内涵 (1)、表现形态: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2)、发现过程:科学是一种活动体系 (3)、社会存在方式: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2、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伪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反科学性,即 (1)、主观随意性 (2)、神秘性 (3)、反逻辑性 (4)、不可确证性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从目的和任务看:科学主要是认识自然,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技术则主要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 (2)、从活动过程看:科学是对复杂实践感性的理性纯化;技术则是对理性理论的综合感性化 (3)、从形态上看:科学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复杂到纯化;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性,使提纯的东西复杂化 (4)、从评价标准看:科学判断要讲是非,要淘汰谬误;技术则主要讲合理,讲效用性 (5)、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科学是生产力,技术是更具现实性的生产力 (6)、从工作主体看:科学主要是研究院、学者、教授们的事业;技术主要是工程师发明家、设计师的事业 4、科学方法的层次和类型 科学方法的层次:(1)、自然科学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专门研究方法(2)、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3)、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 科学方法的类型: (1)、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步骤分:

A、发现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B、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法C、观察实验方法D、理论思维方法E、检验验证方法 (2)、按研究结果是否定量化可分为: A、定性研究方法B、定量研究方法 5、科学问题的含义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的科学背景知识下提出的关于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中所遇到的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其具有以下特征:历史性、指向性、可解性

6、科研选题及选题的基本原则 广义的说,科研选题不仅包括对自然科学问题的选择,而且也包括对技术问题的选择。

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1

(3)、创造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7、科学事实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科学事实是指用某种语言或文字对观察到客观所作出的陈述和判断。 其特征: (1)、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和正确判断 (2)、表述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3)、应该可复核、可重现 8、科学发现的机遇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由于意外现象,可能导致新的科学发现甚至重大科学突破,人们称之为机遇。机遇具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特点。 第四章 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 1、科学抽象的过程

科学抽象是由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构成的辩证思维过程 第一阶段:感性的具体

第二阶段: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 第三阶段: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观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3、直觉思维的基本类型 (1)、偶然机遇型 (2)、积淀意识型

4、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1)、认识发生的突发性 (2)、认识过程的突变性 (3)、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第五章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1、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 (1)、科学性 (2)、可检验性 (3)、假定性 (4)、易变性

2、科学假说的形成 (1)、根据新的观察实验事实提出假说 (2)、为了回答特定性质的问题提出假说 (3)、为了解决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提出假说 (4)、为了解决事实之间的矛盾提出假说 (5)、为了直接解决理论自身的矛盾提出假说 3、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清晰性原则 (2)、解释性原则 (3)、逻辑简单性原则 (4)、对应性原则

2

(5)、可检验性原则 4、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系统性 (3)、逻辑性 (4)、普遍性 (5)、开放性

5、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 (1)、公理化方法 (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3)、逻辑与事实相统一的方法 6、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1)、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模式 (2)、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模式 (3)、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5)、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第八章 技术创新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其指出创新的5种情况: (1)、产品创新(2)、技术创新(3)、市场创新(4)、资源配置创新(5)、组织创新

2、创新的动力机制

所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与适应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总和 3、创新的环境 (1)、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 (2)、社会制度模式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 (3)、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 第十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1、如何理解科学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社会组织体制和制度。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职业化 2、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 (2)、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 (3)、无私利性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该以科学牟取私利 (4)、独创性规范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公布新的数据,论证新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学说 (5)、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 3、构建科学技术运行的支持系统 (1)、充满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3

(2)、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 (3)、有效的科技法律体制 (4)、恰当的科技奖励模式 (5)、良好的科技发展社会氛围

第十二章 科技、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全球问题 (1)、世界人口暴涨 (2)、资源短缺危机 (3)、空气严重污染 (4)、森林大量毁灭 (5)、生物物种锐减 2、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3)、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3、循环经济的原则 (1)、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 (2)、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3)、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附:

page 5 四 page 7 九 page 13 三

page 17 第三节全部 page 19 三

page 22 第一节全部 page 25 三 page 27 二

page 29 第一节全部 page 32 二

page 34 波普尔的和库恩的 page 44 十一 page 57 五 page 58 七

page 60 十二章全部

《自然辩证法》版本二

第一章 系统自然观

1、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

4

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2、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可以是数量关系,也可以是空间关系,还可以是时间关系,而更重要的是相互制约关系; (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系统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部分与整体可以经由两种方式而相互过渡:加和性方式与非加和性方式。 4、系统中新质突现: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新质突现的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①独立性与相干性:A、交互影响,B、长程相关,C、反馈调节。 ②基于相干性的新质突现:A、约束限制。B、协同一致。 5、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所谓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形式和组织方式,即系统中要素的秩序、关联和相互作用方式。

B、所谓功能,是指系统在内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它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状态的表征,是系统表现出来的整体效应。 C、二者关系: (1)、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2)、系统的功能对其结构又有一定的反作用,即功能影响或要求特定结构。 第三章 科学发现 1、科学内涵: (1)、就其表现样态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 (2)、就其发现过程说,科学是一种活动体系; (3)、就其社会存在方式说,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这就是现代科学所呈现出来的基本形象。

特征:内容的客观性、理论的逻辑性、应用的普遍性、进步性。 2、 (1)、科学与非科学:非科学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对象;而科学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它们虽然都属于认知活动,但内容和形式却相差较多。 (2)、科学与伪科学:伪科学是指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种种反科学的理论和说教。伪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反科学性。 A、伪科学不具有客观性 B、伪科学不具有理性 C、伪科学不具有可检性 D、伪科学不具有开放性。

5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从目的和任务看,科学主要是认识自然,技术则主要地是利用和改造自然。(2)、从活动过程看,科学乃是对复杂实践感性的理性纯化,技术乃是对理性理论的综合感性化。 (3)、从形态上看,科学主要地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要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复杂化,它要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 (4)、从评价标准看,科学判断要讲是非,讲真理性标准,技术主要讲合理,讲效用性标准。 (5)、从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科学较少顾及实现这种可能性的经济的、法律的、政策的和资源的条件,技术则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6)、从工作主体来看,科学主要是研究员、学者、教授们的事业,技术主要是工程师、发明家、设计师、管理者、企业家们的事业。

4、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及中介三大要素组成。 (1)、当前的科学研究主体则是建制化的人群,即科学共同体。他们与一定的自然客体构成某种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从而成为科学认识的主体。 (2)、客体化的研究对象。 (3)、客观化的研究中介,研究中介是沟通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科学问题的作用: (1)、科学发现从问题开始 (2)、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3)、问题起理论评价的作用 6、科研选题及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7、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的描述。 途径: (1)、科学观察方法:人们有目的计划地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对象进行考察和感知,以获取科学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感性活动取科。原则:A、客观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典型性原则。D、可观察性原则。 (2)、科学实验方法: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和模拟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A、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 B、科学实验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C、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的性质。 (3)、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实验是指通过设计一种与被研究客体相似的替代物即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将信息外推到原型的实验。

8、观察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存在着“中性观察”,也就是观察可以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而对理论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观察渗透理论认为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扫描,而是受某种观念支配的有目的的活动。 (1)、理论对观察起定向作用,观察目的,过程设计等,

6

(2)、理论对观察到的事实起理论分析和加工改造作用。 第四章 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

1、科学抽象的含义:科学抽象是科学研究主体在特定的科学认识活动中,在对研究对象的思维把握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重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

2、科学抽象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所以,科学抽象是由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构成的辩证思维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的具体”。 第二个阶段:是“抽象的规定”,这是科学抽象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个阶段:是“思维中的具体”,这是科学抽象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的第二次飞跃。 第五章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1、科学假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本特征:(1)、科学性(2)、可检验性(3)、假定性(4)、易变性 2、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科学假说使科学研究具有定向作用,是寻求真理的向导。 (2)、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3)、假说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4)、不同假说之间的争鸣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化。 3、科学假说的形成: (1)、根据新的观察实验事实提出假说 (2)、为了回答特定性质的问题提出假说 (3)、为了解决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提出假说 (4)、为了解决事实之间的矛盾提出假说 (5)、为了直接解决理论自身的矛盾提出假说 4、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清晰性原则 (2)、解释性原则 (3)、逻辑简单性原则 (4)、对应性原则 (5)、可检验性原则 5、科学假说的检验: (1)、实践检验 (2)、判决性实验:在对假说进行验证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两个彼此对立的假说的是非进行判定,这时就应该选择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它们通常被称为“判决性实验”。 (3)、逻辑检验:

A、分析假说在逻辑结构上是否具有逻辑的自洽性、简单性和完备性。 B、逻辑检验的系统性保障了实践检验的客观性。

C、逻辑分析作为实践检验的辅助工具,有助于确定检验的重点和方向,克服了

7

实践主体在检验过程中的主观约束。

6、科学理论,是指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其过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是由概念、原理以及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导出的推论组成的思想体系。

科学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精神产品: (1)、在形式上,它是由概念、公式、模型和定律等组成的认识系统; (2)、在内容上,它是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的语言体系。 第八章 技术创新 1、创新理论的发展: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 (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 (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 (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 (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 (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2、创新的层次:制度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管理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技术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核心力量。 (1)、制度创新:制度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契约关系。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制度的最基本特征应该具有普遍适应性和能激活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性。 (2)、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原理,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人力、物力、技术)和各项职能(包括组织、市场等)在质和量上做出新的变化或组合,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 (3)、技术创新是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活动中最常用的名词。它是指横跨在技术和经济两个领域之中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3、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 (1)、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人们将其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两者的组合; (2)、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4、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总和。 考虑: (1)、企业产权性质。(2)、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3)、创新技术。 5、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1)、企业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 (2)、产权激励通过确立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创新活动。 (3)、市场激励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创新。可以说市场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机制,市场过程就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市场本身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激励。 (4)、政府激励应视作是前几种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而实施的辅助措施。

8

6、技术创新的环境: (1)、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决定技术创新的重要经济因素是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势力。 (2)、社会制度模式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社会制度模式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社会制度模式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作用并使之制度化的过程。 (3)、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环境系统中,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过程。 第十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社会组织体制和制度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职业化,其进程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职业化程度密切相关。

2、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条件: (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A、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B、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C、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2)、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是一种以强制手段支配整个社会行为的强大力量,所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A、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层次上。 B、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政策和体制的层次上。

C、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还表现在社会的政治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政治形势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3)、教育

A、教育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B、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程度。

第十二章 科学、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全球问题: A、世界人口暴涨 B、资源短缺危机 C、空气严重污染 D、森林大量毁灭 E、生物物种锐减

2、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3)、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3、科技价值观的论争:

A、悲观主义: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1972年)。

B、乐观主义:美国物理学家、赫德森研究所所长卡恩的《今后二百年》(1976年)

C、现实主义:莱斯特·布朗主编的《综观世界全局》,世界明天的好坏,并不是命运注定的,也不是科学技术的本性决定的,而取决于人类今后20年左右做出的决策是否明智。

9

4、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类素质 B、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C、树立全球意识,开展国际性或全球性的合作 D、依靠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

E、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进步 5、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A、发展原则

B、可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6、循环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闭环反馈式物质循环流动的动态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①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②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③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7、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3)、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8、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概念包含哪些要义?(p5)

答:所谓“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四大要义:第一,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单一要素不能构成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系统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功能是系统在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什么是层次结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p7)

答:层次结构指的是若干由要素经相干性构成的系统,再经过新的相干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参与构成的系统称为低层系统,构成后的新系统称为高层系统。如基本粒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再构成分子…均是如此。

层次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关系。低层系统必然是高层系统的构成部分,而高层系统也只能以低层系统为存在基础。同一结构内的分层排布显现之所以不是层次结构,就在于各层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构成关系。第二,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性关系。只有通过相干性关系,它们才能结合起来构成高一级系统,在但存加和性关系中不会出现层次结构。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p13)

10

答:一般地说,技术的发明是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物化,使可供应用的理论和知识变成现实。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的应用。但是,科学与技术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尽相同的社会文化,二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二者的区别:(1)从目的和任务看,科学主要是认识自然,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主要地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解决实践过程中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2)从活动过程看,科学乃是对复杂实践感性的理性纯化,技术乃是对理性理论的综合感性化。(3)从形态上看,科学主要地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从多样到单一;相对来说,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复杂化。(4)从评价标准看,科学判断要讲是非,讲真理性标准,技术主要讲合理,讲效用性标准。(5)从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科学与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而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则是更具现实性的生产力。(6)从工作主体来看,科学主要是研究员、学者、教授们的事业。技术家或工程师们的价值取向、地位作用、智能结构、认知风格、心理素质与科学家有较大差异。 4.科学问题(p17)

答:所谓科学问题,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的科学背景知识下提出的关于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中所遇到的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历史性,即科学问题是历史时代的产物,脱离历史知识背景的个人疑难可能是只是结构的缺陷,不一定能成为科学问题。二是指向性,即有一定的求解目标和方向,不求解决的问题虽然还是问题,但不会成为科研课题。三是可解性,即问题有一定的求解手段和应答范围,可以着手解决。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如下:(1)科学发现从问题开始。科学发现由问题始,是由科学问题和科学发现各自的特点决定的。科学发现不是重复和模仿,二是探索和创造。科学发现是一个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穿与研究工作的始终,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一旦问题消失科学的生机将不复存在。(2)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问题即矛盾,科学中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大体来说包括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矛盾:理论的内部自治性、广泛性的矛盾;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由社会需求引起的矛盾等。正是在这些矛盾中才会不断产生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问题贯穿与科学研究的始终。(3)问题起理论评价的作用。一个理论能解决一个问题无疑是理论成功的标志,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一个理论的优劣,这不但与实践认识真理的标准不矛盾。而且正体现了实践标准的内核和精髓。一个正确反映事物规律的理论必然是能够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时间检验的过程。

5.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p19)

答: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的描述。科学事实必需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和正确的判断,在认识论上是第二性的。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途径有:(1)科学观察方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对象进行考察和感知,以获取科学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感性活动。科学观察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有计划、有目的、以获取科学事实为目的的感性活动。第二,科学实验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的。(2)科学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和模拟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自然界的对象处在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之中,几乎所有自然现象的发生,都同时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第二,科学实验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成就,实验能够创造出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下无法出现的或几乎无法出现的特殊条件。第三,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的性质,意味着同一类实验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由任何人重复。(3)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实验是指通过设计一种与被研究客体相似的替代物即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将信息外推到原型的实验。模拟实验的特点是用模型替代对客体本身

11

的研究,而其替代的根据就是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大类。物理模拟,是以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实验; 6.科学抽象(p22)

答:科学抽象是科学研究主体在特定的科学认识活动中,在对研究对象的思维把握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重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

科学抽象的过程,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所以,科学抽象是由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构成的辩证思维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的具体”。人们接触事物,首先是形成感觉,它属于对事物外部的、个别属性的初步了解。随后,通过人脑将相关感觉成分加以组合形成知觉。知觉在实践中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感性形象储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便称为表象。知觉和表象又合称为印象。从感觉到印象都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特征,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认知的状态和过程称为感性的具体。第二个阶段是“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这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在这一阶段,将感性的具体阶段所形成的关于某种或某类事物的完整表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和要素,分别进行加工、分析和研究,弄清每个部分、每个要素在质和量上的规定性,通过概念、判断加以规定,获得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认识。表现为认识向理性层次的深入,这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这一阶段很重要的特点是基于分析的认识。第三个阶段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它本质上是把前一阶段中形成的与特定事物相关的多视角、多侧面的各种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加以综合,完整地重现出来,形成对事物内在本质统一的、完整的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多方面反映。

科学抽象的作用:第一,科学抽象可以帮助我们撇开次要过程、干扰因素和无关的内容,把事物的自然状态,即具体而复杂的表象形态变成纯粹形态,让其主要的发展过程充分在思想中显现出来,予以精细的研究,从而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使人们的认识真实化。第二,科学抽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事物的真相和假相,撇开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联系,揭示出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第三,科学抽象可以帮助我们从基础的东西出发,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综合起来,从而把事物的本质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抽象出来。第四,科学抽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基础的东西和派生的东西,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性质,使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 7.公理化方法。(p25)

答:公理化方法是由演绎方法派生出来的另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主义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天赋、直观、不证自明的公理,公理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基本前提,通过演绎方法可以导出整个科学理论系统,欧氏几何就是演绎主义的典范。因此,演绎主义十分推崇公理化方法,这是一种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公理或公设出发,通过演绎推理,逻辑地得出一系列推论,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的一般原则:第一,无矛盾性:即体系中的命题不能自相矛盾;第二,完备性:即选择的公理应当是足够的,从它们能推出有关某个学科的全部定理、定律,以保证体系的完整性;第三,独立性:即公理彼此独立,其中任何一个公理都不能从其它公理推导出来。这些原则对于公理化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8.直觉思维(p27)

答: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研究者在对所探讨的问题长时间关注并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

理解,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一个答案的突然涌现。直觉和灵感是直觉思维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直觉,也叫直觉思维,它是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直觉往往伴随着被称之为“灵感”

12

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具体来说,灵感是指人们对于反复思索而未得其解的问题,在某种条件下非预期地获得顿时醒悟的一种思维形式。所以,灵感实际上是一种顿悟式、突发性的直觉,是直觉思维的特殊状态。灵感具有和直觉相一致的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不能与直觉等同。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1)认识发生的突发性。从认识的发生看,直觉和灵感都是认识主体偶然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 (2)认识过程的突变性。从认识的过程看,直觉和灵感是一种突变性的创造活动。人的思想质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随着感性认识的积累,经过反复思考,渐进式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另一种是突变式的急剧飞跃。直觉和灵感实际上是思维过程的简化、凝缩,采取了“跳跃”的形式。也就是说,直觉和灵感是思维过程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它们一旦触发,就会像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 (3)认识成果的突破性。从认识的成果看,直觉和灵感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和逻辑规则的束缚,成为突破性发现的催生婆。它是认识主体的意识和潜意识与客观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突然沟通。不过,由直觉和灵感思维的闪光而获得科学发现的突破,其雏形往往带有模糊性,尚有待于用逻辑方法等手段进一步改造、制造和加工。

直觉思维的方法论意义:直觉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们是非形式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直觉和灵感都是创造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灵感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创造主体整个身心的活动。因此,直觉思维突出了研究者的思维的创造性,是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突出表现。直觉思维的产生需要研究者的知识储备和长期的科学研究经验。直觉把握事物本质的直接性是它依据已有知识进行搜索和集中利用的结果。没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对事物本质的直觉。 9.结合科技发展史,说明科学假说的提出、验证和更替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2006年 论述题2) (1)科学假说是人们根据也已知的科学事实或科学原理作出的对事物的现象、本质及规律的假定性判断或解释。

(2)假说的提出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假说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要环节和形式,科学事实上升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要经过假说这个环节:不同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例如,基因假说、量子假说对有关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地质学上的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学说之间的学术争论,对推动科学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假说还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媒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3)假说要上升为科学理论必须要经过验证,包括逻辑验证和实践检验。逻辑检验是分析假说的逻辑完备性与简单性、自恰性,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和确认;实践检验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对假说进行直接验证或间接验证。例如,实验中发现中子验证了中子假说:光线经过太阳附近发生弯曲,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等。

(4)假说的更替对科学发展也有一定推动作用。如氧化说替代燃素说;太阳中心说替代地球中心说;夸克学说取代以太说等,都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10.科学理论。(p32)

答:所谓科学理论,是指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其过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是由概念原理以及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导出的推论组成的思想体系。科学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精神产品,在形式上,它是由概念、公式、模型和定律等组成的认识系统;在内容上,它是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的语言体系。

13

基本特征:(1)客观真理性。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理论最本质的特征,它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系统性。科学理论是对客体对象的系统认识,它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观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3)逻辑性。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不仅在于它具有客观真理性,而且它还是一种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概念、范畴体系。科学理论的这一逻辑本质是用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严密的论证等加以表述的,而且在各个概念之间,命题之间以及命题系统之间都没有逻辑上的矛盾,因而整个理论体系必然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一致性。(4)普遍性。科学理论不是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它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现象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应于这一领域。外部世界的现象复杂多样,但是科学理论作为对事物本质的最抽象的概括和把握,必然具有普遍性特征。科学理论的普遍性不仅表现在它能对过去和现在的复杂现象作出解释,还表现在它能预言该领域内的新现象和新事实。(5)开放性。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不管它的抽象程度有多高,真理价值有多大,都有其自身的适应范围和成立的条件,离开了这一范围它就可能是错的。开放性保证了科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系统,而绝对的、一劳永逸的真理系统是不存在的。 11.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p34)

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1963年,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突破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假设和不断证伪的过程。在波普尔看来,理论并不相互流入对方,相反地,竞争是法则,一个理论被另一个理论代替,常常是革命性的推翻。因此,科学发展是跳跃式的革命,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包含着一些合理思想。第一,他把科学看成一个永不停息的动力学系统,强调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在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开了动态研究科学理论发展模式的先河。第二,他把“问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第三,他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主张在科学探索中要大胆猜测,反对狭义的经验主义。第四,他强调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错误,旨在强调一种革命的批判精神,使人们以科学的批判态度来对待现有的一切,这有助于克服思想僵化,促进科学进步。但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和错误。第一,他在强调科学通过批判、否定而前进,通过“不断革命”而发展的时候,却否认科学知识的继承和积累,否认科学发展包含着量变渐进的过程。第二,他强调猜想、想象、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不仅削弱了假说形成过程中的经验基础,而且忽视了对假说形成过程可能的逻辑性解释。尽管在对假说的验证中,他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第三,他在反对归纳主义、推崇演绎法的同时,却片面地否定了归纳法的作用。第四,在证实和证伪的关系上,他认为证实是相对的,证伪是绝对的,忽视了在实践中两者的对称性和复杂性。

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科学理论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时期一常规科学时期一科学危机时期一科学革命时期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在这一模式中,库恩用“范式”来说明科学理论的发展。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科学革命就是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有许多精辟、新颖、深刻的思想。第一,他的这一发展模式既不是传统逻辑实证主义的“渐进积累”,也不是波普尔的“不断革命”,而是克服了两者的片面性,综合了两者的合理性,提出了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相互交替、新旧范式不断更替的模式。第二,他的范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即认为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放弃旧范式、旧理论,接受新范式、新理论的创造性活动。第三,他不仅把范式看作认识论上的知识体系,而且看作知识的社会形式、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行为规范。缺陷和错误:第一,过分强调了新旧范式之间的差别。第二,认为范式不过是科学家解难题的工具,不同范式之间没有真理和谬误之分。第三,在新范式、新理论产生和转变问题上,片面夸大灵感、直觉和心里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而陷入非理性主义。

14

12.技术立项应当遵循的原则。(p44)

从技术问题的来源可见,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尽管如此,但并非这些问题都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和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筛选,选择合适的问题作为技术研究项目。由技术问题提出到技术项目确立的过程就是技术立项。所谓技术立项,就是指技术研究主体根据主客观条件对众多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筛选,从中确定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或突破口的过程。 在技术立项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主要是指选择的技术项目应满足社会发展或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需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种社会发展不需要或者科学技术发展不需要的项目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会受到人们欢迎的。由于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因此,需要性原则是技术研究的根本原则,它制约了技术研究的根本方向。

(2)先进性原则。先进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技术项目应比现有的技术超前一步并有显而易见的提高,达到比较领先的程度,使其既有创造性,又有科学性。也就是说所选择的项目或者能开发、生产新产品,或者能大幅度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或者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材料等。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乐于探索,敢于瞄准先进技术水平,力争在前沿领域作战;同时也要求科技工作者了解有关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把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既克服保守观念,又进行科学分析。 (3)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在选择和确定技术项目时进行经济分析,力求做到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对技术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成本——收益分析,因为技术研究既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又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差值即是盈利。但是,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收益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它们之间往往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就要求将两者适当兼顾、统筹考虑,在对成本和收益进行初步估算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选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项目。

(4)环保性原则。提出环保性原则是基于人们对工业给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认识,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标的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越来越不令人乐观的情况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提倡技术的生态化,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生态的平衡,保持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技术项目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废物、脚料和废水、废气的处理,材料的回收等问题,以使我们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5)可行性原则。技术项目的研制与开发必须在主客观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其中关键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技术项目的难易程度应该与研究主体的知识水平相当,若技术水平过高,超越了研究主体的能力范围,则不一定能成功;其次是技术项目预计所需花费的时间,若花费时间过长,一方面耗费人力、物力过多,另一方面有可能还没研制出来就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再次是经费的支持情况,若所需资金超出所提供的资金,必然造成资金短缺,技术项目的研制就会举步为艰。 13.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p57)

答:①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知识积累之上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属于“公共知识”,所有权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

②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自然界的规律是普遍的,科学表述的真理与价值和提出这种表述的个人属性没有关系。

③无私利性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不能是为了赚钱或营利,而应该是热衷于探索和发现,是内在的科学兴趣的驱动。

15

④独创性规范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公布新的数据,论证新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学说。

⑤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科学家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应该采取怀疑的态度。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规范,能帮助科学家发展创新精神。

14.构建科学技术运行的支持系统。(p58)

答:①充满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科技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较高的科技投人水平、合理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活动规范、健全的知识产权立法、高效的科研组织管理。

②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科技教育是使科技系统能够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科技工作需要长期专门训练,需要从大量人才中选拔出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专门科研工作,更需要培育大批具有相当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③有效的科技法律体制

构建一个完善而有效的法律体制,对于保障良好的科技运行环境,具有持续的重要意义。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不拥有这方面的完备的立法和执行机制。 ④恰当的科技奖励模式

完善的科技奖励制度和机制能够起到增加成功的科学家的知名度的作用,并为其他科学家树立角色模式。当代中国的科技奖励模式可分为三种:政府主持的模式、市场导向的模式和科学共同体主导的模式。 ⑤良好的科技发展社会氛围

所谓的科技氛围主要是指社会科技意识,深受传统文化制约的中国公民在这方面尤为欠缺。科技意识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是社会的一种观念。它至少包括三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种成分共同构成了渗入社会的科技意识,树立科技意识也必须考虑到这三种成分的协调。 15.十二章 全球问题:

在人和自然关系不协调方面,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全球问题,主要是: A.世界人口暴涨

公元初地球上只有2亿~3亿人,到180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在20世纪内,1930年增加到20亿,1964年增加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将突破60亿。按此趋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人口剧增势必带来消费需求剧增,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场和渔场,给自然系统带来不堪忍受的压力。 B.资源短缺危机

资源系统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金属化石资源等。随着人口剧增,人均耕地日益减少。而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急剧上升,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地球不可再生的金属化石资源在百年左右将先后枯竭,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的大衰退。

16

C.空气严重污染

目前全球工厂和几亿辆汽车每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已远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带来了全球“温室效应”,有害气体成分急剧增加,导致酸雨成灾、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受损、人体受害。 D.森林大量毁灭

人类早期,陆地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目前,已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世界每年约有25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受影响危害的人数已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E.生物物种锐减

地球物种由于自然原因有生有灭,但近一百年来,工业化所导致的污染和滥捕滥杀,使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 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原则是什么?

答:①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②原则

A.发展原则。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是集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B.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

C.共同性原则。人类面临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D.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确认,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代际公平,强调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代内公平,就是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地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服从全球利益。 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闭环反馈式物质循环流动的态经济。循环 经济的原则:

①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

17

②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③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答: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16.耗散结构理论如何统一了进化与退化的矛盾?为我们理解系统进化提供了怎样的启示?(2006 论述题1)

近代以来人们认为系统的演化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熵增方向和熵减方向。在热力学系统中,系统的熵s与相对应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w成正比。s=KlnW K为波尔兹曼常数,w为系统状态出现的概率,而混乱程度越高,出现的概率越大。因此,熵越大,系统越无序,意味着系统的退化。而生物体的演化方向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图景。这是一个复杂性不断增加的不可逆过程,与热力学演化的时间箭头相反。耗散结构理论则从更_般的意义上统一了这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耗散结构指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耗散运动形成的一种动态稳定的有序化结构,即由原来混浊无序的状态转变成一种在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论用开拓的眼光去观察不断趋向多样化的变化和趋向复杂性的演化,并力图去描述这些映象和变化过程。耗散结构论提出,假如改变现有的约束条件,使这个系统愈来愈远离平衡状态,那末,当结构稳定性的条件已不满足时,这个系统就可能向新结构发展,产生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新型组织。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相对应于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这种动态平衡状态的演化导致水平愈来愈高的复杂组织的出现,因此进化可以看做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理解系统进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内在依据,系统远离平衡态才能演化。其次,系统必须从外部获得物质和能量,这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条件。最后,系统内部必须有随机涨落的发生,这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结合科技发展史,说明科学假说的提出、验证和更替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2006年 论述题2)见9。 17.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2006年 论述题3)

第一,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的手段,其社会作用或社会后果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和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并非是万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对社会发展各方面起直接和间接的甚至十分深远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和应用也受到社会条件的约束。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光辉未来,可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但它毕竟不能单独决定一切。

第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限定条件下进行的。必须把科学技术本身同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人类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和限制科学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首先: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靠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其次:还需要通过对社会改革及社会革命,对现存社会组织、体制甚至社会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有效的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

18

18.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2007年 论述题)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

展观一方面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又以科学性作为其根本特征,即突出社会的发展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和策略,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方面的相互促动,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

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 D 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候,该国家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回来。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应积极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和谐,生态要保护,要将这三种关系统一起来非常难。生态要求平衡,而经济要求集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则可以找准结合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三个基本点,提高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也就是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只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实现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

19.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谈你对如何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企业发展的看法。(2008年 论述题)

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自主创新,一般而言,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能够独立控制和把握创新目标、创新方式与创新进程的技术创新,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二:一是以我为主,二是综合集成。

必要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19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对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20.试从儒家思想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来回答李约瑟之谜。(2009年 论述题)

儒家思想体系堪称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具有合理核心,数千年来对国家的团结稳定、民族的和谐相处、为人的道德修养都起有正面作用——例如鼓吹施行仁政、强调社会和谐、主张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许多格言至今不失其正面意义。研究儒家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切忌简单化一刀切,说好就捧上天,全盘照收,奉为经典,说坏就踩入地狱,全盘否定。说明以上情况后,我们就可能客观地研究儒家思想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首先儒教观点中最有害的~条是,宇宙、天地、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至天体运行、朝廷典章制度、社会统治地位,下至祖宗家训、器皿形式都不会变,也不许变。如果有变,例如出现彗星,就是灾异,必须消除,使之仍归正道。这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宇宙间万物都在变,从来也不存在静止、停滞的事物。

儒教的第二次错误的认识是倒退论,或日今不如昔论。孔孟生于春秋战国乱世之际,也许饱受了战乱与颠沛之苦,他们对当时的政治及社会极不满意,而把千年以前的尧舜之治奉为不可逾越的最高境界。

第三是轻视和贬低工商是。士农工商,排在首位的是士,即读书人。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当官为宰,光宗耀祖,成为一个人的正途和最高理想。这里所谓读书是指皓首穷经,从圣贤之书中去挖掘微言大义,不包括一切有实用知识的书,因为那些书和学而优则仕是沾不上边的。所以几千年来,千百万的知识分子都要花毕生精力咀嚼那些甘蔗渣。 、

对于工,虽然人们穿的绫罗绸帛、住的宫殿房屋、行的车辆船舶都得工人来做,但工的地位却低于农,而且若有所改进、发明,就被斥为淫巧、机心,绝不支持发扬。至于商,则列之末流,贬为贩卒,更无地位可言。

第四儒家思想还反对竞争,在儒家经典中很少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败的道理,信奉的是百年老店、祖传秘方。更反对探索和冒险,安土重迁,追求五世同堂,讲究中表联姻。那些出海涉险的人都是为生计所迫,甚至被朝廷视为匪类和化外之民。但要探索真理,不可能不冒险、不陷困境、不远离家国、不毁伤身体乃至牺牲性命。反观西方,登山、航海、探险、上天甚至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冒险与竞争,都得到社会乃至统治者的肯定。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观,以及“成事在天”、“知足常乐”、“退一步想”、“不求甚解”等等消极说教,也大大扼杀了中国探索创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几千年来上述思想体系、教育模式、政治制度的熏陶、统治和约束,极大地压制、挫伤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也使几千年来生产力进步不多,科技发展不快。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动,再过一千年在中国也出现不了工业革命。

20

2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技术创新的本质和动力问题。(2010年 论述题)

答: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是跨越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利用的活动。因此与发现活动、发明活动以及与一般的经济活动有清晰的界限。(1)与科学发现活动的分界。发现活动本质上是认知活动,提出假说以解释现象,通过实验以验证假说。发现活动不以应用为目的并不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和经济需要。技术创活动尽管要以科学和技术知识为背景,但本质上不是认知活动本身而是以商业化为目的的技术一经济活动;(2)与发明活动的分界。发明活动是以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对其有限性的评价活动和应用为目标,但不是应用活动本身,其成果以专利、图纸、报告等形式为载体。创新活动以发明的终点为其起点是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的过程。(3)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一般的经济活动立足于格边际变化的竞争,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的变化来提高效率,是一种静态的效率。技术创新活动立足于技术进步,以改变生产函数来提高动态效率的开创性的技术—经济活动,较大的风险和高额的利润并存。 可见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从技术上看是理论向现实产品的转化;从经济上看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而取得高额的利润或社会效益。其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产品化、商业化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从而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总和。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产权性质。企业产权性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状况。若企业产权清晰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会有明确的预期,企业会为获取创新收益而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若企业产权关系不明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就无法形成把握的预期,其创新动力将会弱化。因此,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制度和保证。第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它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创新压力和引力。如不正常的市场秩序、恶劣的过度竞争、

需求不足或不明显都可能使企业产生较低的创新收益预期,从而弱化其创新动力:反之则相反。因此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三,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获取的难易、创新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及其相关技术的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技术转换过程的损失,都将对创新的风险和创新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方式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或采取自主创新或采取联合创新或采取引:进一消化——吸收——创新等方式,以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

21

2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技术创新的本质和动力问题。(2010年 论述题)

答: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是跨越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利用的活动。因此与发现活动、发明活动以及与一般的经济活动有清晰的界限。(1)与科学发现活动的分界。发现活动本质上是认知活动,提出假说以解释现象,通过实验以验证假说。发现活动不以应用为目的并不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和经济需要。技术创活动尽管要以科学和技术知识为背景,但本质上不是认知活动本身而是以商业化为目的的技术一经济活动;(2)与发明活动的分界。发明活动是以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对其有限性的评价活动和应用为目标,但不是应用活动本身,其成果以专利、图纸、报告等形式为载体。创新活动以发明的终点为其起点是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的过程。(3)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一般的经济活动立足于格边际变化的竞争,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的变化来提高效率,是一种静态的效率。技术创新活动立足于技术进步,以改变生产函数来提高动态效率的开创性的技术—经济活动,较大的风险和高额的利润并存。 可见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从技术上看是理论向现实产品的转化;从经济上看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而取得高额的利润或社会效益。其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产品化、商业化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从而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总和。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产权性质。企业产权性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状况。若企业产权清晰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会有明确的预期,企业会为获取创新收益而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若企业产权关系不明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就无法形成把握的预期,其创新动力将会弱化。因此,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制度和保证。第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它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创新压力和引力。如不正常的市场秩序、恶劣的过度竞争、

需求不足或不明显都可能使企业产生较低的创新收益预期,从而弱化其创新动力:反之则相反。因此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三,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获取的难易、创新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及其相关技术的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技术转换过程的损失,都将对创新的风险和创新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方式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或采取自主创新或采取联合创新或采取引:进一消化——吸收——创新等方式,以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c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