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成立九华市远景归划

更新时间:2023-11-24 15: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阳成立九华市远景归划 青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12-02-21 14:29:1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1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5 第五章 规划区 5 第六章 用地布局规划 6 第七章 绿地与景观规划 9 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 10 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3 第十章 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二章 开发建设时序规划 15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 16 第十四章 附 则 16 附表 17 规划图件一览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编制背景

为适应青阳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与控制青阳县城乡建设活动,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青阳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1991) 4、《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5、《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2004) 6、《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3)

7、《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2011) 8、《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正在编制) 9、《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在编制) 第三条 依法执行

本规划是依法制定、指导青阳县城乡建设的法律性文件。青阳县内相关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四条 指导思想

1、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定位,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立足于青阳的实际情况,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大格局出发,在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池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合理确定青阳县城的作用与职能。

2、积极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在青阳县域范围内合理安排人口、产业的布局,发挥县城作为池州市域中心城镇的作用,增强县城对全县乃至池州市域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3、从青阳的自身所处的区域条件出发,注重产业发展和转移带来的影响,明确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制定符合实际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加工工业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开拓旅游服务产业,在城市结构、用地布局上为各类产业的发展预留用地、安排基础设施。

4、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相协调,珍惜现有资源禀赋,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宜居城市。

5、挖掘城市特色,注重城市个性塑造,增强城市活力,发掘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对人口和经济有吸引力的城市。

第五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2030年之后为远景发展阶段。

第六条 相关名词界定

县域:青阳县行政辖区范围,义同“全县”。

县城规划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相关规定划定的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义同“规划区”。具体县城规划区的范围详见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县城城区:指县城规划区内的集中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及远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义同“城区”、“中心城区”。 第七条 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有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青阳县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八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 (数字后的标点有顿号和圆点两种,不统一) 规划近期2015年,青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000元。远期2030年,青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00元。 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2015年,青阳县第一产业比重调整至13-15%,第二产业比重48-50%,第三产业比重38-40%;2030年,青阳县第一产业比重调整至10%,第二产业比重50%,第三产业比重40%。

3、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并合理调节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和福利设施建设;节省社会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 县域产业发展战略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区位,积极对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融入铜池枞产业组团,承接和引入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他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积极吸引境外投资。

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非金属材料加工、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以铜材为主的有色金属深加工、旅游服务。改造提升非金属矿产、竹木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纸、通信线缆、蓄电池等潜在产业,未来向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

稳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工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强对第三产业的引导,以第二产业带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全面繁荣。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条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1、 与产业集中区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bz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