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三支一扶考试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3-05-12 21: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重庆三支一扶考试参考资料

2015年重庆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472名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CwAoc

一“三支一扶”概述

(一) “三支一扶”的概念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二)“三支一扶”的基本政策

2006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三支一扶”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为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委于2014年5月16日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切实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

1.拓展服务岗位。各地要按照中央精神,围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要求,继续在“三支一扶”框架下,丰富服务内容,细化岗位细目。

2.统筹组织招募。各地要结合中央下达的“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和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制定合理的招募方案,形成服务基层的合力。

3.提高信息化水平。各地在开展数据采集、上传和更新工作时,要确保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构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每道题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请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准确。

【例1】 龟,长寿的。一提到龟,人们联想到乌龟那种悠闲的神态、的动作,可是,有一种龟在海里,行动是挺快的,它就是海龟。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标志才延缓B. 特性将迟缓

C. 象征便缓慢D. 动物就缓和

【解析】 C。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从“可是……行动是挺快的……”可知,前后两句应为转折关系,故此处表达的意思应为乌龟行动很慢。据此排除A、D

两项。第一空如填入“特性”,则表明龟是特性,明显搭配不当,故排除B项。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阅读理解。包括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前者每道题给出一段文字,请你通过阅读理解,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后者给出一篇文章,一般包含5道题目,要求你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例2】 有两个老太太是姊妹,都七十来岁了。每当春天来临,她们就相约着一起去赏花。她们在自然的花季里,回忆着她们人生的花季,也回忆着她们人生的苦难。有一回,她们去公园赏菊时,走在阳光下,那一头的白发和开朗达观的笑容,竟让许多人忍不住回头观望。于是,她们自豪地对人说:“我俩老太太也有回头率呢。”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 两个老太太有很多苦难的回忆B. 两个老太太很喜欢赏花

C. 两个老太太很引人注目D. 两个老太太开朗达观

【解析】 D。文段中说两位老太太的一头白发和开朗达观的笑容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强调的是她们的“开朗达观”,喜欢赏花和回忆人生的花季、苦难都是她们开朗达观的表现。因此本题选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

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3】 1,2,6,24,()。

A. 96B. 120C. 240D. 480

【解析】 B。

故本题应选B。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4】 某市冰淇淋厂每天所生产的冰淇淋都能全部卖完。冰淇淋原来用圆柱体形塑料盒包装,每盒卖5元钱。现在改用同样底面积和高度的圆锥形塑料盒包装,每杯只卖2元钱。如果该厂每天的生产总量不变,那么现在每天的销售额是过去的多少?()

A. 50%B. 120%C. 150%D. 200%

【解析】 B。圆柱体体积是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如果生产总量不变,那么圆锥形塑料盒包装的冰淇淋的数量是圆柱体塑料盒包装的冰淇淋的数量的3倍。圆柱体塑料盒包装的冰淇淋的单价为5元,圆锥形塑料盒包装的冰淇淋的单价为2元,根据销售额(Y)=单价(P)×数量(Q)可知,现在每天的销售额是过去的2×35×100%=12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者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5】

ABCD

【解析】 B。数量变化规律。题干中图形的直线数分别为3、4、5、6,依此规律,接下来的图形的直线数应为7。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6】 工作丰富化,是指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工作扩大化则是指在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

下列属于工作丰富化的是()。

A. 酒店员工在面食、沙拉、蔬菜、饮品和甜点部轮换工作

B. 某高科技公司新任CEO表示,程序员可以用工作时间的30%做自己想做的任何开发

C. 在物流公司,员工可以经常自己换岗

D. 快递员从原来只负责送货到现在还可收寄

【解析】 B。工作丰富化的层次:纵向;内容: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目的: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工作扩大化的层次:横向;内容: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目的:使工作多样化。A、C、D项都属于只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属于工作扩大化,故排除。B项让程序员做自己想做的开发可以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故属于工作丰富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7】 铁轨∶火车

A. 机场∶直升飞机 B. 公路∶自行车

C. 太空∶恒星D. 城市∶汽车

【解析】 C。火车只能在铁轨上行驶,恒星只能在太空中运行。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四种题型:演绎推理。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8】 机构在志愿者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减肥试验,结果显示:男性参加者平均减肥12公斤,女性参加者平均减肥8公斤。研究人员将男女减肥差异归结为男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比女性参加者重。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女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都比男性参加者轻

B. 所有参加者体重均下降

C. 男性参加者减肥后体重都比女性参加者轻

D. 以上都不对

【解析】 D。题干中由“男性参加者平均减肥12公斤,女性平均减肥8公斤”推出“男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平均比女性参加者重”,题干论述的是平均数之间的对比,不能由“平均”推出“全部”,排除A、B、C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例9】 孙某还有一个月就满十七岁了,因为家境困难,前往邻省某建筑公司的工地当搬运工。由于工期很紧,公司安排孙某和其他几名工人每天工作九个半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建筑公司雇用孙某是违法的

B. 某建筑公司不得雇用外地未成年人

C. 孙某已过十六岁,某建筑公司可合法雇用他

D. 某建筑公司安排孙某过重劳动是违法的

【解析】 C。《劳动法》第15条第1款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孙某已满16周岁,该建筑公司可合法雇用他。C项说法正确。我国相关法律并未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雇用外地未成年人。排除B项。《劳动法》

第58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该法第64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搬运并不属于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排除D项。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一段资料下一般有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高效复习方法

作为“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的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考试时间紧、题量大、题型多、出题灵活的特点,很多考生做不完全部试题,也难以取得高分,便因此对这一科目望而生畏。

那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真的难以应对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调整好心态,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考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下面将从整体角度为考生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提供一个有效的复习方案。

(一)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

首先,考生对待复习备考这个问题在思想上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仅凭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或在考试前只做一些试题、临时抱佛脚或者进行突击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可以说,没有认真的准备,没有刻苦的努力,没有针对性的练习,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不大可能的。唯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有收获的喜悦。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考生长期的积累,凭借短时间的复习是不可靠的。

我们将复习过程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计划准备阶段,即初始阶段;第二阶段为具体的复习备考阶段;第三阶段为考前冲刺阶段。

1.计划准备阶段

当做出报考的决定后,最开始应了解关于考试的整体情况,包括概况、特点、形势等,首先在心里有个底,对于如何着手复习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并在实施阶段坚持按照计划去完成每项内容。

随后做一到两套真题,了解题型特点、难易度等,发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在今后的复习当中掌握侧重点做好准备工作。

2.复习备考阶段

复习备考阶段也是整体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认真程度可以直接决定考生应考能力的高低和基本功的强弱,考生要想最终通过考试,必须在这一阶段坚持不懈,认真打好基础。

具体来说,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三点:第一,对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做认真的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第二,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答题规律和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较高的正确率。有一点要提醒考生的是,我们不主张考生无休止、无计划地做大量练习,而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度的练习,最终目的是掌握一套好的答题方法;第三,无论考生处于哪一个复习阶段都应有意识地对各科知识进行积累,久而久之,对最终的考试必然会大有益处。

3.考前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是复习准备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从时间上看基本处于考前2—3个月。在该阶段主要应做的准备包括:

第一,认真研读考前公布的考试公告,其中会明确告诉考生关于考试的具体情况,包括报考职位、报考方式、报考时间、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考生对于考试题型尤其要认真分析和掌握,因为这是有关考试最准确的信息,考生若发现公告中出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题型和问题,在这一阶段内务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第二,做一下近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这些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主要有做题时间问题、答题方法问题、某些方面知识欠缺问题等。

第三,在临近考试的几天不用再做大量练习,但是要调整心态,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状态,有时间可以再对距离考试一年以内的一些热点要闻、新颁布的政策法律等做一个回顾,让自己轻松、冷静地走进考场。

另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考试的现场会有严格的要求和程序安排,考生在考前应对相关内容做认真了解,考试中应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

四名师点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之道

要想获得行职考试的高分,必须从复习阶段开始就打下很好的基础,到了考场上,还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各方面都做得好才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下面就从几个应当注意的方面来谈谈获取高分的对策。

(一)方法是根本

无论是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时一定要重视方法。一个人如果凡事都不讲方法,那么他做事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三支一扶”招募考试是竞争性考试,不讲方法就很难脱颖而出。因此,考生在复习准备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试题规律和答题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答题速度,保证正确率。如果不讲方法而只是无谓地做题,就会陷于题海,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应试能力没有提升。因此,行职备考要以掌握方法为本。

(二)平时多积累

《劝学篇》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如此多的话语都在强调一点,那就是积累。对大多数人来说,仅靠临时冲刺或短期复习不足以保证成功,尤其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简言之,要想获得行职高分,就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在平时多积累的基础上,只要复习方法得当,成绩提高便是迟早的事。

(三)保持一颗平常心

由于近年来“三支一扶”考试竞争加剧,几百余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已不稀奇,广大考生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另外,行职试卷题量大、时间紧、有难度,这又增加了考生的现实压力。事实证明,在考试时适度的紧张是必需的,它可以使考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态度更加积极。而过度紧张或者焦虑则毫无疑问会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生应该放松心情,以积极、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不给自己设定任何遥不可及的目标,以免自加压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在考场上的发挥。总之,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考生最终通向成功,能够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四)细节决定成败

在把握了以上三大方面内容之后,考生还需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能够有更良好的把握。首先,考前认真研读招考公告。招考公告涉及“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的报考条件、报名程序、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大纲等各项招考政策,认真对待不会有错。其次,答题原则——先易后难。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行职考试的特点来看,做题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可以提高成功率。考试中切忌“迎难而上”,要记住“上兵伐谋”。各题型孰难孰易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大家应结合自身订立策略。最后,统筹安排考试时间。这要在考试前提前进行。否则,考试中一旦感觉时间紧张、答不完题,就容易发生慌乱,从而扰乱答题。

模块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模块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模块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历来都是“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的必考题型,也是重点组成部分。它主要测查考生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理解”与“表达”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升华,只有二者兼具才能符合工作要求。在2014年各省市“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具体的考查内容方面,选词填空题依然以近义词辨析和成语辨析为主,多为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填入几个恰当的词补充原文。阅读理解题包括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两类,都需要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材料,在掌握材料意思的前提下准确作答。其中片段阅读主要包括主旨概括、细节判断、语句衔接等题型, 其中细节判断和主旨概括是考查的重点;篇章阅读则是针对某篇文章给出几个问题,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2014年各省市“三支一扶”招募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情表

主要题型该模块主要涉及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篇章阅读四种题型

题量分布该模块的题量约为30道,占整套试卷题量的25%左右

时间要求该模块的参考答题时间约30分钟,平均每题作答时间为1分钟 重点难点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实词辨析及成语辨析;阅读理解则以主旨概括题、细节判断和语句衔接题为主

题干特色该模块所涉及的阅读材料多以社会类、科技类、评论性文章为主

备考要诀1.梳理“三支一扶”招募考试近年真题,熟练掌握各类题型及答题技巧

2.提高阅读速度,进行模考训练,提升解题速度及准确率

3.针对难点、重点进行细化备考

第一章选词填空

第一章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核心题型之一,也是各省市“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的常规题型。选词填空中的“词”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

选词填空考查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能力,其出题方式往往是命题者设置一段阅读材料,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画横线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得体。

选词填空主要涵盖三种题型:实词辨析、成语辨析、虚词辨析。

实词辨析分为近义词辨析、语境理解两类细分题型。近义词辨析主要从语意轻重、惯用搭配、感情色彩、句法功能等几方面考查;语境理解则强调根据语境选择词语,主要测查考生对语段的深度理解和对语段内部逻辑关系的把握。

成语辨析重在考查同义成语、近义成语的辨析,同时强调语境的管辖与约束。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重对成语的深层次理解。

虚词辨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介词、连词、副词等虚词的运用能力,考查内容以常见的连词和副词为主。因此,备考重点应放在连词和副词的运用方面。

第一节实词辨析

考点技巧

(一)辨析实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叫概念意义,它是词负载的核心意义。辨析实词的理性意义是做实词填空题的根本。主要包括三方面:词义轻重、词义范围、词义侧重。

1.词义轻重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辨析时需要抓住这些词的轻重意义,做到准确、最佳表达。如“努力”和“竭力”二词都有用尽全力去做某事之意,但“努力”的词义较轻,主要强调用尽全部力量;而“竭力”的词义较重,除了强调用尽全部力量之外,还强调尽心。

如:“促进和谐,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第一空填“竭力”,表达为促进和谐这一项伟大事业尽心尽力之意,第二空填“努力”,表达为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要用尽全部力量。

2.词义范围

意思相近的一些词语,意义范围有的大,有的小,不要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如“场所”和“场合”。“场所”指地点或处所;“场合”除地点处所外,还包括时间、条件和情况等因素。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后者大于前者。

如: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将在1月9日起在公共全面禁烟。”横线处选填“场所”,指地点和处所。

3. 词义侧重

词义相近的词语,一般而言其意思侧重点不一样,表达的角度或意义方向有些差异,辨析它们就得抓住词义侧重点进行仔细分析。如“附属”“从属”和

“隶属”。“附属”强调依附性;“从属”强调某种事物所决定的关系和依从性,地位高对低的决定关系;“隶属”强调被支配或管辖。不同语境要区别使用。 如:(1)“这个医疗诊所是人民医院的单位。”横线处选填“附属”。

(2)“在中国古代,妇女居地位。”横线处选填“从属”。

(3)“雾都重庆直接国务院,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横线处选填“隶属”。

(二)明确实词的色彩意义

有些实词中的近义词从词义本身来说相同或接近,但是由于它们本身所带有的文、白、雅、俗以及感情上的倾向、情调色彩等不同,因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具体而言这些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

1. 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不同的感情色彩适用不同的话语对象和语境。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赞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做题时要注意词语的这种附加感情倾向。如“教诲”和“教训”。前者是褒义词,指教训、教导;后者是中性词,作动词时意为教导训诫,作名词时意为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如:“在我的校园生活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她那孜孜不倦的使我永远铭刻在心。”横线处选填“教诲”。

2.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说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一般分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常用于书面语写作,用于学术性、政治性的演讲文,这类词有书面语色彩;常用于日常生活的谈话中的词,就带有口语色彩。一般来说,口语具有通

俗朴实、生动、直白的风格,在对话、文艺作品中常常使用口语;而书面语则具有文雅、庄重、含蓄的风格,多用于郑重的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书面用词和口语词语区别比较明确的,往往不能通用。如“国是”和“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多用于书面语中,有庄重、严肃的风格色彩。 “国事”指国家大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用。“国是”与“国事”意义相近,但不是一个词的两种写法,而是两个不同的词,不能用“国事”替代“国是”。

如:(1)“两会期间,很多人民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商。”横线处选填“国是”。

(2)“不关心,只关心家事,不是大丈夫!”横线处选填“国事”。

3. 形象色彩

现代汉语中,实词除了具有一般的意义,附着感情、语体色彩之外,还可能附有一种形象色彩。就是说,某些词语往往表现出事物行为、状态、颜色的形象特征,给读者非常形象的感觉,生动、具体、亲切,让人浮想联翩,它可能是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受,这种词语就具有形象色彩。

如:“傍晚,凉风从台湾海峡吹来。路旁的金合花散出甜丝丝的清香。厦门的夏夜是迷人的。” 花的清香我们只能用嗅觉感知,作者说成“甜丝丝的清香”,这就把读者的味觉和嗅觉沟通了,使人对金合花形象的感知更加具体。

(三)熟练掌握实词语法意义的使用

实词本身具有实在的意义,它是构成句子、文段的要素,在句子成分中它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在实词使用对象和搭配关系、词性功能方面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1.对象搭配

由于表达的需要,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常见和固定搭配,不同的近义词的使用对象和搭配关系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由于适用对象的不同,必须搭配不同的词语,不能混用。 如“表扬”和“表彰”。“表扬”对象一般为好人好事,“表彰”对象是伟大功绩或重大事迹。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如:“学校决定评选杨晓芸等9位同学为‘优秀升旗队员’,评选张小虎、王晓刚2位同学为‘优秀主持人’。 特此。”横线处选填“表彰”。

2. 词性功能

词性是指划分词语类别的根据,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都属于实词。不同词性的词语在语法上往往有特定的语法功能,比如名词多作宾语和主语;动词多作谓语;形容词多作定语和谓语;虚词中的副词多作状语。

有些词是主动用法,有些词有被动意思,所在的语境有所区别。很多同音词或近义词,其词性和语法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解答实词填空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材料语法结构,掌握实词用法。如“授权”和“受权”。前者是主动性的,往往是施动者,后者是被动性的,意思是“被赋予权力去做什么”,二者使用语境不同。

如:“就此事件,我新华社发表声明。”句子中新华社是被动者,横线处选填“受权”。

(四)实词辨析方法

实词词汇丰富,单纯依靠识记来积累词汇、辨析词义,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考生应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这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本部分主要介绍两种方法:词义辨析法和语境分析法。

1.词义辨析法

词义辨析法就是在深入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理解词义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综合考虑:

(1)异字考察法

异字考察法主要是针对近义词的,指抓住实词的相异语素,通过组词或是字义来分析其意义差异,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用法几方面的细微差别。如“留传”和“流传”。考察不同的语素,会发现“留”与“留给”相关,与之搭配的对象一定是具体的物品,如房产、田地、秘方、器物等;“流”可以组成“流水”“流淌”等词,所接对象比较抽象,如对象是神话传说、故事、消息等。

如:①“这本公考‘圣经’,凝聚了章老师多年的心血,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它必能经得起时代检验,多年。”横线处选填“留传”。

②“一辈子很短的,将错就错吧,何须指望我们的爱情故事会永远?”横线处选填“流传”。

近义词在考试中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读音相同,书写半同的近义词,如“品位、品味”“启用、起用”等;第二,读音半同,书写半同的近义词,如“逐渐、逐步”“致使、导致”等;第三,读音不同,书写也不同的近义词,如“徜徉、徘徊”“迟疑、犹豫”等。前两种近义词,比较适合用异字考察法。

(2)造句分析法

造句分析法是指通过把不同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辨析它们的差异的方法。这需要考生结合词义辨析的多个角度和一定的语感来强化理解词语区别,这也是积累

词汇的有效途径。如“斟酌”“琢磨”。虽然读音半同,但书写完全不同,无法使用异字考察法,可借助造句分析,效果更佳。

如:①“这件事还要先琢磨琢磨,别那么急着去做。”句中“琢磨”意思是反复思索、考虑。

②“修改答案要小心,对有疑义的选项要仔细斟酌。”这里“斟酌”意思是“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由此可知,二词虽都有反复考虑的意思,但是“斟酌”多了层“取舍”的意思。

造句分析法除了适合音同字不同的近义词之外,还适合音字皆不同的近义词,甚至非近义词,比如“日常”和“简单”等。

(3)反义推究法

反义推究法是指可以通过词语各自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别的方法。如“富余”“富裕”,前者与“短缺”相反,所以其意思是数量上多;后者与“贫穷”相对,所以其意思是财物充足,宽裕。

如:①“请首长放心,我们储备的粮食很多,能够保证不会影响粮食价格攀升的。”横线处选填“富余”。

②“农村里的孩子,渴望生活,更渴望尊严和真正的幸福。”横线处选填“富裕”。

当异字考察法和造句分析法都难以分清楚词义差别,并且被辨析实词的反义词易于联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运用反义推究法来辨析差别。

2.语境分析法

汉语词义往往是多重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确定词语的含义。不管是近义、同义的实词考查还是其他实词考查,必然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语境,根据语境来判断最佳用词。

使用语境分析法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定位关键语境,分析逻辑关系;二是辨析选项,确定最佳选项。

语境逻辑关系的构成主要有解释、并列、相反、递进、照应等关系。由于大多题目不是选择单一实词,所以一道题目中往往多种关系并存,需要结合分析。

(1)解释关系。解释关系是指针对横线处的词语,其前或后的语境存在解释的语意,可以是“因为”“由于”“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标志词以及冒号、破折号、括号等标点引导解释关系,也可以是举例解释,还可以只是单纯的文字解释。根据解释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横线处的词义。

(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横线处词语的意思与语境前或后某个词、短语或是小句子具有意思相近、色彩相同,或是语法功能一致的关系,横线处的词义根据并列部分的内容,选择词义与之相近的词语。

(3)相反关系。相反关系是指横线处词语的意义与前或后语境的意思构成相反的关系,利用已知的语境的语意,选择与其词义相反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4)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横线处的词语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构成递进关系,若是横线处是对前语境的递进,横线词语就是对前面语意的加强;若是横线之后的语境是递进语意部分,那么横线的语意则是对后语境语意的削弱。

(5)情景照应关系。情景照应关系是指横线处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看不出明显的解释、并列、转折或是递进关系,前或后的语境却有某种特殊的照应,

横线处的词义就需要体现出照应的语意,这种照应可能是色彩的框定,也可能就是词义本身的框定,也可能是语法结构的框定。

仅仅判断出语境语意的关系还不够,毕竟能够适合语境的词语还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如何选择最佳的实词填空,是对考生提出的更高要求,这需要语境分析与实词辨析相结合。实词辨析在实词填空考点精讲已有讲述,这里不再赘述。此外,考生在应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辨析选项,选择最佳答案,要根据语境的逻辑关系、词义辨析角度和词义辨析方法确定哪个词或是哪些词适合语境,能使句子的意思顺畅完整。

(2)正确选项的词语是最符合语境的,既要照顾语意连贯完整,还需照顾到语境的协调。

(3)选择答案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利用有效语感,选择比较有把握的词语代入验证、排除,提高正确率和效率。

典型真题

【例1】 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受制于多重因素,这一时期的创作者,很少呈现出思想型诗人的。

主题和诗意完全暴露出来,同时侵占了受众的想象空间和思索空间,诗歌审美过程的复杂性被简化,诗歌自身的魅力也受到。

A. 牵制特点销蚀 B. 牵制特质消逝

C. 牵掣特质销蚀 D. 钳制特质消逝

【解析】 C。从第二空入手,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或特别之处,偏重个体之间的不同;特质:指一类人共同具备的特点,排除A项。第三空,魅力会受到销蚀,与“消逝”不搭配,排除B、D两项。故本题选择C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ar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