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2014

更新时间:2024-04-10 10: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邻里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因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规划理论,指城市中一个相对完备的居住地区。 一书两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

绿地率、绿化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用地的比率;绿化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镇化: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和指标:城镇化水平 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的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成区: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建设地段。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设计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用地竖向规划: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1.城市规划编制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有哪些?

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规定:修规与控规。 城市规划的基本层面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层面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 2.邻里单位的主要思想包含哪六大原则? 答:其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条原则:(1)邻里单位四周被城市道路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的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安静、安全和低交通量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为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为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放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mile(英里)(约65ha),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5mile(约0.8km)。(6)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城市用地的规模的含义 答: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功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

能。城市用地规模是指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和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而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

4.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GB50137-2011)

答:我国早年城市用地功能地域划分有住宅、工业区、商业区及文教区等类别。为了使城市用地分类有统一而规定的划分方法与名称,并且使之有法定性,建设部于2010年制定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是8大类,35中类和44小类。 5.居住区规划中的幼托规划布置要求

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如用地特别紧张必需设在住宅底层时,须将幼托入口与住宅入口分开;总平面布置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具等,以供儿童室外活动;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在用地较紧张情况下也可考虑局部为3层。

6.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的含义及内容。

答: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用地适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和地震等方面。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①水文条件。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它还在水路运输、改善气候、稀释污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某些水文条件也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洪水侵患,年水量的不均匀性,水流对沿岸的冲刷,以及河床泥沙淤积等等。 ②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3)气候条件 包括:太阳辐射、风象、气温、降水与湿度。 4)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以城市建设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个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

从自然条件出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是在调查研究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与经济性方面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提供依据。 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

7.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合理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干道路线走向,减少工程量;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8.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该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 确定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城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地铁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入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

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9.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详细规划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详细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10.居住区用地组成有哪些

答: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由两类组成。 (1)住宅用地:

包括住宅建筑用地、住区内城市支路以下的道路、停车场及其社区附属绿地 (2)服务设施用地

住区主要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幼托,文体设施、商业金融,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11.影响居住规划用地因素有哪些

答:居住用地布局是住房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有人与土地、形势与政策、经营与管理、环境与景观等,其具体要求是\优化发展方向,建设紧凑城市;居住用地优先,坚持以人为本;居住邻近就业,缩短通程时间;遵循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地块规模,方便经营管理;关心弱势群体,优先保障用地;分散弱势群体,促进社会融合;考虑建筑档次,改善城市景观;附属居住用地,严格控制规模;挖掘空间资源,适应市场需求。\12.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有哪些原则 答: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线分布;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13.污水处理厂的位置选择及用地要求

设在地势较低、便于城市污水汇流入内;靠近河道,最好布置在城市水体的下游;远离居住区,并保持一定宽度的隔离地带;水文地质条件须能满足构筑物的要求;地形宜有一定的坡度,利于污水自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a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