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21 03: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 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

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1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2

三、教育的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注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

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象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一般的看书了解就可

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注意三方面:

1、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3、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

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法:利托尔诺 英:沛西·能 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3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2 2、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1、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3

2、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1、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P14

4

2、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

②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③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 政治性、文化性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龄阶段 人的一生 青少年 所有社会成员。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一)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二)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

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大学》、《师说》等

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 影响:1、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

2、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学的创立(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一)主客观条件:有三个

1、 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2、 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 3、 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二)创立标志:1、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 3、方法:有了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三)教育学家

5

缺点:过于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应该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看待和认识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就教育的实际运行过程而言,也要把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

3、就价值实践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大致了解即可,主要把握思路,角度。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即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什么确立教育目的必须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A、以其作为社会发展评价的标准

B、现代化建设必须注重社会诸要素的协调发展 2、适应与超越问题

适应: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要求满足的配合性或支持性

超越:对现实社会当前发展的未来指向,和对现实社会当前的否定性 教育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也要讲究超越? A、是社会继承所必须但要有走向未来的指向 B、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但也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因此,要努力使成为鲜活的实践;在实践上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教育,体现二者统一。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 教育的人文性: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比较简单和常见,在此只列出提纲)

16

a、基本概念

b、只注重民族性 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和被动 c、只注重世界性 导致国家或民族特点是消解。 d、二者结合: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性,避免僵化和封闭。 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性,避免盲目性。 (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c、二者要统一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

c、有联系: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不存在的;两者各有所长。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c、摆脱片面性,认识统一性 (以上这三部分,c点都是较主要的,应理解记忆 。)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主要是记住2001年6月的,别的大体看看。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 ④ ①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③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17

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④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

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为我们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简单了解即可)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素质的实然性指素质的现有状态;素质的应然性指素质的应有状态 两者应有机结合。

(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必要性: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实践教训;科学知识证明

2、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与西方的全面发展不同 不是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

要避免两种倾向:只注意联系;只注意区别。

18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

但如“应试教育”,原本只是手段的考试,却成了教育追求的目的。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被遗失,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

复习建议:本章是教育学的重点部分,也是各个院校命题的重点部分,大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因此每一节都是重点,复习时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记熟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算吃透课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平时多把课本上的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对付”各种题,在考试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第四章 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包括两个方面:

(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论述的重点)

1、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只论述)

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又有学校、校外、幼儿、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 2、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二)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

论述)。

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政治——直接影响

决定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观念。 (二)经济

提供了一定了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三)文化

19

不同文化类型必须会影响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尤其是科学技术)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在原始时代,教育还未分离出来,无学校,没有教育制度。 (二) 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简单的学校系统产生,产生古代教育制度。 (三) 现代学校 教育制度系统、完善(教学内容、学校规模、学校结构)

(四) 当代 教育制度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幼儿、校外、成人 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对于终身教育,主要在后面详细论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核心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

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一) 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二) 中学的演变(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 小学的兴起与普及(文艺复兴前后)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到19世纪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四) 初级中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 第二次技术革命,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了八到九年。 (五) 职业学校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站后) (六) 高级中学的发展(20世纪中) 第三次技术革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9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