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5-11 2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Marxism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54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 本科二年级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本课程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对当代资本主义有着客观科学的认识,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信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实践中的问题,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当代国内和国际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定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课时) 本章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从总体上介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 本章难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学时) 本节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 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学时) 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学时) 本节内容: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章思考题:1.如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2.如何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课时)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从而为自己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与实践(3学时)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自然分化于自然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人 2、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 3、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3学时)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本性之一。 2、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4、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3学时)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3.如何正确认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意义?

4.如何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课时)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掌握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从而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高自己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3学时)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问题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征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 4、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3学时)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3学时)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如何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3.为什么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怎样理解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学时)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学,使学生着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从而提高自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和自觉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学时)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学时)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学时)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本章思考题:1.简述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如何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8学时)

本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及其本质的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从而能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各种复杂现象背后的实质。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3学时)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价值和价值规律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5、所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学时)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过程产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累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3学时)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

本章思考题:1.简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价值和价值规律。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5学时)

本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科学地理解和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掌握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而能够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2学时)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3、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学时)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学时)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本章思考题:1.谈谈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发展原因的认识。 2.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如何理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课时)

本章内容为对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学时)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2学时)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二、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本章思考题:1.简述社会主义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2.如何认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课时) 本章内容为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掌握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从而使自己能够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学时)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学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处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学时)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满分为100分。

四、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修订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96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