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5

更新时间:2024-05-17 04: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五)

刘丝雨,李显君,徐可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本文发表于《汽车工业研究》杂志 2013年7月刊 由主编 范海涛 分享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和如何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

展开了初步研究。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模型,然后根据来源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我国8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7家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XX

自主品牌企业中f2得分最高的是:传统汽车企业长安汽车(得分2.944)和新兴汽车企业吉利(得分1.069)、奇瑞(得分0.528)。这三家企业在国内样本企业中也具有较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其中吉利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最高,达到8.53%,国外样本企业中通用汽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最高,为5.78%。在这一指标上,吉利汽车超过了国外汽车企业。新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平均值为5.34%,传统企业的平均值为1.68%,仅为新兴企业的31.4%。新兴汽车普遍注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的强度基本接近国外汽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平均值4.82%。可见,新兴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与技术创新动力方面都做出了表率。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基本上都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传统汽车企业中只有长安汽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76%,接近国外平均值,而其它传统汽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1%左右,远低于国外平均值4.82%。例如上汽虽然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研发投入经费最多的企业,但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96%。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处于追赶国外竞争者的阶段,技术积累不足,因此必须加倍努力,加大研发力度,才有可能最终赶上甚至超过国外汽车企业。

在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方面,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数据表现上超过国外汽车企业,国外样本汽车企业平均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为6.94%,国内样本企业平均值为9.74%,超过国外企业平均值。可见,经过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与考验,中国大部分汽车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培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部分传统汽车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足。例如,一

汽轿车作为我国传统汽车企业,依靠引进国外先进车型的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没有对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与吸收,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仅为3.86%。同时,研发人员的素质也是研发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大,素质上的差异仍会影响整体研发水平的高低。

综上所述,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国外汽车企业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追赶这一差距的

过程中,我国新兴汽车和个别传统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些企业对技术创新系统中的输入系统给予了足够重视,而传统汽车企业则在这方面有待加强,导致其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4 政策建议

结合本文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模型和评价结果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4.1 企业层面建议

(1)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技术广泛应用,环保安全和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绝对研发经费投入上,我国自主品牌企业与国外企业间存在巨大差距,例如2009年吉利研发经费投入为12亿人民币,通用投入395亿人民币,约为吉利的30倍。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方面,不少传统汽车企业的表现令人堪忧。有学者认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只有超过5%才可能谈得上竞争力。我国不少传统汽车企业仅为2%左右,只能是勉强可以维持,而一汽轿车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只有1%,在研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因此,我国汽车企业需要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大研发投入,开发汽车的核心技术。

(2)加强对研发人员的投入和培训,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前文数据分析显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研发人员数目与国外汽车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国外样本企业平均研发人员数为14522名,国内样本企业仅为3111名,不足国外企业的四分之一。研发人员投入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差距,而且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素质也较为不足。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国外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中有30%受过高等教育,而我国这一比例不足15%,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工程师的比例更低。研发队伍素质上的差异也将影响研发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为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人力资源,我国自主品牌企业需要重视研发队伍的建立,加大研发人员投入,同时提高研发人员素质。引进具有高水平研发能力的人才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捷径。同时,企业研发人员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通过内部教育和培训来实现。培训是企业员工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及管理知识的培训,有助于企业进行“干中学”,在生产或研发过程中,加深技术人员对引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

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4.2 政府层面的建议

(1)营造鼓励企业研发的政策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收益的经济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的,而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低,没有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其中,部分传统汽车企业过度依靠合资子企业进行技术引进,谋取市场份额,但研发强度不足,发展前景堪忧。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政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并且实施鼓励技术创新的融资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调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关注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2)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专利开发

专利制度是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开发。目前我国不少汽车企业专利意识较弱,关键技术的专利拥有数量不足,同时汽车企业的专利运用能力不强。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立。政府需要加强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合,促进专利制度充分发挥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依靠专利制度有效保护和激励创兴。同时,完善专利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专利的保护作用,以此提高汽车企业的专利意识,发挥出专利制度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5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本文在对技术创新能力来源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国内8个自主品牌企业和7和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

(1)国外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存在较大优势。 (2)相比国外汽车企业,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研发人员规模较小。

(3)自主品牌中新兴汽车企业和部分传统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大,部分企业甚至超过国外汽车企业平均水平。

(4)新兴汽车企业专利产出能力较强,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最后针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问题的分析,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1)就企业层面而言:应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重视研发人员的投入和培养。

(2)就政府层面而言:营造鼓励企业研发的政策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业共性

技术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专利开发。

本文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了初步探索,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 R. A. Burgelman, M. A. Maidigu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1988

[3] 许庆瑞. 研究与发展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 Larry E. Westphal, Yung W. Rhee and Garry Pursell.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South Area,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World. Edited by M. Fransman and K. King, 1984:(163-279).

[5] Barton. D. L.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an. 13, 1992.

[6] 郑春东, 和金生. 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方法[J]. 科技管理研究, 2000, (03) [7] 杨宏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 1998, (01)

[8] 韩景元, 杨忠敏, 李荣平, 庞更新.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与方法[J]. 河北

科技大学学报, 2002, (03)

[9] Nawaz Sharif. Project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Technology Capability

Enhancement.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4,(16) [10] 董岗, 傅铅生.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 商业研究, 2004, (09) [11]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2] 魏江, 寒午.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J]. 科研管理, 1998, (06) [13] 曲国禹, 刘学铭.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辽宁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01)

[14] Joseph F. H, William C. B, Barry J. B,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ition)[M].

China Machine Press, 2011

[15] 傅德印. 主成分分析中的统计检验问题[J]. 统计教育, 2007,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8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