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更新时间:2024-04-07 09: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次作业(2-6章)

一、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15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答:这是正确的。毛泽东指出:五四以后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因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中国无产阶级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舞台,随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世界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指导不了中

国革命斗争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多次丧失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答:这是正确的。没收官僚资本,不仅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是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分成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部分。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自然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这是错误的。随着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2)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

(4)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急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长,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为标志,我国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演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社会财富再分配之间的矛盾。其主要体现在社会过剩的产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相对低下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相对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中,劳动者未获得相应提高或没有达到这些更多生产出的产品分配权,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相对低下,则有更多的产品由于无人消费而变为过剩,过剩之后企业倒闭,更多的劳动者失业,更多的劳动者失去消费能力,然后更多的产品过剩,接着更多的企业倒闭,以此恶性循环。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无本质区别。

答:这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直接爱你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题,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基本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题,因而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必经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改造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答:这是正确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子女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

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随着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如下: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易知,社会主义改造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论述题(25分)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本质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联系。

答: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所谓‘社会主义’是指人们关于社会的观点、理论和主张,即社会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存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宗教的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等。苏联及东欧的聚变,迫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东的演变将进一步加快东亚、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进程。历史的实践证明,直到目前所有社会主义都是空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同,生产方式存在差别,因此出现不同的社会机构。正如人的成长过程一样,并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任何人或政党阻挡资本主义发展的企图都是徒劳的、甚至是反对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掌握资本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减轻资本主义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深入马克思主义这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和谐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包含着以下内容: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今所有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唯独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抽象的生产力并没有阶级性,但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具体的,从来没有脱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统一怕生产力,是同我们党的纲领相联系的生产力。其二,发展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和现状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其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中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建立新中国发展了生产力;但现在现存体制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样就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了。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说,邓小平同志提出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使我们在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从

分配制度方面说,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同时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最能从目的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是一个理想境界,是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

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现实的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而社会主义本质则描述的是最终达到的理想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8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