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1-24 03: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3 - 第二节 发展环境 .................................................................................................................- 9 -

一、机遇与挑战 ...........................................................................................................- 9 - 二、优势与劣势 ........................................................................................................ - 10 -

第二章 总体战略

第三节 指导思想 .............................................................................................................. - 11 - 第四节 基本原则 .............................................................................................................. - 11 - 第五节 奋斗目标 .............................................................................................................. - 12 -

第三章 经济建设

第六节 推进农业转型 ...................................................................................................... - 14 -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 - 14 - 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 15 -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 - 16 - 四、认真搞好扶贫开发 ............................................................................................ - 16 - 第七节 加快工业化进程 .................................................................................................. - 16 - 一、发展石油产业 .................................................................................................... - 16 - 二、开发天然气产业 .................................................................................................- 17 - 三、探索开发新能源产业 .........................................................................................- 17 - 四、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 - 18 - 五、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 - 18 - 第八节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 - 18 - 一、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业 ........................................................................................ - 18 -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 ................................................................................................ - 19 - 第九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20 -

一、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力度 .........................................................................- 20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 .............................................................................- 20 - 三、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 - 21 -

第四章 基础设施

第十节 基础设施建设 ...................................................................................................... - 21 -

一、市政设施建设 .................................................................................................... - 21 - 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 22 -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 23 - 四、城乡供电网络建设 ............................................................................................ - 23 - 五、城乡信息化建设 ................................................................................................ - 24 -

第五章 资源环境

第十一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 .............................................................................................. - 25 - 第十二节 生态环境建设 ...................................................................................................- 26 -

- 1 -

第六章 统筹城乡

第十三节 加快城镇化进程 .............................................................................................. - 28 - 一、抓好县城建设 .................................................................................................... - 28 - 二、推动小城镇建设 ................................................................................................ - 29 - 三、做美社区和村庄 ................................................................................................ - 29 - 第十四节 城乡一体化 ...................................................................................................... - 30 -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 ................................................................................................ - 30 - 二、城乡市场一体化 ................................................................................................ - 31 - 三、城乡产业一体化 ................................................................................................ - 31 - 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 - 32 - 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 32 - 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 - 32 -

第七章 改革开放

第十五节 深化改革 .......................................................................................................... - 33 - 一、行政管理体制 .................................................................................................... - 33 - 二、财税金融体制 .................................................................................................... - 34 - 三、林业产权制度 .................................................................................................... - 34 - 四、土地流转制度 .................................................................................................... - 35 - 五、户籍管理制度 .................................................................................................... - 35 - 第十六节 对外开放 .......................................................................................................... - 35 -

一、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 - 35 -

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 - 36 -

第八章 和谐社会

第十七节 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 - 36 - 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 36 - 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 37 - 三、推进文体事业发展 ............................................................................................. - 37 - 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 - 38 - 五、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水平 ................................................................................ - 38 - 六、繁荣广播新闻事业 ............................................................................................ - 38 - 七、强化人力资源及就业工作 ................................................................................ - 39 - 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 - 39 - 第十八节 建设平安和谐吴起 .......................................................................................... - 40 -

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 - 40 -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 40 -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 41 -

第九章 规划实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 - 41 - 二、围绕规划目标,分解落实指标 ........................................................................ - 42 - 三、依托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动力 ........................................................................ - 42 - 四、抓好制度建设,促进规划实施 ........................................................................ - 43 -

- 2 -

吴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7日在吴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上通过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攻坚时期,也是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全国百强县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在认真总结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经验,全面分析?十二五?所面临的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究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制定了《吴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县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发展战略,克服全

- 3 -

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做大经济总量,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五年;是我县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五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1、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 末,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20.9亿元,是?十五?末的三倍,年均增速高达20.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1亿元,年均增长1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8元,年均增长20.5%,分别在?十五?基础上翻了一番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8亿元,年均增长33.6%。主要经济指标位居省市前列,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届入围 “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位列全国第117位、西部百强第13位和陕西十强第6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 、“全国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跻身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县?、?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和“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行列。

2、退耕还林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围绕打造延安?全国退耕还林实验示范基地?核心区目标,把林分结

- 4 -

构调整和重点部位绿化美化作为巩固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主要措施,五年累计造林157.2万亩,调整林分结构460.2万亩,栽植小叶杨3000万株,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2.4万亩,绿化井场3735个、道路9522.7公里,种植花草7200亩,全县林草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8.1%提高到5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以下,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区域小气候得到好转。县城百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建成,森林公园会展中心成为植物科普生态文化宣教基地。扎实开展生态县创建活动,荣获?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称号,吴起镇和韩沟门村、楼坊掌村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成功承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全国水土保持研讨会和生态建设现场观摩会?等重要会议,退耕还林第一县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石油工业突飞猛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兴油、可持续开发?三大战略,五年平稳拓展石油区块1172平方公里,为吴起石油工业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吴起采油厂年产原油达到212.5万吨,较2005年净增99.7万吨,跻身全国十大采油厂行列。石油伴生气、天然气勘探开发、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项目正在进行规划可研,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

- 5 -

方集团成为陕北首家获得出口自营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全县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达到3433个,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升到13%。

4、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坚持?稳牧兴菜抓果?和?土豆主导、菜畜果补充?的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思路,实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战略,把农业园区建设和专业户、规模养殖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涌现出了周湾、长城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种植和企业、大户承包经营的发展新模式,农民致富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达到5298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5、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充分遵循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规律,重新修定小城镇、中心村布局规划,坚持县城、小城镇、新农村?三头并举?,规划、建设、管理?三管齐下?,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42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进一步提高,管理进一步加强。县城控制面积由原来的24.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9.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0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十五?末的2万多人增加到目前的6.9万人,城镇化率达51%。以?一区一线一点?为重点,

- 6 -

县财政先后投入8亿元,带动农民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新型民居建设,配套了水电路田讯沼厕等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村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74%的农民住上了新居,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6、均衡教育率先实施,社会事业超前发展。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累计投入10.8亿多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双高普九?如期达标,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高考上线率较?十五?末上升3.3个百分点。全面推行集中办学和寄宿制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全部到位,新建了县一中、二小、二幼、长城小学,改造了其他中小学校,并按部颁一类标准配备了相应设施。率先实施了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五免一补?和学前教育?两免三补?,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超前发展,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实行基本药物?三统一?制度,启动了县医院迁建工程,新改(扩)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计生管理服务全面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积极开展基层文体创建活动,涌现出《老憨照相》、《鱼戏莲》等优秀作品,大型歌舞剧《山丹丹》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并赢得好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850个,妥善安臵高校毕业生就业。建成廉租房、拆迁安臵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6.7万平

- 7 -

方米。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全面提高,“五大”保险体系平稳运行,白豹敬老院建成投用,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可望2011年投入使用。

7、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稳妥推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教育体制、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白豹、长官庙、长城等乡镇撤乡设镇。成立了?金马社区?等17个农村中心社区,走出了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新路子。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签订生物质能源、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发电等重点招商项目合同20个,引进资金59亿元,到位18.9亿元。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级民主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信访工作基本实现?一控、两降、三无?目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吴起?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盐务、食品药品监督、气象、文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专栏1:

吴起县2005年-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05年 10年比2010年 05年增长% 年均增长% 1.39 备注 公安年报 一 年底总人口 万人 12.737 13.6488 7.16

- 8 -

生产总值 二 增速 1 第一产业 占比 2 第二产业 占比 3 第三产业 占比 4 人均生产总值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农业林牧渔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原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388143 1209300 151.44 20.25 % 16.0 18.1 35570 2.94 10.83 2.08 万元 24076 % 6.20 可比万元 316546 1063830 168.30 21.82 价速% 81.55 87.97 度 万元 47521 109900 113.26 16.35 % 元 12.24 9.09 30153 89299 60037 146.30 19.75 46.67 7.96 万元 40932 万元 237502 1585471 567.56 46.18 万吨 103 212.5 106.31 15.59 万元 197702 841570 325.68 33.60 万元 17669 38817 119.69 17.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财政收入 万元 112018 322201 187.63 23.53 万元 73408 181108 146.71 19.80 130.23 18.15 现价万元 72080 210513 192.05 23.91 速度 元 元 2086 19322 5298 153.98 20.49 元 5763 13269 1 地方财政收入 2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九 十 财政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 十二 各项贷款 十三 各项存款 十四 居民储蓄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十五 比重 万元 187460 143873 -23.25 -5.16 万元 146585 425064 189.98 23.73 万元 66895 246049 267.81 29.76 万元 47453 151790 % 12.3 12.55 219.9 26.18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一、机遇与挑战

- 9 -

?十二五?时期,我县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的主要机遇:一是?后危机时代?即将结束,世界各国经济步入复苏期,为我县油气工业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二是我国进入?后改革时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为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三是西部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出台的优惠政策为我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机遇。四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将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五是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意见》的实施,为我县统筹发展提供了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对我县现有产业结构的挑战;二是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县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的挑战;三是周边区县相互竞争和提速发展对我县发展速度的挑战。

二、优势与劣势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以下优势:一是依托石油资源开发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为?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接替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物质基础优势。二是我县在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15年?免费教育?等方面形成的良好声誉,为进一步发展提

- 10 -

供了品牌优势。三是?四大班子?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形成的共识以及干部群众的支持,为我县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生态优势。

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以下劣势:一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足;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少、规模小,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非油产业发展滞后。

第二章 总体战略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为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群众福祉为根本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遵循自然、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三化?同步,规划一体,政策一致,服务均等,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吴起。

第四节 基本原则

----抢抓机遇原则。未来五年是我县步入全国百强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举的方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结构调整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以人为本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

- 11 -

展的始终,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结构调整原则。所有制结构要从国有企业一枝独秀到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并举发展转变;产业结构从石油工业?单轮驱动?到油气及新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四轮驱动?转变;石油开采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

----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石油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原则。把改革作为释放发展活力的主要手段,在经济社会领域建立新体制新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实施全面招商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节 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三翻番、两提升、一步入?。其中?三翻番是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三大指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基本翻番;?两提升?是指城乡一体化水平与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一步入?是指步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基本翻番,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抗风险能力逐步提高,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步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 12 -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以天然气及新能源、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及现代服务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就业、教育、低保、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全面实现城乡居民一体化;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同质化、幸福指数同等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节能减排全面达标。单位GDP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投融资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经济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专栏2:

吴起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1、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单位 2010年 120.9 亿元 3.6 2015年 220 5 年均增长% 13 指标 属性 预期性 7 - 13 -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2.地方财政收入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6.原油产量(吴起采油厂) 7.城镇化率 社会发展 8.学前教育普及率 9.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3 11 亿元 亿元 亿元 % 万吨 % % 人 元 元 ‰ % % % % % 18 84 3.9 15 212.5 48 98.2 43 19322 5298 5.34 3.9 6.18 70 9.9 100 190 25 30 160 10 40 260 75 98.8 58 40000 12000 7.04 3.9 16 100 12.5 100 12 18 11 14 20 22 4 \\ \\ 6 15 18 \\ \\ \\ \\ \\ \\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人民生活 12.人口自然增长率 13.城镇登记失业率 1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5.县城污水处理率 资源环境 16.森林覆盖率 17.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注:规划全县原油总产量520万吨,其中长庆、延长各260万吨。

第三章 经济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农业转型,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第六节 推进农业转型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1)大力开发现代农业。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城

- 14 -

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思路,以周长涧地现代农业园区、洛河川现代农业园区和白于山区20万亩优质土豆产业带、子午岭10万亩山地苹果产业带为依托,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开发、板块化推进,积极探索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的途径,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着力打造吴起地方农产品名优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民以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带动等办法,引导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完善健全市场、金融、流通等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建成?一村一品?推进村34个,农村信息服务站64个,

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沼气能源、安全饮水、农村电网、耕地保护?六小工程?建设,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和标准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力争到2015年,所有实行社区管理的村实现统一

- 15 -

保洁、集中供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继续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和?农村人力资源工程?,加大对农民创业能力、生产技能、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大中专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5年,累计培训农民2万人,其中?人人技能工程?培训1万人。

四、认真搞好扶贫开发

围绕贫困村组道路、电网、通讯网络、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改造,精心组织?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着力抓好产业化扶贫、外资扶贫、社会扶贫、特困户能力建设、扶贫区域板块开发、移民搬迁等六大扶贫工程,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建立起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和项目,不断提高贫困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到2015年,实现1.6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第七节 加快工业化进程

一、发展石油产业

(1)转变石油产业增长方式。按照?节约资源、整装开发、科技提效、清洁生产?的思路,鼓励与引导石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油井采收率,实现石油产能增加由依靠区块投入向科技兴油、清洁环保生产转

- 16 -

变。到?十二五?末,原油产量力争达到520万吨(其中长庆、吴起采油厂各260万吨)。

(2)延长石油产业链。努力发展油净化等初加工产业,积极向上争取石油化工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项目,提高石油资源的附加值;加快石油伴生气加工转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升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1-2个石油深加工项目落户吴起。

(3)优化石油产业发展环境。修订完善全县统一的钻前土地征占、林地补偿、井场道路工程、供水服务等补偿标准及兑付措施,大力整治石油开发环境,严厉打击倒贩原油和非法阻挠、扰乱石油开发秩序的行为,为石油工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开发天然气产业

支持延长与长庆油田实施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积极引入企业集团和民间资本共同开发天然气产业,努力促成世纪金花集团60万吨天然气深加工项目落户投产,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步伐,为未来发展能源接续产业夯实基础。力争在2012年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5年,天然气产能达到2000吨/日以上。

三、探索开发新能源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强与香港华润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凯迪控股有限公司、国电集团等具有相应实力的企业在风电开

- 17 -

发、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直燃电等方面的项目合作,加快开发新能源产业步伐,为后续产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1)培育?吴起?农产品品牌。依托吴起羊肉、荞麦、马铃薯等农业资源优势,加大产业化开发与市场营销力度,提升?吴起羊肉?、?吴起荞麦醋?、?吴起小杂粮?等品牌的知名度,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力争在创建全国名牌产品上有所突破。

(2)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圆方集团在荞麦香醋、沙棘果综合加工、羊肉系列产品加工、地毯加工等项目上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引进外企参与开发特色农业资源,不断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

五、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园区化承载、大企业引领、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全力加快金马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强工业园区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落户园区提供硬件支持。二是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做好园区宣传推介工作,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发展。

第八节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一、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业

(1)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按照?凸现两主(中央红军

- 18 -

万里征战到吴起的红色游和黄土高原绿色典范游),提升两辅(古长城寨堡寻迹游和黄土民俗风情游)?的思路,整理挖掘吴起历史文化资源,启动实施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的调研论证和编制工作,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为主的红色游、以百平方公里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和以古城寨堡遗址为主的民俗游三条旅游线路和景区布局。

(2)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建2-3家吃、住、购、娱、健一体化的娱乐服务中心或三星级以上酒店。

(3)加大吴起旅游推介宣传力度。举办每年一次的?吴起文化旅游节?,编排集红色、绿色、民俗为一体的《吴起印象》实景剧,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把我县打造成为游客追忆长征精神、走进绿色氧吧、观看社会主义新农村、体验陕北文化的首选之地。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

(1)发展仓储物流运输业。大力扶持杂粮、果蔬、肉食、马铃薯等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规划建设2-3个仓储配送中心,扶持发展3-4家经营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物流运输龙头企业。

(2)培育现代生活服务业。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兴建一批满足商务洽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高档商务

- 19 -

会所,积极发展以休闲、娱乐与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生活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2-3家知名现代服务企业,在我县进行连锁经营,搭建现代生活服务业平台。

(3)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建材、小商品、汽车配件、装饰装潢材料、农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积极增设中心镇和社区的商业零售网点,鼓励农资超市、便利店进村入(社)区,推进零售业连锁化,规范流通秩序,繁荣城乡经济,方便群众生活。

(4)围绕油气开采发展服务业。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以现有油气产业三产服务公司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进行整合重组,新组建10-20家技术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现代化的油气开发三产服务公司,扩大油气开发三产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值,提高三产服务水平。

第九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一、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力度

建立龙头企业领导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提高创业基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搭建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平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信息交流;通过政策引导、奖励资助等手段,鼓励群众自主创业。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基础设施、天然气精深加工、新能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业开发等领域;引导民间

- 20 -

资本进入地方金融领域,参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投资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组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经营水平;鼓励民间资本改组和重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益性组织,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政府牵头,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出资,委托高校和培训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进行专项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创业者与管理人员培训,造就一批合格有为、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永续源泉。

第四章 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运输、水利水保、市政设施完善配套、供电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交通便捷、功能齐备、信息通达的现代化新吴起。

第十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市政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县城输给水管网改造工程,一、二水厂改建、扩建工程和新凿水源井工程,规划实施引黄工程,提高县城供水保障能力,满足城镇居民和产业发展用水需求。二

- 21 -

是调整集中供暖布局,规划新建集中供暖3处,使全县集中供暖数量达到6处,增强集中供暖能力,提高城区居民和乡镇集中供暖率。三是加快县城供气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天然气气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县城集中供暖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大型商场、餐馆旅店业等主要区域全部能使用上天然气,县城居民天然气用户达到85%。

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到2015年,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县乡公路为主骨架,环乡和通村公路为次骨架的?三环三道七射?公路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一个出境公路高速化、县乡公路二级化、通村公路等级化的干支相连、功能配套的路网格局。

(1)加快县际交通设施建设。配合搞好延吴定铁路、吴华高速、吴定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工程,做好各项重大交通项目实施的环境保障工作。开工建设吴靖路、吴王路等县际二级公路。

(2)完善县域交通网络建设。打通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颗颗川、宁塞川、乱石头川、白豹川、洛河川环乡三级公路,完成杨长路、吴庙路三级公路改建,加强通村公路建设,扩大通村公路通达通畅深度,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加快县城北过境、西过境等环城二级公路新建(改建)步伐,完成宁塞川迎宾大道、洛河川迎宾大道、乱石头川迎宾大道项目建设。

- 22 -

(3)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城乡客运运力结构和布局调整,延伸城市公交线路,扩大服务半径,新增城市公交车10辆和出租车100辆,加大运力投放,深化通村客运,服务群众出行,进一步规范城乡客运市场运输。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水利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实施水资源利用保护与配臵、农业高效节水、城乡饮水安全、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小型水利工程灌渠节水改造及中小型河流治理等项目,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科学用水和文明用水体系,提升水利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加快后续水源工程建设。在胜利山、杨青川、宁赛川等地新打水源井,解决县城水源不足问题。二是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洛河川、白豹川、二道川、周长涧地节水灌溉工程,恢复和发展灌溉面积1.5万亩。三是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启动实施白豹镇小涧川、五谷城乡柳树沟、铁边城镇3条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卧狼沟、暴城、湫沟和黄岔4条坝系工程和旧坝改造及80处沟道整治,新增耕地3200亩。四是实施中小型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在头道川、乱石头川、二道川、宁赛川及洛河川金马园区河段新修河堤28公里,完成所有邻河乡镇驻地河堤建设工程,全面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四、城乡供电网络建设

以提高负载、扩大覆盖为主要目标,重点抓好110KV高

- 23 -

压配电网和35KV中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形成以110KV输变电线路为支撑,35KV输变电线路为主网架的输配电格局,完善城乡供电网络。到2015年,新建沙集、金佛坪110KV变电站2座,建成新寨110KV二回输电线路工程和吴起110KV变至新寨110KV变线路的双电源工程,保障重点镇及重点工业区用电;完善现代农业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优化电网结构,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满足农村用电需求。改造升级供电技术和设备,优化升级电网通讯及调度自动化程度,加快自架光纤改造力度,推进光纤为主的通讯网建设,实施调度通信VPN通道新建工程,满足县域工业和居民用电需求。

五、城乡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 ?三网融合?试点和推广工作,整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业务信息资源和业务内容,并试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宽带进村、网络入户,提高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应用范围和服务水平。到2015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

(2)推进政务信息体系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内容完整的城市数据中心,健全行政公务信息、社会公共信息、科技信息等各类信息服务体系,实施金财、金盾、金安工程,全面推进?数字?吴起建设。

- 24 -

第五章 资源环境

树立?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加强资源开发与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第十一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

(1)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确保30万亩耕地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水平,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城镇存量土地,鼓励工业项目向金马工业园区集中。积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优化机构,促进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2)加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重点建好水源项目和人饮、节灌及水保生态工程。一是农业用水以发展节水灌溉为主,加快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配套和技术改造,实施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二是推行工业循环用水和居民生活节水工程,加大城市节水设备的推广力度,推动住宅节水、雨水利用及中水回用等设施建设。三是严格审批生产经营性用水许可,在缺水地区和水源保护地区严禁新上高耗水项目。在石油开采矿区,划定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并落实地下水年度开采总量和井点总体布局计划,设立水质监测井位和断面,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地

- 25 -

下水管理。四是采取集雨回灌措施,逐渐恢复已超采区地下水水位。

(3)搞好资源综合利用。综合运用政策、规划、价格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实施钻井泥浆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臵工程,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推广秸秆气化、农膜回收等综合利用项目。

第十二节 生态环境建设

树立?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把我县建设成资源节约、生态优良、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县。

(1)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抢抓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的机遇,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不断加大林分结构调整的投资力度和工作力度,狠抓?三防三禁?林草管护责任落实,全力搞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深入开展?身边增绿?计划和义务植树活动,重点抓好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和公路沿线?三点一线?绿化美化,扎实开展生态社区、生态镇和生态县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品位,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完成退耕地林份结构调整,荒山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补植补造14.26万亩,?三北?防护林林14万亩,新增公益林管护面积76.96万亩,使全县公益林管护面

- 26 -

积达到163.3万亩。

(2)强化水污染综合防治。一是控制工业污染源,建立工业污染源治理成效管理体系,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实现工业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全面达标排放。二是加快工业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控制县城周边点源污染,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强畜牧养殖业污水排放管理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农药污染。四是对北洛河、无定河等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对河道进行截污、疏浚,严格控制沿河地区污染物排放,进行流域性综合管理。五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污水截流工程,实现雨污分流和污水资源化。

(3)加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减轻垃圾末端处理的难度和压力;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率,解少白色污染。

(4)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估审查,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二是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实施先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烟气脱硫脱硝、油气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三是引导绿色消费,鼓励使用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与再生利用产品。

- 27 -

第六章 统筹城乡

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破除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全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第十三节 加快城镇化进程

以统筹城乡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与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县人口分布、国土利用、产业布局与城镇化格局,促使人口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聚,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全县总人口达到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县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一、抓好县城建设

依据?东拓、西提、南开发、北改造?和?进山入沟、抽空拨高、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路,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全力打造?显山、亲水、透绿、灵秀?的生态文明县城。一是完成长庆吴起作业区的拆迁改造、中央长征纪念园、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体育馆、县医院迁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陈蒿湾石油城等项目建设。二是完成城区东至张坪、南至马湾的开发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减轻主城区承载压力。三是完成白石咀台、东园子台、贺石湾台、宗湾子

- 28 -

台、石湾台、陈蒿湾台、崖崾台、合沟、金佛坪等片区开发建设,促进各片区协调互补发展。四是搞好县城道路、排水、供气、供暖、绿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县城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二、推动小城镇建设

一是通过撤乡建镇、并村和移民,争取形成以?7镇1办?和64个农村社区组成的城乡发展格局。二是按照小城镇的不同功能定位,加强白豹、铁边城、周湾及新建镇的商贸服务功能建设,发挥其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给水、污水管网和垃圾清运设施。到2015年,吴起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县城共享,其余镇建成简单、低耗的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四是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主要镇产业定位,引导生产要素向镇政府驻地聚集。北部周湾镇,依托?一城两库?优势,可重点发展以畜牧业、棚栽业、林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培育旅游业;西部铁边城镇,可重点发展畜牧、棚载、林果等产业;东部五谷城镇,可重点发展旅游等产业,开发?南沟型?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业;南部白豹镇、长官庙镇可重点发展畜牧、棚载、林果等产业。

三、做美社区和村庄

- 29 -

一是按照?居住集中化、管理社区化、环境生态化、设施城镇化?的目标,加快村庄整合布点,以调整撤并后的64个农村社区为基础,通过转移农民,减少非农用地,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通过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美社区。二是按照提高完善?一点?、合理推进?一线?、集中实施?一区?的思路,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实施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和村庄建设,提高建成村的服务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村容整治、绿化美化与产业配套工作。

第十四节 城乡一体化

以统筹城乡理念为指导,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按照?县城—大镇—社区?的城乡空间布局框架,以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六个一体化?为重点,实现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

以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美社区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县城布局,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体系。一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完善城乡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加大土地开发用途调整力度,合理布局人口、产业、居住空间结构,以规划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二是统筹县城、镇与社区建设规划,依照?县城—大镇—社区?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空间融合。三是加大对镇和社

- 30 -

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镇和社区对农村居民的聚居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是以生态、优美、特色为目标,继续加强新型民居新建和改造工程。

二、城乡市场一体化

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商品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臵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中,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以现有蔬果、粮油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提升上下游联动功能,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县城、社区农贸产品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二是加强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向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延伸,在农村社区新建或改造便利店,在镇、社区加强日用消费品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三是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

三、城乡产业一体化

打破乡域、村域界限,在全县范围内整合生产要素,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一是根据县城和农村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市场规模,发挥农村的原料供应地、消费市场功能与县城的加工制造功能,加快香醋、羊肉、蔬菜、小杂粮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形成城乡功能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对农村产

- 31 -

业发展的渗透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工业园区带动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共享原则,结合人口、产业与城镇规划布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农田水利与公路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二是通过城乡共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衔接与互补,强化基础设施的对接与功能协调,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享。三是结合人口布局与产业发展情况,构建功能一体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在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低保等7个方面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一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加强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差异研究,确定制度对接的方向与方式,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无缝对接。二是实现公共服务投入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倾斜力度,体现无差别对待原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层次和水平。

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 32 -

结合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待遇优抚安臵等社会保障服务。一是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制定《吴起县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一元化。二是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接轨。三是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根据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在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重点将医疗保险向大病重病患者倾斜,积极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办法,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四是完善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提高廉租补贴的覆盖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到?十二五?末,人均居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第七章 改革开放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金融和投融资制度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十五节 深化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政事分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

- 33 -

政审批,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财税金融体制

合理界定县镇两级政府的事权,调整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政策和赋予的权限,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金融领域,组建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林业产权制度

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林业基本政策,明确经营主体和林木权属,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一是健全符合我县实际、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序、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集体林权制度。二是按照?产权明晰、承包到户、群众受惠、生态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评估、抵押等机制,鼓励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实现林地与林权流转。三是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和公益林性质的行为。

- 34 -

四、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农村土地资本化。一是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持证人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权和收益权。二是鼓励在产权期限内,按规定用途对土地依法使用、经营和流转,也可作价、折股作为资本从事股份经营、合作经营或抵押担保。三是积极推广?金佛坪模式?,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实现土地由村集体让位于企业的合理流转,形成?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

五、户籍管理制度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取消户口的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城乡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就业、婚姻、民政等事业与户籍相分离的社会管理制度。

第十六节 对外开放

一、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效应,打造?亲商、友商、富商?的创业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二是以大项目为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资本密集区域进行招商。三是围绕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和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开展招商

- 35 -

引资,增强招商实效。

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以《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强与邻近市县在交通、市场、产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为我县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建立与发达省份相关市县的对口支援和合作,促进吴起的发展。

第八章 和谐社会

要矢志不渝地把人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位。注重人文关怀,关爱人、服务人、提高人、发展人,继续实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社保、文化、饮水?八大惠民?工程,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力争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困有所助、娱有所乐、饮有所保,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第十七节 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继续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全面加快教育教育强县。一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教育投入由硬件向软件倾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延安中学等省级重点中学合作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二是将基础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继续完

- 36 -

善基础教育设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五免一补?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包括职业高中)教育。三是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规模,全面推行学前教育?两免三补?政策,完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到2015年,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到100%。四是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牵头?的原则,调整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上台阶。

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部分镇卫生院建设改造和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和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撑作用,形成县、镇、社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二是加强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治体系,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乡特困救助体系,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对全县医疗机构实行?三统一?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四是采取全社会公开聘任、定期培训、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提升待遇等措施,切实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文体事业发展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扩大公共文化体育覆盖面。一是按照?布局合理、全面推进、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建设城镇、社

- 37 -

区文化站(室),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剧、说书剧,推动?全国糜粘画之乡?的创建活动,做好?非遗?项目的整理申报工作,保护和发展具有吴起特色的陕北文化。三是举办民歌、剪纸、糜粘画等比赛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加强城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办好一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一是加大科技设施建设。县城新建科技馆,各镇建设科技培训中心,各村和城镇社区建立科普活动室、科普书屋和标准的科普宣传栏。二是加大科普力度。以科技宣传周、科普日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平台,建立长效的科普机制,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合科技机构,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五、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水平

以创建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县为契机,完善健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决策机制、依法行政机制、优质服务机制、宣传倡导机制、利益导向机制、村(居)民自治机制,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到?十二五?末,人口数量控制在14万人以内。

六、繁荣广播新闻事业

拓延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川道为辐射

- 38 -

线的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工程,实现乡镇川道网络全覆盖;深化广电等新闻单位的改革与重组,提高运营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广电、新闻等事业的业务融合,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业;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特色社区广播宣传,加强延安精神和红军长征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七、强化人力资源及就业工作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一是建立县乡两级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落实责任制和就业督察长效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二是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转移农民的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城乡失业人员和不充分就业人员就业扶助。三是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行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一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标准,推行全民免费医保,积极争取国家新农保试点县。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解决好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加快建设养老基础设施,实现老有所养,创建全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四是加快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申报建立公租房制度试点县,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实

- 39 -

现住有所居,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第十八节 建设平安和谐吴起

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进一步加强?平安吴起?建设,不断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完善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制定各种急预案,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提高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强化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社会治安等重大公共安全管理。三是按照?抓机制、创载体、提‘四率’、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基层维稳工作机构,推行村调委会、治保会、警务室?三办?合一制度。四是严格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三三制?工作责任制,创新信访工作方式,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是强化治安防范体系,建立农村治安110巡逻队,切实担负起巡逻防控、报警协警和救灾救助的工作任务。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1)加强政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社会听证、专家咨询、重大决策公示、政策效果评估等制度,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基层依法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三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述责、述廉、述效制度,全面推广农村?村民

- 40 -

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和依法运行转变。加强对《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贯彻执行的经常性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建设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和谐家庭为载体,广泛开展基层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公民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升精神文明水平。

第九章 规划实施

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目标,以发展规划为主线,采取有效的实施和控制措施,确保本规划的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动员大会等形式,宣传规划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单位开展规划学习活动,使全县上下在思想认识方面实现统一。二是成立?十二五?规划组织领导机构,推动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指导督促各部门贯彻执行规划要求,抓好动态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规划目标

- 41 -

的顺利实现。

二、围绕规划目标,分解落实指标

一是把规划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各部门明确本单位的责任目标,科学合理地分解阶段性任务,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二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三、依托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动力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的总体思路,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17项,估算总投资250亿元。其中城镇化发展项目36项、工业产业项目19项、农业农村项目18项、交通运输项目17项、电力发展项目112项、社会事业项目22项。集中力量建设重大项目20个,估算总投资168亿元。

专栏3:

吴起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二十个重大项目建设规划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名称 合计 太阳能发厂建 风力发电场 生物质能发电厂 液化天然气加工 建设规模 规模为年发电量可达57600万度。 建设规模为总装机容量1000MW,年发电量200,000万千瓦时。 2×25MW发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年产20万吨液化天然气 建设起止年限 2012-2015 2011-2015 2011-2014 2011-2014 2012-2015 单位: 项目概算投资 168亿 200000 800000 46000 66000 3000 万元 建设单位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吴起采油石油伴生气回收加工 年回收生产石油液化气2600吨,轻烃- 42 -

440吨 建设规模为年产荞麦醋25000吨,杏醋1500吨,沙棘醋3500吨。 年生产羊毛地毯系列产品20万平方英尺 占地面积200亩,年生产沙棘浓缩汁1000吨 年产马铃薯淀粉2000吨,粉条、粉丝200吨,复合薯片200吨 年产羊肉系列产品10000吨 营造100万亩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 占地50亩,联营车辆300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厂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荞麦香醋技改 地毯技改 万吨沙棘果综合加工 马铃薯深加工 万吨羊肉技改 百万亩文冠果 现代物流园区 吴起汽车维修城 黄河引水工程 2011-2013 2012-2013 2011-2015 2011-2015 2011-2014 2010-2014 2012-2014 6700 4000 12000 3500 5000 74000 4000 7100 57000 圆方集团 圆方集团 圆方集团 招商引资 圆方集团 林业局 招商引资 经济发展局 水利水保局 旅游局 占面积5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2011-2015 争取黄水引用权,并开工建设引黄工程,日生产饮用水20000吨 包括以胜利山纪念园为主开发红色旅游、以退耕还林为主打造绿色旅游,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 宁塞川、洛河川和乱石头川三条迎宾大道,采用双幅六车道 包括吴靖路(吴起段)、县城北过境路、吴王路(吴起-王洼子)等道路 包括新建、改造100KV、35KV输变电工程共计12条, 以?县城、7镇1街道办和64个社区?为框架,加快城镇化建设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25万平方米 2012-2015 15 特色旅游开发 2011-2015 16000 16 17 18 19 20 迎宾大道建设 二级公路改造 电力建设 城镇化发展 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2-2015 2011-2015 2011-2015 2010-2015 2010-2015 95000 130000 27000 65000 60000 交通局 交通局 地电公司 城建局 城建局 四、抓好制度建设,促进规划实施

以工作问责为手段,做好制度建设,促进规划实施。一是建立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体系。二是严格目标考核,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包抓责任。三是完善规划实施的配套制度。在?十二五?总体

- 43 -

规划纲要基础上编制各个领域的发展详规,从体制、机制方面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 4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8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