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应经捻转补泻特色探讨1

更新时间:2024-07-10 05: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神应经》原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陈会所著,并经其学生刘瑾校正补充,本书系 将陈会所撰《广爱书》(已佚)十二卷精减节抄而成,是一本难得的针灸学专着。该书 在针法应用和针灸配穴方面具有特色,书中的针灸学术思想与治疗方法至今仍被针 灸临床广泛应用。作者陈会名宏纲,其师为南宋著名针灸学家席弘,以席弘为宗的针 灸派系,始于南宋初期,自席弘迁居江西临川后,其后代以针灸薪火相传,据记载传 有十二代,传至第十代孙时,于传子之外又传徒,由家传变为师传,经历时间长,广为 传播,在我国针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席弘学派,如卓有成就的陈宏纲、刘 瑾等。

这一学派除注重选穴之外,尤注重手法,特别是捻转补泻手法。如陈氏在《神应 经》中所论捻转补泻针法方面,首创双手持针,并以左右捻转应以左右手来区分的观 点,并在区分左右侧、阴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又区分男女,故《补泻雪心歌》指出: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前)拽。如何 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又说:“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等不同

以往的观点。另外,在手法上,陈氏还提出了搓捻、动摇、进退三者有机结合的催气 方法,他说:“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搓捻、动摇、进退、 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要先达到“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治疗,才能正确地

使用补泻手法,这些都是针灸文化上的首例。此外,今日临床广为使用的平补平泻一 法,亦出于此,也为陈宏纲先生的另一首创,但其原意是先泻后补,文曰:“平补平泻, 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此乃先生不传之秘诀也”。虽其法与今日所 用之涵义不太相同,但是针灸学上的“平补平泻”一词首见《神应经》。

此书对明代针灸影响甚广,席弘学派的手法与思想,在他的歌赋中完全表露无 遗,如“席弘赋”、“补泻雪心歌”等,相继的出现在多本古代针灸名著之中,如徐凤 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阳继洲的《针灸大全》··一等,其观点、思想、 歌赋、俞穴定位法,在这些名著中皆有记载,广为流传及引用,大大推动了明代手法的 热潮与兴盛,其所论用针法,相承传习,形成流派,尤以左转、右转细分补泻,且两手 转针,独具特色,之后的“龙虎交战”、“赤凤摇头”……等多种捻转、提插、动摇相 结合的复式手法纷纷出现,且日趋成熟,至后期阳继洲甚至以双手持针来操作,这些 都是在陈氏的论点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的体现。席弘学派是我国针灸学史上的一大

流派,对整个针灸学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就其有关记载作重点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席弘这一学派的源流和捻转针法的应用价值。

补泻手法是影响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对于针刺效应的研究有决定性意义。而本 文的另一重点“捻转补泻”法可列为最基本的行针手法之一,与提插手法一样,不但 存在于多种复式补泻手法之中,而其本身也是补泻手法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一种,它 的操作方法与效应,广泛的影响了诸多的补泻方法,但也由于捻转补泻法的历史悠久, 在临床上可见多种操作方法,就算方法相同,各方面参数也不尽相同,甚至诸多名家 沦点背道而驰,另外在针刺的方向、频率、角度、力度、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现代科学研究变相把捻转手法细化、量化,成为捻转补泻法中的重点及操作依据, 但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可为针刺手法提高效应从而得到更好的疗效吗?古人论述的矛 盾与分歧是科学化、量化、仪器化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本文系统的收集了古今文献 中对捻转补泻法的记载与论述,并进行筛选、整理的工作,同时选择了明代具有代表 性的针灸医家陈会之《神应经》做为主要介绍,由此引出全文在捻转补泻法上的对比 性。并阐述陈氏捻转补泻法的独特之处,如何成为历代针刺手法上,首位驳斥《内经》 之法,并提出创新的论点及独特的见解的医家。

另外,本文按成书朝代先后顺序举例了与捻转手法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黄帝内经》、窦汉卿《针经指南》、徐凤《针灸大全》、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 灸问对》、李挺《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针灸著作,对捻转补泻法的 学术思想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对比。对各家针刺手法的特点,在捻转补泻的基 础上分”方圆学说补泻法”、“单纯左右捻转补泻法”、“光移定位补泻法”、以

男女不同、身体左右不同、经脉阴阳不同、循行方向不同、针刺力度大小……等10 种以上不同理论体系指导下而完成的捻转补泻法,并对其异同点及特点进行叙述,全 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除了反映古代丰富且多彩的捻转补泻针法,也明显的看到 从继承传统到总结创新,到互相抨击再到回归原始,从而导至捻转补泻法在针灸史上 众说纷纭,至今人们无所适从甚至遭受否定的局面。

本文藉由《神应经》针刺手法的研究与探讨,以陈氏补泻手法为主轴,在陈氏补 泻法的介绍外,并对历代各大医家捻转补泻法的研究做为比对,一方面为凸显陈氏在 针刺史上的突出贡献与创新,另一方面为更好地继承古代优秀针刺方法,也同时提 供了详实的文献依据。

同时并对于捻转补泻的相关文献做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以表格的型式呈现,清

楚显示从66年到10年在捻转补泻法的古代文献记载、临床病例总结、手法分析、现代实验研究上的分布型态,并对不足的地方予以加强。

本探讨重点表明了,针刺补泻是客观存在的,但要达到补泻的目的,在操作手法 的要求上,我们当藉由通过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研究 和探讨,在现代的针刺学研究上发现矛盾并加以改进,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 临床实际运用加以发扬,增加可操作性,使医者能正确施针、提高针灸疗效、防止不 良后果的发生,这些都是有积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神应经;补泻;针刺

引言............................................................……1

第一部分((j申应经》介绍...........................................……3 一、作者简介....................................................……3

二、陈会的学术思想及师承体系....……,.........................……4 三、成书过程....................................................……6 四、成书背景.......................……,......................……7 五、《神应经》针刺补泻法的特色简介 ...............................……8 六、古代文献对《神应经》的记载与论述...........................……10 (一)《针灸大成》.............................................……10 (二)《针灸逢源》.............................................……12 (三)《金针秘传》 ...............................……。.......……13 (四)《针灸集成》.............................................……13 (五)《经穴汇解》....……,..................................……14 (六)《针灸问对》.............................................……14 (七)《针灸易学》.............................................……15 (八)《针灸聚英》.........................……,.............……巧 (九)《重楼玉钥》.............……,.........................……巧 (十)《类经图翼》.............……, .........................……16 (十一)《灵枢识》.............……,.........................……16 七、《神应经》针法介绍及归纳....................................……16 (一)重视进出针手法:..........................................……16

(二)讲究催气取气之法 ....................……、..............……17 (三)创先泻后补(平补平泻)之法.................................……17 (四)独具双手持针之技.....……,.............................……18 (五)左右阴阳补泻法.....................……,...............……18

八、((t申应经》捻转补泻法临床操作................................……20 (一)依据治疗法则使用补泻法...................................……20 (二)依据输穴特性使用补泻法...................................……21

(三)依据输穴功能使用补泻法...................................……21(四)依据针灸处方施用补泻法...................................……21

(五)李氏针刺理论.............................................……21 (六)病例介绍.................................................……21

第二部分历代古籍对捻转补泻法的论述., ............................……23 一、《内经》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24 二、《针经指南》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26 三、《针灸大全》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28 四、《针灸问对》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 ............................……29 五、《针灸聚英》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31 六、《针灸大成》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33 七一、《医学入门》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37 八、捻转补泻之近代研究 .........................................……39

(一)现代医学对捻转补泻法的定论和分析.,.......................……41 (一二)讨论...................……,...........................……46 九、近代文献统计...............................................……48 (一)文献检索范围及策略.......................................……48 (二)初步分析结果.............................................……49

(_二)捻转补泻法的临床研究文献规律探讨.........................……51 十、小结与探讨.................................................……54

邹三部分古代捻转补泻法的分类讨论...............................……58 一、概述.......................................................……58

二、古代捻转补泻的分类.........................................……59 三、捻转补泻法的分类表.........................................……62 第四部分历代医家病案荟萃.......................................……64 结语与展望.......................................................……69

致谢...........................................................……81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引言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大法,一般认为虚证是正气不足,衰退,

实证是邪气旺盛有余。治疗法则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因此,针刺补泻手法的选择和 应用,就成为针灸治病的重要关键之一。医者对针刺手法运用的操作及熟练程度,与 治疗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若完全掌握好针刺补泻的技巧与精随,控制刺激量,便可 达到理想的补泻目的与疗效。所以把针刺手法掌握到恰到好处,是针灸医师永远学习 实践和追求的目标。

在众多补泻手法当中,学生认为捻转补泻法是基本的手法之一,他可成为单独使

用的单式补泻法,也可用于复式补泻法中,医者操作时,从进针到行针到出针,在施用 各种补泻手法到最后,都会有个捻转的过程。而毫针捻转可说是手法的基础,也是一

「1艺术,临床上人人都在使用,但多年来各承师技,历史文献记载及历代针灸专家在 操作上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导致现今流派纷云,时常让后人无法理解,临床上无所 适从。

本文主轴《神应经》为一本难得现存的中医古籍,文中对于捻转补泻法的论述有

独到的见解,作者陈宏刚先生,不论在补泻手法的操作或论点上,自古到今,在针灸文 化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且对于针刺手法的发展,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本文在介绍《神 应经》之余,并对转补泻法的起源与发展,各流派捻转补泻的操作方法,理论渊原及现 代理论假说,进行一归纳与整理和对比。文中所举针灸古籍十余本,并按朝代与成书 先后,一一与《神应经》比较,不难看出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关系,希望对今后针刺补泻 的研究与发展,能起到更好的继承和实践。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第一部分《神应经》介绍

《神应经》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陈会所著,并经其学生刘瑾校正补充,本书系将陈 会所撰《广爱书))(已佚)十二卷精减节抄而成,是一本难得的针灸学专着。《神应经》 的病症配穴是全书的主要内容,诸证列24部,部下列证,证下列穴,共548条,正文为 百穴法歌中记载IH穴,《穴法图》中则记载214穴,另有折量法、补泻手法、灸四 花穴法及临床诸风、伤寒、痰喘咳嗽各种病证,共三十科目?。其中所论刺法,对后世 从事针灸者有颇深的影响,尤以左转,右转细分补泻,且两手转针,独具特色,从而可 看出这医学派的源流和捻转针法的应用价值,对后世从事针灸者有颇深的影响。全书 内容简要而丰富,十分精练而又颇切于实用。

此书对明代针灸学的影响甚广,且远传日本、朝鲜,所论用穴和针法,相承传习, 行程流派,并在针法应用和针灸配穴方面具有特色,其中的针灸学术思想与治疗方法 至今仍被针灸临床广泛应用。((j申应经》得以流传至今,其间也是数经曲折。而《神 应秘要》是((j申应经》的缩编本,为其学生刘谨之经验者六十四证,计穴一百四十五 穴,2仅见于朱权序中。现对《神应经》中有关针刺特色作初步探讨。 一、作者简介

((t申应经》的原书作者:陈会,字善同,别号宏刚先生,明初江西省丰城县人3。 针灸手法传自南宋著名医学家江西人席弘。陈会先生着有((广爱书》(已佚)一十二 卷,受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全的重视,因虑其繁杂,嘱其学生刘瑾改编并校正补充 其师著作成((j申应经》,简约为一册。学生刘瑾,字永怀,号恒庵,江西省南昌县人?, 所列针灸派系图首举梓桑君席弘,席弘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陈会,十二传至刘瑾, 自此席氏针法由家传改变为师传。

南宋著名针灸学家席弘,江西临川人,又名宏,后名横,字宏远,号梓桑君5。上代 原居北方,从南宋(公元十二世纪)至明代在江西行医,历久不衰,先世为太医院针灸 医官,在宋高宗时随龙南渡,遂家临川之席坊云。于1127年迁都移居南方,安家于江 西临川县席坊,其后化即以针灸传。席氏家传针灸十二代,当传至第十代孙席信卿时, 于传子之外又传给门徒陈宏纲,陈宏纲从席信卿处得传,又受徒二十四人,刘仅为其 嫡传。这一来由家传改变为师传,并由单人传习扩大为多人传习,这是针灸传习的大 发展。其十二代是:席弘达(字宏远,号梓桑君)一>席灵阳一>席玄虚一>席洞玄一>席松隐 一>席云谷一>席素轩一>席雪轩一>席秋轩一>席顺轩,席肖轩(信卿)一>席天章一>席伯珍”。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至此,标志着针灸穴法席弘派派系的确立。

席弘本人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席氏家世针灸术,有《席横家针灸书》,《席弘赋》 等著作,不过也出自后人手笔,这一派的正式著作是始于宏纲陈会,。宏纲既扩大授徒, 又勤于著述,他经过四十年的医疗、教学,先编成十二卷的《广爱书》8,以歌、赋形 式阐述针灸内容,自谓”颇无徐蕴”。后又怕内容繁多,不利于学习,因简化为《广爱 书括》,最后又作精简,只选取119穴,有歌括有图,编集治病要穴成为一轶。这一 轶书稿可能就是后来刘瑾“重校”成为《神应经》的基础。 二、陈会的学术思想及师承体系

席弘上代任职太医院,先世为明堂之宫,当女真族南侵,随宋高宗南渡,席氏随 着移居南方,于1127年迁都安家于江西临川县席坊,世代以针灸相传。至第十代孙 席信卿时,于传子之外又传给门徒陈宏纲,使的家传改变为师传,并由单人传习扩 大为多人传习?。

根据四库馆臣提到的“宗派图”,是列于《神应经》卷前的“梓桑君针道传宗图”,

这是研究针灸史和江西地方医学史的重要文献,根据此传宗图,可以明确知道席宏定 居江西后,其针道在家族内的传承世系。?。席宏,后世尊为梓桑君席真人,其先世历为 明堂之官,宋高宗时随驾南渡后,席宏即定居于江西临川之席坊,专以针灸为业,传承 谱系依次为:一世席弘;二世灵阳席真人;三世玄虚席真人;四世洞玄席真人;五 吐松隐席真人;六世云谷席真人;七世青轩席真人;八世雪轩席真人;九世秋轩席

真人;秋轩字叔华,有二子,长顺轩(字友欲),次肖轩(字信卿),皆传其道,是为十世, 即顺轩席真人、肖轩席真人;十一世为肖轩次子即天章席真人;十二世为顺轩第三

孙即伯珍席真人“。从南宋高宗至明洪熙元年,近三百年间,席宏针道传承十二世,未 有间断,代有传人,在针灸学史上是仅此一家,亦为奇迹。另有根据此传宗图,还可以 知道席宏针道自十世席信卿外传陈会的情况,由此考知江西地方医学史的有关问题。 席宏第十世传人肖轩席真人,友欲,字信卿,外传针道于陈会。陈会是江西丰城横 江里人,陈传二十四人,立盟饮丹者二十七人,分别为曾思明、姜彦思、胡思文、卢庭 芳、吴复谦、刘瑜、傅永哲、夏国宝、陈德华、董仕氓、刘瑾、尹思正、林惟固、 邹尚友、王济方、袁绍安、康叔达、王玉庆、董谊、眷谷、徐洪、雷善、郑宗和、 徐恭、邹用霖。以上二十五位传人,四库馆臣说嫡传者只有二人,一为康叔达,名连, 乐安龙仪里人,曾任苏州湖官,考满后任南昌店仓长,故称小仓公;一为刘瑾,按照朱

权序文“乃命医士刘瑾”口气,刘当为宁府医臣无疑?2。传宗图共载三十七位针灸医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家,除陈德华、卢庭芳、董谊、董仕氓、雷善、眷谷六人是外省籍(广州、四川、辰 州、扬州、太平等地),其余均为江西人,3。从陈会所传二十五人的史实,可见当时江 西针灸的兴盛繁荣,对于江西医学流派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后来江西弋 阳针灸医家徐凤编纂《针灸大全》,并收入《席弘赋》,不能说没有影响,以及明代晚 期,撰写《医学入门》一书之针灸名家李挺,亦为江西南丰县人,??其重视针刺补泻, 结合经脉循行与针刺方向的顺逆,创立了一套多元阴阳补泻法,并对当时的一些针 刺手法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再者,陈会之后江西丰城、清江一带的经络点穴 疗法也很流行,尤其是当地的“打五百钱”,据说是非常神奇的点穴功夫,至今仍 有传人?5。清末民初的著名针灸学家黄石屏就非常擅长点穴疗法,曾给慈禧太后和袁 世凯看过病,后来悬壶于上海,享誉沪上?“。另外一提,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全, 本系为安徽凤阳人,层封宁献王,于1403年改封于南昌终老,喜与文人墨客术士交往, 后隐居南昌西山学道,喜刻书,凡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其爱医药,尤喜习针灸之 术,到处拜访针灸名医,从学十余家,他认为,贬炳之术,可以应仓卒之用,士之于世,

欲治生者,不可不知,予故爱而学之,后得知宏纲陈会,独得席弘派真传,故命陈会弟 子刘瑾改编《广爱书》为《神应经》?了。总之,江西针灸的发展与席弘、陈会的承传 不无关系。

(备注:打五百钱:点穴术是武术的一种击技手段,“五百钱”则是点穴术范畴中 的一种技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也称之为“摸术”、“小手”、“过线功”或 “风封”等。相传由江西字门拳开派某师祖所创,在门内秘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江西丰城市等周边的一些县市传承比较盛行,有过很多的高手。有关“五百钱”名 称的由来,有说是当年师祖功夫练得深,手指发劲连续摸烂五百个铜钱、也有说是当 年学习此功夫,先交五百文钱学点死,后交五百文钱学点生,称之为“五百钱”。钱“ 是字门拳一种摸拿穴位的点穴功法,又称短手或小手。江西民间又叫“摸,,,它与打穴、 闭穴等点穴功法不同。打穴是用捶法即平捶或尖捶(中指节)点打,或用五指尖头(梅 花指)、肘尖、肩头、指尾突峰及腕、足、膝等部位点打。”五百钱“多是以大指或 中指从事。如与人争斗,多以握手,拍衣等方式摸拿对方穴位。)

综上所述,以席弘为宗的针灸派系,始于南宋初期,经历时间长,传播广,在我国 针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学派除注重选穴之外,尤注重手法,特别是捻转补泻 手法。席弘学派是我国针灸学史上的一大流派,席弘学派的相关著作,体现了南宋江 西针灸学家席弘的学术思想,其流传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整个针灸学起到了一广州中医药大学ZOn届博士学位论文

定推动作用。方慎庵着之《金针秘传》,其序云:元明之间,针久之学益微,历代传习 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考名陈会注有《神应经》一卷,卷首列有宗派图,称梓桑君席 弘达得针灸真传,世世精……。?8 三、成书过程

此书的成书年代,朱权的序文有明确的交待。朱序全文如下:

“唐虞之纪,官非刻子不能以明其制;羲轩之制乐,非师襄则不能审其音。是以圣人

师之医道之学,吾未能也,故有吾不如老农之叹。然人之有身,血气所醉,嗜欲所泪, 寒暑所搏,万虑所攻,鲜有不至于疾者,非至人何能安之?是以圣人因之而制贬炳之 方出焉。昔在太朴之世,未有药物,犹用贬炳之道,活生民于掌握,此医道之大者也。 予喜其无药物口父咀之劳,而能回生于指下,可谓易矣。乃求其术于医者,久而得之者 十有余家。独宏纲乃遇信卿席真人所授之术,故其补泻折量之法,其口诀指下之妙, 与世医之所不同,出于人者,见于此也。其徒二十四人,独刘瑾得其指下之秘,故能继 宏纲之术而无坠也。予谓于将,虽神使之补履,莫若一锥之能;良药虽众,至于劫病, 莫若一针之捷。药以气味而达之,故其宣利经络也迟;针以果」靡J而取之,故其疏通血 脉也速。况加以冰台,灼以神隧,助其真阳,逐其阴邪,而元气充矣。奚何病之有哉!若 人遇夜,或在路,倘有微恙,药不可得也,惟贬炳之术可以应仓卒之用。士之于世,欲治 生者,不可不知。予故爱而学之,乃命医士刘瑾,重校其师宏纲先生所传《广爱书》十 卷,予止取其穴之切于用者为一卷,更其名曰《神应经》,内五百四十八证,计二百一 十一穴。又择其刘瑾之经验者六十四证,计一百四十五穴,纂为一册,目曰《神应秘 要》。而以此心推之于众,庶不负宏纲广爱之仁也。此书世所未有,用传于世,今命刊 行,以纪于首。章云时在洪熙乙巳四月二十一日书。?9

因此,关于《神应经》的编纂过程,朱权序说得很清楚,系由宁府医臣刘瑾节略其 师陈会的《广爱书》而成,并以“取其穴之切于用者为一卷,更其名日《神应经》”, 全书以切合实用为原则。可知这一书名是朱权所定,1425年他亲自写上一篇序文之 后,还画画押似地写上个草书“神”字,上方盖上个“咸跻寿域”的篆文图章以代替

签名2“。此外,还选择刘瑾的临床经验,计六十四证、一百四十五穴,另编一册为《神

应秘要》,用传于世。2,

不过,据书前陈会自己的说法,其所著《广爱书》原有一十二卷,后经节取,改名 为《广爱书括》,最后又经删节,只收入一百一十九穴,而成为一卷。刘瑾于((t申应

经》卷首引陈会的话说:“宏纲先生曰: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会用二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针法,四十年于兹矣。间有不鄙,相与讲明者,每设法开悟,惟恐人之不达也。初尝着 《广爱书》一十二卷,为诗为赋,自谓颇无余蕴,又虑其浩瀚广漠,或者厌繁而习倦, 卒不能力底于成。道以言而传,文以言而诲。于是择其必须熟记者,纂为《广爱书括)), 斯亦约矣。犹虑不知入门之要,致有窥墙之叹。故复独取一百一十九穴,为诗为图, 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峡,以为学者之规矩。此所谓约之又约者,可不谨识而习熟之乎? 若夫神圣工巧出于骊黄牡牡之外者,是又在于心领意会,随时变通。盖有难言传者, 当候其真积力久,而自得之可也。故作是书,以示后学。”” 因此,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神应经》的编撰是为了适应课教子弟的需要, 对《广爱书》的内容一再精简,最后才成为仅一卷的薄册。

《神应经》现存有三个版本系统:一为南京图书馆所藏明洪熙元年(1425)刻本,

半页卜二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前有洪熙乙巳四月二十一日序,即朱权序, 有“咸跻寿域”印章及“神”字花押。卷内金今“休宁汪季青家藏书籍”印记,并有 清·丁丙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善本书室藏书志》并皆着录,此即为初印本。 二为日本正保二年(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田原仁左卫门翻刊明成化十年本,藏于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及台北故宫。三为《四 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此本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日本昭和四十九年东京都盛文堂翻刻 正保二年本影印。原底本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收入子部第四十 二册。?3

四、成书背景

当时道教盛行,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被封为宁献王,居于南昌,祟尚方术 和道教,爱好针灸,2?于众多医者中访得刘瑾,说陈会“徒二十四人,独瑾得其指下之 秘,故能继宏纲之术而无坠也”25。因命刘瑾重校其师陈宏纲的书稿,他“止取其大

之切于用者为一卷,更其名日《神应经》”。26因宁献王的提倡,使席弘一派针道远扬。 此时的席氏传人也不是只守一家之法,特别是受到元时宾汉卿针九学术的影响,这在 《神应经》一书中已有所反映。

1425年(洪熙乙已),朱权为初刊《神应经》写序,现初刊本已不存。南京图

书馆藏有一明刊残本,所载与成书于1601年(万历辛丑)的《针灸大成》引文相符, 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见亦相合,从其对“传宗图”的删改和多处缺刻和误字, 可知其非初刊而属明代重刊本。幸初刊本早期远传至日本,1473年(明成化九年,日

本文明五年),日本僧人良心携传本访间朝鲜,次年,朝鲜韩继禧为重刊《神应经》写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序,表明对“遐方之献”的重视。1645年(日正保二年),日本田原仁左卫门又据朝 鲜重刊本刻板印行,成为目前得以较广流传的本子27。

《神应经》初刊之后,在明代影响很大,各针灸书竞相引用。有的还对席弘一派 的针灸著述进行改编,徐凤《针灸大全》所载的《席弘赋》即属此类。见于高武《针 灸聚英》的《天元太乙歌》,据述出自((t申应经》,歌赋中已清楚指出此歌为“膛仙 所撰”?8,而现存本中无此文。从《歌》与《赋》的对比可知,《席弘赋》是依据《天 元太乙歌》改编而成。在朱权的另一编着《乾坤生意》中还载有一篇《长桑君天星 秘诀歌》29,内容却与《席弘赋》接近,而与《天元太乙歌》差距较远。例:((天元太

乙歌)}:“阴陵泉主胸中满,若针承山饮食宜。”3”《席弘赋》“阴陵泉治心胸满,针 到承山饮食思。”3,《天星秘诀歌》“胸隔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3,《杂病穴 法歌)):“心胸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33互相比较,可以看出《天元太乙歌》 一《席弘赋》一《天星秘诀歌》之间的相承关系34。此后,李挺《医学入门》所载的 《杂病穴法歌》,又袭用以上各篇的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席弘一派的学术经验在整 个明代的传播过程。此外,在《聚英》和《大成》中还载有一篇《补泻雪心歌》,专 讲行针补泻要区分左右、男女,说“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己雪”35。这是一 篇对席弘一派补泻手法的简要概括。 五、《神应经》针刺补泻法的特色简介

《神应经》在捻转补泻针法方面,也独创双手持针,左右捻转应以左右手来区分 的观点。《神应经》云:“世俗所谓补泻之法,补者,以大指向外;泻者,以大指向内, 此谬之甚,世医之所谓泻,针法之所谓补也;其补者,针法之所谓泻也。孰不知补泻之 法,体之左,有左补泻之法;右有右补泻之法,随气血所行而治之。不合其理,孰为其 治?”3“。自古关于捻针的区分左右,历代医家各有说法,左右有多层意思,首先是转针 区分向左转、向右转。这在窦汉卿《针经指南·气血问答》篇中有明确叙述:以右 手大指、食指持针,当大指向前往上进(食指向后)顺捻称“左转”,大指向后往下 退(食指向前)倒捻称“右转”。临床实际应用,左转和右转只是主次之分,有进有退, 并非单方向的连续捻转。《灵枢·官能》篇的补泻转针只分“微旋而徐推之”3,,即轻 微转动加以按纳为补法,“切而转之,其气乃行”,即转动较重使感应扩散为泻法。 唐、宋以来,才出现分左转、右转以为补泻,还将左右转针与子午、倾逆、升降、龙

虎等概念结合起来。在《千金要方》用针略例中有说,“欲补从卯南,欲泻从酉北”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38,因为十二地支的几方位,子在北,午在南,卯在东,酉在西,左转为顺转,相当从子位 进向午位,右转为逆转,相当从午位退向子位。午在卯之南,子在酉或说卯之北,所以 《席弘斌》将左转说成是林卜自卯南转针高,右转说成是“泻从卯北典辞劳”3”。 左转为补,同时让病人呼气,右转为泻,同时让病人吸气。故说:“逆针泻气续令吸, 若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行气自迢迢。”?。左右捻转配合病人的呼吸, 对于催气、行气是有明显的作用。

陈氏认为,区分左右转,一般以医生右手持针为准。进而又因病人的经穴有左右 侧之分,要求转针时对两侧要采用相反的方向,而正中的任、督两脉也有阴阳之分, 转针顺逆也得有所不同。这就是(()卜泻雪心歌》所说的:“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 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前)拽。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 发”??席弘一派的针法,在区分左右侧、阴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又区分男女,故《补泻 雪心歌》指出:“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2,所说“今人”指当时席弘 一派。《席弘赋》也说:“胸(任)背(督)左右(侧)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 所指意思相同。

《神应经》按照补泻转针要与病人左右侧、阴阳经相对应的原则,索性分别用左

右两手转针:针左边,医者用右手转针,针右边,医者用左手转针。这样,用左手转针 时,大指、食指的向前向后正好与右手转针相反,对女子又得与男子相反。此说明左 右捻转补泻法有其合理的内容,左转和右转的区分是有实际意义。这即是老针灸家郑 毓琳和郑魁山父子、金针王乐亭等近代著名针灸医家所习用的补泻手法的基础。王 乐亭的捻转补泻法与《神应经》论述之补泻法大致相复合,王乐亭对于捻转补泻法的

观点为,手足十二经由于左右侧经络循行的方向不同,所以补泻的方法也不相同。例 如:低血压的病人,应当补手阳明经的曲池,对于左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后捻针, 其针体向右旋转(逆时针);若针刺右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前捻针,其针体向左 旋转(顺时针)。如果病人是高血压,则患者之曲池应取泻法。其左、右两曲池穴之 捻转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对于上下肢、左右侧以及用补、用泻的手法皆不相同。督 脉、任脉皆起于会阴部,均是由下向上循行,所以督任二脉之补泻捻转方向是相同的, 都以医生的大指向前捻针为补;大指向后捻针为泻。总之顺经捻转、旋针为补;逆

经捻转、旋针为泻。王乐亭严格按照十四经的起止和循行方向进行补泻,再配合轻、 中、重度之刺激量的补充,形成一整套简单易行,而且是卓有成效的虚实补泻手法, 这便是在《神应经》针法的基础上而衍生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再如双手同时运针,在临床上很有应用价值,宜作为针刺的基本技能来训练。但 后世流派后来把左右捻针参合各种附加条件愈分愈乱,不免脱离实际。 六、古代文献对《神应经》的记载与论述 (一)《针灸大成》

<目录>卷二<篇名>席弘赋,属性:(((针灸大全)))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

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列缺头痛 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补自卯南转针高, 泻从卯北莫辞劳,逼针泻气令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拈针寻子午,抽针行气自迢 迢,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咽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学者潜 心宜熟读,席弘治病名最高。?3

《神应经》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着《广爱书》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

百一十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峡,以为学人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目录>卷三<篇名>百穴法歌,属性:《神应经》手之太阴经属肺,尺泽肘中约纹是, 列缺侧腕寸有半……擅中两乳中间索,承浆宛宛唇下搜。?5

<目录>卷四\\((i申应经》补泻<篇名>泻诀直说,属性:宏纲陈氏曰二取穴既正,

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令病患咳嗽一声,随 咳出针,此之谓泻法也。组6

<目录)卷四\\《神应经》补泻<篇名>补诀直说,属性: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

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法。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 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 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盖男子背阳腹阴,女子背阴腹阳,故也。

<目录>卷八\\穴法:属性,(《神应经)))神庭:在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灸七壮,

止七七壮。禁针;上星:在直鼻上,入发际一寸。针三分,以细三棱针,泄诸阳热气。灸 二壮,不宜多;多则拔气上,目不明……。4“

<目录>卷八\\穴法:<篇名>寅、手太阴肺经;<篇名>卯、手阳明大肠经;<篇名>

辰、足阳明胃经;<篇名>巳、足太阴脾经;<篇名>午、手少阴心经;<篇名>未、手太 阳小肠经;<篇名>申、足太阳膀肤经;<篇名>酉、足少阴肾经;<篇名>戌、手厥阴 心包络经;<篇名>亥、手少阳三焦经;<篇名>子、足少阳胆经;<篇名>丑、足厥阴 肝经。?9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目录>卷八<篇名>诸风门,属性:左瘫右痪:曲池阳溪合谷中诸三里阳辅 昆仑;肘不能屈二腕骨……。““

<目录>卷八<篇名>伤寒门,属性:身热头疼:攒竹大陵神门合谷鱼际中诸 液门少泽委中太白··一。5,

<目录>卷八<篇名>痰喘咳嗽门,属性:咳嗽:列缺经渠尺泽鱼际少泽前谷

三里解溪昆仑肺俞(百壮)擅中……。52

<目录>卷八<篇名>诸般积聚门,属性:气块冷气,一切气疾二气海;心气痛连 胁:百会上院支沟大陵三里;结气上喘及伏梁气:中院;心下如杯:中肮百 会……。邪

<目录>卷八<篇名>腹痛胀满门,属性:腹痛: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 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院气海……。54

<目录>卷八<篇名>心脾胃门,属性:心痛二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 溪通谷心俞(百壮),巨网(七壮)··一。55

<目录>卷八<篇名>,自邪癫狂门,属性:心邪癫狂:攒竹尺泽间使阳溪;癫 狂:曲池(七壮)小海少海间使阳溪阳谷大陵合谷鱼际腕骨神门……。56 <目录>卷八<篇名>霍乱门,属性: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霍乱吐泻:关 冲支沟尺泽三里太白先取太溪,后取太仓;霍乱呕吐转筋:支沟;逆数二关冲 阴陵承山阳辅太白大都中封解溪丘墟公孙。5,

<目录>卷八<篇名>疟疾门,属性:疟疾:百会经渠前谷;温疟二中院大椎; 疟:腰俞……。58

<目录>卷八<篇名>肿胀门,属性:(附:红疽黄胆);浑身浮肿:曲池合谷三 里内庭行间三阴交··一。5,

<目录>卷八<篇名>汗门,属性: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60

<目录>卷八<篇名>痹厥门,属性:风痹:尺泽阳辅;积痹痰痹二隔俞……。6, <目录>卷八<篇名>肠痔大便门,属性:肠鸣:三里陷谷公孙太白章门三阴 交水分神网胃俞三焦俞……。“,

<目录>卷八<篇名>阴病小便门,属性:寒病腹痛:阴市太溪肝俞……。63 <目录>卷八<篇名>头面门,属性: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 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诸昆仑阳陵……。6? <目录>卷八<篇名>咽喉门,属性:喉痹:颊车合谷少商尺泽经渠阳溪大陵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二间前谷;鼓领二少商……。65

<目录>卷八<篇名>耳目门,属性:耳鸣二百会听宫听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 前谷后溪腕骨中诸液门商阳肾俞……。66

<目录>卷八<篇名>鼻口门,属性:鼻有息肉:迎香;蛆血:风府风池合谷三间 二间后溪前谷委中申脉昆仑厉兑上星……。“,

<目录>卷八<篇名>胸背胁门,属性:胸满:经渠阳溪后溪三间间使阳陵三 里曲泉足临泣;胸痹:太渊……。68

<目录>卷八<篇名>手足腰腋门,属性:手臂痛不能举二曲池尺泽肩三里少海 太渊阳池阳溪阳谷前谷合谷液门外关腕骨……。69

<目录>卷八<篇名>妇人门,属性:月脉不调:气海中极带脉(一壮)肾俞三 阴交;月事不利:足临泣三阴交中极……。7”

<目录>卷八<篇名>小儿门,属性:大小五痈:水沟百会神门金门昆仑巨网; 惊风:腕骨……。??

<目录>卷八<篇名>疮毒门,属性:疗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疗疮生手上:曲 池(灸)……。72

<目录>卷八<篇名>中风论,属性:(徐氏书)且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 眼、撒屎、遗尿、喉中雷鸣,……。?3

<目录>卷九<篇名>骑竹马灸穴法,属性:此二穴,专治痈疽恶疮,发背疖毒,凛痈

诸风,一切病症。先从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用薄袜一条……。?? (二)《针灸逢源))

<目录>卷三\\群书汇粹<篇名>泻诀补诀,属性:(神应经)陈宏刚曰:取穴既正,

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宋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 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俗以针在穴中良久者谓针,针至穴即去者谓刺。 非也。?5

神应经治脚气:一风市(灸五十壮)二伏兔(刺)三犊鼻(五十壮)四膝眼五三 里(百壮)六上廉七下廉(百壮)八绝骨;寒湿脚气:解(灸七壮效);转筋:转筋

在手十指者。灸手躁骨上七壮;转筋在胫骨者。灸膝下廉筋上三壮;腹胀转筋者灸脐 上一寸十四壮;脚转筋承山脚踩上(内筋急灸内踩外筋急灸外踩)痞:筋骨软弱。

不痛不痒曰疹,足弱不能行曰。由五内虚耗。血脉筋骨肌肉痪弱。无力以运所致。

状与柔风脚气相类。彼因风寒邪实。故作肿痛。疹属血气之虚。但不任用而无痛楚。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不可混同风治(有补遗):环跳(停针待气二时方可)中读三里;足不能行:三里 三阴交复溜行间;穿跟草鞋风:昆仑丘墟商丘照海。76 (三)《金针秘传》

元明之间,针灸之学益微,历代传习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考明陈会着有《神

应经》一卷,卷首列有宗派图,称梓桑君席宏达得针灸真传,世世专精,九传而至席华 叔,十传而至席信卿,十一世始传于陈会。会即广传其术,共授二十四人,得其真传者 有二人,一为康叔达,一为刘瑾。书中有席宏达传授誓词,谓传道者必盟天献血,立誓 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明有阳谴云云,此 针灸家誓守秘密之明证。但《内经》即有勿传非人之语,当以针法易习难精,深恐无 识之徒,得其皮毛,肆意图利,贻害病患,故郑重传授,借以垂戒耳。明季大江南北,以 针名世者,尚有二家。一为姑苏凌汉章,其于周身穴道,不须按揣,隔衣针之,亦百不失 一,所谓目无全牛者也。一为六合李千户,针法亦极精,但其按穴必须去衣折量,先以 墨点一记其应针之穴,然后下针。其术不同,而神乎其技,则初无二致,人谓其异曲同工。 (四)《针灸集成》

卷一<篇名>量分寸法:手足部并用同身寸取之(神应)

{头部寸}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十二节为一尺二寸O前发际不明者取眉心上行三寸后 发际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前后发际不明者共折作一尺八寸(神应)O头部横寸以 眼内角至外角为一寸并同此法O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头维各一寸半自神 庭至头维共四寸半(神应){膺部寸}两乳横折作八寸并用此法取之自天突至擅中直折 作六字八分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作八寸四分(神应){背部寸} 大椎穴下至尾骨共二十一椎通折作三尺O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 厘O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十四椎前与脐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厘O下七椎每一寸 二分六厘O背第二行挟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两旁O背第三行挟脊各 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两旁(神应){腹部寸}自中行心蔽骨下至脐共折作八寸人 若无心蔽骨者取岐骨下至脐心共折作九寸O脐中至毛际横骨折作五寸取之O膺部腹 部横寸并用乳间八寸法取之(神应)了7

卷一<篇名>针灸不可并施,属性:内经言针而不灸灸而不针庸医针而复灸灸而

复针后之医者不明轩岐之道针而复灸灸而复有之殊不知书中所言某穴在某处或针几 分或灸几壮此言若用针当用几分若用灸当用几壮谓其穴灸者不可复针针者不可复灸

矣今之医者凡灸必先灸三壮乃用针复灸数壮谓之透火艾之说是不识书中轩岐之旨也广州中医药大学ZOn届博士学位论文

(神应)O昔宏纲先生尝言惟腹上用针随灸数壮以固其穴他处忌之云此亦医家权变之 说也(神应)?”

卷一<篇名>逐日人神所在,属性:(出神应经)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二日在足外

躁少阳分……阴邪妄动之致也急用神应经怡鬼邪法先刺间使后十三穴必须其次第而 行针若失次则无效并针上等穴……79

卷二<篇名>气,属性:针灸法一切气疾取气海;气逆取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 隐气上逆取太渊神门;短气取太陵尺泽;少气取间使神门太陵少冲足三里 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肝俞气海(神应)8” (五)《经穴汇解》

按。气府论云:足阳明脉气所发者,额颅发际旁,各三。王冰次注曰:谓悬颅阳白

夭维,左右共六穴也。资生、神应经、类经、聚英、吴文炳、金鉴,作入发际。非矣。 营沼长之,针灸则曰:入发际一寸五分,妄矣。千金曰:灸头两角,两角当回毛两边起 骨。是也。盖指此穴,神应经曰:取曲鬓一寸。非也。8,

角孙(甲乙)耳廓上,中间,开口有孔。(甲乙)发际下。(次注)禁刺(入门)

按千金。千金翼、外台、资生、圣济、神应,作耳廓中间上。次注。作耳上郭表之中

间上,发际之下。入门、吴文炳,作耳廓上中间,发际下,得之。气府论云:耳廓上各一。 次注曰:谓角孙,甲乙,廓字下。盖脱上字。今补之。8,

水沟(甲乙)一名鼻人中。(肘后)一名鬼宫、一名鬼客厅、(千金)一名鬼市、 一名人中。(千翼)鼻柱下。人中,直唇取之。(甲乙)陷中。(类经)鼻柱下。沟中 央。(神应)“3

迎香(甲乙)一名冲阳。(甲乙)鼻空外廉(素问)禾上。鼻下。孔旁。(甲乙) 不宜灸。……等,共计32个穴位之<神应经>定位法。8?

凡痈疽之疾,皆心气留滞,故生此毒,灸此则心脉流通,实时安愈,可以起死回生 有非常效。(神应)“5 丈六)《针灸问对》

针灸书有针法歌括,又有宏纲陈氏针法,今详述之,以求质正,庶使知有所适从

也。歌曰: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 声,随用针转入孔穴,则针易入不差,病患亦不知痛。……““

宏纲陈氏谓,取穴既正,用左手大指掐穴,右手置针穴上,令嗽一声,随嗽内针至

分弓?,候针数穴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如手颤之状,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谓之催气……何尝有所谓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左补右写也哉,是知补写转针,左右皆 可,但当识其内则补,伸则写耳,后人好奇,广立诸法,徒劳无益。87 (七)《针灸易学》

《神应经》转针泻法:针男女左边,医用右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针男女右边,

医用左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皆外转为泻。补法二针男女左边,医以右手食指向前, 大指向后……女背中行右为补而左为泻,腹中行左为补而右为泻,盖男子背阳腹阴, 女子背阴腹阳,男女不同,惟此耳。88 (八)《针灸聚英》

《神应经》转针,泻法二针男女左边,医用右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针男女右边, 医用左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皆外转为泻。补法:针男女左边,医以右手食指向前, 大指向后。针男女右边,医以左手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产

卷四上<篇名>天元太乙歌,属性: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句句言辞 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每每不忘多效验。……上天元太乙歌。膛仙所撰。今自

神应经表录于此。?。 (九)《重楼玉钥》

卷下<篇名)附纂神应经用针咒法,属性:咒曰。天灵节荣。愿保长生。太玄之一。 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针一下。万毒潜形。急急如令救。凡针默念咒一 遍。吹气在针上。想针如火龙。从病患心腹中出。其病速愈。按针用咒法。非出素 问意。但使针时专心于内。不致外驰也。”

卷下<篇名>论泻要诀,属性:神应经云。取穴既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 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 细细摇动,进退搓捻。……92

卷下<篇名>论补要决,属性: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法。

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目赤等疾,明是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治之。其余诸疾, 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也。……93 卷下<篇名>中指定同身寸图,属性: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

一寸。取稻秆心量。或薄蔑量,皆易折而不伸缩为准,用绳则伸缩不便,故不准。9今 卷下<篇名>行针分寸歌,属性:行针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右童稚 一,长短肥瘦审经权。……95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一卜)《类经图翼》

<四卷>附针灸歌赋:天元太乙歌96、席弘赋(针灸大成)”7、长桑君天星秘诀98:天

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要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漩现。脾病血气先合谷, 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额。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 跺,脚气酸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耳鸣腰痛 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 条口及冲阳。牙疼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胸隔痞满先阴交,针刺承山饮食喜; 肚腹浮肿胀膨膨,先针水分泻建里。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通里先后看,寒疟面肿及肠 鸣,先取合谷后内庭。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指痛挛急少商好,依法施之 无不灵。此是桑君真口诀,医时莫作等闲轻。 (十一)《灵枢识》

考神应经云。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十四椎与脐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 厘。(图翼作一尺一寸二分七厘是)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图翼云共八寸八 分二厘总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零未尽也)此众人骨之度也简案、计其 大概。伏人八尺二寸五分。仰人七尺五寸。侧人七尺一寸。是故(止)多气也甲乙。 气下有乃经之长短五字。”

七、((t申应经》针法介绍及归纳 (一)重视进出针手法:

《神应经》云:臣瑾曰:宏纲先生授曰:取穴即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

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纳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 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夕。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气紧。 却用泻法”?00。

陈氏在认真研究《内经》中有关呼吸补泻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临床体会, 着重提出了随咳进针和随咳或随吸出针的进出针法。他认为随咳或随吸出针的进出 针法,随咳纳针,可避免损伤正气,有利于正气的恢复;泻法用随咳出针,有利于邪气 的外出,避免内滞;补法用随吸出针,有利于已补正气的内藏。陈氏说:“取穴既正,

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纳针,欲出针时,令病人咳 一声,随咳出针,此谓之泻法也”。欲出针时,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其

穴,此谓之补法也。这种进出针法实质上是《内经》呼吸补泻针法的演绎,若能与其

他手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能更好地起到补虚泻实的作用。现代针灸医家焦勉斋?。?先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生,治病中法宗陈会的进出针手法,善于运用随咳、呼吸而进出针,认为这样不仅可以 转移病人注意力,减步进出针时的痛觉和恐惧,而且对行补虚泻实的针刺手法也有相 辅相成的作用。

(二)讲究催气取气之法

陈氏在行针过程中十分注重催气取气之法,认为病有浅深浮沉,体质有强弱赢瘦

之不同。因此,针刺后得气的情况就不一样,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催气取气,促使其尽 快地气至,然后才一能正确地使用补泻手法。为此,陈氏提出了搓捻、动摇、进退三者 有机结合的催气方法。他说:“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搓 捻、动摇、进退、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02在气己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针 感,陈氏还将飞、弹等法巧妙地应用上去,这样可以使针刺感应保持着应有的程度, 便于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这些催气方法可以起到宣通经气,调和气血促使气至病所, 经临床观察及相关文献记载?。3,通过针刺了合谷,足三里,发现施行催气手法后,所产 生的效应有两种现象,一种是针下之气循经传导至病所,另一种是针下之气虽未循经 传导,但病灶却产生了热凉麻等针刺效应。通过催气手法的临床观察证实催气手法 是完成针刺治疗“气至而有效”方法之一。此法己是现在临床运用最广泛的针刺手 法。

(三)创先泻后补(平补平泻)之法 ((神应经》云:

弱,不可专行补法 致,可专行泻法。

“臣瑾曰:昔宏纲先生授曰: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 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 此乃先生不传之秘诀也。”?04

此说与现在的平补平泻含义虽不同,但是针灸学的“平补平泻”一词首见《神应 经》,其原意是先泻后补。陈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博采各家之长,逐渐形成了一 套独特的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法,从而开创了“先泻后补”之大法。他认为:凡人 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内经》日:“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05。如患目赤等症,明见其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症,只宜平补平泻,经先 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如人有疾,依前法用手法 催气取气,泻之既毕,却行补法。”手法是进针后,先适用催气手法促使得气,然后行 泻法。即若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其针,结合飞法、 徐疾、提插等法一反复施术五六次以泻其邪,若针右侧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前,食指向后依前法右转其针,结合飞法、提插、徐疾等法反复施术数次。待泻法完 毕,即行补法。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转针,同样分左右两侧各行补法。如针左侧,以 医生右手拇、食两指施行以左转为主之法,结合弹、飞等法以补正气,特针下气热, 再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扣闭其穴。这种手法虽然操作过程比较繁杂,但就其先 泻后补整个治疗大法来说,至今仍不失其临床意义。如现代针灸医家陆瘦燕?。6善用先 泻后补之法治疗面瘫,就是宗?神应经?。先泻后补大法的运用,此说与现在所说的平 补平泻(指均匀提插捻转的一种简单复式手法,与大补大泻相对,是手法较轻,刺激量

较小的补泻法)含义虽不同,但是针灸学上首见的。 (四)独具双手持针之技

陈氏对针刺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十分讲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通过反复探

索,认识到,医者的左右两手在手法操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提出 在施行补泻手法时,医生持针操作要分左右手,即针刺患者左侧输穴,医生用右手持 针,针右侧时,用左手持针,以行补泻。陈氏说:如针左边,捻针头转向右边,以我之右 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如针右边,捻针头转向左边,以我之 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此谓之补法也。?07若泻法则相反。 这种双手持针补泻法能适应复杂的病情,能够体现一个针灸医生掌握针灸手法的熟 练程度,所以这种手法一直沿用至今,陈氏在刺法方面还有不少特色。如手法操作善 以捻转为主,有机地配合徐疾、提插、左右等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使之很好地 为临床服务。

(五)左右阴阳补泻法

((j申应经》云:“世俗所谓补泻之法,补者,以大指向外;泻者,以大指向内,此谬

之甚,世医之所谓泻,针法之所谓补也;其补者,针法之所谓泻也。孰不知补泻之法, 体之左,有左补泻之法;右,有右补泻之法,随气血所行而治之。不合其理,孰为其 治?”?08又云:“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 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针右边泻法。”?09此种补 泻法不但左右相反,且拇指与食指捻动的方向也相反,历代皆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为 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为泻,陈氏确认为,不论左手或右手持针,皆以拇指向后食指向 前为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为泻。其机理是以手足十二经所属肢体左右的阴阳及转针 左右阴阳的顺逆关系为依据。左侧属阳,左转顺阳为补,右转逆阳为泻;右侧属阴,右

转顺阴为补,左转逆阴为泻。由于转针的左右,须与病人肢体的左右配合起来,分别顺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逆关系,因此下表中所述与陈会原文中所称的左右相反,这是以病人的体位角度来区 别转针方向的标准。至于对任脉,督脉施行捻转补泻,则又以男女背腹的阴阳与转针 左右的阴阳之顺逆关系为依据。由于任脉,督脉为单行线,无左右之分,故可以医生的 体位角度去考虑转针方向。??” 陈氏捻转补泻机理示意表

经经经补补病病医医操作 作转针方向向机理 理备备

脉脉脉泻泻者者者者 者者者者者者 者注注肢 肢 肢肢肢的的 的病病医 医 医 医

体 体 体体体手手 手者者者 者 者 者 十十十补补左左右右大指向后,食指指左左右 右左侧转向左 左 左 经经经 经侧侧手手 向前 前 前 前 (顺阳 ))))) 脉脉脉 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脉 右 右 右右右左左大指向后,食指指右右左 左右侧转向右 右 右 侧 侧 侧侧侧手手 向前 前 前 前 (顺阴 ))))) 泻 泻泻泻左左右右大指向前,食指指右右左 左左侧转向右 右 右 侧 侧 侧侧侧手手 向后 后 后 后 (逆阳 ))))) 右 右 右右右左左大指向前,食指指左左右 右右侧转向左 左 左 侧 侧 侧侧侧手手 向后 后 后 后 (逆阴 ))))) 任任任经经属属补补操作 作转针方向向机理 理备备 督督督别别性性泻泻 泻泻泻泻泻泻 泻注注

脉脉脉 脉 脉 脉 脉左左属 属 属 属 右 右 右 右 右 右右右性 性 性 性 任 任任任阴阴补补大指向后,食指指右右阴 阴阴与阴相顺 顺女女

脉 脉脉脉 脉 脉 向前 前 前 前 前子子相 相 相 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

泻 泻 泻 泻泻泻大指向前,食指指左左阳 阳阴与阳相逆 逆反反 向 向 向 向 向 向后 后 后 后 后 后 督 督督督阳阳泻泻大指向前,食指指左左阳 阳阳与阳相)I项项女女

脉 脉脉脉 脉 脉 向后 后 后 后 后子子相 相 相 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

补 补 补 补补补大指向后,食指指右右阴 阴阳与阴相逆 逆反反

向 向 向 向 向 向前 广州中医药大学ZOn届博士学位论文 八、《神应经》捻转补泻法临床操作

李传歧川家传补泻法即是依照《神应经》中的捻转补泻法发展而来的。其祖父 为了便于记忆常用“龙眼泻,凤眼补”来加以形容。即术者与患者对面的位置进行

捻针,双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龙眼,即为泻法;大指 向后食指向前,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凤眼,即为补法。这是运用于十二经 脉的瑜穴,术者的左手捻转患者右侧半身的输穴,右手捻转患者左侧半身的输穴。”2 任督二脉的补泻捻转方向则男女各不相同。因其男子背阳腹阴,女子背阴腹阳, 故以男左女右分补泻。即取任督脉输穴时,男性患者以其左侧半身瑜穴补泻的方向运 用到任督二脉进行补泻,女性患者以其右侧半身输穴补泻的方向运用到任督二脉进 行补泻。

李氏家传补泻法,一般不配用提插、呼吸、开阖、徐疾、迎随等手法。其捻转方 向,因其均为向一个方向捻转,能起到滞针(并非完全被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难以捻针 或起针)的作用而增强针效。

李氏家传补泻法,对于补泻的时间以及补泻的量,依据其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和 患部取穴的不同亦作了具体规定,其用法是:施用补法,得气后连续捻补3一 5min 后起针,即补法不留针。而施用泻法须留针,一般留针时间为20一 30min。在留针期 间,每隔5一 10min捻泻一次,每次捻泻约0.5一lmin。如此可捻泻2一4次,当最后 一次捻泻后须留针3一smin,待针感消失后再起针。先泻后补之法是,得气后连续捻 泻l一 2min。留针10一 15min,然后连续捻补3一 5min后即刻起针。 一般来说,患部取穴捻泻、捻补宜少;循经取穴捻泻、捻补宜多;辨证取穴捻

泻、捻补应更多。补泻量的对比是,补法捻补时间宜长,量宜轻;泻法捻泻时间宜短, 量宜重。它同运用中药一样,泻下之品较猛,其量宜少;补益之品较缓,其量宜多;局 部用药直达病所,其量更少。其补泻量的多少,还应根据具体的病情、病位而定,太过 与不及均能影响疗效。

针治时问,一般为隔日或隔2日针治1次,必要时可每日针治1次。 (一)依据治疗法则使用补泻法

李氏治疗法则是运用补泻的依据,而补泻法的运用又是治疗法则的具体体现。例 如用以滋补肝肾,施用补法;平肝熄风,施用泻法;大补元气,施用补法;开窍启闭,施 用泻法;气血双补,施用补法。清降胃火者,宜泻不宜补;补益心脾者,宜补不宜泻; 行气活血者,宜泻不宜补等。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二)依据愉穴特性使用补泻法

输穴具有一般主治规律,而有些输穴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有的肺穴善于治 疗表证,有的输穴擅长治疗里证;有的脑穴多用于虚证,有的输穴多用于实证;有的脯 穴有补无泻,而有的愉穴却有泻无补。临证时就是利用这些输穴的特性施用补泻法的。 (三)依据愉穴功能使用补泻法

愉穴各有其功能效用,而这种功效属于静止的,临床上要发挥输穴的功能必须靠

补泻手法来完成。也就是说,补泻法决定着输穴功能的具体实施。例如:三阴交是血证 要穴,具有补血分之虚,行血分之滞,清血分之热,活血分之癖的作用。即使用补法能养 血育阴、益脾止血;施用泻法能活血祛癖、通经活络;先泻后补能活血祛癖生新;用 泻法配透天凉能凉血行血、清血分之热。 (四)依据针灸处方施用补泻法

针灸处方是依据治疗法则而组成,瑜穴的功能不同配伍组成了不同的针灸处方, 而不同的补泻法是使针灸处方发挥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例如由太冲、风池、复溜 组成处方,具有镇肝熄风的作用,类似?镇肝熄风汤”的功效而自命为“平肝熄风方”,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的病症,方中针泻太冲用以平肝熄风,针泻风池用 以清头脑之热,熄风潜阳,针补复溜以滋肾阴,用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3 (五)李氏针刺理论

《神应经》云:“……却用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

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 食指向后……,轻提针头往右转,是针右边泻法”。“却行补法,……如针左边,捻针 头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如针右边,捻针 头转向左边,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针灸聚英})载: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拽。如何补泻有 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李传歧认为,《神 应经》对于捻转补泻操作方法的论述,是采用术者与患者面对面的位置,术者的右手 捻转患者左侧半身的脑穴,左手捻转患者右侧半身的输穴。而《针灸聚英》叙述的是 以术者的右手捻转患者左右两侧半身的愉穴,其两者捻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古书歌赋 中的不明,后人当细心体会之。??5 (六)病例介绍

患者,女,17岁,信阳地区某中学生,1999年6月16日初诊。患失眠2年,因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习紧张而得,后恐休学而常思虑病患。病情重时彻夜不眠,对声音特别敏感,如听到鸟 口q、空调、电视等的响声即刻惊悸、心烦,失眠加重,故而常用棉花堵塞耳道。伴有 头痛(右侧)、耳鸣(张口时右耳鸣甚)、心烦、咽干、口渴等症状。表情郁闷,语言低 微,面色不华,舌苔正常,脉沉细而数。血压 80/50Inn泪 g(10.5/6.5kPa)。自6 月16日至7月8日以心肾不交治之,针泻神门(清心安神)补复溜(滋阴补肾),滋阴 清火,交通心肾(类似黄连阿胶汤之效),配泻风池佐以安眠,收效不佳。于7月10 日至7月31日以心脾两虚证治之,针补神门(补心宁神)、三阴交(益脾养血)补益心 脾(类似归脾汤的功效),配泻风池佐以安眠,经8次治疗而告愈。

该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前后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治疗方案,前者无效而后者效佳,

究其原因,误不在选穴补泻法上,而在辨证治则上,辨证若误,其治则取穴等亦随之而 误。前者以心肾不交施治,是将彻夜不眠耗伤阴液之口渴、咽干、耳鸣、脉沉细数, 误诊为阴虚火旺,忽略了闻声而心烦惊悸以及面色不华、语言低微等心脾两虚证候, 故而前方无效。后诊再辨,按心脾两虚证治之而收效。再从用穴分析,两方用穴仅以 复溜与三阴交之不同,而补肾补脾大有所别。两方均用了神门穴,由于补泻手法之不

同,却产生了清心与补心两种不同功效。认证是前提,选穴是关键,运用补泻法更是关 键。”6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第二部分历代古籍对捻转补泻法的论述 捻转补泻法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内经》,但描述很粗略,记载的仅从它捻转

角度、捻转速度、用力轻重来论述捻转的补法和泻法,故《内经》可谓捻转补泻技术 的雏形;直到金代,捻转手法才加入了左右的概念,但初期并没有对?左右”的定义有 详细的论述。最早,窦汉卿在《内经》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认为捻转方向也影响 补泻,提出左转为补右转为泻,《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 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记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 记耳”“8。至明代“捻转”与“左右”都有了进一步的论点,捻转补泻的技术也趋于

成熟,成为针刺补泻法中重要的一环节,不但可单独使用于针刺手法中,也可以与其 它针法相结合,成为复式补泻法中的重要要素,并且操作时要结合各项参数,环环相 扣,细细区分,才能正确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明代高武论述捻转补泻的操作要领与窦 汉卿的操作基本相同,他继承了窦汉卿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理论,但又结合陈氏论点 并加以发挥;《针灸聚英·补泻雪心歌》:“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拈

指向外泻之方,拈指向内补之诀。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 补右大指往上拽。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明确的指出,补泻不但在 于大指前进,后退方向的掌控上,还要结合人体左右两侧经脉循行的方向来调整差 异。又如杨继洲捻转补泻技术的特点认为,捻转补泻分为常法和变法,常法在《内经》, 变法在于热性疾病刺阳经,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寒性疾病刺阴经,右转为补左转为泻。 如《针灸大成》所云:“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转为泻,以左转为补;病寒则刺

阴之经,右转为补,左转为泻,通变之法也。”?20窦汉卿、高武、杨继洲所描述的捻转 补泻手法的核心都是在针刺后通过对针柄的捻动来对疾病的虚实进行补泻,以上都 属于单式捻转补泻针法技术。

另外,着名医家吴昆、徐凤又在单式捻转补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论点, 加入了更多可变性因素,他们都根据男女性别决定捻转方向,《针方六集·赋传补泻 议》云:“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 吸之为补,前进左转呼之为泻。”?2?徐凤还认为午前与午后不同,操作方法皆有所不同, 《金针赋》曰:“补泻之法,妙再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 右转,吸之为泻;女子者,大指后退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呼之为泻;左与右各异,…… 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川22徐凤在《针方六集》的基础上结合时间,认为午前和午 后相反的论点。在变法上,汪机则认为左转为补右转为泻,但他对捻转方向的操作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述更加具体。《针灸问对》:“以食指头横纹至指梢为则,捻针以大指,食指相合。大

指从食指横纹捻上,进至指梢为左,为外;从指梢捻下,退至横纹为右,为内。捻针逆其 经为迎(泻),顺其经为随(补)。”?23李挺根据穴位左右和经脉左右阴阳的不同施以不 同手法。他在《神应经》、《金针赋》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详尽的阐述,如《医学入门》 所云:“病者左手阳经,医者右手大指前进,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124他就 捻转方向与补泻的关系上认为:针刺患者左侧阳经穴位,右侧阴经穴拇指向前为补向 后为泻;针刺患者左侧阴经穴位,右侧阳经穴位母指向后为补向前微泻。吴昆、徐凤 和李挺都结合了呼吸补泻,吴昆和徐凤认为男子呼气为补吸气为泻,女子反之;李挺 认为阳经呼气为补吸气为泻,阴经吸气为补呼气为泻;陈会结合了提插补泻,汪机 和李挺都结合了迎随补泻。总之,吴昆、陈会、徐凤、汪机、李挺阐述的捻转补泻 均为复式捻转补泻,是在针刺入输穴后以捻转手法为主,同时结合提插、呼吸、迎随

等操作技术。他们都是在继承《内经》和《针经指南》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临床 实践,并丰富了捻转补泻针法,使的捻转补泻法更添色彩。

以下是按成书的朝代、时间,对捻转补泻法的萌芽、继承到成熟发展,顺序作一

介绍,并对各大医家的论点做简单的分析、评价及对比,提供客观、新颖的思维模式, 也可藉此还原古籍对于捻转补泻法的载述,从而体现出各学派经演变后的精随所在。 一、《内经》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

捻转补泻作为一种针刺手法始见于《内经》,但记载较为简单,《灵枢·官能》

篇曰:“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外引其皮,……微旋而徐推之……真气 乃存。”?25但《素问·八正神明论》又说:“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 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纳针及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 而徐引针,故日泻。……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文中 的“转”和“旋”即指捻转针体而言,但此二段经文在补泻用“方”用“员”上的叙 述正好相反,《灵枢·官能》篇日:“泻必用员,补必用方”,《素问·八正神明论》 又说:“泻必用方,补必用员”?26因而引起历代医家的不同看法。 《灵枢》、《素问》分歧所在: 《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

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 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懈,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 真气乃存。”《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温也,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 必用方,其气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 与方,非针也。”《灵枢》之文似在《素问》之先,《素问》之文似为释解《灵枢》经 文而设,但两者明显分歧之处,在“方”与“员”二字之倒错。后代医家多因拘于经 文不敢擅改,而致释文难明而成千古迷津。学生查考了成书较早的《针灸甲乙经》, 在卷五《针道第四》中,皇甫谧并引了《灵枢》、《素问》经文,但均统一为“泻必用 方”,“补必用员”?27。《针灸甲乙经》成书在晋初,距汉成帝使刘向等校经传之时不 远。当时《灵枢》、《素问》翻刻传抄之误可能较少,故作者认为《针灸甲乙经》所引 之文当较正确,应以《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为准。

之后《黄帝素问直解》指出:“泻必用方”则大指退后,食指进前,其孔似方,“补 必用员”则大指进前,食指后退,其孔似员。指出方圆为捻转补泻时拇食指指间孔的

形状。学生认为此说法正好与实际相辅合,因方为矩为正,捻转时拇指进前,食指退后, 用拇、食指指腹掌侧面对捻或用拇指指腹掌侧面与食指指腹挠侧对捻,拇、食指与虎 口间的孔隙分别呈近似圆形;相反若食指进前,拇指退后,拇、食指间形成近似长方 形。故此说法也证明了《素问》所载补泻方圆说更符合实际。

而杨上善?28认为是论述角度不同,他认为《内经》中所指的“方”“员”,既包括 多种含义,也有一定所指。其一,“方”“员”是指《易经》中的《洛书》和《河图》 (一体两面之意)。另还有指“时机”之义,此之“方”与“员”指补泻的时机之谓, 并强调针刺时要注意天人相应。又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有“虚邪因而入客…… 其行无常处……吸则内针,无令气件……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 乃去··一必先扣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这也是《内经》中仅有的几处“转 针”之一,大概也是后世捻转手法的由来。但此处的转不是后世的反复捻转,而是 在意念的主导下,把邪气顺针势引出。加上《灵枢·官能》的“切而转之,其气乃

行……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等?29,学生在临床中发现这也不是提插捻转手法,

而是在经络上为了行气而做的“循、切、扣、按”等辅助按摩手法;且在《内经》前, 针体粗糙而不滑利、不坚韧,针柄多为方形,其转动的角度在90度以内,不便于反复 提插捻转。《灵枢·官能》将捻转描述为“切而转之”和“微旋而徐推之”,可见捻 转的幅度很小。另外《素问·八正神明论》虽讲到随呼吸而转针,但尚未区分左转 和右转,这些和后世的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认识相去甚远,可见在《内经》中捻转

补泻只是作为一种行针手法,目的在于行气、催气,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独立的补泻手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法。

备注:中医古典多有借《易经》言医的传统。虽然《河图》、《洛书》早已失传, 直到宋时才重见天日,但无法证明《黄帝内经》时代的人不熟知《河图》、《洛书》底 蕴。 二、《针经指南》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 (以下简称《指南》)成书朝代: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早于《神应经》 约130年

作者:窦汉卿(1195公元一1280年),字子声,广平肥乡今河北省广平县西北人。

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学家,窦氏博览经典,擅长外科,尤精于针灸,着有《针经指南》 一书,内载《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篇。

捻转法从针刺的基本动作发展为独立的补泻手法大约肇始于金元时代,《标幽 赋》为金元时代著名的针灸大家窦汉卿所著,首载于《针经指南》,窦氏十分重视补 泻手法,提出“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川30认为如要掌握迎随手法,必先辨明十二经 络循行的逆顺关系,以行气调气达到补泻的目的。其理论根据,仍源于《内经》《素 问·离合真邪论》已有论述,其文说“们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 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后《难经·七十六 难》又说“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且《标 幽赋》曰“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即要完善地运用补泻针法,主要还在乎 指力的锻炼和纯熟的针刺手法。窦氏继承了《内》、《难》这一理论,将有关手法整理 归纳为“手指补泻十四法”,排列作:动、退、搓、按、进、盘、摇、弹、捻、循、 们、摄、爪、切。在此我们紧提及其中“搓”、“捻”、“盘”的部分。“捻”,《指

南》曰“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捻法主要 作用是行气。是指来回转动,有顺转逆转之分。《经针指南·气血问答》说:以大指

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明确了左右转针以大指动作方 向为标准。所谓“左为外,右为内”,后世针法的捻转特点,可说是源于此。“搓”, 《指南》曰:“搓者,凡令病人觉热,间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 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是指单方向转动,说“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气指不能转得 过分,以免肌肉缠针,主要作用是候寒热。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指出:“动退空歇, 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提示在捻转针体时须分左右,以区别其补 泻寒热之不同。“盘”,((I旨南》曰:“盘者,为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为盘之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也。”?:理是指浅刺之后将针尾作圆圈式的盘旋,仅用于腹部穴浅刺,作盘法后卧针,主 要作用是补泻。《指南》曰“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记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 慎一记耳”,并说“随济左而补暖,迎夺右而泻凉”。可见窦氏是以手指捻针分左右来顺 应大自然的左右方向,并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33的理论来进行补泻的。但窦 氏在《指南》中并无明确的指出医者在操作手法时是以左手持针还是右手持针。姑 且而论;我们一般是以医生的右手为准,来区分左右转针,因窦氏补泻循子午方向,故

今医统》等32种医籍中,节录部分针灸资料予以编辑及注解,考绘“铜人明堂图”, 并附以自己的针灸治疗病案,编撰成《针灸大成》10卷。?55杨氏对针道源流周身经穴 及制针法、补泻手法、治症总要等均有论述。主张“病以人殊,治以疾异”,“治法 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体现辩证治病思想,对针灸学卓有 贡献。

杨继洲《针灸大成》上溯《内经》、《难经》之源,下探陈会、高午、李挺诸家之 流,对针刺手法理论殊多阐述,主要内容载于“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篇中,是其对针法 发展的杰出贡献。?56并在《针灸大成》的编撰上,大量引用了《神应经》中的内容, 王雪苔对《针灸大成》一书所集的主要医籍进行统计分析,其比例如下:《卫生针灸 玄机秘要》占43.9%,《针灸聚英》占9.5%,《神应经》占9.2%,《小儿按摩经》占8.9q0, 《古今医统》占5.7%,《针灸大全》占5.2%,《内经》占3.8%,《医学入门》占3.lq0, 《难经本义》占2.2%,《针灸节要》占1.8%,《医经小学》占0.9%,除此之外的其他二 十本着作共占6.0%.从此比例可清楚的看出,针灸大成中引用《神应经》的部分,仅次 于《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和《针灸聚英》,远超过《内经》、《针灸大全》、《针灸节要》 等书的比例。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以散佚,又《针灸聚英》成书晚于((j申应 经》,其内容也引用不少《神应经》中的歌赋与补泻手法,以现今的角度分析,((j申应广州中医药大学20n届博士学位论文

经》可说是《针灸大成》中引用最广,占比最重的医书。可见《神应经》一书对于杨 氏在针灸学术上的影响非同一般。?5,《针灸大成》中所记载的相关内容,在第一步分 中均有详细列出。

杨氏除了总结自己临床多年的经验,结合((内经》、《难经))、((]申应经)}等相关学

说,再窦汉卿《针经指南》十四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58,即爪切、 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拨针十二法, 本篇只讨论其中搓针,捻针的部分。《大成》文曰:“指搓者,凡转针入搓线之状,勿 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另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若气涩滞,即以第六摄 法切之,方可施也。”?5,指搓法,是术者持针单向搓针针柄,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 其牵拉作用以激发经气,加强针感与补泻作用的手法。徐凤《金针赋》:“搓以去 病”?6。,为十四字手法之一;《拦江赋》:“按定气血病人呼,重搓数十把针扶,战提 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杨氏则是强调,“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 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下入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搓针不要转太过,而另肌纤维 缠住针体,使人疼痛,如果气涩,转动针体困难,或者滞针,用摄法解除滞针,即“若气 滞涩,即以第六摄法切之,方可施也”?6,。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搓法有守气,催气和行 气的作用,如气不至用搓法,可获得针感;如气己至,搓法可使气聚针吓而不去,有守 气作用。用重搓法后扶持针柄,勿让针体回转,且将针间略向病所方向倾斜,再轻轻摇 针,可促使气至病所,有行气作用。此法则与陈宏刚先生提出的“候数穴针毕,停少 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搓捻、动摇、进退、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之搓捻、动摇、进退三者有机结合的催气方法,可说是无不相同。

另外,杨氏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总结出“下手八法”。他将 针刺基本手法规纳为“揣、抓、搓、弹、摇、扣、循、捻”八种单式手法。本文仅 讨论搓跟捻的部分。

捻法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控制针感传导,在得气的基础上,捻法可控制针感传

导的方向,当气上行时,反向捻转可使气向下,反之亦然。二是常用的催气作用,针后 气不至者,可左右捻转引导气至。“搓”:“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转者左 补右泻,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此择迎随之法

也。”?62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中的“指搓”,仅言其有“泻气”作用,下手八法中搓法, 杨氏根据捻转的方向不同,提出”左补右泻”,即捻转补泻。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得气

后,固定在一个深度进行搓法,可使针感增强并保持较长时间以增加疗效。另外,亦可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利用不同方向的搓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与捻法相比,杨氏认为,“内捻者另气行 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63。意指“搓”是为了补泻,“捻”是为了行气催

气。搓法针感强烈,宜用型体壮实之病人;捻法无论用于催气或行气,针感均较缓和, 宜用于体弱或俱针者。

他在《大成》中收集了二十四种复式手法,是后世医家所提出的复式手法无能出 其右的,二十四种手法中包括大家最熟悉也最常见的烧山火、透天凉、仓龙摆尾、赤 凤摇头……等等。但今天要讨论的是关于有涉及到捻转补泻手法的赤凤摇头又名白 虎摇头、与龙虎交战两种复式补泻法。

赤凤摇头(白虎摇头)是提插、捻转、呼吸三种行气法,并结合摇法组合而成的复 式手法;《针灸大成》卷二《金针赋》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

右,摇而震之。”?64由于对方圆的认识,古今各家多持歧见,所以在操作手法上方法各 异;《针灸大成》卷四,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赤凤摇头法,泻。凡下针得气,如要

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从辰至巳,退针,从巳至午,拨左而左点, 拨右而右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针似肛中之稽,犹如 赤凤摇头,辨别迎随逆顺,不可违理胡求。”?65在此杨氏明确提出,赤凤摇头有泻的作 用,而且在操作方法上,提出用按压行气法,控制针感传导方向促使气治病所,具有清 热泻火祛风化痰等作用,多用于实证、热证。 龙虎交战法,始见于《金针赋》,以后《针灸问对》、《针灸大成》又有所发展, 《针灸大成》卷四,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龙虎交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龙

虎交争战,虎龙左右施,阴阳互相隐,九六住疼时。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捻,凡得九 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捻,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 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 交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阴阳也。”?66是以捻转补泻法和九六补泻结合, 而达到补泻兼施效果的针刺手法,此法是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谓之交战)来达到 镇痛的目的,临床上多用于“止痛”。龙,指左转,为补;虎,指右转,为泻。左转、右 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为“交战”。龙虎交战法,一般都以先向左捻转9次,后向右 捻转6次为操作方法,进针至适当深度,待得气以后,先以拇指向左转(行龙)9次,使 九阳数足;再以拇指向后右转(行虎)6次,使六阴数足,此为先补后泻。欲先泻后补, 则先右转,后左转,然后反复交替(因左转为阳为补右转为阴为泻之故)。也有以青龙

摆尾,白虎摇头手法相结合,由捻转、提插、九六组成而分层进行补泻;可先天部施青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龙摆尾,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三提九按,令九阳数足;再予地部行白虎摇头,右盘左转, 提而抽之,三按六提,令六阴数足。本法可疏通经络气血,以住疼移痛,临床多用于各 种疼痛,如风寒痹症,胃火牙痛、胃痛等,也用于疟疾的寒热往来之证。 龙虎升降法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也都有记载,然而《聚英》所载操作不

明,而《问对》的阐述又过于繁杂,杨继洲则明确指出“龙虎升降手法,凡用针之时, 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捻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 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67可见龙虎升降法是一 种左右交互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综上所述,明代针灸手法发展至此,可认为是陈氏 双手持针结合搓捻、动摇、进退等手法渐趋成熟的体现。

《针灸大成》云:“指捻者,凡下针之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

捻者,另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另气至下而治病。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 头像病所,另取真气以至病所。如出至人部,外捻者为之泻,……此乃针中之密旨。” ?68此文是杨氏在下手八法中,对指捻法补泻操作的叙述,若如他所述,大指向外捻为 泻,大指向内捻为补的原则,与《神应经》中陈氏的补泻说法是相辅合的,也与李传歧 教授家传手法”凤眼补,龙眼泻”相同,只是他无分人身左右之别,并必须与经脉走 向之迎随补泻相结合。

另外,杨氏将针法补泻归结有补针要法和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

设为问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 随咳进针,长呼气一口,刺入皮三分。……岐伯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 太急伤气,正谓针之不伤于荣卫也。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矣。”?的根据以 上记述,可以看到无论补法泻法,进针都和《神应经》一样,随咳进针,以免损伤经气。 (备注:九六补泻,是根据《易经》理论,以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偶数

二、四、六、八、十为阴,选九、六两数,与捻转或提插方法相结合,在天、人、地 三部行针的一种补泻方法。九六补泻方法,虽属针刺动作的积数,但必须从属于一定 的数序,以代表阴阳。用于针刺手法的记载首见于《针灸大全》,在《针灸聚英》、《针 灸大成》等书中,均有用九阳、六阴之数,结合其他补泻手法,成为各种复式补泻。 李挺《医学入门》中,对本法论述尤详,且以六数补阴,九数补阳,结合阴阳子午时日, 病症轻重进行针刺,从而成为可灵活应用的补泻手法。)

杨继洲虽在《针灸大成》附辨中记载“或问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

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病也,今人鲜用之,或知其无补而不用软,……形气不足,病气不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足,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次之重竭其气,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若此谓者,皆是 有泻而无补也”?7o认为针刺之法仅泻无补,体虚弱者不可用之,但针灸大成全书记载 针刺补泻的手法很多,如内经补泻、难经补泻、神应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及阳继洲 所提之补泻手法(除一般补泻手法外还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引阴、阴中引阳、赤 凤摇头……等),这也都证明了阳继洲主张针刺还是有补泻之说的。 经过杨氏整理的针刺基本手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无悖于《内》、《难》经 旨,又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杨氏手法机理示意图:

朴 朴妈 妈{·,卜 卜泻 泻备注 注 认认。 。。。。。。。。。。。。。。。。。。。。。。。。。。。。。。。 。操 操操作 作转针左左阴阳顺顺操作 作转针左左阴阳 阳 阳右 右 右 右 右 逆 逆 逆 右 右J顷逆 逆 逆 常常法法男 (+)))大指向前,食食左转 转顺阳 阳大指向后,食食右转 转逆阳 阳不分手足左右及阴 阴

指 指 指指向后 后 (+)))))指向前 前(一 )))))阳经脉,午前午后,,

但 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分男女性别 女别 女女(一 )))大指向后,食食右转 转顺阴 阴大指向前,食食左转 转逆阴 阴 阴

指 指 指指向前 前(一 )))))指向后 后

(+)))))))

变变法法热症刺阳经 经大指向前,食食左转 转顺阳 阳大指向后,食食右转 转逆阳 阳不分手足左右,午前前指 指 指指向后 后(十 )))))指向前 前(一 )))))午后,男女性别,但但

分 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疾病寒热和阴阳 阳

寒 寒寒症“阴经 }}}大指向后,食食右转 转J顶阴 阴大指向前,食食左转 转逆阴 阴

经脉 脉指 指 指指向前 前(一 )))))指向后 后 (+))))))) 七、《医学入门》对捻转补泻论述的探讨

成书朝代:明公元1624年晚放《神应经》拍200年

李挺(公元16世纪),号健斋,今江西省南丰县人。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开始 编撰《医学人门》一书,用时4年完成。书中对针灸学术颇多独特之见识,特别是其 “杂病穴法歌”及专论刺法补泻的“南丰李氏补泻”,流传甚广,影响颇大。?71 李挺认为人体经脉上下一贯,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由于经络的生理功能在于运 行气血,濡养脏腑和各器官组织,并具有反映病候、男左女右、子前午后气血升降之 异,李氏创立了“多元阴阳迎随补泻法”,他认为“迎随”是针刺手法中的第一纲要, 指出“迎随一差,气血错乱”。所谓“迎随”,李挺认为应泛指逆顺的关系而言,顺者

为随为补,逆者为迎为泻,并根据针刺捻转的左右,手足的上下、左右、经脉、呼吸、 男女、午前午后、数序的奇偶等阴阳属性,结合经脉循行与针刺方向的顺逆,创立了

一套多元阴阳迎随补泻法。李氏将捻针左转、手、左侧、阳经、呼气、男性、午前、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奇数归属于阳捻针右转、足、右侧、阴经、吸气、女性、午后、偶数归属于阴。?72 以病者固有的手、足经脉,左右侧的阴阳综合属性,与医者操作时捻针左右、呼 气吸气的阴阳属性为依据,凡阳与阳相顺为随为补,阳与阴相逆为迎为泻阴与阴相顺 为随为补,阴与阳相逆为迎为泻。手三阴与足三阳远心而行,针向内下为顺随为补, 手三阳、足三阴向心而行,针向外上为顺随为补反之为迎逆为泻。简而言之,即凡两 阳一阴(++一),阳胜于阴者为阳长,属阳性;转针以向左顺阳为补,向右逆阳为泻;两阴 一阳(一+),阴胜于阳者为阴长,属阴性,转针以向右顺阴为补,向左逆阴为泻;三阳 (+++)为阳极,阳极则阴生,故为阳消,与阴长(一+)同例,也属阴性,三阴(一)为阴极; 阴极则阳生,故为阴消,与阳长(++一)相同。此法正和《灵枢·终始》“阴盛而阳虚, 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的理论相应。 李氏的针灸学术思想,源于何若愚及席弘针派,在何若愚的针向迎随补泻之上, 创多元阴阳迎随补泻法。李挺博采众长,并通过临床实践加以改进,逐步形成其独特 的理论观点。其捻转补泻法与陈会相比,增加了男女,手足阴阳经和午前午后的不同, 并结合了呼吸补泻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补泻方法。左与右不同,胸与背有异,男女上 卜,凭腰分之,故乍看起来李挺与陈会在同样使用右手针患者左侧时便出现了补泻不 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其实是李挺所分更细,并且只右手持针面北而与患者相对之故。 备注:金.河若愚首倡”转针迎随”之法,所著《流注指微论》将这种手法按男女性别

的不同演绎为“男子左补右泻,女子右补左泻,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中指 出:”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在左右阴阳的基础上,再加上男女阴阳的又一 因素。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李氏捻转补泻法示意表:

肢肢肢经别别阴阳属性 性补法 法泻法

别别别 别 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

捻 捻 捻 捻捻转 转呼吸吸针向向捻转 转呼吸吸针向向

左左左阳经经阳 阳阳 阳阳 阳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 手手手 手 (+)))(+)))(+)))))))))))))))

阴 阴阴经经 经 经阴 阴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 (((((((((((一 )))))))))))))))

右右右阳经经 经阴 阴阳 阳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 手手手 手 手(一 )))(+))))))))))))))) 阴 阴阴经经 经 经阴 阴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 (((((((((((一 )))))))))))))))

左左左阳经经阴 阴阳 阳阳 阳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 足足足 足(一 )))(+)))(+)))))))))))))))阴 阴阴经经 经 经阴 阴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 (((((((((((一 )))))))))))))))

右右右阳经经 经阴 阴阳 阳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 足足足 足 足(一 )))(+))))))))))))))) 阴 阴阴经经 经 经阴 阴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吸 吸下 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呼 呼上 上 (((((((((((一 )))))))))))))))

玫玫 玫补 补泻 泻左 左左侧(阳, +)))右侧(阴,一 )))左侧(阳, +)))右侧(阴,一 )))

手 手 手经脉脉阴阳 阳转针针经脉脉阴阳 阳转针针经脉脉阴阳 阳转针针经脉脉阴阳 阳转针针

(((阳, +)))))消长 长 长 长消长 长 长 长消长 长 长 长消长 长 长

阳 阳阳经经 (+++)))右转转阳经经(一 ++)))左转转阳经经 (+++)))左转转阳经经(一 ++)))右转转 (((((+)))十 十 十 (+)))+++++(+)))+++++(+)))+++++

阴 阴阴经经(++一 )))左转转阴经经(一+一 )))右转转阴经经(++一 )))右转转阴经经(一+一 )))左转转

(((((一 )))+++++(一 )))))))(一 )))))))(一 )))))))

足 足 足阳经经(+一 +)))左转转阳经经(一一 +)))右转转阳经经(+一十 )))右转转阳经经(一一 +)))左转转 (((阴,一)))(十 )))+++++(+)))))))(+)))+++++(+)))))))阴 阴阴经经(+一一 )))右转转阴经经(一一一)))左转转阴经经(+一一 )))左转转阴经经(一一一)))右转转

(((((一 )))))))(一 )))))))(一 )))))))(一 )))))))

机机理 理阳长(+)阴消(一)属阳一左转顺阳(补 )))阳长(+)阴消(一)属阳一左转逆阳(泻 )))

阴 阴阴长(一)阳消(+)属阴一右转顺阴 阴阴长(一)阳消(+)属阴一右转逆阴 阴 J、、捻转补泻之近代研究 《灵枢·官能》篇曰:“泻必用圆,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20n届博士学位论文

《内经》对捻转补泻法的论述,“切而转之”,意指转动针身时,用力重、角度大、速 度快为泻法;“微旋而徐推之”意指微旋针身、用力轻、角度小、速度慢为补法。说 明古人在《内经》时期就己经认识到捻转频率是捻转补泻记述的合心要素之一。 自《内经》开创捻转补泻技术先河后,捻转补泻法如何定补泻,自古就有多种说 法,以往的传统补泻手法较为模糊不清,不利于针灸疗法的发展和推广,在关于捻转 补泻手法频率的操作规范以及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从古代至今仍存在着多种不同 的观点。有从经络学说立论,沿用古代补泻手法,有从神经学说为依据,以轻、重刺激 为补泻原则,在临床治疗中都有一定疗效。有人认为,古代补泻手法过于繁琐,有些属 于推理,并在解释上尚有许多矛盾之处,后者过于简化,在临床应用上也未能完全解 释得通。这也是在针灸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近代的专家学者对捻转补泻 的手法进行大量的考究与实验,认为作用力的方向和速度,是决定补泻的重要因素之 一,尤其对于捻转补泻而言,其作用的力的大小关系更加密切。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 重视量化手法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总结了一些继承古代捻转补泻手法, 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

现代医学通过实验证明了捻转补泻的针刺手法确实存在他的有效性和临床运用

的必要性。王丽?74在论证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观察,得出捻转 补泻手法不仅仅流于形式,而是确实有效的。“行泻法的大鼠组血压降低,行补法的大 鼠组血压升高,无使用手法的大鼠组血压变化不大”,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手法的有 效性。李平??5用红外线热像技术,对石氏捻转补泻手法,传统捻转补泻手法,大小刺激

量捻转补泻手法对成年健康人群做为主要实验对象,以平补平泻,留针不作手法为对 照,观察捻转补泻的热效应,得出捻转补泻法操作后,对于补法的热效应为对皮肤温 度所产生的升温效应,石氏捻转补法表现的最明显且最持久,而其他两种补法则均不 明显;泻法操作后降温效应应为对皮肤温度所产生的泻的效应,在泻效应上,三种泻 法的表现较为一致。关卫?76用石氏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影响变化进行观察,阐述通过捻转补泻手法的不同,对大鼠能量代谢水平也有明显的 区别,不仅说明了捻转补泻手法有着不同的刺激效果,还说明了补泻的作用机制。 还有些学者结合古代奇数为阳为补,偶数为阴为泻的理论;也有的提出补泻与手

法刺机频率,强弱有关,但强刺激不等于泻法,若刺激不等于补法,这种说法将中医的 三因制宜,辩证施治的原则以及传统的行之有效的针刺补泻手法过于简单化,当予以 否定。以上是针灸学术界有关捻转补泻法频率论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学术争鸣。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一)现代医学对捻转补泻法的定论和分析 1.从刺激量大小,捻转角度来区分补泻

1.1刘兰英?77、米德萍?了8认为,补法操作轻柔和缓、刺激量小、捻转频率<60次/ 分,角度<180度;泻法的手法是力重势猛、刺激量大、捻转的频率>120次/分,角度 >360度。

1.2路一”,在临床总结中使用捻转补泻法一般连续较大幅度捻转数下,然后放

开手拇、食指张开,如飞鸟展翅之状,捻时食、中指内收,针体外转,放时食、中指外 伸,针体退向内转,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可使针感增强;反之,捻转角度小、飞旋手法 轻为补法。

1.3楼百层?80总结了历来医家对捻转补泻法的看法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体会后, 推崇”神针八法”中的捻转补泻法,即是在针刺得气后,不分左右以强力迅速捻转为 泻法,反之已轻柔缓和的捻转方法为补法。就针刺感应强度来看,本法虽然符合“轻 刺激为兴奋法,即古代的补法;强刺激称抑制法,即古代的泻法”之说。但从其适应

范围来说,本法似以运动系疾病较为适宜,不同于兴奋、抑制法那样不分系统地适用, 此系立法观点不同所致。由此涉及到,即古代补泻法的内容,并不能仅以“刺激量” 来理解、阐述或包括。

1.4王祥军?“?认为古代捻转补泻针法论述的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把它归为单

式捻转补泻法和复式捻转补泻法,捻转角度、捻转速度、用力轻重、捻转方向、作用 时间为捻转补泻针法的核心五要素。认为窦汉卿所讲述的左转为补,右转为泻是该法 的基本操作技术。刺激量小为补;刺激量大为泻,故认为操作时间短为补,时间长为 泻。

1.5王书柏?82在对古代医籍中关于补泻手法进行了探讨之后,任为单一的刺激

量多少,单一的刺激强度都不能标志补泻,而应是这两者在一定时间内量与强度的变 化方面做出规定,才能达到补泻作用,起到治疗目的。

同时也有医家认为,捻转的补泻手法不仅仅是因为刺激量的大小或强度来单纯 决定的,而是与穴位和病人的体质等很多因素相关的,共同配合起来出现的补泻效

应。吴熙东?83认为,针刺补泻与针刺刺激方式,补泻法的大小量,各不同机体对刺激量 的反应情况、病情、病位、穴位的选择情况都有相应的关系。杨兆明?84认为针刺手 法的刺激量是因为针具在穴位处肌层内因不同手法产生不同的作用力,所以补泻的

效应与适应度的刺激量有关,也与患者本身的情况相关。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2.以经脉流行顺逆来确定捻转方向的顺逆

2.1文洪?85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捻转法就单独的向左转或向右转,不考虑其 他因素来说,本身并无补泻作用,只有和经脉循行方向也就是迎随结合起来,才具有 补泻作用,认为所谓针刺补泻是通过经络和营卫来体现的,也就是以通为补,指出泻 实要用逆其经气的方法,补虚要用顺其经气的方法,将捻转补泻与迎随补泻结合起 来。

2.2催晓?“6认为捻转补泻法虽然重要,但对历代医家的轮床操作颇难尊从,临床

中吸收诸家之长,采用捻转补泻法,以一般捻转补泻方法为主,经结合经脉的顺逆,即 在得气的基础上,行捻转补法,拇指向前用力重些,食指向后用力轻些,并调整针尖方 向顺经而刺,为补;拇指向后用力轻些,食指向前用力重些,调整针刺方向逆经而刺为 泻。

3.以手法操作上来定补泻

3.1李永峰187认为现行教材中的捻转补泻单纯以捻转角度、速度、力量来区分

补泻有刺激量大小区分补泻之嫌,虽无须结合男女、身体左右、经脉流转等方面,但 在临床运用捻转补泻时,常与提插补泻法相合而用。右手持针,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 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向下用力插针左转为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用力向上提针右转 为泻,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3.2魏连海?88通过对行捻转补泻手法时动作分析发现,认为捻转补泻法的运动

形式是螺旋运动,而不是简单的平面运动,针身不仅有旋转也有上下移动。不论左手 持针还是右手持针,当以大指向前努出为主,大指向后退为辅时为补法;反之,泻法是 大指后退为主,向前为辅。

3.3王彩虹?“9通过自行研制的针刺手法测定仪上分别施行”大指努出为主”的

捻转补法和”大指收入为主”的捻转泻法,并实时记录这些手法的参数和图形。在所 记录的捻转手法图形中同时显示出题插手法曲线,其曲线的频率与捻转几乎同步,但 幅度远小于捻转,并且捻转补法图形中的提插曲线水平基线逐渐下行,而捻转泻法图 形中的提插曲线水平基线则逐渐上行。这些现象提示捻转补泻手法中含有轻微的提 插手法,且捻转补法伴有下插之力,捻转泻法则伴有上提之力,表明捻转补泻法的作 用原理与提插补泻法有相似之处。

4.以督脉为中心,通过向心离心方向来确定捻转方向

卞金玲?90、石学敏,9?规定十二经脉已任督二脉为中心,两手拇指开始捻转动作实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用力切线的方向为标准,向心为补;离心为泻,同时又规定左侧捻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为补;逆时一针为泻。实验中证明为,捻转是行小幅度、高频率为补法,角度小于90度, 频率在120次/分以上;相反,捻转角度大于180度,频率在50一60次/分时为泻法,并 认为最佳施术参数是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1一3分钟。 操作方法的四大要素: ①以两手拇指捻转的方向为标准:

十二经脉以任督二脉为中心,两手拇指开始捻转时作用力切线的方向为标准,医 生采用面向病人的体位,规定作用力的方向向心者为补,离心者为泻。即左侧捻转的 方向为顺时针相对病人而言,右侧捻转方向为逆时针为补,具体操作为捻转时加作用 力,倒转时自然退回,一捻一转连续不断。至于捻转泻法与补法正相反,其作用力起始 的方向左右两侧均为离心,即左侧为逆时针,右侧为顺时针。任督二脉脑穴则采用迎 随补泻、呼吸补泻或平补平泻。这一临床研究,较之古代医家“迎夺左而泻凉,随逢 右而补暖”,及近代“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为泻”等论述更加具体化、规范化。 ②捻转补泻以作用力为准:

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即捻转补泻手法第二定义。捻转时,小幅

度、高频率,其限度为左转,频率为每分钟次以上为补捻转时,大幅度、低频率,其限 度为一转以上,频率在每分钟一次为泻。在施行补法时,术者手指轻轻地捻转,然后自 然退回,形成一个有节奏的捻转频率,以达到徐徐地激发经气的作用。在施行泻法时, 术者手指、腕及全臂协调用力,其作用力较大,能迅速激发经气,以达到气至病所的目 的。此观点的提出,使古人“捻转幅度小,用力轻为补,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的 论述,从宏观进人到有数据可循的量学范畴。 ③捻转补泻以持续时间为准:

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是,每个穴位一分钟。这一参数是经过 对正经穴,经外余穴的逐一考察对比提出的。 ④掌握施术间隔时间二

临床上所嘱患者每天针灸1次或隔日1次或每周2次,往往缺乏科学根据。针

刺治疗后其持续作用时间因病而异,为找出针刺治疗有效作用的蓄积时间,经对余种 病进行逐一研究,提出每个穴位在治疗不同病种中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如针刺人 迎穴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夙),施术20分钟,其脑血流图改变最为明显,施术6后小时

其脑供血开始衰减。因此,对此疾病应该6小时蓄积一次治疗。再如,针刺治疗哮喘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施捻转补法1一3分钟后,肺内哮鸣音减少,病人症状缓解,最佳有效治疗作用时间持 续3一4小时,此后继续针刺治疗才能达到有效的蓄积作用。

临床上应根据以上四大要素来决定“计量”。当然,机体接受刺激的强度存在较

大的个体差异,还应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不能因此而认 为针刺手法的刺激量是不能确定的。另外,针刺的深度实际上是决定针刺刺激量的另 一重要参数,临床应予以重视,如中风病针刺极泉、委中、三阴交等穴以提插手法, 至上下肢抽动次为度,外伤性截瘫的夹脊针刺不全损伤,用提插手法使胸椎夹脊穴产 生躯体紧束感,腰椎夹脊穴产生向外生殖器及双下肢放射感,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 环节。

5.靳瑞?9,对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

靳老认为,若以现代医学理论来分析针刺手法,是以神经的调节反射为基础,针 刺治疗作用是神经调节为主的结果,而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活动过程,是和刺激强度、 刺激时问以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现代针刺手法,以刺激强弱、留 针时间长短去区别针刺的性质,而且必须以找到酸、麻、胀、痛等神经感应为标准。 从神经学角度分析针刺补泻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抑制法

抑制法是适用于机能过度兴奋和功能亢进性的疾病和症状,例如疼痛、痉挛、抽 搐、腹泻、高血压、发热、脉洪数等,其手法相当于重刺激手法,它是按神经生理特 点而总结出来的一种刺激手法。操作方法是,进针后找到了适当的感觉,给予较强力 的捣动,留针时间较长一些,20一30分钟,甚至1小时,在出针时轻轻出针,不再加以 捣动。 ②兴奋法

兴奋法是适用于一般机能衰弱和退行性疾病,例如麻木、瘫痪、自汗、体温低、

昏迷、肢厥、便秘、脉弱等,其手法相当于轻刺激手法,它和抑制手法恰恰相反,是通 过轻而短暂的刺激,激起了中枢的兴奋,从而加强中枢对机体调节效能的提高,而取 得治疗效果的。操作方法是,进针后找到了适当感觉,给予较轻微的捻动,留针时间稍 短些,一般留5一10分钟出针,出针时可以将针在刺激点上稍加捣动后拔出。

③轻、中、重手法

刺激量的大小主要包括:刺激强度、累积时间和频率速度等因素。通过提插强

度、捻转角度的大小、留针时间的长短而区别刺激强弱的手法,还要根据病人体质、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病情需要和针刺反应等而适当调节手法的轻重,即同一手法在不同的机体条件,就有 不同反应的结果。 ①轻刺激手法,又称弱刺激手法,进针后,轻轻提插捻转,找到酸、麻、胀、痛的

感觉后,将针左右捻转提插,捻转以小于90。角为宜,提插幅度较小,以后每隔5分钟 (或间隔一定时间)捻针提插1次,约捻3一4次,留针巧一20分钟,出针时用拇指迅速 压在经穴上。本法适用于机能减弱和退行性疾病。 ②重刺激手法,又称强刺激手法,进针后,轻轻提插捻转,找到酸、麻、胀、痛的

感觉后,将针左右捻转提插,捻转角度较大,可以由180一360。角提插,幅度较大,以 后每隔5分钟捻转、提插1次(或间隔一定时间),留针20一30分钟,出针不用手按 针孔。本法适用于机能过度兴奋和亢进性疾病。 ③中刺激手法,是介于重刺激和轻刺激手法之间,适用于病情的衰退和亢进都不 明显、体质一般的患者。

靳老认为,针刺传统补泻手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的虚实为对象, 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补泻手法的反应标准是行补法后因气血的充盛而有针下热 的反应,行泻法后,因邪气的减退而有针下寒的反应。这与现代手法的酸、麻、胀、 痛等神经感应标准有所不同,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方法。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 深层,操作时间较长;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操作时间较短。古今手法各有

所长,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并存,根据具体情况,互参结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如靳三针 之颗三针的针刺法即以古代徐疾方法及捻转方法中结合现代轻、中、重刺激组成, 这样结合的结果,既可以提高针刺的疗效,又可使针刺操作更加实用和规范化。 古今手法虽然可以互参和结合,但靳老明确指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反对不分任 何补泻形式而将“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的观点等量齐观。刺激强度因素简

单,补泻手法因素复杂,补泻目的在于调阴阳、通经脉,以调理阴阳平衡状态为要;强 弱刺激则以兴奋和抑制为转归,层次完全不同。刺激强度只可以作为一个参数,放在 补泻手法的全过程中去考察和应用。针刺补泻手法和刺激强度应用,都必须以机体的 反应性,包括得气感应和耐受程度为衡量标准,灵活运用。

针刺刺激量的处理,当机体处于不利的抑制状态时,给予一定兴奋作用的手法刺 激;当机体处于不利的兴奋状态时,给予一定的抑制作用的手法刺激。补泻以机体虚 实状况为依据,补泻是解决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病变的方法,对于一些虚实相兼的病症, 应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不能一概分轻为补、重为泻。因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此,靳老在临床上对于一些体质较虚、病情属实的患者,一般宁愿先补后泻,或再施针 的方法,分步缓图,灵活处理。

针刺过程是针刺刺激一机体反应性之间的系统互动过程,也是医生通过针和患

者机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在不同机体状态下的不同针刺手法,虚则补之,实 则泻之,是指当机体处在发热、疼痛、痉挛、腹泻、高血压、脉洪数等机能亢进性的 实证状态时,要用泻的手法去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机体是处于弛缓麻木、瘫痪、自汗、 体温低、昏迷、肢厥、便秘、脉弱等机能衰退性的虚证状态时,要用补的刺激手法达 到治疗目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或单用或结合使用。

靳老强调针刺必须是通过候气来把握机体状态,以随时调整手法。既然补泻手法

是属于刺激,而针灸又强调候气,是否不候气就不可能给机体以适宜刺激或良吐刺激? 关于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针灸可补正气、泻邪气,补泻的标准是若有所得和若有所 失,那就可见针下的松活和紧疾,是气的表现。如针下气至感觉是紧疾的,通过我们用 泻的手法调整后,机体恢复了正常,肌肉紧张度降低,自然就会出现比刚才松弛的若 有所失的感觉了。如果用补的手法时身体因为正气虚而处在机体衰弱的状况下,此时 肌肉是弛缓的,所以针下气至的感觉是轻缓柔和松弛的,当用补的手法调整后,肌肉 恢复了应有的紧张度,所以就会出现比刚才紧张的若有所得的感觉了。

假如不细致地进行候气、辨气,那么病人机体状态便不能全面了解,施术后机体 反应情况更无所掌握,应该给予补泻的刺激量则只凭主观意测而失去了客观根据。因 此每次进行补泻之前,都必须候得经气并辨明虚实然后刺之,这与我们临床中按脉以 候五脏虚实的性质一样,其所差异者只是通过针下来体现,所以《内经》说:“逆而夺 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确实是值得临床注意的,否则随意给予补泻,是 有违《内经》原旨的。 (二)讨论

近代针灸名家陆瘦燕的补泻观点大部分与靳老相同,他主要分为两类?93:其一, 是以阴阳的顺逆为依据:包括《标幽赋》、((经针指南》、《神应经》、《医学入门》中所 记载的;其二,以经脉循行方向与捻针方向的顺逆为依据的,《针灸问对》中记载的顺 经转针为补,逆经转针为泻,考虑经脉循行方向划分方法是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 在近代还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划分方法,如以《灵枢》中记载的按轻重刺激划分, 即轻刺激能使神经兴奋,就是补法,重刺激能使神经抑制就是泻法;也有学者认为其

补泻过程中的运动形式属于螺旋运动,不只是简单的平面运动,是寓“提插”于“捻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转”之中的?91。这样对于规范捻转补泻手法也提出了新的量化指标。另一派学者提 出,“北半球左涡旋”?95来阐释捻转补泻的划分,认为推动“气血漩涡”向左旋转的, 具有较大的能量,可推动气血沿经脉向经脉走行方向移动;相反操作,则推动气血逆 经脉走行方向移动。因此,“捻转补泻法中”,捻针向内即为补,捻针向外即为泻。但 这种假说还不能解释位于赤道附近及南半球的捻转补泻操作是否有差异性的问题。 为了能确定针刺补泻法的量效差异,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专家学 者做出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在诸多参数指标中,皮肤温度的变化是补泻手法所产生 效能的最直接反应,也有以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微测定参数,大量实验研究证明捻转 补泻手法对于机体的皮温作用确定,而能量代谢为改变皮温的主要作用机制,测定能 量代谢酶活性对于研究补泻手法的作用机至更进一步,而研究表明,通过捻转补泻法 的操作,能量代谢水平的变化与温度效应的实验是一致的,故能量代谢为其作用机制 之一。另外,以氧分压做为测定参数的研究显示,合谷穴经捻转补泻法后,提示补法能 增加机体氧气储备,提高抗病能力,即可“扶正”;对合谷穴实行捻转泻法后,使机体 的耗氧增加,代谢能力增强,即可“去邪”。而以胃部的一些理化检查指标为测定参 数的,经捻转补泻后,也可达到兴奋胃电及抑制胃电的作用。但要想达到这些效果, 不可忽视的是穴位的穴性及个人素体差异对于结果的影响。如果在曲池泻性较大的 穴位,实行所谓的高频率重刺激的泻法,与合谷或足三里补性大的穴位相比,它反映 出的效果,也能明显的体现量化后与传统相辅的补益结果吗?他们产生的效果是相同 的吗?

古今文献对针刺方法的描述,多是操作方法的记载,对于针刺的量化记载较少, 使我们多忽视了手法各项参数的详细标准,手法操作的主观性很强,往往是以术者的 自我感觉或受术者的自我感觉来确定得气与否及针刺的效果如何,而且还有很多影

响手法效果的因素,如施术环境的变化、受术者的心理状态、施术者手法操作的稳 定性等等,严格控制诸多因素才可保证针刺效应的恒定,故针刺补泻的量化标准,是 现代医学要求针刺补泻的指导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自古代医家到现代学者都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遵循补虚泻实 的原则,在针灸治疗时都很注重补泻手法的运用,也留下许多他们对捻转补泻法的体 会和看法。这也是导致现今对捻转补泻法的出现有如此多种说法的主要原因,但是争 议的前提都是补泻手法是确实的有效性,是对机体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的。对捻转补 泻手法的不同操作,其有效性促使着我们要对捻转补泻法进一步的探讨和实验,也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n届博士学位论文 捻转手法的正本清源做出努力。

备注:无论左手还是右手持针,当自然持针做捻转手法的动作时,拇指的挠侧缘

(包括尺侧缘)是向下倾斜的。所以当拇指向前努出时,针身的运动趋势是向下的。因 为拇指从近端向远端努出时,由于自然倾斜的关系,拇指由原来的水平面降落到新的 较低的水平面,使针尖深度也由浅到深。就是说在拇指向前努出的同时,也把所持的 “针”由浅层带入深层。反过来理解,当拇指向后,次指向前时也把针从深层带到浅 层。由此发现无论左手持针还是右手持针,当拇指向前努出时把所持的针由浅层带到 深层;拇指向后时,把所持的针又带回浅层。因此可以说拇指一前一后捻转的同时, 所持之针也在一进一出的纵向运动,而且是螺旋样的上下运动。由此可见“捻转”中 有“提插”。虽然没有主观的“提插”意识,可是客观事实确实如此。或许古人早就 意识到了。现代的教科书论述捻转法时说:“捻转以平面转动为主,必须结合针身的 上下提插才能达到引阳入深,或引阴外出的作用。操作时大指向前捻转结合下按(插), 大指向后捻结合上提……”?96。显然已经认识到捻转法离不开提插,因为捻转中本来 就有“提插”。

综上所述,捻转补泻法的运动形式属于螺旋运动,不只是简单的平面转动,因为 针身不仅有旋转也有上下移动。 九、近代文献统计

(一)文献检索范围及策略 1.1检索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部期刊、维普数据库全部期刊、万方数据库全 部期刊。

1。2检索年限

1966年1月一2010年12月。 1.3关键词

捻转补泻进行反复检索,对参考文献辅以手工检索。对其中重复的文章进行统一 筛选,并排除重复发表等情况。 1.4纳入标准

1.4.1与捻转补泻法有关的文献,以捻转补泻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疗法的

文献。包括单独使用捻转补泻法、或联提插补泻法的针灸疗法、或联合中药疗法、 或以动物研究捻转补泻法的机理、或以人体研究捻转补泻法的机理。

1.4.2实验研究捻转补泻法的报导。由于捻转补泻法在研究过程中,有以小鼠、

家兔这类以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也有以健康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验研究;也有动物与人体经实验研究后,对于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的这类捻转 辛卜泻法的报导。

1.4.3以捻转补泻法为治疗的综述类文献。 1.4.4以捻转补泻法为治疗的临床验案类文献。 1.5排除标准

1.5.1捻转补泻法不作为治疗方法之一的文献。 (二)初步分析结果 2.1文献类型分布情况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M)全部期刊,查到近38年有关针捻转补泻

的文章共122篇,其中文献综述23篇(18.85%)、l隔床观察55篇(45.08%)、手法分 析18篇(14.75%)、动物实验15篇(12.30%)、人体实验7篇(3.28%),综合报导4 篇(3.280k)。具体见表1及图1: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表1文献类型及篇数 文献类型 数量

百分比(%)

文献综述临床观察手法分析动物实验人体实验综合报导总数 23

18.85% 55

45.08% 18

14.75% 1574

12.30%5.74%3.28% 122 100%

画画文献综述述 阅阅益床观察察 口口手法分析析 口口动物实验验 ...人体实验 验 日日综合报导导 图1文献类型及篇数

由表1及图1可以看出,有关捻转补泻法的临床观察方面的文献占检索到文献的 绝大多数,文献综述和手法分析的文章也较多,相对实验相关文献所占的比例较少。 提示作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正是我们今后工作需要加强的 地方。

2.2各年代不同文献类型分布情况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表2各年代不同文献类型分布情况 年代 60-69 70-79

80-89 90-99 00-09 总数

文献综述 临床观察 手法分析 动物实验 人体实验 综合报导 11 22 23 55 叮.00 18 15

2 12 1 21

由表2及图2可以看出,捻转补泻法的临床观察文献在80年以后数量增加明显, 直到09年,出现回跌;但有关实验的文献有在慢慢升高的趋势,出现取而代之的情况, 因此实验研究也是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另外,在手法分析的文献,则是仅大量 出现在00-09年间。

(三)捻转补泻法的临床研究文献规律探讨 3. 1临床研究级别与纳入标准、数据提取 3.1.1临床研究级别

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原则,临床研究依据其科学性、质量和可靠程度大致上 可分为五级,其可靠程度及论证强度逐级降低: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 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后而做出的“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统评价”(SR)或Meta一分析;二级为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三级为设有对照组但 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即临床对照试验 (Cliniealeontrolledtrial,CCT); 四级为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又称“叙述性研究” (DescriPtivestudy);五级为 专家意见 (ExpertOpinion)。 3.1.2纳入标准 ①SR文献的纳入标准: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 而做出Meta一分析 ②RCT文献纳入标准: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如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对 照另一种不同的针灸或非针刀疗法);临床研究文献中出现?随机分配”、“随机分为”、 “随机”字样;在多个病人中进行的研究。 ③CCT文献纳入标准:同期比较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临床研究文献中未出现“随 机分配”、“随机分为”、“随机”字样;在多个病人中进行的研究。 ①叙述性研究纳入标准:无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 ⑤专家意见纳入标准:专家的个人见解和评论。 3.1.3数据提取

根据各类文献的纳入标准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格。对于SR,就文献的纳 入文献的完整性、纳入研究的质量、发表性偏倚和异质性检验进行数据提取;对于 既T、CCT和叙述性研究,根据文献的类别出处、年代、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方法、盲法采用、基线资料状况、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干预措施、入路部位、

样本量、疗效、统计学处理及随访、失访等各种情况,用 MICrosoftExcel软件对 各项资料和数据进行记录、提取和统计分析。 3.2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2.1临床研究文献篇数

根据检索结果,自66年至今捻转补泻法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共122篇,其中

SR文献O篇、RCT文献25篇、CCT文献35篇、叙述性研究文献25篇、专家意见37 篇。分布图见表3及图3: 表3临床研究文献类型及篇数

文献类型SR RCTCCT叙述性研究专家评论总数 量 025352537122

百分比(%)20.49(.69 .490.330%神应经捻转补泻法特色探讨 ...SRRR 加加 RCTTT 口口 CCTTT 口口叙述性研究究 ...专家评论 论

图3临床研究文献类型分布图

从表3及图3可以看出,专家评论在所有临床研究文献中占最多数,其次是CCT

文献,再次是RCT文献,而叙述性研究也暂不少比例,SR文献为O。说明亚待从循证 医学的角度去分析捻转补泻法的临床文献,以期了解捻转补泻法临床科研方法学的 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提高针灸手法临床研究的品质及疗效,并将分析总结的有重要 价值的研究成果指导临床。

3.2.2各年代不同类型临床文献分布情况 表4各年代不同类型临床文献分布情况

年代60一6970一 7980一 8990一9900一 0910一总数 SR一一一一一一O 2010195RCT CCT 25 35

叙述性研究 专家评论2 25 37

八O︵b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图4各年代不同类型文献分布情况

由表4及图4可以看出,RCT文献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00-09年以后,RCT 文献明显增多,变为捻转补泻法相关文献的主流,说明临床研究文献质量逐年增高, 更注重科研设计的随机及对照。 +、小结与探讨

捻转补泻法自窦汉卿确立“随济左而补暖”“迎夺右而泻凉”的总则,到陈会“经 从两边发”观念指导下补泻分左右两侧(双手行针),再到李挺等分男女、左右、手

足阴阳和上下午不同的补泻方法,实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太极分阴分阳,越分越多,才有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