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血常规化验单
[英文缩写]blood routine; 血RT。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英文缩写]CD 代号 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WBC 白细胞 成人 4.0-10.0 10*9/L 6个月-2岁婴儿 11-12 10*9/L 新生儿 15-20 10*9/L RBC 红细胞 成年 男性 4.0-5.5 10*12/L 女性 3.5-5.0 10*12/L 新生儿 6.0-7.0 10*12/L HGB 血红蛋白 成年 男性120-160g/L 女110-150g/L 性新生儿170-200g/L HCTPCV 或 红细胞比积 或 红 细胞压积 男性 0.42- 0.49 L/L或42%-49% 女性 0.37-0.43L/L或37%-43% PLT MPV PCT MCV MCH MCHC NEUT% 血小板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压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血红蛋白量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中性细胞比率 100-300 10*9/L 7-11fl 0.11-0.28% 82-95 fl 27-31pg 320-360g/L 杆状核 0.01-0.05 (1%-5%) 分叶核 0.50-0.70 (50%-70%) LYMPH% 淋巴细胞比率 MONO% 单核细胞比率 EO% BASO% NEUT#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 中性细胞数 (20%-40%) (3%-8%) (0.5%-5%) (0%-1%) 杆状核0.04-0.5
10*9/L 分叶核2-7 10*9/L LYMPH# 淋巴细胞数 MONO# EO# BASO# 单核细胞数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0.8-4.0 10*9/L 0.12-0.8 10*9/L 0.05-0.3 10*9/L 0-0.1 10*9/L 37-51% 11.5-14.5% 15%-17% 13-43% 男性0-10 mm/L 女性O-15 mm/L 1.血细胞计数仪 检测项目:WBC,GR#,GR%,LY#和MON#,LY%和MON%,HGB,MCHC,PLT,HCT及推算项目RBC,MCV,MCH,PCT,MPV,RCDW,LCDW。
2.三分群血常规,就是说五种白细胞被分成了大中小三群:
LY% 淋巴群 MO% 中间群
GR% 粒细胞群(中性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3.中文名称、英文缩写
(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
RDW_SD 红细胞分布宽度 SD RDW_CV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PDW P-LCR ESR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型血小板比率 血沉 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 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 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 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 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 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
血液化验问答总汇
1.问: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一般了解和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常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一次测定可以得到多达十几项参数,所测定的项目除上述四个参数外还包括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红细胞各项指数、白细胞分类结果等许多参数,甚至还有三个细胞分布直方图。所以血常规的概念可以扩大为含有多项红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多达十余项指标的一组实验内容,较为常见的是含有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化验结果。血常规具体各项目的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书中各项目的详细介绍。
2.问:什么是血象?
答:这是一个习惯的称呼,某些临床医生和病人习惯将血常规检查称为“血象”,在某些书中甚至专业书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医生说:“先去查个血象”,实际上这时候要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这个血象检查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色素)和白细胞分类等一些最常见的检验项目。
3.问:为什么要常做血常规检验?
答:在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另外,一些已经明确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需要经常做血常规检查,这时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
愈的常用指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化疗、放疗及血液病等特殊病人中,血常规检查是个非常重要的和经常需要检测的观察指标。
4.问:仪器化验和打印的血常规检验内容又多又复杂,如何看懂?
答:现在在一般大中型医院做血常规检验,多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拿到的是列有十几项参数的化验结果。因为医院采用的仪器不同,打印结果的编排顺序也不一样。表1、2、3列出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细胞各项参数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参考值、测定单位。
表1 多参数血常规项目、缩写、参考值和单位简表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位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 女3.5~5.0 新生儿6.0~7.0 10*12/L或106/μl
血红蛋白(血色素) HGB或Hb 男:120~170 女:110~160 新生儿:170~200 g/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1 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男:40~50 女:37~48 %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11~15 %
白细胞计数 WBC 4.0~10.0 10*9/L或103/ml 中性粒细胞 NEU;NE;GR; 50~70 % 杆状核粒细胞 1~4 % 嗜酸粒细胞 EOS 2~6 % 嗜碱粒细胞 BAS 0~1 % 淋巴细胞 LYM;LY 20-40 % 单核细胞 MON;MO 3-8 %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 10*9/L或103/ml 平均血小扳体积 MPV 6.0-11.5 f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20% % 血小板压积 PCT 0.115-0.285 %
表2 多参数血液细胞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打印样式
(日本光电MEK6108K型)
日期和时间 17/AUG/98 16:12 标本编号 NO.0113 白细胞 WBC 7.7x1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 23.3% 中间细胞百分比 MO% 8.3%
粒细胞百分比 GR% 68.4% 淋巴细胞绝对值 LY 1.8x10*9/L 中间细胞绝对值 MO 0.6x10*9/L 粒细胞绝对值 GR 5.3x10*9/L 红细胞 RBC 3.06L×10*12/L 血红蛋白 Hgb 92g/L 红细胞压积 HCT 27.2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9fl 平均红细血红蛋白量 MCH 30.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38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13.5%CV 血小板 PLT 174x10*3/mL 血小板压积 PCT 0.11%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8f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18.9%
表3 多参数血液细胞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打印样式 (日本东亚 SYSMEX F-820型) 编号和日期 NO.10 25/8/98 时间 10:00
白细胞 WBC 7.0x10*9/L 红细胞 RBC 4.48x10*12/L
血红蛋白 HGB 133g/L 红细胞压积 HCT 0.397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8.6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29.7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35g/L 血小板 PLT 103x10*9/L 小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百分比 W-SCR 0.285 大细胞(粒细胞为主)百分比 W-LCR 0.715 小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绝对值 W-SCC 2.0x10*9/L 大细胞(粒细胞为主)绝对值 W-LCC 5.0x10*9/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CV 0.121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12.2f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11.4fl
5.问: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红细胞测定有何意义?
答: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类细胞,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进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每天有许多细胞因衰老而死亡,另有许多新生的红细胞取代衰老的,使红细胞数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持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此
时需做红细胞计数以得到红细胞的确切数量。
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正常人红细胞因性别和年龄差异有所不同:
男 性:(4.0~5.5)x10*12/L 女 性:(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
(1)红细胞相对增多 血浆容量减少而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多,超过参考值上限或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失常。常见于以下情况:严重呕吐和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致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加。
(2)红细胞绝对增加 此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居住在高原地区;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呈病理性增加;血液系统疾病之一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属红细胞数量病理性绝对增加。
红细胞数量减少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大量失血三种主要原因。
(3)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4)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
(5)各种急性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6.问:血红蛋白是用于评价人是否贫血的主要指标吗?
答: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系统的载体,它具有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特性,可将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后呼出体外。血液的颜色是红色的,这也与血红蛋白有关。
血红蛋白确是用于评价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但
不是唯一指标。医生常说的贫血和不贫血也多以血红蛋白测定值为主要依据。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具有基本相同临床应用价值,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还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如每升血液中有1.00×10*12个红细胞,相当于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为30克(30g/L)。可以通过这个比例关系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量是否平行。如有较大的差异则说明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和形态有所改变,或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的量有所改变,此时应该注意MCV、MCH、MCHC等几个红细胞参数,他们也是分析判断贫血的几个重要指标。
7.问:“你有几克血”是怎么回事儿,血红蛋白的参考值是多少?
答:临床工作中经常听到有病人说“医生,我的血色素有几克?”;“我有几克血?”这样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所涉及的只是一个常用的测定项目:血红蛋白。血色素即是血红蛋白,是非标准的称呼,或者叫“俗称”,英文缩写可写为HGB或Hb。血红蛋白可以用“克”这一单位来计量,是表示单位体积血液中携带的血红蛋白量。惯用测量单位是每百毫升(分升)血液中含有多少克血红蛋白,而现在多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以每升(一千毫升)血液中有血红蛋白多少克为准。例如以前人们说“我的血色素是15克(15g/dl)”,而现在应该说“我的血红蛋白是150克(150g/L)”。血
红蛋白参考值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异,国内较为公认的参考值如下:
男 性:120~160g/L,最高不应超过175g/L。 女 性:110~150g/L,最高不应超过165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的血红蛋白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接近于成年人,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血红蛋白比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偏高,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增高。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使用价值近似,血红蛋白的升高和降低可参考红细胞升高与降低的临床意义。
8.问:什么是血色素,观察人的皮肤和眼皮能判断贫血吗?
答:血色素是习惯称呼,现在统称为血红蛋白。
8.问:什么是血色素,观察人的皮肤和眼皮能判断贫血吗?
答:血色素是习惯称呼,现在统称为血红蛋白,是评价病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丢失和减少,使得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时即为贫血。长期贫血的病人除了有具体的临床表现外,还可能在外表上有不同的表现。如皮肤颜色和巩膜(俗
称白眼球)与血色素高低有一定关系,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和人士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人的巩膜,眼皮、面颊、指端、嘴唇等部位初步判断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程度,如发现上述部位呈现苍白色,没有健康的血色或粉红色,即疑及贫血问题,但最终的和准确的血红蛋白结果还必须由实验室测定后得到。
9.问:表示贫血的红细胞参数有哪几项? 如何用它们判断贫血类型?
答:医生用于判断贫血的主要指标是血红蛋白浓度,除了血红蛋白外还可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还应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传统上贫血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单纯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们的分类方法是按照MCV、MCH、MCHC的不同而设定的,详见表4。
表4 贫血的MCV、MCH、MCHC分类法
贫血类型 MCH(pg) MCV(fl) MCHC(g/L) (参考值) 27~31 80~98 320~360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32~50 >正常,100~160 正常,320~360
正细胞性贫血
正常,27~31 正常,80~98 正常,320~360 单纯细胞性贫血
<正常,21~24 <正常,70~80 正常,320~36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12~29 <正常,50~80 <正常,240~300
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因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或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 单纯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10.问:RDW是什么参数,它与贫血的分类有何关系?
答:RDW是一个新的红细胞参数,它的全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较低,在参考值范围以内。如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参考
值为:11%~14.5%。RDW作为一种新的红细胞测量参数。它只能出现在用自动化细胞计数仪测定的结果中。它同样可以作为贫血分类的指标之一,一般可以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具体贫血分类指标和常见疾病如下: (1)MCV降低,RDW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慢性疾病、轻型地中海贫血、儿童。
(2)MCV降低,RDW升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β-型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S病。 (3)MCV正常,RDW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正常人属于此种情况。其他异常表现可有慢性疾病、慢性肝病、脾切除术后、急性出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等情况。
(4)MCV正常,RDW升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如早期或混合性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贫血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5)MCV升高,RDW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冷凝集素升高等。
(6)MCV升高,RDW升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部分镰刀状细胞性贫血。
11.问:什么是红细胞压积,测定红细胞压积有何意义?
答:血液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可以把血液分为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如果将血液放在一个特殊的试管中(温氏管)按规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离心,最终使得红细胞完全压实在试管的底端,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密切,尽可能排除所有血浆,此时血浆会全部被挤出到血细胞的上面,这时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红细胞压积,即压实的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数(或百分比),也叫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压积还可用毛细管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通常缩写为HCT或Ht,测定单位现在多用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占有多少升来表达(L/L)。 参考值:
男:0.40~0.50L/L(40%~50%) 女:0.37~0.45L/L(37%~45%)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12.问:血液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
答: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将不会存在。血液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说,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人们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果血液不经过抗凝处理,让其自然凝固,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有形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中不含有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成分。
13.问:血液是如何循环的,人有多少血液?
答:血液是一种黏稠的红色液体,它流经人体的各个部分,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到小血管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回到心脏,经过心脏将血液送入肺内,静脉血在肺脏的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重新带足氧气变为鲜红的动脉血,再回流到心脏中,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一个成人大约有相当于体重的8%的血液在全身各个部位循环,也就是说如果体重为60公斤的人约有4.8公斤的血液。血液的比重约为1.060,因此4.8公斤重的血液约有4.5升。
14.问:化验中要求的全血、血浆和血清有何区别?
答: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他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抽血做化验中常遇到某些化验要求用血清测定、用全血测定、用血浆测定,即是指血液标本的三种主要处理方式和要求。
血清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血液的抗凝处理需要抗凝剂,选用什么抗凝剂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15.问:血液应该是鲜红的,为什么有时抽出的血是暗红的或黑红色的呢?
答:前面说过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人体动脉多处于身体的较深部位,因此不易看到,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因含有较多的氧份而呈鲜红色,因此在动脉末梢部位如耳垂或指尖部取血或皮肤外伤后流出的血常显红色或鲜红色,此外略有贫血的患者血液也多显鲜红色。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浅部位,如在肘部、手背、大腿和脚面极易看到,并且呈青紫色,静脉中流淌的血液为静脉血,静脉血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而显得颜色暗淡。做血液化验时多从肘部静脉抽血,因此你看到的抽出的血液常为暗红色或黑红色,此时也可表明你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血 红蛋白较多。此外当血液浓缩时或患有肺心病的病人静脉血可呈黑紫色。
在指尖等末梢部位取血时也有可能见到血液的颜色较深,类似于静脉血,这是因为它们多来源于末梢静脉一端,或血红蛋白浓度较高,或血液浓缩等因素造成。
细胞数的正常值作比较,才能较准确地判断贫血的程度,例如新生儿初生时,其血红蛋白量如为12克%,这与初生时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比较,则表明患中度贫血。
[分类]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1)大细胞性贫血 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正细胞性贫血 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3)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故对诊断和治
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1)失血性 急性失血(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和慢性失血(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2)溶血性
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包括(1)红细胞膜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酶缺陷 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等。(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 如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包括 (1)免疫因素 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 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3)化学物理因素 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4)其他 如脾功能亢进。
3)造血不良
如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抑制 (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等)。
以上两种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病因分类法。由于形态分类可用于推断病因,对病因诊断起辅助作用。因此,可互相补充。
[临床]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程度轻重、发生急慢和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论,急性的贫血如急性失血或溶血,虽贫血程度较轻,亦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休克。而慢性贫血,早期由于机体各器官的代偿功能较好,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当代偿不全时才逐渐出现症状。小儿对慢性贫血的耐受性一般较成人为大。个别慢性贫血患儿(如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在重度贫血时仍可走路上楼。由于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输送全身,贫血时,血液含氧量减少而呈低血氧症,这就引起组织与器官功能减退而产生各系统症状。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方面;
一、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轮、手掌等)、粘膜(睑结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苍白色。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每易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二、 造血器官反应
婴儿期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稳定,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组织呈增生性反应,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强),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
胞。
三、各系统症状 1)循环和呼吸系统
这两个系统的症状是互相联系的,贫血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出现一系列代偿功能改变,如通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来达到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活动后更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出现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2)消化系统
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3)神经系统
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易激动等,脑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昏厥。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治疗] 一、去除病因
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但尚有某些贫血趵病因尚未充分明了,对此,应积极加以研究,明确其病因,并予以去除。
二、一般疗法
适当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
于小儿的年龄和病情。
三、药物疗法
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有:铁剂、维生素Bl、和叶酸。铁剂仅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l和叶酸适用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此外, 氯化钴、睾丸酮、中药首乌、阿胶、当归、鸡血藤、熟地黄等均有刺激骨髓造红细胞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
四、输血疗法
重度贫血或因贫血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输血是抢救措施。长期慢性贫血者,若代偿功能良好,可不必输血,必需输血时宜注意输血量和速度。输血量一般10ml/kg/次。输血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对于贫血合并肺炎的患儿,每次输血量和速度更应减少和减慢。
五、并发症处理
婴幼儿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紊乱等,对此,除应积极处理外,还需要考虑某些特点,如贫血患儿在消化紊乱时,对于体液失调的调节能力较无贫血的患儿差,在处理时宜结合具体情况,仔细分析观察,并及时给以对症和针对病因的治疗。
正在阅读:
血常规化验单05-13
基督教家庭小品(重生)06-15
谁是阳光私募背后的“制造者”05-02
成都PHP技术培训学校哪家好?PHP国信安双框教学怎么样05-07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版)03-03
大学生应为建设文化强国而努力12-28
修正引体向上姿势的方法12-10
关于小学教务处工作总结多篇04-25
第3课 盛唐气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 精品教案03-21
南瓜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药理研究新进展07-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血常规
- 化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