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应急救援

更新时间:2024-07-04 0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之十一 应急救援 公司名称: 浙江春旭铝业有限公司 年度: 二〇一五年 修 改 页 序号 修订内容 日 期 制 订 审 核 批 准 一、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 3职责 企管部、生产部、急救员在公司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4内容和要求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经理为副组长,安全部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5)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辨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6)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7)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信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8)应急救援预案物资保障。根据公司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的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9)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0)成立兼职救护队,人员由各部门、车间主要负责人及重要员工组成,并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和培训,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11)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衔接。根据相关规定,公司与当地卫生所签订救援协议。 (12)应急管理费用由总经理审批,财务部予以保障。 浙江春旭铝业有限公司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预案编号:AQ201501号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修正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签发人(签字): (单位公章)

目 录 1.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基本响应 5.3响应程序 5.4应急结束 6信息发布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2应急队伍保障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经费保障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2演习 10奖惩 10.1奖励 10.2责任追究 10.3保险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1.2应急预案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4制定与解释 11.5 预防监控措施 11.6 事故现场处置 11.7应急预案实施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对社会有严重影响事故的发生,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在发生突发性重大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实施救援,从而达到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损失、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保证生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生命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8)《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9)《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1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 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管局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4]75号) 13)《浙江省安全监管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浙安监管应急[2009]135号)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15)龙游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及下属车间的应急管理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风险的评估结果,建立针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两类。 1.5 应急工作原则 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所属行业的危险特性及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科学施救”的原则。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见:危险源辨识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公司领导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车间)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安全部为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如有特殊情况组长不能到位时,由副总经理代任,副组长不在时由在场最高负责人当任。成员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等组成。 应急救援时公司各部门(车间)班(组)长以上人员必须立即响应,由总指挥部统一指挥。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通讯联络组 事故调查组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1.2危险源监测监控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生产厂家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 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4.1.3危险源预防措施: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2)根据存在的危险源,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3)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针对存在危险源加大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 4)落实层层交底制度,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内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严禁违章操作。 5)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力度,根据气候、环境等变化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排查、辨识和调整。 6)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7)相关责任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8)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2 预警行动 对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臵警戒。同时报告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 以及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司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如在非工作状态发现险情,发现者应迅速直接向车间负责人报告。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自然灾害、周边险情后,获取人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确认信息属实,及时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快速手段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公司应急值守电话: 应急指挥电话:

b)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现场有关人员应当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当班值班长或其指定的现场负责人,车间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须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伤亡人员自然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调查、善后组织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 c)信息传递 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单位所在地乡镇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发生一般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车间应立即向本公司和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2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简要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单位生产事故分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因而设臵三种响应级别。 Ⅰ级响应,适用于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 5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较大事故; Ⅱ级响应,适用于造成5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 Ⅲ级响应,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 5.2基本响应 公司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公司事故应急小组报告,启动作业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具体为: 1、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3、警戒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5、通讯联络协调组向常山县交警队110指挥中心通报事故险情状况, 6、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7、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1)外伤应急处理 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a 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5.3 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I、Ⅱ级应急响应,事发单位针对事故性质、类型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Ⅲ级应急响应,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5.3.1报告与报警 (1)岗位人员发现事故险情时应立即向本单位安全主管汇报,安全主管必需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等级。 (2)岗位发现事故险情汇报时,要讲清事故部位、事故发展态势、事故类别等情况,为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提供依据。 (3)事故发生后,安全主管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应打119或110。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岗位人员可以直接报警。 (4)总指挥接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5.3.2应急救援 一但发生事故,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必须投入应急救援工作,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发挥力量。 5.3.2.1报警(119、120、110等),并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5.3.2.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的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报警 指挥人员到位 事故发生 接警 警情判断 应急响应 信息反馈 应急资源到位 是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信息收集 联络、上报 启动预案 现场抢救 事故调查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应急结束 总结评审 是否 不可控 医疗救护 扩大应急 应急救援 人员撤离、疏散 应急增援 事态控制 信息传递 应急避险 应急恢复 5.4 应急结束 5.4.1 应急解除判别指标 5.4.1.1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处置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标准; 5.4.1.2 危害已经消除,对周边地区构成的威胁已经得到排除; 5.4.1.3 现场抢救活动(包括搜救、险情及隐患的排除等)已经结束,被紧 急疏散的人员已经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经安全返回原地。 5.4.2 应急结束程序经过应急处置后,应急指挥中心确认满足专项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6 信息发布 6.1新闻发言人 (1) 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由公司安全部责。 (2) 现场对外信息发布人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指定。 6.2 信息发布原则 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 及时准确。 6.3 信息发布形式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 7 后期处置 7.1 现场后期处置 现场应急终结后,事发单位要实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善后恢复 做好准备。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尽快做好各项后期处置工作。 7.2 情况报告 事发单位在现场应急终结后 24小时内向本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交事故和现场应急工作书面报告;公司向市安监局、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事故和应急 工作情况。 7.3 应急总结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编写的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应急处置过程;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各所属单位必须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设备、工具。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以及当地医院、救援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公布如下: 公司外部应急联系表 单位 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 匪警电话 服务范围 应急救治 救火、危难求助 突发情况、危难救助 联系电话 120 119 110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2 应急队伍保障 (1)应急救援组:由车间干部职工组成,其中车间负责人为组长,车间安全员为副组长,各班值长为现场负责人,运行、检修人员为成员。 (2)后勤保障组:由公司安全部、财务部人员组成,其中,安全部主任任组长,财务部部长任副组长(分别负责后勤、宣传等)。 (3)通讯联络组:由公司安全部、宣传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副主任任组长,负责宣传人员任副组长。 (4)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部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安全部主任任组长,安全员任副组长。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各所属车间应配备应急报警系统、急救设备、应急照明及动力、 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讯及运输设备,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清单,明确贮存地点,并保持状态完好。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4 经费保障 公司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急救援专项经费来源,设立20万元的经费,且经费只能用于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人员培训保障和应急预案演练保障。 8.5 其他保障 车间应根据自身生产特点、生产场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危险源的情况,确定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资金等。 9 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9.1.1 公司及所属车间应制定应急管理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9.1.2 车间应半年进行一次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9.1.2.1 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用电常识、 在建工程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使用等安全技能。 9.1.2.2 危险源辨识,事故报警。 9.1.2.3 紧急情况下各类人员的防范措施。 9.1.2.4 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9.2 演练 9.2.1 公司根据危险源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9.2.2 各类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前均应制定计划,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 进行总结评价,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修订。 10 奖惩 10.1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 案以后,各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不得借故延误。 10.2 公司各所属车间要树立全局观念,抢险救援过程中,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可调用所属车间人员、设备、物资等,车间必须无条件服从,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任何车间和个人都不得拒绝,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0.3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 予奖励: 10.3.1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10.3.2 使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10.3.3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0.3.4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0.4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10.4.1 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10.4.2 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真实情况的。 10.4.3 拒不执行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 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10.4.4 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 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6.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机械制造(加工)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7.直接经济损失:指生产安全事故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8.次生灾害:指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周围环境、周围设施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房屋破损,水管、燃气管道的破裂以及人员伤亡等。 11.2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送主管局及市安监局备案。 11.3 维护和更新 11.3.1 本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 11.3.2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及时修订: (1)本单位因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 (2)本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进行调整;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 11.3.3 应急预案修订后,及时向主管局和市安监局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1.4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负责编制与解释 11.5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批准发布之日实施。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对人员伤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反应,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安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1.2.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守则》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所发生的人员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恢复的全过程管理。 2、公司概况 2.1 公司基本情况 2.2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类别有: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中暑、中毒、窒息、烧(烫)伤、车辆伤害、滑倒摔伤等其他伤害。 2.3 人身事故分级 2.3.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3.2重伤事故:指只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2.3.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2.3.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 2.5 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结合、互相协作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指挥机构 3.1.1事故发生后,公司主要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或委托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尽快救治伤员。 3.1.2按规定向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1.3负责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善后处理工作的物资供应及车辆调配。 3.1.4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 3.2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 指 挥:车间、部门行政一把手 副指挥:车间、部门安全主管 成 员:各班组长 3.3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以生产车间和部室为单位,成立各自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3.3.1紧急救援小组 3.3.2通讯保障组 3.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3.4.1结合本车间部室的工作特点、工艺流程组织自救演练。 3.4.2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抢救,根据伤害(疾病)发生情况,联系相应的医疗机构。 3.4.3在组织救援的同时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公司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后,服从总指挥的命令,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协调安排工作; 3.4.4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对事故的发生情况调查、了解和取证工作。 3.4.5举一反三接受事故教训,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善后工作。 4、响应处置 4.1 响应分级 公司安全员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报告,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程序,成立救援小组,要求各救援小组奔赴事故现场。 4.2应急人员安全 进入事故现场区域,按现场实际佩戴好防护用品,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鉴定,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监督。 4.3 响应程序 发生人员伤害时,现场人员应展开自救。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害事故,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触电急救措施、创伤急救措施、烫伤急救措施、中毒急救措施、窒息急救措施、高温中暑急救措施以及交通急救措施等。 4.3.1触电急救措施:首先使伤者脱离电源,高处作业者还应有防止高空坠落措施,然后在现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触电急救法急救,并及时拨打120,对伤者进行救治。 4.3.2创伤急救措施:创伤急救措施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抢救前应先判断受伤者受伤程度(如大出血、骨折和休克等)然后进行创伤急救,并及时联系120对伤者进行救治。 4.3.3烫伤急救措施:及时让伤者脱离高温区,就近寻找水源向伤者烫伤部位浇水降温,及时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4.3.4中毒急救措施:首先使伤者离开中毒区域或放置在通风场所,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现场,采取临时救治措施后,及时将伤者送往医疗部门救治。 4.3.5窒息急救措施:当发现人员出现四肢无力、昏迷反应时,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加强现场通风,现场人员救护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使用正式空气呼吸器),窒息人员救出后,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抢救,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4.3.6高温中暑急救措施:现场人员发现周边人员出现头晕、两眼发黑、身体发软的症状,应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扣散热,同时用湿毛巾敷患者头部,手掐人中,使其苏醒,并尽量给患者口服足量淡盐水,患者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4.3.7交通事故急救措施:公司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报告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拨打急救电话120,对于卡在事故车辆中的人员,而现场无法救援时,应对受伤人员给予安慰,等待人员救援。 4.3.8高处坠落:应迅速使伤员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将伤员运至安全地带,搬运伤员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当伤者外观无出血,但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急促、冷汗淋漓、四肢阙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症状,应使其迅速平躺,抬高下肢,保持温暖。 4.4 现场警戒 事故发生后,安全保障组在人员伤害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封闭,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交通的畅通。 4.5 人群疏散 人员伤害事故发生后,由现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组织人员按安全通道、出口疏散。 4.6 事态监测与评估 由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人员伤害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监测信息做出初步评估,将各阶段的事态监测和初步评估的结果快速反馈给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整体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4.7 信息发布 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派新闻发言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相关方,安排公众咨询,负责事故信息的统一发布,其他部门及员工未经授权,不应对外发布事故信息或发表对事故的评论。 4.8 现场恢复 事故发生后,应保留事故现场,供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取证,调查取证完毕方可清理、恢复现场,拆除有关警示标志、遮拦等,清理现场垃圾、损坏物。 4.9 应急结束 4.9.1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配合调查人员做好现场的保护、事后调查等善后工作。 4.9.2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由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告应急处理行动结束。 5、培训与演练 5.1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人员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6、本预案由公司安全部责备案。 7、本预案由公司安全部责修改更新,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负责组织评审,每年对本预案评审一次,并提出修订意见。 8、公司安全部责对本预案制定和解释。 9、本预案自 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 电 话 电 话 电 话 救援小组 联络通讯组 后勤保障组 事故调查组 电 话 电 话 电 话 主要职责 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主要职责 对突发事件的物资供应 电 话 对突发事件的报警(110、119、主要职责 120)、上报主管部门工作 主要职责 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抢救救援工作 主要职责 组织指挥公司应急救援。 主要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协助总指挥及副总指挥担任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并主要职责 在总指挥、副总指挥都不在的情况下,带班对突发事件有权行使指挥权。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 物资名称 安全帽 数量(型号) 用途 头部保护 防雨、防雪等 应急照明 储存地点 管理员 联系电话 雨衣 应急照明 灯具 绝缘靴 处理漏电事故时 防护 处理电气故障等 各种事故的抢救 各种事故的抢救 各种事故的抢救 各种事故伤员的 抢救 各种事故的抢救 备品备件 安全警示 常用电工 工具 氧气瓶 救护服 软、硬担架 急救药箱 防毒面具 其它工具 材料 安全警告 牌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记录 日期: 编号: 编码: 日 期 主讲人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急救方法: 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地 点 记录人 参加人员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日期: 编号: 编码: 日 期 主讲人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应急预案的程序。 应急人员对相关应急救援知识; 基本防护知识; 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消防器材的使用; 灭火的要领; 联络组、治安组、善后纠、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地 点 记录人 参加人员 公司会议室 见签名表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会议记录 日期: 编号: 编码: 时 间 地 点 会议主题 主 持 参加人员 评审预案内容: 接警与通知; 指挥与控制; 警报和紧急公告; 应急资源; 通讯: 事态监测与评估; 内 容 警戒与治安; 人员疏散;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 应急人员安全; 搜索和救援: 泄漏物控制; 恢复。 经过评审会议,评审人员认为预案编制内容齐全,可按照预案内容 进行紧急事件的处置实施。 应急预案的评审 记 录 见签名表 紧急救援预案演习记录 日期: 编号: 编码: 预案名称 演习时间 接警人 值班人员 联系人员 与当地相关部门报警电话 启动预案救援组织过程简述: 当安全员接到报警后,立即报告总经理,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模拟电话拨打急救120,并模拟电话通知附近卫生院。总经理电话通知应急小组赶赴事故现场,联络组成员通过于机调动救援物资以及救援人员,救援小组以及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留安全通道,将中毒员工抬到车间外空旷处。并检查是否有中毒昏迷和其它地方有没有受伤情况;根据情况,在等待救护车或卫生院专业救护人员的到来之前,进行现场急救。 消防演习 地 点 接警时间 电 话 电 话 120 救援措施简述: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利用公司救援物资,人员配合,现场急救。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和认定: 通过现场查看,员工询问,本次事故主要原因:员工违反公司管理规定,在易燃场所动火作业,未采取任何措施。 生产恢复。 应急预案演练评审记录 日期: 编号: 编码: 预案名称 评审时间 参审人员签名 优点: 1.各人员都能调动,拉的出,服从统一调度,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也比较到位。 2.物资准备与供应也能及时跟上。 3.抢险现场人员都能以大局为重,表现了我们公司良好的团队精神。 缺点: 把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当成成演练,态度不够严肃,思想上不够认真,说说笑笑存在事情不断。 的问 救援设备及医疗设施不足,影响救援效果。 题及 整改措施: 评审 1.加强教育,使全体员了充分认识到公刊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消除事故隐患,解除人员意见 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演练只是把煅练队伍,提高熟练水平,确保有备无患,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组织学习,把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细节.每个过程及要求.注意事项等达到人人明白,并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进行不问断的学习,组织考试,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建立长效机制,不断煅练队伍,形成合力。 本次演习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演习的效果,但此次演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大家认真总结改进。 评审结果 指挥组长签字: 消防应急预案 地 点 见签名 公司会议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7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