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讲 朝核问题陷入美式“死局”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9 08: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10个省会调整出行政策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教 案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2018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第十讲 朝核问题陷入美式“死局”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分析朝核僵局的新特点,了解教学目的 美国朝核政策变化与调整,理解为什么说朝鲜第六次核试是“美式思维”解决朝核问题的彻底破产。 教学 重点·难点 1. 朝核僵局的新特点 2. 美国朝核政策变化与调整 3. 朝鲜核武研发:从谈判筹码到威慑手段 讲授、讨论、自主探究 教材、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 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持续恶化。朝鲜不仅连续试射导弹,威胁要用导弹对关岛周边进行“包围射击”,更在2017年9月3日进行第6次核试验。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新的对朝制裁决议,朝鲜就此威胁将“采取美国无法想象的强有力行动措施,整治强盗”。美国国内对朝也不断发出威胁动武的信号。那么,美国是否真会对朝采取军事手段,军事打击是会让朝鲜冷静,还是将给半岛局势“火上浇油”呢? 一、朝核问题的不断恶化和持续升级 近年来,朝核问题持续恶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产生严重影响。朝鲜加速核能力开发的现实与国际社会追求和实现朝核问题外交与政治解决进程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如何打破朝核问题僵局、如何应对朝鲜拥核的事实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国际社会面前。 (一)朝核问题的缘起 朝鲜的核技术研发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1956年2月,朝苏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核研究所协定》。1959年9月,朝苏又再次签订了《关于双方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1962年,朝鲜在平壤以北90公里处的宁边建造了一个原子能研究所,于1965年6月从苏联引进了一座用于研究的原子能反应堆。但是冷战时期的朝鲜发展核技术更多是为了和平,而并非为了发展核武器。由于冷战时期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附着于苏美教学方法 课程资源准备 两极对抗的全球安全结构,半岛南北分别形成了苏中朝“北方三角”和美日韩“南方三角”,而朝鲜处于“北方三角”阵营之中,其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同时,中苏两国一直坚持朝鲜的无核武器化,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朝鲜的核计划。因此对于朝鲜来说,发展核武器既没有太强的紧迫性,也没有太大的现实可能性。 随着冷战局势的缓和,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施的对外政策“新思维”,导致“北方三角”不复存在,而“南方三角”没有瓦解,半岛南北的权力格局开始出现变化。从朝鲜的角度来看,半岛权力结构的变更对其国家安全环境非常不利。由于没有了苏、中两国的庇护,朝鲜失去了强大的保护伞,只能直接面对美国的地区联盟体系。与冷战高峰时期相比,此时的朝鲜反而更没有安全感。在此背景下,朝鲜开始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核保障协定》的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1987年5月,朝鲜正式拒绝签署《核保障协定》,理由是美国在韩国仍然部署核武器。朝鲜的这一行为引起了美韩的怀疑,韩国和美国开始注意到朝鲜正在加紧扩大其核计划。1991年,苏联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促使朝鲜在核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转变。1992年1月30日,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核保障协定》。半岛权力结构失衡给朝鲜安全环境带来的挑战促使朝鲜应急性地采取了缓和策略,但这一策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朝鲜的安全环境。权力结构的失衡给朝鲜的安全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构成了冷战后朝鲜决意研发核武器的深层次动力。 冷战的终结彻底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权力格局,俄罗斯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上向西方倾斜,退出了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角逐。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建交,半岛权力结构进一步失衡。此时的朝鲜,因外援锐减,经济出现负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缩减为195.54亿美元,仅为韩国的6.59%。朝鲜一方面倍感孤立,另一方面因不再受中苏两国的限制而具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对于此时的朝鲜来说,核武器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战略地位,改善战略环境,而且可以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消除失败情绪,缓解国内压力。因此,孤注一掷地研发核武器便成为处于困境中的朝鲜无奈却也是必然的选择。1992年5月,朝鲜开始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检查,经过6次不定期核检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的结论是朝鲜的核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有制造和处理武器级核材料的能力。美国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朝鲜方面隐藏了核设施和核物质,要求对疑为核废料仓库的另两处设施进行特别检查,遭到朝方拒绝。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朝鲜于1993年3月12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二)朝核问题的拖延与螺旋上升 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后,克林顿政府以务实的态度改变了先前强硬的立场。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这成为第一次朝核危机的转折点。经过三轮谈判,同年10月双方达成了《框架协议》,第一次朝核危机得以控制。《框架协议》签订后,有关协议的履行问题不再是克林顿政府的优先考虑,加上共和党控制下的国会对美国对朝政策影响力上升,导致美国在《框架协议》的执行问题上犹豫拖沓。1998年9月,朝鲜宣布成功地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美国又无奈地承认由于“内部原因”,导致轻水反应堆建设工程延误,并承诺会采取补救措施。1999年,美国继续对朝提供重油和70万吨粮食援助。 在小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内,其内阁成员在朝鲜问题上形成了以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强硬派和以国务卿鲍威尔为首的主谈派。强硬派显然是占了上风,“9·11”事件后,美国非但没有对朝鲜的示好举动给予积极回应,反而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和先发制人打击的对象。2002年10月,朝鲜在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到访时承认拥有秘密的铀浓缩计划,朝核危机再次爆发。中国开始积极斡旋,2003年4月邀美、朝举行三方会谈,并于同年8月启动六方会谈。前三轮六方会谈并无实质性进展。为了竞选连任,小布什又咒骂金正日为“暴君”,成功连任后又指责朝鲜体制为“暴政前哨”。这些举动促使朝鲜宣布无限期终止参加六方会谈。后经各方斡旋,和美韩日协调立场,朝鲜在2005年夏天又回到了六方会谈。 第四轮六方会谈经历夏秋两阶段之后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9·19共同声明》。此时因部分保守主义强硬派的离开,小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有所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切尼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部门之间也难以做到协调一致。美财政部对朝鲜金融制裁的实施给《9·19共同声明》的落实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第五轮六方会谈的前两阶段会议无果而终,朝鲜于2006年7月试射导弹,又于同年10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声称的核试验行为,并列出了对朝禁运的清单。美国方面也意识到强硬政策的负面影响更大,改变对朝姿态,转向六方会谈框架内与朝直接对话。在第1718号决议的压力、美国政策转向以及各方积极斡旋的共同作用下,2007年2月,六方会谈得以开启第五轮第三阶段会议,并达成《2·13共同文件》,将《9·19共同声明》推向了起步落实阶段。同年9月、10月间的六方会谈第六轮第二阶段会议达成《10·3共同文件》,将《9·19共同声明》的落实引入了第二个阶段。但是,朝鲜的核计划申报没有完成,美国也未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第二阶段行动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不过,任期即将结束的小布什总统为了“政绩”需要,再次与朝鲜直接沟通,对朝 提供50万吨粮食援助,并承诺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2008年6月27日,朝鲜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10月11日,美国宣布将朝鲜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 然而,双方的让步与缓和意愿都是有限的,小布什再也无力改变对朝政策,朝鲜的拥核决心也更为坚定。李明博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趋于强硬,致使南北关系急剧恶化。朝鲜于2009年4月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同年5月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战略忍耐”是奥巴马政府时期实施的朝核政策,指的是针对朝鲜的无理挑衅行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以实施“战略克制”和“外交耐心”为反馈,等待朝鲜重回谈判渠道,以达到弃核和去核的目的。 美国国内普遍认为,小布什总统离任时,朝鲜逐渐偏离了在2005年《9·19共同声明》和2007年《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所做的承诺。在2010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奥巴马政府对美国面临的威胁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不再将恐怖主义和独裁国家列为主要威胁,而是将“暴力极端主义”看作主要安全威胁,同时主张构建“无核世界”,提倡召开全球核安全峰会,推动国际核裁军和倡导全球核安全合作。“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反映了其全球战略重心的调整,显示美国的防务政策逐步从反恐转向为应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战略性调整,并未将朝核问题列为外交优先选项。在朝核政策上,表现为漠视朝鲜的挑衅行为,使用海外战略资源,以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应对朝核问题,不主动刺激朝鲜,对其挑衅行为采取战略克制,以国际框架下的制裁为主要应对措施。 奥巴马政府对朝鲜实施“战略忍耐”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未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反而为朝鲜核能力升级提供了时间便利,是将时间和主动权让给了朝鲜,任由其肆意开发核武器和试射导弹,事实上是对朝鲜拥核的默认。在奥巴马两届任期的8年间,朝鲜先后进行了4次核试验和若干次导弹试验,核武器开发水平和导弹技术不断进步升级。2015年5月,朝鲜宣称其“核打击能力已经实现小型化和多样化”。2016年,针对朝鲜两次进行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第2270号决议和第2321号决议,刷新了联合国历史上对待单一国家最为严厉的制裁记录,但朝鲜重回谈判的可能性依旧越来越小。 特朗普执政后,明显修订了奥巴马第二任期把伊核问题作为外交优先选项的立场,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把朝核问题摆在伊核问题之前优先考量,反映了特朗普对待朝核问题的严重关切。 “以实力求和平”是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应用在对朝事务上, 包括两项重要内容:一是通过强化“实力”,加大对朝鲜的接触,迫使朝鲜主动与美国进行接触,实施“强制接触”政策;二是准备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一旦形势难以控制,则凭借军事上的“绝对实力”对朝鲜的核设施和导弹发射系统进行精确打击。 第一,对朝鲜实施“强制接触”政策。特朗普执政后在朝核政策上施行的具体手段是“极限施压”,即通过不断强化经济制裁和外交手段,迫使朝鲜停止核与导弹开发活动,但不寻求“政权更迭”,以“极限施压”开启“强制接触”的第一步。如果朝鲜改变其意愿和行为,美国将与朝方进行“接触”,目标是实现朝鲜无核化,而非暂停核开发或冻核。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明确释放了对朝政策是以接触为基调的信号,反映出特朗普本人将“接触和谈判列为对朝政策第一选项”的偏好。2017年1月,特朗普表示愿在“合适情况”下与金正恩举行会晤,再次对朝鲜伸出“橄榄枝”。 此外,为切断朝鲜发展核导所需外汇来源,美国政府从未放弃对朝实施经济制裁和金融防范。相较于美国前几届政府的对朝制裁措施——主要采取联合国框架下的行动,特朗普政府更在意制裁的实际效果,对朝鲜实施“次级制裁”的行动不断升级。“次级制裁”作为单边制裁措施,美国曾应用于伊朗和古巴。对朝“次级制裁”的目的,是通过大幅加大对朝金融和经济制裁的力度,使其难以获得进行核导研发的硬通货。其制裁范围不仅局限于朝鲜,还包括与朝进行非法交易的第三国企业及个人等,如果存在违反美国税收法、贸易法等情况,这些企业与个人将受到美国的法律处罚。 同时,美国还强化联合国框架下的对朝制裁行动。4月28日,美国务卿蒂勒森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有关朝核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上强调,如果各国还是按照“原有的方式来对待朝鲜是肯定不行的”。2017年3月,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说法,朝鲜通过该协会与全球银行网络仅存的联系已被切断。该机构曾表示,不会再为受到联合国制裁的三家朝鲜银行提供服务。 2017年5月初,美国务卿蒂勒森向朝方间接传递了“两弃”“四不”信息,即:朝鲜弃核、弃导,美不寻求朝政权更迭、不寻求搞垮朝鲜政权、不寻求加速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不寻求为跨过军事分界线找借口。5月8日,美朝在挪威奥斯陆开展了“对话”,朝方代表名义上是外务省下辖机构的学者,实为外务省美洲局局长崔善熙;美方负责人是“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迪马乔。这是美朝自2016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接触以来首次会面。尽管此次对话实际成果不多,但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是一次试探性对话,为两国开启正式对话作了铺垫。
第二,对朝鲜实施“先发制人军事打击”的可能性。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从未否定军事这一选项,对于特朗普来说,动用军事力量的意愿和行动对维持美国霸权地位、稳定全球秩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7年3月,美《国家利益》杂志刊文称,美国正在更新其对朝作战的“5015作战计划”。有报道称,美韩“关键决心·鹞鹰”联合军演中的多个项目都是“5015作战计划”的具体课目。5月21日,韩国海军和驻韩美国海军成立“联合海上作战总部”,以强化情报共享及联合作战协调等。美国中央情报局还设立“朝鲜行动中心”,专门负责针对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武器的情报活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为一个国家单独设立“情报行动中心”实属罕见。此外,驻韩美军高调设立“对朝人力情报处”,这也是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次。4月,美韩不顾中俄两国强烈反对,以朝鲜半岛局势动荡为由,开始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显露其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为增加对朝鲜的震慑,4月13日,美国向阿富汗东北部的一个“伊斯兰国”组织控制区投掷了一枚号称“炸弹之母”的“大型空爆炸弹”,这是美军在战斗中首次使用这种炸弹。虽然特朗普在接受采访中未明确表示其目的,但暗示这是向朝鲜发出的强有力信息。 5月19日,美国防部长马蒂斯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选择军事手段阻止朝鲜核计划将是一场“悲剧”,也是“不可想象的”;“美国将会努力与联合国、中国、日本及韩国合作,尽力找到一个化解朝核冲突的办法”。至此,特朗普政府在经过5个月的对朝核形势评估后,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危机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仍不能完全否定美国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朝鲜核导能力的升级是对美国维系的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挑衅,是对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侵蚀和挑战,严重冲击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同盟体系,使美日韩同盟体系面临危机;朝鲜核导能力的升级同时也提高了对美国盟友和美国本土安全实施威胁的能力,使它们的危险感不断增强,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而且,朝鲜已具备了以常规武器进攻韩国的能力,一旦朝鲜半岛开战,韩国将难以承受局部战争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二、朝核问题陷入僵局 (一)朝鲜第六次核试是“美式思维”解决朝核问题的彻底破产 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14时30分,朝鲜中央电视台宣布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所需氢弹试验取得“完全成功”。此次试验是朝鲜的第六次核试验。朝鲜突然进行第六次核试验,除了迎接朝鲜9月9日国庆节外,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朝鲜第六次核试验是朝核事件演变的必然结果。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本质是安全问题,症结在于朝美、朝韩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不守承诺,朝鲜对美国无法信任。朝核问题在双方互相刺激中不断恶化,走向升级版甚至终极版。美国试图通过不断加码的军演、制裁、施压的手段“迫使朝鲜弃核”,而朝鲜以一次次的核爆、导弹发射作为回应,最终导致第六次核试验的发生。因此,从本质上说,朝鲜第六次核试验是“美式思维”解决朝核问题的彻底破产。 其次,朝鲜第六次核试验早已“箭在弦上”。2016年9月9日朝鲜在完成第五次核试验后,第六次核试验就一直“如箭在弦”。朝鲜核试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弹弹(氢弹和导弹)结合,从而在理论上具备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2017年上半年,美国一家长期监控朝鲜“三八线”区域的智库称,卫星照片显示,位于朝鲜东海岸的丰溪里核试验场活动频繁,暗示这里正在为新一轮核试验积极准备。7月4日、29日,朝鲜先后宣布成功发射“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试射“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表明朝鲜对实现“弹弹结合”志在必得。据专家推测,“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可能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与新型高沸点推进剂,运载能力达到10吨,可以搭载15枚10万吨当量核弹头。有韩国专家推测,以正常角度发射,其飞行距离可能超过14000公里,射程远及美国本土。在解决了洲际导弹问题后,9月3日,朝鲜宣布成功研制出了可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于是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对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所需氢弹进行核试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朝鲜第六次核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朝鲜成为“核武器及洲际弹道导弹拥有国”。 最后,朝鲜试图在新一轮朝核问题谈判前迈进拥核国家行列。针对朝鲜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71号制裁决议。根据决议,新制裁禁止朝鲜出口煤炭、铁和铁矿石、铅和铅矿石以及海产品,禁止各国接收来自朝鲜的新劳工。8月26日,中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禁止个人和实体与朝鲜人在华设立新的合资企业。这些措施将使朝鲜每年至少减少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对于经济上本来就很困难的朝鲜来说,这是巨大的打击。 综上所述,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看似来得突然,但符合朝核问题发展的逻辑必然。当然,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朝鲜的这次核试验,因为这不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不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 (二)朝核僵局的新特点 近年来朝核局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朝鲜加速了核武器与导弹武器开发的进程,其核能力已经接近实战部署阶段。2016年朝鲜进行了超过35次各种型号和射程的导弹试射。进入2017年,朝鲜已经进行了六次导弹试验,三次失败,三次成功。尤其是2017年5月22日朝鲜成功试验了其正在全力研发的固体燃料可以装载多级推进器、具有洲际射程的“光明星2号”中远程导弹。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验的同时,还刻意曝光其核弹“小型化”、中远程导弹可以机动化部署、采用固体燃料之后发射准备时间更短和具有可遥控能力的各项技术进步。2017年1月1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金正恩的“新年贺词”,更是明确地将朝鲜追求“核遏制力”列为朝鲜不可动摇的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强调朝鲜已经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小型化、机动化和高爆化”等特点。2017年5月22日凌晨,朝鲜开展最新导弹试验之后,其媒体还公布了导弹的轨迹、测试导弹所携带的摄像设备拍摄的天际影像等资料,试图向世界证明这款导弹的成功性能。 第二,政治与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国际努力屡屡受挫。尽管中国为打破朝核僵局继续发挥积极的斡旋角色,但围绕着降低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双边和多边谈判进程依然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中国坚持半岛问题“不核、不战、不乱”的基本原则,一直努力要求各方避免采取激化事态的行动,努力推进各方对话和外交接触进程,以便缓和紧张局势,为朝核问题的解决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继中国政府努力推动的“停和机制转化”这一“双轨并举”策略之后,2017年3月9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双暂停”倡议,要求朝鲜停止核试验,美国和韩国停止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2017年4月28日,王毅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朝核问题部长级会议上,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双增强”方案倡议。这就是国际社会需要既增强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同时也要增强朝鲜半岛从停战协定向和平协定转化的“和平进程”。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兼顾到了半岛各方关切,是打破朝核僵局的重大建设性意见。然而,在目前美朝关系尖锐对立的背景下,中国的善意与苦心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联合国安理会提升了对朝核问题关注和应对的强度,对朝鲜核试验所施加的国际制裁更为严厉。加强对朝核问题的关注、反应和行动能力,正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全球安全的重要议程之一。每次朝鲜进行导弹试验,安理会都通过谴责朝鲜挑衅和要求朝鲜履行有关禁止朝鲜核与导弹开发决议的声明。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延长了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的任期;同年4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罕见地召开了朝核问题外长会议, 协调各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立场,表达联合国安理会对朝核问题的严重关切。同年5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抗议朝鲜导弹试验的声明,严厉谴责朝鲜罔顾安理会历次决议禁止朝鲜导弹研发计划的危险举动,呼吁朝鲜停止这类挑衅行动给地区和全球安全带来的破坏,严厉警告朝鲜不能忽视国际社会维护半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原则的决心。 第四,朝鲜无核化进程久拖不决引发的地缘战略效应正在出现复杂化甚至尖锐化的趋势。朝核问题部分加剧了相关国家间的安全与政治争议,东北亚区域安全态势正在面临朝核局势引发的消极扩散效应的困扰和冲击。2016年7月8日,韩国前朴槿惠政府做出的在韩国星州郡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定,对中国有限战略威慑能力构成了挑战,忽视了中国在维护东北亚战略稳定问题上的重大安全关切。虽然中国政府一再明确和坚定地对韩国表达了“反萨德”的要求和决心,但韩国政府和军方以“抵御朝鲜导弹与核威胁”为由,顽固地忽视中国的合理关切。目前,第一套“萨德”系统已经在韩国启用。文在寅上台后在“萨德”问题上的立场虽然比前任政府表现出了要面对韩国民众普遍存在的“反萨德”态度的积极立场,但“萨德”问题同样事关美韩同盟关系,未来“萨德”系统部署是否能够被延迟和搁置尚未可知。 朝核问题所出现的这一系列新特点,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根源。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已经走到了“何去何从”的重大转折点。未来的朝核局势以及国际应对,很可能正在酝酿“范式变化”。这一变化并非只是“战”或者“和”那么简单。面对朝核局势的新变化,区域内国家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和规划基本政策框架了。 三、朝核问题前景 21世纪的朝鲜半岛尽管是“冷战活化石”,但全球形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解决朝核问题也应该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朝核问题的解决需国际社会“共担责任” 2017年12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半岛问题召开部长级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和中国、瑞典、俄罗斯等国代表纷纷呼吁有关各方尽快恢复对话谈判,推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可持续和平。 朝核问题究竟有没有出路,取决于东亚区域内的大国共识与大国合作是否能真正找到出路。中、美、韩、日、俄等国必须通过沟通、协商与合作,真正承担起解决朝核危机的“共同责任”。这一“共担责任”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各方需要重建解决朝核问题的“国际共识”。这一共识需要坚持外交与政治解决 的优先顺序,除非朝鲜主动挑起军事冲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首先采取对朝军事打击行动;当然,与朝鲜对话和接触,不应简单地降低对话的门槛,或者弱化实现无核化目标这一先决条件,但对话和接触应该随时进行。在诸多国际案例中,尤其是伊朗核问题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话和接触可以增强制裁的效力,并尽可能大地影响国际制裁的对象国。在当前的朝核问题上,对话和接触同样能够发挥这样的积极效应。 其次,“共担责任”需要各国在坚定“去核”决心的同时,讨论和规划解决朝核问题共同的“路线图”。中国主张的“停和机制转换”是值得考虑的方案;各方不应该简单地降低对话的“门槛”或者“条件”,部分解除对朝鲜的制裁必须同实质性的平壤弃核进程联系在一起。这一“路线图”更需要规划,一旦朝鲜半岛出现危机,东亚各主要国家究竟应该如何合作,才能保证朝核问题不会再度演变成为东亚地缘政治分裂的陷阱。朝核危机在各种状态下保证各国“合作应对”,是降低朝核危机不确定性未来的关键。 再次,“共担责任”需要各国共同重建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格局。和朝鲜接触与对话需要恢复,但不应该成为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甚至久拖生变的借口。随着朝核问题外交与政治解决进程的启动和深入,韩国应该取消“萨德”部署决定,驻韩美军的军事规模和演习节奏都应该相应减少和降低。保证对弃核后朝鲜的安全与朝美关系正常化,更应该实质性地予以实现。 最后,“共担责任”必须避免美日韩在同盟框架内实施朝核应对方案的局限。客观上来说,没有中国与俄罗斯的积极参与和帮助,美国主导的美日韩同盟框架,并不能真正有效和低成本地解决朝核挑战,更无法通过解决朝核危机来促成东亚区域安全秩序的建设性重建。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不仅需要彻底终结朝鲜半岛的冷战残余,更需要通过中美两国的建设性合作,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改善、建立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铺平道路。 (二)中国积极推进朝核问题和平解决 朝核问题凸显在东北亚构建新秩序观的必要性。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推动半岛的共同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中方不愿看到朝鲜半岛生战、生乱、生核污染、生难民潮。战争一旦开启,没有赢家,因此,要以新的视角看待东北亚的安全与秩序,认识到我们的未来命运与共。 朝鲜半岛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其一,大国因素凸显。历史上没有哪个地区像朝鲜半岛那样几乎导致东亚所有大国都发生过战争,这其中包括日俄战争、中日战争、中美战争。今天美国通过驻韩美军、特别是通过握有战时指挥权事实上分享了韩国的部分主权。因“人
正在阅读:
初中英语语法——感叹句04-21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04-24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训练1504-14
The sky6使用手册摘译 - 图文10-01
歌剧蝴蝶夫人观后感04-01
2017年盐城市对口单招财会专业试卷10-01
c语言实验七10-09
4.董事会议事规则05-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死局
- 美式
- 陷入
- 图文
- 问题
- 10
- 2014《红楼梦》(71-120)答案
- 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的研究
-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 2015年高级经济师评审流程
- 隧道表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1)
- 2016年2016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三数学第三轮冲刺(理科)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试卷2(无答案)
- 大工《工程力学(二)》课程考试模拟试卷A
- 顺丁橡胶合成工艺.总结
- 大学生恋爱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网络机房改造方案 - 图文
- 14.普通逻辑组题
- 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四大环节
- 树大学生党员形象,展大学生党员风采解读
- 2G3G4G系统中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末综合测试题(二)九年级英
- 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酒店)
- 1#~4#、12#~14#楼施工组织设计2016.11.11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