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一)
更新时间:2023-12-22 19: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谈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一)
【内容提要】人口迁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迁移运动。三峡移民能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谐融入安置区,移民与安置区的文化融合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外迁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既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政府必须创建良好的文化融合的外部环境;移民和安置区居民也要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文化融合的主体意识。 【摘要题】文化建设
【关键词】三峡/移民/文化融合 【正文】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3-0126-03 三峡工程引发的移民是迄今为止动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水库移民。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展,三峡工程移民特别是外迁农村移民的大量增加,更由于安置方式的改变,移民安置区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三峡工程外迁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1.从历史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则分属于不同的亚文化群体
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始于1999年,安置地为沿江沿海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12个省市,安置方式也由过去的“集中安置”改为“分散安置”。三峡地区和沿海12省市虽然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但远隔千山万水,分属于东西两个不同的社会区域,因而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其生活习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从历史文化来看,三峡库区移民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从北到南纵跨黄河、淮河、长江、钱江、闽江、珠江几条大河流域,分属于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包括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等,各自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显著。因此,移民的举家搬迁不仅仅意味着居住地点的改变,更意味着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的改变,即要完成由内陆三峡人到沿海上海人或山东人或广东人等的改变。这些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成为移民安置工作中尤其是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①。
2.从经济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农耕文化特征较为明显,而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 生活在地大物博、具有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地方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谋生方式即不同的经济形态或经济文化。三峡库区地处内陆封闭的山区,自古以来即形成以农耕为主的谋生方式,具有明显的农耕文化特征。目前仍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贫困山区,市场闭塞,生产力落后,移民素质低,文盲半文盲多。由于受多年来种粮或果木等单一经济结构的影响,库区移民主要是农村移民所掌握的生产和生活技能比较单一,基本上只会种田、养猪、料理家务,且所掌握的技能也比较落后。因而三峡外迁移民从故乡迁往异地,面临着耕作方式和生产技能的转变,必须重新学习新的耕作方式、新的技术技能,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产,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对于技能普遍比较单一并且落后、致富能力弱、缺乏自我开发能力的移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安置区西联内陆、东濒大海,其先民主要从事渔业,自宋明以来,就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风气比较开放、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近代以来,最先沐浴欧风美雨的也是这一地区,目前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安置区与三峡库区虽属于同一经济文化类型,自古就形成了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经济结构和饮食习惯。但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即“重商”谋利,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徽商、宁波帮和上海商人走南闯北,聚敛财富,充分表现了这种文化的开拓勇气和竞争精神②。 3.从社会心理特征来看,三峡库区移民较为封闭,而安置区居民则更具有开放性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社会心理在个体层面主要
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成见等等。从社会心理特征看,三峡库区移民和安置区人民存在着较大差异。
如前已述安置区自古至今经常处在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形成了安置区开放、多样、宽容、活跃的社会心理特征,具有不墨守成规、能迎合时代潮流、敢于吸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的特点,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都比较强。 而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人们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与外界的信息、物资、资金、人才交换频率不高且流量较小,容易使人们形成封闭、狭隘、僵化保守、封闭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加上三峡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不少移民的主体意识相对薄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正在经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但是,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也由于三峡工程外迁移民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对于改变现状缺乏充分把握等等,这一切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观念、落后心态;更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传统力量或习俗惯性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可能还很强大。因此,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和安置区人民在社会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也是移民安置区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二、三峡工程外迁移民文化融合的有利条件 1.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因此无论是三峡移民,还是安置区居民,毕竟同文同种,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包括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其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息息相传的、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特质的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特质所赋有的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厚德载物”蕴含了民族文化个性特质对道德、人格、气节、情操的尊重,讲求博大的胸怀,纯厚的德行,能容纳各方面的人,兼蓄多样纷繁的意见。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构成一个彼此补充协调的统一整体,既奋斗拼搏、永远进取,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在经济上迅速缩小与安置区的差距并赶上安置区的发展水平、在文化上逐步融入安置区的重要有利条件。
正在阅读:
180329 英语学习高级阅读材料03-08
一年级的小蜜瓜08-09
南都社论:辛亥辛亥07-19
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较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敢于同各种反动思想作 (14页)05-04
《移动互联网络应用开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04-07
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轨道工程》(B)试卷(B)(含答案) - 图文11-07
英语家教个人教学工作思路06-08
《红楼梦》研究 教学大纲03-2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三峡工程
- 外迁
- 移民
- 融合
- 整合
- 过程
- 社会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