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更新时间:2023-03-18 09:53: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
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哲学。中国画线条的节奏与韵律美的特征,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等,这些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在属性。
关键词:线条、笔墨、意境、和谐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并且这一艺术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绘画的一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条美、色彩美和构图美上,而中国传统绘画在其基础上又有独特的美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内在精神之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经久不衰的灵魂之所在。 一、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着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艺术。线条美是构成绘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形式,凌继尧曾说:“中国画的笔法不是静止立体的描绘,而是流动的,有节奏的线纹,借以象征宇宙生命的节奏。比较中西方绘画,可以发现这一特点。希腊的画,如庞贝古城遗址所见的壁画,远看如重的雕塑,他们强调对称、比例、平衡、整齐;而中国古代花纹图案或汉代壁画,则是飞动的线条。中国人物画也是一组流动线纹的有节奏的组合。”[1]
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从留存至今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描绘几何形纹样的线。至殷周时期,人们在铜器上描绘的狩猎、交战及动植物形态等已把“线条”的应用提升到中级阶段,除了表现形之外,同时也表现了动态。继而汉代时期绘画用线表示动态的能力达到了高峰,如汉代壁画中奔驰的马及人物画等,到了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汉代壁画虽同为线条,但感觉已大不相同,这时的线不仅只是表述形态,同时对物象质感的表现及线本身的形式美已有所发展。至唐代线已可以成功得表现出物的质感,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
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的仕女具有“衣纹劲简、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运用坚劲的线塑造出盛唐仕女丰腴的体态以及服饰、头发、肌肤的质地美。[2]
画家们用不同的笔法勾画出粗细、曲直、刚柔、毛涩、急缓、轻重、虚实等不同感觉的线条,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从而形成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感。如中国画家画兰竹,“林空地从四面八方抽取那迎风映日偃仰婀娜的姿态,舍弃一切背景”,用点线的纵横描出它的生命神韵[3]。在任伯年的作品中,以小型屏风、扇面出现的各类绘画,有花鸟虫鱼,人物、神佛等,均由于其特有的凝重提炼、刚劲潇洒的线条,其丰富的表现力,使得个个形象都呼之欲出。
中国画的线条也是由于笔墨轻重、缓急、曲直、浓淡等丰富的变化,构成了和谐的篇章,从而铸就了线条的音乐美,韵律和节奏之美。在中国绘画中,线的节奏韵律,占据着重要地位。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带于个体形象的刻画。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4] “画面上表出一片无尽的律动,如空中的节奏”。线条虽然不像音乐那样可以在持续时间里活动,但在运笔的过程中,浓淡、干湿、粗细、急缓的丰富变化,可以使线条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
“笔墨”技法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审美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决定作用。因为“笔墨”在国画中不但起着“笔以立形质,墨以分阴阳”的造型作用,而且要具有“骨力风韵”的艺术审美作用,要求表现得“苍润”,也就是要刚柔相济、干湿并用。中国画线条表现得抑、扬、顿、挫、长、短、粗、细、刚、柔、虚、实、疏、密的交织,处处生发,处处照应,墨的干、湿、浓、淡,五彩纷呈,以及勾、皴、擦、染、点,五法并用,是形象产生质感、量感、动势和空间。
笔墨的表现要求“笔以立形质”贵在传神,“墨以分阴阳”,妙在摄气。笔墨结合,富有情趣。中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形式美,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引起愉悦。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民族特色得审美标
准,既是画家创作的原则,也是欣赏的原则。意境就是情与景德完美交融。能够产生意境的形象,并不是普通的形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这种形象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诸方面的高度完美统一。它根本的美学不满足于有限事物的外在形式模仿,而要在有限中去表现无限,塑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能引发看图人的审美想象。意境是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精髓,凝聚着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传统绘画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样式,是意境美构成的表现形式,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独坐船上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数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这片空白表现了烟波浩渺的江水,给欣赏着极强的空间感和广阔的想象余地。
传统绘画是情景交融,超凡脱俗的艺术,是文化的组成。意境表现了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与独具匠心。传统绘画的审美意境不同于具象艺术抽象艺术,自成一派的意象艺术,其深刻的意境内涵传承了数千年。
四、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绘画偏重于主观因素,并以诗画结合、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力图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中国传统绘画由于深受偏于内在主体性表现美学———艺术倾向的影响,常以诗画结合、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而形与神这对矛盾范畴对立统一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美学倾向。发端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画,侧重于以形写神,较重于写实,这种写实通过较为贴近客观外在事物的所谓写实,表达内在的主体性的情感。自先秦的绘画大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崇尚形贵真,直至魏晋时也是惟贵象形。所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谢赫倡导“应物象形”。至唐朝以后中国的绘画总的倾向渐渐转化为轻形而重神,在追求神似中可见形似,甚至逐渐从写神变为写心;从偏于客观到偏于主观,直抒胸臆,以景抒情。此时画理中的所谓神,已由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气韵,逐渐演化为画家主体性的情趣表达,自此,中国画便真是“诗画本一律”了。
明中叶后,中国绘画与诗文创作相配合便演进成了一种颇似近代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思潮。如清初八大山人以怪诞的形式离形写心,宣泄主体情感。石涛强调使画中有我,发自己之肺腑。郑板桥亦称:“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做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5]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在漫
长的历史行程中,受和谐美的影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同时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格,对世界美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 版社,1999.
[2] 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3]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1996.
[5] 《郑板桥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正在阅读: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03-18
组成原理第三章作业题答案01-29
智能建筑及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重点12-04
小升初学习经验:适合小学生的最佳学习技巧03-21
六年级下册英语一课一练-Module8 Unit1 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 - 外研社(三起)12-18
阅读之乐作文07-15
歌中的母爱作文500字06-21
经典散文:怎么找你呢03-21
最美的画面作文500字06-28
-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车型与VIN代号对照表
- 第2章服装原型及原型制作
-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及四项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2
- 传感器综合题答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硕招生人数及学费
- 初三新编英语教材下册
- 公司庆中秋、迎国庆联欢会客串词
- 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 2006年GCT英语模拟试题(三)及答案解析
-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 我爱做家务课堂教学设计
- 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消防安全排查表、消防隐患排查台账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2018年天津市高考文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 图文
- 铁路论文
- 2017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 1.111--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起爆点主图 注意买入 拉升 逃顶源码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中国
- 审美
- 绘画
- 特点
- 传统
- 农经指标解释
-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 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整理(含实验部分)(打印)
- 民政先进发言稿
- PLC初级培训教材 - 图文
- 新常态下的小微金融发展之道-时代光华课后测试
- 山东201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二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测习题无解答
- 余映潮老师谈中考复习策略
- 浅谈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
- CAS167-2008制冷装置用管路标准编制说明
- 水文计算算例
- Linux -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理论笔试部分)
- 儿科简答题集锦
- 小城之春
- 防冻液真空加注机操作规程
- 2003年注册结构选修课作业题参考答案
- 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正余弦定理应用形状判断数列圆锥曲线
- 新课标卷2016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理综)
- 年终总结会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