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讲课稿和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4-15 1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用割补法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长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课件)师:小明家和小强家各有一块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不过谁家的地面积大些呢?他俩都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愿意协助他们吗?大家猜猜看?

(学生猜,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一样大,同学们发出了争议)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到底谁的面积大呢?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不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并板出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自学,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教师向学生说明: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都按半格计算

(3)让学生在电脑上填写表格

(4)提问: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汇报。

(6)小结: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这两块地的面积是同样大的。

2、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猜想

师:如果都用数方格的方法去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话,大家感觉怎么样?(比较麻烦)

师:那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你有什么好办法?师:刚才在数方格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这样计算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验证。

(2)、验证

a、剪——平移——拼,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动手操作学生分小组实行操作活动,交流各自方法。)

b、讨论:

①、剪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②、剪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教师归纳整理:

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够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提问: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公式?S、a、h各表示什么?

(5)、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6)、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7)、学生看书质疑,找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3)独立完成。

(4)在黑板上展示并评析。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课件1)

2、填空

①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②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6米,底是( )米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它的高乘对应的底( )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

③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 )

4、知识扩展(课件展示2)

四、课堂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

底×高

S=a h

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 ,高是4m ,它的面积是多少

S=ah

=6×4

=24(c m 2) 答:(略)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P80-81.

2.地位和作用:

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实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使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使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种转化的方法将为后面的几何知识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使用转化的方法,实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发展空间观点和多种感官参与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对公式的掌握和使用。

难点: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5、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卡片若干个,剪刀一把。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因而本节课我主要使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法,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

性,让学生做到手动、脑想、口说,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现在的主动探索发现。从具体的图形出发,一步步探索出抽象的数学公式,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2、新课标还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任何知识的传授,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使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水平,增强空间观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伊始,我先出示相关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几个问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实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创设问题情景,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课件展示)小明家和小强家各有一块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不过谁家的地面积大些呢?他俩都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愿意协助他们吗?大家猜猜看?

通过这个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小明家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了,小强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

首先,我这样问学生:“大家还记得如何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数方格”。同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容易想到用数方格来计算的。(课件示)通过数所占的格子,学生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时我启发学生,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2,剪拼法

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水平,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为前面有不规则图形转化方法的准备,这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间合作交流,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就容易多了。操作之后实行小组汇报,学生剪拼的方法可能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合情合理,都是理应鼓励的,因为这是学生经过研究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

在这授课时,通过让学生用多种剪拼方法的基础上,我即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为什么要转化为长方形?”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3、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比较,进而讨论:

(1)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 S=a h,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的含义。并且我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是底边所对应的高,不是任意一条底乘以任意一条高,后面将设有练习来巩固。

公式的推导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经过操作、思考、讨论推导的结果,这样很快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至此我仍然借助前面的情境,给出两个图形一组数据,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从而得出面积相等的确切答案。

4,最后是看书质疑,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即时组织学生巩固使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水平、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一层:基本练习: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去做

1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判断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准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二层:综合练习:(实际操作题)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要求,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个理念。

三层:扩展练习,(提升训练)

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在这条平行线之间,还能够画出几种形状不一样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图在课件中)

学生综合使用知识,实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相关,与相邻的两边组成的角度大小无关。

练习题量不大,涵盖了主要知识点,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样学到的?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有个系统的理解,充分提升归纳和总结水平。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并根据课堂情况,随时添加。(图示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 a h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z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