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原则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3-03-14 08: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原则与策略

作者:张英姿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探究的开始。近些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了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主线就是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其基本的教学思路是:师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提出问题,在师生对话与探究中层层分解问题,从而完成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建构。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而实际情况是,高中生数学知识有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让他们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发现问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多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来的,这使得教学预案当中的问题设计成为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对于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给出了经典的论述。如乔治·波利亚认为如果问题能够引起好奇心,能够展现人的创造力,那么人们就会在用自己的方法求解问题的过程体验并享受发现的喜悦。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将问题看做是数学的心脏,认为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索活动的向导。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有效,才能为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一)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心脏

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方向,就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但如果我们课堂提问的都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会弱化学生的智力。真正有效的问题应该能够使学生实现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使其数学知识内化为能力。或者说,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本质,完成数学的构建。

(二)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训练场。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少人以机械记忆、机械训练替代学生的思维,没有实现教学活动的双边性。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如何能实现有效教学呢?唯有设计合理、恰当的问题,并借助这一载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自觉探究,才能避免课程改革之中的众多误区。 (三)问题设计应该同时体现发现与探究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