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体系整理 - 中国古代史

更新时间:2023-09-19 21:09: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史体系整理——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 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 (一)政治

1、早期国家制度

王位世袭制: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破坏禅让制,以王 位世袭制取代,王位在家族内传承(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2、分封制:

分封制的推行: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他和其弟周公旦先后两次实行分封。 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受封爵士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统治,拓展疆土。 3、宗法制:

概述: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作用:和分封制互为表里,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经济: 1、农业: ①原始农业:

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水稻和粟。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②商周时代的农业:

农具:耒、耜、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 技术: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

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 2、手工业:

①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为代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②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时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商周时期政府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4、经济制度:井田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属于国家,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贡赋。因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该制度即为“井田制”。 (三)文化:

1、历法:夏朝时有《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文字:商朝汉字(甲骨文)已形成完整体系。 3、绘画: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四)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无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 (一) 政治:

① 春秋时期:

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争战。 ② 战国时期:

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称“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兵强国进行改革或变法

(二) 经济:

1、 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农具: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推广。 技术:垄作法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 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商业:首倡“重农抑商”(商鞅)

繁荣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

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三) 文化:

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1、背景: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士”阶级活跃起来;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 形成:

儒、墨、道、法等各学派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3、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 各学派的主张和思想。

1、孔子和早期儒学 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要实现这个核心,就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

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2、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① 孟子:

民本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

扩充人的本性。 ② 荀子:

民本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伦理观上: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使人向善。

③ 影响: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家发

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道家和法家: 老子: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道”,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等相互依存,不 断转化。 庄子: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

认为发起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

自由。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主张君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

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

发展趋势。

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一) 政治:

1、 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 内容:

(1) 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2) 政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命。

(3) 军事: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特征:

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中央官制:

丞相(掌承天子,处理万机)【国务院】

御史大夫<副丞相>(处理奏折,下达诏令,监察百官)【检察院】 太尉(全国军务)【军委】

(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又皇上定夺,这样就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决策的失误)

郡县制:

领土扩大,为便于管理,采纳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内又分为若干县。

与郡县制相适应,又建立一套地方官僚制度:

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县长、县令——县的长官。(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上直接任命)

郡县制作用: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当中。 2、 汉朝中央集权的发展:

① 实行:汉初推行郡县制与封国制。(郡国并行)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产生了“王国问题”。 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作用)。 ② 中央官制: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 选官制度: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 经济:

1、农业:

农具: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两牛三人)、后来又出现犁壁

影响: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技术: 西汉,赵过推行 代田法 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水利工程:漕渠、白渠、龙首渠 2、手工业:

1、冶铸业: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2、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丝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人。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 称为“丝绸之路”。

3、商业: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发展比较缓慢。西汉都 城长安东西市共有九处。

(三) 文化:

秦朝: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受到沉重打击。 汉朝:

①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势力膨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③主要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提倡“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④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起,儒学经典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规定“五经”,并设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为“博士”。教育为儒学所垄断。

兴办太学,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 影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四) 民族关系、对外交往:

西汉时期,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一) 政治:

中央官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

(二)经济:北魏至唐朝,政府实行均田制。

农业:

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工具: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手工业:

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丝织业:无

民间手工业曾遭到摧残 商业:无

(三)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四)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无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一) 政治: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央官制: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