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模块综合检测(一)

更新时间:2023-11-06 11: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杭七中假期作业《环境保护》试题

一、选择题:

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1~2题: 1.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B.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2.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3~5题: 3.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l% B.20% C.19% D.21% 4.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

( )

( )

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回答6~7题:

6.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 )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 )

7.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地理试卷 (第1页,共7页)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做下面8~9题:

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国 家 新加坡 比利时 美 国 英 国 日 本 人均生 态足迹 6.9 5.0 10.3 5.2 4.3 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 0.1 1.2 6.7 1.7 0.9 生态 赤字 国 家 人均生态足迹 7.4 7.6 1.6 9.0 3.1 人均有效生 态承载力 21.7 20.4 7.7 14.0 6.7 生态赤字 14.3 12.8 6.1 5.0 3.6 ( )

-6.8 冰岛 -3.8 新西兰 -3.6 秘鲁 -3.5 澳大利亚 -3.4 巴西 8.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 B.-0.4 C.2.0 D.-2.0

9.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亦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 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10.下列关于世界水资源短缺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时间内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B.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C.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仍然存在 D.受厄尔尼诺影响,近几年全球降水偏少

11.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回答12~13题:

12.下列现象的发生可能对耕地造成危害的有 ( ) ①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②水土流失 B.③④

③赤潮

④沙尘暴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

地理试卷 (第2页,共7页)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下图是美国马奇蒂博士对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读图完成14~15题。 14.一次能源M1和M2分别是 ( ) A.石油和水能 C.石油和煤炭

B.煤炭和石油 D.煤炭和水能

15.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主要 能源,相对与M1.M2,主要因为天然气 ( ) A.分布广,储量大 C.是可再生能源 D.基本上不污染环境

16.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A.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多样性减少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D.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B.开采、运输、使用的技术难度不大

年份

17.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 ( )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在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18~20题: 18.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19.北京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 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为山区 A.①②③④

B.②④

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④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 C.②③④

C.常绿阔叶树

D.①④ D.灌木

( )

③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

( )

( )

20.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 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A.落叶阔叶树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爆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 (2)文中所叙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 。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4)就你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主要有 地理试卷 (第3页,共7页)

B.针叶树

。 (5)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有 。 2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民垸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聚落。通俗地说,民垸就是在湖泊、湿地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民垸首先受害。湖南、湖北两省受灾最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各个民垸。在洪水超过警戒水位且不断上涨期间,大约有占总数73%的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

(1)修建民垸反映出来的人口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 (2)围湖造田、修建民垸对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不良影响是 。 (3)洪灾过后,湖南、湖北两省均做出取消民垸,退耕还湖的决定,这一举措说明了什么 问题? 。

2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没设施的优良田。右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简要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4.读“几种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柱状图”回答问题:

地理试卷 (第4页,共7页)

(1)根据图中提供的资料,算一算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我国耕地资源原来就很稀缺,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但耕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_______,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5.(10分)读“某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

(1)1980年时,秸秆基本上都是当作燃料燃烧的。试分析这样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地农业部门结构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 格局,这样的结构调整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试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该地应如何发展,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

地理试卷 (第5页,共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