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案A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08: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A)
教师寄语;如果你有贪玩的童年,必然会有辛苦的中年和悲惨的晚年。努力吧,让成功在此起步!
教材分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 、 。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 。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 、 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吃的是 。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二、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3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 、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
(二)请同学们观察第4、5页课本内容及插图,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请你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1、“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有什么异同点?
第 1 页 共 74 页
2、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3、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三、拓展创新
1、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7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1)古人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人类起源于( )
A.猴子 B.黑猩猩 C.类人猿 D.森林古猿
2、从“东非人”使用的石块推测,此时代的古人类( ) ①使用工具 ②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使用天然工具 D.会制造工具
第 2 页 共 74 页
4、“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 A.后肢站立 B.直立行走
C.能制造简单工具 D.能食用各种食物 5、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大猩猩 6、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的证据 C.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
7、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古猿的直立行走 B.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活动 8、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 D.环境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9、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 )
A.周口店 B.小汤山 C.山顶洞 D.灵山 10、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类人猿高等
C.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1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1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1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A)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1、森林古猿 2、树栖为主 3、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使它们没有生活环境4、化石
(二)1:答:相同点是都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不同点是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2、答(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第 3 页 共 74 页
(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3、答: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拓展创新
1、答: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2、(1)、(3)是事实;(2)、(4)、(5)是观点 达标测试
1.D 2.C 3.A 4.B 5.A 6.A 7.D 8.C 9.A 10.C 11、臂和手变的灵巧 具有粗壮的股骨 12、北京周口店 裴文中 13、(1)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2)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3)大脑逐渐发达,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第二节 人的生殖(A)
教师寄语:探求生命之源,学会感恩母亲。 教材分析:“人的生殖”不仅是7年级(下)生物第1章的一个重点,也是7年级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一课。上好这一课,无疑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正确爱情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教学,以父母生育、养育我;我敬爱、报答父母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喧染气氛的作用,前后呼应,把人体生殖知识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培养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 2、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男、女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和 ? 因为 ?
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因为 ? 3、男性生殖细胞(精子)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 ?精子由 进第 4 页 共 74 页
入。受精卵形成后在 中向下移动,经过分裂形成 , 最终在 “安家落户”。
4、胎儿在母体子宫内获得营养靠 。
5、你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生殖系统
(1)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3图,标出IV-4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
(2)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5图,标出IV-6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
(3)总结与讨论,完成课后第2题。
输精管和输卵管的共同点是:是输送 的管道。
阴茎和阴道的共同点是:精子排出并进入 的通道,是 器官。 ▲ 睾丸和卵巢的共同点是:产生 ,并分泌 。 (二)生殖过程 完成下列填空 (1)受精:含 的精液进入阴道,精子缓慢通过 ,在 与 相遇,其中的一个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
(2)胚泡着床(怀孕):受精卵进行 ,发育成胚泡,胚泡从输卵管移到子宫并植入 ,这是怀孕的开始。
(3)胚泡发育成胚胎:怀孕 周至 周。
(4)胚胎发育成胎儿: 周大的胚胎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被称为 。 (5)胎儿成熟并分娩:怀孕 周(即 天,不够 个月),胎儿成熟了。成熟的 和 从母体的 排出的过程,这就是分娩。刚出生的小孩叫 。
三、拓展创新
(1)小组讨论回答: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的生殖细胞是 ,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输送精子的器官是 。
(2)小组讨论回答: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的生殖细胞是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输送卵细胞的器官是 。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_____(有/没有)关系,因为子宫是 。
(3)思考:胎儿在母体内是通过 获得营养的并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是胎儿和母体进行 的场所。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的是( )
A.膀胱 B.精囊腺 C.阴茎 D.睾丸 2、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
第 5 页 共 74 页
A.阴道 B.子宫 C.卵巢 D.输卵管 3、胎儿是生活在(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4、把精子输送到体外的管道是( )
A.输精管 B.精囊腺 C.输精管和附睾 D.附睾 5、供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阴道 B.输卵管 C.胎盘 D.脐带
6、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部位在( ),人体胚胎正常发育的场所是( ) A.输卵管、卵巢 B.子宫、卵巢 C.子宫、子宫 D.输卵管、子宫 7、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 8、精囊腺产生了精子,精子是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 ) 9、受精卵是在卵巢内发育成胚胎。( )
10、一般说,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发育成熟,就能从母体内排出,这就是分娩。( ) 11、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只有通过脐带才能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 12、右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A结构的生理功能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 ,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⑵胚胎发育初期由 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 (填代号)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 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因此,我们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
⑶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切断该女性
的 (填代号)并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卵细胞被身体吸收,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六、学习感悟
第二节 人的生殖(A)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生殖系统
(3)生殖细胞 阴道 外生殖 生殖细胞 性激素
(二)(1)精子 子宫 输卵管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2)分裂 子宫内膜 (3)1 8 (4)8 胎儿(5)40 280 10 胎儿 胎盘 阴道 婴儿
拓展创新
(1)精子 睾丸 输精管 (2)卵细胞 卵巢 输卵管 有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3)胎盘 胎盘 物质交换
达标测试
1、D 2、C 3、B 4、C 5、C 6、D 7、√8、Х9、Х10、√11、Х 12、雌性激素 卵黄 D 母体
第 6 页 共 74 页
第三节青春期(A)
教师寄语 激扬青春,放飞理想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健康地成长”,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他们身上渐渐体现出来,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并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的方式,探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什么是遗精?
2、什么是月经?
3、女生在月经期如何保护自己呢?。
4、思考:最近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这些现象?
男生:身高突增,声音嘶哑,有喉结,半晚“尿裤子”,心情烦躁。
女生:身高突增,声音变尖锐,乳房发育,出现月经,有心情不想和父母讲?
二、合作探究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分析课本14页的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以及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某地男生身高突增的年龄比女生要 (晚/早)。 (2)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变化与 发育有关。
(3)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如果有出入,请分析原因。 (4)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 2、快速阅读课本15-1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
(1) 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另外 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它是 和 的黄金时期。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 。女生会来 。
(2)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
第 7 页 共 74 页
你会怎样做: 。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快速阅读课本16-17页,分析回答:
材料一:小玲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小玲从小与母亲关系密切。有一天,小玲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正在翻看自己的日记,认为母亲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不尊重自己;而母亲看到女儿日记中的一些问题也大为恼火,于是母女俩为此争吵起来,小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材料二:小颖是初一某班的文艺委员,小刚是班长,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班级工作。元旦,小颖收到了小刚的贺卡,里面有一封信,信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意,并约她星期天一起到公园去玩。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已学知识,说说假如你是材料中的主人公,你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三、拓展创新
1、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比较爱美,为了有个好的身材,常常少吃节食,最后身材消瘦,四肢无力,无精打采,面色发黄,试分析说明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2、.初一学生小明是个非常开朗的小男孩,在学校里,学习上表现得非常好,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能够热情帮助同学,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好。不过,这个学期开始,小明就似乎有了一些改变。有一次小明睡觉起床后发现裤子上有许多黏糊糊的东西,让他自己觉得非常丢脸,一向和父母无话不说的他这一次选择了沉默;在学校他开始关注班上一些可爱的女生,想和她们聊天,但是又怕被同学笑话,乐天派的他开始有了一些烦心事。
(1)“一向和父母无话不说的他这一次选择了沉默”表明青春期男、女有了强烈的 意识。
(2)小明睡觉起床后发现裤子上有许多黏糊糊的东西是因为廖达出现了 现象,与此类似的是女孩出现 现象。
(3)小明喜欢与女同学聊天的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 也开始萌动。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哪项不属于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 ) A身高突增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身体迅速发胖 D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2、男女生处在青春期的年龄约为 ( ) A.6、7岁~11、12岁 B.9岁~25岁 C.10岁~20岁 D.18岁~25岁 3、青春期是( )
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 B.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
C.性成熟的时期 D.身体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4、进入青春期,人体器官发育最迅速的是( ) A.心脏 B.生殖器官 C.肌肉 D.肺
第 8 页 共 74 页
5、卵巢除了产生卵细胞外,还有的功能是( ) A.使胚胎发育 B.使组织分化 C.分泌雌性激素 D.供给胚胎营养
6、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有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 )的现象。 A.尿液 B.精液 C.血液 D.粪便 7、月经来潮说明( )
A.女子已经怀孕 B.卵细胞已经受精 C.卵细胞没有受精 D.女子即将分娩
8、(情景分析题)刘红今年十二岁,正在读初一。一天晚上感到浑身没劲,并伴随着小腹的阵阵疼痛,早晨起床后发现阴道有少量流血,刘红急忙叫来妈妈,妈妈看后笑着说:“恭喜你,孩子,你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事后,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刘红请客,以示祝贺。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刘红的这种现象叫 ,它是一种 。 (2)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 有关。 (3)这种现象如果正常以后一般每次时间约 天。 (4)爸爸妈妈表示祝贺的原因是它标志着 。
学习感悟
第三节青春期(A)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1、(1)晚 (2)生殖器官(3)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男女平均值,因此会与自己有区别。(4)男孩出现喉结、腋毛、胡须和遗精等。女孩出现乳房增大、月经、腋毛、阴毛等
2、(1)身高突增 神经 身体发育 智力发育 遗精 月经(2)略
(二)提示:小玲应注意与母亲沟通,并注意尊重、理解母亲,母亲多年的养育实在不易;正处在青春期的小颖,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做到自尊、自爱。
拓展创新
1、略2(1)独立 (2)遗精 月经 (3)性意识、 达标测试
1、C 2、C 3、D 4、B 5、C 6、B 7、C
8、月经 正常生理现象 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30 进入青春期
第四节 计划生育(A)
教师寄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要做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它成功。有了成功,你的追求、奋斗、 牺牲才有意义。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 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学习目标
第 9 页 共 74 页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全世界人口,大约有多少人?
2、原始社会人类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4、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6、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是什么?
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订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8、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9、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什么?
10、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课本18页的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开始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年。 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原因可能是: 。
3、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19-20页回答: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订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74 页
4、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什么? (三)晚育的意义
问题: 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
1.假设 A 、 B 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 岁生孩子。 100 年以后,A 和 B 的后代各有几代? 假设 A 和 B 各有 1 亿对夫妇,100 年后 B 比 A 要少生多少人 ?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2.假设我国现在16 岁、17 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 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 ?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 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
三、拓展创新
看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结合本节课谈谈你的感受:世界银行公布的一项最新年度世界各国人均收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瑞士以人均年收入38,350 美元蝉联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第二名是挪威,32,880 美元;排名第三的是日本,32,230 美元;丹麦以 32,030 美元名列第四;美国居第五, 国民平均年收入为30,600 美元。列六到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奥地利、德国、瑞典、比利时。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均 GDP 排在世界第 140 位,人均800-900 美元,是世界中等收入水平的 40%, 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6%, 这个水平之低代表着中国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但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是非常有希望的: 年份 1980 1990 2000 增长速度 1939 2641 36.22 1634 7078( 约 848 美元 ) 人均收入 ( 人民币) 6O4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将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指 。
2、关于全世界人口的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全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五十亿 B.全世界人口已经达到六十亿 C.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六十亿 D.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九十亿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是 。
第 11 页 共 74 页
4、下列有关优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男女青年进行婚前检查
B.怀孕妇女定期检查身体和实施科学分娩
C.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 D.对怀孕的妇女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控制男女性别
5、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6、既有利于青年人健康生活,又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是(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晚婚、少生 D.晚婚、优生
六、学习感悟
第四节 计划生育(A)答案
合作探究
(一)1、1762 2、1949—1989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3、略 (二)1、计划生育 2、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少生 4、优生
(三)1.1亿人;B夫妇实施了晚育。
2.第一种情况:5千万人;第二种情况:1千万人;5年。 拓展创新
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达标测试
1、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C
3、少生 优生 4、D 5、A 6、A 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导学案A 教师寄语:民以食为天!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研究的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甚至见解。通过本节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也能激发更多的学生热爱生物学课堂,热爱生物学科。同时为“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其作用及食物来源。 2、运用科学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营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说出你常吃的1、2种食物,查阅资料,指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食 物
第 12 页 共 74 页
营养物质 2、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3、请根据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填写下列表格: 序号 1 2 3 4 5 6 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作用 食物来源 缺乏时的症状 二:合作探究: 1、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完成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骤 (5)实验结果 。 2、比较蔬菜或水果中Vc的含量,分组讨论出Vc特性。 三、拓展创新 1、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 2、我们吃的馒头、面包等食物有一个共同的现象:滴加碘液后变成 色,这说明它们都含有 。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本节课我的困惑还有: 五、达标测试 1、构成卵细胞最基本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2、小明经检查发现缺钙,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钙片,同时还建议他加服( ) A、Va B、Vb C、Vd D、Vc 3、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应注意多吃下列哪组食物?( ) A.豆类、糙米、全粒谷物 B.胡萝卜、黄玉米 C.肉、蛋、奶 D.新鲜的水果、蔬菜 4、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燃烧 B、水浸 C、压挤 D、切割 5、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中逐渐滴入下列哪种物质后,不会发生褪色的是( ) A、苹果汁 B、白菜汁 C、糖水 D、橘子汁 6、“学生奶计划”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获得足够的 ,因为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第 13 页 共 74 页
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
7、多吃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可预防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 。
8、把下列维生素与相应的缺乏症连起来,想一想,你平时吃的食物中含有的相应的维生素。
(1)脚气病 A、VD (2)坏血病 B、VB (3)夜盲症 C、VC (4)佝偻病 D、VA 9、记录你一天所吃的食物,并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每100g的含量。)根据数据比一比:
早餐: 午餐:
晚餐: 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是 ,糖类最多的是 ,一天所获得的维生素有哪几种 ,维生素A最多的是 ,维生素C最多的是 ,钙最多的是 。
10、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中:
(1)丽丽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两个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给水加热,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
(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含有多少能量。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第41-42页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课本中的数据。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六、学习感悟:
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A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C 6、蛋白质、蛋白质 7、夜盲症、维生素A 8、(1)B(2)C(3)D(4)A
9、面包 馒头 牛奶,馒头 瘦肉白菜 猪肝,馒头 豆腐, 牛奶,馒头面包,维生素B1 B2 C E,猪肝,白菜,豆腐。 10、(1)不准确,有误差(2)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计算有误差。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A
教师寄语:“获得”营养是生命的保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有: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是本章的核心。本节重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和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学习目标:
第 14 页 共 74 页
1、知识目标: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能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想一想:在饭桌上常见彼此饭量差不多,而胖瘦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2、观察课本P32页彩图,请完成以下表格:
消化腺 消化道外大腺体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消化道壁内小腺体 肠腺 胃腺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消化何种有机物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提出问题:
(2) 制定并实施计划: 。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二)阅读课本P31页,小组合作讨论:
消化是指 (三)阅读P33页演示实验,观察教师演示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两只试管内的花生油各有什么变化?
2、胆汁在消化食物中有何作用?
(四)阅读课本P34页技能训练,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 图中 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 淀粉、脂肪、蛋白质分别在消化道的 开始消化。 (3) D是 ,含有 消化液。
(五)阅读课本P34页并观察彩图,总结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三、拓展创新: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近几年来,全国有几百个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而成为“大头娃娃”,甚至死亡,给无数家庭带来灾难。根据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蛋白质含量应为12—18%,而劣质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仅为1%,根本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长期食用会
第 15 页 共 74 页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停止生长,越长越轻、越小、直至死亡。
1、由此可见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2、婴儿食用奶粉后,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是如何变化的?
四、归航拾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困惑是 。 五、达标测试:
1、在下列消化液中,同时含有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是( ) A、胰液和肠液 B、胃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胆汁和胰液 2、(2007·淄博中考)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3、下列器官中不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4、歌曲《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被分解成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 )
A、水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5、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
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 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 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 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6、(09·济宁)如图为消化系统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口腔内的 能分泌唾液;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的内表面具有
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 构成;
(3)[3]指的是 ,它能分泌 。 六、学习感悟: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参考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1、馒头在口腔中有什么变化2、见教材P30—31页3、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二)食物中的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三)1、消化道和消化腺,前者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后者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2、唾液、唾液淀粉酶、淀粉;胰液、多种消化酶、淀粉蛋白质脂肪;胆汁、不含消化
第 16 页 共 74 页
酶、乳化脂肪;肠液、多种消化酶、淀粉脂肪蛋白质;胃液、蛋白酶、蛋白质
(四)1、滴胆汁的试管内花生油变成悬浮状小颗粒,滴清水的试管内花生油浮在水面上
2、乳化脂肪 3、(1)Y(2)口腔、小肠、胃(3)小肠,肠液、胰液、胆汁
(五)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很薄,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三、拓展创新
1、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2、在胃内,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氨基酸
五、达标测试
1、A 2、D 3、A 4、B 5、B
6(1)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答出一点即可)(2) 氨基酸 (3)丙 (4)D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案A
教师寄语:健康饮食幸福一生 教材分析:
本节以“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为主线,立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地讲述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而是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以引起学生的关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自己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进而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饮食才算安全。 2、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感受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2、合作探究,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早餐食谱。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亲自为长辈设计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知道什么是合理营养,关注合理营养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难点是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看这样一份资料:新华网东京2月16日电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5日公布的统计结果,2000年日本男女寿命均列世界第一.其中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4.6岁,男性为77.7岁。你认为,日本人长寿的因素主要与什么有关?
2、“平衡膳食宝塔”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 17 页 共 74 页
3、你知道那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1、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
2、你知道食品安全要注意哪些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份食谱?
早餐:油条、馒头、烧土豆丝 午餐:米饭、炒蔬菜 晚餐:花卷、糕点、稀粥、咸菜 (1)此食谱主要缺乏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若长期使用此食谱,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
(2)在食谱中应经常添加 类食物,这类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最终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到体内。
(3)精心制食谱,孝心献父母。爸爸妈妈为了工作经常不吃早餐,你注意到了吗?为他们设计一份早餐食谱吧。
三、拓展创新:收集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仔细阅读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2)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期?
(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哪组食品最合理( )
A、馒头、大米、煎饼、猪肉 B、大米、牛肉、猪肉、羊肉 C、馒头、猪肉、白菜、苹果 D、苹果、桔子、香蕉、馒头 2、下列哪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A、不吃早餐去上学 B、做一个素食者 C、按时就餐 D、暴饮暴食 3、一日三餐的搭配是怎样的( )
A、3:4:3 B、1:1:1 C、1:2:1 D、1:5:1 4、当你卖鱼时你是怎样辨别那一条新鲜( )
A、看鳃部是否新鲜 B、看那一条大C、闻一闻 D、用手摸
5、假如你是营养师,对于下面的病人,你建议他们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限制或者需要补充什么?
(1)已经切除胆囊的病人: (2)经常牙龈出血的病人:
第 18 页 共 74 页
(3)患有糖尿病的病人: (4)有蛀牙的儿童: 学习感悟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案A参考答案
二、合作探究
1、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搭配的食物。
2、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购买非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颜色和气味、新鲜蔬菜和水果要清洗干净
3、(1)蛋白质(2)肉(3)牛奶、面包、苹果 三、拓展创新
(1)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2)看食品是否过期,外包装是否破损和变形
(3)蔬菜应看是否新鲜,鱼应观察鳃是否新鲜,肉有没有变味 五、达标测试
1、C 2、C 3、A 4、A 5、少吃油脂类食品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少吃糖类食品 少吃糖类食品
第四单元第三章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A)
教师寄语:多思考,多观察,多参与,你会发现生物界是多姿多彩的 教材分析:
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呼吸道的作用及痰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呼吸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和功能。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1、阅读课本P43—44第一自然段,找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呼吸系统中 、 、 、
第 19 页 共 74 页
、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学习任务二 呼吸道的作用
阅读课本P44—45资料分析(1—4)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都有 或 作支架。
2、鼻腔前部生有 ,鼻腔内表面有 ,可以分泌 ,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 。由此可见,空气经过鼻腔后可以得到 , ,和 的作用。
3、气管和支气管上面的 对空气有清洁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壁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 使吸入的空气得到 和 的作用。 4、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5、气管纤毛向 方向不停地 ,把外来的 、 等和 一起送到 ,通过 排除体外,这就是 。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6.北欧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7、呼吸道总的作用:呼吸道具有保证 的结构,但是,呼吸道并不仅仅是 ,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 。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 、 是非常重要的。
8.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阅读资料分析(5—8)了解几种疾病的危害,认识环境清洁的重要性。 (1)哮喘是 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 ,病人呼吸 。 (2)肺炎是一种 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
第 20 页 共 74 页
等,是由 、 等感染引起的。
(3)尘肺是长期在 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 、 等症状。
三、拓展创新:1、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患肺炎,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课本P45—46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3、在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本节课我的困惑是:
五、达标检测:
1、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食道 C喉 D咽
2、以下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 A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D鼻腔与咽喉直接相通
3、为保证我们室内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绿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B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C勤打扫教室及环境 D关紧门窗防止外界灰尘进入
4、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①声带 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③鼻黏膜 ④会厌软骨
⑤鼻毛 ⑥嗅细胞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第 21 页 共 74 页
5.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 D.环状软骨扩大 6.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过多,堵塞了鼻腔 B.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7、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前者由 、 、 、 、 组成,作用是 。 8.痰是在 中形成的,是由 、 、 、等组成。由于黏膜表面的 不断 ,将痰推向咽部咳出。
9、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之所以有温暖作用,是因为 ;之所以有清洁作用,是因为 。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二、自主探究1、肺,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三、合作交流 1、骨,软骨 2、鼻毛,黏膜,黏液,毛细血管,清洁,湿润,温暖 3、纤毛,黏液,湿润,清洁 4、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5、咽喉,摆动,尘粒,细菌,黏液,咽部,咳嗽,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6、北欧人的
第 22 页 共 74 页
鼻子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7、气体顺畅通过,气体的通道,处理,温暖,湿润,清洁,有限的,新鲜,清洁 8、(1)支气管,窄,呼吸困难 (2)严重,细菌,病毒 (3)粉尘比较多,胸闷,呼吸困难
四、拓展创新 1、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2、食物和空气都要通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 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3、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过程中,失去大量的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六、达标检测 1、C 2、D 3、D 4、C 5、C 6、B 7、呼吸道,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8、气管,黏液,灰尘,细菌,纤毛,摆动 9、鼻腔黏膜中分部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 对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有阻挡和吸附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A)
教师寄语:知识如沙石下的泉水,挖掘越深越清澈 教材分析:
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与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外界的空气进入身体细胞需经过———和————两个连续的过程。
2、 测量胸围差时需要测——次,取———值。 二、合作探究
第 23 页 共 74 页
重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入到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学习任务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体验:大家体验一把,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有什么感觉?再深深的呼气,你又有什么感觉?
2、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进行。 (1)阅读教材P47-48实验“测量胸围差”完成下题。
测量胸围差之前,受测者要脱去外衣,取_____________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_____ 。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胸廓,软尺在背侧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在胸前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_____________,再尽力深呼气,记录下_____________,计算两次长度的差数,测___次,求出______。 (2)学生3-4人一组测量胸围差。 3、阅读教材P48-49正文完成下题。
(1)胸围差与胸廓容积等同么?除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胸廓容积的变化还和_____________有关。
(2)观察图Ⅳ-26“膈肌的运动”
吸气时,膈肌______,膈顶部_______,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呼气时,膈肌______,膈顶部_______,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3)演示膈肌运动模型(教材P49)
第 24 页 共 74 页
图中玻璃管相当于人的 ,两个塑料管相当于 ,气球相当于 ,橡皮膜相当于 , 外面的罩相当于 。 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4)讨论: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
4、总结:
当肋间肌与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变 →肺的容积变 →肺内气压 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 肺,人体完成了吸气运动,
当肋间肌与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变___ →肺的容积变 →肺内气压 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 肺,人体完成了呼气运动。 学习任务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阅读课本P50资料分析,对比环境中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表格,
思考:①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②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③观察实验现象乙比甲的石灰水明显 ,这一现象说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阅读教材P50-51观察图Ⅳ-27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对照学案边看书边划出关健词或句)
回答:(1)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 ,空气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 ;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 ,然后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外面 , ②肺泡壁 。 三、拓展创新
(4) 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数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最后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第 25 页 共 74 页
(5) 会游泳的同学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
a) 归航拾贝
1、本节课我的收获 2、本节课我的困惑 五、达标测试
1.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2.右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由a到b表示此人正在( )。 A.吸气 B.呼气 C.屏气 D.无法确定
3、根据下表,某同学的胸围差是( )
A.4 cm B.7 cm C.11 cm D.3 cm
状态 平静时 尽力深吸气时 尽力呼气时 88 胸围(cm) 90 95 4、人吸气时( );人呼气时 ( ) A、胸廓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胸廓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5、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6、肺泡内的气体进入机体的血液中,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7. 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_________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 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 叶。
8.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第 26 页 共 74 页
9.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________,使胸廓的上下径也__ _呼气时,膈肌________,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______。 10: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________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________,图中B表示的是________,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图中D表示的是________,图中E表示的是________。 (3)用手下拉E,小气球________,表示________过程,说明________________
(4)用手上推E,小气球________,表示________。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__________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三,平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胸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呼气时,胸部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2、(1)自然站立,均匀,两肩胛骨的下角,软尺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吸气终了时的胸围,呼气终了时的胸围,三次,平均值。 3(1)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膈 (2)收缩,下降,增大,舒张,回升,缩小 (3)气管,支气管,肺,膈肌,胸廓。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缩小,向下时气球胀大。(4)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4、大,大,低,进入;小,小,高,出
学习任务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①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② 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③ 浑浊,二氧化碳 2、(1)肺泡,氧气,血液,二氧化碳,肺泡 (2)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壁都是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三、拓展创新 1、细胞的线粒体 2、
五、达标测试 1、D 2、B 3、B 4、A 5、A 6、B 7、肺,胸腔,两,三 8、收缩 舒张 9、下降,增大,舒张,减小 10、(1)吸气 2)气管 支气管 肺 胸廓 (3)扩张 吸气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4)缩小 呼气 (5)前后和左右
第 27 页 共 74 页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A)
教师寄语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 学习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关注自身的健康。
教材分析
重点: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资料,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难点: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阅读教材P52-53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题目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小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些有毒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类 系统疾病,也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
第 28 页 共 74 页
学习任务二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阅读课本P54显示的网页方案及数据。 (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报道成都空气质量情况)
2、观察课本P54图片,结合当地的空气污染原因,分析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 , , , 。
3、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有效措施 。
学习任务三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阅读教材P55-56小组共同学习“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 1、准备凡士林, 。在载玻片 均匀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尘埃粒子可以黏附在凡士林上。
2、载玻片上黏附的尘埃粒子比较细小,需要用 观察。 3、尘埃粒子的数量可能比较多,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这里通常用 ,先确定 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 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同的点作为样点。
4、如果某处只放一片载玻片,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就难以排除,测算结构可能不准确,因此应该 。
利用以上方法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并计算尘埃粒子数,就能判断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 三、拓展创新
1、房间装修后,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搬进去住比较好?
2、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对身体的影响,戴口罩也是一种方法,你认为戴口罩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我的收获 本节课我的困惑
第 29 页 共 74 页
五、达标测试
1、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得呼吸道疾病最少的是 ( ) A、司机 B、售货员 C、园林工人 D、油漆工
2、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3、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关闭所有工厂 B.植树造林 C.停开所有车辆 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4、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空气质量的恶化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
第 30 页 共 74 页
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4)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等等。小结:呼吸
学习任务二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2、工业生成的排放,车辆船舶的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3、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 学习任务三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1、载玻片,正面 2、显微镜 3、五点取样法,对角线的中点,四 4、设置重复组 三、拓展创新
1、过一段时间搬进去住的好处是,装修后的墙壁和新家具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扩散干净。 2、戴口罩时应该注意:口罩能否过滤细小的尘埃;口罩与自己的脸型是否相适合;口罩戴着是否舒适和便于清洗;以及口罩的清洁和妥善的存放等。 五、达标测试
1、C 2、D 3、B 4、C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师寄语:
顺着一个目标前进,不要停止,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教材分析:
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章)后,氧经呼吸系统(第三章)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所利用?细胞产生的废气、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运输问题)。本章(第四章)便顺理成章讲运输问题,也为下一章(排泄)作了铺垫。本节重点讲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
第 31 页 共 74 页
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成分: 等
1、血浆: 功能:运载 ,运输 和 等
2、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态结构 无细胞核, 较大。 数量 , 最多 最少 较多 主要功能 有 ,比红细胞大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很小
二、合作探究
(一)了解血液的成分:
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见课本59页右图)。这是为什么?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开启你的知识储备库,猜测一下各层分别是什么?)
2、阅读课本59页血常规化验单,你认为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二)了解血液各成分的作用: 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②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第 32 页 共 74 页
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④观察红细胞猜测红细胞的形状? 2、阅读课本60一62页完成表格 血细胞 红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数量 女:(3.5~5.0)×10 男:(4.0~5.5)×10 (4~10)×10 91212白细胞 血小板 (100~300)×10 9三、拓展创新
1.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一夜多次上吐下泻。第二天到医院输液,打针的护士说:“出现脱水现象,血管有点瘪了。”如果从血浆的成分考虑,你能分析为什么血管有点瘪吗?
2.假如你身边的一位同学,随父母迁往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同学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简要说明基本的道理。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 )
A.容易和氧结合,不易分离 B.容易和氧结合,也易分离 C.容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在氧浓度高时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易和氧分离
3.病菌侵入人体后,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4.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 )
A.铁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成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5.人的血液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6.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是一种含__________的蛋白质,呈__________色。它的特性是: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
7.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不相同,你能判断出以下特点分别是哪种血
第 33 页 共 74 页
细胞吗?具有核的是__________,双面凹圆饼状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8.根据本节的知识,请你推测,患阑尾炎的病人血常规检查中,指标会升高。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9.你有没有皮肤划破出血的经验?当伤口较小时,可以观察到在伤口处不久就会自然止血。这是__________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物质的结果。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 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因为血液各成分质量不同 三层
2.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下层,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 3.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二)1、①红细胞
②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③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且需进行特殊染色 ④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3. 血细胞 红细胞 形态结构 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功能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数量 女:(3.5~5.0)×10 男:(4.0~5.5)×10 白细胞 血小板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无细胞核 拓展创新
1. 脱水导致血浆中水分减少
2. 2. 红细胞的数目增多;高原空气中氧气含量少,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增多,以增加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达标测试
1.b 2.d 3.c 4.d5.血浆 血细胞 6.铁 红 结合 分离7.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8、白细胞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9、血小板
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4~10)×10 (100~300)×10 991212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师寄语:
没有一种不幸与失掉时间相比了 教材分析:
第 34 页 共 74 页
本节主要介绍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以及这三种血管的区分和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做这个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避免学生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后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要特别注意研究第五步中提出的问题以及两个讨论题。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然后,以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二是注意提醒学生应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保持湿润以便使小鱼少受伤害。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爱护小动物、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流方向 从心脏送往全身 从全身送回心脏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结构特点 管壁 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弹性 管腔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速度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描述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观察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并阅读课本P74、75动脉和静脉两自然段,总结动脉和静脉的结构特点:
动脉是将血液从 输送到 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 ,弹性 ,管内的血流速度
静脉是将血液从 送回到 的血管。静脉的管壁 ,弹性 ,管内的血流速度
任务二、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阅读课本P75毛细血管这一自然段,讨论 ①毛细血管是连通于 和 之间的血管。
第 35 页 共 74 页
②掌握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的内径仅有 ;只允许 ;管壁 ,只由 构成;管内的血流速度 。
③观察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图,可以知道:血液中的 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 进入血液
由此可见,氧气是在 处被利用的,二氧化碳是在 处产生的。 任务三:总结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创新
1、医生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 血管。使用橡皮管扎住上臂时,会出现隆起是因为 ___
2、我们测量的脉搏,这是 血管的搏动。我们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这是 血管。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在意外事故中,动脉损伤远比静脉损伤危险,这是因为动脉中的血液( )
A、含有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具有较大的压力 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无废物和二氧化碳
2、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全可以 3、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 ) A、肌腱 B、动脉 C、静脉 D、老年斑 4、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的特征( )
A、管壁厚,弹性大 B、运送血离开心脏 C、血流速度快 D、管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5、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判断
6、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抽血化验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隆起。这种现象不能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7、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心脏发出的血管 B.能搏动的血管 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 D.分布在深处的血管
8、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9、下列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 )
A.上肢动脉 B.颈动脉 C.下肢静脉 D.毛细血管
第 36 页 共 74 页
10、分析题 血管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管内血流速度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任务一总结:心脏、身体各部分、厚、大、快、身体各部分、心脏、薄、小、慢 任务二1、最小动脉 最小静脉
2、8一10微米、红细胞单行通过、非常薄、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最慢
3、水、营养物质、氧气 二氧化碳、其他废物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任务三: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
拓展创新:1. 静脉、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血管中血液多而膨胀
2.动脉、静脉 达标测试
1.b 2.c 3.c 4.d 5.c 6.c7.b8.d9.c 10. 血管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较厚 较薄 最薄 管腔大小 较小 较大 最小 管内血流速度 最快 较慢 最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师寄语:
天才形成于平静中,性格来自于生活的激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 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
学习过程
第 37 页 共 74 页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心脏分四腔,分别是 、 、 、 。左心房与 血管相连,左心室与 血管相连; 右心房与 血管相连,右心室与 血管相连。
2、心脏四腔的关系是:左心房与左心室 、右心房与右心室 ,左右两侧的腔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它们的作用是 。
3、从心脏壁的特点来看:心房的壁比心室的壁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 。 这些特点与它们输送血液的功能相适应。
4、体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左心室→ → 、 、 →最后汇集到 → 。
肺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右心室→ → → 流回 。 二、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78页心脏解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由_______组织构成,由此你推断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心脏有_____个腔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它们相连通的血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室壁比心房壁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______。它们的这些不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脏的______侧与_______侧的腔不相通。
(5)心房与心室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的结构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对照课本80页血液循环模式图,阅读8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尝试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______→______→身体各部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右心室→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
(2)在体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发生了的变化是______血变为________血;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发生了的变化是______血变为________血。 三、拓展创新
1、若向离体猪心脏的上腔静脉灌入蓝墨水(扎住下腔静脉),蓝墨水将哪条血管流出?如果从主动脉灌入红墨水,红墨水将从哪儿流出?为什么?
2、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3、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一呼吸微弱的重症病人,医生要他吸氧,你能说出他吸入的氧到达组织细胞的途
第 38 页 共 74 页
径吗?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从心房上发出的血管不是( )
A.上腔静脉 B.肺静脉 C.静脉 D.动脉
2、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 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 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 3、心脏四个腔的关系中,不正常的是( )
A.左心房与右心房不相通 B.左心室与右心室不相通 C.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D.不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4、在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与心房之间 B.心室与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5、在一个心跳过程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时,则( )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B.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 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
6、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下列哪条血管的血液中氧的浓度最高?( ) A.肱动脉 B.上腔静脉 C.肺动脉 D.下腔静脉 7、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途径,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
A.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各级静脉 B.肺动脉→肺→肺静脉
C.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D.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8、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由心室→心房→动脉 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静脉 D.由心房→心室→动脉 9、血液凝固不久,将血块切开,切面的颜色变化是( )
A.鲜红变成暗红 B.暗红变成鲜红 C.始终是鲜红D.始终是暗红色
10.右图是人血液循环模式图,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到的方向。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______所示的壁最厚。 (2)A与C,B与D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a—e中,流动脉血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4)临床上给肺炎病人吸氧和点滴青霉素,其中氧气是靠血液中的________运至全身的,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第 39 页 共 74 页
答案 合作探究
1.(1)肌肉、推动血液循环
(2)四、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静脉、上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 (3)厚、厚、输送血液距离远近不同
(4)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右
(5)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2 (1)主动脉、各级动脉、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 (2)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拓展创新
(4) 肺动脉、主动脉、主动脉与左心室间的动脉瓣只允许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5) 指端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不可能、可能 (6) 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分离、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7) 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一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一组织细胞 达标测试
一.1.d 2.a 3.d 4.c 5.a 6.a7.b8.d9.a
二.(1)D(2)防止血液倒流(3)a.b(4)红细胞 右心房
第四节 血量与输血
教师寄语:
学习的一大秘籍就是石变成向上攀登的石阶把拦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介绍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后的一个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要注意什么?血型的分类如何?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成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它既进一步阐明了血液的知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联系生活实际,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题材。模拟血型鉴定活动虽是一个建议活动,但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四种血型的关系及为什么“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及对实验结果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第 40 页 共 74 页
正在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案A - 图文05-19
《核舟记》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06-16
合肥市众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建设监理工作报告04-06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作文400字07-04
描写台灯的作文400字06-26
高级财务会计A 卷05-03
小学寒假日记500字【三篇】.doc05-08
2017-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研究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目录) - 图文12-13
SAP操作手册代码明细09-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下册
- 年级
- 生物
- 图文
- 职场奋斗血泪史,教你如何用8年从小出纳到财务总监
- e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 偷走原公司专利图纸被批捕 侵犯商业秘密构成犯罪吗
- 青岛农业大学 - 图文
- 利用洗毛废水提取羊毛脂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组织正文 -
- 汽车站市民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初中数学论文李春秀
- 7-11经理培训 - 图文
- 2年级3班假期作业安排
- 《筑梦中国》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
- 播新闻 说新闻 戏说新闻
- 广数控GSK928TC说明书
- 正确使用词语(二)学案
- 2018年中国移动冰箱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录) - 图文
- 会计部门内部控制制度
-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
-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答案
- 上海自贸区综合解读
- 2017-2022年中国私人飞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