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02 11: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词解释:

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

4,什么是地球圈层分化?

答案: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

5,土壤: 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

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

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 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9,我们都知道土壤形态学对研究土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土壤剖面”?

答案: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10,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1,何为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2,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

元。

14,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5,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的综合现象。

16,何为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7,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与冰清

18,地貌,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简答题

1,问: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构造运动的特点: 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水循环的过程

答: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

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后又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潜水及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圈。 3,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哪几层?及各层的特点?

1、对流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2、平流层:随高度上升温度不变或微升。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4、暖层:空气密度小,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高度电离。5、散逸层: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频率很小,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大气易逃逸。

1、地下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并作简单介绍。

(1) 孔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地下水;(2) 裂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裂隙理)中流动的地下水;(3) 岩溶水:存在于可溶性岩石孔洞内的地下水。

4,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

答:大气由低向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5,简述水平运动的性质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相邻块体因水平而相互分离、分裂、或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

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

6,简述地震三要素及震源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答: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关系:震源愈浅,距震中愈近,震级愈大,烈度愈大。

7,请回答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答: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的大规模的的运动.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三类:1)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向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 密度流 补充流):由于风力作用,海水温度,盐度,气压分布等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海水流动;3)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根据流动海水的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则相反,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8,简述构造运动及其特点: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图。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

9,简述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千米的圈层称为地幔 地核:2900千米深度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10,简述大气的成分有哪些?

答:地球大气是由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

11,风化作用的类型: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12,简述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答案:自然因素有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气候、岩性、生物 人为因素有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13,、简述地震带的主要分布范围。

答:1.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带;3.大洋中脊带;4.东非裂谷带。

14,请回答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答: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的大规模的的运动.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三类:1)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向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 密度流 补充流):由于风力作用,海水温度,盐度,气压分布等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海水流动;3)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

潮位升降的同时,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根据流动海水的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则相反,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15,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1) 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2)导致空气污染;(3)产生酸雨;(4)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 空气中的臭氧层曹受破坏

16,试简述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的特点。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打的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

17,生态系统是指什么?

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8,什么是块体运动?可分为哪几种重力地貌?

答: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落与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论述题:

一,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地球自转的存在;地球下垫面的不均。

二,请说出大气圈的结构,并论述为什么人们非常关注对流层?

大气圈的结构:它是由5个部分组成的,由下至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

人类为何非常关注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是人类及生物主要活动的区域,雨、雪、冰、霜等天气现象都对人类的

活动有很大影响;对流层空气的清洁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它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整个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一般的大气污染物,会在这里发生化学变化。对流层三个特征:

一、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度,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二、对流层空气受地面不均匀的加热,产生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高层与低层空气得到交换,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向上空输送,从而导致一系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三、由于受地表影响最大,对流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大气物理过程,形成日常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

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请谈谈你对自然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建议从研究对象、学习任务以及学科分类三个方面阐述)答:(意思达到即可)

1.从研究对象分析: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或称地理圈)指的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地球表层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地球其他部分的结构特性。地球表层内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各种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和信息传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系统。

总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从学习任务分析:(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规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从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3.从学科分类分析:

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个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他们包括了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部门自然地理学时宜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四,请说明水为什么是重要的资源?

答:(1)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在所有的自然地

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2)水具有大量用途:

最早用于农业灌溉。全球河流水能蕴藏量约为50.5*10^8kW,海洋潮汐能量约为10*10^8多千瓦;水还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被工业广泛用作能量转换和力的传递介质;水域有利于交通,水运是现代主要运输形式之一;人类每年从河、湖、海洋中获取大量动植物,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水具有重要的医疗意义

五,请写出成土因素并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答案:一、成土因素有:母质,气候,岩石,地形,时间,生物。二、1、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的一些性质汝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化学性质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方向及自然肥力。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因含大量碳酸钙阻止富铝化作用等。2、土壤发育气候因素:气候影响土壤水热状况;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状况的形成;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气候对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图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气候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不同气候带发育不同土壤类型。 3、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展过程

中最活跃因素。 4、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地形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地形引起的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地形支配地表径流;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地形影响土壤发育过程。5、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土壤的形成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 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耕种,灌溉,施肥等使原有成土过程加速或减缓,或逆转。

六,题目:论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1.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山景观,并且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2.冰川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是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3.在地球水圈水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

七,水是重要的资源,是地球表面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请简要概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并由此得出你对水量平衡的理解。

答:1、水循环: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大部分直接落在海洋,形成海洋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再次进入大气。

2、水平衡的理解:降水、蒸发、径流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因此,水量平衡方程为:大陆降水量+海洋降水量=大陆蒸发量+海洋蒸发量。(言之有理皆可)

八,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向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两种自然区划方法。前者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种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至下或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后者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基层的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前者通常采用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后者主要在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上,把地域结构上和发生上有空间联系的相毗邻的地域合并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地域结构的各个区域。这种方法简称类型组合法。

无论采用那种区划方法,首先都必须注意到地域结构的层次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区域,确定各地域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建立区划的等级系统。其次,须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单位中的地域结构研究,即注意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运动在空间上的联系性,以及其发生发展上的共同性。最后,根据上述的区域层次关系和结构上相联系性质和特点,确定划区的具体指标和标志,划出各区域的界线。

九,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海洋是太阳能的接受者和储蓄者。 ②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影响天气和气候(厄尔尼诺)。③对气温起重大作用。

十,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请各举两例说明。

答:1.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降低侵蚀速度;大量引水入渠导致河流蚀积过程发生重大变化,在干旱区甚至导致洪积扇发育中断;营造防风林抑制风沙作用及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采集薪柴和药材致使固定沙丘复活等。

2.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修堤筑坝约束河流或迫使其改道,从而改变冲积扇与冲积平原的发展道路;交通建设中挖方填方人为制造陡坡或堵塞沟谷;采挖矿石造成地表塌陷,堆放矸石、尾矿或废矿形成人造丘岗;削山造田把丘陵变为平地;围河、围湖、围海造田把水域变为陆地;修建山区水库变河谷侵蚀环境为库区堆积环境等。

十一,试述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答:1.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川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

2.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3.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4.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地区的植被,迫使动物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理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理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5.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十二,问: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1、在极地和中纬度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则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2、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

3、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冰川对径流起到调节作用。

4、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十三,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温带海洋性气候

此类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又有暖流经过,于是形成了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气候特点。此外,这里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也较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赞同

十四,论述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受哪些因素制约及地理分布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受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制约。全球可划分为四个降水带:

1.赤道多雨带

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至少

1500mm,一般为2000—3000mm,气流运动方向与地形相配合可形成大量降水

2.南北纬15°—30°少雨带

这一纬度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稀少带。大陆西岸和内部一般不足500mm,不少地方只有100—300mm。由于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有些地方也很丰富,全球降水量最高纪录即出现在本带内。

3.中纬多雨带

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mm,多雨原因主要是受天气系统影响,即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锋面、气旋雨。大陆东岸还受夏季风影响,带来较多的降水。本带也有局部地区降水特别丰富,

但是中纬度大陆内部因距离海洋较远,空气干燥,降水量很少,分布着大面积的温带荒漠。

4.高纬少雨带

本带因纬度高,全年气温很低,蒸发微弱,大气中所含水汽数量少,顾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300mm。

十五,论述题:试论述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冰盖的扩展大大增加地球的翻身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同时,冰川也对径流起到调节作用; 十六,问题:试述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答:冰川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变冷。全球冰川的消融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冰川还是河流的补给来源和调节者。冰川推进将覆盖植被,土壤发育过程中断,冰川退缩后土壤重新发育。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会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a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