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计算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17 1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班计算

1、《认识一星期的顺序》《认识日历》 2、《学习相邻数》蓝本90 复印 3、《区别单双数》手稿 见后 4、《排序》“我给他们排排队” 5、《区别左右》“以自身为中心”

“以客体为中心”见后

6、《学习组成 》5以内 6以内 7、《分析图形特征》蓝本90

8、《学习分类》邹兆芳171页 蓝本118 9、《比较宽窄》 手稿 10、《学习加法》《学习减法》 11、《拼拆几何图形》 12、《学习自然测量》 13、《认识零》 14、《认识时钟》 15、《二等分》

16、《顺数,倒数》蓝本87页 17、《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18、《认识球体》《认识正方体》 19、比较轻重

1

大班数学活动——月历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

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2

5. 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编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一天这位妈妈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 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住在房子里,为了使房子不挤。年妈妈就在大房子里住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个孩子。 自编谜语: 一个小本子,天天挂墙上。一天撕一张,过年就撕完。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日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日历,了解其用途并学会正确使用。

2、学会看日历,能发现日期按顺序排列的规律,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 3、知道时间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一张教师用的大年历。 2、调查表每人一份。

3、活动室内布置成日历展,利用晨间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观察。 4、提前剪好的小蜡烛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刚才在区域活动看日历时,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教师的大年历,请幼儿观察: ※ 找一找、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月?

3

※ 了解月份的天数 幼儿分别进行统计

幼儿交流统计结果。请幼儿将天数相同的月份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3、认识星期

※ 分组查找,并讨论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幼儿交流查找结果。

帮助幼儿理解红色的意思,黑色的意思,请幼儿找找还有那些日子是红色? 数一数一周是几天。 4、游戏:找生日 ※ 找找自己的生日。

※ 找找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贴上小蜡烛。 5、讨论:为什么要有日历?

知道人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日历。

大班数学活动《做值日卡》(认识星期、昨天、今天、明天)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

2.尝试结合“前天、昨天、明天、后天”进行简单的星期推算,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找到相对应的星期。

3.能积极参与活动,感知星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星期字卡、日历一本。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星期”、“日历”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初步认识星期。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有谁愿意和大家说说,星期天你到哪里去玩了?”

2.师:“为什么星期一到星期五你不去公园玩?那段时间你都在哪里干什么?你的爸爸妈妈呢?”

4

(因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我们都要到幼儿园去,没有时间,爸爸妈妈也要上班工作……)

3.教师小结:“原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是我们小朋友上幼儿园、是爸爸妈妈上班工作的日子,星期六和星期天才是我们休息的日子。” 4.师:“现在你们知道一星期一共有几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二、借助故事和游戏,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出示星期字卡)师:“星期妈妈一共生了七个孩子?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7个孩子本领可大啦,每天都有一个孩子在自己固定的岗位上值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有规律。可是有一天,它们过腻了这样重复单调的生活,想偷偷调换一下岗位,星期二和星期日换了,星期三和星期一换了,星期四和星期五换了,这下可出大问题啦,小朋友原来是星期二来幼儿园的,可是变成了星期日,一个人都没有;一个病人是星期四动手术,可是进了手术室,医生说今天是星期五,这下把病人可急坏啦,再拖下去会没命的。原来星期一要送出去的东西,现在变成星期三才到,大家的生活被弄得乱七八糟。星期妈妈发现了,召开紧急会议严肃地说:“如果你们再换位置的话,会把一切都弄乱的,快点换回来。小朋友你们觉得星期宝宝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师:“那赶紧换回来吧,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他们按照顺序排排队。故事中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星期三前面一个是谁?星期五后面一个是谁?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星期是有它们自己的排列顺序,不能交换,不能颠倒。”

3.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按照这样的顺序,让它们围成圆圈排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现在你能看出来吗,星期四的好朋友是谁和谁,星期二呢?星期三呢?星期五呢?那星期日呢?为什么星期日的好朋友是星期六和星期一呢?”

4.小结:“原来一个星期有七天,当一个星期结束后,下个星期又开始了。这些一个接一个的星期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帮助我们准确地记住哪一天该做什么事情。

5

三、整合幼儿的数学经验,尝试进行简单的星期推算和查询,感知星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结合“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进行简单的星期推算。

师:“小猪开了一家蛋糕店,这一周它有4个好朋友要过生日,小猪打算在生日那天给它们每人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小猪说,今天是星期三,我昨天给小狗送蛋糕了,你们猜猜小狗的生日是星期几。小猪说,明天我要给小羊送蛋糕,你们猜猜小羊的生日是星期几。小猪说,后天我要给小马送蛋糕,你们猜猜小马的生日在星期几?”

2.师:小猪又问了,小朋友,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在星期几吗?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的生日在星期几?

讲解:我们还要请来一个朋友帮忙,日历。先在卡片上写上你的名字,和生日几月几号。我们先看第一个数,如果是4月,就去找4月的那张日历。如果是5月,就找5月的那张日历。然后我们看第2个数,第2个数是多少,我们就在刚才找到的那张日历上找到那个数,它对应的就是你今年生日的星期。先来找一找老师的生日。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台历,回家后,可以从家里的台历或挂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笔圈出来,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小礼物,他们一定很开心。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6—9的相邻数》

预设目标: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邻数。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1—10数字一套;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1—10的纸牌。 活动预设:

1、游戏《拍手问答》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教师边拍手边问,幼儿边拍手边回答。如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请个别或集体回答)

6

2、游戏《认邻居》:请若干幼儿自选楼房居住,并认识自己的邻居。学习6的相邻数。知道其与前后数的关系。

3、游戏:纸牌乐,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10的纸牌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赢幼儿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找出它的相邻数。游戏再次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摸一摸,说一说》教师随意抽取一个数字,比比谁能快速说出它的相邻数。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胸前佩戴数字卡1—10,围成圆圈。 (1) 请个别幼儿轮流游戏:我是7,谁是我的好朋友,请快快站出来。 (2) 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幼儿听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站成一排。 6、小结,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单双数 活动名称:有趣的单双数

活动要求: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围棋、记号笔、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活动过程:1、导入——游戏“猜棋”

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7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那么,在我们下围棋的时候,哪里会用到单双数?(猜先),对了,在猜先的时候我们要用到单双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次“猜先”好吗? 3、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单双数在围棋中要用到他,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4、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数学活动名称:排序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继续排序。 2、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感受活动的快乐。 重点: 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继续排序。 难点:动手制作按一定顺序有规律排列的皇冠。 活动准备:

教学用图、纸、笔、蜡光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复习5以内各数的分合式

1、熊妈妈想考考我们大四班的小朋友,它有5个苹果,想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想如果分给猴子和小兔,可以有几种分法。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苹果分成两份。

8

3、谁能写出5的分合式吗?

4、根据回答请幼儿分别上来写出5以内各数的分合式。 二、学习排序

1、出示教学用图a(颜色相同) ◆ ■ ◆

你看到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中藏着一个秘密,发现了吗? 2、出示教学用图b(颜色不同) ● ★ ▲ ★ ▲ ● ▲

你看到了什么图形?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中间有几个空格应该排上什么图形?

除了按形状的不同来排列,你还能找出别的规律吗? 三、幼儿练习

1、人手一份白纸,请幼儿在空格里填上正确的图形。 1、 教师巡回指导。

2、 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为什么? 四、制作皇冠

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皇冠,上面帖上各种各样你喜欢的形状,但是一定是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做到吗?

9

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和别人不一样。请幼儿把皇冠戴在头上,你的皇冠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数学活动:我给他们排排队 活动目标:

1、 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 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 漂亮吗?为什么? 2、 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 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 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 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 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 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 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 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 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0

(1) 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 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 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 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 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 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 教师有目的的与

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 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大班数学活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手环人手一个,竞赛用的物品——星星、气球、贴纸等,活动场地布置左右边上挂东西。 活动过程: 一、 谜语激趣。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 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2) 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3)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4)竞赛游戏:“听口令”。(选择自己喜欢的手环颜色,然后找同样颜色的队

坐下。) A、 把手环戴在右手。

游戏规则:听口令举手,(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 B、 全部都对了,得一颗星,有错不得星。

11

2、 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 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感知左边、右边。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A、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B、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总结 评出冠军队和亚军队。 大班数学活动: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木偶,图示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我说左手你们就伸出你们的左手,当我说右耳朵的时候你们就用手指着你们的右耳朵 (二)幼儿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12

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师: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图,他们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他们的左右和我们的是相反的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学习6的组成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材料: 小动物卡片若干;

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13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四、注意事项

幼儿在送小动物乘汽车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感受数的分合;

记录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在表述记录结果时,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分合不光是两个数字,还可能是3个或者是4个数。 大班数学:5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用印章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雪花片、小印章、作业单、印泥 活动分析: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作业单

14

活动过程: 1、 集中幼儿注意力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 2、“可是今天我有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教师出示5个水果,“我准备了几个水果,一个盘子里放不开,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谁想来试一下?”“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我就忘了“教师示范记录。

3、“现在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雪花片,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4、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 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6、幼儿操作作业单、巩固5的组成。教师最后和幼儿一起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巩固5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学习7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尝试记录其结果。 2、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3、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人手一个小盘子,7个雪花插片,数字卡片1--7。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15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报出盘子中雪花插片的总数,并将自己盘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 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学习6的组成

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寻找不同特征学习6的组成,初步了解交换律。 准备:不同特点的积木共六块、数字若干 过程: 1.寻找

通过观察积木,寻找积木中的不同特点来学习6以内的组成 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看到的 2.讲述

16

幼儿将自己发现的积木不同特点,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讲述。例如:六块积木中有2块是红色的,4块是黄色的,6分成2和4,2和4合起来是6。(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和归纳) 3.操作

幼儿在练习纸上,对6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填空 5的加法教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17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式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拼拆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会进行图形折叠、分割、拼摆,使图形变化,辩认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其关系,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小刀。 教学过程:(一)变魔术

让幼儿猜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然后将纸折叠,剪开变为各种图形。

将剪开的图形再拼成正方形。 (二)幼儿操作

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正方形,比比谁变得快,再将4个小正方形拼成原来的样子。 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三角形,然后还原。

将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然后还原。 (三)图形组合

将剪出来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各种组合,变成新的图形。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如:四个三角形可拼成风车;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 《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18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 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19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认识钟表--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20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

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

21

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习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习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数学活动——我们的鞋子在这里 学习分类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按物品特征分类。

2、操作目标:能用棋子统计不同靴子的数量,并比较数目的多少。 3.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思维有序性。 活动准备:1、各种鞋的标志 2、统计表、棋盘、棋子

活动重点:学习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统计鞋子的数量,进行数量的比较。

活动过程: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鞋子也会踏踏响》,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穿的鞋子。

2、认识不同鞋子的标志(分别是布鞋、皮鞋、旅游鞋、棉鞋),分别放在相应的棋盘上。

3、游戏“我的鞋子放在这里”

请幼儿脱下自己的鞋子,想想自己的鞋子属于哪一种,应该放在哪个棋盘上。放完鞋后,在图表上贴一个标志表示自己穿的是这种鞋。

4、幼儿分别数棋盘里的鞋子的数量,用手中的棋盘、棋子统计4种不同鞋子的数量,进行比较,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5、幼儿看棋盘上的记录结果,发现哪一类的鞋最多,哪一类的鞋最少。

22

活动延伸:幼儿可进行鞋子的第二次分类,可按性能、形状、用途、颜色几个围度来分,进行统计。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3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纸盒 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拆纸盒

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

24

2、纸盒还原,反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 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

3、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大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用?(重叠、粘贴、封口) 三、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大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帮助

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活动: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25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

教学准备:乒乓球40个。钥匙4,硬币40个,地球仪1个,弹子若干,珠珠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要不要玩一玩? 二、玩硬币

1、(出示硬币)这是什么?(硬币)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先来玩玩硬币,玩好后请小朋友告诉我你是这样玩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教师总结:把硬币立起来会朝前后滚动,也会转,如果不立起来就不会滚。

3、我们再一起玩把硬币立起来在桌子上转的方法,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象什么一样?

三、玩乒乓球

1、(出示乒乓球)这是什么?我们现在来玩乒乓球,玩好后也请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样玩的?

2、谁愿意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玩乒乓球?教师总结:乒乓球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滚动的。 四、摸摸、看看

1、现在请小朋友摸摸硬币和乒乓球,然后告诉我摸是去一样不一样(请幼儿触摸然后回答)

2、硬币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而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放在手心里手要圆起来才能抓得住的。

3、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乒乓球和硬币是不是一样的(请幼儿观察然后举手回答)

26

4、硬币看上去只有一个是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圆形的(教师展示请幼儿看)

5、原来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形状是球体(出现“球体”汉字) 五、找找

1、好现在老师给你们很多东西,请你们找找哪些是圆形,哪些是球体,找到后把它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教师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3、刚才小朋友在这些玩具中找到了很多球体,那些你们知道除了老师今天带的外,你们还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拿东西也是球体呢? 六、小小魔术师

最后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做小小魔术师,把老师分给你的纸上这些圆形用蜡笔来变成球状物。 认识球体(数学)

目标: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过程: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27

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4.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5.作操作材料,三个图例中,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6.活动结束。 大班《分类》 目的:

1、能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在活动中能从多种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 准备:四位有特色的幼儿。

音乐 过程: (一)

1、四位有特色的幼儿上来,让幼儿观察 “我们要将这四个小朋友分成两组,怎么分?”

2、请大家给他们分类,每次分类后,教师要引导说出,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组? (高矮,男女,胖瘦,鞋子??)

3、小结:要把他们分成两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动脑,根据观察,从不同的特征来分,方法还有很多种。

(二)我们来做“猜猜我们是怎么分组”的游戏

那请你们每组小朋友自己悄悄商量分组的方法,来分成两组。不要让别的组知道哦!等一下,我们再来相互猜猜各组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教师参与知道) 请一组幼儿上来分成两组站好,让大家猜,他们是根据什么分的?(猜对组奖励)

(三)全班分

1、那么现在把我们全班小朋友分成男女两组,请各坐一边(幼儿听指令坐好,教师画图)

28

2、我们还可以继续分下去吗?(指图)女孩子可以怎么分?(幼儿说)男孩子也可以这样分吗?(幼儿操作)

你也是穿拉链衫,她也是穿拉链衫,为什么不在同一队呢?(因为我是男孩子中穿拉链衫的,她也是女孩子中穿拉链衫的)

3、我们分组的方法不仅可以按特征分,还可以再层层继续分下去。

(四)在生活中我们也都离不开分类,比如我们整理玩具用到分类??我们来说说,都有些什么呀?

总结:生活中真是到处用到分类,我们今天回家也再来找找看,说一说。 分析图形特征 活动目的:

1、学习在表格中根据单个图形勾画特征,并根据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出具体的图形。

2、学会分析和标出图形的各项特征,并能按标出的特征选取图形。 3、能积极大胆地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图形特征表格,几何图形若干。

2、学具:每人一张记录表格。每人一个普通几何图形、一个背后贴有半个心形的几何图形、笔 3、环境:布置寻宝地。 活动过程:

流程:交流图形特征 →学看图示分析图形特征 →给特定图形记录特征 →分析图形特征寻找标志

1、以小天使来到班上送礼物,寻找最幸运小朋友引题。 (1) 引: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小客人吧!

(2) 幼儿拿出小天使送的图形抽奖券(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互相交流、比较自己拿到的图形奖券。

2、学习按指令来找图形,尝试分析图形的特征。

(1) 出示课件1:引导总结幼儿交流后得出的图形特征做成的标志,理解标志的意义。

29

(2) 出示课件2:由易到难分三个层次三种方式,进行图形特征分析 A.分三次选择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B. 分两次选择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C. 一次性展示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D. 每一次的分析归纳后,若同时符合三种特征,表示中奖可以获得奖励语言。 E. 分析没有获奖的原因,完整描述自己的图形奖券有哪些特征。

(3) 小结:每个图形都有好几种的特征,只有把每个特征都找出来,我们才能准确的找到这个图形。

3、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记录法。

(1) 将图形粘贴在记录纸上,并在表格中用记号记录下图形的特征。 4、幼儿互相交流后,展示屏演示讲评部分幼儿的记录情况。 5、游戏:寻宝

要求分析图形特征,并根据标记寻找宝藏所在地,找到另外一部分心形。 6、幼儿互相分享寻宝的愉快心情。 学习7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一组实物图编应用题,重点学习应用题中的提问。 2、继续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表达的图意。 3、在老师提醒下能注意保持活动时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算式卡片、7只毛毛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出拳”,进一步巩固7的分合和加法。

1、介绍游戏玩法:两人出的手指数合起来要是7,两个人商量好谁先出拳谁后出圈,边出拳要边说,如:甲:我出2,我出5。

2、每人每次伸出的手指数量不能重复,知道把7的6种合成式说完。 教师:你们有什么办法保证自己会不重复的把7的合成式说完?(启发幼儿

30

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每人在白纸写出7的六种分合式,出拳一次就划掉纸上的一个分合式。) 二、学习7的减法

1、教师:树上有7只毛毛虫,1只大的,6只小的;2只红色的,5只蓝色的;3只停在草地上,4只在树干上,你们能根据这些特征来编减法应用题吗?(请幼儿集体来说一说)

教师:谁能根据毛毛虫的大小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编出树上有7只毛毛虫,拿去1只大毛毛虫,还剩下6只小毛毛虫)

教师:我们用一道减法算式把这道应用题记录下来!(7-1=6)谁能来读读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树上有七只毛毛虫,拿去一只大的,还剩下6只大的毛毛虫)

2、依次类推,根据颜色、地方不一样编出剩下的五道减法算式。 3、与幼儿一次读7的6种减法算式。

教师小结:7的减法算式一共有六种,加法算式也是六种,分合式也是6种,7减去1就是在7的总数中,去掉1个,等于就是7去掉1个还剩下几个,剩下的数和减去的树合起来就是7. 三、巩固7的减法

1、摘得爱心:瞧,这是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贴有爱心的卡片,你们想得到这些漂亮的爱心卡片吗?(出示贴有爱心的算式卡片)仔细听好游戏规则:分小组上来,每人只能摘下一张卡片,摘下卡片后并大声读出卡片背后的算式,然后再回答得数是几,回答对了卡片上的爱心就归你了!

2、抢答:下面我们来换个玩法,好不好?仔细听好游戏的规则,老师摘一个卡片并读出上面的算式,然后说,开始!你们抢答出答案,最先答对的获得卡片上的爱心!然后比比谁的爱心多!

31

四、活动结束:教师小结,给幼儿发送爱心小礼物,鼓励幼儿继续努力,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学习“5”的减法》 活动目的:

一、运用数的分解法学习“5”的减法,通过看图能分别说出5的减法列式,并迅速准确的算出得数。

二、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课件1、图中一篮苹果和一篮梨子,点击可逐一出示数字。 课件2、草地上放有两个红、绿米盘,5只鸡可跑过来吃米。

课件3、“小天使送信”画面,四间房子(房门上有门牌号),按门铃主人可开门。

课件4、5只动物运动员和5只帆船。(连线找对了,动物会发出叫声) 课件5、小猴背着桃子袋,袋子破了一个洞,一个桃子从袋中掉下来。 二、幼儿学具:

1、幼儿人手一张两个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5只小鸡图卡; 2、幼儿人手一张“帮助动物运动员找帆船”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以参观“动物王国”的形式,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动物王国的小精灵给老师打来了电话,说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智力游戏活动,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小朋友高兴吗?” 1、玩“猜水果”游戏。(复习“5”的分解)

“哇!原来动物王国里举办了很多的智力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猜猜。” 播放课件①。师介绍、示范游戏玩法:“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5。点击苹果篮下面出示数字1,苹果篮里有1苹果,请小朋友猜猜,这只梨子篮应装几个梨子呢?”(例: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幼儿回答后。点击出示数字4。师依次出示课件苹果有2、有3、有4;幼儿逐一回答,逐一出示数字。

32

2、小结:小精灵夸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玩游戏时回答得又快又对! 二、幼儿操作探索,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5”的减法)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智力游戏:播放课件②

“草地上有两个米盘,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绿色的,几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5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小精灵已经为小朋友准备了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小鸡的操作学具,请小朋友摆一摆小鸡图片,把你发现记录下来并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2、幼儿探索5的分解法。

幼儿动手操作图片,把5只小鸡分别摆放在两个米盘吃米,有几种分法。并记录下来。教师观察巡回指导。

3、请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一起交流。

播放课件②,逐一出示小鸡吃米,例:“草地上有5只小鸡,如果有4只跑到红盘子吃米,绿盘子有几只小鸡在吃米?”(1只)“对了,因为5可以分成4和几”(4和1)怎样列减法算式?(5—4),列出算式,得数是多少?(得数是1)。师逐一演示课件其它组的分解及算式和得数。

4、小结:“小精灵刚才看到小朋友能够根据图中的内容操作5只小鸡在两个米盘吃米的多种几种分法,还会列出减法算式,算出得数,开心吗?接下来想请小朋友一起在来玩个游戏“帮助小天使送信。” 三、玩游戏(复习5的减法)。 1、玩“帮小天使送信“游戏。 播放课件③、

(1)介绍游戏玩法。小天使第一次学习送信,不懂得怎样送,我们一起帮她好吗?

“这里有几座房子?你发现房门上有什么?”(都有门牌号)。“小天使手里信上有什么?”(信上有算式题)。你们看小天使手上的信算式是多少?(算式是5﹣1)。这封信应该送几号房呢?”(5﹣1﹦4,得数是4,应该送4号房)。现在我帮小天使摁门铃。”摁三下“哎,主人怎么没出来拿信呢?这是怎么回

33

事?”(启发幼儿说出:摁门铃的声数应与信封上算式的得数一样,主人才会出来取信)。教师重新摁4次门铃,主人开门出来取信。

(2)幼儿帮小天使送信。找1号房、2号房、3号房,方法同上,教师鼓励算得又快又对的幼儿。

2、玩“帮助运动员找船只”游戏。 播放课件④

(1)介绍游戏玩法。“一群动物来到河边要参加帆船比赛,找不到自己的帆船,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找找好吗?帆船上面都有一道(减法试题),动物身上有数字,只要算出帆船上式题的得数与动物身上的号数是一样,这只帆船就是这只动物的。”

(2)示范“帮助运动员找船只”。你们看,“5﹣3”的帆船是几号动物的?幼儿算出得数,教师点击课件将船和动物连线,连线对的,动物发出兴奋的叫声表示感谢。

(3)幼儿帮助运动员找船只:师提供练习图画,幼儿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师幼讲评,课件演示验证。 四、思考题:“小猴背桃”。

刚才小朋友很能干,帮助动物王国的动物解决了很多困难,你们高兴吗?现在小精灵还要请小朋友再来看一幅画面,想想、猜猜说说。 播放课件⑤: 1、创设问题情境:

“一只淘气的小猴背着5个桃子蹦蹦跳跳在回家路上,小猴不知道袋子破了一个洞,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小猴回到家,袋中的桃子还剩下几个?” 2、幼儿讨论:

“现在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同伴互相讨论一下,小猴回到家,袋中的桃子还剩下几个?”

3、请个别幼儿回答。只要符合题意的都给以肯定表扬。 五、总结。

师:小精灵刚才告诉老师,她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玩游戏时表现得很棒,都能积极地参加动物王国的智力游戏活动,并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操作材

34

料、回答问题,学会了5的减法本领。下次她还想请小朋友再来参加它们的游戏,你们愿意吗?现在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把《小猴背桃》这道题带回家,让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答案最多,好吗? 延伸活动:

1、游戏——找朋友(复习“5”的加减法),音乐磁带、数字卡片。 2、数学区角:投放操作材料:雪花片、扑克牌、磁性动物图片、水果图片、自制小沙包、自制摇摇珠盒(两个大果冻盒口对口粘和,中间一硬纸板,纸板中有一洞,装上5个玻璃珠。)??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比轻重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猪、兔、狗毛绒玩具各一件;中型跷跷板;相关的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来玩跷跷板了,小朋友猜猜谁轻谁重。 幼:跷起来的小动物轻,沉下去的小动物重。

※教师运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导入活动,以幼儿十分熟悉的压跷跷板为例,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入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35

师:请从小筐里拿起两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幼: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幼:不一样大。大的重,小的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球是怎样的? 幼:一样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璃球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棉花球和玻璃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玻璃球重,棉花球轻。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幼:大花球轻,小磁铁重。

※幼儿尝试对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比较是此环节设计的亮点。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而适宜的活动材料,通过任意两件物品的比较、大小不同积木的比较、同样大小玻璃球的比较、同样大小棉花球与玻璃球的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的比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与探索、比较的热情。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师:用什么方法能使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 幼:盛进水或装上东西。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现在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 幼:东西全倒掉或都装上一样多的东西。

36

※数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4.利用课件,拓展思维。

(1)倾斜的天平两端分别是一个西瓜和几个梨。 师:请问天平两边怎样才会平衡?

幼:最好的办法在跷起来的那边再放些梨。

(2)天平两端分别是:一支粗蜡烛和两只细蜡烛,两边重量相同,教师将两边的蜡烛同时点燃。

师:如果两边的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平还会是平衡的吗? 幼(争辩后最终给出答案):是平衡的。 (3)天平显示皮球和冰块一样重。

师: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幼:冰块会变得越来越小,会越变越轻,天平会倾斜,皮球会滚掉。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教师又利用生动的课件,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活动延伸

1.丰富活动区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物品,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学习。 2.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比较宽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宽窄,积极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2、在操作中经历对10个以内物体按宽窄排序的过程。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37

1、教具准备:彩色片

2、学具准备:彩色片、不同宽窄的积木等。 3、操作册、蜡笔。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走线的游戏。叫过小桥。”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2、集体活动。

“今天有些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接受吗?” ① 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宽窄。 “看看,这两个彩色片谁宽、谁窄呢?”

教师取出“彩色片”中的宽窄比较明显的2片彩色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谁宽、谁窄。

②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请幼儿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宽,谁的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宽窄:比如一端对齐比或叠放在一起比较。 ③ 学习按宽窄排序。

请幼儿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进行操作卡片,并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出10个彩色片的宽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3、分组活动。

第一、二、三组:用多种方法比较积木的宽窄并排序 第四、五、六组:找找教室内外宽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七、八组:完成操作册第3、4页的活动, 4、交流小洁,收拾学具。

“谁来说说在活动中你是怎么来进行宽窄排序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宽窄不同的情况时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好学具。 活动延伸:

38

1、请幼儿将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进出,但搬桌子时就卡住了,为什么?怎么办?

2、在室内找出宽窄不一样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物品宽窄的。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

2、教具、学具:3个罐子(内装有硬币、图片)、数字0—6卡片4套;直尺、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手机模型手机、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图片和实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温故蕴新,复习《拍手歌》 1、以玩游戏的形式复习拍手歌。

师请幼儿各找到一个好朋友玩《拍手歌》游戏,提示幼儿《拍手歌》念到“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荡悠悠”即好。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了解“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1、小猴吃桃。

展示课件:小猴子逐次吃桃的过程: 猴妈妈为小猴准备什么食物?(桃子) (1)盘子里有几个桃子?(2个桃子)

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2表示)出示数字“2”。

39

(2)小猴肚子饿了,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还剩1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表示)出示数字“1”。

(3)小猴觉得桃子很好吃,又吃了一个桃子,盘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没有桃子)没有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 (4)说说“0”的形状象什么?(引导幼儿说说:“0”的形状像鸭蛋、像橄榄、像椭圆形、像眼镜片??)

(5)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很好,“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还能发现生活中许多像“0”形状的东西。 2、看图说一说。

接下来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图片:播放课件。

① 小鸟飞。鸟窝里有几只小鸟?(3只小鸟),3只一起飞走了,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鸟窝里没有小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② 小朋友上车。公交车站台有几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公交车来了,5个小朋友都上车了,站台上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③ 青蛙跳水。菏叶上有几只青蛙?(1只青蛙),扑通一声跳下水,菏叶上还有几只青蛙?(菏叶上没有青蛙)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3、游戏“猜一猜有多少”。

分别出示三个茶罐子,内装不同物品,让幼儿猜猜各有多少。

(1)出示第一个茶罐子,内装硬币。老师手上的茶罐里有东西吗?(有、没有。) 摇一摇有响声,猜猜是什么?打开看,是硬币。猜猜硬币有几个?,数数有2个,2个硬币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2表示)出示2的卡片。

(2)出示第二个茶罐子问:“有装东西吗?”(有、没有),摇摇,没声音,打开看,(有扑克牌)。“几张扑克牌?”(有3张扑克牌?)“3张扑克牌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3表示)出示3的卡片。

40

(3)出示第三个茶罐子,问茶罐子里有装东西吗?(有、没有),摇摇,没声音,打开看,没有,没有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用数字“0”表示),师出示“0”的卡片。

4、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情况可以用“0”表示。

(1)联系生活经验。小朋友想想,在平时生活中,如在幼儿园、家里、路上、公园里,山点、商店里什么东西没有了,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想到了,与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交流分享:请幼儿进行交流。(例:筐里有5个皮球,小朋友都拿走了,筐里没有皮球,可以用“0”来表示??)

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 宝宝表示。接下来我们看看,“0”宝宝还有什么本领?

二、了解“0”可以表示“起点”、“界限”。 1、“0” 可以表示“起点”。 (1)寻找直尺中的“0”。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一把直尺)。 “小朋友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个位置?“(直尺的左端)。

“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是1)。师在直尺上用手提示这一小段表示1,接着我们一段一段的来数一数,1后面再加一段是几?(是2、3、4??) “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呢?是“起点“的作用。 (2)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

① 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1—5的数字宝宝,你们可以想出不同方法让他们排好队,小朋友会吗?“ ② 分组讨论,按序排队。在各组桌上摆放1—5的数字宝宝,幼儿在小组讨论后,每人拿一数字卡,按数序(顺数、倒数)排队。师分别请两组不同的排序方法手执数字卡到前面排队,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是顺数排或是倒数排)。同时也请来了数字宝宝“0”排队,问:“它应该排在哪个位置?”(在顺数排的前面或后面)为什么?(按倒数排队:数字宝宝是从6排到1的,是由多到少排列的,1最小,1再少掉1就是0;所以数字宝宝“0”就要排在“1“的

41

后面;按顺数排队:数字宝宝是从1排到6的,是由少到多排列的,在这里“1“最小,排在最前面,所有数字宝宝“0”要排在“1“的前面。)

③ 小结:刚才小朋友玩“数字宝宝排队”的游戏,能动脑筋想办法,排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倒数排列法,数字宝宝“0”排在“1”的后面;另一种是顺数排列法,数字宝宝“0”排在“1“的前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0”在这里是起着什么作用?(“0”在这里是起着“起点“作用) 2、寻找温度计中的“0”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图中有什么?(一个温度计)。小朋友在温度计上找找“0”在哪里?(在温度计的中间),温度计的中线有一条红色线,这条红线是随着温度上升或下降的到。如果红线下降到“0”的位置,天气就会变得很冷,水就会结冰。如果这条红线慢慢上升到“0”的位置以上,天气就会越来越暖和,结的冰就会慢慢融化成水。“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着“界限”的作用。)

三、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1、创设探索环境:

两边放有生活中与“0”有关系的物品:如手机、尺子、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小袋子等。 2、创设探索氛围。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0”,“0”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你们知道吗,他们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待会儿小朋友去找一找,并玩一玩。 3、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幼儿分别到两边的操作区找找、玩玩、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0”。 提醒幼儿:你选择的物品在还没有使用之前,先看看原来的指针指在数字几?开始使用时你发现了指针有什么变化?如使用体重器、秒表、小钩称等。 4、幼儿交流探索过程。

幼儿交流找到了什么东西,怎么玩的,发现了“0”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0”宝宝,数字“0”宝宝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又如尺子、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中

42

的“0”宝宝,他们在这里是起着“起点”的作用;再如温度计中的“0”宝宝,他是起着“界限”的作用;还有门牌号、手机、车牌号中的“0”宝宝,他们在这里表示的是号码中的空位。数字“0”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真大。 四、以复习《五只猴子荡秋千》儿歌结束活动。

1、复习儿歌:小朋友还记得《五只猴子荡秋千》的儿歌吗?我们站起来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2、表扬小朋友念得真好,五只猴子一只一只的被鳄鱼吃掉了,还有猴子在荡秋千吗?(没有了)。没有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0”表示),师手指头从5逐一减少到1至没有了,以握紧拳头以示。

今天小朋友认识了数字宝宝“0”这一新朋友,你们喜欢他吗?(喜欢)。现在我们一起回班级跟数字宝宝们继续做游戏好吗! 延伸活动:

一、数学区域:投放与“0”有关系的物品:如手机、尺子、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小袋子等,供幼儿操作。

二、提供数学操作册,让幼儿练习,加深对数字宝宝“0”的认识。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 一、活动目标:

⒈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⒉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⒈材料:红绸带,,纸(正方形、长方形),吸管,毛线,纸条,直尺 ⒉工具:笔,剪刀,天平称,量杯 三、活动过程: ㈠讲解演示

⒈师:看,今天余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要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只有一根绸带,怎么来扎两根小辫呢?

43

⒉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⒊把一个东西边对边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以形象直观的绸带二等分形式导入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动脑筋帮助分绸带,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为幼儿发现规律,理解二等分的含义作了有效的铺垫。 ㈡操作探索 第一次操作:

⒈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正方形,长方形,

师:请小朋友想办法把桌上的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⒊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师:小结:很多小朋友用了边对边对折的方法来二等分。 ⒋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

师: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纸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 师:这有个好听的词,叫“重叠” 第二次操作:

⒈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长方形,

师:请小朋友用其它对折的办法把桌上的长方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⒊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师:小结:除了用了边对边对折的方法来二等分,还可以用对角线折、对边折的方法来二等分。下课了可以在试试。 ⒋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⑴师: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⑵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44

把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放在两次操作活动中,第一次是让幼儿自由发挥,用自己想出的折法二等分。第二次操作探索活动中提升了难度。操作活动中,指导适时,要点正确,鼓励幼儿尝试多种二等分的折法,拓宽幼儿思维,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思维能力。 ㈢巩固提高 第三次操作

材料:吸管,直尺,毛线,纸条

⒈师:在桌上还有些硬硬的吸管它们不能象纸那样省力的折,但它们也可以二等分,请你们想办法试试看。 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⒊教师讲评:用什么方法二等分?幼儿演示

⒋教师小结:这种硬的吸管可以借助毛线、纸条、直尺来二等分。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下课了可以再试一次。

活动的难点在第三次操作活动中,有了上述的二等分经验,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活跃,讨论热烈,教师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不同操作探索水平,适时的延长操作时间,给予指导,增加了幼儿成功操作的机会,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 四、活动延伸:

师:水,沙子,黄豆这些不能折,不能用纸条测量的东西,它们可以二等分吗? 其实它们只要借助一些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天平称、量杯就可以二等分。 我把这些工具放在区角,一起去探讨它们的测量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顺、倒数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启发幼儿通过自身的尝试操作,发现1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什么事顺数和倒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顺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正逆关系,了解不同的数数方法,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45

重点:学习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难点:感受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和传递性。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松鼠采松果》、动物图片、蘑菇房子图片若干、1—10 的数字卡,投影仪、电视机。

2、学具 :1-10的点卡和数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拍拍手”(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巩固旧知)

(1)拍手次数与说的数相同。如:我说X,幼儿:我拍x。(拍手X下) (2)拍手次数比说的数多1。如:我说5,幼儿:我拍6,6比5多1。(拍手6下)

(3)拍手次数比说的数少1。如:我说5,幼儿:我拍4,4比5少1。(拍手4下)

二、 激趣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伙伴,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吧。(出示教学挂图观察)

提问:图上是谁?(小松鼠)它要去干什么啊?(手提篮子上山采松果) 数一数:从小松鼠的家到山顶那棵松树那里有多少级台阶啊?(10级) 三、 活动:我来采松果 (学习顺数,倒数的方法)

(1)小松鼠这是第一次独自一人上山去采松果哦,就怕迷路了,所以啊,他想了个好办法,就是给台阶都标上号码,踩着这些数字上山,回来的时候又踩着数字下山,那现在请小朋友帮帮他把数字记号标出来,好吗?

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把数字卡片放到相应的台阶上。(1-2-3-4-5-6-7-8-9-10,上山刚好要走10个台阶。)

(2)走到了山上,按原路返回要怎么走下来呢?(10-9-8-7-6-5-4-3-2-1) (3)提问:小朋友们发现回来的数字和去时有什么不同的啊?(启发幼儿感知原来走上山顶的时候我们是从小的数字开始数,后面的数字都比前面的数字大1,下山的时候是从大的数字开始数,后面的数字都比前面的数字小1)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关系。

46

教师小结:建立正确顺数、倒数概念

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数叫顺数。(幼儿唱数)

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这样排列的数叫倒数。(幼儿唱数)

四、动手操作:送小动物回家 1. 出示尝试题:给小动物建新房。

小松鼠有很多的朋友,有小羊,小白兔,小鹿,小猪,小松鼠也邀请了他们到家里玩。他们可喜欢小松鼠的家了,都想有一间这样的房子,住在山上,以后就能经常一起玩,所以想请小朋友们帮他们盖房子,好吗?盖的房子可是有要求的哦,每个小动物的家都要隔着一段距离,刚好有10个台阶,这样大家还可以上上下下锻炼身体呢。

(1) 教师示范用倒数的方法先给小羊找地点盖间房子,离小松鼠家正好有10 个台阶的地方。在那里建房子(请幼儿上来把贴有小羊照片的房子贴到挂图上)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帮助其他小动物建新房,如小羊家到小白兔家有10个台阶,小白兔家到小鹿家又有10个台阶,小鹿家到小猪家也有10 个台阶。(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倒数的方法。) 2. 第二次尝试:真假“房子”

山上有了很多一模一样的房子,这下可乐坏了灰太狼,它想了一个好办法来抓小动物,什么办法呢?那就是把他们房子上的照片都撕掉,再盖很多间一模一样的房子,把里面都弄成陷阱。灰太狼一心想着,让小动物们找不到家,掉进他的陷阱。小动物们会上当吗?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启发幼儿教小动物学会数数,按顺数和倒数的方法排列,找到“真”房子。)尝试自己给小动物重新找到家。 3. 动手操作:将10以内点卡和数卡分别按顺数和倒数排列。 五、思维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顺数和倒数。

电梯、红绿灯、火箭发射、倒计时......通过观看多媒体的演示,感受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活动拓展:

47

游戏“爬楼梯”。幼儿自由上下楼梯,上楼时顺数 1、2---10,下楼时倒数10、9—1,巩固理解什么是按顺序数、什么是倒数。

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4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