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参阅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10 1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参阅材料

纪录片《监守自盗》评论(节选)

影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就像一篇优秀的经济学论文。论题也是时下经济学界对于08-09次贷危机形成原因最普遍的看法:这实际是一次道德危机。全片分五个部分:“怎么会搞成这样?”“泡沫”“危机”“责任”“情况有多糟糕”,分别从危机的形成原因、导火索、规模、相关人员自身原因和现状,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直至经济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和其中各个主体在其中的角色。导演在其中试图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对金融危机当事人的采访和数据,客观刻画金融危机爆发中“人”的推动因素。

影片叫“Inside Job”,直译是“内部工作”,比较通用的翻译为“监守自盗”。导演不止讲述了危机爆发的过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危机中关注个人的因素:金融从业者、经济学界学术权威、政府高官和其他亲历历史的所有普通人。可以说,危机的爆发,是所有人玩忽职守的后果。金融从业者的贪婪、对金钱的欲望,让他们没有道德可言,更谈不上职业操守。作为服务业,金融业没有很好“服务”他人,反而成为造成危机的导火索,而影响了整个实体经济。学术界本该保持学术自由、报告中立,但是却为了金钱利益,受聘金融机构顾问,出具具有偏向性的报告。在冰岛已经濒临破产边缘时,受冰岛政府委托,撰写了称赞冰岛金融体制监管到位的报告;或者帮助即将锒铛入狱的金融高管洗脱罪名。政府高官本该为人民服务,是很好的监管人员,却成为了华尔街的政府,减税政策减少了金融业的赋税,其实这些财政高官,之前,或者同时也是金融机构的董事。再加上本该出具中立意见的评估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这些各方利益相互纠结在一起,就导致了危机的爆发。爆发后,他们的生活还是继续,但是危机给实体经济,特别是底层人民和世界范围,都带来不小的冲击,至今难以康复。

就论据来说,影片由解说串起,间或引用个体的采访,和客观数据。采访对象都是比较各个利益集团中比较权威的人。涉及范围之广,涉及危机中的各个领域。就国别来说,

参阅材料

涉及美国、法国、中国;就职位说,涉及美国官员、国际公务员(比如IMF官员)、经济学家、经济杂志作家等相关的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还有比如老鸨、底层受骗债务人的采访,也显示出对于他们的人性关怀。时不时打出的某某当事人拒绝采访,让观众对影片更加赞叹。

而且,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引用各个对象的采访和个人的资料画面,其实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比如对于现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的画面的引用,就看出导演对于前后呼应的注重:从伯南克2002年被小布什任命为经济顾问起,他主张对金融衍生品的放任就为危机埋下了祸根,而后成为美联储主席后,和金融业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直到危机爆发时,他对金融机构的维护,都被镜头一一记录下来,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这样的人物在影片中比比皆是,从中看出该影片要求的连贯性、逻辑统一。

同时,使用对他们的采访画面,即使可能采访有些引导性,画面也还是比较客观。当事人的辩解、掩饰,细微的面部表情、手势,都被镜头记录下来。比如法国财长在得知雷曼兄弟破产时的“Holy cow!”明显都不该出自一个这样身份的女性口中。再比如就经济学家和金融界的利益瓜葛采访某经济学家时,对方的“无可奉告”;要求关摄像机的,结巴解释的,丑态一一暴露,而导演都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更有一些微妙暗示,比如政府官员和金融业的暧昧关系是否涉及更深的利益关系?为什么不救雷曼兄弟而救美林?其中更深的厉害关系,都从画面中有很深的暗示。

而对于底层普通民众的采访,就显示出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受骗的债务人、帐篷城中失业的民众、中国普通生产女工,感性的加强了对于危机缔造者的控诉。

另外,动态图表的应用,增加了影片的客观性和力度,更像一篇论据充分的经济学论文。虽然只是一部影片,但是导演还是力图做到准确,所有在影片中涉及的数字都精确到一定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