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12 14:56:01 阅读量: 工作报告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调查报告

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调查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将其作为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基础环节,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区卫生系统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更好更快推进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区政协卫生界别委员组,对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调查,下发了《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统计表》和《居民调查问卷》(175份),分析了《芙蓉区卫生机构统计表(2007)》有关数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基本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13个(含东岸乡),其中政府举办的11个,社会力量举办的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3个,其中政府举办的2个,社会力量举办的21个。目前已有8个中心完成达标建设,其中马王堆、朝阳中心为首批市级示范中心。今年,火星、东屯渡、都正街(解放路)三个中心申报市示范中心被列入市政府八件实事工程,火星、东屯渡已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都正街(解放路)中心预计年底可达标验收。至此,我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机构达标建设完成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居民调查问卷》显示,88%的被调查者认为就医方便。

2、队伍不断发展。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334人(不含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66人),其中,聘用离退休医生护士70人。在职医务人员中,全科专业毕业的医生37人,专科医生72人,影、药、检和其他医技人员33人,护士85人。近年来,各中心根据区卫生局《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的要求和统一安排,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培训,使全区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已有90人取得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广大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热情为居民服务,受到群众好评。《居民调查问卷》显示,有93%被调查者认为医生能够“耐心听取叙述,作细致的检查”;有86%被调查者认为护士们“态度亲切和蔼,操作熟练准确”。

3、管理基本规范。区卫生局按照《长沙市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评细则》,对各中心的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医疗服务等6大项46小项工作进行综合年度考评,并根据考评实行经费以奖代拨;考核不合格的则要求其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7年有2个站考核不达标,已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中心也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

4、职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已成为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工作的综合性载体: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其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民政局和各街道将其纳入社区建设范畴;人口和计生局将其列入计生技术服务和指导单位;疾控中心将其的列入疾病防控网络直报点,其自身承担着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职能。随着党和政府关爱民生各项政策的推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体现政府服务职能、肩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职能将不断强化,任务将越来越重。

二、主要成绩

1、基本医疗服务成效显著。2007年总诊疗人次达23.99万人次。观察室留观病例20344人次,家庭卫生服务12005人次,健康检查30127人次,居民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居民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和“水平”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4%;

在为居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各中心严格执行《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部分药品零利润销售的实施方案》,2007年率先在全市实行了160种常用药品零利润销售,共有8万余人次享受了零利润药品销售,让利金额约20万元。今年又将零利润药品增加到了255种。这一举措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得到了群众和省卫生厅充分肯定,光明日报、省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市卫生局将我区经验在全市推广。《居民调查问卷》中认为收费“合理”和“比较合理”的,合计占76%;

2、对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认真贯彻区卫生局、民政局、人口局和计划生育局、区残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区内优抚对象和贫困居民实行医疗优惠的办法》,对优惠对象实行“七免一减”,即免挂号费,出诊费,宣传资料费,健康和用药知识咨询费,测量血压费、测量身高体重费,上环取环、人流手术费,减10%的B超心电图检测费;对救助对象实行“八免一减”,即在“七免”基础上,加免B超心电图检测费, 减免20%治疗费。去年,共为1000余名优抚对象提供了服务,优惠金额20余万元。

今年,区卫生局又推出了《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对低保户实行基本医疗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试行)》,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发放价值100元医疗补助卡,共为全区3290户低保家庭,发放了32.9万元医疗补助经费。萧湘晨报、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3、预防疾控保健服务全面推进。2006年以来,各中心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克服种种困难,走家串户,采集建立了11万余份居民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多发病、慢性病进行了摸底调查,列出了疾病谱,制定了健康促进规划;开展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系统管理,制定了预防控制方案和责任医生定期随访制度,共筛选高血压18000余人、糖尿病人3500余人;管理结核病人171人,管理高血压病人8012人。2007年为0-6岁儿童免疫接种45089人次,进行儿童健康检查2832人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8625人次,孕产妇产前检查1244人次,产后访视2905人次,传染病报告318例。《居民调查问卷》显示,有81%的人确认中心来人调查过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

4、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各中心每月举办不少于一次的居民健康知识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出健康宣传栏(刊),并以义诊、送医送药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制度,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共举办健康讲

座156余期,送医送药和义诊60余次,设宣传栏50个,出刊200余期,下发宣传资料20余万份;《居民调查问卷》显示,65%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健康讲座;91%的被调查者“见过”和“阅读过”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5、双向转诊制度开始起步。浏正街、解放路、都正街、东岸乡、马王堆、文艺路中心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东岸乡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扶持关系,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平价医院=省人民医院、市八医院东院”双向转诊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1、公益性服务工作与自收自支体制矛盾突出。各中心虽为事业单位,但走的仍然是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路子。近年来,区财政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各中心条件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待遇有所提高。但由于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中心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2007年湖南省卫生系统年报表《芙蓉区卫生机构统计表(2007)》显示:有11个中心的自收自支部分占总收入的比例在82%—92%之间,上级补贴仅占总收入的8%—18%之间。各中心一方面要投入人力物力完成各项任务,并按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和基本医疗减15%收费,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市场的竞争,积极创收。很多中心负责人反映,自己很大的精力都花在“搞饭吃上”,而且还要用自身收益补贴公益性支出。我区流动人口多,支出也大,与兄弟区比较,更显投入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2、全区标准化建设尚未完成。一是房源困难。文艺路、韭菜园二个中心目前一共租用735平方米用房。为解决房源问题,区主管领导、卫生局、办事处领导多方寻找和协调,但因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解决。如能解决房源问题,预计需投入1000万以上才能完成达标建设。二是医疗器械缺乏、设备落后。国家要求基本标准配备的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康复训练器材,最基本的抢救设备,各中心均没有配备,检测仪器软件配备也不齐。三是基建资金缺口大,据区卫生局领导介绍:马王堆达标建设资金缺口110万元;朝阳达标建设资金缺口96万元;火星资金缺口100万元;东屯渡资金缺口200万元,浏府中心(浏正街和府后街)、都解中心(都正街和解放路)资金缺口分别为分别为150万、100万元,共计缺756万元左右。

3、医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全区包括聘用离退休医生护士在内的医技人员,学历为本科的占总数的15%,大专占37%,中专占44%,高中以下的占3%;在职的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4%,中级职称的占11%,初级职称的占28%,没有职称的占57%。由于高水平的、有知名度的医生少,群众对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信任,有点小病还是往大医院跑。不少中心的技术性能较高的设备,也由于专业人员不够,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力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对提高医疗水平最有效的进修培训几乎没有。座谈中,很多年轻医技人员因技能提高不快,感到“前途渺茫”,中心负责人则处在“送去进修不行,不送也不行”的二难选择中:不送,现在和今后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送了,则无人上班,想请人顶班,又开不起工资。

4、医技人员待遇偏低。目前,财政还没有对各中心的人头经费进行补贴,医技人员人均年收入在1.6—2.2万元之间,其中,护士月工资在600—1200元左右。有的中心处于亏损状态,人员工资更难保障。由于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队伍不够稳定。据统计,各中心约有30%的人员处于经常性流动中。一位中心负责人说:“全科医生扳翘得很,有能力的都跑到私人诊所去了。我们留不住人,居民还是要花大钱看病,享受不到真正的基本医疗”。

5、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信息化建设和运用不够;二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不够;三是自身宣传不够;四是如何开设家庭病床,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四、建议

1、健全人员经费补偿机制。按照《长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长编办发[2006]236号)文件定编数额,配置各中心的人员编制,对五里牌、湘湖二个民营中心应采取变通性政策给予支持,同等对待。建议财政参照外地经验,暂按编制数每年1.5万元/人拨付,以补贴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稳定现有队伍和机构。

2、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一是确定高标准建设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加大在建和未建中心达标建设的投入,加快现有设备更新的步伐,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我区“常住居民每人每年标准预算”经费的下拨标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50元以上的标准补助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江西省每人每年25元,沈阳为20元,雨花区也达到了8元,建议我区增加到每人10元。二是建立财政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卫生投入逐年增长且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比例。三是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是适当提高低保户医疗救助卡金额标准。

3、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强化公益服务考核,完善以服务数量、医疗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体系;二是完善以奖代拨措施,以考评结果为依据,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细化和动态方法对各中心给予奖励;探索根据常住人口因房地产开发而流动变化的情况调整拨款的方法;三是探索建立社会民主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一支医技知识结构合理的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制度,运用科学规范的测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心进行监督评价。

4、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办区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网站,为各中心搭建信息化工作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卫生宣传、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内部管理的效率。

5、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区政府层面上,加强与大医院、专科医院的协调,建立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进修、保健宣传等方面技术指导与合作的制度框架,创建具有双赢意义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区属各职能部门积极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整合区属有关部门现有资源,解决韭菜园中心的房源问题。

6、加强各中心自身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公益性原则,坚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就必定能发展的信念;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提高医技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水平;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医技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进一步健全规范化服务制度;四是创新服务措施和扩大宣传,提高社区卫生中心在居民群众中的知信度;五是结合自身实际打造本中心的服务特色和技术特色。

篇二:关于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看法的调查报告

医药商学院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关于小区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专 业 09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 班 级 09公管(2)班 姓 名 林颖洁 学 号 指导教师 张琦 职 称 组员

2011年 8 月 29 日

关于小区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了解中山市港口镇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看法、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时间:8月1号-----8月14号

调查对象:港口镇民主社区、西街社区、胜隆社区的部分居民 调查方式: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法

为了了解中山市港口镇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看法、使用情况、满意度及其影

响因素, 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社区卫生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法对港口镇民主社区、西街社区、胜隆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有效回收问卷50份。有效利用率83.3%.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67%,其中居民对服务态度、用药规范化的满意度较高,对设施设备、服务价格、药

品价格的满意度比较低。居民对社区卫生

务的使用率也随着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等因素呈现不同的趋势。

社区卫生服务指在一定社区中,由卫生及有关部门向居民提供的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内容的卫生保健活动的总称。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水平低, 卫生资源有限,更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行简便技术,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进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较好地满足居民对卫生保健的需求。

一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笔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对两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者共100人。

2. 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为自填式,某些特殊的对象由调查者询问代填。利用统计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回收95份,回收率95%。

3. 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在接受调查的100名居民中,社会人口文化特征表1

从调查数据可以知道,本次接受调查的居民的年龄普遍在20到50岁,而且大多数都是女性;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及高中;职业员工占的比例比较大。

2.居民对健康保险及卫生服务方面的分析见表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居民都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这也与国家的政策有关;而居民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社区广告和电视,说明社区工作人员也认

真落实了相关的信息传递工作;而居民更希望社区为家庭提供医疗服务,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以及定期检出,也有一部分的居民希望简化医保报销手续;很大一部分的居民都觉得政府非常需要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改善国家目前的社区卫生环境,为人民营造更加宽松的舒适生活环境。

3.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消费支出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方面,调查中有11人的家庭成员中有因病伤活动能力受限及丧失劳动力的情况, 有36人患慢性病,其中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有28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有6人;患病人员有26人使定期到医疗机构复诊,而大多数患病人员都会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较近和价格比较便宜。另一方面,接受调查的居民每人每月医疗消费支出基本在50—100元,有84人认为现在理疗费用负担过重,他们认为看病贵的原因主要是药费和检查费用高。

三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力

建设高素质 、高满意度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对提高患者与居民满意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及其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港口镇社区包括聘用离退休医生护士在内的医技人员,学历为本科的占总数的15%,大专占37%,中专占44%,高中以下的占3%;在职的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4%,中级职称的占11%,初级职称的占28%,没有职称的占57%。由于高水平的、有知名度的医生少,群众对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信任,有点小病还是往大医院跑。不少中心的技术性能较高的设备,也由于专业人员不够,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力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对提高医疗水平最有效的进修培训几乎没有。

(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总体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

医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服务质量需要提高,服务项目亟需完善。

(3)医技人员待遇偏低。

目前,港口镇各社区的财政还没有对各中心的人头经费进行补贴,医技人员人均年收入在3—5万元之间,其中,护士月工资在1500—2200元左右。有的中心处于亏损状态,人员工资更难保障。由于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队伍不够稳定。据统计,各中心约有30%的人员处于经常性流动中。

四 对策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居民普遍对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不太了解,这是居民不去服务站的一个原因,而从问卷上看,更多居民是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不齐全而选择大医院,面对这种情况,要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接受率和使用率。

1.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认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地位,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居民群众的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更加了解、理解、支持和配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

2.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设备条件。建设的同时结合当地社区的情况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设备标准,满足居民对硬件设备的需求,探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检验科和急诊科建设,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接受率和使用率。

3.经常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知识。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并重点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根据新的医疗保险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准。

5. 在国家政策方面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一是确定高标准建设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加大在建和未建中心达标建设的投入,加快现有设备更新的步伐,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我区“常住居民每人每年标准预算”经费的下拨标准。二是建立财政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卫生投入逐年增长且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比例。三是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是适当提高低保户医疗救助卡金额标准。

篇三: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调查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社区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xxx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现状和环境

xxx中心城区自2001年开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05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

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一些公办的社

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平时我们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二、建议和对策

个人认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要提高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发展

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曾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决定“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 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要搞好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

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三要改善环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可收费之外,其余5项功能都是只有服务没有收益的公益事业,财政部门可否像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一样,国家出大头,财政、社区出中头,居民自己出小头,给予一定财力支持。

根据xxx中心城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仅5万多人的实际,劳动保障部门可否按“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将有“入场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医保单位,并扩大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的报销比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3n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