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趣味故事
更新时间:2024-04-12 07: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犬子”与“太子”
明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到一个酒店去吃满月酒,我高兴地期待着。走到房间里,只见书桌上放着一张请柬。请柬上有一行字引起了我的注意:
喜得犬子暨弥月之喜??
“犬子”什么意思?我好奇地问爸爸。
爸爸告诉我:“‘犬子’是古代沿用下来的一种谦称。在古代,百姓之子曰‘犬子’。” “犬子”,太有意思了!“犬”字上面的那一点放下来不就成了“太子”?“太子”,皇帝之子啊!
“犬”与“太”笔画完全相同,只是“丶”的位置不同,而分别由它们构成的“太子”与“犬子”却有着天壤之别,真是奇妙!
“你知道为什么‘太子’的‘丶’在下,而‘犬子’的‘丶’在上吗?”爸爸问。 我摇头。
爸爸风趣地解释道:“我想,皇帝儿女多,所以不以子为贵,即便是太子也只牵在膝下;百姓却不同,他们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故以子为贵,因而把他扛在肩上。”接着他又补充道,“我这只是妄说凑趣而已,千万别当真!”
[老师讲解]
“太”与“犬”,一个是指事字,一个是象形字,二者在造字方式没有什么联系,但此二字却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汉字的构成虽决定于笔画,决定于笔画的数量和形状,但相同数量的笔画、相同的笔形所构成的汉字形体不具唯一性,即完全相同的构字部件亦可能构造出不同的汉字。
我们把这种由相同笔形、笔画构成的不同的汉字称作“笔画移位字”。这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笔画移位成新字。如:“家”与“冢”、“未”与“本”、“大”与“丈”、“庆”与“厌”、“主”与“玉”、“庄”与“压”、“田”与“旧”、“百”与“自”、“坐”与“巫”、“为”与“办”,等等。
2、“鸟”与“乌”
1
人生识字糊涂始!邻居小弟弟刚开始识字,当认识“鸟”的时候,他好奇地问爸爸:“鸟”字那一点(丶)是不是表示眼睛?爸爸说是,并告诉他汉字中有一些笔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如“雨”字的点,表示雨点;“闩”字的横,表示插栓;“山”字的竖,表示拔地而起的山峰??
后来,他看到一个“乌”字。他很自信地对大家说:这个“乌”肯定是一只盲鸟!邻居小弟弟的话把我们大家都逗乐了。
爸爸告诉他:“乌”与“鸟”都是象形字,“乌”也是鸟名,即乌鸦。有一个成语叫“爱屋及乌”,“乌”也就是乌鸦。乌鸦头黑,所以看不清眼睛。由此,“乌”还引申出了另一个义项:黑。
小弟弟若有所悟地连连点头。
[老师讲解]
由于象形或指事的缘故,许多汉字的笔画表现出象征实体的意义。点、横、竖是结构汉字最重要的笔画,其象征义也较为明确。如:
点:“鸟”字的点,表示眼晴;“卵”字的点,表示蛋黄蛋白;“州”字的点,表示高出水面的陆地;“甘”字的点,表示食物;“丹”字的点,表示朱砂;“刃”字的点,表示刀锋所在;“主”字的点,表示火苗;“燕”字的点,表示尾巴;“熊”字的点,表示脚;“照”字的点,表示火??
横:“雨”字的横,表示天;“立”字的横,表示地;“旦”字的横,表示地平线;“灭”字的横,表示履盖火的东西;“本”字下面的横,表示树根所在;“未”字上面的横,表示树梢所在??
竖:“引”字的竖,表示开弓;“由”字的竖,表示进入田间的道路;“甲”字的竖,表示种子萌发的芽;“川”字中间的竖表示水流,两边的竖表示岸;“田”字中间的横、竖,表示田间阡陌??
3、“万”字万画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一个财主,为儿子聘请了一位私塾先生。儿子学会了“一、二、三”尚未学“四”,就以为什么都会了。财主听儿子说什么都会了,就把先生辞了。
一天,有人请财主的儿子写个请帖。他儿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了半天也没写完。
2
财主很是纳闷,便推门进屋去,只见儿子正一笔一笔地画扛扛。财主问儿子:“你这是干什么?”儿子没好气地说:“这人什么不好姓,偏姓万,从早晨到现在我才完成了五百多画。”
同学们也许不屑于听这么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而我也只是想借此抛砖引玉,以引出老师的一番宏论。谁都知道,“万”字不会是一万画,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因为一个方块绝对容纳不下这么多的笔画。但是最多笔画的汉字是哪一个?同一笔画或构字部件在汉字中是否有数量限制呢?
[老师讲解]
这是一个传统笑话,当然也只是个笑话而已。不过,孙一泓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要问哪个汉字笔画最多,还真让人一时难以答上来,就《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能够查到的,则以“齉”字笔画最多,36画。
说到同一笔画或构件在汉字中的数限,还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汉字就其笔画叠加使用来看,是有一定规律的。横画如“一”字一画,“二”字二画,“三”字三画,在甲骨文里,“四”就是四画,写作“”;竖画也是这样,如“10、20、30、40”分别写作“十、廿、卅、”,而“五”或“五十”则不再类推。其它汉字中的同一笔画也以重复三次(即四个同一笔画)为限,如“拜、舞、焦、無”等,后二字可看作是“双四”造型。
构字部件的集中运用也以“四”为限,如“噩、器、缀、爽”等。有这样一幅析字趣对:
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圖”、“傘”分别是“图”和“伞”的繁体字,其中“傘”里有五个人,但这是一大四小,并非五“人”并列。
“非”、“韭”虽六横,但分属两侧。
4、吾唯知足
去年,爸爸去日本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回家后便给我滔滔不绝地讲述日本的美丽风光和底蕴深厚的日本文化。富士山的风光令人神往,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吾唯知足”体现的日本文化精神。
3
爸爸说他常去“京都酒家”吃饭,每一次去都有饱口福以外的收获。他说,酒店墙上挂着的镜框里镶着的“吾唯知足”四个字,便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便给我作了细致的解释——
这四个字通含一个“口”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我国古代箴言“知足常乐”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四个字的妙处还在其拼排上,吾口在下,唯口在左,知口在右,足口在上。京都酒店墙上挂的就是以一个大口居中,其它四个偏旁共用一“口”环排而成的圆形字圈:
这个图案酷似我国古代那种外圆内方的钱币!面对金钱,“吾唯知足”!这既是主人的自勉,也是与客人的共勉。多么绝妙的创作!
我还不是很明白个中禅理,但我从中领悟到了汉字的神奇!
[老师讲解]
周密同学讲的这个故事,让我们大家都很受教益。“吾唯知足”这几个字,在日本人手上可以说融禅理、生计、为人之道于一体,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
从文字的角度看,上面这则故事涉及到一个汉字偏旁联边的问题。所谓“联边”,就是用相同偏旁构成短语或句子的现象,在形式上具有整齐之美。
这类短语或句子,在平常的语言交际中也有不少。如:“流浪汉喝咖啡”,这是一个主谓句,主语部分的三个字都带“氵”旁,谓语部分的三个字都带“口”旁。汉字中同偏旁的字很多,现成的联边短语也有不少,如“游泳池”、“梧桐枝”、“魑魅魍魉”等。
联边的句子,一般都是刻意所为。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叶向高一次路过福州,见天色向晚,便来到新科状元翁正春家投宿。翁跟他开玩笑,出一上联: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思索片刻,即对曰: 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
出句与对句都是“宝盖头”字,内容上也自然畅达。还有的上下联所用字偏旁不同,如:
江河湖海波涛浪,通达逍遥远近游。 还如:
梧桐枝横杨柳树,汾河浪激泗洲滩。
联边成对,并非易事。要联边成文,则更见其难了。相传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联边诗,名曰《戏题》:
4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芜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偪侧,泾渭清浊混。
这八句诗,每句偏旁相同,首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诗的内容有点晦涩,但细读可知它所描述的是诗人憩息漫步郊野所见的景色。这大概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一首联边诗。
与上述例子稍有区别的是,“吾唯知足”是一个偏旁共用现象,属“联边”的一个特例。
5、“吴钱”与“吞钱”
昨晚,爸爸书一副对联贴到我的书房里,说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釜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的意思很好,我很喜欢,不过其中“吞吴”两个字更让我产生了兴趣。你看,“吞”与“吴”构字的偏旁都相同,只是位置对调了一下,真有意思。
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爸爸时,爸爸主动提出要给我讲个故事。
他说古代有个叫吴钱的人,被派往河南郏县当县令。这个吴钱没啥文化,官是捐来的。他不认识“郏”字,但又觉得面熟,“郏”不就是“陕”吗?他认为“够”字可写成“夠”,“郏”也就可以写成“陕”,那么郏县就是陕县了。于是他带领随员直奔陕县。到达之后,见无人迎接,他便勃然大怒。陕县县令听说来了新县令,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连连赔不是。他接过吴钱手中的公文,阅后不禁哑然失笑,继而反唇相讥道:“郏县若是陕县,那部员不就成了陪员?杏眼不就成了呆眼?吴钱也就是吞钱!”
这个故事不仅好笑,它还告诉我们:汉语中的有些字虽构字部件相同,但位置不同,因而音义相去甚远,如果不注意区分就会闹出笑话。
[老师讲解]
笔画是最基本的、最小的构字单位,偏旁是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作为一个构字部件,无论它在上在下、在左在右、在内在外,一律都叫做偏旁。偏旁的位置是固定的,书写时不可移易。有些汉字偏旁完全相同,但所处位置不同,因而不是同一个字。除上面讲的,还如:
5
枷—架桉—案椎—集吟—含 裸—裹褓—褒衿—衾翊—翌 晏—宴音—昱旯—旮杲—杳 回—吕圃—哺囫—吻困—杏
上面提到的“够”和“夠”是异体字,不属此类。在我国大陆“够”是规范字,在台湾却相反。
6、“阮元”对“伊尹”
我给大家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清代有个叫阮元的著名学者,他曾编撰《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还当过两广和云贵总督。他做总督时,对英国侵略军在边界上的骚扰捣乱,进行了坚决的打击。
一天,嘉庆皇帝顒琰请阮元喝酒。半酣之时,嘉庆皇帝问阮元能否以自已的名字为下联对个上联,阮元稍一琢磨,就说出了上联:伊尹。伊尹是商朝著名的大臣,帮助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阮元对的“伊尹”与出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更是借伊尹以自况。嘉庆皇帝连声夸奖。
我认为这个对联故事对我们学习汉字很有启发。你看,“阮元”对“伊尹”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前一个字涵括了后一个字。现代名人好像也有不少人用这种方式取名,如作家魏巍、孙逊,演员牛、金鑫等。
我很想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用字现象,还望老师多多指点。
[老师讲解]
“阮元”与“伊尹”,从字形的角度我们可称之为一种字形涵括现象。此为前一字涵括后一字的情形,而“魏巍”、“孙逊”则为后一字涵括前一字的情形;还有一种情形是前一字涵括后二字,即将姓拆开成两个偏旁作为名,如作家舒舍予。舒舍予,即老舍,原名舒庆春。老舍之所以要取“舍予”这个名字,其子舒乙在《父亲最后的两天》一文里介绍了个中原委:“‘舍予’,舍我的意思……他愿意以‘舍予’作为人生的指南,把自己奉献给这个多难的世界,愿它变得更美好一些,更合人意一些。”另外还如张长弓等。
其实,在合成词(或短语)里这种形体相涵括的现象还不少,试按两种情形分述。 一、前一语素在形体上涵括后一语素,如:
6
旭日明月动力均匀眉目馨香魔鬼森林 自白白日闩门灭火骏马飓风咫尺站立 二、后一语素在形体上涵括前一语素,如: 土壤石碑火焰目睹心意水泵口占口舌 山巅气氛雨霁任凭大夫刀刃木本买卖
7、形体对称的汉字
有三个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寒暄数语后便互问姓名。 甲说我的姓可以倒着立,名可顺读,也可倒读。
乙说我的姓顺立倒立都是一指禅,名有二字,一个出头,一个露尾。 丙说我的姓可以滚着走,名也与你们一样,倒顺皆通。
甲说:我们还有要事相商,就别在姓名上绕弯子了。我叫王日昌,日益昌盛! 乙说:我叫申由甲,生性随和,凡事听头的。
丙说:我叫田亘丰,祈求生生不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这时大家发现,他们的姓名用字除可顺读倒读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由横竖构成,无撇无捺无勾笔。
甲说:看来我们都应当是直性子人,但愿以后大家都推心置腹,精诚合作! 甲、乙、丙将手握在了一起。
[老师讲解]
这则故事说的是汉字形体对称的问题。对称属于美学范畴,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均衡、和谐等特点。形体对称的汉字数不胜数,这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审美观和对美的追求。对称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中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关于中轴对称的汉字数量较多。中轴对称又包括纵轴对称和纵横对称两种。纵轴对称的字最多,如“人、个、木、来、古、类、雷、会、由”等,其中比较特殊的还有偏旁重叠字和“品”字形字(或称“叠罗汉”字),前者如“从、林、双、朋、赫”等,后者如“众、品、晶、鑫、森”等。纵横对称的字就少多了。这类字顺看倒看、正看反看均不改变音、形、义,如“一、二、三、王、日、曰、目、亘、中、申、吕、昌、非、亚、串、畺、噩”等。一般来说,关于横轴对称的字同时兼有纵轴对称的特点。单纯关于横轴对称
7
的,只有“卡”和“爿”等字。
关于中心对称的字,从四面看均不改变音、形、义。这类字数量极少,据不完全统计,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仅有八个,它们是“十、口、田、回、井、米、卍(卐)、O”等。其中的“卍(卐)”,音wàn,古代的一种咒符、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O”是一个阿拉伯字,如今已进入汉字大家庭,在很多场合都取代了土生土长的“零”,不过许多字典里都还没有它的“户口”。
有人把纵横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字称为“回文字”。
8、科长与科员
爸爸说他单位里有一位科员,平日在办公室里老喜欢翘二郎腿。科长见了,很不高兴,便叱责他:“你这成什么样子?把腿放下!”科员也觉得自己不对,便只好把两腿垂直放下,但心里还是感到不舒服。
没过多久,见科长翘起二郎腿在办公室看报纸,他便理直气壮地提出质问:“科长不允许我翘二郎腿,现在自己也如此,责人却不律己!”
科长听了,把脸一沉,用教训的口吻道:“你怎么如此无知,‘员’字下面的两只脚明明是平摆在两边,你是科员,当然应该把脚放平。‘长’字下面的腿,本来就是高高翘起的,我是科长,当然可以翘起腿办公!”
我听了以后,哭笑不得!不过回头一想还挺有意思,你看“哭”与“笑”两个字多么形象,一个泪滴如雨,一个眉开眼笑。
[老师讲解]
这里所讲的不是“象形”,而是“形象”,即字形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
汉字是方块字,其形体的基本特征是“方”。然而,“方”是对整个汉字的外部特征所作的抽象性概括,若具体到每个汉字,那可以说千姿百态,不少汉字的形状还显现出客观事物鲜明的形象特征。
生活中人们还常常利用汉字这种形象特征来称代一些客观事物,以增强客观事物形象的明确性,让人过目难忘。
小学课本里有这样的描写:“秋天来了,大雁向南飞去,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这里用“一”字和“人”称代大雁飞行阵势,形象而贴切。
8
飞机飞行经常是三架一组,其阵形如“品”字,故称之为“品字阵”。有些街道的相交处,形如“丁”字者,称之为“丁字街”或“丁字路口”;形如“十”字者,称之为“十字街头”或“十字路口”。古罗马的一种刑具呈“十”字形,称之为“十字架”。楼房格局如“工”字者,称之为“工字楼”。写字本格式如“田”字,称之为“田字格”。人的脸形,大而横阔,称为“西字脸”;上下方正,称为“国字脸”……
有两个字谜,更是趣味横生。一个谜面是“壁上挂灯”,谜底是“卜”,状物多么贴切形象!另一个谜面是“直挂云帆济沧海”,谜底是“患”,“串”多像帆,“心”多像破浪前行的船!而把“丛”说成是一对恋人驾着皮划艇,把“火”说成是两手插在腰上,大发雷霆,则更是十分形象而有趣味。当然最绝的要数鲁迅笔下的主人公阿Q的命名了。一个多么奇妙的“Q”啊!他之所叫阿Q而不叫阿O,是因为阿Q总是留着清朝人那种长长的辫子。
9、说文解字
邻居的儿子小佳初入学堂,求知欲极强,常常喜欢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好在他的爸爸学识渊博,有问必答。
有一次,他问爸爸:“會”怎么简化成了“会”?
爸爸:经验告诉我们,开会时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人云亦云”。 他又指着“禮”字,问爸爸读什么? 爸爸说:这是繁写的“礼”字。 小佳:古代的礼好繁啊!
爸爸:也不太繁,送一点大曲酒,外加些豆制品,表示一下意思就算有礼了。 小佳:那现在的礼呢?
爸爸:那是说要送一扎东西表示意思。
小佳:不对,那个“乚”我怎么看也像一只钓鱼的钩!
你们觉得他们的对话有意思吗?但愿大家喜欢我讲的这个小故事。
[老师讲解]
冯慧敏这里说的“说文解字”,是依据笔画、偏旁趣解汉字,与许慎的《说文解字》
9
不同。如:
直话八成是真话!
怪人与圣人相比只是多了点儿心计! 刽子手是会刀功的人。
这种解释,确有点超出常规,大概只有在《魔鬼辞典》里才能找到。
故事中通过对“会”字的曲解,讽刺了当今的一些不良现象。而对“禮”字的曲解,更是故意望字生义,据形引申,旨在给畸形的世态人情以深刻的针砭。无独有偶,田旭有一首题为《礼》的小诗云:“表示表示的后面/是一只鱼钩。”
10、汉字偏旁妙解
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塾师出一“墨”字,要学生属对,有学生以“书”、“笔”等字应对,先生摇头。后有一聪明学生以“泉”字相对,先生称是。“泉”对“墨”,“白水”对“黑土”也!
先生又出一字:“默”。学生对以“鶄”(jing)。又出“滑”。学生以“坡”对之。先生连连点头。思索片刻后,先生书一大大的“黯”字,学生即回一大大的“趖”(suō)字。先生说:“你错了,我这字‘有声有色’。”学生应道:“没错,我这字‘有静有动’。”“好,我再出一字,你若对得上,那真可称奇了,”先生道:“吞,吞天口”。学生略加思索,对道:“志,志士心”。先生大喜。
继而先生又道:“汉字是神奇的,有些字通过偏旁的会意关系可以互射,如由‘岸’可想到‘滂’,由‘冰’可想到‘涸’,那么由‘刃’和‘川’你又会想到哪两个字呢?” 学生们踊跃回答,答案最后集中于“召”和“矗”两个字,先生很满意。
[老师讲解]
古人学诗,须先学对对子,且从一字渐次增至七字。对对子,要求非常严格,相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同,所对之物要相称,如《笠翁对韵》里便作了严格的规定:“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虽然许多汉字的偏旁不仅是独体字,而且可会意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词(如“岚—山风”、“斛—角斗”等),但能成对的字却是很少的。可以说,“一字对”的数量是极有限的,可遇不可期。
10
利用偏旁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意义关系,人们制作出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谜语。除以一字射另一字而外,还有字词互射、汉字与成语互射和偏旁“架桥”射成语三种情况。
字词互射,如:“观”与“重逢”、“体”与“自己”、“柱”与“栋梁”、“救”与“征稿”等。
汉字与成语互射,如:“回”与“表里如一”、“意”与“肺腑之言”、“庄”与“沃野千里”、“爻”与“上行下效”等。 偏旁“架桥”射成语,如: 杭——航木已成舟 泵——砚水落石出 钴——钤古为今用 道——邈改头换面
这里要特地说说“魂魄”这个谜面。它打一成语,谜底是“鬼话连篇”。“云”与“白”在古代汉语里都是“说”的意思,故“鬼云”、“鬼白”都是鬼话。这里便借用了偏旁之间的会意。
11、象形字的故事
我常常面对一些汉字发愣,它为什么这样构形而不那样构形?比如“傘”,它是一个象形字,但为什么一把伞要遮那么多人呢?“傘”现已简化为“伞”,似乎更符合事物的形貌特征。爸爸开玩笑说:“古代物质贫乏,四个人共一把伞,现在生活好了,一个人一把伞了。”
“丫”又怎么说呢?为什么把女孩叫做丫头?爸爸说:“丫”是一个对事物进行临摹的象形字,它象的就是树枝的分叉。之所以把女孩子叫做“丫头”,就是因为其头上梳双髻,有如树丫叉。
由此看来,“竹”也是象形字。我看过一个字谜,谜面是:跨栏比赛,谜底就是:竹。 爸爸说这是制谜者根据象形字的形象特征制作的一个佳谜。现在有人这样来趣解“飞”字:亲爱的,你慢慢飞,掉了翅膀你怪谁……
汉字真有意思,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哼道:汉字汉字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老师讲解]
11
象形是根据事物形状摹拟描画成字的造字方式,用这种方式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象形字具有明显的图画特征,一望即知其为何物,即都是有形可象的实物,故都是名词。现行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象形字已不怎么象形了,许多已线条化、符号化。当然,演变、简化后仍旧象形的也还有一些。
在所有汉字中,象形字约有三百多个。这些象形字,有的像工笔画,如:册、川、丁、鼎、刀、豆、井、口、鹿、矛、鳥、馬、傘、鼠、田、亭、丫、豸
有的象写意画,如:川、飞、禾、戈、瓜、牛、兽、羊、衣、鱼、舟、竹、人、犬、山、勺、舍、豕
文字是一种书写符号,它不可能画得很细致,也不必画得很细致。而且,汉字是否象形,不能根据现代汉字进行分析,而应根据篆体甚至更早的汉字来诠释。如“日”是一个象形字,最初的“日”字是圆圈中间加一点,这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而现在的“日”字,其轮廓特征就没有那么明确了。下面这些汉字尽管已是现代形体,但仍让我们对其摹画的形体产生遐想:
包、匕、倉、旦、兒、耳、弓、宫、壶、画、立、眉、木、目、牛、勺、身、手、亭、象、燕、易、雨、帚
汉字经历过几次大的简化,如隶书改造小篆便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空前的大简化,汉字从曲圆到方直,使原来一些象形字也不象形了。尤其我国上世纪五十年所进行的汉字简化,更使不少汉字“脱胎换骨”。但是,还是有一些象形字的轮廓得到了保留。如“馬丶乕、飛丶黽、龜、芻、鳥、烏”等字,简化后变成“马、虎、飞、黾、龟、刍、鸟、乌”,其外部轮廓仍有象形特征,我们可视之为“现代象形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抽象的概念又无形可象,而客观事物无限纷繁,要一律造出象形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在这里我们还是将悠悠的情思寄予远古,并对古人的杰作投以敬佩的目光。
12、项羽护树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称西楚霸王。他与刘邦争天下失败,退到乌江。有人
12
劝他回江东重振旗鼓,可他想到当初跟着自己一起反秦的八千弟子无一生还,不禁羞愧交加,觉得再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而亡。别看项羽一生刚愎自用,最后导致灭亡,但少年羽项却也有着为人称赞的品德。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一则“项羽护树”的故事。
项羽从小就爱树,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保护环境的积极分子。他只要发现谁砍树,就一定会上去劝阻。有一次,他看到邻居要把院子里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砍掉,就问邻居:“你为什么要把院子里的大树砍掉?”邻居说:“院子方方正正的,有了这棵大树,岂不成了困守的‘困’字,多不吉利呀?”项羽一听,笑着劝道:“照你的说法,你站在方方正正的院子里岂不成囚犯的‘囚’字了吗?更不吉利了!”邻居觉得有理,就不砍树了。
这个故事除让我们受到环境保护教育外,还学到一些关于会意字的知识。故事中说到的“困”和“囚”就是两个会意字。“困”字的“囗”指围墙,“木”被围在里面,“困”便是被控制在一定范围里的意思。“囚”字的“囗”指房子的四壁,“人”被围于其中,“囚”的意思就是关押、拘禁。
[老师讲解]
关于“六书”中的“会意”,《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会意是说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公”字、“信”字。“背私为公”,“公”字由“八”字和“厶”(私)字合成,“八”表示违背的意思,跟“自私”相反叫“公”。“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就是说会意字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且整体意义由部分意义融合而成的新字。如“掰”,意思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有些会意字一见便知,如“从、比丶林、尖、休”等。
会意造字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造出意义抽象的字,克服了象形、指事的不足。 汉字简化使一些汉字原始的造字方法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得更明确,更好理解了。如“尘”,“尘”是“塵”的简化字,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将“塵”简化成“尘”,会意为“小土”,似更有理据,更易于被接受。有的会意字简化后更具形象性,如“凼”,音dàn,是“氹”的简化字,意思是水坑或田地里沤肥的小坑,如水凼、粪凼。
13、秀才的文骂
古代有三个秀才常聚在一起谈天论地。一天,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在争论一个问题时,
13
甲、乙两个秀才因观点不合而争吵起来,以至口不择言。此时,甲秀才针对乙秀才吟诗一首: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 去掉溪边水,加鸟变成鷄(鸡)。 山中无虎猴称霸,凤凰脱毛不如鸡。
乙秀才不甘示弱,也按甲秀才的形式吟诗一首,予以回击: 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 去掉淇边水,加欠变成欺。 龙入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甲、乙争执不下,便都将目光投向丙秀才。丙秀才老好人一个,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也按他们的形式吟诗一首:
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 去掉湘边水,加雨变成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这三个秀才所吟之诗除形式相同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拆合形声字构成诗句。
[老师讲解]
所谓形声字,就是用一个字作偏旁表示字义,一个字作偏旁指示字的读音的方法造出来的汉字。表示字义的偏旁叫形旁,表示字音的偏旁叫声旁。形声造字法考虑到了语言的音义两个要素,所造字既表义又表音,看到一个字,可以见形知义,因形知音。例如“妈”形旁是“女”,表示这个字意义与女性有关,声旁是“马”,表示“妈”字音同“马”。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字,如“锦”,容易误判形旁为声旁。在大多数情况下,“钅”都是作形旁,而在这里,“帛”是形旁,“钅”是声旁。又如“知”和“扣”,“口”在“知”中作形旁,在“扣”中却作声旁。尤其是汉字隶变、简化后,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合古代造字方式,如“难、鸡、欢”原来都是形声字,三个字的声旁分别是“、奚、”,简化后被非声非形的“又”代替,这就不能用传统的造字方式来解释了。所以,我们今天在分析形声字时,切不可见形旁而生意,据声旁而定音。
14、木头做的杯子
14
一天,我们一家人陪着一个美国朋友上街购物。走着走着,他说要去商店买个杯子。我们只好陪着他逛,可是逛了老半天他也没有选好杯子。他说没有他要的木杯子。
我说杯子一般是金属或玻璃制造的,哪有什么木制的。 美国朋友说:只有木杯子才能体现中国的特色。 我说: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他说:如果没有木杯子,那为什么你们中国字的“杯”是木字旁?
这时爸爸开玩笑道:“杯”字旁边不是有个“不”字吗?也就是说它不是木头做的。 我学习过“六书”方面的一些知识,因而觉得美国朋友的话不能说全然没有道理。“杯”是个形声字,属左形右声。从造字之初看,杯子曾用木头制作,可见“杯”字的形旁“木”对“杯”字的意义有提示作用。只是现在已不再用木材制作杯子,所以二者没有了关系。相反,爸爸调侃的话倒是不科学的,因为他把“杯”字曲解成了会意字。
[老师讲解]
朱晶莹的分析是有科学依据的,说明他肯动脑筋,也善于动脑筋。
形声字的形旁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提示字义。不过,形旁并不是表示字的确切意义,而是表示字的类属意义,它的作用是从视觉上给人提供一个关于字义的信息,缩小理解字义的联想范围。如看到“说、讲、谈、议、评、论、讥、讽、训、诉”中的形旁“讠”,就会联想到这类字义同语言有关;看到“饥、饿、饱、饼、饵、饲、饺、饭、馒”这类字中的食(饣)字旁,就知道字义与食物有关。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统计,现代形声字形旁和字义相同的字只有48个,占总数的0、85%,如“爸、爹、爷”与“父”;“皎、皑、皓、皙”与“白”;“船、舸、舢”与“舟”;“肤”与“月(肉的变形)”;“骸”与“骨”;“馥”与“香”;与“辉”与“光”等。
形旁与字义有某种联系的字有4389个,约占总数的85.87%。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形旁与字义是属种关系。形旁是属概念,构成的字是种概念,即形旁代表上位概念,所代表的各个字代表下位概念。这类形声字比较多,如“木”与“桉、桃、杨、柳、杉、椿、桦、松、柏、槐、梅”等。二是形旁与字义是相关关系。这类形声字也不少,如“木”与“椅、桌、柜、橱、柄、床、架丶案、椽、枷、杯”等。
字义与字形无关的有748字,占总数的13、6%。由于古今观念的不同,加之字义的引申发展,现代形声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已越来越少,有些根本就看不出联系了。例
15
如“镜”从“金”(变形为金字旁),“骗、验、骄、驱、驻”从“马”,“奸、嫉、妒、妄、妖、婪、嫌”从“女”,“纪、红、纠、经、终、级”从“丝”(变形为绞丝旁),这些字,从现代汉字的角度看,其中的形旁实际上已成了纯粹的字形区别符号,与字义无关。如果不结合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加以考察,就很难看出这几组形声字的意义与形旁有什么联系。
15、“回”字有四样写法
孔乙己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里的主人公,他一出场很快便成了名人,不说家喻户晓,起码读书人是无人不知的。他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他那穷酸迂腐的样子以及他所说的“回字有四样写法”那句话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子里。
《孔乙己》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我念给大家听听: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其实《现代汉语词典》里还多一种,共五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廽”。孔乙己将此当学问,无异于将腐朽当神奇,是够迂的了。我们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非专业研究者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回”字有多少种写法。
由此看来,古代一些已经过时的、已失去生命力的东西,我们只须了解一下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海奥妙无穷,而人生光阴有限!
[老师讲解]
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便知,“回”字确实有五种写法,但只有“回”是国家文字委员会规定的正体字,其它四种写法则是“回”的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是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广义的异体字则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在古代,这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这种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16
说到异体字,让我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件趣事。我们读的是乡村小学,我们的老师也只是粗通文字。他写“够”字,一会儿“句”在前,一会儿“多”在前。我们问他究竟是“句”在前,还是“多”在前?他愣了愣,然后说:“我看哪个在前都没关系,反正够了就行。”
当时我们不知道“够”与“夠”互为异体字,也没有字典可查,因此稀里糊涂乱写一通。“够”与“夠”是两个很特殊的异体字,在中国大陆“夠”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地区则“够”是“夠”的异体字。
象棋里红方的“砲”与黑方的“炮”,在古代是异体字。现在“炮”是规定的正体字,其异体字除了“砲”,还有一个“礮”。
异体字不是简化字。异体字是简化之前已经存在的字。有些字在简化时,笔画少的作为简体字保留,笔画多的作为繁体字而较少使用。比如:头/頭、泪/淚、它/牠等。简化字也不都是通过简化字形或简省偏旁、笔画形成的,有不少简化字便是借形简化,如“後”简化为“后”、“鬥”简化为“斗”,“后”与“斗”古已有之,但“後”与“鬥”分别不是“后”与“斗”的异体字。
下面这些例字,前一个是规定的正体字,后一个是异体字。 床/牀咏/詠布/佈唇/脣挂/掛迹/跡脉/脈凶/兇 栖/棲异/異韵/韻灾/災占/佔猫/貓略/畧猿/猨
为便于人们学习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上述异体字亦在废除之列。
16、无“心”之“爱”
昨天,老师在课堂上讲了汉字简化的知识,晚上我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许多汉字都来向我诉说衷肠,有高兴的,也有悲伤的。
“叢(丛)”说:我已不被事业所累,今日得闲与恋人乘独木舟泛舟于赤壁之下。 “飛(飞)”说:我是“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啊! “寧(宁)”却哭了:心都没了,我还怎么安宁?
哭得最伤心的还是“愛(爱)”:为什么要把我中间的“心”字挖走?无“心”我怎么去爱?
是啊,缺“心”之爱便是“简爱”,简化的爱,简单的爱,不用“心”之爱!不用心
17
之爱,也算得上真爱?谈得上刻骨铭心?文字工作者在进行文字简化时为什么偏偏要将“爱”字的“心”简化掉?
其实,“愛”简化之弊还不全在简省一“心”字,“夂”也是不应当简化的。“夂”与“久”何其相似,说不定“愛”中之“夂”就是由“久”衍化而成的。
我对“愛”进行了安慰:爱人之“心”不是随意袒露的,含蓄的爱如那深深窖藏的美酒,一旦打开便醇香四溢!简化的“爱”更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它似乎提示我们,应当把爱人当朋友,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创幸福的人生!至于“夂”的简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君不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愛”似有所悟,破涕为笑。
[老师讲解]
将一个“愛(爱)”字如此演绎,有理亦有趣!
汉字简化即是将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所谓繁体字是指被简体字代替,现在已不使用的那些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所谓简体字则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经人们改造、简化而产生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由繁趋简是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汉字字体发展的一大特点。可以说,汉字简化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革命性的事件!
简化后的汉字与相应的繁体字读音、意义相同,但其所显现的造字方法却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有些字在简化前后造字方法虽然相同,但简化后更易于分析辨认。如: 1、简化前后均为象形的汉字: 芻—刍飛—飞乕—虎馬—马 傘—伞龜—龟鳥—鸟烏—乌 2、简化前后均为会意的汉字: 筆—笔塵—尘從—从氹—凼 僊—仙眾—众災—灾壘—垒 3、简化前后均为形声的汉字:
幫—帮憊—惫斃—毙賓—宾補—补擔—担遞—递燉—炖 膚—肤趕—赶溝—沟鉤—钩極—极膠—胶艦—舰據—据 懼—惧歷—历糧—粮遼—辽遷—迁竊—窃認—认犧—牺 鹽—盐藥—药億—亿擁—拥猶—犹園—园運—运戰—战
18
有些汉字简化前后虽均为形声字,但形旁、声旁都发生了变化,如: 邨—村護—护夥—伙驚—惊響—响饟—饷饑—饥欎—郁 4、简化前后造字方法不同的汉字
有的简化前为会意字,简化后为形声字,如:
竄(会意)—窜(形声)姦(会意)—奸(形声)態(会意)—态(形声)薦(会意)—荐(形声)
有的简化前为形声字,简化后为会意字,如:
叢(形声)—丛(会意)淚(形声)—泪(会意)滅(形声)—灭(会意)溺(形声)—尿(会意)
莊(形声)—庄(会意)嶽(形声)—岳(会意)巖(形声)—岩(会意)涩(形声)—歰(会意)
17、兔子割了尾巴
从前有个财主,他吩咐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鸡和兔,怕仆人忘记,还特地写了一张条子。结果仆人只买回来一只鸡,财主将他一顿臭骂。仆人觉得委屈,于是争辩道:“老爷的条子上明明写着买一只鸡,不信你自己看!”财主接过纸条一看,哭笑不得,原来条子上写着:
买鸡二只,免一只。
不瞒大家说,我过去也老是将“兔”写作“免”。其实,只要仔细想想是断然不会搞错的。虽然歇后语说“兔子尾巴——长不了”,但它毕竟还是有尾巴的,想必那个“丶”所象征的就是兔子的尾巴。在此我郑重呼吁:从今往后,兔子尾巴——免割!
[老师讲解]
许或这则笑话旨在嘲笑财主不学无术,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一些汉字形体上实在是太相近了,有时还很难分辨,例如“日”和“曰”这两个字,在形体和构件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瘦”一些,一个“胖”一些。我们戏称这些形近汉字为“孪生兄弟”。
这样的“孪生兄弟”还真有不少呢,如: 汨-汩刁-刀叼-叨母-毋 化-代官-宫人-入须-顺
闭-闲客-容获-莸准-淮 妹-姝冷-泠狠-狼翅-翘
19
外-处么-幺第-笫骛-鹜 宦-宧冉-再胃-胄勿-匆 尤-龙氽-汆管-菅庞-宠 未-末圮-圯脸-睑也-乜 几-凡九-丸范-苑甪-角 昂-昴趺-跌侯-候迥-迥 寥-廖戮-戳蓬-篷鸩-鸠 奕-弈斡-幹螫-螯微-徽 哀-衷己-已-巳戊-戍-戌 乌-鸟呜-鸣免-兔拼—拚 亨-享毫-亳壶-壸冠-寇 茶-荼瘦-廋徒-徙晴-睛
斤-斥折-拆析-柝浙-淅 侍-待幻-幼盲-肓栗-粟 灸-炙贫-贪白-臼春-舂 拨-拔茸-葺敝-敞誉-誊 孟-盂卯-卵遂-逐唱-喝 要-耍货-贷丐-丏分-兮 宵-霄睢-雎撒-撤肆-肄 竿-竽背-脊觅-览划-刬 徒-徙崇-祟戎-戒刺-剌 梁-粱钓-钧冽-洌冶-治 沁-泌互-瓦感-惑辨-辩
18、无户籍的汉字
我国早在汉代便实行了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如今谁家生了孩子便要上个户口,取得一个户籍。没有户籍的人,被称作“黑人”。
汉字里有一个没有“户籍”的字,但它不但不是一个“黑字”,反倒是一个广受人们喜爱的“红字”。这个字便是“囍”,读音为“双喜”。说它无“户籍”,是指迄今所有的辞书均未将它收入。
说起这个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佳话。
相传,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考试完毕便被人招为女婿。成婚喜庆之日,恰好来人报说金榜有名。王安石喜不自胜,挥笔在大红纸上写了个“”字张贴在门上,顿时大大增添了婚礼的喜庆和欢乐的气氛。从此,人们纷纷仿效,以之作为结婚喜庆的标志,此风俗沿袭至今。
尽管“囍”字无“户籍”,但在人们眼里它不是一个流浪者,它一直定居在人们心中。
[老师讲解]
“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吉祥用字,它之所以无“户籍”,我想一个重要的也是根
20
本的原因,就是它的读音不符合汉字读音规范。在汉字里,一个字便是一个音节,而“”却有两个音节。“”的读音已沿袭上千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它,因此只好让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永远的“游客”。
其实,这种“无户籍”的吉祥用字还有三个,即“、卍、”。“”即今天的“寿”字,人们用来祈求长寿的图案字。“卍”是佛教的吉祥用字,唐武则天年间规定其读音为“万”,它是吉祥、光明、神圣、洁净的象征。“”读音为“百吉”,它用绳线模拟编结成“一百个”结,假借“百吉”之声,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它还带有源远流长的寓意。严格地说,它们三个都不能叫做字,只能称为图案或符号,在书写上也不完全符合汉字的书写规范。
19、一次游艺晚会
学校要举行元旦游艺晚会,我为猜谜整整备战了三天。晚会一开始我便自信地走进了游艺室。
我抽到的第一个谜是字谜: 一字九横六竖,天下无人能猜。 有人去问孔子,孔子连想三日。
对我来说,这个字谜很简单,我马上说出了谜底:“晶”。
对这个字我一直就很注意,因为它全由横竖构成。从笔形的角度看,横平竖直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俗话说:无横无竖不成字。正像解晓东在《中国娃》里唱的: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这几句歌词,从字形、笔形、读音等方面高度地概括了汉字与中国人性格相契合的特点。
在这个晚会上,字谜猜了不少,但给印象最深的除上面这个外,还有一个: 一个汉字只四笔,无横无画无钩笔。 将军见了须下马,皇帝遇上要作揖。
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父”字。其实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字谜:“无横无竖无勾提,
21
不多不少正十笔。”其谜底便是“爹”字。
[老师讲解]
汉字谜是谜海中最光彩夺目的珠贝,是汉文化的一大瑰宝!可以说,汉字谜多如星辰。但是,上述字谜却是独特的,因为它们所展示的是全由横竖构成的字或无横无竖的字。
我也曾遇到过涉及汉字这一特点的问题:你能用三横三竖写十个汉字吗?我翻遍汉语字典,终于找到了十个这样的字,即“由由申甲旧叶古占用世”。
其实,纯由横竖构成的字还真有那么一些,如“一二三十工干士土吐王丰山口吕品日曰目回昌冒巨叵臣凹凸中止正咕吉咭叶吾唔早旱匡廿甘旦里罟罪罡皿亘固曹”等。
由横竖构成的汉字组成的词也有一些,如“干旱、早上、上古、田土、吉日、中止”等。
与上述相反,在汉字中确有一些无横无竖的字,如“八、入、爻、人、从、众、火、炎、焱、燚(yì)”等。
这两种汉字的数量都不是很多,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由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等八种笔形交错构成的。
20、谁最多嘴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语文教师给学生讲解“商”字。他说:“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一笔画一偏旁皆具精义。你去商店里买衣服,生意人总是巧舌如簧,比如你试穿的衣服嫌大了,他说缩缩水刚好;如果你嫌小了,他又说,撑撑就大了,正合适,所以‘商’字内从‘八口’。”
时隔不久,有个学生在作业中把“商”字写成“”字,老师罚他重写一百次。学生不服说:“古时候的商人八张嘴,现在的商人加上音箱、电喇叭不是十张嘴吗?”
他们的说法是有趣的,但对我们学习汉字的造字法却不足为训。那位语文老师是在曲解汉字,因为他所说的那些并不是“商”字的造字理据,而学生所说的将“商”写成“”的理由则是聪明的狡辩。
我还看过这样一个趣题:历史上谁最多嘴?
“嘴”,“口”也。按数学里的几何方法,汉字中“口”的计算还挺复杂,比如“日”,不是两个“口”,而是三个“口”。如此看来,“目”有六个“口”,“田”有九个“口”,“曹”
22
有十八个“口”,“嘈”还多一个“口”,十九个“口”。
按出题者给出的答案,历史上最多“嘴”的是曹操。其实,曹植的“嘴”还多。
[老师讲解]
“口”是组成汉字的最常用的部件,平均每100个不同的汉字中,就大约有二十个“口”出现。“口”分布于汉字的各个部位,在上的如“只、呆、吊、兄、虽、”;在下的如“古、吝、咎、答、啻”;在左的如“叶、叫、啊、唱、嚷”;在右的如“如、和、加、知、扣”(右边带“口”的字极少,仅有上述五字。所以,有人据此编编了一个顺口溜:“除了‘如和加知扣’,汉字右边没有口,有人再能寻一字,赏他一壶茅台酒。”);在中间的如“叵、回、喜、常、燕”;在外的叫框,如“国、园、图、囫、囿”。其它还有在左上角的,如“跌、勋、鄙、鸮、槑”等;在左下角的,如“嘏、鸽、鹄、鸹、鹆”;在右上角的,如“保、强、絮、程、智”;在右下角的如“嘉、悟、酷、估、佑”;也有四角都是“口”的,如“器、嚣、嚚(yín)”。
“口”在汉字结构中,有完形与非完形之分,完形的如“回、吕、品、唱、噩”等;非完形的如“日、目、田、由、曲”等。
作为偏旁,“口”在形声字中基本上是作形旁,但在“扣”和“叩”中,则是作声旁。
21、趣解汉字
我这里所说的趣解汉字,不是从造字法的角度根据汉字笔画偏旁的会意解释汉字,而是故意“望文生意”,是一种谬解。宋代王安石的《字说》中即有“波者,水之皮也”之解。据此,人们便可仿拟出“滑者,水之骨也”、“坡者,土之皮也”之类的谬解。很显然,这不是科学的解字法,若照此谬解,便会误导人们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当然,从幽默的角度出发,对汉字作一些谬解,供作茶余饭后之谈资,给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亦未尝不可。
民国初年的北大著名教授辜鸿铭,怪而诙谐幽默,且喜解汉字。一次为两位美国女士解“妾”字云:“‘妾’即立女,为男子倦时作手靠也。”美国女士忿然驳曰:“女子倦时又何尝不可将男子作手靠!”辜先生从容答曰:“你曾见过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但世上岂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
一位讲授中文的美国教授也很幽默,他在给学生讲课时说:“中国文字始于象形。”于是他在黑板上写个“宀”,告诉学生这代表房屋;他又写了个“女”,说这代表女人。然后
23
问学生:“屋子里有一个女人会得到什么?”一群美国学生高喊:“麻烦!”教授微笑道:“如果屋子里有一个中国女人就会得到平安。”
近日在杂志上看到一则解字短文,觉得颇有趣,故摘录如下:
有了“铁”,却失去了“金”——铁饭碗的真实写照;翻越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变成了“旧”的;可“庆”的事只要偏差一点,就会令人生“厌”;无论施“恩”还是报“恩”,都“因”有颗真正的“心”。
[老师讲解]
对汉字偏旁、笔画进行拆合,或对汉字的形状进行描述曲解,往往可以衍生出一些超越汉字本身的意义和趣味。例如:
一、析字会意
闩:已经找到门路了,你却横插一扛子。 闹:能清净吗?门前就是市场! 舒:活得轻松,是因为懂得舍弃和给予。 臭:自大了一点,就惹人讨厌了。 父:肩挑两副重担,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自:走不出自我的小天地,是因为一叶障目。 绝:好色,是一条死路。 卡:真难受,上不能上下不能下。 二、状形析义
火:两手插在腰上,大发雷霆。 囚: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自由。 甩:发挥一点点作用,尾巴就翘起来了。 夫:谁说天最大,我就敢把它捅个窟窿。 归:思乡的心情太迫切,把山都望倒了。 丛:一对恋人,驾着皮划艇。
22、遇仙桥头的怪诗
今年桃花盛开时节,我们一家人去了一趟桃花源。那灼灼的桃花,似乎要点燃我生命
24
的火焰。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桃花源遇仙桥头那首怪诗:
机时得到桃源洞忘钟鼓響停始彼尽闻会佳期觉仙作惟女牛底星人 而静织郎弹斗下机诗赋又琴移象观道归冠黄少棋
碑上有一个提示,此诗应按顺时针方向从里往外旋转着念,且上联最末一字的一半是下联的第一个字。依此提示,可将上述文字读成一首七言八句诗: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底弹琴又赋诗。寺静惟闻钟鼓響,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桃花源风光无限,这首怪诗亦为它增色不少!
[老师讲解]
这是一首绝妙的析字诗。它将“期、诗、響、移、观、机、洞、棋”等字拆开,将右(或下)边偏旁作为下一句的首字,给人一种偏旁顶真的感觉,可谓内容与形式俱佳。
现代诗中的析字诗,亦不乏佳构。 有一首题为《吕》的小诗,只二句: 嘴大的 不一定占上风
这是一首令人忍俊不禁的析字诗。它没有对“吕”这个汉字的结构进行拆合,而是据形索义,揭示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还有一首题为《品》的三行小诗: 你的口很多 可腹中 没有一点墨
诗之旨在于嘲讽那些腹中空空,却夸夸其谈的人。读罢此诗,让人想起一个“晶”字。腹中有“货”,才能“亮”起来!
23、汉字的奇异功能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个风景区,那里风景美丽,游人如织。然而,在一个遮阳伞下却摆着一个抽签算命的摊子,让人觉得大煞风景!
那里的生意还挺火的呢!我也常凑过去瞧瞧,去看算命先生煞有介事的滑稽样子,看
25
祈福者虔诚的表情。不过,这些前来抽签算命的人或许不知道他们的虔诚常遭戏弄与亵渎。举个例子说吧。
有一次,有个人抽到一个“吉”字。测字先生说:“你是大吉大利之人啊,近段没有大吉,也有小喜呢!”于是,抽签人眉开眼笑,慷慨解囊。也同是这个“吉”字,他在另一个时间,对另一个人却说:“士表示土,口代表人,人在土下,不是好兆头。”抽签人自然一脸沮丧。接着便是向算命先生讨询逢凶化吉之术,破财以求消灾。
还有更神的。若有人抽得一“女”字。算命先生可能说:“好签!”若见抽签人是未婚女子,他会说:“加‘子’便是‘好’,你很快会找到一位如意郎君!”若见抽签人是已婚未育女子,他便说:“要使你的生活美满,你必须生一个男孩,才会‘好’!”同是这个“女”字,有时他又会说:“这个签不好!单‘女’无‘子’,不是‘好’兆头!”
在测字先生那里,汉字似乎成了百变精灵,他们对前来抽签算命的人察颜观色,并善于随机应变,随时改变自己的解释,测字的人常常被骗上当。
在此,我要提醒各位:“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老师讲解]
文字能用以教化、歌颂、传情,也能用以煽动、贬谪和说谎。汉字便可将这两种功能表现到极至。汉字是由笔画、偏旁构成的,因而它可通过析字显示出神奇的功效。
汉字的这种析字功能,也常常被一些从事迷信、骗人钱财的“测字”先生利用。有打油诗云:“测字先生造字手,字里字外翻筋头;测字先生神仙笔,加点添划不费力。”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算命先生通过对汉字偏旁的拆合,笔画的增减,以及汉字的不同组合,实施他们骗人的手段,达到他们骗人的目的。
24、“强盗”与“小偷”
从前,有个县尉在查阅案卷时,看到一个朋友的案卷。他仔细阅读,发现案卷上有这样一句话:“此盗从大门入……”由此可定为强盗罪,按律当斩。此贼与县尉有交谊,所以县尉想帮他一把。事实清楚,不能推翻,但能否为他减轻罪行呢?他冥思苦想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他马上提笔在这句话的一个字上加了一点,句子的意思迅即发生了变化。判决的时候,此犯由死罪变成了流放三年。
你知道他的那一点是加在哪个字上,而且何以有如此神力吗?原来,他是将“大”字
26
改成了“犬”字,“从大门入”的强盗行径变成了“从犬门入”的小偷小摸行为。
神啊,一字之差竟生死有别!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不是要宣扬这个县尉徇私枉法的手段如何高明,而旨在彰显汉字的神奇魅力!
[老师讲解]
历史还有更玄乎的,一笔之差竟然换了个皇帝!康熙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但在传位这个问题上却被人耍弄了。
康熙生前常常表示要立十四阿哥胤祯为太子,而他驾崩之后却是四阿哥胤禛即位,这位四阿哥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是康熙临终改变了主意,还是他没有留下遗诏?都不是!康熙的遗诏正是“传位十四子胤祯”。可为什么换了人呢?据传,传诏时胤禛和宠臣龙科多密谋做了手脚,将遗诏改为“传位于四子胤禛”。对此,推断颇多,但以“於”不当写作“于”的说法较有道理。“十”稍作改动便成了“于”,遗诏“传位十四子胤祯”也就成了“传位于四子胤祯”。这里还有一个字也作了改动,那就是把“祯”改成了“禛”。“祯”的繁体字是“禎”,“禎”与“禛”在笔画上虽有差异,但在手写体中的写法却相近。
构成汉字最小的单位是笔画,在一个形体上增减笔画都可能另成新字,如“口”添一笔则成“曰”,“曰”添一笔则成“白”,“白”添一笔则成“百”;而在“日”或“曰”上添一笔可成“白旧目田由甲申电旦曰”等九个字。有的字甚至增减半笔亦另成新字,如“己”与“已、巳”、“胃”与“胄”等。
有一个趣对亦颇有意思。相传,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里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晚上,有人在对联上寥寥添数笔,其联顿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妻失夫媳夫人妻媳皆失夫。
财主见了又羞又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25、个个草包
27
乾隆年间,纪晓岚已经成为名扬海内的学者了,文人、学士、朝廷命官都爱用他的墨迹装璜门面。
奸臣和珅在他的后花园里新修了一座亭子,名花环抱、翠竹掩映,景致十分幽雅。亭子落成典礼时,和珅请朝中赃官饮酒赏亭,并别有用心地请来了纪晓岚。酒足饭饱时,和珅突然命人拿来一块精致的楠木匾,满脸堆笑地对纪晓岚说:“乞先生墨宝,为新亭增辉!”纪晓岚稍加思忖,挥笔大书“竹苞”二字,便扬长而去。和珅如获至宝,昏官们赞不绝口。
正在这时,乾隆皇帝驾到,他看了纪晓岚的题字,不禁哈哈大笑,连说“千古绝骂”!和珅不解其意,诚惶诚恐地请求明示。乾隆又好笑又好气地说:“把‘竹苞’二字拆开,不就是‘个个草包’吗!”众昏官听了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和珅更是羞得无地自容。从此和珅对纪昀更是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昀。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考究,因为在这里我是从语文的视角讲这个故事的。“竹苞”二字告诉我们,有一些合体汉字的偏旁可会意成词,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观岚”会意为“又见山风”,把“献忠”会意为“南犬中心”等。
[老师讲解]
此故事见于《清朝野史大观》,其实在当时,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野史家们就是喜欢编故事,以至歪曲历史,使历史变成传说。你想,和坤位高权重,其势炙手可热,谁敢如此讽刺他,吃了豹子胆不成?
本来,“竹苞”并不是一个坏词,它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一语,后世概括成“竹苞松茂”,比喻根基稳固,枝叶繁茂,常用来祝人长寿和宫室落成的颂词。因此这里题作“竹苞”也是可以的,只是拆开后成了“个个草包”,隐含着讽刺之意。
偏旁可分解为两个独体字且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汉字还不少,如“重—千里”、“故—古文”、“斛—角斗”等。
汉语方言中有一些合音合体字,与上述人为拆拼的情况不同,这是一种具有文字学意义的现象。如北京话说“不用”为“甭(béng)”、“不好”为“孬(nāo)”、“两个”为“俩(liá)”、“三个”为“仨(sā)”;苏州话说“勿要”为“覅(fiào)”、“不曾”为“朆”(fēn);闽南话说“不用”为“甮”(fèng)等。
有一些合体字是复音的,如“瓩”字形是“瓦”、“千”的结合,语音上不拼合,仍读为“千瓦”;还有英制单位“呎”、“唡”等,一个字读作两个音:“英尺”、“英两”。“瓩、
28
呎、唡”等,因违反了一个汉字一个音节的规律,现已废除而分别改用“千瓦、英尺、英两”。
了解一些合音合义字方面的知识,是很少必要的,否则写文章就容易出病句。如“我们俩人”之类的说法就有语病,“俩”即“俩人”,“俩”后加“人”,如同叠床架屋。
26、张作霖“手黑”
张作霖是张学良的父亲,是一个出身绿林的大军阀。在当时所有的大军阀中,他是最有骨气、最有民族气节的一个——他面对小日本是寸“土”不让!
在一次酒会上,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画,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让他当众出丑。没想到张作霖胸有成竹,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落款:“张作霖手黑。”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小声提醒道:“大帅,您的落款‘手墨’的‘墨’字少了个‘土’。”哪知张作霖眼睛一瞪,骂道:“妈那个巴子!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
这个“寸土不让”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他虽已作古大半个世纪,但至今人们仍对他由衷地投以几分敬意!
[老师讲解]
这是一个减损汉字偏旁构成的幽默故事,简直是一个黑色幽默!
张作霖将“手黑”写作“手黑”,会意为“寸土不让”,成为佳话。然而将“维止”会意为“雍正砍头”,却成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文字狱!清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查嗣庭因此被捕入狱,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汉字构成幽默的方式很多,下面再介绍两例由字形或笔形构成的幽默。
幽默一:有个和尚机智聪慧,幽默诙谐。一个秀才故意嘲弄地问他:“秃驴的‘秃’字怎么写?”和尚应声道:“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微弯弯掉转过来就是。”
幽默二:有个学生,指着“豈(岂)”字请教别字先生,说:“这是什么字?”“豆。”“我过去念的‘豆’字,上边没有‘山’字呢!”别字先生不耐烦地回答说:“真‘豆’有此理!没有
29
‘山’字的豆是平原的豆,这个‘豈’是山里出的豆。”
27、顶天立地的“人”
我要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要给大家介绍一篇短文。曾读过佳甘一篇关于“人”的短文,题为《撇捺之间》,至今难忘。这篇短文穷形竭态具言“人”之魅力,构思新颖,意义深刻,给人以品味的乐趣,亦给人以做人的启迪。全文如下:
“人”字的写法极简单,只两笔,那一撇像顶天立地的男人,那一捺则是撑其腰杆的女人。“撇”有时难免重心倾斜,因此,使之稳定的那一“捺”便倍觉重要。
舞池是人海的缩影,一对对欢乐的男女正在草书着活蹦鲜跳的“人”字。看,那“撇”多刚劲有力,那“捺”则温顺抒情,两笔之间只有互相照应,人字才写得格外潇洒别致。
古人把“田”、“力”两字合成一个“男”字,而“女”字则像跷着腿端坐着绣花的人形。又说“女人家、女人家,没有女人不像家。”所以宝盖头(宀)下写个女字便成了“安”字。没有女人,家里便不安宁。造字的仓颉可真聪明。
撇向左斜下,捺向右斜下,殊途而同归,相反相成。管它哪一笔是男人,哪一笔是女人,只要相互支撑,这“人”字便能在世界上永生。
[老师讲解]
为什么“人”字就两笔呢?古人造字是讲理据的。其实“人”字乃仿形而造,至于做人则是各人的事了。所以仅仅像“人”还不行,还得学习做人!
我也读过两篇关于“人”的文字,一篇是著名演员侯耀华写的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段:
“……你知道人字有几划?/你个头虽然不高,其实一点也不差。/没钱你能开心地笑,有钱你得悠着点花。/穷怕亲戚富怕贼,够吃够喝是造化。/别管别人吵吵个啥,咱们也得干点啥。/人字是一撇加一捺,咱们总要对得起它!”
还有一篇是伊甸一首题为《大雁》的诗,这首诗也写到了“人”:
好久不见大雁/在天空写“一”字和“人”字了//这两个最简单的字/确实是愈来愈难写了
诗的前两句说由于环境日趋恶化,在天空中排成“一”字阵势飞行的大雁越来越少了,
30
警示人们爱护环境。后二句承前转旨,说“一”字和“人”字愈来愈难写了”,其寓意十分深刻。写好“一”字,意谓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写好“人”字,意谓要做正直的、顶天立地的人!
关于“人”,亦有如下之说:“挺起来/便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躬起来/便是世界上/最坚的桥/倒下去/便是世界上/最宽的路/可一倾斜起来/便成了世界上/最险的悬崖!”(李青松《人》)
28、取名
魏家生了个儿子,大家都欢天喜地。喜庆之余,孩子的父亲忽然想起一件事:孩子总得有个名字吧!于是,他提议集众人之智慧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孩子奶妈先发言:“我看呀,还是请姓名馆的先生取,字形笔画都会影响命运的!” 孩子的叔叔是搞行政的,他说:“妈,你说的那是伪科学,要是姓名笔画都能决定命运,天下就没有受苦人了。本来,从字形字义的角度看,叫‘魏巍’最好,可惜这名字早被一位著名作家用了。我看就紧跟时代步伐,取名求义,叫‘魏人民’怎么样?”
“还不如叫‘魏大家’呢,一看就是个政治产儿,土老冒一个!”孩子的姑姑是个大学生,她不喜欢将名字与政治挂钩。
孩子妈说:“干脆跟我姓丁,就叫丁魏。”
孩子爸说:“叫丁魏倒是不错的,但总不能改了我家的姓啊!这样吧,儿子是我们共同的,就叫魏丁吧!这个‘丁’字除指姓,还有‘人口’之义,一语双关,多有意思!”
孩子爷爷作最后总结:“我相信名字是可以决定命运的,我这一辈子就吃了笔画的亏!现在许多场合排名都以姓氏笔画为序,我们这个‘魏’字17画,排名总在老后。人家投票一般都只关注前面几名,谁会有耐心去看你后面的,我就因为这排名失去了很多机会。依我看,姓名越简单越好,就叫丁魏吧!”马上他又更正道:“还是叫丁一或丁乙吧,看谁还能排到我孙子前面去!”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老爷子,这位姓氏情结根深蒂固的老爷子竟然作出如此决定!将孙子的姓改“魏”为“丁”,看来是权衡了利弊得失后的慎重选择啊!
[老师讲解]
姓名虽是个符号,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潜在的作用。一个好的名字,往往更易被
31
人关注。前面故事中魏老爷子的观点尽管有点滑稽,但却是非常现实的,因为排名在现实生活中是常有的事。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简明姓氏手册,全书共收408个单姓,78个复姓。这么多的姓怎么排列呢?谁先谁后?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百家姓》的编者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位“老儒”,因北宋皇帝姓赵,系当朝国姓,所以他将赵姓列于百家姓之首;当时占据浙江的是吴越王钱叙,因而将钱姓排在第二;“孙”是皇帝正妃的姓;“李”是南唐后主的姓。这样,《百家姓》打头的四姓便是“赵钱孙李”。
《百家姓》的编排规则是编者自定的,显然不是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
姓名排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只要是排列人员名单就必须有个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有些场合要按职务的高低排列,有些场合要按年龄的长幼排列,但就大多数情况下是“排名不分先后”的,即排名的先后顺序并不表示职务的高低和其他因素,须体现平等的原则。怎样排列才能体现平等的原则,同时又讲究科学呢?目前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如选举大会主席团、各项选举事项公布候选人名单等,普遍采用的是“按姓氏笔画排列”这种方法。这种排列方法网络上有较详细的介绍,兹予摘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议、全国党代会在编排姓名时,一般是“按姓氏笔画”排列。其编排方法,网络上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现摘录如下:
(一)按笔画多少排列
1、以姓第一个字的画数多少排列。即以姓名第一个字的画数多少排列顺序。画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依次排列。单姓、复姓以及少数民族中的长姓均以姓名的第一个字,而不是以姓的多少为序。如“欧阳雄”与“柯兰田”,自然笔画少的“欧”排在笔画多的“柯”之前。
2、同姓同字,则比较排列。若姓名的第一个字相同,则应以第二个字的笔画相比较。如“王文生”与“王志江”,则“王文生”排在“王志江”之前。
3、遇到单名时有两种处理方法。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到,当前存在两种排序方式,一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方式,另一种是按姓名笔画排列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对姓名为两字时的处理不同。按姓氏笔画排列方式每凡遇到两字时,中间算作空格,即算作一空字,空字和单名组成两字名参加排序,如“田大利”与“田富”,田富则排在前。使用这种方式的有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党代会;按姓名笔画排列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采用的编排方式,它不认为两字中间有空字,因此,单名的第二字必需参
32
加排序,据此,“田富”的“富”字算作第二个字参与排序,“富”字比“大”字笔画要多,田富要排在后面。
(二)按笔画顺序排列
1、按汉字书写顺序排列。画数相同的汉字,按汉字书写笔顺,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外及里的写法排列,即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五种基本笔形顺序排列。起笔是横的排在竖的前面,起笔是竖的排在撇的前面,以此类推。如“广”与“千”相比,“广”起笔是点,“千”起笔是撇,“千”排在“广”之前。
2、按笔顺类推排列。如笔画数相同,而且起笔的笔形也相同,就比较第二笔,以此类推。如“林”与“武”都是八画,起笔又都是横,就比较第二笔,“林”的第二笔是(竖),“武”的第二笔是一(横),所以应把“武”排在“林”之前。
(三)按字形结构排列
1、画数和笔形都相同的字的排列法,按字形结构排列。先左右,再上下,后整体。如“晚”与“冕”比,“晚”是左右形。“冕”是上下形,则“晚”排在“冕”之前。“叶”与“申”相比,“叶”是合体字,“叶”排在“申”之前。
2、笔画、笔形完全相同的字的排列,字形比较简单的字排在前头。如“中”、“内”,“中”排在“内”之前。
29、咱当“兵”的人
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兵”的故事。
建军节到来,一群“兵”应邀出席军分区组织的庆祝大会。
“兵”说:战争多么残酷啊,“乒”和“乓”都失去了一条腿,“丘”的两条腿都给炸飞了!
“丘”说:是的,那天我们死守着一座山丘。我们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战友们都牺牲了,而我只失去了双腿。我深深地怀念他们!
“乒”也颇有感慨地对“乓”说:若不是那场战争,我们现在还是军人呢! 这时又进来几个“兵”,他们都作了自我介绍。
“宾”说:我是空降兵,现在转业了,被安排在政府接待处。
“槟”说:我是现役空降兵。今天跳伞时落在了树上,你瞧身上还有小树枝呢! “浜”说:我是海军。随即,他唱了起来:年轻的水兵来到了海上,共同度过这美好
33
的时光……
“滨”说:我是海军航空兵,蓝天是我们青春的布景,浪花是我们开怀的笑声! “岳”说:我是工程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兵”说: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很感动,在此我谨代表全体现役军人向在座的首长、战友以及所有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问候!
[老师讲解]
这个故事很奇特,也饶有趣味。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析字游戏,是对汉字特征的强调与展示,从而显示出了汉字的神奇魅力。
这种“汉字对话”的例子我也见过不少,重形是其显性特点,有的还形意俱佳。如“秃”:摘下假发/还能认出我吗/——卓别林;“秦”:一场大火把历史烧焦/孔子的《春秋》也未能幸免/所以如今只剩得半部;“问”:我也是门/——防盗门……
一些“汉字对话”也很有意思,例如:
“狠”对“狼”说:你昨晚在哪里偷了鸡,头上还簪着一根鸡毛呢!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予”对“矛”说:我立正,你却迈开正步了。
“噩”对“王”说:谁给你盖的房子呀,连个窗户都不安? “飞”对“乙”说:亲爱的,你慢慢飞,翅膀丢了你怨谁? “乌”对“鸟”说:你什么时候长雀斑了? “川”对“州”说:你那是拦河坝还是桥墩啊?
“下”说:我家檐下有吊灯!“卜”说:我家是壁上挂灯!“卞”说:我家屋檐屋顶都有灯!
“交”对“每”说:“我们打扮成这样回去,儿女们还以为来客人了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杏”对“呆”说: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
“大”对“爽”说:孩子,这次考试一共才几道题呀,你就给爸爸错了四道。 “至”对“到”说:老兄进屋了还不放下佩剑? “与”对“写”说:老兄啊,你戴上帽子就成了读书人。
34
30、“错位”的汉字
昨天,有个同学急冲冲地敲开我家的门,说是有个新发现要告诉我。我说是不是又发现了新大陆?他说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原来,他“发现”的是“矮”与“射”两个字“错位”了。他说,“矮”由“矢”与“委”两个偏旁构成,“矢”之本义是箭;“委”有一个义项是“抛弃”。而“射”则更明了,“寸”、“身”乃是不高也,不高便是“矮”。其实,他的发现早已被前人发现了。
经他提醒,我好像也有一个发现。“秽”与“穗”,两个字读音应当说是“错位”了。“秽”与“穗”都是形声字,“秽”读huì,而“穗”却读suì。形声字声旁表音,“秽”的声旁“岁”读suì,“穗”的声旁“惠”读huì,所以“秽”与“穗”的读音按理应当互换。
当然我们的看法不一定有道理,只是凑趣而已。
[老师讲解]
两位同学所说的汉字“错位”,一个是意义错位,一个是读音错位,不过都不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立言的,而只是趣说而已。
如果不去探究“矮”、“射”的字源,单从形体看,让人觉得这是两个互相错位的会意字。其实,“射”在金文中是由“弓、矢、手”三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意即箭搭弓上,以手发射,故其本义是射。“矮”字右边的委旁,甲骨文的形体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奴隶手拿一蔸干枯蜷曲的禾,禾稻枯萎蜷缩,比盛长挺拔之时显得矮小,矢加委,表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之长了,故本义为矮小。
古代汉字造字法一般是就汉字的篆体形态而言的,汉字隶变、简化后,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合古代造字法,因此不能根据汉字形体对隶变、简化前的汉字妄加分析。
至于“秽”与“穗”是否错位,那不是由我们说了算的,虽然我们觉得两个字的读音换一下位似乎更合理。要知道,在形声字中能准确地表示字音的声旁是极少的,绝大多数声旁都不能准确甚至根本不表示字音,如“海”的声旁“每”便与字音相去甚远。
31、“黑齿妓”与“白齿妓”
古时候有两个歌妓,一个牙齿生得乌黑,一个牙齿生得雪白,一个欲掩其黑,一个欲
35
显其白。有人问黑齿妓姓什么,黑齿妓将口紧闭,鼓一鼓,在喉中答应姓顾。问多少年纪,又鼓起腮答年十五。问擅长做什么,她又在喉中答应敲鼓。问白齿妓姓什么,白齿妓将口一呲,答曰姓秦。问青春几岁,口又一呲,答年十七。问她会做什么事,她又将口一大呲,白齿尽露,说道会弹琴。
[老师讲解]
这个故事涉及到了汉语音韵学中的“四呼”问题。“四呼”是按韵母韵头的有无和韵头的异同分出来的类别。普通话的韵母可分为四类,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开口呼韵母指不是由i、u、ü单独充当韵母,也不是i、u、ü作韵头的韵母;齐齿呼韵母是指由i单独充当韵母或i作韵头的韵母;合口呼韵母是指由u单独充当韵母或u作韵头的韵母;撮口呼韵母是指由单独充当韵母或作韵头的韵母。
故事中的黑齿妓为掩黑掩丑,回答客问的几个字“顾、五、鼓”,其韵母是u,是“合口呼”,发音时双唇向前突起,口形最小;而白齿妓要显白显美,答客问的“秦、七、琴”几个字,其韵母的韵头是i,是“齐齿呼”,发音时嘴唇向两边咧开,牙齿尽量露出,气流从舌尖顺齿缝挤出。原来,字的发音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人的面部表情。如果再问她们都喜欢吃什么?大概秦妓会说喜欢吃鸡,而顾妓则会说喜欢吃鱼。因为“鸡(i)”的韵母是齐齿呼,而“鱼”的韵母(ü)则是撮口呼,其发音方法与u相近,双唇前伸,形成圆形。
我补充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地球上目前存在的语言有三千种之多,使用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语言就有汉、英、俄、日、德、法等十三种。在这些迥然不同的语言里,都有“妈妈”一词。虽然它的拼法和书写形式不尽相同,但发音基本上是一致的。“妈妈”一词可说是国际上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对母亲的通称。
“妈妈”一词的发音(ma)为什么全世界的语言都几乎相同呢?这是因为“不圆唇元音”a是个开口呼韵母,开口最大,且易发音,开口便是;声母m是个“唇辅音”,m最容易发,张嘴可得。另外,“妈妈”的声音实际上是婴儿吸乳后的咂嘴声。所以婴儿初学语言,ma音最先发出。
31、烦人的姓氏
说实话,我有点烦我这个姓。要不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姓氏情结,我还真想把它改了。
36
父母亲将我取名“正”,大概是对姓氏先天不足作的一点补救吧!
近日看了一则题为《官兵对话的幽默》,才知道为姓烦恼的人还不只是我呢。这则幽默是这样的:
办事员(小李):傅厂长,县经委通知您明天去开会。
傅厂长(傅长庚):知道了。小李,你今后叫我要么简略些,要么详细些! 办事员茫然,只得请教:怎么个简略法,怎么个详细法?
傅厂长面带一丝愠怒,大声告诫道: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就叫“厂长”好了,如果慎重起见,那得叫全称——“傅长庚厂长”。
是啊,“傅”与“副”同音,使正职也变成了副职,这是咱们傅厂长的真正隐衷。有顺口溜云:“姓傅的没奔头,当官比人低半头。”“好不容易进官府,当了官儿还姓‘傅’(副)!”与之相反,姓郑的倒沾了便宜。这年头,在称谓上很忌“副”字,副局长也称局长。姓傅的正局长与姓郑的副局长走在一起,介绍身份时总是这样说:“这位是傅(副)局长,这位是郑(正)局长。”
其实仔细一想,咱们傅家人有先天的不幸,而吴家也自有他们的苦衷。“吴”与“无”同音。吴家人若名字取得好,其整体意义便不佳,如“吴光荣”、“吴延年”等,若要整体意义好,则名字多为不好的字眼,如“吴忧”、“吴病”等。“福”、“寿”“财”自古以来均为中国百姓姓名用字中使用概率较高的字,但与“吴”结合起来就不妙了,因此吴姓人只好在“福”、“寿”、“财”前望“字”兴叹,忍痛割爱。
[老师讲解]
上述故事涉及到一个关于同音字的问题!
汉字语音结构简单,音节类型少,声、韵、调相配合构成的音节仅1200个左右。这样一来,一个音节就要表示好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语素,书面上用不同的汉字记录。这些“不同的汉字”,就是同音字。
不只是傅姓,一些与动物或其它一些事物名称同音的姓,亦有不便之处。“老张”、“老李”、“小王”、“小郑”这样的称呼使人感到亲切随和,而“朱”与“猪”,“郎”与“狼”、“苟”与“狗”,“幺”与“妖”同音,若在这些姓前也加上“老”、“小”这样的词缀去称呼人家,尽管无恶意,也会让人觉得滑稽。
如今许多人取名求义,如“金胜昔”,“姚友谊”、“马识途”、“牛得草”、“何逊男”这样的名字,意思就很好,但有些姓与某些字相配合,其意义就为人所忌,如:姓“申”的
37
不宜叫“申德建”(生得贱);姓“阙”的不宜叫“阙德”(缺德);姓“谢”的不宜叫“谢密”(泄密);姓“黎”的不宜叫“黎毅”(离异);姓“贾”的不宜叫“贾思雯”(假斯文),等等。
笔者有一姓邓的朋友,喜得一子。一日,他设宴向朋友征名。有一朋友道:“姓孔的有孔子,姓孟的有孟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我看,你儿子就叫邓子吧!”“不行!”另一朋友说,“邓子,不就是凳子,垫屁股的东西。照此取名,干脆姓卓的就叫卓子(桌子),姓文的就叫文子(蚊子)算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好下回再议。
据公安部姓名查询系统,全国最爆笑的人名是:范剑(犯贱)、姬从良(鸡从良)、夏建仁(下贱人)、朱逸群(猪一群)、秦寿生(禽兽生)、庞光(膀胱)、杜琦燕(肚脐眼)、魏生津(卫生巾)、矫厚根(脚后跟)、沈京兵(神经病)杜子腾(肚子疼)、史珍香(死争香)等。
32、捐官的岔说
清朝时候,有个由捐纳资财粮米而当上官人,没有什么文化,连官话也听不懂。到任后他去拜见上司,寒暄数语便闹出了笑话。
上司问道:“所治贵地风土(自然环境和习俗)何如?” 这位捐官回答说:“无甚大风,尘土更少。” 问:“春花(鱼苗的一种)何如?” 答:“今年棉花每亩二百八。” 问:“绅粮何如?”
答:“卑职身量,穿三尺六已足。” 问:“百姓何如?”
答:“白杏仅得两棵,红杏倒是不少。” 上司不耐烦地说:“我问的是黎庶。”
捐官仍回答得一本正经:“梨树甚多,所结果子甚少。” 上司再次提醒说:“我们不是问什么梨树,我是问你的小民。” 捐官赶快站起来躬身道:“卑职小名狗儿。”
[老师讲解]
这是一则传统语文笑话,它一方面讽刺了捐官者的不学无术,另一方面也说明汉语中
38
同音的字词甚多,如文中的“绅粮”与“身量”、“百姓”与“白杏”、“黎庶”与“梨树”、“小民”与“小名”等,我们在语言学习和交往中应当引起注意。
同音字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如下面这则故事,其幽默就是由谐音构成的。 从前有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子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等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与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与张三却与谁?”
张三说:“你说的话怎么变得这么快?”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倒是‘见机(鸡)而作’的。
更有甚者,竟有因姓名的读音而当上状元的。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在夺位中杀了不少人,登极后为了收买人心,他开口“仁政”,闭口“仁政”,事事都挂上“仁政”的牌子。
永乐21年的秋闱,主考官呈上录取名单,状元是一个姓孙名日恭的人。成祖御览时,不知怎么一下触动了头脑中“仁政”的弦,头皮一皱,眉头紧锁,说:“日恭乃‘暴’也,这怎么行呢?”提笔便将“孙日恭”划去。明成祖继续看着,刚好榜上有个名字叫邢宽的人,他见了,眉头顿舒,满心欢喜地说:“邢宽不就是‘刑宽’吗?与‘暴’正好相反,好,很好。”于是钦点邢宽为状元,并亲自将他的名字写在“龙虎榜”之首。
33、“老卖粘糕”与“吴氏生飞”
传统相声最负盛名的是《歪批三国》,其中有两处包袱让我回味再三。今天讲给大家,让我们共品艺术的琼浆。
一个包袱是“老卖粘糕”。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有五位虎将,并称为“五虎将”,他们是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其中关羽和张飞曾是买卖人,关羽卖枣,张飞卖肉。其余三位——马超、赵云、黄忠都没有做买卖干个体户的经历。可是,《歪批三国》却有一个赵子
39
龙“老卖粘糕”的包袱。下面是相声艺人具体抖包袱的过程:
甲:赵云是个卖粘糕的。 乙:赵云多会儿卖过粘糕哇? 甲:你看过《天水关》这出戏吗? 乙:看过呀。
甲:《天水关》这出戏,姜维唱的几句流水板,把赵子龙这点儿家底儿,全给抖落出来了。后人才知道他是卖年糕的。
乙:哦,姜维是怎么唱的?
甲:(唱)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他老迈(卖)年(粘)高(糕)——他老卖粘糕。
另一个包袱是“吴氏生飞”。
甲:张飞他姥姥家姓吴,吴氏老太太生的张飞。 乙:“三国”里有? 甲:这“三国”没有。 乙:你怎么知道的?
甲:在街面儿上有一句俗语儿。 乙:什么俗语儿啊?
甲:说这个人他是“无事生非”。那就是“吴氏老太太生的张飞”。 我把这两个包袱抖给大家,其中涉及到的语法修辞问题就请老师去讲解吧!
[老师讲解]
上述两个包袱的设计都运用了谐言手法。第一个包袱中的“老卖粘糕”,谐“老迈年高”之音而来。“卖粘糕”属谐音造语,而“老”属别解。在“老迈年高”中,“老”是形容词,意为“年岁大”;在“老卖粘糕”中,“老”是副词,意为“经常、总是”。第二个包袱则是利用“无事”与“吴氏”、“非”与“飞”谐音,抖出的包袱——“吴氏生飞”。这两处包袱符合汉字的音理,它们抖出了汉字的神奇魅力!
依相声演员的推理,周瑜的母亲应当姓“既”,诸葛亮的母亲则应当姓“何”,这是周瑜临终说的:“既生瑜何生亮!”
34、霉气的老大爷
40
“宴”“听”的误写。更滑稽可笑的是,在菜市场里鱼贩居然将“大鳊鱼”、“小鳊鱼”写作“大便鱼”、“小便鱼”,这样的鱼谁敢吃啊?
回到家里,妈妈给我找来了一首魏欣写的打油诗,题为《文字“改革”》: 饥肠辘辘进饭店,一看菜单傻了眼:“花连”究竟为何物?“布菜”是布还是菜? 玄上加玄“反加”汤,令人惊心炒“九王”……“刘姥姥”走进大观园, 头昏脑胀眼发酸。无奈只得凑过去,虚心请教营业员。得到答案很圆满:
“写字也须‘深圳速’,望文生意即可辨。不信你到隔壁看,‘寸三’即是‘衬衫’意, ‘同庄’任君随意选。当然还有‘电四支’,样样东西都齐全……”老翁听了心盘算,还得再进识字班……
此诗用幽默的语调抨击了近年来乱写滥用汉字的不良现象,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老师讲解]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指笔画有误的字;别字指将字写成了读音相同、相近或其它的字。将“熙”写作“”,叫写错字。
曾看过一则小幽默,说一个小学生走进一家“批零兼营”的商店,指着牌子上“批另兼营”的“另”字,对售货员说:“阿姨,这是一个别字。”售货员不耐烦地斥道:“去去去,‘别’字还有个立刀呢!”这是一则关于写错别字的笑话。其实,写错别字在现实社会中已不是个别现象。
写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形近而误。
前几年,报纸上登过这样一则笑话:某单位采购员在商店买了斧头,拿着发票回去报销时,会计一看,大吃一惊:“你怎么把你爹的头买来了?”采购员拿起发票一看,才知道是商店的营业员将“斧头”写成了“爹头”。采购员怒气冲冲地去重开了一张发票。会计再一看,不但没改对,反而升级了:“爹头”换成了“爷头”。
二是音同(或音近)而误。
有人将“听装奶粉”写成“厅装奶粉”,让人觉得他家的奶粉也是在太多了。有人将“首屈一指”误写成“手缺一指”或“手曲一指”,让人啼笑皆非。若说某领导常与妇女“触膝谈心”(“触”应为“促”),那就不止是笑一笑的事了。
三是滥写而误。如将“菠菜”写作“布菜”、“番茄”写作“反加”便是典型的滥写。
46
写错字亦属此类。
形近而误似有情可原,因为有些汉字在字形上确实极为相似。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责备汉字。试想,八种基本笔画竟然组合出数以万计的汉字,如此多的形体居然不重复,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至于形似,则不足为奇了。如“日”与“曰”、“孟”与“盂”等,简直就是孪生兄弟。不过,即便不少汉字在形体上极似,但只要认真观察,仔细分辨,记住特征,这种误写现象是不难克服的。汉字中有些字,字形及笔画数量均相近,但细察可知,它们中有的笔形不同,如“戍—戌”、“货—贷”、“拼—拚”;有的笔画长短不同,如“己—已—巳”、“士—土”、“未—末”等;有的笔画多少有异,如“沁—泌”、“侯—候”、“宦—宧”;有的偏旁有异,如“盲—肓”、“雎—睢”、“撒—撤”;有的“胖瘦”有异,如“日—曰”、“汨—汩”;有的结构微殊,如“丐—丏”、“分—兮”、“誉—誊”;有的正反有别,如“人—入”、“氽—汆”、“片—爿”,等等。音近而误,大概是由于读书识字不细致或马虎潦草引起,自当克服;至于滥写而误,轻说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往重里说那是对我国文字的不尊重,甚至是亵渎!
39、别字先生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由于爱写,所以尽管他多次应试,也总是榜上无名。
有一次病了,很想吃杏,因为在当地买不到,便写信托他的岳父在外地代买。但由于那个人写字潦草,竟把“杏”字写得没出头而成了“否”字了。他岳父接到信,知道女婿因病让他给买“否”,便满街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什么“否”。后来他岳父又把那封信拿出来仔细分析、琢磨,觉得女婿平时写字潦草,似是而非,可能出现笔误,最后断定“否”一定是“杏”字,于是赶忙买了几斤黄杏,写了一封回信,给人一同捎去。信是这样写的:
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别看他肚里没几滴墨水,但他巴结权贵却很有一套。听说新来的知县喜欢吃枇杷,他便特地到枇杷产地买了一筐上等枇杷给知县送送去,并且派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写着:“敬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过帖子十分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为什么要送我琵琶,而且还是‘一筐’呢?”随后,实物送到,才知是一筐新鲜的枇杷。知县哭笑不得,他从兜里掏出那张帖子顺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底下的词儿一时想不起来。刚好有一位客人在座,一时见景生情,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
47
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听了,拍案叫绝。
这个假读书人实在是水平太差,尽管他脸皮厚,且善于溜须拍马,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老师讲解]
在有的人看来,写几个错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老写错别字,会让人觉得你工作不认真,办事草率,因而将会失去很多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古今皆有。
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威,不学无术,大比之年去参加考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他急中生“智”,忙在考卷未尾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大人阅后,提笔在旁批道:“所以我不敢娶(取)!”
小张给他的女友写了一张字条:“晚八时公元前见面。”不久,他收到女友的回条:“我生活在公元二十世纪,无法与古人见面。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主动写了一封求爱信:“人人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俩……”小伙子很有礼貌地给她写了回信,信上说:“狼姑娘,谢谢你的一番好意,非常遗憾,我不能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可就没命了。”
在汉字中增加或减少笔画,无疑导致错字,但是古往今来却有一些名人故意写“错字”,然而人们却不但不以为错,反而还津津乐道之。
明朝才子徐文长给一点心店写店名,写成“点店”,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里,他把“心”写成“”,自有其目的。过路人见到“心”中少了一点,自然会联想到自己腹中也少了点什么,因而不由自主地走进店里吃点东西。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上有一幅楹联,是孔府的后裔所作。这副楹联是: 与国咸休安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气势恢宏,笔法谨严遒劲,神形兼美,令人叹服叫绝。但是上联中的“富”字缺了头上的一点,显然是个错别字。其实不然,这里有孔府门第的一番苦心,他们希冀孔门望族的荣华富贵永无止境。“富”字头上去一点,寄托着“富贵无顶”的深意,令人玩味再三。
康熙为“避暑山庄”题写大门横额时,故意将第一个字——“避”写成“”。这个字连以康熙命名的《康熙字典》上也见不到影儿。
48
这个字是康熙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在封建时代帝王高于一切,一切都要避帝王,而帝王却不须避这避那。如果直接写上“避”,岂不连康熙也要避它。
然而,这种现象不能泛滥,除非修辞需要!
40、笔走龙蛇
我一说出这个题目,大家肯定能猜到,我要讲的故事一定与书写有关,因为“笔走龙蛇”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草书”的。我故事中的主人公都爱写“草书”,但并不像此成语所形容的笔势生动活泼,雄奇奔放,而是让人不知所写,不知所云。
相传,古代有一位丞相,他很喜欢草书。一天,他偶得一佳句,即挥毫疾书,写得可谓是满纸龙蛇。他让侄儿替他抄写一遍。侄儿拿回草稿铺开一看,顿时傻了眼,不知如何下笔。他只得拿着手稿去问丞相:“伯父,我不认识您写的字。请告诉我这是些什么字?”
丞相反复看了许久,连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备侄儿道:“你为什么不早来问我?到现在我也忘记写了些什么!”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非常潦草。一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叫一个差役去“买猪舌”。那时写字是竖着写,由于县官把“舌”字距离拉长了一点,差役便误认作是“买猪千口”。这个差役走乡串户,好不容易才买到五百口猪,可限期已到,他只得向县官求情。县官听后,大发雷霆:“我叫你买猪舌,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去买五百口猪?”差役忙把县官写的字条拿出来。县官一看,瞠目结舌,但仍硬要差役去把猪退掉。差役发牢骚说:“五百口猪还可退掉,以后要是买肉,千万把肉字写得短点,如果让人看成‘买内人’,那内人可就没法退了。”
这两则笑话告诉我们,即使写草书也要注意规范,否则就会弄出笑话。
[老师讲解]
与“笔走龙蛇”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龙飞凤舞”,一般也是用来形容“草书”。汉字字体从古到今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根据字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篆、隶、楷、草”四种。“草书”的“草”,有“草率、潦草”之意。陆游诗句“矮纸斜行闲作草”中的“草”,指的就是“草书”。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比较规范的草书,今草与隶书形体相差很远,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不但笔画相连,而且字字相连(世称一笔书),书写十分潦草,有时一个字仅只保留了一点轮廓。而狂草简直就是
49
任意挥洒,随意增减笔画,写出来的字如龙蛇飞舞,实在太难辨认,因而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仅仅是作为汉字特有的书法艺术而存在了。
这种“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的故事,现代也有。据说有位干部作动员报告,当他念到“我们要大干、苦干、23干”时,台下顿时轰动起来。原来秘书把“巧”字写得太草,这位干部把“巧干”误念成了“23干”。不过这位干部很老练,他见台下轰动,知道有错,就解释说:“‘大干’、‘苦干’大家都明白,我这里就不多讲了。至于23干,我说明一下。我们平时不是说,十分指标,要有十二分干劲吗?十二分翻一番,就是二十四分干劲了。为什么只说23干呢?我们要留有余地嘛!”
当然,这则笑话讽刺的是那位不学无术的领导,但这位秘书也应当负书写潦草的责任。
41、误写致败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不但文章要合范式,书写也要一笔一画,不得马虎。科举考试要求更严,不能有一个错别字,不能有一处错笔漏画,不能有一字涂改,否则不予录取。
清道光年间,某省举行乡试。一考生颇负才气,在家专候捷报。黄榜张贴出来了,却没有他的名字。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晴,心想:莫非主考官舞弊了?待我去查询查询。
主考官接待了这个怒气冲冲的小伙子,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这篇文章从义理到辞章,堪称上乘,难得,难得!可惜你有一处误笔,故不能取。”这位考生说:“学生向来书写严谨,未敢错字误笔。”主考官说:“好吧,让我指给你看,你把这个‘员’字写成‘’了。”这位考生心中不服气:“‘’即‘员’字,世人多这样写。”主考官慢慢道来:“倘若‘口’字与‘厶’相通,请问,在上‘兄’与‘允’相不相通?在下‘吉’与‘去’相不相通?在右‘和’与‘私’相不相通?”
这位考生听了,再也无话可说,只怪自己的书写还不严谨,竟然贻误了功名前程。
[老师讲解]
因一笔之差而误个人前程,可惜可悲,然而更有甚者,历史上竟有一场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组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所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
50
正在阅读:
语文趣味故事04-12
2011-2012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0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试题及答案12-10
Linux的samba服务器在Windows 2003域环境中的配置10-08
渡槽施工组织方案09-24
13-14田径社团活动计划07-20
雅思考试,美国留学的法宝12-18
掉牙记作文500字06-3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趣味
- 语文
- 故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教案1
- bec中级教案
- 养殖水环境化学考试资料
- 单片机控制的恒温箱的设计
- 《医学统计学》课堂练习题
- 组成原理第三章作业题答案
- Paris in Winter
- 2018考研英语高分必备:这技巧真的很实用
- 会考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 高数下-自测题(含答案)
- 2013年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题三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 图文
- 2018中国茶道尔雅通识课答案(二)
-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厂石灰石矩形预均化堆场工艺设计
- 杏雨梨云2015U盘装系统图文教程
- 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2)
- 科宁单官能度反应单体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3--五官部分
- 2017年6月超星尔雅《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期末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