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8课时作业湘教版必

更新时间:2024-01-18 05: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作业 08

2016年夏季,我国部分城市遭遇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 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有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蒸发量减小与城市内涝关系不大。

【答案】 B

2.下列措施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A.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解析】 植树种草、建设绿地、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都可以增加地表水下渗;保护天然的池塘、河道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

【答案】 B

下图为某市过去五年内城市人口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 )

①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 ②人口迁移的方向 ③再城市化现象 ④郊区城市化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向了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所给信息并没有反映出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

【答案】 D

4.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约为26%,主要是由于近郊区( ) ①环境质量好 ②交通通达度提高 ③土地价格高 ④人文环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近郊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答案】 A

(2017·河北衡水中学)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河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

1

集系统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地区中,不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地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利用,适合在雨水较丰富地区推广。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此不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

【答案】 A

6.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D.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解析】 由图可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水处理工程,既能够改善水质,又能够增加雨水湿地,加大雨水下渗,大大缓解城市内涝,同时增加了绿地面积,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C

7.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 A.调节局地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提供观赏景观 D.增加下渗量 【解析】 由图可知,荷花池的面积很大,能够实现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景观的功能,但从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角度来看,其核心功能在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城市内涝。

【答案】 D

(2017·福州一中)下图为南京市主城区2000年、2012年的天际线(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南京市2000~2012年城市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C.南京市主城区的规模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D.南京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旧城改造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天际线既能反映一个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又能反映城市在某方向上的发展变化。图示信息反映的是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的变化,从图中不能看出南京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A项错误;由城西和城南的天际线变化可看出,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

2

向是西南,并且图中显示主城区的规模在扩大,B项正确,C项错误;旧城改造发生在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依据所学知识可推测南京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新城区的开发,D项错误。

【答案】 B

9.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给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减轻地面沉降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C.缓解资源紧张状况 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解析】 随着市区向西南方向扩张,南京市的重心也向西南方向移动。建设新区,可使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从而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南京市的规模在扩大,人口数量在增加,不可能减轻地面沉降和缓解资源紧张状况。

【答案】 B

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如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最合理措施有(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 ⑤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 图甲显示8点左右和18点左右交通拥堵最严重,即上下班时间为车辆通行高峰。为防拥堵,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积极推广电动汽车无益于解决交通拥堵,所有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行的做法太绝对、不可行。

【答案】 D

11.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

A.0时~4时 B.6时~9时 C.10时~15时 D.15时~19时 【解析】 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应当是污染气体多又不容易扩散的时段。题目中的四个时段中,10时~15时和15时~19时虽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的尾气多,但这两个时段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旺盛,污染气体容易扩散。0时~4时和6时~9时两个时段,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但0时~4时汽车通过次数少,排放尾气少,而6时~9时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

【答案】 B

3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 m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mg/m),回答12~14题。

3

12.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解析】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由于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向西北延伸时偏离交通干线。

【答案】 B

13.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人口合理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该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人口合理容量;工业膨胀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答案】 C

14.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D.发展卫星城,开发新区

【解析】 针对该城市出现的问题,应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发展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答案】 C

15.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大的区域,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河流水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填入图中对应空格的字母后面。(只填序号)

①雨水自然下渗减少 ②雨水自然下渗增多 ③城市长波辐射减弱 ④城市长波辐射增强

⑤下垫面增温慢 ⑥下垫面增温快 ⑦汇流速度减慢 ⑧汇流速度加快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3)为改善城市环境,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图中防护带(绿化带)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城市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改变下垫面,产生热岛效应。城市化还会破坏河网系统,增加酸雨发生机会,破坏地下水循环。第(2)题,城市硬化面积大,城市增温快,雨水自然下渗减少,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时间提前,加重城市内涝。第(3)题,应联系森林的作用回答。

【答案】 (1)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运输工具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人为废热,出现热岛效应 ③破坏原有河网系统,使城市暴雨排水不畅,残留河道水体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 ④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⑤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2)⑥ ④ ① ⑧

(3)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16.我国某中学学生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问题感兴趣,他们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大城市病”出现较早的国家,因此研究性学习以英国为案例。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下图)

材料二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图示意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2t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