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用房)

更新时间:2024-07-08 17: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

(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用房)

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QEOHS/GXSJ—TX.FA—南分—2016.4.1)

GB/T19001-2008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02802Q10533R2L GB/T24001-200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02803E10008R2L

02803S10005R2L GB/T28001-2011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CNAS C028-Q CNAS C028-E CNAS C028-S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 4 -

1.1 工程简介 ....................................................... - 4 - 1.2 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 - 4 - 1.3 场地水文条件 ................................................... - 5 - 1.4 支护方案 ....................................................... - 5 - 1.4.1各区剖面支护参数 .............................................. - 5 - 1.4.2 基坑排水设计 ................................................. - 7 - 1.5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 8 - 2 编制依据 .............................................................. - 9 - 3 施工部署 ............................................................. - 10 -

3.1工程目标 ....................................................... - 10 - 3.2 施工准备 ...................................................... - 11 - 4 施工方案 ............................................................. - 14 -

4.1土方开挖施工 ................................................... - 14 - 4.2边坡喷锚支护施工 ............................................... - 16 - 4.3坡顶混凝土硬化 ................................................. - 17 - 4.4截排水沟、集水井施工 ........................................... - 18 - 4.5施工注意事项 ................................................... - 18 - 4.6土钉试验检测 ................................................... - 19 - 5、基坑监测 ............................................................ - 20 -

5.1基坑监测项目 ................................................... - 21 - 5.2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 ............................................. - 22 - 5.3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 23 - 5.4 监测频率 ...................................................... - 27 - 5.5 监测报警 ...................................................... - 28 - 5.6 基坑监测措施及方法 ............................................ - 29 - 5.7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施工进度计划 ......................................................... - 31 - 7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 - 31 -

7.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 - 31 - 7.2 实验质量保证措施 .............................................. - 32 - 7.3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 - 33 - 7.4 基坑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 33 - 7.5 边坡喷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 34 -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 35 -

8.1组织措施 ....................................................... - 35 - 8.2安全技术措施 ................................................... - 36 - 8.3安全具体措施 ................................................... - 38 - 8.4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 39 - 8.5文明施工措施 ................................................... - 48 - 8.6、环境保护措施 ................................................. - 49 - 9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 - 50 -

9.1、危险源识别 ................................................... - 50 - 9.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 - 50 -

9.3、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 - 50 - 10.应急预案 ............................................................ - 53 -

10.1、引言 ........................................................ - 53 - 10.2、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准备 ...................................... - 53 - 10.3、应急小组职责 ................................................ - 56 - 10.4、应急响应程序及救援措施 ...................................... - 57 - 10.5、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 ...................................... - 60 - 10.6、事故处理 .................................................... - 61 - 10.7、应急终止 .................................................... - 61 - 11、附件(专职安全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证件) ........................... - 61 -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用房)位于南宁市邕武路25-1号,建筑物地上11层,地下1层,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基础的持力层为全风化泥岩③层。建筑总高度47.7m,±0.000相对绝对标高121.70m。

拟建基坑坑顶面积约为1985.4㎡,坑底面积约1153.9㎡,支护周长约143.6m。坑底标高为114.90/115.2m,局部电梯井井底标高为113.00m,变配电房底变高为114.20m,场地平整后地面标高约为121.00m,基坑开挖深度为5.80/6.10m,局部为6.8/8.0m,土方开挖方量约为11000m。

拟建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线距用地红线约为7.4~9.9m,红线外约2.0m为鱼塘,鱼塘水面标高约为113.78m。不影响基坑施工。基坑西侧、南侧及北侧均为空地。基坑开挖区域未见设有雨污管道、光缆及电缆等地下埋藏物。

基坑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1.2 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黏土、粉土,下伏基岩为古近系北湖组泥岩、砂质泥岩。据本次钻探揭露,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拟建场地各岩土层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

⑴杂填土① (Q4ml):灰黑、灰黄等,稍湿,松散,主要成份为黏性土,夹有建筑垃圾,土质不均匀,分布不均匀。该层为新近填土,填土历史1~2个月。该层作重型动力触探试验4.1m,实测击数N=2~6击,经杆长修正后N=2.0~5.9击,平均值4.0击,标准值3.7击。属高压缩性土。

⑵黏土②1(Q3el):灰黄、黄红、黄色,稍湿,可塑状,土质均匀,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击数N=5~8击,经杆长修正后N=4.9~7.8击,平均值6.0击,标准值5.0击。

⑶粉土②2(Q3el):黄红、灰白、黄色,稍湿,松散,土质均匀,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击数N=4~8击,经杆长修正后N=3.7~7.6击,平均值5.9击,标准值4.8击。

- 4 -

3

⑷全风化泥岩③(E3):灰蓝、灰色,稍湿,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全风化,已风化为坚硬土状,岩芯呈土柱状,用手可折断,属极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击数N=20~24击,经杆长修正后N=16.1~20.9击,平均值18.3击,标准值16.8击。

⑸强风化泥岩④(E3):灰蓝、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原始结构可见,岩芯呈柱状,锤击无回弹,易击碎,属极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击数N=35~42击,经杆长修正后N=24.9~34.0击,平均值28.2击,标准值25.7击。

⑸中风化泥岩⑤(E3):灰蓝、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中风化,原始结构可见,岩芯呈柱状,锤击无回弹,易击碎,属极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 1.3 场地水文条件 1.3.1地表水

拟建场地东面有两个鱼塘,面积分别为:1503100㎡、100350㎡,水深1~3m,勘察期间鱼塘水面高程值分别为112.97、113.78m,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小,水文条件简单,对施工影响小。 1.3.2地下水埋藏特征

勘察期间发现有一层地下水。属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①、粉土②2层,无统一水位,初见水位埋深1.31~4.52m,标高116.19~120.10m,稳定水位埋深3.0m,标高为118.0m,无承压性。主要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向场地东面鱼塘排泄,水量小,水文条件简单,对施工影响小。 1.4 支护方案

1.4.1各区剖面支护参数

根据周边环境、荷载大小、放坡条件等条件的不同,将基坑支护范围划分为5个区,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各区剖面支护参数具体如下:

AB段(1区):开挖深度8m。设置4排土钉。坡率1:1。坡面网筋采用单向双层Φ8@2003200mm编网,喷射C20混凝土板墙,厚80mm。土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20mm。土钉钻孔孔径80mm,倾角为15,水平间距为1500mm,垂直间距为1200mm,土钉长度为6000mm~12000mm。加强筋HRB400钢筋,直径14mm的螺纹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 5 -

水灰比宜为0.50~0.55,可选用相应掺加剂,以增加浆体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常压注浆,要保证浆液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

BC段(2区):开挖深度6.8m。设置5排土钉。坡率1:1。坡面网筋采用单向双层Φ8@2003200mm编网,喷射C20混凝土板墙,厚80mm。土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20mm。土钉钻孔孔径80mm,倾角为15,水平间距为1200mm,垂直间距为1200mm,土钉长度为9000mm~12000mm。加强筋HRB400钢筋,直径14mm的螺纹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50~0.5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

CD段(3区):开挖深度(5.8m)6.1m。设置5排土钉。坡率1:0.2。坡面网筋采用单向双层Φ8@2003200mm编网,喷射C20混凝土板墙,厚80mm。土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6mm。土钉钻孔孔径110mm,倾角为15,水平间距为1000mm,垂直间距为1000mm,土钉长度为4500mm。加强筋HRB400钢筋,直径14mm的螺纹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50~0.5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

DE段(4区):开挖深度5.8m。设置4排土钉。坡率1:1。坡面网筋采用单向双层Φ8@2003200mm编网,喷射C20混凝土板墙,厚80mm。土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6-20mm。土钉钻孔孔径80mm,倾角为15,水平间距为1200mm-1500mm,垂直间距为1200mm-1300mm,土钉长度为6000mm~12000mm。加强筋HRB400钢筋,直径14mm的螺纹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50~0.5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

EA段(5区):开挖深度(5.8m)6.1m。设置4排土钉。坡率1:1。坡面网筋采用单向双层Φ8@2003200mm编网,喷射C20混凝土板墙,厚80mm。土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6mm。土钉钻孔孔径80mm,倾角为15,水平间距为1500mm,垂直间距为1200mm-1300mm,土钉长度为6000mm。加强筋HRB400钢筋,直径14mm的螺纹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50~0.5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

基坑坡肩1.0m范围内采用C20钢筋砼进行地面硬化,硬化厚度为100mm厚,并且硬化钢筋砼与护坡喷面钢筋砼相连,硬化层宜形成反向坡,坡率1%。

- 6 -

各剖面坡顶距离坡肩300mm位置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计如下:

1.4.2 基坑排水设计

在坑底和坑顶布设尺寸(宽3高)3003300排水沟,排水沟底纵坡3‰,挖槽后浇筑C20砼,沟底铺设防水土工布。

根据现场情况沿排水沟设800380031000集水井,集水井位置应根据现约每30m一个,井底比排水沟底低0.6m。积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内。

- 7 -

1.5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1.5.1专家论证

根椐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三条附件一和第五条附件二有关基坑分项工程的规定,本工程基坑开挖符合《管理办法》中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属于深基坑。所以,基坑开挖施工前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5人专家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1.5.2方案编制人、审核审批人情况表 1、方案编制人 序号 1

2、方案审核审批人 序号 1

姓名 学历 专业 土木工程 职称 高级工程师 职务 技术负责人 备注 朱红年 本科 姓名 龙期亮 学历 本科 专业 水利工程 - 8 -

职称 职务 备注 高级工程分公司主任师 工程师

2 3 4 5 胡在任 莫礼悦 吴承修 本科 本科 本科 公司安全副高级工程水利工程 总监、安全师 处处长 工民建 工民建 工民建 高级工程公司质量技师 术处处长 高级工程公司安全总师 监 公司技术负教授高级责人、总工工程师 程师 在职研梁德初 究生 2 编制依据

1. 建材桂林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的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基坑支护施工图纸;

2. 建材桂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用房)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4.本工程采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土钉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 (8)《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12);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 9 -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9)《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建管 [2011]8号);

(27)《广西三建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QMS/GXSJBZ-2006。 (28)《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B45/T960-2014。

(29)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贯彻〈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桂建管[2015]63号);

3 施工部署

3.1工程目标 3.1.1 工程进度目标

基坑支护工程计划2016年5月1日开工,2016年5月8日,工期8天,详见进度计划。 3.1.2 工程安全目标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杜绝坍塌、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3.1.3 工程文明施工目标

- 10 -

安全生产目标为合格,项目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对现场粉尘土,噪音,CT形象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文明施工达优。

3.1.4 工程质量目标

严格过程控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基坑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3.2 施工准备

3.2.1 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名单

岗 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施工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材料员 造价员 人员安排 谢 霖 朱红年 吴文讯 赵伟松 黄大正 杨绍文 廖新华 甘海程 职责范围 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负责项目的安全检查管理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负责工程材料采购 负责工程项目的核算工作 3.2.2 劳动力人员的配置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的特点,和复杂的过程,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的原则,组织高效率的施工队组。

(2)做好职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

(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特殊工种操作员,如电工、机械工、电焊工、架子工、安装工等人员必须经地市级劳动部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

劳动力人员配置表

- 11 -

工 种 机械操作工 司 机 挖土工 注浆工 电焊工 钢筋工 电 工 其他用工 测量员 合 计 按施工阶段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基坑土开挖 10 5 4 19 土方外运 8 4 4 16 人工抄平 15 4 4 23 基坡护坡 8 3 6 2 10 4 33 3.2.3 特殊工种人员及专职安全员配备

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工期要求,项目部拟配备以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2.3.1、特殊工种人员配备表

特殊工序号 姓 名 种 1 2 3 4

3.2.3.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岗 位 姓 名 1

3.2.4 施工机械、具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计划表 表1

序号 1

备注 宁A012015001567 T450121196410203619 T4520121196911071520 T450205196510240797 电工 电工 焊工 焊工 黄沛洋 吕祖军 黄雪梅 凌伟洪 备注 0103109211 专职安全员 黄大正 设备名称 挖掘机 型号 PC200 - 12 -

单位 台 数量 2 用途 挖土

2 3 4 5 6 7 8 9 10 11 自卸汽车 潜水泵 注浆机 搅浆机 砼喷射机 全站仪 水准仪 电焊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割机 5T 综合 BW-150 150L 15KW NTS325 S3 16.5kw 7.5kw 3.0kw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8 2 2 2 2 1 1 2 1 1 运土 抽水 注浆用 搅拌水泥浆 喷砼用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 焊接钢筋 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 3.2.5 技术准备

(1)熟悉与会审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提出问题,尽快进行图纸会审,并作好会审记录,参与方签字盖章,作为施工依据。

(2)原始资料调查分析:通过对施工期间的天气状况、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情况,建筑市场供应状况等项调查,为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方案提出依据。

(3)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主要材料需用量及主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4)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设计要求,根据地质资料、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及本单位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质量优、工期短,无重伤以上安全事故。

(5)分别作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实行层层交底,分部分项交底工作,并作书面交底存档。

(6)资料准备:遵照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准备好各种技术资料、质量保证资料、施工管理资料和质量评定表。按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填好各种评定表,施工中随时整理装订成册。

(7)施工前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机械操作前对机械底座、钢丝绳及机械运转情况进行可靠的安全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8)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

- 13 -

完整的检验资料。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2.6 物质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并确定仓库及堆放的面积和地点。

(2)定货源、找厂家、看质量、组织好货源,安排好运输车辆。 (3)对所需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采购、检查、验收、入库。钢筋、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在方案中补充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性能检验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材料进场后,取样员在监理单位见证人员的见证下,按规定对钢筋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本工程使用。

(5)材料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团安排的地点堆放,保证堆放整齐,施工现场道路通畅。

4 施工方案

4.1土方开挖施工

(1)土方开挖顺序:自南向北,由西向东,顺时针环形开挖。

(2)土方开挖应按分层、分段、均衡的原则开挖,分层开挖厚度1.0m,每段30m。土方开挖后应及时挂钢筋网喷砼进行支护,不许长时间暴露。基坑支护强度未达到开挖阶段的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待喷砼面层养护时间大于2d后方可开挖下一层。

基坑土方挖至坑底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的相关工序,及早对基坑坡面进行封闭,减少坑底暴露时间,防止水浸。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土方全部外运,待地下室外墙各项工序完成之后,再外取土回填。

(4)基坑边角部位,挖掘机开挖不到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由挖掘机挖去。

(5)开挖基坑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下,应预留200mm厚用人工清底找

- 14 -

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6)开挖到距坑底500mm以内后,测量人员测出距坑底500m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坑边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坑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7)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施工时尽量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需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进行处理。

(8)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9)施工时如遇雨天,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和观察。 (10)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开工前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组织相关人员贯彻落实,班前班后开展安全活动。

2)每天检查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修复。 3)下雨天进行挖土时,做好防滑措施。

4)工地全封闭施工,设专人值班,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须夜间挖土时,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6)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堆土和堆放其它材料,以确保基坑施的安全。

7)机械挖土时,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有人行走及站立。 8)机械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人和周围建筑物,确保人员、物体安全。 9)人工在进行清理土方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靠近铲斗挖土范围内,并随时注意铲斗的安全及坑壁的稳定状况。

10)人员间的作业距离保持2-3米,注意人员的安全,每班作业后必须收拾好工具。

11)运输汽车场内装运土方,由专人指挥停靠,装土后,挖掘机发出开车信号后,汽车才可开动。

12)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清理干净车轮、车身泥土,用水冲洗并清扫道

- 15 -

路,保持道路的清洁。

13)土方开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支护桩及坑壁的位移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开挖并安全撤离。

14)基坑四周临边用钢管防护栏杆防护,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挂红色警示灯。

4.2边坡喷砼土钉支护施工

基坑开挖边坡修整后,应及时进行土钉喷砼支护,封闭暴露的土体,土体暴露时间不宜大于4小时。 4.2.1土钉

(1)钉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6~20mm,土钉施工前,应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相关的要求进行基本试验。

(2)土钉采用钻机成孔,必要时采用跟管钻进。与水平方向倾角为15°,沿土钉轴线方向每2.0m设置一个对中支架,钻孔直径为80~110mm,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钻孔偏斜度不应大于3%,杆体长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钻孔深度不应超过土钉设计长度500mm。

(3)灌浆前应进行清孔,可采用高压风将钻孔内的泥尘清除干净,注浆管应与土钉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锚筋制作前要求对钢筋进行除污、除锈处理。

(4)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50~0.55,可选用相应掺加剂,以增加浆体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5~0.8MPa左右,注桨体水泥强度≥20MPa,常压注浆,要保证浆液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

(5)土钉的防腐处理:对于土钉需要进行除污、除锈处理,水泥浆的保护层不小于25mm;关于支护结构防腐措施的未尽说明,参考相关规范及规程、技术要求进行。 4.2.2挂网喷锚

(1)坡表面须在开挖后,及时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喷锚支护采用面板厚度80mm,网筋φ8@200,钢筋网间距的允许偏差为±30mm。

1)工艺要求:

- 16 -

a. 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合料设计; b. 水泥、砂、砾石之重量比为1:2:2~1:2:3; c. 砂率宜为45%~55%;

d. 水灰比宜为0.4~0.45,以防喷射砼产生较大收缩变形; e. 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f. 水泥用量控制在每立方混凝土350~380kg左右,喷射砼必须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抗渗性。由于施工工艺、机具的限制及施工中防止砼产生离析、回弹率过高等情况发生,在砼配合比上宜采用连续级配的集料,即在一定强度要求下以取得最大密实度为原则。

(2)土钉及喷射砼面层的验收参照国家建筑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或其

它规范、规程要求执行。

(3)边坡开挖及修整:土钉施工采用沿基坑边开挖,采取分层、分

段施工,并在土钉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值后,进行基坑总体开挖。 4.3坡顶混凝土硬化

在边坡坡顶起往外宽度不少于两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利用C20砼进行地面硬化,硬化厚度为100mm厚。安全防护栏至截水沟之间的硬化层做成反向坡,坡率1%。为防止雨水、污水流入基坑内,浸泡坑底。

1、清平地面

采用人工修整地面,以使地面平整度达到向外排水顺畅、不积水的要求。地面平整度控制在±5cm以内,坡度控制在±1°。

2、坡顶硬化混凝土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并根据需要通过掺入速凝剂来调节早强时间和所需的工作进度,速凝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硬化混凝土时要求一次成型。

(3)、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无滑移流淌现象。混凝土表面达到向外排水顺畅、不积水质量要求。

(5)、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天。

- 17 -

4.4截排水沟、集水井施工 4.4.1 截排水沟、集水井土方开挖

基坑顶部和底部截、排水沟及集水井的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土机配合人工开挖及修整,截排水沟内尺寸(宽3高)300mm3300mm,土方开挖宽度为540mm,纵坡以现场实际地形而定且不得小于3‰;集水井内尺寸(长3宽3高)800mm3800mm31000mm。人工修整截、排水沟的宽度、深度和沟底坡度以及集水井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4.2 截排水沟、集水井砌筑

1、截排水整体C20砼浇筑,底部铺设防水工布。截水沟、排水沟纵坡以现场实际地形而定且不得小于2‰。集水井垫层1040mm (长)31120mm (宽);集水井采用M5水泥砂浆砌120厚MU7.5砖,内侧壁抹15mm 厚1:3水泥砂浆面层。

2、排水沟、集水井的砌筑应注意: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砂浆和易性不好,保水性差,砌筑时和摊浆都有困难,影响砂浆和砖的粘结力,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法,应推广新技术“三一砌砖法” ,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砖方法。

(3)、严禁用干砖砌筑,砖必须在砌筑前24小时淋透,一般水浸入砖四边15mm为宜,含水率为10~15%。

(4)、为了保证砂浆与基层粘结,抹灰时在砂浆中参入适量的108胶,增强砂浆的粘结强度。

(5)、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渗入适量的石灰膏、粉煤灰,以提高其保水性,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6)、砂浆随拌随用,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4小时内用完。

4.5施工注意事项

(1)要尽量减慢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应力释放速度,因深基坑开挖过程是土体卸载释放应力速度与开挖顺序、开挖速度、分层分段厚度及基坑暴露时

- 18 -

间长短有很大关系。

(2)基坑东侧坡顶边线约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约12m)堆载不得超过5kPa,基坑南、西、北侧坡顶边线约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约12m)堆载不得超过10kPa。

(3)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及时测量检查边坡及周边地面的沉降、位移、变形情况,特别是接近基底而且垫层、底板尚未完成之前,这时支护系统受力情况达到最大,基坑危险性最大。

(4)设计基坑底标高以上20c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底、平整,严禁超挖,以免扰动基坑底。开挖至基坑底后,及时浇筑垫层,避免受积水或雨水影响。

(5)遇雨天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4.6土钉试验检测

4.6.1、试验依据

根据《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相关规范执行。

4.6.2、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 采用手动油泵—千斤顶系统进行加载,加载装置示意图见下图。试验数据从压力表及百分表中读取。 千斤顶百分表 千斤顶、压力表及百分表均经计量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

4.6.3、检测数量规定 土钉需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不少于3根

- 19 -

4.6.4、检测工作

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不应小于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3倍,检测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0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检测的土钉不合格时,应扩大检测数量。

由于本工程基坑较深,在检测前,在需在待测土钉前,搭好试验平台。在坡面混凝土前预留0.8~1.0m自由段。

本工程土层土钉最大试验荷载应取土钉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u。土钉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始荷载宜取土钉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 2)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宜按表3规定进行;

土层土钉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观测时间 0.25N0.50N0.75N加荷等级 0.1Nu 1.0Nu 1.2 Nu u u u 观测时间5 5 5 10 10 15 (min) 3)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若锚头位移不大于0.1mm,可加下一级荷载;否则,要延长加载时间,知道在2小时内的位移小于2.0mm。

4)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min,卸荷至0.1Nu并测读锚头位移。 4.6.5、土钉验收标准

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土钉为合格:

1)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2)土钉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3)锚头破坏标准参见非预应力土钉破坏准则。 4.6.6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

(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500平方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的80%。

(2)面层喷射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喷射混凝土面积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应少于3个。

5、基坑监测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规定,基坑工

- 20 -

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除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

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安全使用有效期为18个月。 5.1基坑监测项目 5.1.1 基坑监测规定

(1)基坑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2)基坑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①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②地下水状况。

(3)基坑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5.1.2 仪器监测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的有关规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5.1—1进行选择。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表 5.1—1

基坑类别 监测项目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周边建筑 竖向位移 倾斜 水平位移 周边建筑、地表裂缝 二级 可测 应侧 应侧 宜测 宜测 应侧

5.1.3 巡视检查

(1)基坑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施工员陈俊延、杨应林进行巡视检

- 21 -

查,并做好记录。

(2)基坑施工和使用期内,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每周进行一次巡视检查。 (3) 基坑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

2墙后士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

3基坑有无涌士、流沙、管涌。 ○

重点监测基坑东侧靠近鱼池部分坡面有无渗水。 2)施工工况:

①开挖后暴露的士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②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等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③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④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周边环境:

基坑东侧靠近鱼池部分坡面有无渗水。

4)监测设施:

①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②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③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4)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5)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5.2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 5.2.1 监测点布置一般规定

- 22 -

(1)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2)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5.2.2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点布置

(1)从基坑边缘以外 1~3 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测范围。

(2)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7)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个。

(8)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靠近被保护对象且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在竖向布置上测点宜设置在各层土的界面上,也可等间距设置。测点深度、测点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5.2.3 基坑边坡位移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5.3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5.3.1 一般规定

(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类别、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2)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②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③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3)监测仪器、设备和元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23 -

②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③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

(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④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相关施工工序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6)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规范规定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5.3.2 水平位移监测

(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有关规定,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并宜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O.5mm。

(3)网喷边坡顶部、基坑周边管线、邻近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表 5.3.2—1确定。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 5.3.2—1

水平位移 报警值 累计值D(mm) 变化速率υD(mm/d) D<20 υD<2 ≤0.3 20≤D<40 2≤υD<4 ≤1.0 40≤D<60 4≤υD<6 ≤1.5 D>60 υD>6 ≤3.0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注: 1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

- 24 -

的 1/2;

2 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要求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先按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要求确定;

3 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

5.3.3 坚向位移监测

(1)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2)网喷边坡顶部、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按表5.3.3—1确定。

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 5.3.3—1

竖向位移 报警值 累计值S(mm) 变化速率υS(mm/d) S<20 υS<2 ≤0.15 20≤S<40 2≤υS<4 ≤0.3 40≤S<60 4≤υS<6 ≤0.5 S>60 υS>6 ≤1.5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

(3)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 5.3.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2)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宣低于O.25mm/m,分辨率不宜低于O.02mm/500mm。

(3)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1周前埋设,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应保证密封。

②测斜管埋设时应保持竖直,防止发生上浮、断裂、扭转;测斜管一对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

③当采用钻孔法埋设时,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孔隙应填充密实。 (4)测斜仪探头置入测斜管底后,应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时再量测,每个监测点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

(5)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次监测均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

- 25 -

5.3.5 倾斜监测

(1)建筑倾斜观测应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选用投点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法、垂吊法、倾斜仪法和差异沉降法等方法。

(2)建筑倾斜观测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有关规定。 5.3.6 裂缝监测

(1)裂缝监测应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必要时尚应监测裂缝深度。

(2)基坑开挖前应记录监测对象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和深度等情况,监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3)裂缝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两侧贴埋标志,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也可用裂缝计、粘贴安装千分表量测或摄影量测等。

②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量测法。 ③裂缝深度监测宜采用超声波法、凿出法等。

(4)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O.lmm ,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lmm。

5.3.7 雨季施工监测

(1)雨季施工由总工长专职负责,项目部各管理人员认真配合。 (2)在进入雨季前项目部要组织检查暂时设施是否牢固,有危险的应采取加固措施,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防雨设施是否完备,用电设备绝缘是否良好,所有用电设备及电气设备都有防雨设施,水泥要避免受潮。

(3)做好场地排水,准备排水机具,准备雨季施工材料及防护材料,铺设好道路,保证雨后恢复正常的作业和运输。

(4)露天作业下雨时要派专人清理积水和疏通排水,用泵及时将坑内的雨水抽走,人工清理好的边坡和正在施工的锚管墙支护边坡面应用塑料布全部封盖好,并派专人守护,避免工作面被淋或透水影响支护质量。

(5)雨后要安排一定的劳动力清理斜坡的浮土和淤泥,填平坑洼地方,要组织技术人员检查边坡是否稳定,派人清理危险地段,把坑内车辆通道的浮

- 26 -

泥和淤泥清理干净,并做好防滑措施。

(6)加强雨季监测次数(每天增加一次),密切关注场地周围管线、道路变形。 5.4 监测频率

5.4.1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

5.4.2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结束。

5.4.3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现场仪器监测频率可按表5.4.3—1确定。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表5.4.3—1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5 开挖深度(m) 5~10 >10 二级 底板浇筑后时间 (t) ≤7 7~14 14~28 >28 基坑设计深度(m) 5~10 1次/2d 1次/1d 2次/1d 2次/1d 1次/1d 1次/2d 1次/3d 10~15 - - - - - - - 注:1 、当地下室施工完成并在土方回填后,可终止监测。

5.4.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 27 -

(4)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露。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5.4.5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5.5 监测报警

5.5.1 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监测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5.5.2 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2)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3)对周边已有建筑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4)不得影响周边道路、管线、设施等正常使用。 (5)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5.5.3 观测结果必须及时上报监理及甲方,以便指导施工。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信息反馈。根据规范要求监测报警值见下表一。

- 28 -

5.5.4本工程监测工作应由第三方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具体监测方案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执行。

5.5.5 基坑周边建筑、管线的报警值除考虑基坑开挖造成的变形外,尚应考虑其原有变形的影响。

5.5.6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士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管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拨出的迹象。

(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5.6 基坑监测措施及方法

5.6.1水平位移监测

- 29 -

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当监测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实时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5.6.2竖向位移监测

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等

基坑围护墙(坡)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确定。

5.6.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围护墙体或坑周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5.6.4倾斜监测

建筑物倾斜监测应测定监测对象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记录并计算监测对象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率。应根据不同的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选用投点法、水平角法、前方交会法、正垂线法、差异沉降法等。

5.6.5裂缝监测

裂缝监测应包括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需要时还包括深度。裂缝监测数量根据需要确定,主要或变化较大的裂缝应进行监测。

裂缝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

- 30 -

1 对裂缝宽度监测,可在裂缝两侧贴石膏饼、划平行线或贴埋金属标志等,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的方法;也可采用裂缝计、粘贴安装千分表法、摄影量测等方法。

2 对裂缝深度量测,当裂缝深度较小时宜采用凿出法和单面接触超声波法监测;深度较大裂缝宜采用超声波法监测。

3应在基坑开挖前记录监测对象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和深度等情况,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裂缝宽度监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长度和深度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5.6.6孔隙水压力监测

孔隙水压力宜通过埋设钢弦式、应变式等孔隙水压力计,采用频率计或应变计量测。孔隙水压力计应满足以下要求: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范围的要求,可取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之和的1.2倍;精度不宜低于0.5%F2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2S。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可采用压入法、钻孔法等。

6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

7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7.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7.1.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层级的职责,通过下级与上级签定责任合同,落实各层级的岗位责任,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明确,权限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7.1.2 每周一次质量教育制度,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人人重视质量,个个把好质量关。

7.1.3 工程开工和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位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主要技术措施及操作方法,质量要求、验评标准及注意事项。

7.1.4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后,对品种、规格、型号、批号、数量、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单等进行核对验收。合理堆放,做好标识。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将材料试验结果及其代表的批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对试验不

- 31 -

合格的材料,要隔离堆放,并标识清楚,限期退场。

7.1.5 重要部位工程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在熟悉操作工艺后,再全面铺开施工。

7.1.6 实行班组自检互检,项目质检组抽检的方法,对每道工序的每一施工段全天候、全工程进行监控和质量检测,每道工序完成后,由项目质检工程师为首的项目质检组,按照规范严格进行质量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验收签认。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7.1.7 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才能隐蔽。验收程序:班组自检→项目自检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包括质监、设计人员)验收。检查时提供相应的资料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交监理工程师签认。

7.1.8 要检查过程中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总结,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质量通病、隐患和事故苗头,即时上报,按各自职责提出处理意见,及时进行质量统计、分析,为加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7.1.9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查明原因并进行责任追究。对产生实际效益的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的合理化建议,视效益进行奖励。

7.1.10 项目部实验室负责整个工程原材料、半成品的取样、检测,各种混合料配合比的检控、商品硂质量的监控,试块制作、养护及试验等,并负责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发展动态,为领导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可靠数据。负责全部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按规定送检。

7.1.11 使用的每生产一槽砼都需进行塌落度检测,留足试块并做好记录,以便进行质量追踪。

7.1.12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对进场材料、半成品质量要严格把关、精心保管。

7.1.13 严格工序质量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进行单项验收签证,杜绝漏洞,确保质量。 7.2 实验质量保证措施

7.2.1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按监理单位的批示,进行各项取样和实验工作,并为监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提供一切方便。

7.2.2 在实验和检测中,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合的质量问题,我们可以及时采

- 32 -

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质量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 7.3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测量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在施工测量上必须把好质量关。我们采取如下措施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7.3.1 工程开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的基本数据进行复核、验算。如果对数据有异议,我们将在得到数据后5天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核实。

7.3.2 根据施工图,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并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数据的计算工作。并将有关的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送监理审批。

7.3.3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准点的增设和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并定期进行复测。一旦发现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单位并与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7.3.4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都必须经监理单位检查,必要时监理单位可以要求测量人员在监理单位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7.4 基坑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4.1 土方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做好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工作。

(2)全面检查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通或加固,增设基坑边坡坡顶和坡底排水措施,保证水流畅通,并制定好放汛措施。

(3)土方开挖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放坡和施工规范和规程施工,严禁随意乱挖、超挖现象。

(4)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5)基坑开挖从端头分层分段快速开挖的施工方法,并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7.4.2 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雨季施工由总工长专职负责,项目部各管理人员认真配合。 (2)在进入雨季前项目部要组织检查暂时设施是否牢固,有危险的应采取加固措施,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防雨设施是否完备,用电设备绝缘是否良

- 33 -

好,所有用电设备及电气设备都有防雨设施,水泥要避免受潮。

(3)做好场地排水,准备排水机具,准备雨季施工材料及防护材料,铺设好道路,保证雨后恢复正常的作业和运输。

(4)露天作业下雨时要派专人清理积水和疏通排水,用泵及时将坑内的雨水抽走,人工清理好的边坡和正在施工的锚管墙支护边坡面应用塑料布全部封盖好,并派专人守护,避免工作面被淋或透水影响支护质量。

(5)雨后要安排一定的劳动力清理斜坡的浮土和淤泥,填平坑洼地方,要组织技术人员检查边坡是否稳定,派人清理危险地段,把坑内车辆通道的浮泥和淤泥清理干净,并做好防滑措施。

(6)加强雨季巡视次数,密切关注场地周围管线、道路变形,每次雨后项目部都必须自行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 7.5 边坡喷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5.1 喷射钢筋网砼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并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做好钢筋和轴线等预检工作。

(2)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和砼试配制度,对每批进场、进库的原材料均必须进行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砂浆的配制要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准确。

(3)钢筋网的网眼尺寸、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应按规范进行详细检查,对拌和料搅拌处、喷射机处和喷嘴处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尤其在喷嘴处,必须观察喷射工艺(包括待喷面清洗质量,喷嘴与待喷面距离、角度、喷嘴移动情况)、射流中的材料特征和喷射砼质量。

(4)钢筋网片必须用砂浆块垫出土面30mm,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5)喷射砼强度检验。喷射砼抗压强度的试块在施工中制取。每批至少留3组(每组3块)试件,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实验方法测定出3天和28天强度。

(6)喷射砼厚度检验:厚度检查采用电钻钻孔检查,钻孔数为每100㎡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85%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 34 -

(7)在喷射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喷射砼的表面是否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总、分包安全职责:总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①审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②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③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④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方,应令其停工整改;⑤总承包方应统计分包方的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

2)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①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②遵守总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总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总承包方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4、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8.1组织措施

8.8.1成立危大工程管理机构:

公司危大工程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名单

职 务 电话 管理职权 姓 名 吴承修 安全总监 15978282204 安全检查监督 胡在任 处 长 13788028006 安全检查监督 刘国康 副处长 13877240890 安全检查监督 副处长 13517604243 安全检查监督 文长贵

- 35 -

分公司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名单:

姓 名 李克领 谢曙光 朱红年

项目部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名单: 岗 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施工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材料员 造价员 人员安排 谢 霖 朱红年 吴文讯 赵伟松 黄大正 杨绍文 廖新华 甘海程 职责范围 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负责项目的安全检查管理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负责工程材料采购 负责工程项目的核算工作 职 务 经 理 副经理 主任工程师 电话 18278112421 13197712359 18577071849 管理职权 质量安全监督实施 质量安全监督实施 质量安全监督实施 8.2安全技术措施

8.2.1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成立以项目部人员为主的应急处理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应急处理小组组员由项目部其他分项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测量员、材料员及设备操作班组等主要人员组成。

对处理小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落实的工作责任,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处理。落实现场施工员及质安员全过程进行跟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8.2.2落实机械、材料及人员的准备工作,确保机械正常运转、材料储备及正常供应。

- 36 -

8.2.3组织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确保参加开挖施工工作的人员能明确施工工艺、工序及各关键控制要素,明确各人的工作责任。

8.2.4工地设置专职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负责,搞好技术交底工作,测量好水准点的位置尺寸,控制好标高,与设计、业主及监理代表办理验收手续。

8.2.5安排专人负责抽水,避免让水侵蚀基底,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浇筑垫层,在施工换班时,必须交接好开挖操作的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8.2.6基坑挖好时,应对坑底进行修整、抄平。为防止坑底扰动,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减少坑底暴露时间。

8.2.7 基坑开挖前,应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好基坑抢险的准备工作。

(1)基坑的位移和沉降监测措施;

(2)加固用的钢管、槽钢、水泥、编织袋、脚手架及灌浆设备,并确保灌浆设备的完好,能够随时启动进行灌浆加固;

(3)加固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汽车、挖掘机、水泵等。

8.2.8 坑内降水及开挖使坑外地面或道路下沉,建筑物倾斜时,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挖土,并立即用粘土或泥土阻塞夯实再加混凝土、化学浆液、树脂等材料处理渗漏。

8.2.9 基坑开挖引起流沙、涌土或坑底隆起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或挖土,进行堆料反压。

8.2.10 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通知支护方采取加固措施。

8.2.11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开裂、倾斜时,如发生接近设计报警值的变形,必须对支护结构和周边建筑物加密观测、实时地报告位移情况,如果发生危及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变形。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及时通知交通部门对道路管制,同时上报设计单位、监理、甲方及上级部门,同时召开现场会,分析造成原因,调查是否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不利影响,并及时采取回填土方,灌浆加固,或增加支撑等措施,控制住支护桩的倾斜和地面沉

- 37 -

降。

8.2.12 与变形观测单位密切配合,根据施工进度情况配合观察单位进行各项观测,及时了解基坑的变形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前准备应急材料并确定应对措施,尽量控制和减少变形的发生。

8.3安全具体措施

8.3.1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工作,备好各种要用的材料、工具等。本工程是采用机械开挖,配合工种类多及运输工作面较密等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工人贯彻落实,对违章施工人员严重处罚。

8.3.2 挖土场出入口需配备专人指挥车辆,指定线路行驶,需指定地点卸土。

8.3.3 本工程基坑地质情况复杂,邻近道路、建筑物,机械开挖时,严禁挖陡,防止对护坡桩的破坏,影响到边坡的稳定。

8.3.4 在基坑周边采用φ48钢管安装护身栏杆,高度1.2m(具体做法见附图),外挂安全网,周边安装夜间使用的红色雾灯,并辅以照明。

8.3.5 机械开挖时,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不准有其它工作,吊臂下严禁站人,挖掘机自上至下逐层进行,严禁挖坡脚,危险作业。

8.3.6 加强对周边土体位移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加固内支撑、堆沙包、回填土返压等。施工现场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槽钢、工字钢、编织袋以作抢险使用。

8.3.7 在开挖过程中,遇到不良地质、边坡位移或渗(漏)水现象,应暂停施工,必要时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制度,杜绝人为造成的事故发生。 (2)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3)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对重点危险要采用“双控措施”,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a、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防控措施。

b、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检查监督,认真落实整改。

- 38 -

(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6)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开工前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组织相关人员贯彻落实,班前班后开展安全活动。

2)每天检查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修复。 3)下雨天进行挖土时,做好防滑措施。

4)工地全封闭施工,设专人值班,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须夜间挖土时,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有专职安全员监督。

6)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堆土和堆放其它材料,以确保基坑的安全。 7)机械挖土时,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有人行走及站立。 8)机械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人和周围建筑物,确保人员、物体安全。 9)人工在进行清理土方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靠近铲斗挖土范围内,并随时注意铲斗的安全及坑壁的稳定状况。

10)人员间的作业距离保持2-3米,注意人员的安全,每班作业后必须收拾好工具。

11)运输汽车场内装运土方,由专人指挥停靠,装土后,挖掘机发出开车信号后,汽车才可开动。

12)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清理干净车轮、车身泥土,用水冲洗并清扫道路,保持道路的清洁。

13)土方开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支护桩及坑壁的位移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开挖并安全撤离。

8.4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4.1、各专业工种施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朱红年、会同施工员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和专项方案交底,安全员做好监督,未经安全知识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场施工。

1、工人必须参加入场安全教育,接受交底合格后方可上岗。

- 39 -

2、在从事挖土作业前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查,不牢固者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

3、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在配合其他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必须服从该专业工种人员的指挥。

4、挖土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及其他构筑物情况,掌握构筑物的具体位置。地下构筑物外露时,应按交底要求进行加固保护。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场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场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m范围内挖土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5、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往下分层分段进行的施工方法。

6、开挖基槽(坑、沟)深度超过1.5m时必须根据土质和开挖深度情况按技术交底要求放坡、支撑或护壁。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经过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7、基槽(坑、沟)上口边1m以内,不得来回上人走动,2m以内不得堆放任何物、料、机具、杂物或推拉手推车。距离基槽(坑、沟)上口边2m以外堆土时,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2m。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m。堆土不得遮压检查井等设施。

8、基槽(坑、沟)根据情况必须设置上下坡道或安全梯。进出上、下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m。严禁攀登固壁支撑上下,或直接从槽、坑、沟过壁上挖洞攀登爬上或跳下。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9、配合机械挖土清理槽底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必须等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进行清槽作业。在竖井(坑)内作业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边缘安全位置。土斗落稳时方可靠近作业。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靠坑壁休息、嬉戏、打闹,一旦发现坑壁边坡有裂缝、疏松、渗水及坍塌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机械撤离基坑,在做好相关的支护方案后方可

- 4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