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考试版_Original

更新时间:2024-06-13 01: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第一单元 货币与货币制度

1、名词解释

? 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它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 复本位制: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 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 布雷顿森林体系:

(1) 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 实行固定汇率

(3) 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

(4) 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

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评价体系。

? 牙买加体系:

(1) 浮动汇率合法化 (2) 黄金非货币化 (3) 国际储备多元化

(4) 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

2、简答题

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 1、确定本位货币币材,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 2、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 3、规定本为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 ? 4、规定银行劵的发行和准备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 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点?

① 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② 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③ 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 实行以美圆为中心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 ② 实行固定汇率。

③ 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

④ 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平价体系。

5、牙买加体系为何能维持到今天?它有何不合理性?你认为该如何加以完善? (无解)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 浮动汇率合法化。 ② 黄金非货币化。 ③ 国际储备多元化。

④ 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 牙买加体系当前的运行特点:

① 第一:国际储备多元化。

② 第二: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 ③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显著。 ④ 第四: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

第二单元 信用、利息与利率

1、名词解释

? 信用: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指以收回为条件的

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存款、贷款等业务形式向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信用的形式

? 市场利率:随市场供求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与之相对的是官定利率。

? 基准利率:是在利率体系和整个金融市场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基准利率是银行体系制定各种差别利率和加罚息利率的依据;二是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体系制定各种有价证劵利率的依据。

?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的一种理论。

? 可贷资金理论:新古典学派在利率决定论里面提出了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可贷资金的供给由社会的自愿储蓄、减少窖藏和新增货币供给构成;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窖藏需求。

? 期限结构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由债券的收益曲线(即利率曲线)表示。 2、简答题

1、商业性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是什么?

①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个人之间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② 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③ 银行信用不像商业信用那样,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④ 银行提供的信用,在数量、期限和范围上都远远超过商业信用。 2、如何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名义利率是指市场现行的利率,当在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不能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水平。实际利率又叫真实利率,按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时候利率,而根据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前利率。 3、如何理解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答:按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利率可分为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而基准利率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率都称之为非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跟随基准利率的变动。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是否处于基准利率地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急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4、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① 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应该着眼于可用于贷放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② 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并非一定完全来自于投资,还可能来自于窖藏

③ 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点,当二者到均衡时,则有S(i)+ΔM(i)+DHd(i)=I(i)+ΔH(i)

5、简述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

② 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资金赢余者——银行——资金短缺者。在直接融资方式中,以证券公司为核心。资金赢余者——证券公司甲=证券公司乙——资金短缺者

③ 风险不同: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的风险小;而且间接融资的成本低、流动性好。 ?

联系:

① 都是资金的融通活动; ② 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2、金融市场包含哪些构成要素?

?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关系的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的组织形式和交易价格等。 ? 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外商等等,既能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也能从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这是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

(2)信用工具。这是借贷资本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如各种债券、股票、票据、可转让存单、借款合同、抵押契约等,是金融市场上实现投资、融资活动必须依赖的标的。

(3)信用中介。这是指一些充当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人,起着联系、媒介和代客买卖作用的机构,如银行、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和经纪人等。

? 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任何市场的交易活动必须有需求双方,即交易主体,金融市场也不例外,在交易活动大成之时,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需凭证明确即金融工具,但达成交易还要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交易双方和交易对象结合起来,最后还要一个

健全的价格机制,相互联系构成统一整体。 3、债券与股票有何区别? 1) 发行主体不同

作为筹资手段,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而股票则只能是股份制企业才可以发行; 2) 收益稳定性不同

从收益方面看,债券在购买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而不管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获利与否。股票一般在购买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随股份公司的盈利情况变动而变动,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无盈利不得; 3) 能力不同

从本金方面看,债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说连本带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债一样。股票则无到期之说。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归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清盘状况,那时甚至连本金都会蚀尽,小股东特别有此可能; 4) 经济利益关系不同

上述本利情况表明,债券和股票实质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有价证券。二者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债券所表示的只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而股票所表示的则是对公司的所有权。权属关系不同,就决定了债券持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则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4、股票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其变动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

股票交易价格是指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时的实际成交价格。从理论上来

说,股票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利收益和市场利率,用公式可表示为:股票交易价格=预期股利收益/市场利率。

(二) 影响因素:

? 经济因素(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利率、通货膨胀、汇率); ? 政治因素(政府更迭、政治动乱、战争); ? 市场因素(大户买卖、投机性操作)。 5、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 债券期值。即债券到期时的总价值或总收入,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② 求偿期

③ 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④ 付息方式,债券付息方式有多种情况,如一次还本付息、分次付息等。付息方式不同,对债券各个时期的收益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债券交易价格。 ⑤ 市场利率水平 ⑥ 投资者的获利预期 ⑦ 企业的资信程度 ⑧ 供求关系 ⑨ 物价波动 ⑩ 政治因素

6、什么是金融衍生品,它有哪些特点?

答: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派生在基础金融资产(包括外汇、债券、股票和商品)价格及价格指数的一种金融合约。其特点如下,

① 价值取决于其标的资产的价格,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标的资产或金融基础资产的价值,只有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金融衍生出

的产品才具有其相应的价值。

② 零和游戏。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不会创造财富,知识进行风险再分配的一种工具。 ③ 高杠杆性和低交易成本。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交易者通常不需要缴清全部交易资金,而只要缴存一定比例的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部交易资金的操作。 7、谈谈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

1) 聚敛功能,指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金聚合功能,即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将社会上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巨额的资金,从而可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 2) 配置功能,即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财富和风险的再分配 3) 调节功能,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 反应功能,金融市场可以反应出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8、货币市场的特点

1、融资期限短;2、流动性强;3、风险性小。

9、发行市场与流动市场间的联系?

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流通市场又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发行市场的规模决定了流通市场的规模,影响着流通市场的交易价格。没有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市场规模过小,容易使流通市场供需脱节,造成过度投机,股价飓升;发行节奏过快,股票供过于求,对流通市场形成压力,股价低落,市场低迷,反过来影响发行市场的筹资。所以,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整体

计算题13、14、15、16、17、18

第五单元 商业银行:体制与业务

1、名称解释

? 信用中介:即商业银行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广泛动员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把这些货币的资金借出令其流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 支付中介:即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与货币有关的技术性业务,

? 信用创造:即商业银行可以发挥杠杆效应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张市场信用的能力。 ? 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次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是社会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 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一切业务。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和或有债券、或有债务累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指的是或有债券、或有债务类表外业务。 2、简答题

1、现代商业银行性质?

① 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 ②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③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 2、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其他金融服务职能

3、现代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类型。

答:现代商业银行按组织体制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分支制和银行控股公司制。 ① 单一制。是指不社分支机构,只有一处或极少营业场所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 分支行制。是国际上较多采用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分支形式是指在某个大城市设立总行,同时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由总行领导的一种组织体制。

③ 银行持股公司制。在美国严格限制或禁止分行制银行时,被作为分行制的替代组织形式。

4、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变化趋势 1) 商业银行体制自由化 2) 金融服务网络化 3) 金融服务人性化 4) 银行机构集中化 5) 金融竞争多元化

5、简述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答: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分别是:

① 安全性原则。其中又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政治风险。(具体可以展开)

② 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是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流动性也称清偿性,指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银行为防范风险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③ 盈利性原则,因为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动力,同时,盈利性对于提高银行信贷资金效率、扩大银行经营范围及增强银行竞争力度有着根本意义。 6、简述商业银行业务种类

业务:1、负债业务;2、资产业务;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7、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种类。

答: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其负债结构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① 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② 借入资金。包括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

③ 其他借入款。包括转贴现、回购协议、大面额存单以及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8、简要分析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答: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加以应用,以获取收益的业务。资产业务除贷款业务、贴现业务、证劵业务等主要业务外,还有一些非主要的业务,如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等

① 贷款业务。贷款业务又可以按贷款期限、贷款保障条件、贷款用途、贷款偿还方式、贷款的质量、银行发放贷款的自由程度做具体分类。

② 贴现业务。贴现业务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未到期的票据,并为此支付利息。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始发展是最重要的资产业务,现仍占很大的比重。 ③ 证券投资。商业银行开展证券投资业务既可以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也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

9、何谓中间业务?主要的中间业务有哪些?

答:我国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将其划分为适用于审批制的中间业务和适用备案制的中间业务。具体包

括以下几种:

① 汇兑业务(是指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首款人的一种业务)

② 信用证业务(信用证也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③ 代收业务(是银行根据各种凭证以客户的名义代替客户收取款项的业务) ④ 代客户买卖业务(代客户买卖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替客户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汇业务)

⑤ 承兑业务(这回事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一种业务)

⑥ 信托业务(信托业务即信用委托的意思,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的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

⑦ 代理融通业务(这是由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理顾客收取应收账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

⑧ 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是由银行发行、提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工具的总称)

10、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 答: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有:

① 分散风险,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贷款风险大,没有合适的机会时,银行将资金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可在风险分散的前提下提高利润。

② 保持流动性。为保持流动性持有过多的现金资产会增加银行的机会成本,可销性强的短期证券即可随时变现又能获取一定的收入。

③ 合理避税。商业银行投资国债和地方债务,可以获得税务上的优惠,故银行可

以利用证券组合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使收益进一步提高。 11、简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区别与联系

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的业务,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1) 传统的中间业务都是表外业务,但表外业务不一定是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有一些重合

2) 二者都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3) 二者有的业务也不都占用银行的资金 4) 银行在当中发挥代理人、被客户委托的身份 5) 收入来源主要是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 区别:

1) 中间人的身份不同:中间业务中银行以交易外的第三者身份出现;表外业务中银行成为交易双方的一员

2) 业务风险不同。中间业务更多的表现为传统的业务,而且风险较小;表外业务则更多的表现为创新的业务,风险较大,这些业务与表内的业务一般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表内的业务

3) 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表外业务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而中央银行业务长期存在

第六单元 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1、名称解释

? 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

?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即银行的一级资本。其特点是:资本价值相对稳定;在公开发布的账目上可以发现;是市场判断资本充足率的基础,对银行的赢利和竞争能力关机极大,包括实收资本/普通股、公开股、公开储备(税后利润提取)。

?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技术、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管理和金融机构等方面进行变革的行为。

?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是目前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进行监管的重要准则,该协议最重要的目的有2个

(1) 通过制定银行的资产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出计算方法和计算准,以保障

国际银行体系健康稳定的运行

(2) 制定同一的标准,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品等竞争。该协议

规定,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率为8%。

? 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指监管当局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 2、简答题

1、金融创新的动因有哪些?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技术、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管理和金融机构等方面进行变革的行为。金融创新有以下主要直接原因: (1)金融管制诱发金融创新(2)金融风险催化金融创新 (3)金融竞争强化金融创新(4)现代科技促进金融创新 2、谈谈《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与出台背景。 ? 主要内容

① 确定资本的构成,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且附属不得超过核心的100% ② 风险档次划分,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0 20% 50% 100% ③ 设定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纳入资本监管

④ 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本之比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 出台背景

《巴塞尔协议》于1988年推出,其背景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不平等的竞争,旨在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而稳定的运行。在其后的修改版本中,更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标准。 ? 该协议最重要的目的有2个

① 通过制定银行的资产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出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以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稳定的运行

② 制定同一的标准,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品等竞争。,该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率为8%。

第八单元 中央银行

1、名词解释

? 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此时中央银行的角色就是最后贷款人。 ? 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一直是一家私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一般的银行业务,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一直到1825年和1837年,英国爆发了史上最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英国的国民经济。针对这次经济危机,资产阶级一直认为货币信用问题是危机的根源。所以英国于1844年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条例》。确定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者的相对垄断地位,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 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银行券)的发行权。 ? 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一般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而主要是以各种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对象,集中它们的准备金,向他们提供信用和提供清算服务,充当他们的最后贷款人等。

? 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服务于国家。

? 票据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以贴现过的票据作抵押的一种放款行为,也称重贴现。 2、简答题

1、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

? 按中央银行所有制形式划分:

① 政府拥有的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即完全由政府出资的中央银行; ② 公私混合持有中央银行 的股份,即公私合股的中央银行; ③ 完全有私人资本的中央银 ? 按中央银行组织形式划分: ① 单一式中央银行体制 ② 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 ③ 准中央银行体制 ④ 跨国中央银行体制 ? 按中央银行管理体制划分:

① 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②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 ③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

2、试述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① 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② 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③ 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④ 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3、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① 银行券发行问题 ② 票据交换问题 ③ 最后贷款人问题 ④ 金融管理问题

中央银行正式为解决上述四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答: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 负债业务:

① 货币发行业务。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回流到社会,也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② 代理国库。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银行,一般都由政府赋予其代理国库的职责,财政的收入和支出,都由中央银行代理。

③ 集中存款准备金。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按国家规定要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中一部分的存款准备金将会被商业银行留作库存现金,另一部分交存在中央银行。

④ 其他负债业务。比如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

? 资产业务:

① 贷款业务,包括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有价证券再抵押),对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贷款,以及其他贷款业务。

② 黄金及外汇储备业务。由于黄金和外汇储备是国际间进行清算的支付手段,各国都把它们作为储备资产,以便在国际收支失衡时,用来清偿债务,所以黄金及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

③ 证券买卖业务。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之一。 ?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主要是资金清算业务(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结算交换差额以及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5、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① 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争利益; ② 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不与普通银行争业务; ③ 中央银行对来自政府,普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存款不支付利息; ④ 中央银行处于超然的地位。 (二)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国家管理机关:

① 中央银行管理和服务的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 ② 中央银行的管理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 6、试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具体如下: ① 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银行券)的发行权。 ② 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一般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发生业务往

来,而主要是以各种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对象,集中它们的准备金,向他们提供信用和提供清算服务,充当他们的最后贷款人等。

③ 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服务于国家。 7、试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 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 ②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性

第九单元 货币需求

1、名词解释

? 货币需求:或不需求是指宏观经济中经济运行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 ? 货币存量: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货币数量,它是货币静止状态的概念,是某一时点上货币数量的横断面。

? 货币流量:货币流量是指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或流动数量,也就是货币存量与每单位参加交易次数的乘积。

? 交易性动机:交易性动机是指个人生活或厂商业务上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支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 预防性动机:货币的预防性动机是指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 投机性动机:所谓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受收入水平、机

会成本和效用(个人对财富持有形式的偏好)这三种原因的影响。 2、简答题

1、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 在传统的货币需求分析中,通常关注三类因素:

① 一类为规模变量,主要指收入;

② 一类为机会成本变量,包括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 ③ 第三类称为其他变量,比如制度因素等。 ? 在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中, (一)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

动机和投机动机。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而弗里德曼需求理论最要的特点是强调货币需求与其决定因素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在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上, (二)

弗里德曼强调恒常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是微不足道的。

2、谈谈凯恩斯货币需求定理的特色和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贡献。

答:在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中,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有两点:

① 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 ② 深入分析了货币的传递机制

3、货币需求函数的机会成本变量主要有哪些?它们对货币需求有何影响?

利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影响:

① 利率水平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越多;反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货币越少;利息收入可视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② 预期物价变动率同货币需求的关系也是逆向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货币持有量越小,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反之,货币需求量就越大

4、弗里德曼是如何得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结论的?

答:P328

5、简述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的差异P307 ? 区别: ①

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③ 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第十单元 货币供给

1、名词解释

? 基础货币:一般将基础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准备金(包括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总和。

基础货币(B)=银行准备金(R)+流通中的现金(C)

?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指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 货币乘数:即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由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非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非活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例以及现金漏损这五个因素决定)

? 法定存款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 超额存款准备率: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部分,便是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超额存款准备率。

? 现金漏损:现金漏损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的现象。

? 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来自于中央银行通过其购买证券、外汇和黄金以及贴现贷款等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

? 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再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基础上,通过发放贷款和办理贴现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 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一银行存款为表现形式的货币,按其来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2、简答题:

1、我国货币供给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人民银行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 M0=流通中现金

? 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 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定期存款 2、超额准备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有:

①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高低决定持有超额准备机会成本的大小。市场利率越高,超额准备率越低,反之亦然。

② 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取决于预期存款流出及其不确定性。这种可能性越大,超额准备率也越大。

③ 弥补流动性不足的难易。这与银行超额准备率成正相关。

④ 补充流动性的成本。银行为了补充流动性需付出一定的成本,成本越高,超额准备率越高,反之亦然。

3、什么是现金漏损,其又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现金漏损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的现象。其主要受

① 财富增长状况。随着财富不断增长,现金漏损率不断减少。

② 金融资产相对预期报酬率的变动。其他金融资产预期报酬率的变动正相关的影响着现金漏损率。继而影响现金漏损。

③ 金融资产相对风险的变动。相对风险越大时,银行现金漏损率越大。

④ 金融资产相对流动性的变动。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而其又受到银行网点、营业时间长短、支付系统进步以及公众偏好等因素影响。 4、简述基础货币的构成及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 答: (一) (二)

基础货币由: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

投放渠道包括:收购证券、外汇和黄金,以及发放贴现贷款和再贷款等。

5、基础货币变动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

① 对银行的债权。中央银行投放再贷款和增加再贴现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反之

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② 对政府的净债权。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

支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出售政府贷款或透支,会使得基础货币减少。

③ 对国外净债权。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外汇、货币黄金等,基础货币增加。

反之,出售外汇和货币黄金,基础货币减少。

④ 其他净资产。中央银行其他净资产增加。其他负债减少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反之,基础货币减少。

⑤ 自有资本。中央银行提高自有资本,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降低自有资本,会

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6、货币乘数受哪些因素影响?其变动方向又如何? ①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反比) ② 非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反比) ③ 超额准备率(反比)

④ 非活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例(正比) ⑤ 现金漏损率(反比)

7、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同业拆借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政策;银行资本充足率 计算题6、7、8、9、10、11、12

第十一单元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1、名词解释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社会价格总水平在一定的时期内持续的上升的经济现象。最基本的原因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 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货膨胀

? 经济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 2、简答题

1、试述引起通货膨胀的各种原因。 答:

? 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 主要原因,一是财政原因即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而是信贷原因即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比数量的客观需求

? 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机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①、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②、货币增长。③、产量增长。(在此不累述)

2、试述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详细p385-p392)

答:

① 财富、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过程,不会影响社会的总财富,但是会通过价格途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其对税收政策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财富分配。

② 资源配置效应。市场价格机制在通货膨胀期往往失去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扰乱了正常的金融次序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高通胀期,不管是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还是现金都可能有负收益率。于是人们会尽力避免持有现金以及一些金融产品,重新对财富进行配置。于此同时也引起了生产要素的畸形转移。

③ 强迫储蓄效应。及为了增加社会投资,政府向中央银行举债,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而人们的收入很难同步提高,导致实际收入随之下降,形成一种强迫性的节约。 ④ 产出效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包括促进论,促退论以及中性论。

⑤ 对失业的影响。(比较复杂,不累述)。 3、试述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答:包括政策性对策与制度性对策。 ? 政策性对策: ① 紧缩的货币政策; ② 紧缩的财政政策;

③ 收入政策(也称工资—价格政策,其方法就是对工资和物价直接进行干预,其理论基础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④ 汇率对策(升值本币汇率,使得国外游资调离本国,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⑤ 供给政策(从扩大总供给角度提出的) ? 制度性对策:

① 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② 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3、试述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P403) ① 财政政策 ② 货币政策 ③ 汇率政策

第十二单元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1、 名词解释

?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又称基本目标,是指一国运用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宏观经济总目标。这些目标目前公认的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是指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过程中,首先必须达到的过程性目标。主要包括:利率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储备总量目标;汇率目标;金融市场稳定。

?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由货币政策目标的工具以及相应的传导机制构成,包括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

? 一般性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运用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政策工具。

? 选择性政策工具:指针对个别部门行业进行调节,而不是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调控手段。中央银行常用的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管制手段和道义劝导手段。

? 时滞: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货币时滞是指货币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

即从货币供应量增加到物价普遍提高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传导过程 2、简答题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些?

答:①充分就业;②物价稳定;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2、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答:

① 可计量性。中介目标应可计量,在调控过程中,能否对中介目标作出迅速而精确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计量性。

② 可控性。中介目标应能为中央银行有效控制。

③ 强影响力。这是作为中介目标必不可少的,这种强影响力既能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时传达给中央银行,又能通过确立中介目标及其影响程度,有效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宏观调控有什么作用?

答:中央银行通过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对其存款准备金所必须保持的最低储备水平,以此改变商业银行持有的存款准备金数量和货币乘数,以达到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最终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具体可以扩展)

4、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有哪些?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且是最活跃的一种政策工具。有如下优点:

① 调节信贷规模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对有价证券的数额、买卖证券的种类、数额和时间等,中央银行完全可自主决定,因而能教精准的控制其证券持有量和银行储备量。

② 该政策工具运营起来灵活方便。调节货币数量可以有效控制,其调节方向也容易改变。

③ 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速度快,不会有行政上的延误,通过市场机制,能迅速准确达到操作目的。

5、简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方法。

? 四大目标:1、充分就业;2、价格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 选择方法:1、相机抉择;2、临界点抉择;3、逆经济周期抉择;4、简单规则抉择 6、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标准。 答:中介目标见名词解释①,选择标准见简答题2. 7、试述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

答: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所运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政策工具。运用一般性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在于影响信贷成本和信贷规模,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性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它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既无特殊的针对性也无特殊的选择性。(可针对三大政策工具展开拓展,在此不累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2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