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2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论文题目姓名学号年

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农村城镇化中土地流转的作用—以海宁市

盐官镇为例

张圣华 048106100982

凌键

2012年8月18日

-1-

: : : : :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 1 -

:048106100982 :张圣华 2012 年 8月 18日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农村城镇化中土地流转的作用--以海宁市

盐官镇为例

张圣华

2012年8月18号

- 2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摘 要

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土地的供应由于国家对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定开始紧张起来。人多地少的现状又造成了农业集约化水平不高,进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开展积极的土地流转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必由之路。通过本人的切身感受和对乡亲的调查访问,农户都有推进土地流转和向小城镇集中的需要。推进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 ,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为小城镇提供了劳动力 。“两新”工程建设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节约了土地,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 ,集约化,机械化

关键词:新农村;城镇化;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土地集约化

- 3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目 录

引论???????????????????????????????1 一、盐官镇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2

(一)农业生产情况????????????????????????2 (二)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2 (三)居住用地使用情况??????????????????????3

二、城镇化和土地流转的关系 ?????????????????????4

(一)农村农业用地的流转使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提高了生产效率?4 (二)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5

三、通过土地合理流转推进乡村城镇化????????????????6

(一)通过土地合理流转推进乡村城镇化???????????????7 (二)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8

结语???????????????????????????????????8 主要参考文献??????????????????????10

- 4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引 论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然而,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土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土地被闲置或低效利用。为了缓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盘活存量土地,保护耕地,我们应建立以市场为取向的土地流转机制,这对于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流转可以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土地条件。目前,我国由于将耕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量受到国家土地供应计划的严格控制,特别是在人均耕地拥有数量较少的东南沿海地区、城镇接合部,土地供应数量难以满足用地需求,缺口较大,走平面扩张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而农村城镇化建设又必须以土地供应为基础。如果把那些闲置或利用效率不高的土地,通过租赁、转让等方式流转出来并加以利用,对于弥补国有土地供应不足,缓解土地供求矛盾,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流转又可以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部分资金。

现以海宁市盐官镇为例,探讨在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之制约因素,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以及作者本人的亲身感受,研究了土地流转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人多地少的现状造成了农业集约化水平不高,进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开展积极的土地流转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必由之路①。

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于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效率进而影响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推进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为小城镇提供了劳动力。“两新”工程建设(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简称新市镇和新社区)提高了农户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集约化、机械化。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指标,使盐官镇的经济加快发展。

刘俊,吴红缨.怎样才能真正建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6-10.

-1-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一、盐官镇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盐官镇地处“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的观潮胜地海宁市盐官镇东区,区域面积56.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42亩,共有15个行政村,3个社区,12987户,总人口5.16万人。01省道、杭甬高速公路贯通全镇,西离杭州40公里,东距上海120公里,交通便捷,物流畅通①。工业上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盐官五金机电产业区以及海宁电镀专业加工区组成的特色工业功能区为依托,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和五金机电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柱,软磁、五金、机电、化工、电镀、服装、纺织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的建设,旅游业和服务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上形成了以大棚蔬菜和行道树生产为主导,蚕桑,水稻,畜禽养殖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农业生产情况

盐官镇现有耕地42542亩,人均耕地面积1.02亩,农业传统上主要是以水稻种植、种桑养蚕为主。全镇的青壮年基本上以经商和进厂务工为主业,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家里的老人和青壮年上下班前后完成。农业生产在农户的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农业生产在农民的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据抽样调查,2010年,盐官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365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人均收入1449元,只占人均收入8%②。图1是2010年海宁市盐官镇三次产业构成图,从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很低。农业生产分散的小农经营,加上科技和机械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农民不得已将土地视若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改革初期,承包到户的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人多地少的现实,客观上造成了土地分散的局面,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推广使用。 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产值低。

(二)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1年,盐官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1.4%;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50元。工业上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盐官五金机电产业区以及海宁电镀专业加工区组成的特色工业功能区为依托,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和五金机电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柱,软磁、五金、机电、化工、电镀、服装、纺织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依托钱江潮发展的盐官观潮景区建设,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有了快速发展,

①②

盐官镇农经站

2010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

盐官镇农经站

- 2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图1.201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2010年三次产业构成第一产业5.5%第三产业36.0%第二产业58.5%

(三)居住用地使用情况

盐官镇现有农户12987户,分散居住在15个行政村,户均居住用地1亩多

。房屋建造杂乱环境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全。随着

城镇化的发展,有一部分农户在城镇居住,家里的农宅闲置。随着经济建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盐官镇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3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2万人。

盐官镇村庄用地有如下特点: 1.人均村庄指标偏高

盐官镇人均村庄为168.47平方米,远高于《浙江省实施〈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技术规定》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人均建设用地最高标准。

2.村庄规模普遍较小

全镇有15个行政村,村民小组311个,平均每个村2920人,每个村民小组仅有141人,村庄规模偏小,缩并余地较大。

3.村庄建设利用强度低

农村建筑物以两三层楼房为主,且多配有大院,部分村庄住宅间隙过大,利用率不高,占地面积大而土地利用强度低。

盐官镇两新办

- 3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4.农村建筑杂乱,容积率低

农村建筑大多历史悠久,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的建筑物相互交叉,大多数村庄的房屋存在朝向各异、错落不齐、道路质量差、功能混杂等问题。此外,农村建筑物以两层楼房为主,占地面积大而容积率低。

二、城镇化和土地流转的关系

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于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效率进而影响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一)农村农业用地的流转使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提高了生产效率

盐官镇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1.02亩①,盐官镇又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大量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集体土地流转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通过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可以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生产领域转移。使农民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摆脱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牵绊,全身心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避免土地闲置和撂荒的现象发生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刺激和召唤,最大程度地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010年盐官镇对全镇15个村的10000多户农户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3.5%农户要求进新社区建设,远远超过不赞成农户的比例25.1%②。

1.老龄化现象突出

根据调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突出,在田间作业人员可以说都为“白发苍苍”老人,年龄基本上在55岁以上。根据海宁市实际,农村20-55岁左右的从业人员,以从事轻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田间作业的人员得不到补充,从事田间作业的年龄继续老化,一部分高龄人员由于病、亡等原因退出农业生产第一线,从而反映出农业生产老龄问题已相当严重,后继无人值得关注。

2.传统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

2010年,一亩耕地种植水稻的产值大约1300元左右,去掉成本,收入大概在800元左右,但是一亩地的人工在15工左右,折算下来每个人工收入为

①②

盐官镇农经站 盐官镇两新办

- 4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53元,但同期工厂工人的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下地干农活了。

3.土地流转以后,因为有了规模效应,土地的产值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盐官镇流转的土地大部分用以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每亩的产值都在8000元以上。农户土地流转的地租以每年每亩地600斤稻谷的国家收购价为标准浮动。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土地流入方也能够承受。因此,在宣传发动和观念更新的情况下,农户纷纷要求进行土地流转。通过流转农村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可以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能充分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在生产资料、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增加投入,体现规模效益和科技效益,促使农业生产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二)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盐官镇旅游业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日益受到土地供应的制约,受国家对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影响,建设用地的供应日趋紧张,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2010年盐官镇启动了“两新”工程建设。在广泛征求民意、深入分析研究、现场踏勘选点的前提下,确定了“1+2”的新社区建设模式。“1”即镇区区块(郭店区块),“2”即丰士区块和盐官区块。三大区块地理位置优越,规划总面积达2100多亩,可安置4500余户,并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力争集聚全镇农村人口的32.6 % ①。

“两新”工程是指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简称新市镇和新社区)建设工程。其中新市镇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是城乡连结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性节点。新社区是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两新”工程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次极具创新而富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加快农房改造集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是一项全局性、创新性、革命性的工作。

对政府而言,“两新”工程建设使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改善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盐官镇两新办

- 5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对发展而言,“两新”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土地要素等瓶颈制约,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对农民而言,“两新”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城市文明的辐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加快农房改造集聚、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符合中央提出的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总体要求,是一项政府得民心、发展得空间、农民得实惠的大事好事,是拓展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现实所需,挖掘土地资源要素的潜力所在,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消费的根本所在。

2010年,盐官镇在农户自愿搬迁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规划引导和搬迁奖励等办法推进农房集聚。在充分调查民意、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1+2”新市镇新社区集聚模式,将新市镇桃园区块、丰士区块和新社区新星区块作为重点开发区块,规划总面积3000亩,安置户数6000户。其中桃园区块规划总面积约1500亩,3000户,首期启动740亩,可安置 1500户;丰士区块规划总面积约900亩,1800户,首期启动180亩,可安置450户;新星区块将依托“沿江百里长廊”,规划总面积约600亩,1200户,首期启动100亩,可安置180户。围绕“打造具有盐官特色的现代新市镇”的目标,计划五年内完成对上述区块的建设,实现节约集约用地3000亩,拓宽盐官发展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质吸引力。截止目前,除试点镇斜桥镇外,盐官镇是政策出台最早、报名人数最多、群众参与热情最高的乡镇,2200多户农户报名参加“两新”工程,其中有2个组涉及整组搬迁。经过村镇两级审核,共有2093户符合条件。截止2011年8月一期工程共完成农户搬迁2093户,土地复垦整理2500亩,节约建设用地1480亩①。为盐官镇工业园区和观潮景区的建设增加了用地指标。

三、通过土地合理流转推进乡村城镇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剩余劳动力和土地利用产生的,关键是现有的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因此,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合理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集约利用三个方面,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在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②。

①②

盐官镇两新办

苏玉栋;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作用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6期

- 6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一)现阶段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可以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生产领域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民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摆脱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牵绊,全身心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避免土地闲置和撂荒的现象发生。从盐官镇土地流转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前,每亩土地的产值在1500元左右,流转以后,因为有了规模效应,土地的产值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盐官镇流转的土地大部分用以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每亩的产值都在8000元以上。农户土地流转的地租以每年每亩地600斤稻谷的国家收购价为标准浮动,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流入方也能够接受。因此,在宣传发动和观念更新的情况下,农户纷纷要求进行土地流转。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通过流转农村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可以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能充分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在生产资料、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增加投入,体现规模效益和科技效益,促使农业生产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盐官镇紧抓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扶持引导力度,鼓励和引导村级组织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发布等服务工作,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新突破。

通过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能帮助进城农民尽快完成身份定位,解决小城镇居民中普遍存在的“亦工亦农”又“不工不农”的现象,促使他们主动融入城市生活,真正实现城镇化。截止2011年,盐官镇共计土地流转了7800千多亩②。流转的土地大多用于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农户搬迁到新农村以后,原来还有土地没有流转的,都纷纷表达了土地流转的意愿。所以,可以说,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盐官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化运作;通过流转农村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可以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农民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社区化居住和管理,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土地流转,真正实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龙头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工业企

①②

盐官镇农经站 盐官镇农经站

- 7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目的,切实促进了生态型经济强镇建设。

通过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可以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生产领域转移。使农民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摆脱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牵绊,全身心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避免土地闲置和撂荒的现象发生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刺激和召唤,最大程度地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二)积极推进农村居住用地流转为小城镇建设拓展了土地来源,缓解了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

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农村居住用地的闲置浪费将会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制度的制约,居住用地的流转明显滞后,成为制约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村落进行合理规划,整治空心村,对闲置土地进行了复耕,积极推进居住用的地流转,城镇化才能达到扩内需,发展经济的目的。建设新社区,增加人口集聚,促进城镇功能完善。实现城镇化必然要走的一个过程就是建设城镇,城镇是实现城镇化的载体。城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口的集聚。人口聚居达不到一定数量,城镇建设必需的道路、绿化、广场以及相适应的医疗、教育等基本设施就无法建设,即使建成,也无法正常运转,从而逐渐失去其功能。促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是一个基本条件。

截止2012年6月,盐官镇“两新”工程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实施,集聚农户4800多户,到2012年底 将有45%的农户向城镇中心区域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通过向城镇的集聚,农村宅基地通过土地综合整理,从中挖掘土地使用指标2500亩①,从而缓解了小城镇建设中的指标压力,促进了盐官镇的经济发展。

结 语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

总之,推进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可以为小城镇提供劳动力。小城镇建设促进了

盐官镇两新办

- 8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集约化、机械化。开展积极的土地流转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必由之路。“两新”工程助推城镇化的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应该包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 9 -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2012届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王筱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3(12)66—67 [3] 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 黄国勤.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Ⅱ——现状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3):10277—10280 转 [5] 王卫国.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6] 陶林.21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展望[J].学术论坛,2008,(12). [7] 樊小纲.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财经论丛,2003,(4). [8] 刘俊,吴红缨.怎样才能真正建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6-28

[9] 刘乐山.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当代经济研究,2002,(3).

[10] 姚爱琴.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股份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8,(5).

贴【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1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