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更新时间:2023-09-01 08: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想道德与修养

4、信念的层次

(1)政治信念:是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革命、政治制度和设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一贯看法。

(2)科学信念:就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的信服。

(3)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体系所持的信奉态度。

(4)生活信念:是人民对生活前途的信任态度。

3.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与信念是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生的旅程中,它们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念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是,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这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显著表现。

典型事例:“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四、五世纪一名叫列御寇的哲学家写的书。故事说,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走许多冤枉路。咱们不如全家出力,移走这两座大山,大家看怎么样?”。

愚公的儿子、孙子们一听,都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开始动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觉得搬走两座大山太难了,提出反对意见说:“咱们既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为什么不能这样继续生活下去呢?
况且,这么大的两座山,即使可以一点点移走,哪里又放得下这么多石头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话立刻引起大家的议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把山上的石头和泥土,运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带着一家人开始搬山了。他的邻居是一位寡妇,她有一个儿子,才七八岁,听说要搬山,也

思想道德与修养

高高兴兴地来帮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锄头和背篓,而大山与大海之间相距遥远,一个人一天往返不了两趟。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起来跟原来没有两样。

有一个老头叫智叟,为人处事很精明。他看见愚公一家人搬山,觉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掉两座大山?”

愚公回答说:“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觉得你还不如小孩聪明。我虽然快要死了,但是我还有儿子,我的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无穷无尽。山上的石头却是搬走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再也不会长出一粒泥、一块石头的。我们这样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为什么搬不走山呢?”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听了,再也没话可话了。

愚公带领一家人,不论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贪黑挖山不止。他们的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于是派遣两名神仙到人间去,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它告诉人们,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对“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愚公的理想是什么 ?*愚公的信念是什么 ? *为什么有此信念?

结论:信念是理想的基础,是实现理想的保障,是对理想的支持,理想是信念的体现。

正如以上事例,正是因为愚公有了“相信一定能够把大山移走”的信念,就支持着他去实现理想,一步一步接近理想。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人为什么应该有理想?)典型事例举证:

*尼釆说:“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生存的理由”是指什么?(请学生回答)。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目标”或理想。如果一个人看不到可以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他多半会
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他也就会满足于现状,可以原地踏步,生活对他变得了无情趣。

*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把自己的同学4人杀害,后逃至海南三亚,在三亚被抓捕,成为了2004年春天震惊全国的案件。马加爵是一个罪犯,他同时也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曾经是优等生,也孝顺,但性格内向,比

思想道德与修养

较自卑,不善与人沟通,他把自己陷入一些日常锁碎之事之中,说他不幸,是因为他看不清人生目标,结果铸成大错。被捕后,他对姐姐说了一些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临刑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如果他能早点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他在做错事前就会问问自己,这样做离自己的目标更近还是更远?这样,他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结论就是,人为什么应该有理想?有信念?因为理想信念能给我们方向、目标,给我们前进的力量。(也即教材16页的几个观点)

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 *越王勾践,*2003年,“非典”等事例:都是信念在起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案例:毛泽东的少年立志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案例:《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故事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开始留学日本的生活。出发时,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此诗表现了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要为拯救中华而愿献出一切的豪迈气概。

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
是人生大厦的支柱。科学崇高的理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思想道德与修养

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

案例: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在崇高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的。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资本论》。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莎士比亚说,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马克思说,“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什么样的理想是好的理想?(讨论)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1955年10月28日生,是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巨人,38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现个人财富达到564亿美元。他宣布2008年他将从微软退出,专心致力于慈善事业,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为世人造福,他的大部分财产将作为慈善事业的资金。比尔是成功的,他实现了他的理想,他也将回报社会。那么一个清洁工人,如果也用比尔的成就、比尔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那他就惨了,那他多半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问:清洁工人的工作有价值吗?有,如果他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做好清洁工作上,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好的理想。

结论:只要是有价值的,就是好的理想。如果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那么这个理想就是好的。或者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
有益于他人、社会、就是好的理想,就是为社会的共同理想在添砖加瓦。

人物介绍:爱心大使-----丛飞的理想信念

丛飞事迹的思考:我们每个人应当有怎样的理想信念

丛飞(原名张丛飞),男,35岁,党员,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

思想道德与修养

庄台镇。因家庭贫困,初二时辍学回家。后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凭着他出色的艺术才华,很快成为一名深受深圳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先后获得20多个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11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以奉献社会为快乐、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十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

他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

贫困女孩王维珊从小体弱多病,但成绩优异。丛飞每年给她寄去1500元的学费,还给她的家里寄去600元的生活费。

晏语轻轻是丛飞4年前认下的"女儿"。2005年1月26日,病重的丛飞让妻子买好往返机票,把她从贵州接到深圳过春节。还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她患有肝炎又亲自照顾她服药,后又送药送钱让她回去后继续治疗。

他每个月还要跑几次书店和邮局,给孩子们购买和邮寄课外辅导资料、英语磁带等学习用品。在湖南汉寿,丛飞掏10万元建起了"丛飞助学基金"。

了解丛飞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演出都是义演。一些人说他傻,可他却说:"能为社会有所奉献,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次日举办"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的电话后,立即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外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了出来。有人进行过统计,仅在1998年,丛飞在各类义演中为公益事业筹集到的资金就高达一百多万元。

2003年3月,从贵州助学归来的丛飞在为希望工程义演的晚会上,演小品假装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医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丛飞在15天内又连续义演6场。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
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只好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

思想道德与修养

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并深情地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自从2005年4月22日住进深圳市人民医院,丛飞已经与低分化腺胃癌(胃病专题)抗争了一年之久。为了全力救治丛飞,医院专门成立了医疗小组,并多次邀请国内一流肿瘤专家为丛飞会诊。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使丛飞的病情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自今年2月以来,丛飞的病情恶化,癌细胞在腹腔内广泛转移,至3月中旬,丛飞已经无法进食甚至无法喝水,每天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

坚强的丛飞开始镇定地安排自己的后事。十天前,他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国家和社会已经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医护人员也尽心尽力了。我不想再让国家和社会为我花更多的钱,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同时,他还提出,身后捐出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19日晚上,丛飞陷入深度昏迷。20日上午,丛飞的父亲张万军代儿子在器官捐赠书上签名。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含着眼泪对记者说:“这是儿子最后的一个愿望,我们心里再痛,也要完成他的愿望。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到儿子的眼角膜捐给了谁,能见到那个人,我就又可以看到儿子了。”

丛飞应该死而无憾。深圳青少年基金会去年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不仅让丛飞资助的贫困学子能够完成学业,还能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学校。而丛飞一年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与病魔殊死搏斗,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不仅看到了小女儿的出世,甚至听到了女儿呼唤“爸爸”的声音。丛飞
的妻子邢丹平静地对记者说:“哥哥身前交代,走的时候要穿上他那套最喜欢的白色演出服,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祖国的富强和繁荣昌盛要靠青年大学生们。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祖国

思想道德与修养

未来的需要,是人民的希望。在“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很好地解答做什么人的问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与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同学们应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宽广顺畅,富有价值。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案例: 列出你一生的志愿

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戈达德的人,在15岁的时候,把一生想干的事情列成一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打开志愿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一共有127个目标,他为每一项目标都编了号。经过他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已经实现了其中的106个志愿!因此,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可以想象得出,在他有生之年,127个志愿全部有可能实现。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志愿,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准备干哪些大事情?希望实现哪些心中的理想?光有这些志愿还不够,还要把它们写在纸上,以便于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在志愿表中,不仅要把志愿列出来,而且要把实现志愿的方法、步骤写出来,定出一个时间表,防止志愿表被束之高阁、志愿落空。大学生朋友们,列出你一生的志愿吧!把那些令你心动的向往和让你心潮澎湃的理想,统统写进这张志愿表中。把志愿表贴在你的床头,压在你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时刻想着去追求去实
践,努力让每一个志愿都成为美丽的现实。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的宗

思想道德与修养

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历史也在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具有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能力,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能够率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得利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信心也是一种信念,即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仰中,必然包括对于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在内。中华民族曾经在古代有过非常的辉煌,也曾经在近代有过极大的屈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过成功,也出现过失误,走过一些弯路。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多年保持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也许有很多同学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认可马克思主义,那么,请看一则材料:

案例:英国公布民意调查结果马克思成为本千年最伟大的

思想道德与修养

思想家

英国广播公司1999年在国际互联网上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题作了一项民意调查。日前,该公司公布了这项调查的结果,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

1818年出生于德国的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曾先后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进行过革命活动。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号召无产者行动起来与统治阶级作斗争,以实现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其他有影响的著作还有《资本论》。挪威网民托里森称马克思是现代政治学之父。美国网民卡波尔认为,马克思最为精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机制,对人们了解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同样有效。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介绍三部分内容,这是原理课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揭示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行规律,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到整个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

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崇高性。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创立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充分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帮助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有序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任何主义无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今天的一些具体问题上,马克思指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端与问题、关于全球化经济和国际市场、关于经济周期、
关于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这些论述仍然具有权威性。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它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话正

思想道德与修养

马克思与其它哲学家的区别,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它学说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也许更关心自己的个人理想,这没有错,因为社会理想依赖于千千万万个个人理想的实现。但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先进分子,也应该认识到,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既不能自发地形成,更不能自发地实现。要想拥有理想,就要深刻地认同理想;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这里的“志”就是理想,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吕氏春秋》提出:“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让我们抚往昔,看今朝,追溯历史,放眼周遭,用心的找一找,那些或叱咤风云,或流芳百世的人是否都是立志做大事者。

陈胜:小时候当长工时“苟富贵,毋相忘”,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成为了彪炳千秋的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

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强调:“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 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立志,首先是解决理想问题。可以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但对青年尤为重要。人生进入青年时期,生活之路刚刚开始,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生活课题。需要人生的指路灯,这就是理想。青年时
期是理想的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远大的理想像太阳,惟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量;远大的志向像灯塔,惟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

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和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人

思想道德与修养

类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毛泽东15岁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立志让祖国“富强、独立起来”,他把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结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也成就了世界公认的一代伟人。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在青年时期就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有志者,事竟成。

2、立志做大事

孙中山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今中国的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理想时,不能局限于对自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心,应把个人放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果仅仅从个人出发去设计和追求个人理想,这种“理想”必定是苍白的、渺小的,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后果。

3、立志须躬行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就在一切的平凡的岗位上。要实现崇高理想,高职大学生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珍惜时间,抓紧现在,让青春放射出炽烈的光和热。坚决防止《明日歌》中的“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无视“今天”,放弃“现在”,理想变成现实即成了空谈。此外,还要从小事做起,只有不厌小事才能成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伟大出自平凡,有志于追求崇高理想的高职大学生,应当记住列宁的教导:“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要相信: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厦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向理想的宫殿铺路搭桥。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说来,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超常比实现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总是需要长期奋斗。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来追求理想是非常必要的。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如何面对?

⑴挫折和逆境

思想道德与修养

不可避免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⑵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

所谓相互包含,是指顺境中有逆境,逆境中也有顺境。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明顺境和逆境是相互包含的。所谓相互转化,是指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顺境可以转化为逆境,逆境也可以转化为顺境。顺境和逆境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了,顺境或逆境就会改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防止顺境向逆境转化,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逆境向顺境转化。

⑶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 周恩来说过:“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为何逆境对成才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有其自然性、惰性的一面,一旦饱食暖衣、一帆风顺,就会怡然自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当人处于逆境厄运,面临生存威胁时,人的生存欲望就会激发他的全部潜能去拼搏进取,从而走出逆境,创造辉煌。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达
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和桥梁。”

因此,挫折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逆境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进取精神。如果人们对挫折逆境能正确认识,并能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人生的辉煌。人生道路坎坷曲折,如果一遇挫折就心灰意冷,一遇困难就畏难退缩,就不可能激发自己奋进的动力,去

思想道德与修养

实现理想。“自古雄才多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代大学生要以理想为人生奋斗的引路明灯,迎难而上,遇挫更坚,百折不挠,这样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第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

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谓人生的基本矛盾,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即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且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的始终。其次,它还必须具有一般性或代表性,即各种各样具体的人生矛盾,都是人生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都可归结于人生的基本矛盾。当然,不同的人,或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应怎样”与“是怎样”的矛盾,是价值目标与事实存在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又不够理想。而且,这种差距是动态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它,而只能不断地解决它。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理想的产生,而且制约着理想的实现。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现实,人的现实又是一种不断趋向理想的现实。

所以,人首先需要立足于现
实的土地;一切有价值的计划和行动,都需要从现实出发。但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只要有志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改变,则虽然自己可能看不到成功那一天,但经过后来者前仆后继的继续努力,成功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可以说就是欧洲人

思想道德与修养

心目中这种理想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在欧洲人的文学作品中被反复歌颂。他盗取了天火给人类,并传授给人类各种手艺,因而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神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复来。但即使遭受如此残酷的反复折磨,他也决不屈服。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类似的形象。比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理想源于现实,但毕竟还不是现实;现实孕育理想,但又是理想所要努力变革使其日臻合理、日臻完美的东西。当前我们的社会中还有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学文化落后以及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

这正是理想所要克服的,不能因此就对理想失去了信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生命力不在于它可以一劳永逸地改变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弊端和缺陷,而在于它可以在不断克服弊端中前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

大学生正是青春焕发的时期,充满朝气和活力,也富有理想和热情。同时,随着大学生社会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也日趋成熟。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当然,在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自己的理想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当他上了大学之后,反而有点迷茫了,不知下一步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和目标努力,以致浑浑噩噩,日子就这样混过去了。所以,在大学阶段,如何尽快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大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长远理想和近期目标,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奋斗,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将会过得更为充实和有意义,并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
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

思想道德与修养

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典型事例:耶稣说,“如果你有信仰,你就会对高山说:你将被搬掉。”在印度,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修道者,非常虔诚地崇拜和信仰他的师傅,一次,他口中念着师傅的名字,竟能在水面上行走如履平地。他师傅听说后,想:我有那么大的神力吗?于是,他也去水面走,口中叫着,“是我,是我”,但他却沉到水里淹死了。

那种超乎寻常的力量,到底是神的力量呢?还是信仰的力量呢?这实际上是人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对艰苦奋斗的认识误区。艰苦奋斗不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的确是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讲艰苦奋斗,主要是强调它所蕴含的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没有这种力量,中国的革命不会成功,“两弹一星”上不了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艰苦奋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后,需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过去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讲艰苦奋斗十分需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以不再讲了,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艰苦奋斗,是因为它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正视艰难,直面挫折,奋勇当先。它凝聚着强烈的进取精神,不仅强调艰苦朴素,更提倡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凝聚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倡导的是牺牲自我,造福人类,振兴中华;凝聚着博大的科学精神,反映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规律。这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济不是懒惰
经济、浪费经济,而是节约经济、高效经济、法制经济,更需要讲进取、讲奉献、讲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经济怎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怎么提高,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精神,都不能安于现状、坐享其成。更何况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并不十分丰富,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要达到世界中等发

思想道德与修养

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艰苦奋斗对我们这代乃至下几代人来讲,更有着特殊的含义。

艰苦奋斗不是要过苦日子,更重要的是,它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不是对立的,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就是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多地积累财富,为群众多办实事,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说,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大家去过“苦行僧”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搞得好一些,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才是艰苦奋斗的最终目的。发展经济离不开消费,特别在当前,还要不断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不是浪费,消费要合理、要适“度”,不能脱离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更不能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甚至违反纪律。要时刻考虑共产党人的消费行为,是否积极健康,是否勤俭节约,是否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培根在《论消费》中说,财富是为了消费,消费是为了荣誉和善举,在任何消费上都大肆挥霍的人,难免陷入困境。这种“荣誉”和“善举”,与我们所要弘扬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意思。即使是那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把节俭作为社会文明和社会风尚来提倡。不少人出国归来后都谈到,外国人有的虽然很富有,但生活却很俭朴,招待客人非常简单,送的纪念品也很便宜,他们是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外国的历史悠久多了,我们不能让它失传了,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它、弘扬它,使之更具时代特色、更具生命力。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头,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
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艰苦奋斗绝不是—时的权宜之计。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需要艰苦奋斗。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

思想道德与修养

是有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了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成由节俭,败由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当前,有人把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对立起来,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中间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盛行;加之挥霍国家财产等腐败现象蔓延,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使青年学生鄙视那些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挥霍公产、奢侈浪费的人和事。艰苦奋斗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如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到艰苦地区、落后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访贫问苦的活动,进行科技文化服务,参加抢险救灾,以及对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献一份爱心等都是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教育方法,可以使大学生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了解祖国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从而自觉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经典案例:能吃苦的大学生吃香了

最近,在湖北经济学院招生与就业网上,美尔雅服饰有限公司在招收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应聘毕业生须来自农村,能吃苦。据该校就业指导处的俞主任介绍,现在企业招聘行情显示:学历不再是用人单位首选,能否吃苦耐劳越来越受到重视。(7月7日武汉晨报)

像这样把吃苦耐劳作为“选才要求”的并非独此一家。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和优秀品质,而不是“惟学历是用”。这不仅是企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怕招进的大学生吃不了这番辛苦,同时也表明“实用”思想已成为人才市场的主导,企业人才定
位趋于合理化。

现实生活中,少数大学生显得脆弱和娇惯,“知识越多越懒惰”成了这些高校“研究生们”戴在头上的另一顶“学位帽”。由于“两眼不看家务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滋生了“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劳动素质差,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细致的工作。于是

思想道德与修养

,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曾招进一名大学生,人到了施工现场,因为怕晒太阳,躲在树阴下远远地看着工人操作。

事实上,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这种品质是经过艰苦锤炼形成的,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世上的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实现任何一种理想,必须经过奋斗和努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有所建树,历经磨难吃一点苦是必要的。就是有真才实学,如果不肯吃苦耐劳,也难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仅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形势,还极容易被困难吓倒,被挫折击垮,更谈不是理想的实现。

耐劳受宠,给我们两点启发,一方面说明了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除了要在科学知识、职业技能方面有所储备外,应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只有乐于吃苦,自觉地向学习中、生活中、劳动中、体育锻炼中的困难作斗争,向自我挑战,将来才能战胜自我勇挑重担。

另一方面,只要调整择业心态,肯吃苦耐劳,愿到基层一线,仍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不应把自己看成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只能“劳心”,不能“劳力”,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为个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无数事实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理想信念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事业的希望,更应当把理想信念体现在爱党爱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上。中央电视台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自愿到贫困山区支教和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新闻人物”之
一――湖南怀化学院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充分说明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帆,有了它就有了迎风破浪、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原动力;理想信念是生命之光,有了它大学生活就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和活得更有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0w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