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王堡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1 0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朱王堡镇人民政府 关于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

为充分了解掌握我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更好地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助推我镇水利发展和改革步伐,促进全镇水利事业健康发展。近期,组织人力对全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朱王堡镇位于金川区、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四县(区)交界处,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全镇辖13个村,137个社,总人口30267人,镇域总面积40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万亩。境域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71米,属于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21--1320毫米,加之降雨时空差异大和年际变化大,又无天然湖泊调节,为典型的干旱地区。原有乌牛坝水库、小少坝、梅杞坝、泉水河流、蔡家沟、梅下清小水坝等六条水系,20世纪80年代以先后已干涸,原河灌面积均变为井灌区。到2010年底,全镇配备机井498眼,灌溉区修建渠道工程523条433.6公里,管灌工程89条74.4公里。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全镇水利建设快速发展,呈现出“投入加大、步伐加快、管理加强、服务提升”的良好态势。2011年,我镇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663万元,在全镇13个村落实渠灌工程141.52公里,目前已建成22.6公里,夏收后继续完成建设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

障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高度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及时调整充实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按照县政府下发的新农村建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对确定的重点工程,明确行政领导、施工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四大责任人”,推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三包”责任制,形成了领导挂帅、一包到底、责任到人的组织领导体系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合力兴水的工作机制。

(二)科学统筹谋划,严格建设程序。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规范建设”的原则,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先后编制完成了《朱王堡镇“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朱王堡镇“十二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朱王堡镇农村水利综合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规划。对县上确定的水利重点建设工程,由项目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详实编制工程建设方案,报县水利部门审查批准后,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三)强化建设管理,规范项目实施。一是出台管理办法。我镇先后制定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推行项目计划、材料供应、工程施工三项招标规范建设管理;严把规划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三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采取财政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引资三方筹资保障资金投入;落实经营担保、计量水价、营运管

护三项制度严格建后管理的“四个三”的建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严格工程“五制”管理。即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规范建设程序,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三是严格质量标准。对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我们分项目详实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和型材、施工质量标准,建立以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法人单位检查、主管部门监督为核心的四级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对主要由农民自行施工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由乡镇水利技术人员负责搞好规划设计,做好施工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是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资金随着项目走,按工程进度拔款,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业主单位及时出具工程结算报告,并委托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投入不足的实际,我们大力运用“政府引导扶持、政策激励推动”的民办公助机制,进一步激活、调动了基层和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大干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研究农村水利以奖代补管理办法,提出资金投向、建设内容、补助标准、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财政补助、镇村配套;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农民投工、受益分担”的原则,对重点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分别按不同标准给予了资金和物资补助。二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采

取“一事一议、民主协商”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以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引导经营者加大投入。

(五)加大舆论宣传,强化检查督办。以各类新闻媒体、舆论工具为载体,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送政务下乡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水利产业和扶持政策,使各项农村水利政策深入人心。通过“政策调动、机制促动、科技驱动、典型带动、利益连动”的办法,动员、引导、激励农民群众重视、支持、参与水利建设,营造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采取领导督办、专班督办、舆论督办等方式,开展检查督办。对工程建设管理采取抓试点、建样板、树典型、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干部群众现场学习交流,通过样板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农村水利建设的平衡发展。

(六)突出重点项目,加强工程建设。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建设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镇先后累计建成集中供水站2处,高位水塔2座,分散供水站50处,简易水塔50座,共解决人口吃水28761人,牲畜吃水53542头,解困率82%以上。

三、存在问题

(一)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真正把水利作为发展现代

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条件。大部分干支渠道配套不全、渗漏严重,供水效率差,不能发挥应有的灌溉效益。

(二)“重建轻管”问题比较普遍,综合效益发挥不充分。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经费无保障,管理不规范,不能按要求进行巡视检查,降雨和渗流等观测资料不健全甚至没有,管理简单粗放,很多工程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

(三)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适应水利发展需求的投入机制,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建设工期延长,建设成本增加,工程不能及时发挥效益。

(四)专业人才紧缺,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现有的人员数量、人员结构和专业知识很难适应水利事业工作的需要。基层水管单位水利专业技术设备老化,办公条件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把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充分认识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解决好水的问题作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迅速兴起水利建设新高潮。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发展责任。要把水利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政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

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三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规划先行,抓实前期工作。科学规划是水利建设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深化对镇情、水情的认识,深入研究,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一要努力提高水利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行性。水利规划要适度超前,不仅要着眼“十二五”发展的现实要求,也要为“十三五”乃至“十四五”规划打好基础。要把水利发展规划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流域与区域,山区与坝区,重点与一般,全局与局部,需要与可能等关系。要注重做好与上级部门水利发展规划的衔接。二要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切实加大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保证前期工作的质量、深度和进度。

(三)坚持建管并重,发挥综合效益。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护责任体系。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工程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立完善的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二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调动农民群众建管热情。三要坚持依法管水,加大水利综合执法力度,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四)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建设活力。要积极稳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及水价改革,以改革为动力,激发活力。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供水,实施水资源有偿服务。要建立有利于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要进一步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工程良好运行机制,增强水管单位自我发展能力。要在保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灌溉职能不变的情况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五)注重开源节流,做好节水文章。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建设水源工程,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节水文章,不断提高使用效益。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运用科技、经济、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节水宣传,培育节水文化,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强化节水措施。

(六)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完善“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到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严格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在建重点工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

进度和质量。

(七)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稳定现有水利技术人员,多给水利技术人员关心和支持,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适当增加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三要整合力量,统筹调配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水利建设。四要强化现有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履职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水管单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努力改善水利部门的办公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0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