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

更新时间:2024-03-18 2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第三讲 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看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 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他)。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是,关键的是,这使得,有趣的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 当然 。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c、考点:转折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 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看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是重点;倒装原因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是。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是重点,即必要条件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是……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是……而是……;是……不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和、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 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⑧假设条件:如果……就……;如果……那么……;若……便……;若是……只 好……;倘若……便……。

⑨取舍复句: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⑩周遍条件:无论/不管……也/都……。

?多个关联词同时出现: a、杂糅复句:重中之重; b、行文结构的总分中,总说 重要。

2、宏观——行文结构:

①分类:a、总-分-总;b、分-总;c、总-分;d、分-总-分;e、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f、分-分。

②论据: a、举例:论点在前后;b、反证:论点在前面; c、援引(引用):论点

在前后; d、原因:论点在前后。 二、意图判断题: (一)提问方式:

1、想表达、想告诉我们的是,意在表明、说明、阐明? 2、可以推出什么,知道什么?

3、文段的目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做题思路:

1、故事寓言:告诉我们积极的做人做事道理,可以利用选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项逆向原文推理。

2、主旨——引申:考的不多,有也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 3、意图题有主旨化的倾向。 三、标题填入题:

(一)提问方式:最适合做本段标题的是? (二)标题特点:准确、鲜明、简洁、形式美。

(三)做题思路:1、新闻:导语;2、说明文:说明要素; 3、议论文:中心论点;4、

散文:形散神不散;5、记叙文、游记:概括性。 四、词句理解题:

(一)提问方式:文中划线的词或句子,如何解释? (二)答题思路:1、罗列信息的标识:——,是,即,:。2、语境:内容整合在一起。 3、 分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关联词。

(三)注意事项:1、词、句一般是文中给定的含义,往往不是本身的含义。 2、成语基 本上都是本身的含义。 五、代词指代题:

(一)提问方式:文中这些、他们、前者指的是什么? (二)答题思路:1、定位准确;2、原则:就近原则加逻辑意思。

六、态度观点题: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一)提问方式:作者/本文的态度、观点、评价等。 (二)答题思路:1、明确观点; 2、隐含观点; 3、没有观点;4、杂糅观点:我认为 XX,至于 XX 就见仁见智了。 七、细节理解题:

(一)提问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符合文意的是?或者变形为具体到一个因素。

(二)答题思路: 1、具体要素;2、理解全文;3、一一对应。

(三)一一对应的考点:

偷换、扩大、缩小:1、时态(已然、进行、未然);2、语态(不确定性、确定性);

3、数量(多量、少量、中间量);4、逻辑关系:关联词。 5、概念、话题:内容的改变。

(四)选项技巧:1、言内之意(意图判断题除外);2、慎选绝对项; 3、句子成分分析; 4、主体分析;5、排除法。 八、逻辑填空题:

(一)分类: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3、成语: 含义。

(二)做题思路:1、通读全文;2、找考点;3、排除选项;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4、确定答案。 (三)考点:

1、对应关系:词语、句子、文意;

2、语义轻重:如灾难与麻烦;妨害与妨碍;截然不同与大相径庭。

3、感情色彩:(分为褒贬性和倾向性)如理想与妄想;牟取与获取;篡改与窜改。

4、关联词语:分为关联词填空和逻辑关系。

5、语素拆分:(在含义不清和近义词辨析时候用)如发掘、挖掘;造型、外形;鉴

别、鉴赏;盈利、营利;权利、权力;临近、邻近。 6、语体风格:(口语与书面语,古今用语)如可见、看来;商榷、商量;谈话、聊

天;诞辰、生日;菡萏、荷花;客栈、宾馆。 7、固定搭配:如希望、期望。 8、词语含义: (四)考点总结: 第一步:找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语义轻重和感情色彩;

第三步:分析关联词、语素拆分和语体风格。 九、语句衔接题:

(一)提问方式:1、居首、居中、居末类;2、结语推断类: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可以联想可能讲什么加以

辅助,也可以接着最后一句话推断。

(二)答题思路:1、形式:关联词搭配、行文结构。 2、内容:态度倾向;范围和话题 主体一致。 十、语句排序题:

(一)概述:选项入手,根据概率带入验证。

(二)思路:1、形式:关联词、时间、空间。 2、内容:词语间的联系,范围与话题一 致。

(三)开头句:1、适合:背景介绍、引用观点;2、不适合:反证类、补充类、结论类、 指代类。

十一、病句歧义句:

句子构成: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病句:

1、句子成分搭配错误:

a、主谓搭配不当: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b、动宾搭配不当:明年的七月,我将度过一生中的又一重大选择。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c、主宾搭配不当:童年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

d、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教师、工人、农民在我国都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

e、复句: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

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2、成分多余或残缺:成分多余;成分残缺;一面对两面(能否,是否,强弱,高低, 好坏,优劣)。

3、逻辑矛盾:时态矛盾、关联词。 4、用词不当。 (二)歧义句

1、语汇歧义(词性):我们家的门没锁; 2、语法歧义:

a、定语修饰指代不清:发现敌人的哨兵; b、主谓宾搭配歧义:布置好房间; c、语义组合歧义: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d、指代不明歧义。

3、语音歧义: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 十二、特殊考点题: (一)修辞格: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1、比喻: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 2、比拟:拟人、拟物。

3、排比、顶针、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二)标点符号;(三)注音;(四)错别字。 十三、篇章阅读题:

(一)题型综述:人文社科类;科技说明类。 (二)阅读技巧:

1、读问题:关键词;确定位置;细节题。 2、读文章:重点,非重点,确定文章结构。 3、看选项:读原文顺序做题,最后做细节题。 词汇整理部分

1、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大雪纷飞,漫天白雪的场景。 2、厉行与力行:前者侧重严格执行,后者侧重努力实践。 3、蔓延与漫延:前者侧重于事物发展的速度和形态,常含有贬义倾向,后者形容水的四溢。

4、肇始与伊始:前者意为开端,开始,为动词;后者为助词,如新年伊始。

5、以至与以致:前者是一直到的意思,后面的结果是前面因素影响的加深;后者多指不良 的结果或不希望出现的结局。

6、结果可以被改变,但是结果的发生不能被改变,只能被阻止。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考查学业成绩”。

100、克服与克复:二者都有战胜之意。“克服”指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

困难、不利条件等,如“我们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困难”。“克复”指用武力战胜

敌人,夺回被占领的地方,如“人民解放军克复洛阳”。 101、恳切与殷切:“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 辈对晚辈等。

102、夸示与夸饰:相同点,都有夸奖的意思。不同点,“夸示”指向别人显示或吹嘘自己的

东西、长处等,如“他指着自己的衣料夸示不止”;“夸饰”指夸张地描绘,如“他大事夸饰那里 的情景”。

103、宽馀与宽裕:相同点,都是形容词,有宽绰的意思。不同点,“宽馀”,①一般指抽象

事物宽阔舒畅,如“今日得宽馀”;②同“宽裕”。“宽裕”指经济上宽绰富裕,如“新政策颁布以 后,这里的农民逐渐宽裕起来了”。

104、款待、宽待与宽贷:“款待”指享受优厚地。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

了盛情款待”。“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宽贷”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指宽容,饶恕,如“对那些犯了错误 而愿意改正的同志,要给予宽贷”。

105、拉笼与笼络:它们都是贬义词,“拉笼”着重于耍手段使人家靠到自己方面来,使自己

得到:“笼络”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拉笼人,使对方从思想上,感情上靠拢自己。

106、连带与裙带:二者都表示有关联,不同的是:前者指互相关联,中性,如“人的作风与

思想感情是有连带关系的”;后者比喻跟妻女姊妹等有关的,贬义,多含讽刺意味,如“裙带 关系”,“裙带风气”等。

107、粮站与粮栈:相同点,都是名词,都是存放粮食的地方。不同点,“粮站”指调拨管理

粮食的机关,如“这份粮油调拨单需要粮站盖章才能有效”;“粮栈”即经营批发业务的粮店,

存放粮食的货栈,如“为方便群众,小区新设了粮栈”。 108、凌晨与零辰:这两个词语表示的时间不同。“凌晨”指天快亮的时候,如“凌晨三点”。“零

辰”指夜里点正,如“今天夜间零辰就出发”。

109、领会与领悟:“领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精神、意图、心情”等。“领悟”指理解,弄

明白,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含义、道理等。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110、流传与留传:相同点,都有传下去的意思,动词。不同点,“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

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 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111、屡次与一再:“屡次”强调动作或活动的次数多。“一再”语气比“屡次”重,它强调动作或 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显的次数。

112、罗织与罗致:二者都有搜罗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罗织”指虚构

罪状,陷害无辜的人,贬义,如“罗织罪名”。“罗致”指延聘、搜罗人才,不含贬义,如“罗致 人才”。

113、漫骂与谩骂:二者都指骂,贬义,但骂法有所不同。“漫骂”指乱骂,如“她根本不讲礼,

闭着眼只知道漫骂不止”。“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如“无礼谩骂”。

114、迷漫与弥漫:相同点,都表示充满的意思。不同点,“迷漫”指漫天遍地,茫茫一片,

看不分明,如“大雾迷漫”;“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15、面世与面市:“面世”指问世,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

粉笔公考 编辑 魏总

羊多利于年面世”。“面市”指走向市

场,如“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套住宅,将于年底面市”。 116、陌生与生疏:“陌生”的对象多是没有见过的人或物。“生疏”指的可能是见过的,但长期 不接触了,如业务生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0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