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及其途径-精选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09-12 1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及其途径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它以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健康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终极目的。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这一形式或载体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从而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贡献,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 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实施了1978年方案、1985年方案、1993年方案和1998年方案。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简称“新方案”)。新方案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基本内容、学科建设等又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一要求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提高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四年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其内涵,2004年6月在教育部社政司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众多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当代大学生年轻有为,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敏感,有进取心,但也有涉世不深、思想单纯、政治鉴别力不强等特点,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科学性、实效性的认识,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最终使他们拥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直接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样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近感和兴趣感,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2.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实践是理论内化成为一种信念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学生才能自觉理解、认同、接受科学理论。当代大学生要想服务社会,就需要了解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现状的了解。因此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贡献,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时期,他们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同时又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

取向等方面的选择和考验,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就是在青年中进行的,而且也是由青年来传播的。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将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从而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缺乏制度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研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并保持实效性的有力保证。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度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学时、实践基地、实践经费、实践活动、实践考核。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认识不深刻、模式不确定、实施无规范、机制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达到教学的实际需要,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实践教学缺乏经费投入。经费短缺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授课,它的各种形式都需要有相应的费用做支撑,比如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聘请学校和社会的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等。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成为实施实践教学的直接障碍,从而使实践教学形式、教学设想,

都很难充分有效地落实。

3.实践教学课时缺乏保证。虽然各高校都安排了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但在实际上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说教轻养成的现象。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停留在自发地实践活动这一层面上。表现为开展一些随意的、目的性不明确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缺乏系统的安排,教育目标和内容也没有纳入课程形态。加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束之高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难以保障是制约实践教学开展的又一因素。

4.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不规范。目前,多数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班级学生太多,个别学生的自觉性较差,难以管理与指导,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较为松散,“放羊”现象严重。而且由于实践教学形式老化单调,主题不突出,内容散乱不规范,往往使实践教学形式主义色彩很浓,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中,从而使实践教学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5.实践教学主体以点代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多数高校存在以点代面的问题,如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都是少数学生干部参与,而面向全体学生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地指导。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致使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0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