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的悲剧特色

更新时间:2023-11-09 09: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论文]

论《骆驼祥子》的

悲剧特色

作 者:赵 立 新 指导教师:周 福 岩 完成日期:2007年3月11日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特色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一部悲剧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励着和启发着读者。小说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使很多处境与他相似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对自己的前途更感到渺茫,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甚至一位经常乘坐人力车的富商在看过电影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忍心在乘坐街头到处都是的人力车。作品中一个人力车夫的不幸遭遇,竟然使处境完全不同的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所有人力车夫都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这不是一般的触动,而是使人心灵感到震惊,是对社会现实深刻的反思。正如一位哲人谈到悲剧的美感内涵和作用那样,作品通过“激起怜悯与恐惧”给人们以陶冶和启迪,发人深思。

《骆驼祥子》在思想上、艺术上的魅力和成就,来自它的深沉的悲剧性。本文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小说。

一、祥子与黑暗腐朽社会的抗争

《骆驼祥子》写的是一个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全部故事都紧紧地围绕着这条线索展开。尽管作品的人物较少,情节和场景也较简单,但作者通过自己的构思和描写,赋予这个悲剧以一个重要的特色:在单纯的故事线索中,凝聚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祥子出身乡间,来到北京后感到处处都吸引着他,给了他新的希望,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同它不可分离地连结在一起。然而,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却无情地把他一步步推向灾难。他所遇到的各种人,各种社会势力,如抢走了他用多年血汗换来的新车的逃兵,敲诈他的积蓄的暗探,“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

2

点工钱”①的杨先生、杨太太们以及勾引祥子的无耻下贱的夏太太等等。他们或者明目张胆,或者偷偷摸摸,都不约而同地欺凌和压迫祥子,使他的希望化为泡影,还腐蚀了他的身心。虎妞和他们不同,她对祥子有一定的情谊,虽然多半处于无奈,毕竟还是把自己与祥子拴在一起,最后也是作为车夫的妻子死于大杂院里。可是,对祥子来说,她的出现却是一场更为可怕的灾难。他们谁都没有考虑他本人的意愿就任意支配他、伤害他,有的还可以轻易地置他于死地。而祥子却没有任何权利加以拒绝、反抗,哪怕只是稍做变通。并不是他个人生性逆来顺受,或者真的无能为力,而是象车厂主刘四说的,是他作为“一个臭拉车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作者在小说中感慨万分地写道:“一个拉车的??要立在人间的最底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他的毁灭是真个旧社会造成的悲剧。

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只关心自己的车”,买车是他的信仰和宗教。他对城外的战争、政局的变动漠不关心,在受到意外的打击后,困惑不解的只是“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欺侮人。他把必然的阶级压迫看成偶然的劫难,把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看成个人之间的较量。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辆车上,以为“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沿着这条个人奋斗的幻想之路走下去,在现实面前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三起三落”的折腾使他感觉到“独自一个是顶不住天的”,但他不能从失败中引出正确的教训,更不能认清敌人是谁,反而听天由命,任凭旧社会宰割,甚至像苍蝇在粪坑上取乐一样,跌进堕落的深渊。老舍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祥子悲剧的根源:“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祥子“人”变“兽”的悲剧凝结着老舍对社会历

3

史和民族文化的反思,既揭露了旧社会的弊病,又否定了个人奋斗道路,提出了劳动者怎样摆脱不幸命运的问题。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为了充分揭示这个悲剧的内涵,深刻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小说一再提到在人力车夫中,祥子并非最低下最不幸的,相反,他一度还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渲染了祥子骆驼般坚韧的性格,如最初的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和在各种挫折面前依然执著地所作的努力等等,然后才写出这些都抵抗不了连接不断的“打击”,最终也逃脱不了悲剧性结局。小说也描写了另外一些车夫的不幸经历,如比祥子更为坚韧、情操也高于祥子的老马,艰辛地挣扎了一辈子,始终逃脱不了家破人亡的厄运;又如品质比祥子低下的二强子,靠了卖女儿的钱,神气过一阵子,末了一家老小同样被生活所吞没。作为“臭拉车的”没有一个能够逃脱悲惨的结局。小说还特地塑造了大学教授曹先生这样一位人道主义者。在哪个人吃人的社会里,他让自己的家庭成为“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供给来到此地的人一些清水与食物”。祥子给他家拉车,曾幸运地得到过他的真心实意的关切和帮助,并感到深深的惊异、感激和振奋。但祥子经过一串串的现实生活中的打击,他终于得出最后的结论,却是“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当他一旦有了这样的醒悟,也就放弃了最后的希望与挣扎,更加心灰意冷地滑向堕落的深渊,从此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作者塑造了曹先生这个明显带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正是为了衬托社会的残酷,粉碎某些人对生活可能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像祥子这样压在生活最底层的劳动者,只能是一个谁都可以欺辱,却又是谁都解救不了的悲剧人物。这是生活的真理,也是小说所反映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

4

二、祥子平淡的生活与情感

《骆驼祥子》写的不是英雄的悲剧,而是普通人的生活悲剧。悲剧主人公祥子既不是叱咤风云,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也不是地位显赫、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他从未有过任何崇高伟大的理想和英雄豪迈的行动。他活在世上的目的,不过是想获得一辆人力车,当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过着小人物的安定的日子。他始终是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

与这样的人物和题材相适应,作者在构思和描写这个悲剧时,没有制造什么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没有渲染任何色彩强烈的气氛,也没有只言片语慷慨激昂的议论,而是用冷静严峻的笔墨,一笔一笔地描绘城市底层日常生活的画面,表现挣扎其间的人物思想感情的微妙波动,以一些灰暗的景象显示出人物所遭受的苦难和灾祸。即使写到军阀逃兵抢车、政府暗探勒索,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情节和动作,更没有戏剧性的悬念和高潮,而是无声无息地发生了,又过去了。除加害者和受害者双方,没有惊动任何人,别人知道了也决不会注意和关心这类平淡无奇、到处都有的事情。然而,小说写出了这些够给祥子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悲剧就是这样在进行着。

作者还善于从一般人不留意的场合或者不以为是悲剧的事态中挖掘内在的意蕴。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主动和祥子亲切,后来还不惜嫁给他。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岂不是作为车夫的祥子的意外艳福?但作者却丛冢看出了并且也写出了这种强加于祥子的“爱情”和婚姻,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幸福和喜悦,反而使他陷入说不出的委屈和耻

5

辱,粉碎了他凭着自己诚实的劳动成家立业的生活理想。“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毁灭了”,而且他知道已挣脱不掉这么一个女人的摆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生活的无望。如果说,对于虎妞这种半是诱骗半是委身的纠缠,祥子始终是被动的、厌恶的和痛苦的话,那么,在随后夏太太的勾引面前,他却已经不完全是被动的了,也不再那么感到厌恶和痛苦了,连因此染上病这“平日最怕最可耻的一件事”,现在他也打着哈哈似的泄露给大家了。作者用这样的“艳遇”,突出地表现了曾经洁身自好的祥子在精神上已经堕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在另一方面,小说渲染了祥子在小福子纯真爱情面前的犹豫。小福子过于沉重的家庭拖累——一个醉鬼似的爸爸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都得依赖她生活——使他迟迟不敢接受她的诚挚的奉献。即使当他一度鼓起勇气要与她结合时,盘算的也仍然是“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作者以真实而又残酷的刻画,撕开了生活的窘迫所造成的祥子性格上怯弱、低下自私的一面,从更深的程度上写出了生活把他摧残到何等可悲的地步。

悲剧常常是将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坏给人们看。在真、善、美与假、恶、丑,正义与邪恶的社会冲突中,前者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趋于失败以致毁灭,能够激起人们悲痛愤懑的感情:对于前者的同情或者尊敬,对于后者的憎恨或者唾弃,由此产生悲剧的艺术效果和思想作用。为了加强这样的效果和作用,最早的悲剧理论已经明确提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的主张,②认为“既然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模仿,诗人就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③,要

6

求作家努力突出悲剧人物的美好。这是悲剧创作的一条重要的现实主义原则。《骆驼祥子》正是这样塑造祥子形象的,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形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的很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写祥子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还给主人作为赔偿,表现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子充饥,又倾注着对苦难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深的同情,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然而这个在地狱里都是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间却没有能够始终做成个好人,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吃,他喝,他赌,他嫖,他懒,他狡猾”他占大家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讨厌拉车了,连他的外形也变得肮脏,猥琐了。小说结束时,他已沦落为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了。而在祥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更重要的还是生活态度的改变,他从来不是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是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愿望,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抗和改变低贱处境的努力,最后却安于命运的安排,“将就养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一切的侮辱和损害,而没有任何怨尤,发生在祥子身上的正是由“人”到“牲口”的蜕化。

祥子被剥夺掉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这里,美好的毁灭不是表现为一个

7

品格高尚的英雄的肉体上的毁灭,而是人物高尚品格的丧失殆尽,即精神的毁灭,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了去,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作者并没有象写一般英雄悲剧那样,让主人公为某种追求或信念献身,比如祥子可以由于奋起反抗逃兵、暗探的强夺而遭杀害,也可以跟小福子共同承担生活重担煎熬而死。然而,作者只是让主人公在经受了不断的打击和挫折以后,对生活彻底绝望,不但不再有任何追求和愿望,也完全不知羞耻为何事,甚至不再有什么痛苦了,只是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人世。俗话说:“好死不如歹活。”作者却写出了这“歹活”远比“好死”更使人感到“怜悯与恐惧”,具有更为深沉的悲剧意味。

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反映了文艺创作与社会现实、与平民百姓更为紧密的结合。它虽然没有象英雄悲剧那样起到崇高、悲壮的美感作用,但它却揭示了生活本身的悲剧在广度和深度上,往往可以胜过英雄悲剧。它写的是广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身边的悲剧,是一种隐藏与生活深处的悲剧因素,以人物的平凡性、事件的普通性,构成对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这样的悲剧作品,能够深化广大读者对于生活的认识,而且由于他们感到其中所描写的虽平淡无奇,却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从而激起更多的醒悟和震惊,这样产生的悲剧效果也就可能特别强烈,特别持久。

8

三、祥子的性格悲剧剖析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性格悲剧。这是我们阅读这部小说时,应该注意的另一个特色。酿成祥子的悲剧,除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剥削等外在的原因外,还有他本身性格上的内在原因。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在于控诉制造悲剧的旧社会,同时还揭露了祥子身上的弱点。

祥子并不只是一般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他来自于农村,长期的农村生活塑造了他的性格特点。他身体健壮,不善言谈,有着纯朴农民勤快朴实的一面,也有传统农民狭隘、保守、谨小慎微的一面。这些都是造成他悲剧结局的一个方面。他的外形、生活习惯、精神气质,无不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他来自乡间的特点。即使在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中,例如喜欢蹲着跟人讲话,和“觉得满世界带着老婆逛是件可羞的事”之类,也都表现出典型的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小说一再提到他不同于一般的车夫,没有如车夫的“辙儿”,比如不会象别的车夫那样撒野耍奸,正是因为他保持着在乡间形成的拘谨忠厚的气质。他和很有心计、八面玲珑的高妈一起在曹宅帮佣,同属城市个体劳动者,但两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却处处形成明显的对比,其原因就在于祥子有强烈的农民意识,又缺少高妈那样的城市生活的磨练。所以,《骆驼祥子》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正直青年堕落成为所谓的“坏嘎嘎”的城市无赖的悲剧。这个因为农村无法存身而到城市另找生路的劳动者,被城市更加无情、也更加迅速地毁灭了。在他的身上,做一个独立劳动者的人生追求破灭的同时,他的纯洁美好的农民品格也已经丧失了。祥子这种典型的特征,也构成了

9

这场悲剧的主要线索。

30年代上半期,随着破产农民大批涌向城市求生的社会现象日趋普遍,不少作家都以此作为创作题材。他们或者着重描写这些人物在农村的不幸,把奔向城市作为作品的结尾;或者描写他们来到城市后不久,同样投靠无门,失望而归。《骆驼祥子》则以全部笔墨叙述他们来到城市以后的痛苦遭遇,以他们被新的生活所吞噬而告终,在艺术上完成了对这个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悲剧的反映。

抓住以上特点,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事情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惶恐和苦恼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去诉诉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农村那片小天地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比较落后,诚然会有狭隘、保守以及由于自顾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冷漠弱点,但是,作为劳动人民,毕竟还是有善良、热心助人的一面,尤其是对待处境与自己相似的劳动者,祥子不就帮助过老马祖孙俩吗?老舍在另一部作品中还曾经这样形容大杂院里的穷哥们儿的融洽关系:“他们彼此之间非常的像朋友??真有困难,大家不肯袖手旁观,他们有义气。”问题在于:祥子一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再也不愿与之发生什么联系了;一方面又没有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社会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求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高妈的那些建议对他来说都是格格不入的。这样,他才会感到如此孤单,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才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这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年劳动者在哪儿都找不到一个立身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0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