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重点,要点,简

更新时间:2024-04-03 0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P39)

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P46)

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P98) 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P102) 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

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P120)

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P120)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一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

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 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

利己主义 情感 敬慕 社会静力学 人性结构 活动 利他主义 崇敬 (横向、社会秩序论) 才智 仁爱

社会性结构:强调宗教在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4.社会学

(孔德) 军事阶段:智力的神学阶段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变迁与进步历史

社会动力学 过渡阶段:智利的形而上学阶段 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 工业阶段:智利的实证阶段 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

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

第二节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蕴含明显的接收功能主义的系统论思想 1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 社会进化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

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

(纵向、社会变迁论)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

定义 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 特征 其次,社会事实对于个人具有约束能力 2.社会事实 最后,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

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

类型 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解剖学)事实 (一) 观察社会事实 准 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 原则——把社会事 对研究对象进行做作定义

实作为“物”考察 则 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

标 (二)区分正常现象 志 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普遍性 3. 方法论原则 标准: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 单环节社会

(三)划分社 会类型的准则 类型 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

(四)解释社 会事实的原则 对社会实施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 4.寻找社会事 分析 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实的原因、其功能的方法 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 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

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 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

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

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 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 基础: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 6. 机械团结 精神基础:集体意识 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

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7. 有机团结 物质基础:社会分工 法律特征:恢复性

8. 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 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

10.社会分工 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

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

变态分工:社会整合的负影响 人口增加 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

根本 原因 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

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

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

第三节 自杀论

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 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

原因: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 分析方法:集体意识和社会组织两方面入手 利他型自杀:原因:社会组织高度距合计社会整合能力过强 3.由社会原因导 动乱型自杀 原因:绝望的生无可恋 致的自杀类型 (示范性自杀) 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 宿命型自杀:原因: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几个人无法忍受 “过多的限制”所造成(压力过大)

4. 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具体来说,利己型自杀和示范性自杀率与社会整合程度成反比,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率与社会整合成正比

5.涂认为,自杀现象和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反常状态的反映

6.涂认为,预防自杀的措施中,镇压手段和教育预防利己型自杀效果有限;而加强集体意识(职业团体)的统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保护之下,预防利己型自杀更有效

7.涂对自杀的分析揭示了自杀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本质,推动了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利己型自杀

15.对西美尔的历史评价:西美尔一方面不否认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发展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 本章小结

1.西美尔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2.西将数量分析引入社会学

3.他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货币的社会学分析,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社会学理论对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理解力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关于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困境是其理论的起点 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1.韦伯的社会学也叫做“理解社会学”,他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务 3.韦伯认为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只有理解和说明

4.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为两类: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是什么”“干什么”)和解释性理解(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为什么”) 5.韦伯认识到了解释性理解方法的局限性和因果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因果多元论

6.韦伯思想脉络: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行动着的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 其意义可以理解,但更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具有价值 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联系,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

7.韦伯将上面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两个命题。主观恰当性是表示对行动着的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地认识程度。因果恰当性是指在从主观观点出发所作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出发所作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

8.韦伯的方法论观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

9.韦伯认为,客观可能性和因果恰当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果恰当性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没有客观可能性,因果分析就没有着落,社会学的研究也就没有意义

10.韦伯通过对主观恰当性、因果恰当性和客观可能性理论的构建,在认识论上提倡因果多元论,是社会科学摆脱线性单一的因果关系框架,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区别开 11.韦伯理解社会学中有实证倾向和科学信念 三、价值中立

12.价值中立的对立面:价值判断

13.韦伯的价值中立乃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而不是学术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 14.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就是对个别社会现象蕴含的文化意义作出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四、理想类型

15.对理想类型的理解: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他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出来的。“理想”的意思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是价值中立的。因此才保证的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第二,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不是一种概念游戏,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

16.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理想类型也许不只一个,但解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对具体社会想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第二节 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

1.社会行动的本质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

2.判定一行动是不是社会行动,要看这个行动是不是“针对他人”有没有“主观意义” 目的合理性行动(工具和理性或目的-工具和理性) 价值合理性行动:对终极价值的信仰就是行动者的目的 3.社会行动的分类 情感行动:受感情和情绪的支配,没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传统行动:依据“习惯如此,历来如此”,有稳定性,可预见性 注:工具和理性行动具有最高程度的和理性。因为行动者对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都有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4. 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5.韦伯在论述社会行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结构:“共同体化”(可以建立在任何方式的情绪或感情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和“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 二、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6. 前述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可分为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两类,理性行动又包括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任何现实的行动既有理性成份,又有非理性成份。即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现实行动,而是同一现实行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7.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实质合理性)是韦伯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对社会行动作的区分。

8.在研究竞技运动时,韦伯又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势和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形式和理性行动的唯一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它都是独立于其它价值的,即价值中立。实质合理性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建立在“解放全人类”等外在的道德理想上的。两者的对立在经济上表现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对立,在社会型态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价值追求上表现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因此现在为名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以归纳为目的和理性与价值和理性的紧张对立

9.韦认为,目的和理性或形式合理形式社会历史的运动方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合法统治与科层制 一、合法统治的理想类型

1.韦采用理想类型者已分析工具对现实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韦伯将实际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三类型: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3.传统型统治是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上的(前现代社会) 缺乏按照事物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 缺乏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

4.传统型统治特征 没有自由的契约和相应的规定,用以确定官员的任免与晋升 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

官员没有笃定的薪金和用货币支付的薪金 5.传统型统治的种类:老人政治 原始家长制 世袭制 封建制

6.魅力型统治是与传统型统治,尤其是家长制和世袭制截然相反的同志类型。它建立在对具有超凡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之上

1领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认可取决于被统治者,而且这种认可要经 受实际考验。先天具有魅力并不能成为统治合法化的原因 2领袖人物的魅力要经受持久的考验 7.魅力型统治特点 3魅力型统治的统治团体是一种感情共同体 4魅力型统治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典型政权,反对传统的或合理的经济行为 5在受传统约束的时代,魅力是巨大的革命力量

8.韦伯指出,魅力型统治所确立的社会关系是短暂的,若要延续则必然走向传统化和理性化,即“魅力的平凡化”。魅力平凡化的结果是魅力型统治转向传统型统治或法理型统治,或者二者的混合形式

9.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成为法理型统治,他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

10.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借助于科层制所进行的统治是最纯粹的法理型统治,也是他认为的人类组织的合理形式,而且是未来社会和组织中统治形式的合理发展方向

1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 2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 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3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 11.法理型统治特点 4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

5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产生资源完全分开 6在理想情况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的私人占有 7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 二、科层制

12.韦伯认为科层制已近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行动之中,并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

13.韦伯认为,科层制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统治,这是它所固有的特别合理的基本性质 14.韦伯认为,科层制所具有的集权的特征,并不妨碍民主精神的孕育

第四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1.韦伯认为,范西近代资本主义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形态,二是观念形态。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分析的重点是观念形态及宗教伦理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韦伯是在论述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区别中来把握资本主义精神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其次表现在企业家身上 本章小结

1.韦伯认为社会学应当是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这种解释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社会学

2.韦伯认为,理解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体验)的;因果说明不是探求事物的普遍规律而是揭示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因果关系

3.为了保持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韦伯提出了“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的方法论原则

4.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试图综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 5.韦伯理论体系的缺陷:其研究是纯粹的理论逻辑是的探讨,经验研究做得不够 6.自韦伯之后,社会学理论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行动理论。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指向他人的,他将社会行动分为几种理想类型进行研究。其后帕森斯大力扩展了行动理论并将其作为构建巨型理论的基石。由此,行动理论就成为了社会学家的核心理论,而且各种行动理论对社会行动做出了互不相同甚至是互相对抗的基本假设,发展了不同理论传统的社会学,如理性行动理论与符号互动论。布迪厄的行动理论有着极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日常实践的关注,他因之称这种理论为实践理论

第七章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功能主义又叫“结构功能主义” 第一节 理论来源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1.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对比。

2.孔德:家庭—细胞,阶级(喀斯特)—专门组织,城市和社区—实际器官 3.斯宾塞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特征,初步提出了功能先决条件的思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

5.涂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6.涂所倡导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观点,对社会秩序、整合和稳定的重视,以及对结构分析的强调,都对现代功能主义又直接影响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7.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

8. 拉德还突出强调了社会结构概念,指制度化的角色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配置 9. 拉德克利夫-布朗还指出了以前的功能分析所存在的“目的论”倾向,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10.马林诺夫斯基勾勒出了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基本轮廓,他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

11.马林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12.总之,功能主义者把文化或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一、社会行动理论

1.帕森斯早期受韦伯的影响较大,特别重视社会行动概念,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唯意志的行动论”,此书被看作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对社会学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帕森斯认为社会秩序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依赖于被行动者内化了的规范或规则,后者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

2.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 行动者

目的 行动的条件:不可控,难改变 3.单元行动 情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 手段:可控

规范限定: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制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范畴是最基本的 行动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 4.帕行动理论的推论 在特殊意义上,行动是主观的

尽管行动的情景涉及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等,但其具体内容不研究 5.帕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来自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三种方法论传统的批判与综合

6.帕倡导的是一种主观性和选择性的社会行动概念。 二、社会系统论与功能分析模式

7.帕《社会系统》为代表,形成了他的具有系统论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

8.《社会系统》以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说明了行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他所探讨的不是社会的性质,而是社会学的性质

9.帕侧重于分析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他是用角色互动的制度化来说明社会系统的概念

10.帕认为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构,制度化了的角色构成了社会系统,即社会系统是指在一定情景下相互互动的个体所构成的一类系统。帕森斯在这里特别强调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社会地位对角色行为的决定性。因此又将其理论观点称为

“规范功能主义”

三、模式变项

1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12.模式变项说明的是行动者价值取向的类型与特征,是指行动者在确立情景意义之前,和在他能够根据情景采取行动之前,所作的选择。要么前者,要么后者,他们是对立的选择面

13.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体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14.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四、AGIL功能分析模型

15.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其独特的功能分析模型,该模型前期称为“机械均衡”模型,后期为“必要条件”模型

16.帕森斯侧重说明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第一,由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第二,体系内各部分共同维持以抗拒外来的压力。帕森斯根据对行动系统的 “四分法”,建立AGIL功能分析框架,强调体统的“必要条件”

帕森斯的功能概念是与系统概念相对应的。他把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以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四类系统对应着各种功能,简称AGIL

社会系统——整合功能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 17.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功能

18.上述就是系统的功能问题,称作四个功能分析范式。即系统是分层次的,因而功能也是分层次的

19.帕森斯的这种系统与功能“四分法”,达到可以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小到可以解释某一制度

20.帕森斯还提出,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均衡构成人类社会的正常状态,而冲突即使存在,也被认为是一种反常因素

21.帕森斯认为,是集体目标和社会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促使和引导个人进入社会系统。个人通过集体目标的内在化而被社会化,社会秩序由此得到加强

22.帕森斯的这种观点主张行动者个人通价值观念之间有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关系,规范的内在化仅仅是习惯的形成,是服从状态。所以帕森斯后来不是从行动这个体的角度说明行动系统而是从角色、互动的制度化模式分析行动系统 五、新社会进化论

23.帕森斯把“结构”和“过程”看作是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 24.帕森斯是运用它的独特的系统理论去解释人类社会及其进化的 25.帕森斯从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角度出发说明社会变迁问题

26. 帕森斯用“紧张”概念解释社会系统内部的失调,紧张的结果常常会产生偏差行为,这需要有效的社会控制加以校正。紧张、偏差行为、社会控制的结果自然而然构成系统的变迁 帕森斯提出了

分化:结构单一、功能多样的子系统 结构复杂、功能单一 的多个子系统 适应力提高:分化的结果

27. 社会进化的四个 包容:以个人地位背景为标准的传统社会组织加以扩大,以接 范例或特征 纳各种各样的人群,是解决分化和适应能力提高带来的 新的整合问题的途径

价值普遍化:社会对新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给予合法化 28.帕森斯认为,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否稳定均衡,将依赖于社会是否发展出一套新的价值系统,承认并容纳所有新单位

29.帕森斯将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中间阶段、现代阶段 30.中间社会的最大特征是语言文字的使用

31.功能主义观点的提出,使社会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突破,并且开始重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结合,从而使社会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阶段。然而,帕森斯的理论由于高度抽象概括,被称为华而不实的“大理论”

第三节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默顿语帕森斯共称为功能主义论的“巨子”,但他们的思想风格迥异,帕森斯的理论高度抽象著称,并追求建立统一的“大理论”,默顿的研究强调经验是在性,倡导“中层理论”。因此默顿被称为“经验功能主义者”,理论观点已被人们接受 2.默顿的社会学研究已经验性和多样性著称

社会学理论:默顿提出了“社会学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 重视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 他强调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了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 他强调结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强制作用,总结出了社会学 结构分析的基本程序。他提出了大量已被广泛接受的社会 3.默顿社会学研究成就 学术语。他一贯强调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

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创始人,倡导把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 独立学科而加以研究,并确立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问题 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开拓了社会学的应用研究领域,发展了 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形成“哥伦比亚学派” 一、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4.默顿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它的方法论方面,尤其以“中层理论”观点

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

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高一层,如 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都属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 5.中层理论特点 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中层理论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 中层理论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

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6.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要有所发展,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体化的理论,接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7.默顿主张必须重视科学研究的阶段性和知识的积累性。这一主张有两层基本含义:

第一,理论研究离不开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室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第二,经验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经验研究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默顿这一方法论观点,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指明了方向 二、功能分析范式

8.功能主义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法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9.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10.默顿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三、结构分析范式

11.默顿始终把社会结构“置于社会学分析的焦点上”,因此它又被称作“结构分析学家” 12.默顿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3.默顿划分了三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接受(+)、拒绝(-)、拒绝并代之以新的目标和标准(士)

社会结构与行为类型见表7-2 KB P187

14.默顿试图说明,一定的社会行动类型纵欲社会结构相关联

15.默顿的社会结构官对社会学理论有如下的发展:第一,承认结构总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第二,重视社会结构的动态分析,认为构成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之间的紧张、矛盾和分化是导致其变迁的主要原因。第三,推动了社会学分析的经验化。第四,倡导理论的多元化

16.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见KB P188 四、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17.默顿是第一个明确地运用社会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制度的社会学家,他开拓了科学社会学者以研究领域,故被尊为“科学社会学之父”

18.默的研究属功能主义观点,即把科学看作一种社会制度,认为科学目标是扩展“被验证了的知识”,对这制度中的成员—科学家来说,行为受“价值”或“规范”的调节

普遍主义:评价科学研究成果或事业得标准是普遍的

公有主义: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是公有财产 19.构成科学的 无私利性: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应是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精神气质的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对任何理论或假说都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考察 制度规则 既不轻信,也不无端否定 本章小结

1.功能主义兴盛于20世纪50-60年代,

2.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抽象性著称,默顿的功能主义已经言行著称;帕森斯主张建立“大理论”,而默顿主张首先发展“中层理论” 3.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

4.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功能主义的创造人,他建立社会学的一个思路就是借用生物学中的概念和术语;斯宾塞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了这种类比,使之系统化;涂尔干强调社会分析中的整体论原则,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的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和必要条件的部分,发展了功能主义;帕森斯使功能主义达到了其最高峰,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即视为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四种基本的功能先决条件:适应、目标获取、整合和模式维持

第八章 社会冲突论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常态,并且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的功夫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冲突论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1.马克思、韦伯、西美尔对现代冲突论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注重阶级冲突和暴力革命,西美尔注重各类型的社会冲突,尤其是比较缓和的冲突。韦伯是从多维度的社会不平等来说明社会冲突的起源,并且强调了社会流动率,领袖人物和组织同样是社会冲突的关键因素

2.与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不同,米尔斯则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位置 3.米尔斯的冲突论明显地受到了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他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

4.米尔斯借用韦伯的经济、权力和声望三位一体的模式,但米尔斯重视的是权力结构,而非经济和声望

5.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

6.传统的冲突理论的主要特征:第一,他们仅是关于冲突的理论,而不是关于社会的全面的理论;第二,他们侧重于宏观分析,忽视了微观社会现象;第三,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性

第二节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二、达伦多夫的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1.达伦多夫从马克思的冲突思想中接受了阶级观点、辩证的观点和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的一系列观点

2.达伦多夫队马克斯的社会冲突理想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他认为阶级划分的关键因素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是根据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达伦多夫用“权威关系”取代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这种观点是从韦伯的分层标准得到的启发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社会观

3.达伦多夫认为,事实上的社会具有两幅面孔,一方面是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它的冲突性。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具有辩证的性质,他不仅认为社会有统一的一面,也认为社会有变化的一面,而且尤为重视社会成员的对立所引发的社会变迁

4. 达伦多夫认为功能主义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功能主义的观点由社会学家主观的想象出来的,而达伦多夫主张从功能主义的反面去研究社会和建立社会学理论

5.达伦多夫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并不是彻底的否定,而只是强调它的片面性,同时他也阐明自己的冲突论同样是一种具体的理论、片面的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理论 四、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

6.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任务就是从特定的社会结构推导出冲突来

7.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

8.达伦多夫认为,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

9.达伦多夫用“准群体”和“显群体”两个概念来阐述社会冲突的条件。“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并组织起来追求这种利益,这是准群体变成了显群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10.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解冲突

社团的重叠程度:重叠程度越高,冲突的强度越大

权威关系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度:权威地位同其他方面的社会经 11.影响社会冲 济地位相关程度越低,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越底 突强度因素 社会流动性程度:社会和团体不为人们的向上流动提供任何几会。 冲突的激烈程度就会增加

社会经济剥夺情况: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相对的,暴力冲突 12. 影响社会冲 就不可能发生,相反剥夺是绝对的,阶级冲突就可能以暴力形式 突烈度因素 冲突的调节:即冲突的控制方式,统治者只有明确的承认冲突利益的存在, 并为被统治阶级提供表达和协商的机会和途径,暴力冲突会减少 13.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 三种变迁类型 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

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根本性:社会变迁的程度,关联阶级斗争的强度 14.度量社会变迁的尺度 突发性:社会变迁的速度,关联阶级斗争的烈度 15.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的基本观念: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调节则维护者现存的社会结构。达伦多夫赞成冲突的调节,反对掩盖冲突 五、对辩证冲突论评价

他有力的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

他的冲突理论使人们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一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16.积极意义 他对一般社会冲突的精细分析以及对冲突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了解当代西方 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策略,对于其他国家研究和解决本国内部的矛盾 和冲突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7.从根本上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仍然是一个不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抽象吸收,具体否定,抽调了生产资料占有权,又不以财产剥削关系为阶级划分的基础。达伦多夫反对掩盖冲突,可是他却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18.达伦多夫将各种社会冲突的原因一律归结为权威关系,将社会变迁统视为权威结构的变迁,在理论上是武断的、片面的、有欠严谨

第三节 科塞的冲突理论

1.科塞探索把冲突论与功能主义相结合,他指出了社会冲突的根源,详细的分析了社会冲突的重要类型,充分地证明了社会冲突的功能 二、科塞的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联系

2.科塞的冲突论主要是从西美尔的冲突思想出发并加以扩展而形成的,他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冲突如何维持和重建社会系统的整合与适应环境的变化上 物质性原因: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 3.社会冲突的根源 非物质性原因:价值观不一致 四、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

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的为手段的冲突,达到手段为目的 产生某种后果 4.现实性冲突与 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 非现实性冲突 冲突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言 注:两种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是交叉着、混合着

5.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地对感情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如夫妻间的冲突。当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攻击性和敌对性

内群冲突:激烈程度与成员的人格投入有关,积极热情参加群体生 6. 内群冲突与 活的成员,对群体中“叛徒”会采取更多的爆烈式反映 外群冲突 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贩运那个有时比变革者更充满敌意 外群冲突: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小群体,一般使外部冲突更为激烈 7.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冬季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冬季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在意识形态下的冲突,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运动客观化,将利益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使冲突得到了加深和强化。科赛还认为,意识形态下对立的双方追求统一目标时,冲突的双方可能有了统一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 五、社会冲突的功能

8.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若群体成员以全部人格投入冲突且冲突被压制,群体可能解体;若群体成员以部分人格的参与冲突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功能

9.外群体冲突的功能:a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冲突在松散结构和开放社会中发生,有助于现存的规范获得新生,或者推动新规范的产生,通过创新和改进规范保证自己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B助长了各种不同募得的结合和联盟的相互交叉往来,构造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10.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11.科塞队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作了严格的区分是为了说明现实性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促进因素,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科塞甚至认为暴力冲突对社会变迁也有积极功能 六、对科塞理论的评价

12.科塞的冲突论是对功能主义的扬弃和补充,从内容上看,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系统、社会整合、正功能、反功能等等,卡塞都接受下来。从方法论上说,他把理论勾践在这样的假设上:社会结构依靠自身而生存,社会结构制约着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13.科塞用历史和当代的大量事实证明,社会冲突不仅是社会的普遍想象,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正功能 本章小结

1.社会冲突论发端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先驱米尔斯,以韦伯的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权力精英论”,对美国当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冲突进行了分析

2.达伦多夫抽象地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结合韦伯的权威和社会分层理论,构建了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辩证冲突论,对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 3.科塞将他的冲突论全面地建立在西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之上,他关于社会安全阀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九章 社会交换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将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

2.社会交换理论特征:第一,直接借用了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交换概念并将其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当中。第二,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混合体。第三,他把社会交换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表达

3.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理解,一般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社会结构交换论。爱默森把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一般称之为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社会交换理论是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认为人的一切互动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满足而发生的交换

第二节 霍曼斯德行为主义交换论 一、对功能论的批评

1.首先,功能理论缺乏理解力,没有提出一种作为解释的功能理论,功能主义的理论虽然对客观现实进行了描述,但这却不能对结构的发展作出充分的解释

2.其次,功能主义忽视了对社会中人的研究,功能主义代表了一种纯粹的社会学,一种和社会心理学相对立的社会学,但是它忽视了社会中作为行动着的人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

3.在构建新的理论过程中,霍曼斯强调了心理学对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认为,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都是心理学的解释

4.在基本概念中,报酬是最核心的,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三、基本命题

5.成功命题:如果一个人曾经成功地获得一种报酬或避免一种惩罚,他就倾向于重复这种行动

6.刺激命题:涉及以往的行动经验与现在的行动情景之间的联系。如果现在产生刺激的行动情景与曾经取得成功的行动情景相似,就会重复以往行动。他强调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曾给他带来报酬的行动

7.价值命题:涉及的是行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强调以个人在若干能带来报酬或逃避惩罚的行动结果中,总是选择价值最大的行动

8.剥夺—满足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此类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该报酬对他来说,价值就会下降,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也不会高。即剥夺越小,价值越小,满足感越小;剥夺越大,价值越大,满足感越大

9.攻击—赞同命题:是关于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会导致赞同性行动,消极情感会导致攻击性行动

10.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有时对他们的限定。人是一个会合里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由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打。即行动=价值(可能性)

11.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他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

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境的制约;价值命题之处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由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 四、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问题

12.霍曼斯用最小利益原则来解释权力和权威的起源,即在持续的社会情景中,得到最小利益的人最有可能为合作指定条件

13.霍曼斯认为,由于一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为他人继续的特殊资源,因而被给予较高的地位,社会分层体系由此形成,在人们的地位排列中,霍曼斯认为应依据分配公平性原则。在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投资成正比,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利润与付出的投资成正比

14.公平性的标准:一是行动着的过去经验,而是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 五、霍曼斯理论的评价

15.霍曼斯德社会交换理论把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理性提到重要分析地位,对于克服结构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这一不足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心理还原主义:霍曼斯氏典型的心理还原主义者,他断言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 都可以返回到人类的心理中获得解释

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很少能认识到人不同于动物的性质,将人的 行为反应方式完全看成是一种动物式的“刺激—反应”方式。动物的 行为完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人的行为是通过意识调 结合控制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人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决定的 16.理论不足 把人的行为都看作是一种理性行为:把经济学中“经纪人”的假设引入社会学,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很多行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一些非理性的偏 号和习惯所决定的

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霍把世界看成一个趋于平等交换的系统,强调 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和维持该原则的必要性。他没认识到,不公平交 换也是社会交换一种形式,不公平交换才是社会分化、权力产生的原因 17.霍曼斯德社会交换理论是基于个人层次上的,对于初级群体中的某些行为,它可以做出一定的解释,但对于宏观社会中的种种重大问题,如社会制度的产生、变迁等,就缺乏解释力

第三节 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一、布劳交换理论的重点

1.布劳的交换理论的重点是社会结构的交换基础,是探讨基本交换过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社会结构优势怎样制约着交换过程。因此,布劳的交换理论被称为结构交换理论

2.布劳的理论是综合了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和霍曼斯的微观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学分析是布劳的理论起点 二、关于社会交换

2.布劳的社会交换定义:当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3.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仅仅指行动者与那些他们期待能给自己的行动以适当回报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布劳的交换概念比霍曼斯要狭窄的多

4.布劳在构建其社会交换理论的过程中,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研究成果。他认为,社会交换领域中也会呈现经纪人理性选择的特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也适用于社会交换领域

5.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区别:首先,经济交换是根据名位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而是会交换不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其次,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而社会交换则会。第三,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而从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明确的价格,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6.布劳认为,社会交换过程中人们的选择更多地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而最基本的规范就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但在现实的社会交换中要做到完全遵守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定意义上,不公平交换才是社会分化、权力产生的原因 三、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7.布劳把爱默森考察“权力—依赖”关系的框架作为分析群体内部权力不平衡的基础 8.布劳的交换过程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四个阶段。首先,在基本的交换关系中,人们是由相互的需要和满足权威相互吸引的。其次,这样的交换很容易法正成为一种竞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要显示自己能提供的报酬,从而给对方造成印象,而自己又可从中获得更获得报酬。第三,这种竞争形成分层系统,在分

层系统中,个人以他们所以能够有的稀有资源为基础开始分化。第四,权力既可以是分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的,权威是以合法性价值为基础的,这种价值是具有整体效应的群体和组织能够不依赖于亲密的面对面接触而进行活动,人与人的关系逐步实现制度化

四、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9.布劳队宏观社会结构的交换更感兴趣,他认为,宏观结构的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布劳对宏观结构进行分析时,十分强调共同价值的地位

10.群体交换过程与个人交换过程具有一致性,首先,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其次,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过程。第三,人际交换中的公平性原则同样适用于群体间的交换

11.布劳认为,在微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直接的,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因此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共同价值

12.布劳运用他的社会价值分类观点,对社会制度进行了分类:为了保持个别性价值长存,社会需要整合制度,如亲属制度和宗教制度;为了保持普遍主义价值长存,社会需要生产和分配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分层制度;为了使社会在追求社会目标时动员资源和协调努力,社会需要政治制度 五、布劳理论特征

反对霍曼斯的心理还原立场

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 13.理论特征 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对抗和重组过程,从而把社会 变迁的分析引入社会交换理论

14.布劳虽然看到了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的存在,但它不可能发现产生他们的真正原因和消除他们的有效途径

15.布劳把权力和压迫看作是社会的现象,他超越了传统的静态功能理论的局限性 16.布劳的分析不仅仅是微观的,也不仅仅是宏观的,他既关心微观的社会,也关心宏观的社会。他力图证明怎样才能把某些基本的原则及应用与微观,也应用于宏观

第四节 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一、爱默森对社会交换理论的改进

1.爱默森成功地把网络分析技术运用于社会交换分析,用严谨的理论结构和概念讨论社会交换过程的形态

2.爱默森把交换理论与网络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成熟的交换理论,分析社会网络中的不平等与权力

3.爱默森认为,交换理论应注重的不是个体,而是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形态 二、基本概念

一个行动者注意到交换机会的存在 4.爱默森的交换关系的步骤 主动交换

交换行为是相互有利的来往 三、结构、网络与交换

5.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一个A对应多个B。是垄断、不均衡的交换关系,当有另外一个A存在或B之间能够同往来则此结构趋于改变

6.分工是交换关系:每个B所提供给A的报酬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A的交换形式也不同,这就降低了A的权力优势并确立一种新的网络形式

7.社会圈:A之间的交换。交换关系是同类物的交换,交换关系是封闭的,分为圈型和网状

8.分层网络式交换:A之间交换,有层次之分。这种交换关系可用来解释社会阶级的形成及其结构

9.中心网络交换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点(行动者)是中心,它连接很多点(行动者),处于某些点之间,或者接近某些点

10.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理论不仅能应用于小型单位的分析上,而且也能解释大型复杂的社会结构,并且回避了微观和宏观的关系问题

本章小结

1.布劳和爱默森将社会交换理论系统的应用在实际研究上,交换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交换关系的普遍性,认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体现这种交换关系

2.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是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前提的,这种假定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基础经济学。霍曼斯坚持主张,个人层次的命题对于理解社会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3.布劳的交换理论反映了一种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的努力,在微观层次上,布劳把交换过程描述为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四个阶段;在宏观层次上,布劳强调共同的价值规范出现的重要性

4.爱默森将网络分析基础应用于交换理论,把分析的触角伸向交换关系的形式,而不是个体行动这本身,从而消除了概念含混不清以及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的间断性

第十章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理论受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共同影响,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尤其是美国本身的实用主义传统中去,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也是符号互动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1.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库利的“镜中我”、杜威的实用主义等相关概念被米德综合成一体的理论体系。

2.米德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保留下来

3.米德从这两个假设出发,认为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 一、心智

4.米德认识到人类心智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5.常规姿态:当一种姿态在他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的反应时,它才获得了社会意义

6.米德认为,一个有机体具有有“心智”是指,当一个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油漆是语言)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并想象性预言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二、自我

7.自我是指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

8.这种在互动中将自身想象为被评价的客体的能力,是与心智过程紧密相连的 9.米德指出自我的发展具有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阶段 三、社会

10.米德认为是由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制度与结构

11.在心智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意义与态度,对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12.米德不仅把心智与自我看成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智与自我看成是社会动荡不定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3.米德认为,心智的调试功能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像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 14.米德认为,社会也能通过心智和自我概念表征那些过程来改变和重新建构,变迁往往

是难以预测的,不管是社会变迁还是社会维持,都是通过心智和自我的过程来实现的 15.米德过分关注符号的作用,把所有的互动都看作是由符号这个中介决定的,否定了社会生活的客观作用

第二节 布鲁默与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1.布鲁默着重于互动过程与解释过程,注意意义发展与改变的方式

2.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行动充满了解释和意义,布鲁默认为在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即:刺激—解释—反应 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布鲁默认为人类在理解有意义的行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意识, 3. 符号互动论的 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三大基本前提 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意义是被创造出来的而非实物所 固有的,它是不固定的东西

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 三、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4.布鲁默强调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人所处的情境

5.布鲁默关于他结构的独到见解强调两点:第一,有些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第二,他所谓的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6.布鲁默并未否定结构的存在,而是反对过分看重结构性的事物对决定人的行动的重要意义

7.布鲁默人为,唯有符号互动论才有办法来处理这类情绪化或带有敌意关系的情境,情境越是无结构,则符号互动论的分析越是有注意理解这类无结构的情境 8.布鲁默使用了“共同行动”的概念来代替米德的“社会行动”概念

9.布鲁默认为,不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是在人们互动中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才得以构造而成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10.理论建构的方法:对于经验世界的认识,只有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群体才能获得

11.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从何处能发现某类现象的线索和暗示 12.归纳法:一般性命题是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的 13.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两种方法。

14.定性分析:符号互动社会学家在研究活动中主要采用定性而非定量分析方法,他们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和检验都是纯粹的定性分析 15.布鲁默继承和发扬了米德的思想,提出了“符号互动”这一名称,并建立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框架,同时他还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方法。但是布鲁默过分抛弃了社会结构的概念,这样从个体的符号互动中归纳出来的论断很难用于解释复杂的社会模式,如分层、群体冲突、科层制等问题

16.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为过程互动论,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为结构互动论,他们都认同社会学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

第三节 戈夫曼的拟戏剧理论

1.戈夫曼与布鲁默的方法论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都强调个人内部对话的反思着的社会的“我”,都重视符号在人际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主观主义与形式化倾向。但戈夫曼着重分析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获得社会效果及其策略

2.戈夫曼理论被称为“拟戏剧”,关于自我表演的思想在戈夫曼的拟戏剧论中占据核心地位

一、戏剧分析

3.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

4.在前台,人所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了的自我,而在后台,人们所表现的则是自我中的自发的、最本质的那些部分

5.戈夫曼认为,社会学家要观察人是如何从后台转变到前台的

6.戈夫曼强调剧组与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无关,而与维持相关的情境定义的互动有关 二、印象管理

7.戈夫曼的拟戏剧互动理论实质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即是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

8.理想化表演: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所有社会事件与社会行动都有理想化形象的成分

9.神秘化表演:借助自己与观众之间制造“社会距离”,演员可以在观众中造成一个令人敬畏的印象,还可以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神秘化是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

10.补救表演:对表演不协调的补救措施

11.戈夫曼关注个体在情境中的实际行为,通过对个体在情境中的即刻投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社会期望得以实现的微观机制

本章小结

关注人的主观(自我)因素,强调人即使客体又是主体(即自我的双重性) 1.符号互动论特征 注重社会微观层次的研究,强调人的特殊性,注重个人间的互动过程 重视对实际生活和互动的过程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理论 过分侧重于个人的、个别的因素,忽视乃至否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作用 从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命题、方法论原则以及所从事的经验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看,尚未见到一这一理论为指导研究充实大型的、总体的社会现象取 2. 符号互动理 得显著成功的例证

论的局限性 符号互动论强调主观意义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在方法论上则重视研究这个人 的感觉、直觉,有只相信某种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倾向 3.符号互动论目前只能通过给予研究者在宏观社会情境中分析微观过程的框架和测量工具来为宏观分析提供一种补充

第十一章 现象社会学 第一节 现象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1.现象社会学是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是对自然主义社会学的“现象学批判” 2.现象社会学主张社会学应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他关注社会现象的象征意义,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

3.想象社会学主张,对社会学来说,日常经验的实在才是最重要的,应当对传统社会学认为的“事实”、“实在”加以“悬置”

4.韦伯的影响:韦伯为社会科学所设定的公理—价值中立,以及方法论个体主义立场和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理想类型才能把握的方法路径和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社会行动

二、胡塞尔的影响

3.自然态度对胡塞尔来说是障碍限制,舒茨则主张它是现象社会学探讨的基本主题 4.胡塞尔所以只得科学,乃是以严谨的、系统的和批判的哲学。如果以此种方式而运用科学,现象学家将能获得对意识之基本结构的最高绝对有效的知识。

5.胡塞尔科学取向对当代现象学社会学影响:第一,大多数的现代现象学社会学家,继续尽量避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他们叫偏爱于对意义的本质与组成的严谨的、系统地反省思考。第二,当代现象学家将意义社会哲学化,仍被认为是以严谨的和有系统的事业

6.把意识当作赋予客体意义的过程的概念,对当代的现象社会学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7.胡塞尔帮助舒茨找到了对社会行动的意义进行构成分析的工具,詹姆斯的思想则引发了舒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8.

第二节 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1.舒茨认为,社会行动只能具有一种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本人的主观意义

2.数次认为,意义是以反省的态度看去,是对过去经验作解释所得的结果,当人们在回顾中把他们把握为对过去所做事情的清除的经验,他们才变得有意义 二、生活世界

3.生活世界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其特点是“预先给定性”

4.自然态度是指人们在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态度,舒茨采用“自然态度的悬置”观点,把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存而不论了

5.舒茨认为,自然态度本身就是建筑在对怀疑存而不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成果 6.舒茨认为,面对面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7.舒茨认为,前人与后来人的领域部分的适合科学的分析

8.舒茨认为,在社会世界里面,行动才是中心的问题,行动来源于个体的经验意识,最突出的特征是其计划性与目的性

9.舒茨认为,行动的决定性特色都是它的有意图性及设计特色

10.舒茨把动机区分为“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那些包含了人们所要得出的结果、所要追求的目标的动机称为“目的动机”;把那些可以由人们根据行动者的背景、环境或者心理倾向作出解释的动机被称为“原因动机”

第三节 现象学社会学的方法论

1.舒茨最关心的是把社会行动理解成为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即理解成为他看来他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

2.舒茨认为,“理解”是社会科学所特有的一种方法

3.舒茨将类型化定义为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中的行动“秘方”,他的特点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而是针对某一类型的人

4.舒茨认为,科学的构建必须衍生于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之上

5.舒茨认为,社会科学家眼前的事实和事件则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这些事实和事件具有特定的意义结构和关联结构

6.舒茨把重新建构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解释他们自己世界的方式规定为现象学社会学家的任务

7.舒茨有关社会科学所构想的各种“类型”,即世界的科学构造的假定:

关联性假定:即社会科学家的构造也受到他们所创造的关联系统的限制,这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

适当性假定:行动都是由处在生活世界中的个人完成的,而这些普通人在完成这些行动是借助了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类型构造,这一假定保证了社会科学对社会现实的构造和常识性的构造之间的一贯性

逻辑一贯性假定:社会科学家所设想的构造体系要具有最高程度的清晰性,要完全符合形式逻辑的原理,这可以保证科学构造的客观有效性

相容性假定:社会科学家构想的类型必须只包含那些科学上可以验证的假设,这些假设又必须与我们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

8.关联性假定和适当性假定阐述了解释社会学与日常生活的尝试基础之间的关联,保证了解释社会学的“解释性”;而后两项则明确了解释社会学中的科学认识论基础,保证了解释社会学的“科学性”

第十二章 常人方法论

1.加芬克尔是社会学“常人方法论”学派的创始人

2.“常人方法论”这一理论标签同时包含了加芬克尔的两个理论旨趣:第一,社会学研究应该面向日常生活,分析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技巧来组织他们的实践行动。其二,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社会学知识与日常知识或尝试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3.常人方法论通常被归为微观社会学 第一节 常人方法论的理论背景

1.现象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加芬克尔提出常人方法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一、现象学与现象社会学

2.现象学把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外在世界,转化为必须透过意识而展开、而发生的与人类的主观构建有关的世界。世界不是像实证主义所说的那样只能被发现,而时刻变化的、可以重新建议组合和构建的世界

3.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现象学方法,不仅是舒茨开创现象学的思想前提,而且也深刻的影响了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研究,具体为:第一,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常人方法论共同研究的基本对象,即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加芬克尔认为,“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日常生活协调一致的活动的持续实现”。第二,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科学世界”、“自然态度”—“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常人方法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尝试理性区分的基础。第三,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并将它与“自然态度”一起视为生活世界的构成性特质,从而将常人方法论引领到互动着的个体之间共享其主观世界

4.常人方法论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实现的成就,换言之,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5.舒茨更为直接的为常人方法论提供了研究的主题与理论基础

6.与现象社会学不同,常人方法论并不试图概括出普遍规律,而只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语言及行动意义的经验研究,尤其是对行动者实际动作的观察分析

7.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 8.加芬克尔社会理论的核心是所谓“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问题(见帕森斯理论 T2

),加芬克尔与帕森斯相反,认为社会秩序或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不断完成的暂时的结果,并非单纯依赖于规则而存在

第二节 常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一、社会秩序的性质: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一)批判和反思传统社会学,尤其适宜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日益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

2.(二)拒斥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和人的形象地假定:传统社会学家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常人方法论指出,社会事实并非外在于个人的全然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的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因而社会现实是出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

3. 关于“人的模型”的假定,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中,行动这并非消极的“判断的傀儡”。传统社会学关于“人的模型”都忽略了人类实践的积极地创造性质,因而并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如何赋予行动以意义、如何感知和节食行动,以及规范或规则如何支配着人们的互动

4.(三)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倾向: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的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原则。加芬克尔认为,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说明只有在抛弃理性科学观念的基础上才是有可能的。加芬克尔对帕森斯行动理论的批判和拒斥,最典型的表现在对“霍布斯秩序问题”理解上 二、日常生活及其推理实践

5.常人方法论研究的是常人在生活中的常识推理实践

6.常人方法论就是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思考来解释日常情景并行动的方法,并从普通人的日常行动及其看待行动的思考模式来考察社会现象 7.常人方法论假定,人是理性的,日常生活也是有秩序和罗辑的,但常人使用日常推理而不是可虚而推理来完成日常生活实践 社会活动是有序的

这种有序性是可观察的 8.关于日常推理 这种可观察的有序性是平常的 实践的核心主张 这种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有取向的 这种趋向的、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理性的

这种理性的、有取向的、平常的、可观察得有序性是可描述的

9.加芬克尔揭示了日常推理实践的上述特征

(一)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日常生活实践是一种可说明的实践,是可观察得和可报道的实践。规范与规则是实践行动可说明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实践行动称为可描述的与可说明的。可说明性是常人方法论对日常实践推理的最基本的假设,因此常人方法论才主张社会学应该并且可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理论源泉;另一方面,加芬克尔也才能进一步将社会学的推理实践也看成是一种实践说明

(二)日常表达的索引性: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本质上就是索引性表达,所谓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队一役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它是由情境限定的,常人方法论从不是图为行动提供终结性的理论说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常人方法论要将“索引性表达的合理性”作为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常人方法论认为,规则在日常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即使实践行动称为可说明的,这是由实践行动的索引性属性所决定的 (三)日常行动的反身性:行动的反身性就是指行动与说明和场景之间是不可分性,说明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说明行动也“不能独立于其从社会角度组织起来的运用场合而存在”

10.加芬克尔认为,描述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所描述的环境的一部分,其在详尽说明环境的同时也为环境提供详尽说明,这种反身性保证了自然语言所特有的索引性特征 11.常人方法论将日常行动看成是一个反身性建构过程,加芬克尔称之为“文献解释法”,就是将一种实际现象当作一种预先假定的基本模式的 “证据”、“说明”或“代表”,一方面,这个基本模式是由它的个别证据引申而来的;另一方面,这些个别证据反过来又是在对基本模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以解释的

12.加芬克尔认为,实践行动者在用其所属的互动模式理解互动行为时,同时也是将互动过程本身确定为一定类型的社会结构。加芬克尔称这一过程为反身的标准化过程 13.社会就是实践的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过程,简言之,是行动者的解释过程

三、社会学及其推理实践 (一)常人方法论的无差异

14.常人方法论把社会学的立足点移到日常生活中,明确主张要用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法、人与人交往互动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这种无差异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

一,“价值中中立”,即研究者采用非个人的方法论,不对日常说明的性质作出(道德)判断,而是分析它如何被用在实践行动中的,发现人们用来提出、理解、接受或拒绝特定说明的方法,第二种含义是一种“只是平等论”,即常识推理与社会学推理的对称性,强调社会学要基于成员的立场、运用成员的方法进行说明 (二)方法论的独特适当性

15.常人方法论遵循现象学的“回到事情本身”,使用现象学描述方法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要求研究者直接观察,并直接参与到哪些环境中去

16.在其经验研究中,常人方法论这虽使用社会学、人类学、解释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的经验研究方法,但总是不同程度的对这些方法加以创新,使之成为常人方法论的研究方法。这就是所谓“方法论的独特适当性”,即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各种现有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

17.常人方法论的方法论及其准则是宽泛的,既不具体也不系统 (三)破坏性实验

18.是加芬克尔所创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在常人方法论中,破坏性实验的目的简单说即通过打破常规而发现常规,具体有三方面:第一,通过打破正常生活秩序,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或重建的过程,也即正常社会秩序如何得以维持的过程。第二,说明社会秩序的建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人们并未察觉自己参与其中。第三,说明社会现实是柔性的、、脆弱的和容易破坏的 情景结构是构造的

19.破坏性实验依赖条件 对象没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来重新构造现实情境 对象没有获得帮助以形成新的界定 破坏意义关联的一致性

破坏关于地位模式的共同经验 20.破坏性试验例示 破坏对司空见惯的事项的背景理解和“适当”认知 破坏关于真实社会世界中成员资格的常识知识 (寻求)正常模式 21.破坏性实验技巧或方法 (进行)视角交互 (运用)“等等”假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zf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