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

更新时间:2023-05-07 16: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

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

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①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地域差别: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③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2)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②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③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④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⑤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①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②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

③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

④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⑤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形成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②个体农耕

a.产生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b.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c.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

①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

②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

a.特点: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

b.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

③封建社会:实行土地私有制。

a.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2)土地兼并

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②发展历程

a.战国:地主土地主要有贵族占有公田、军功授田、购买三个来源。

b.汉代:土地买卖成为主要途径,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兼并更为激烈。

d.明清:通过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政府对策: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的均田令。

(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①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②发展

a.战国时期已经产生。

b.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c.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均田制

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前期,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实施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均田制下分露田和桑田两种,其中桑田可世代相传,限制其买卖;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政府授田于农民有年龄、性别限制,且受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均田制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也不包含平均地权的意义。至唐中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激烈,曾受田的农民或逃亡或沦为佃农,均田制最终瓦解。

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一)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演变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①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②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三

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示意图

史料四 《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③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学会读史]

四则史料叙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在生产技术、水利灌溉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史料一中的①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史料二中的②说明农业技术划分非常细致;依据史料三中的图片可以概括出“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的结论;史料四中的③说明农业的灌溉水平高。

[学会用史]

(1)四则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特点:精耕细作。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水利灌溉水平高。

(2)根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提示】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农业灌溉水平高;关中地区开发早,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汉代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的经济需求;先进的农耕技术的应用,例如耦犁、代田法等。

思维拓展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农业环境的改善: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气候条件。

(二)小农经济

史料一①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史料二(20世纪初)②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③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②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史料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④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研读史料]

史料一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①分别反映了男耕和女织的内容。

史料二反映了20世纪初当地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由②可以得出自给自足的特点。由③可以得出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

史料三反映了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④从官员动员、改进技术和赈灾减负两个方面概括政府官员对农业采取的措施。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提示】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3)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提示】①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②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思维拓展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

①有利因素

a.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b.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②不利因素

a.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b.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c.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1.(2016·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

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尽地力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农时问题,A、C两项错误。

【答案】 D

2.“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解析】根据“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该工具属于灌溉工具,因此对农业有利,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据“众筒兜水上青冥”可知,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创制的筒车,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D.落后性

【解析】材料中只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B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1.主要成就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②影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②特点: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分工细密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局限:生产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工匠服役。

④调整: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3)私营手工业

①兴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

②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变化:明中后期,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理解三种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地位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史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①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史料二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②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③“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④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⑤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白寿彝《中国通史》[学会读史]

史料一指出了官营手工业的组成与管理特点。其中①说明了官府严格控制官营手工业。

史料二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棉纺织业进步的原因,其中②③④⑤分别从棉花种植范围、国家政策、纺织技术、农书推广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

【提示】官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2)“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的特点。这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

【提示】不能说明。原因:尽管工商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提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广。

思维拓展

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方式的特点

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其体现了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解析】依据材料“乡村纺织”“以织助耕”“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然经济的衰落,而且是以织助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商业和农业关系的叙述,故C项错误;虽然布匹产量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官营、私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古代中国手工业包括官营、私营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故①错误;官营手工业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②正确;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故③正确;唐朝瓷器具有“南青北白”的特点,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主题一“昼出耕田夜绩麻”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主题立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小农经济形成。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益成熟,也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

高考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上,如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受制于自然条件等,此外

还考查了古代统治者的农本思想和土地兼并问题。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考查了小农经济这一考点;另外,经济重心南移也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命题区域,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均考查了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问题。

[知识交汇]

1.我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提示】(1)政治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3)人民群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古代农业有哪些基本特点?

【提示】(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有何特点?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1)原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特点: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

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跟踪训练]

1.《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从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解析】管仲和商鞅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但材料与土地私有制确立无关,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由此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礼崩乐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4·重庆高考)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从材料中“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此时我国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故A、C、D三项错误;从材料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主题二享誉世界的“名片”——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主题立意]

中国古代手工业存在三种经营方式,其中官营手工业对提高工艺技术起过重要作用,但官僚衙门式的管理遗害深远;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至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其中青铜器、丝绸、瓷器是古代中华文明享誉世界的三张“名片”。

高考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考查,主要包括其经营方式、发展特点;冶铁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等生产部门的成就;不同时期手工业产品的特色等。考查时一般将其与农业、商业综合考查,要求认识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

[知识交汇]

1.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但在明朝中期以前发展艰难,导致其艰难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强烈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生产领域没有出现技术革命,为什么?

【提示】(1)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不能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使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3)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4)统治者: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往往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构成了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提示】(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且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的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

[跟踪训练]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的古代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研

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是当前挖掘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 )

A.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

B.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

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解析】题中材料并未体现“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故A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体现了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故C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只是表明政府对官窑的数量有要求,并未谈到质的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B.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联系

C.铜镜是百姓最重要的必需品

D.中外之间贸易交流非常频繁

【解析】由“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可拿到市场上去买卖,说明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了联系,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B

[展答题模板]

说明型非选择题解答技巧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出现的新题型,它发展了原来solo评分标准下的论述题,这是全国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也体现了新课标全国卷的某种引领作用。该题型背景材料短少,但蕴含信息丰富,考生的阅读量小,但思维含量大,可以更充分的考查运用历史学科学逻辑思维和学科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成果和精神。和小论述题相比,

此类题目难度有所降低,更接近于教材和客观标准,也更易于操作和解答。它整体考查的是调用知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空泛的谈论。具体解题步骤如下:

(1)第一步:明主旨。通过认真分析题设,找出答题的主旨和切入口,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答题的方向错误,后期答案的组织都将是无效的。

(2)第二步:列提纲。根据答题方向,观察题目背景,粗列出提纲,这是答案雏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量使所列提纲精炼、科学紧密扣合材料信息。

(3)第三步:调知识。紧紧围绕答案方向和角度,调用所学知识,条目化列举,这是答案雏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包含很多得分点,应该重视。这个提纲列举时,尽量不和第二步的提纲重复,而是使二者形成最终的互补关系。

(4)第四步:列要点。这是答案最终落实到答题卷上的一步,一定要综合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答案。组织答案要条目化、精炼化、科学化、清晰化。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宁多勿少”。

[示经典例题]

【例】(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点拨】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练全国考题——引领]

1.(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C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答案】 A

2.(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

【答案】 C

3.(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数据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答案】 B

4.(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政治经济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及其产生的影响。宋初中央集权高度加强,A项的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租佃经营有较大的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使得自耕小农衰退,也使得流民问题得到缓解,故B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应选D项。

【答案】 D

5.(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田宅逾制”说明当时存在土地兼并现象,兼并土地的往往是地方豪强大族,因此政府通过抑制豪强来缓解土地兼并,故选C项;豪强大族只是汉代地方上的一股强大势力,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农业,排除A项;汉代豪强大族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往往在政治上也拥有很大的权力,排除B项;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不仅有经济手段,还有政治手段、思想手段等,题干中“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就属于政治手段,排除D项。

【答案】 C

[练分省考题——借鉴]

6.(2015·天津高考)“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由“高可三尺……盛种粒……一人执耧……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的工具,即耧车,故选B项。A项体现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C项是灌溉工具——翻车,D项是曲辕犁,均不具备播种的功能,故排除。

【答案】 B

7.(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记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解析】材料“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了陶玉将质量精良的瓷器带到关中,并以“假玉器”为名献给朝廷,这是手工业者提升产品知名度的常用做法,故选D项。宋景德年间才设景德镇,且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唐朝之后,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B、C两项的内容,故排除。

【答案】 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z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