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隋唐市民饮食文化
更新时间:2023-11-13 09: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浅谈隋唐时期市民的饮食文化
摘要:饮食是人类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饮食习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隋唐时期的饮食,这得益于隋唐高度发达经济、开放的思维和与周边民族的深入交流以及水路交通的便利。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隋唐的饮食文化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饮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细;酒和茶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烹调技术的发展和调料的增加,再加上域外和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使隋唐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也许正是因为隋唐时期在物质文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所以才有了值得人们铭记的精神食量。此文我们就了解一下那些从外面传入的饮食对隋唐饮食的影响。(此文外来传入的饮食统称胡食)
关键字:隋唐饮食 胡食 多民族 影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翻阅了众多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书中,关于隋唐饮食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胡食的介绍,所以隋唐饮食中的胡食就是这灿烂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隋朝期间,胡食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大唐盛世,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为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饮食习惯也在这交流中逐渐互相吸收和融合。胡食是隋唐和域外各国饮食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是唐代饮食的一大特点。胡食种类丰富、影响深远,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十分盛行,比比皆
是。这些外来的食物,在唐朝的接受度很高,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慢慢流行于唐朝社会,构成了唐代饮食风俗的一大特色。“饮食胡风”在唐代社会十分兴盛,《旧唐书.舆服志》记载的“贵人御撰,尽供胡食”就是当时的兴盛场景。在胡食的影响下,当地饮食习惯与胡食进行融合、变化,最终与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一起流传下来。通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传入中原地区的胡食的种类繁多,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以下来具体介绍下当时传入的胡食的种类。 一、面食类
在唐代,西域传入的面食的种类非常多,有胡饼、蒸饼、饆饠、汤饼、笼饼等。这里面的许多面食甚至发展成了中原人的主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的饮食结构。特别是饼类强烈影响了当地的饮食风俗,其种类繁多,在这里择主要的几样介绍。 1.胡饼
在众多的胡食中,最流行的就是各色各样的胡饼。唐代的胡饼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烧饼, 它外面上芝麻,中间加馅,在炉中烤制而成。都城长安盛行胡饼,市场之中到处都有定点供应的“胡麻饼店”和流动商贩制作的胡饼。而且价格便宜,史料记载:“开元中,长安物价大减,两市卖二仪饼,钱数对”。当时的长安最负盛名的胡饼店是长安辅兴坊,而当时传为一时美谈的是白居易亲自制作胡饼送给万州刺史杨敬之。他将辅兴坊与自己所做的胡饼相比较,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胡饼的味道、特色。这也说明胡饼确
实是当时人们极喜爱的一道外来食品。当时,唐人无论身份贵贱, 皆以胡饼为主食。 2.蒸饼
蒸饼,从名字来分析指的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蒸馒头。《饼饵闲谈》 记载:“入笼蒸者名蒸饼”。在唐代,蒸饼包括各种各样上笼屉蒸熟的面食,有些是用纯面作的,还有一些有加入各种馅料。随着时间推移, 名称也慢慢发生变化。有馅的叫馒头,而蒸饼则专指无馅或放干馅如枣子、葡萄等的蒸食。蒸饼也是百姓平常食用的主食之一。 3.饆饠
饆饠由西域传入,《资瑕录》记载:“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叙述了毕罗名字的由来,由此可见,写成饆饠可能是后人按字法添加偏旁的结果。毕罗指一种以面粉作皮、包有馅心、经蒸或烤制而成的食品。简单而言毕罗就是一种带馅的烧饼,毕罗中的馅料种类很多,有羊肾毕罗、蟹黄毕罗、猪肝毕罗等。毕罗传入中原后,十分受欢迎, 做法也多种多样,后来还衍生出如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高面等。 二、水果类
通过“丝绸之路”,许多的充满异域风情的水果传入中原,这些奇珍异果甚至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他曾下令让人把这些水果详细记录下来。这也给我们今天翻阅史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接下来简要介绍下西域传入的水果的种类。
1.偏桃
偏桃源自波斯,有记载:“出自波斯,“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其肉苦涩,不堪吠,核中仁甘甜。” 2.阿月浑子
这是一种生长在呼罗珊、波斯等地的坚果,味道甜美。唐朝人通常称之为“胡榛子”,这种坚果不仅口感佳、味道香而且有滋补健身的效果,人们对它爱不释手,在传入中原后,在岭南地区成功种植。 3.马乳蒲桃
最早关于记载马乳蒲桃传入的时间是在贞观廿一年(647 年)突厥叶护可汗进贡的。史料记载:“叶护献马乳蒲桃一房,长二丈余,子亦稍大,其色紫。”唐太宗在平定高昌之后,将这种水果成功移植到长安的皇家园林中,慢慢地在民间也开始广泛栽种。 4.波斯枣
也是出自波斯,记载曰:“子长二尺,黄白色,有核,熟则紫黑,状类干枣,味甜如怡。” 5.金桃
贞观十一年,“康国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之于苑囿。”又云:“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黄金,亦呼为金桃。” 三、蔬菜类
在唐代,随着胡汉之间往来的日益密切,新的胡菜品种也源源不断传入,有些品种就在当地种植,慢慢流传下来。这里面的菜品很多
也是我们今天常吃到的。 1.菠菜
原名叫波斯菜,也有人称作菠稜。在唐太宗时期,泥婆罗国贡献的。《北户录》记载:“泥婆罗国献稜,类红蓝,实似疾藜,火熟之,能益食味。又醉菜,状似慎火,叶阔而长,味如美酢,绝宜人,味极美。”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是民间人士传入的,《太平广记》记载:“菜之菠稜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这种蔬菜在唐朝很有名,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唐朝人发现菠菜具有解毒的作用,菠菜在当时求丹问道、梦求长生不老的社会风气下,颇受各级人士的喜爱。 2.茄子
茄子的原产国是印度,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西南地区,茄子在中原的广泛传播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炀帝称之为“昆仑瓜”,到了唐代, 茄子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常食蔬菜。有记载曰:“香饭舂菰米, 珍蔬折五茄”。在唐代,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还引进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些在唐代的《四时纂要》 有记载。而且唐人对茄子的特点和使用功能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知道吃茄子有益于肠胃。 3.胡芹
胡芹就是旱芹,是现代芹菜的前身。唐朝人很喜欢吃芹菜,记载曰:“须臾进野饭,饭稻如芹英”。唐朝名臣魏徵就很喜欢吃芹菜,"魏徵好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齐民要术》里甚至记载了芹菜的烹饪方法,记载曰:“暂经小沸汤出,下冷水中出之。胡芹细切,






正在阅读:
浅谈隋唐市民饮食文化11-13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11-14
我真了不起作文600字07-01
加热器用户手册 - 图文11-13
双导梁架桥机操作工艺05-06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11-29
MM理论06-07
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02-14
初二英语下册知识点(人教版)02-06
数学 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一问一定要做04-2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隋唐
- 饮食文化
- 市民
-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大型游乐设施
- 正弦波三相变频电源的设计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CDE-FDA目录
- 私募基金的发展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 开国大校黄光裕
- 拉普拉斯变换及Simulink仿真
- 吉林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
- 甘地与凯末尔政治思想之比较
- 东北石油大学matlab题目
- 材料腐蚀与防护
- 中办发〔2011〕22号
- 新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传热学试题大全
- 《数学分析》(华师大二版)课本上的习题6
- 2016年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考试你能用到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下期名校班学月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JAVA工程师笔试题
- 公用型保税仓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产冰鲜类)
-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