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2019年文档

更新时间:2024-03-13 0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学生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在给生活学习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对初中生道德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并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目前我国上网的主体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他们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差,汹涌而来的各种不良信息、不良思想正深刻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第一、网上发布的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是污言秽语,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第二、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违法行为以及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83.3%的同学看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4.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第三、中学生在对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单一化、娱乐化调查显示:“网络游戏”“聊天交友”“博客贴吧”为中学生上网主要行为。另一项调查为:中学生上网后,对其他活动兴趣减少的占

13%,淡化与他人交往、性格较以前孤独的占10%,有65.1%出现个性化情绪,17.4%的与家人关系疏远。第四、中学生“网恋”现象严重,85%以上是通过QQ群或是聊天室认识的。在部分中学生建立的贴吧和博客中,和学习有所联系的内容寥寥无几,追星、恶搞则充斥其中,个别的还传播反动、迷信和色情的东西。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成熟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渴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网络依赖、道德失范等现象, 有的甚至发展到走上违法乱纪的邪路。

2.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与困惑,和父母之间也缺乏交流,一些家庭中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与子女的感情交流,这往往是中学生上网的初衷,一旦他们沉迷于网络,犹如陷入深深的泥潭,不能自拔。 3.学校的性教育滞后

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滞后的情况。中学生在生理上趋于成熟,但性心理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极易受不健康的网络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充分利用校园、课堂,开辟德育阵地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网络道德、网络法规内容,渗透相关网络规章制度,增强网络法制观念,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号召学生自觉抵制不健康、不文明网络内容和行为,从我做起,以实际行积极开展网络心理教育。

(2)作为老师应设法引导中学生的求知方向,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增强其自控力。 (3)加强德育网络建设。建立中学德育的网络阵地,通过建立网站,借助于BBS、电子邮件等信息传播手段,不失时机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建有校园网的中学,应该主动地将德育的载体和途径扩展到校园网络上,开展网上心理聊天,就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

(4)学校要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寒暑假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和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将中学生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⑸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消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 2.家庭要要关爱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不少父母为工作忙碌,无暇与子女交流、谈心,部分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内心孤独、精神世界空虚。网络的出现为这些学生

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和环境。但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无节制进一步加剧了中学生与社会的隔离,引发了中学生的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扭曲和背离。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出发,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3.社会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1)加强网络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有害信息,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德育从向学生灌输正面信息向全面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信息的方式转变。 (2)中学生是在安定优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由于学校、家庭从他们的安全等原因出发,制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成长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抗诱惑能力、抗挫折能力较低。渴望参与的愿望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实现,就在网络虚拟中放大甚至泛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网络道德建设不仅是一项渐进的德育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络,共同为中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各项网络法规,完善网络监督机制。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文明理性地去使用网络。我们应该不断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不让

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yn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