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

更新时间:2023-12-12 15:44:01 阅读量: 工作报告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十七届四中全会 全文完整版

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4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和从事党建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点如下:

一、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

二、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

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次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专家认为,这些基本经验,将作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六条经验是: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四、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是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

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做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五、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索的发展目标。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出的明确答案。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为了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完善”,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进行了设计和安排——“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六、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今年5月,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近8万名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

党建专家认为,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造就大批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全会公报中的一系列表述振奋人心,让人们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满期待。

七、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全国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使之更具生机活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全会对如何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围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八、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会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专家认为,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九、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政党,是一个以人民福祉、国家强盛为唯一利益取向的政党。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决反腐、重拳出击的强大声势下,一大批重量级高官的纷纷落马,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增添了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篇二:十七届四中全会资料

一、六点解读

1、社会发展还差一个“历史性转变”

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在分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部分,《决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这一社会发展目标,即“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在这三大历史性转变中,第一第二个历史性转变涉及社会性质的根本性改变,第三个目标则是在社会性质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前提下的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按照“经济决定政治”的理论逻辑,很显然,建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封闭半封闭基础上的高度统一的集权政治体制,必然要向建构在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方位开放基础上的生动活泼的民主政治体制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还差一个“历史性转变”。由是观之,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而凸显。

补充:无自主性提升的社会之崛起

2、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一个新特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在世情、国情与党情均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在国情方面:“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五化),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判断却呈现了一个新特点,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突出地表现在人民对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一新特点集中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社会就业等)不仅覆盖面不均衡,而且品质与水平都比较低下;二是社会群体收入差距呈日益扩大化趋势,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将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三是以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新模式迟迟难

以构建。从此角度上讲,如果执政党和政府不能有效提供民众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也不能有效分配公平正义,那么执政党和政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与合法性,也就谈不上肩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了。

3、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个着眼于”的党建着力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总目标)。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二是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三是以科学发发推进党的建设。

4、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在实践中面临四大历史性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官员除了懂点如何搞经济发展(主要是招商引资)以外,再也不懂如何搞政党建设,不懂如何搞政权建设,也不懂如何搞社会建设,更不懂如何搞民生建设,自然也就谈不上懂如何搞文化建设了。

5、党内民主遭遇一个新难题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发挥地方积极性同维护中央权威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但不得公开发表和散布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十七大报告)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1)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二者存在的内在紧张?

(2)集中统一最重要的一点是指“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尽管提出了“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但不得公开发表和散布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把握此度?又该如何行使批评建议与监督之权?可不可以公开发表和散布同中央以下党组织决定相反的意见?在党的权力与国家、政府权力事实同构状况下,如何有机吸纳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有效形式至党内监督中?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如何发挥政党监督的作用与创新政党监督的形式?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四条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没有提及可否“公开发表与散布”)(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3)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又是什么关系?又如何处理二者存在的内在紧张?

(4)民主集中制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体现?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相互关系?

(5)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系?民主集中制向民主集中负责制转变的可行性?

6、干部用人制度出现了一个新动向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十七大报告)“(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全面做好

离退休干部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1)干部用人制度标准的转变——从“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转变,反映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确保执政力量的稳固与合法性的增强。

(2)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初始启动机制的创新,强调“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试图祛除民主推荐与测评中非理性因素,即“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二、三点思考

http://bbs.gwygov.com/

强华公务员

1、如何有效推进政党建设科学化?

http://bbs.gwygov.com/

(1)研究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基本规律

共同的执政规律:充分发挥政党功能,赢得合法性,依宪执政,党和国家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等。

不同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掌握领导权,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对权力追求的目的等上,而且体现在对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领导包括对政府过程的干预等,以及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等方面(即其独特功能——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

篇三:十七届四中全会知识要点

十七届四中全会要点知识

1.召开时间:2009年9月15日至18日;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十七届四中全会主要会议精神: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加快推进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加快推进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倡廉建设。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党的思想建设时党的根本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既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又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成效;党的制度建设为党内生活提供运行机制,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6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任务。第二,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任务。第三、提出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第四,提出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第五,提出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任务。第六,提出了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

5.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6.新时期党建的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两个全面)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个着眼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个进一步)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目标: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8.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9. 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

10.党的作风建设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四个“大兴”)

11.党的政治任务: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的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12.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13.当前经济形势和任务: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加强节能环保,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14.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5.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三大亮点:对党内民主提出新要求、体现反腐新思路、系统总结中共历史经验。

16.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意义: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7.三大历史性转变: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8.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19.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20.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2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2.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倡的四种风气: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

23.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24. 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即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四个行动”:万众一心,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三保”: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情”: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推进五个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就没有”: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有两个就没有”,即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一增强、两党之、两勇于、两永不”:即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成为“三个始终”,即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 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国形势是“五个建设”和“五化”、“三性”: 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

重性世所罕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努力在“三个方面见到成效”,即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三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两个责任制”来确保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保证和促进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加三个报告内容”拓展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范围: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基础上,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

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是: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26.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

27.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科学的领导制度。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经验。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8.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29.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30.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科学理论未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31.引导党员、干部增强“五个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32.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理论素养、学习能力。

33.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重点是“四权”: 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34.党的各级委员会决定重大事项的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35.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四个服从”: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

36.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

37.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

38.干部管理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

39.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40.党员队伍建设: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

41.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42.党性修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

43.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

44.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45.党建工作格局: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46.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yl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