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学习准备期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0 0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7课 写一写(1) (0、6)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零的意义。 2、正确掌握0的书写方法和格式。 3、创设情境、自主探究0的不同含义 4、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生态和环保的认识 活动内容:

经历听、说、读、写的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认识0: 1、数数(出示投影)

讲故事:星期天,小丁丁和小胖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空气真新鲜。他们看到树上有一些鸟在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小丁丁说:“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只鸟?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小胖说:“行!”

师:请你们一起来数,行吗?

女生顺着数:1、2、3、4、5、6 男生倒着数:6、5、4、3、2、1 (纠正学生的说:声音响亮、整齐。) 2、认识6和0

小丁丁: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你们看,我还为小鸟搭建了一个鸟台,好让小鸟能在上面觅食。我已在上面放了一些麦粒给小鸟吃呢。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鸟在上面吃东西?(6)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6只小鸟呢?

2)师:小鸟吃饱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和小丁丁告别,全都飞走了。

现在鸟台上没有鸟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

3、小结:在有小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数的各种表达方式来表示数;在没有小鸟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含义:

1、0表示没有

师:现在我们上数学课,教室里有许多小朋友,下一节课要上体育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去了,教室里还有人吗?

师:这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自己去设想一下,哪些情况下0表示没有?(举例说明) 2、零还可以表示什么?

温度计有0,表示结冰时候的度数。 直尺上有0,表示起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说的能力。纠正学生行为:先举手再发言) 三、正确书写0 1.数字0

身体圆圆000

(强调正确书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 四、游戏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0可以表示哪些不同的含义呢?

第8课 掷双色片(5的分与合)

活动目的: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3、让学生在掷双色片并记录结果这活动中培养对可能性的猜测,并对随即结果有初步的认识;

4、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动手操作,实践感知,总结交流

5、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内容:

通过掷双色片,学习个数的认识、个数的表达,又开始对随机结果有了初步认识。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在练习中再次强调学生要认真书写、书写姿势要正确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

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掷双色片”

师:那么请你们自己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通过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2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1)○● (2)○○ (3)●●

师:还有其他的情况吗?我们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1)红片是1个,就在红色的旁边写1;蓝片1个,就在蓝色的旁边写1; (2)红片没有,红色的旁边写0;蓝色的旁边写2。 (3)这一种情况你会写吗?

师: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2、数3的分拆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摆3的分拆

吗?

3、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5个双色片,放在杯

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1)○○○○○ (2)○○○○● (3)○○○●● (4)○○●●● (5)○●●●● (6)●●●●●

师:我们已经学过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物体的个数,那么怎样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双色片的

个数呢?

(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在练习中再次强调学生要认真书写、书写姿势要正

确)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

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练习纸上。 练习纸: 出现结果 1、○○○○○ 2、○○○○● 3、○○○●● 4、○○●●● 5、○●●●● 6、●●●●● 师: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五、书写

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请你照样子在书上写一个。 四、游戏

对口令。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拍拍手,说说4(5), 我出3,你出几?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出现次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9课 几个与第几个

活动目的:

1、通过情景图,掌握几个与第几个的不同含义。 2、根据方向正确判断几个和第几个 3、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社会公德。 活动内容:

通过买冰激凌、看图形等活动来区分几个与第几个,在游戏中,培养学生遵守上课纪律,文明礼让。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初步体会几个与第几个

师:天气很热,学校的小卖部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你们看有多少小朋友在排队啊?(板书:

7个)

师:仔细观察有没有你认识的小伙伴呢?说说他们的位置在哪里?

(小巧排在第一个,她在买冰激凌,丁丁排在第二个,小亚排在第三个。) 师:同意吗?看小胖来了,想一想小胖该排在哪里呢?(小胖排在最后)。 2、再次体验几个与第几个

师:不一会儿小巧买到冰激凌走了,余下的小伙伴排的位置怎样了呢?这回该谁排在第一了

呢?(丁丁)小亚呢?(第三)

师:可是你们听队伍里响起了一片声音,我们快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啊? (小胖插队排在了第三个位置)

如果小胖这样做小亚现在在哪儿呢?(小亚会仍然排在第四个)

师:在小朋友的一片批评声中,小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鼓着嘴很不情愿的排到了最后一个。你们看现在还有几个小朋友呢?小胖排在第几个呢? (现在有六个小朋友,小胖排在第六个。)

(通过排队买冰激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1、师:在这个小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两个数学的名词那就是“6个和第6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和第几个”的知识。

师:那通过刚才的小故事你知道6个和第6个的意思一样吗?你能来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6个代表的是一共有的个数。第6个代表一件东西在队伍中的位置。 2、出示:小朋友坐在学校花园长凳上的图

师:听,好象是丁丁和小巧的争论的声音:丁丁说“:小胖坐在第2个位置。”

“不对,不对,小胖坐在第3个位置,”小巧说。小朋友你们说说看到底谁说的对呢?为什么?

师:对,其实两个小朋友说的都没错,如果是从左往右数小胖的确坐在第2个位置,如果从

右往左数小胖却坐在第3个位置。所以我们在说第几个的时候,应该说清楚方向。 3、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快!仔细听老师介绍的是哪一排(一列)的小朋友 请他站起来。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遵守上课纪律,文明礼让。) 三、运用阶段: 1、看图填空。

2、序数的运用 根据图画编排次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要默读、仔细读、认真做。)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个与第几个,谁能说说它们的区别?

第10课 比一比(1)

活动目的: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通过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说一说的能力,说完整、说清楚。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

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的

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多少。 师:1个人开1辆车,最后发现,人比车多,车比人少。(多媒体) (用学生喜欢的碰碰车游戏引出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多与少。) 二、巩固练习,方法运用:

师:在你们的书上分别有4副图,他们是谁?他们要比什么? 现在请你们同桌一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

要求:( )和( )在比;( )比( )多;( )比( )少。 三、游戏

1.练习说一说:老师出示卡片,请学生抢答。 2.学生出示物品,请人回答。

(再次联系巩固( )比( )多,多( ),( )比( )少,少( )) 四、总结

今天学得开心吗?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一比。

第11课 比一比(2)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3、通过创设情景、巩固练习、动手操作、巩固练习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活动内容:

通过创设情景、巩固练习、动手操作、巩固练习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 出示图片。请个别同学说一说。 如:2个盒子,4只饼干

反馈:盒子比饼干少,少2只,或饼干比盒子多,多2只。

2、 师:刚刚我们比了物品的多少,我们的好伙伴想来比比身高,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知学习

1、出示投影P18第一题

师: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

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 (培养学生说一说的能力,说完整、说清楚。) 三、动手操作

1)请同学拿出计算条,师生一起摆

一个正方形比三个正方形少,也就是1小于3。 数学表达方式是1 < 3。读作:1小于3。 2)练一练,摆计算条

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 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现在是什么情况?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 数学表达方式是2=2。读作:2等于2。

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4)师:刚才我们摆了学具,想象一下还可能碰到什么情况?自己动手摆一摆。 左边多右边少。举例:左边3个,右边1个 数学表达方式是3 > 1 读作:3大于1

2、小结: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培养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巩固练习:

1、P18的第三题,然后请你说一说,说给同桌听。 2、P18的第四题(口头回答) 3、在( )里填数。(口头回答)

5 > ( ) 3 < ( ) 0 = ( ) 2 > ( ) ( ) < 4 ( ) = 1 ( ) < 3 ( ) > 3 4、火眼金睛

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用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比较高矮,比较多少等。

第12课 数射线

活动目的:

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 2、在数射线上标数、编故事。 3、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

4、直观感知、初次探究、再次探究、深入探究、发展新知、小结 5、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通过在数射线上标数、编故事,来直观感知,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利用手势判断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 一、直观感知: 1、出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数射线。 2、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

0 1 2 3 4 5 6 7 8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0 2 4 6 8 10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利用手势判断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1、相邻的数:

师:数射线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我们找相邻的数。 2、小熊猫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 小兔和小袋鼠是怎么跳的?

(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 3、完成书本第19页第2 题

4、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书本第 19页第4题): (培养学生上课要发言先举手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发展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分组学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比一比,谁跳得最远。 (1)

小兔:0 1 2 3 4 5 6 7 8 9 10

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要注意小动物们的起跳点不同,所以不能光从跳到哪一点来判断。可以通过数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

小老鼠:0 1 2 3 4 5

小兔: 0 2 4 6 8 10

小袋鼠:0 5 10 15 20 25

( )<( )<( ) (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虽然这三条数射线每格所表示的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小动物们的起跳点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根据它们终点落在的那点进行比较。而不能直接根据格数进行比较。

四、在数射线上贴小红旗。

老师说几,学生贴上相应的小红旗,然后说一说比较大小。 如:教师说8和7,说5、9、0等。学生口头回答。 五、总结: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x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