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自然地理部分

更新时间:2023-07-28 17: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总星系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太阳系

地月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地球的特殊性:(P8)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光球层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提供光和热

间接提供煤炭、石油(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3)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5.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内三圈:

划分依据:地震波

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约 17 千米;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 千米, 【地壳】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米。海拔越高,厚度大。

【地幔】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上地幔、下地幔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1

2.外三圈:

【大气圈】

组成:干洁空气(N—生物体的基本成分、O—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O2—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O3—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分层: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水圈】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

地壳运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 垂直运动:

,引起断层,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

2

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褶皱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

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如东非大裂谷;

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流水侵蚀——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沉积——河口三角洲、山前冲积扇 风力侵蚀——风蚀地貌:风蚀蘑菇

沉积——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冰川 侵蚀——冰蚀地貌:冰蚀谷地、峡湾(挪威、北美五大湖)、角峰、冰斗 3.大气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热力环流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示意图: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相反)风向和等压线呈夹角 示意图:

3.大气环流:

①三圈环流:

移动规律——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移动)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

④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 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 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 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4

地理意义:(P47归纳总结)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分布规律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季风环流:(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太平洋 大西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

5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相互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分布:平原城市较多;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 2.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等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平原地形:限制较少,一般呈网状分布

山区地形:限制较多,多呈之字型分布,造价较高

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变暖: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

显著。

第五,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类型:可再生、非可再生

特征:分布不平衡性、数量有限性、利用发展性、资源联系性

水资源分布:时间上不均——修水库;空间上不均——跨流域调水

问题及合理利用:污染——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浪费——开源、节流

4.自然灾害

①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

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主要特点:危害性、突发性和渐发性、种类和频率具有区域性、连锁发生 ②自然灾害的类型 气象与洪涝气候灾害:热带气旋、旱灾、洪涝、寒潮 地震与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 ③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灾害带、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 5.我国的自然灾害

①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主要发生在东经105°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东部经济地带)

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

旱灾——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 海洋灾害——东海海域

地质灾害——第二级阶梯与一、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个灾害区:

海洋灾害区——以台风、风暴潮、赤潮,对渔业、海洋运输、港口及海洋钻井平台不利

东南沿海区(连云港以南)——以台风、风暴潮、洪涝、海水入侵为主,对城市、港

6

口、海水养殖、种植业不利

东部灾害区——地势低平、以洪涝、干旱、病虫害为主,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厉害

中部灾害区——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水土流失、风蚀沙化问题也很严重,对工农业、交通、建筑业危害严重

西北灾害区——以暴风雪、地震、冻害为主,危害畜牧业

③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的形成条件、分布及其主要危害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wh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