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4年物理奥赛教案 第六讲 物体的性质 物态变化

更新时间:2023-03-15 1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4年物理奥赛教案

第六讲 物体的性质 物态变化

知识要点: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表面张力系数。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固体的升华。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传导、对流和辐射。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一、固体和液体

1、固体——晶体和非晶体

a、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如石英、云母、明矾、冰等)还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如岩石、金属等)则和非晶体一样,无规则几何形状、各向同性。

b、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所形成的规则排列(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晶体之所以具有固定的熔点,是因为发生相变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分子间距的改变导致分子势能增大,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则不变。

2、液体的表面张力

a、表面张力:存在于液体表面的使表面收缩的力。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是:蒸发使表面分子间距大于r0 ,因此分子力体现为引力。

表面张力系数?:设想在液面作长为L的线段,则线段两边表面张力必垂直于这条线段,且于液面相切,各自的大小均为 f =?L ,其中?称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的一种特性。同种液体的面张力系数还随温度而变化。如果研究的是一层液体薄膜,要注意液膜有前后两个表面。

【例1】一个真空环境中的肥皂泡,将体积为

32? cm3、压强为10Pa的空气打入这个肥皂泡,肥皂泡3膨胀到半径为5cm后稳定,求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讨论球形液面所产生的压强。取半径为R的球形液面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作用在这部分液面边界线上的表面张力F是垂直于边界处的半径AC的。这个张力的平行于AO的分力相互抵消,垂直于AO的分力

2??r

F1=2?r?sin?=

R

这部分液面对液体内部产生的附加压强 P'附=F1/?r=2?/R

2

2

F2 A r ? F F1 C 对于肥皂泡来说,因为皂液有两层液面,所以产生的附加压强为P附=4?/R 根据玻意耳定律,设肥皂泡稳定后内部的压强为P,则 P0V0=PV P0?

32500?=P?,得P=0.064P0 33因为此时肥皂泡内外压强相等,所以有: P=P附=4?/R

?=0.064?0.05?10÷4N/m=0.008N/m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液体与固体接触时,若接触角θ为锐角,称为浸润现象;反之,接触角为钝角,称为不浸润。液体相对固体是否浸润取决于液体和固体的组合关系,如水能浸润玻璃却不能浸润石蜡,水银能浸润锌版却不能浸润玻璃。

当θ= 0时,称为―完全浸润‖;当θ=π时,称为―完全不浸润‖。

从微观角度看,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分子受液体分子力(内聚力)更大还是受固体分子力(附着力)更大。

? ? ? ?

液体在毛细管中

c、毛细现象:浸润管壁的液体在毛细管中液面升高,不浸润管壁的液面降低的现象。毛细现象的形成事实上是液体表面张力的合效果。

☆如果毛细管的为r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α,对管壁的浸润角为现象导致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量h =

2cos? 。 ?grθ,不难求出毛细

【例题12】如图6-18所示,在一个两端开口的、半径为1mm的长毛然后把它竖直地放在空间,认为水完全浸润毛细管,且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

细管中装满水,为

7.3×10

N/m ,则留在管中的水柱应有多长?

【解说】由于有两个曲面,故曲面边缘的表面张力合力为 F = 2·α2πrcosθ 液柱的重力 G =ρπr2hg

解它们的平衡方程即可(θ= 0) 【答案】h = 2.94×10-2m。 二、相变

相:热学系统中物理性质均匀的部分。系统按化学成分的多少和相的种类多少可以成为一元二相系(如

冰水混合物)和二元单相系(如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相变分气液相变、固液相变和固气相变三大类,

每一类中又有一些具体的分支。相变的共同热学特征是:相变伴随相变潜热。

1、气液相变,分气化和液化。气化又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涉及的知识点有饱和气压、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等。

a、蒸发。蒸发是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平和的气化现象(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有①液体的表面积、②液体的温度、③通风条件。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不难理解,蒸发和液化必然总是同时进行着,当两者形成动态平衡时,液体上方的气体称为——饱和气,饱和气的压强称为饱和气压PW 。①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PW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PW大),但同种液体的PW有唯一值(与气、液的体积比无关,与液体上方是否存在其它气体无关);②同一种液体,在不同的温度下PW不同(温度升高,

LPW增大,函数PW = P0e?RT ,式中L为汽化热,P0为常量)。

汽化热L :单位质量的液体变为同温度的饱和气时所吸收的热量,它是相变潜热的一种。汽化热与内能改变的关系L = ΔE + PW(V气 ? V液)≈ ΔE + PWV气

b、沸腾。一种剧烈的汽化,指液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液体的汽化将不仅仅出现在表面,它的现象是液体内部或容器壁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又升到液体表面并破裂。液体沸腾时,液体种类不变和外界压强不变时,温度不再改变。

(从气泡的动力学分析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饱和气压等于外界压强。(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沸腾,就是因为在100℃时水的饱和气压时760cmHg。)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①同一外界气压下,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②同一种液体,在不同的外界气压下,沸点不同(压强升高,沸点增大)。

c、液化。气体凝结成液体的现象。对饱和气,体积减小或温度降低时可实现液化;对非饱和气,则须先使它变成饱和气,然后液化。

常用的液化方法:①保持温度不变,通过增大压强来减小气体的体积;②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 【例题10】有一体积为22.4L的密闭容器,充有温度T1 、压强3atm的空气和饱和水汽,并有少量的水。今保持温度T1不变,将体积加倍、压强变为2atm ,这时容器底部的水恰好消失。将空气、饱和水汽都看成理想气体,试问:(1)T1的值是多少?(2)若保持温度T1不变,体积增为原来的4倍,容器内的压强又是多少?(3)容器中水和空气的摩尔数各为多少?

解析:容器中的气体分水汽和空气两部分。容器中压强与空气压强、水汽压强的关系服从道尔顿分压定律。对水汽而言,第二过程已不再饱和。

(1)在T1 、3atm状态,3 = P1 + PW (P1为空气压强) 在T1 、2atm状态,2 = P2 + PW (P2为空气压强) 而对空气,P1V = P22V

解以上三式得 P1 = 2atm ,P2 = 1atm ,PW = 1atm ,可得T1 = 100℃ = 373K

(2)此过程的空气和水汽质量都不再改变,故可整体用玻-马定律:2×2V = P′4V (这里忽略了―少量的‖水所占据的体积…) (3)在一过程的末态用克拉珀龙方程即可。

【答案】(1)373K ;(2)1atm ;(3)均为1.46mol 。

【例11】如图6-15所示,在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封闭容器中,有一质量M的活塞把容器隔成Ⅰ、Ⅱ两室,Ⅰ室中为饱和水蒸气,Ⅱ室中有质量为m的氮气,活塞可以在容器中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容器被水平地放置在地面上,活塞处于平衡,Ⅰ、Ⅱ两室的温度均为T0 = 373K,压强为P0 。现将整个容器缓慢地转到竖直位置,两室的温度仍为T0 ,但Ⅰ室中有少量水蒸气液化成水。已知水的汽化热为L ,水蒸气和氮气的摩尔质量分别为μ1和μ2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Ⅰ室内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解析:容器水平放置时,设水蒸气的体积为V1 ,氮气的体积为V2 ;直立时,设有体积为ΔV的水蒸气液化成水。

直立后水的饱和气在同温度下压强不变,故氮气的压强 P = P0-在直立过程,对氮气用玻-马定律 P0V2 = P(V2 + ΔV) 结合以上两式可得ΔV =

MgV2

P0S?MgmRT0 ?2Mg S为解决V2 ,对初态的氮气用克拉珀龙方程 P0V2 = 这样,ΔV =

MgmRT

·0

P0S?MgP0?2

所以,水蒸汽液化的质量(用克拉珀龙方程)为 Δm = 这部分水蒸气液化应放出热量 Q =Δm·L = 【答案】向外界放热

?1mMgL·。 ?2P0S?Mg?1P0?mMgΔV = 1· RT0?2P0S?Mg?1mMgL· ?2P0S?Mg〖思考〗解本题时,为什么没有考虑活塞对Ⅰ室做的功?

〖答〗注意汽化热L的物理意义——它其中已经包含了气体膨胀(汽化)或收缩(液化)所引起的做功因素,若再算做功,就属于重复计量了。

〖*再思考〗Ⅱ中氮气与―外界‖交换的热量是多少?

〖*答〗氮气没有相变,就可直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ΔE = 0 ,W = ?(1 +

MgmMg),所以 Q =ΔE – W = RT0ln(1 +),吸热。

P0S?Mg?2P0S?MgmV??VmRT0ln2 = ?RT0ln?2V2?22、湿度与露点

a、空气的湿度。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有两种定义方式。①绝对湿度: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压强;②相对湿度B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压强跟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即 B =

P×100%(相PW对湿度反映了空气中水蒸气离开饱和的程度,人体感知的正是相对湿度而非绝对湿度,以B值为60~70%比较适宜。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B值减小——因此,夏天尽管绝对湿度较大,但白天仍感到空气比晚上干燥)。

b、露点: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刚好达到饱和的温度。露点的高低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压强(即绝对湿度)密切相关,根据克拉珀龙方程,也就是与空气中水蒸气的量有关:夏天,空气中水蒸气的量大,绝对湿度大(水蒸气的压强大),对应露点高;反之,冬天的露点低。

3、固液相变,分熔解和凝固。

a、熔解。物质从故态变成液态。晶体有一定的熔解温度——熔点(严格地说,只有晶体才称得上是固体),非晶体则没有。大多数物质熔解时体积会膨胀,熔点会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但也有少数物质例外(如水、灰铸铁、锑、铋等,规律正好相反)。(压强对熔点的影响比较微弱,如冰的熔点是每增加一个大气压熔点降低0.0075℃。)

熔解热λ:单位质量的晶体在溶解时所吸收的热量。从微观角度看,熔解热用于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并最终转化为分子势能的增加,也就是内能的增加,至于体积改变所引起的做功,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b、凝固。熔解的逆过程,熔解的规律逆过来都适用与凝固。 4、固气相变,分升华和凝华。

a、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碘化钾、樟脑、硫磷、干冰等都有显著的升华现象。

升华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升华时所吸收的热量。(从微观角度不难解释)升华热等于同种物质的汽化热和熔解热之和。

b、凝华。升华的逆过程。如打霜就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华的结果。凝华热等于升华热。

5、三相点和三相图

亦称―三态点‖。一般指各种稳定的纯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三个相(态)平衡共存时的状态,叫做该物质的―三相点‖。该点具有确定的温度和压强(清注意:两相点,如冰点和汽点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所以三相点这个固定温度适于作为温标的基点,现在都以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作为确定温标的固定点。

附:几种物质的三相点数据

氢 氘 氖 氮 二氧化碳 水 温度(K) 13.84 18.63 24.57 63.18 216.55 273.16 压强(Pa) 7038.2 17062.4 43189.2 12530.2 517204 610.5 怎样理解三相点的存在呢?将相变的气化曲线OK(即饱和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对应函数PW =

LP0e?RT)、溶解曲线OL(压强随熔点变化的曲线)、升华曲线OS(压强随升华点变化的曲线)描绘在同

一个P-t坐标中,就构成―三相图‖。三条曲线的交点就是三相点,如图6-16所示。

在图中,为了表示三相点的精确位置,坐标的标度并不是均匀的,所以坐标轴用虚线表示。OK、OL和OS事实上分别是水汽两相点、冰水两相点和冰汽两相点―运动‖的结果——也就是相应两相的分界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w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