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

更新时间:2024-03-10 03: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儿童预防接的护理干预

摘要: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计划免疫是一种投

资少、效果好、保证小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针对儿童的计划免疫过程的护理干预问题,本文分别从预防接种的重要指导意义、宣传教育、沟通和现阶段的民众的认知情况、接种前的医护人员的准备工作、注射过程中医师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免疫后家长回家观察时应该警惕的事情及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提高接种质量,减少接种纠纷,建立互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关键词:儿童,免疫接种,护理干预

1

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护士在预防接种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本文旨在讨论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儿童预防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儿童预防接种的顺利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同时将儿童预防接种率达到国家及省规定的标准,通过对儿童有效的预防接种,保证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预防接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1.1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

大多数儿童家长对小孩预防接种的主动意识比较强,主动接种、补种疫苗的意识比较高;但对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和认为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面认同度较低,家长对早期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五苗”即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百白破三联等疫苗比较熟悉,知晓率较高,而对近几年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疫苗等知晓率较低。预防接种的知晓情况也受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还有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预防保健意识不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预防接种,有的家长甚至拒绝接种疫苗;同时迁移频繁,联系方式不固定,使得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也不能准确、及时掌握流动人员的情况。这都需要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和教育能促使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方面知识明显提高,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提高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水平和质量。

1.2宣传教育

加大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强化家长对儿童接种的正确认识,纠正其错误认识,改正其抵制为儿童进行接种的心理行为。我们主要通过新生儿家长课堂、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告知、预防接种信息告知、预防接种告知书、宣传活动、微信和各种网络平台面向各层次人员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新生儿家长课堂使家长知道和了解国家儿童免疫规划政策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进一步了解疫苗的作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正确认识接种完疫苗出现副反应的原因,以及简单的应对措施,消除家长的顾虑。同时通过家长课堂家长与接种人员的交流,接种人员可以同家长建立友好的关系,取得家长的信任,为后期孩子预防接种时门诊医生的告知省去了很多时间和麻烦,有助于预防接种工作更好的进展。预防接种告知书很好的保证了孩子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权利。各种宣传活动主要针对流动儿童,使家长明白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的基础免疫服务,确保儿童能够及时获得计划免疫接种的资讯和服务,从而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促进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短信,微信等各种网络平台,提醒家长及时接种,使家长和预防接种人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交流,儿童家长预防保健知识得到提高也有效促进儿童保健的数量与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通过接种宣传教育的护理干预,弱化了家长的抵触心理因素,

2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接种,断针、晕针或者心理恐慌等现象可以有效避免,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2接种方法

2.1接种前的准备

疫苗接种前,首先要对冷藏设备、紫外线灯等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以免在工作中出现不良状况;然后对疫苗进行分苗、按冷链要求分桌摆放,标明疫苗名称;然后备好急救应急处理药品和器械。熟悉各种疫苗接种的部位、剂量、禁忌症等注意事项。要做好建档等准备工作,建立辖区的每个儿童的健康档案,充分掌握每个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好疫苗接种的解释宣传工作,对于有过敏史、免疫力缺陷、内脏器官的缺陷、正在注射免疫制剂的儿童或学龄前幼儿等要延迟注射疫苗,并对现阶段注射的疫苗进行解释说明,例如疫苗的作用、接种对象,价格品性、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缓解家长和儿童的紧张抵触心理。对有可选择性的减毒或者灭活疫苗时,要尊重家长意见和孩子自身情况进行接种。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会对某些口服疫苗产生灭活作用,因此对于脊灰糖丸疫苗应在空腹状态下服用,服用后不可立即进热食或吃奶,一般糖丸服用的前后半小时内不可进食。接种疫苗前要叮嘱家长对儿童的饮食合理安排,辛辣、刺激的事物尽量不吃,哺乳母亲也避免使用这类食物,避免儿童疫苗注射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率。接种疫苗前要求家长对儿童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接种当天不洗澡。接种前依次排队等候,然后进行儿童身体体检、接种预检、预防接种,接种人较多时,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让大家耐心等待。通过对接种前的询问体检工作,挑选出对疫苗成分过敏,先天性疾病,正处于生病阶段的儿童进行延后接种,或者不予接种,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2.2接种时的措施

接种过程中,为减轻儿童心理压力,可将墙壁四周涂成粉红色或天蓝色,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画报,挂上色彩鲜艳的气球,并备有儿童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将候诊室布置成一个明亮、舒心、温度适宜的诊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否变质及安瓿有无裂痕避,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安全的注射器,并核对特定儿童的档案信息,看疫苗是否与儿童的健康状况有无冲突,并咨询陪伴家长现阶段儿童是否出现健康问题,正在注射免疫制剂的儿童或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不能接种,用了免疫球蛋白的儿童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再进行接种,对有内脏缺陷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儿童不能注射,以防出现意外。正常接种的儿童,接种时用75%酒精棉签擦拭注射部位,注射完成后要轻压注射部位,避免疫苗被挤压流出。叮嘱家长不要让儿童挤压和摩擦注射部位,防治毛细血管出血感染。个别儿童因为饥饿、疲劳过于紧张,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等虚脱症状,此时医护人员须镇定严密观察,可将儿童仰卧头部放低,并给予适量糖水,症状会很快消失。注射护士可穿粉红色的衣服,用微笑面对儿童,并亲切的与儿童交流,对于月龄较小的儿童,应用手亲自抚摸儿童,消除其陌生感与恐惧感,以取得儿童对接种护士的信任,保证

3

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3注射疫苗后的健康指导

儿童注射疫苗后,应在观察室休息30min左右,观察室有专职护士看守,出现反应及时处理,观察无任何不适应反应症状时方可离院,并做好登记手续。同时,叮嘱家长注意事项:接种后几天内避免儿童的剧烈运动,注意适当休息;不要经常触摸挤压注射部位,24h不要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衣物保持清洁,内衣经常换洗。接种后几天内,注射部位或许会瘙痒等不适,要叮嘱儿童不可手抓,避免不必要的注射感染,注意休息环境,避免受凉。在接种疫苗后不久有儿童会出现短暂轻微局部或者全身反应,像皮肤的轻微或局部的红肿,一般是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的,这是接种疫苗后常出现的正常反应。少数儿童可能有头痛、头晕、乏力、虚弱、盗汗等轻微不适症状,更甚者会出现呕吐、腹泻、恶心等现象,这种反应大多在2d左右自行缓解,很少持续三天以上,无需就医。对于局部淋巴肿大、红肿等现象导致的体温升高,要保持对应部位的皮肤干燥、洁净等,并嘱咐家长给小孩多饮白开水,加强护理,4d左右即可正常,因此,儿童接种后出现轻微反应,如果指导护理得当无异常变化不需应用抗生素,若体温过高或伴有其他急性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对于因疫苗吸收造成的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硬结,轻度的可以让其自行消除,较重的可以热敷消肿,严重者需要就医治疗,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这会降低免疫效果。疫苗种类繁多,不同疫苗的接种有不同的程序和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疫苗接种程序进行。免疫过程分为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对于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等,必须多次接种方可生效,一般为3次左右,因此应该让家长了解每次注射的时间间隔,必须按规定的次数和时间进行注射,以达到注射的目的和效果。每次注射完就必须提醒通知家长下一次的接种时间,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家长。对于因事造成的漏种,应该及时补种。并设立咨询电话耐心解答家长的咨询问题,消除家长的顾虑。

3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应用

电子信息管理是指将手工登记,管理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起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可解决异地接种和漏种的问题。预防接种管理手工记录使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获得的儿童接种史不完整或不准确,导致儿童重复接种或者漏种,预防接种人员通过电子信息手工录入或获得异地预防接种记录,将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整合,使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更加完整和准确。通过电子信息设置未种统计截止时间,未种统计接种率考核等功能,直接根据需要统计本范围内儿童基本情况,掌握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查漏补种,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家长及时接种,尽可能消除免疫空白,全面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预防接种人员通过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准确的记录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并将过敏史,疫苗接种禁忌症等特殊信息资料做出醒目的提示,为预防接种疫苗的筛选提供依据。通过预防接种的电子信息管理可以辅助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提高工作质量。对于流动儿童,只要其持有带有条

4

形码的预防接种证,便可在本系统覆盖的任何一个预防接种单位接受接种,有效提高接种率水平。

4强化接种医护人员的素养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就医时会有紧张情绪产生,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往往关系到家长的心理需求,直接影响接种效果。强化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可很好的消除家长的疑虑并减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隔阂,要提高接种质量,为受种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这就要求护士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形象仪表素质和技能素质,以精湛的医学知识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取长补短、互帮互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尚道德情操。

通过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有了正确的认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主动的带儿童参加预防接种,保障了儿童的权利,有效的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暴发,促进儿童的健康。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推进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知识,加强指导,缓解各种抵制情绪和畏惧心理,提高了接种的安全性,从而使预防接种工作更加安全有效的进行。

5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小儿预防接种全程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94-4395.

[2] 叶彩娜,赵成香. 对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2):1502-1503.

6

目 录

摘要----------------------------------------------1 1.预防接种的重要指导意义--------------------------2 1.1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2 1.2宣传教育------------------------------------2 2.接种方法----------------------------------------3 2.1接种前的准备--------------------------------3 2.2接种时的措施--------------------------------3 2.3注射疫苗后的健康指导------------------------4 3.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应用----------------------------4 4.强化接种医护人员的素养--------------------------5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y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