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3-12-18 04: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李会仙

摘要: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学习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有了学习兴趣,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思维,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到将心比心,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们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

1

以满腔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教育好。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工作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往、谈心,增强亲切感;要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喜爱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敬佩你;尊重学生,处事公正,鼓励差生,让学生敬爱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成绩。

二、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心,所以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教师就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讲一个小故事,或做一个小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形象、生动地演示直线和圆之间的三种位置关系,理解这三种位置关系与圆半径和圆心距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可以用人们熟悉的现象“早上升起的太阳和地平线的关系”来演示说明。观看由多媒体制作的太阳升起的全过程,使学生有感性认识,体会直线和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理解这几种位置关系之间动态的联系。学生再用课前准备的一只筷子和圆纸片做相对运动,画出运动过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不同状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开始新课学习,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这种导入设计可以在课的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常常发源于对教师从心理所产生的敬佩。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就要求教师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从行动上接近你,从思想上乐于接受你的教诲。尤其是在对待后进生上,更应该给予温暖,给予理解,给予帮助,相互尊重。记得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位学生,他非常的调皮捣蛋,是班里出了名的坏学生,从来不认真听过一节课,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经常搅的教师不得安心上课,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可是有一天他生病了,烧得很厉害,同学们都不搭理他,一天到晚都不进一滴水一粒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把他接到我家里给他下面煮蛋,他吃着热乎乎蛋面,一颗颗眼泪滚落下来,我知道他感动了,并借此给了他一些安慰和鼓励的话,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像变了一个人,不但努力学习,还经常帮助同学扫地擦黑板,成了班里人人赞美的好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一个激励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融洽师生感情。如此,学生就会热爱你这个教师,敬佩你这个教师。这种热爱和敬佩的感情就会转化为对你所教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地强调“失败乃成功之母”,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认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惟有给学生制造困难与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理论与实践证明,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标准》强

3

调,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方面,应注意:(l)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2)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解决相关的问题??为此,教师在介绍新的数学知识与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时.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的问题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去学习和探索。

五、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易犯时冷时热的毛病,情趣不稳定,要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认真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研究教法,深入浅出,让学生听懂每一堂课。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课前准备好三角形图片(用硬纸板),在课堂上将三角形剪下来并拼在一起,学生通过实物直觉观察。引导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教学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始就问同学:“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概念太简单了,便会笑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如说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一下子就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老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行吗?”同学开始茫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高,一忽低。”教师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就不会一忽高,一忽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从而掌握了圆的定义。这既可以增进知识的兴趣性,同时又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知识,起到教育的作用。

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4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学好当前的课程,而且还对学生一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在平面几何《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入时,我不是照课本中的引例(“铺设水管” )讲解,而是将其改成生活实际的设计问题(求水管的铅直高度),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一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讨论,制定方案,有的作全等三角形,有的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我充分肯定这些解法是不错的,但有一些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那么是否还有简单易行的办法呢?此时学生沉默了,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仿佛有豁然开朗之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这一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也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法变换更新,调节学习情绪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每节课型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策划,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如:讲《垂径定理》这一课时,我采用“试验观察法”,要求课前学生用纸片剪一个小圆,课堂上通过“动手画”、“动手叠”、“用眼看”、“动脑想”,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课时,我又采用“讨论式”教学

5

法。先让学生讨论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种类型,学生说出了9种类型,我再要求学生用化归思想,将这9种类型归为几大类,最后,由学生出题,学生讨论,学生制定解决方案,最终在诸多方案中评选最优方案,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所学的知识在讨论中掌握,并且这一节课没有留课外作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课前还可以进行小测试,课中开展小竞赛,课后参与数学活动课等,这些都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做到质“优”减“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紧密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的生活案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例如在学过用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后,我问学生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时,他们都说不知道,我便启发他们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同学说爬上去量一量,这个方法刚刚提出来,便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又有的同学说把旗杆放下来进行测量,同样的这个方法也没有得到认可,这时我问学生能不能利用所学过的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立即反应过来,是啊!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在同时同地的情况下,杆高与影长成正比例,这个问题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教师创设出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

6

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学有所用,在数学课堂中,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是成功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 任长松.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 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 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王志成.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年,第05期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