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5例效果观察

更新时间:2023-05-31 13: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7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滴,1次/d,1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用痰热清治疗者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

116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ofNanto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2008∶28(2)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2-0116-02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加重期35例效果观察

顾铭忠,陈季北,仇爱民,赵新国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加重期7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滴,1次/d,1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用痰热清治疗者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清注射液

R563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我国较为常见。根据国内近年统计,COPD在1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占3%[1]。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而该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常存有高黏血症,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35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1

结果

显效:(1)咳嗽、咳痰、发热、呼

疗效判断标准

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2)肺部罗音明显减少;(3)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恢复正常;(4)胸片示炎症阴影消散;(5)血气分析示呼吸衰竭改善;(6)心功能的改变。有效:具有显效中任何3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0例随机分为

项。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两组。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47.5±8.8岁;平均病程18.3±9.2年。对照组

2.2疗效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变化比较见表3。

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6~78岁,平均49.1±6.2岁;平均病程17.9±8.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

程、性别、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0例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

3讨论

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发作

时常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导致右心衰竭。而肺动脉高压主要是因为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痉挛、血容量增加及血黏度增加。COPD普遍存在反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酸碱失衡等。肺部感染,一方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启动凝血机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另一方面COPD中老年患者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其免疫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吸

氧、控制感染、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心力衰竭等,合并呼吸衰竭者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10ml/支,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5天。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

表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n35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组疗效比较(n,%)

有效10(28.57)10(28.57)

无效2(5.71)7(20.00)

死亡1(2.86)4(11.43)

总有效32(91.43)△24(68.57)

显效22(62.86)14(4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u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