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更新时间:2023-10-10 2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学发展形成概况

一、中医药学的形成 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素问》《灵柩》)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难经》 战国秦越人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角力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收载药物365中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中医药学的发展

晋隋唐时期:

《脉经》 西晋·王叔和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 早期方剂学专书

《诸病源侯论》 隋·巢元方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书

《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 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第一个食疗专篇 第一个医学伦理学 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病证方论》 宋·陈无择 外因:六淫外感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 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主火派 病由火热生 张从正 攻下派攻邪派 汗吐下 病由邪生 李杲 “内伤脾胃 百病生由” 补土派 朱震亨 养阴派 相火论 明清时期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瘟疫论》明·吴又可

《外感温热篇》叶天士 创卫气营血辩证 《温病条例》吴鞠通 创三焦辩证

《医林改错》 清 王清任 淤血治病理论

第二节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点

指对世界和构成世界的事物完整性,统一性,联系性的认识。

(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 系的有机整体。

生理功能:不同脏腑虽各有其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二) 人和自然的统一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第 1 页

(三)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地位的改变

社会的进步

社会环境的改变

三、辨证论治

(一) 病 证 症的区别和联系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证:

证侯简称“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病理本质的概括。

症:是症状的简称,是病人主观感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应感觉。体征是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广阔的症状也包括体征。

联系:病的全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证 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种 症状和体征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二) 辨证论治

辨证:是将中医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

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这一识病方法就是辨 证。

论治:是概括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侯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

不相同。 异病同治: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

(一)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二)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其一 阴阳的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有条件=物极必反 其二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其三 比较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 对立制约 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对立的阴阳方面,同时,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具有抑制、约束、排斥作用。矛盾斗争贯穿始终,在范围内统一促进事物发展维持平衡。 (二) 消长平衡 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三) 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互为根基。否则阴阳互损 阴阳离决 (四)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方向转化,事物总阴阳属性改变。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部位 上阳下阴 体表阳体内阴 腹背 背部阴 胸腹面阳

第 2 页

肢体内外侧 四肢外侧面为阳 内侧面为阴 筋骨与皮肤 皮肤为阳 筋骨为阴 内脏 六腑为阳 五脏为阴 五脏 心肺为阳 肝脾肾为阴

(二) 解释人体生理活动

阳 兴奋 功能 阴 抑制 (三) 解释人体病理 物质 气 血 1、概括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证 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 (损其有余,实则泄之) 阴盛则寒—实寒证

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虚寒证 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 (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则热—虚热证

阴阳互损 阴虚不能生阳—阳虚 阴阳俱虚 (阴阳俱补,注意主次) 阳虚不能生阴—阴虚 2、概括疾病证侯

表、热、实 属阳 里、寒、虚 属阴

3、归纳药物性能

药物的气性、味和升降沉浮,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 性 属 性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阳 热温 辛甘(淡) 升浮 四气 五味 升降沉浮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内涵、特性、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以解释自然

界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

含有原始质朴的系统论思想。

(二) 五行的特性

《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水曰润下:含量 火曰炎上:温热 土爰稼穑:生化 金曰从革:清洁

滋润 升腾 承载 肃降

向下运动 向上运动 受纳 收敛

木曰曲直: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 (三) 五行属性的归类 1、 直接的取向比类法 事 物 五 行 属 性 归 类 表 自然界 人 体 五 行 木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季 音 味 色 化 气 方 节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五 五 五 形 五 五 变 其 脏 腑 官 体 志 声 动 华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爪

第 3 页

火 土 金 水 徵 宫 商 羽 苦 甘 辛 咸 赤 黄 白 黑 长 化 收 藏 暑 湿 燥 寒 南 夏 中长夏 西 秋 北 冬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面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唇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毛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发

2、 推演络绎法

(四) 五行的规律 正常 相生:木火土金水顺次资生、助长、促进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相克:木土水金火顺次克制、制约、抑制的关系 不正常 相生异常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母子相及

相克异常 相乘 按照相克的次序进行的克法太过 相侮 按照相克的反方向进行的异常克法

制化:指五行之间既互相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正所谓“生中有制”“制中有化”,

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之意。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

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相侮 (五) 作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2、 生理功能 五脏相生相克 3、 病理 4、 诊断

5、 养生 吃 控制情绪 听音乐

6、 治疗:确定治疗原则 虚则补其母 相生治疗 实则泻其子

抑强扶弱 相克治疗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一、概念:1、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2、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三、运动:气机:气的升、降、出、入 协调平衡:气机调畅

平衡失调: 气逆:气机下降不及或上升太过(肝)

气滞: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肝瘀)

气陷: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脾中气下陷)

气闭: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闭症 突然昏厥 牙关紧闭 拳头紧握) 气脱: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 (手撒遗尿 目闭口开)

四、气的分类

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肾精→元气→全身(过三焦) 激发生理活动推动发育 宗气:清气+水谷精气 走息道 司呼吸 贯心脉 行气血 营气:阴 精气 脉内 全身 营养作用 化生血液

第 4 页

卫气:阳 捍气 脉外 体表 胸腹肓膜 防御外邪 司汗口开合 控制体温 五、功能

(一)、推动作用

1、推动脏腑组织器官

2、推动体内的液态物质(血,津液) 气虚血瘀 水饮痰湿 (二)、温煦作用 维持体温的稳定 1、温煦脏腑组织器官

2、温煦体内属阴的物质: 血得温则行 血得寒则凝 (三)、防御作用 御邪 驱邪 (四)、固摄作用 液态物质 胞胎

(五)、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第二节 血

一、含义: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生成和运行

肾经→血

脾胃水谷→水谷精微+心肺→血

气虚的原因:消耗太多或生成不足

脏腑功能: 推动—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肝主疏泄—调气机→血液运行 固摄—脾主统血 肝主藏血 脉道通畅: 痰 淤血 热 寒 血液充盈: 肾精生成不足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不足 心肺的功能差

三、生理功能

1、营养滋润全身 面色 肌肉 皮毛 感觉运动 2、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神活动有赖血液的濡养

血虚:心血虚:面色 神:记忆力减退 失眠多梦 舌头淡 脉细数 肝血虚:视物昏花 指甲易断 运动功能下降 全身血虚:皮肤干燥 颜色淡 肢体发木发麻

第三节 津液

一、含义: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生成和运行

代谢:生成 脾胃 大肠 小肠

输布 脾主运化 肺主行水(输布排泄)肾主水 肝主疏泄→气机津液 三焦 排泄 肺 肾 大肠(汗 尿 大便) 其本在肾 其标在肺 其制在脾 三、生理功能:滋润濡养

第四节 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 阳 煦之 动 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 血 阴 濡之 静

第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