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古文注释翻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9 20:45: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圣教序古文注释翻译

原文:

盖 (1)闻(2)二仪(3)有像(4),显覆(5)载(6)以含生.(8);四时(9)无形,潜寒暑以化物(10)。 是以(11)窥(12)天鉴(13)地,庸愚皆识其端(14);明阴洞(15)阳,贤哲罕穷其数(16)。 注释:

(1)盖:语气词,多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2)闻:知道。(3)二仪:天地。(4)像:形状,形象。(5)覆:覆盖。(6)载:承载。(8)含生: 佛教用语,泛指一切有生命的。(9)四时:四季。(10)化物:化育万物。(11)是以:所以。(12)窥:观察。(13)鉴:体察。(14)端:征兆,迹象。(15)洞:通晓,明彻。(16)数:规律,道理。 译文:

都知道天地是有表象的,所以显露在外、天覆盖着地,地承载着众生;四季没有表象,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所以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他的一些征兆;要通晓阴阳的变化,即便是贤能的智者也极少有研究透的。

原文:

然而天地苞(17)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徵(18),虽愚不惑;形潜莫睹(19),在智犹迷。 注释:

(17)苞:包容。(18)徵:即征,证明,验证.(19)覩:即睹,看见. 译文:

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使人能够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表象;天地间的阴阳变化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他是无形的。所以天地的表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不至于迷惑;而阴阳的变化隐藏起来没人能看得见,

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会迷惑不解。

原文:

况乎佛道崇(20)虚(21),乘幽控寂(22),弘济万品(24),典(25)御(26)十方(27)。举(28)威灵而无上(29),抑(30)神力而无下(31),大之(32)则弥于宇宙(33),细之则摄(34)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35)而不古;若隐若(36)显,运百福而长今。 注释:

(20)崇:推崇,推重。(21)虚:空,虚空。(22)寂: 寂寥,寂静空旷。

(24)万品:众多的生灵。(25)典: 典籍,典制,法则。(26)御:统辖,治理.。(27)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 下.。(28)举:发动。(29)上:通假字,通尚,凌驾在...之上。(30)抑:克制.。(31)下:在...之下,比...逊色。(32)之: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33)宇宙:《淮南子》四方上下谓之宇,往来古今谓之宙,泛指空间与时间。(34)摄:(shè)收拢,敛聚。(35)劫:梵文劫波之略,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36)若:或,有时.。 译文:

况且佛道推崇无形的虚空,他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广泛度济芸芸众生,佛典真理治理着十方宇宙。佛法的神威没有上限,其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从大处说他遍布宇宙,从小处说能收拢一丝一毫。他不生不灭,历经各种劫难永不衰落;若隐若现,造福于众生延续至今。

原文:

妙道凝(37)玄(38),遵之莫知其际;法流(39)湛(40)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42)其旨趣(43),能无疑惑者哉(44)! 注释:

(37)凝: 凝结, 凝聚。(38)玄:深奥,神妙。(39)法流:佛法的流传。(40)湛:(zhàn)深邃.。(41)挹: (yì)通揖,推崇。(42)投:投入,面对。(43)旨趣:旨意,宗旨.。(44)哉:

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吗。 译文:

佛道中寓含着神妙法理和高深的玄机,遵循他不必知道其边际;佛法的流传湛深而寂远,推崇他也不必探究他的根源。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法高深的意旨,能没有疑惑吗!

原文:

然则大教之兴(45),基(46)乎西土(47),腾(48)汉庭而皎(49)梦,照东域而流慈(50)。 注释:

(45)兴:产生,兴起。(46)基:始,开始。(47)西土:指天竺,即古印度。(48)腾:传播,流传。(49)皎:明亮。(50)流慈:传布仁爱。 译文: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兴盛起来的,流传到东汉使人们从迷惘的物欲梦中醒悟过来,照耀着大唐而流露着慈爱。

原文: 昔者,分形分迹(51)之时,言(52)未驰(53)而成化(54);当常现常(55)之世,民仰(56)德而知遵,及乎(57)晦(58)影(59)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64)色,不镜(65)三千之光;

注释:(51)分形分迹:天地初开。(52)言:语言。(53)驰:传播。(54)化:教化。(55)当常现常:如今,现在。(56)仰:敬慕。(57)及乎:等到...的时候。(58)晦:昏暗,不明。(59)影:模糊不实的形象。(60)真:本性。(61)仪:法度,准则。(62)越:度过,跨过。(63)金容:光辉的容颜。(64)掩:遮蔽。(65)镜:接收到。(66)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名词,据《长阿含经》卷十八等,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杀为外廓,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

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译文: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之时,佛法还没有传播而人们自然的合乎天法,正常的世时,人们敬慕德行而遵循礼仪,世道更替,尘世的虚幻掩盖了人的本性。衡量事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佛法那光辉的容颜被世尘所遮蔽,人世间感受不到佛光的照耀;

原文:

丽象(66)开(67)图(68),空端(69)四八之相(70)。于是微言(71)广被(72),拯含类(73)于(74)三涂(75);遗训(76)遐(77)宣(78),导(79)群生于十地(80)。 注释:

(66)丽象:美好的形象。(67)开:展示。(68)图:描绘。(69)端:端正,端然。(70)四八之相:即三十二相,佛教用语,谓佛陀不同凡俗,具有神异容貌,有三十二个显著特征。(71)微言:精妙的言辞。(72)被:及,遍及。(73)含类:泛指一切有生命的。(74)于:自,从。(75)三途:佛教用语,即生途,死途,别离途。(76)遗训:先辈所说的有道理的话。(77)遐:长久,深远。(78)宣:传播,传布。(79)导:引导。(80)十地:亦称十住,佛教用语,指佛教修行过程的十个阶位。 译文:

(主佛派传道者下到人间)我们看到了空中端坐的佛像,甚至连他那三十二般变化都能清晰可见,佛法那神圣的形象得以展现。于是精妙的佛法广为流传,万物在生死的苦难中得以拯救;就像先人的遗训那样广为流传,在广袤的大地上久远的宣导众生度过苦难。 原文:

然而真教难仰(81),莫能一其旨归,曲学(82)易遵,邪(83)正于焉(84)纷纠(85)。所以空有之论,或(86)习(87)俗而是非,大(88)小(89)之乘.(90),乍(91)沿时而隆替(92)。 注释:

(81)仰:向上,引申为追溯。(82)曲学:邪僻的学问。(83)耶:通邪,不正的。(84)焉: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85)纷纠:交错杂乱。(86)或:有时。(87)习:通袭,相因。(88)大:即大乘佛教,多佛信仰自以为修的高的法门。(89)小:即小乘佛教,本来是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的贬称,学术界沿用之,而无褒贬义,因为他们说的小乘佛教是正统的释教。(90)乘:梵文的意译,佛教用语,意为运载,运度,谓能乘载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实指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途径或教说。(91)乍:暂时。(92)隆替:兴废,盛衰。 译文:

但是,传正教是很难的,很多人不能以其意旨而归真;而邪法却容易使人依从,致使人世间邪正交错杂乱。所以对佛法的论述也落入低俗而纷争迭起,佛教中普遍的大乘佛教和正统的小乘佛教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着。

原文: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93)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94)神情,先苞(95)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96)方.(97)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99),神测未形,超六尘(100)而迥出(101),只千古而无对。凝(102)心内境.(103),悲(104)正法之(105)陵迟(106);栖虑玄门(107),慨深文之讹谬(108)。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109)后学(110)。 注释:

(93)法门:指通过习修佛法获得佛果的门户。(94)契:投合。(95)苞:包容。(96)讵能: (jù)岂能。(97)方:比,比拟。(98)朗润:明朗润泽。(99)累:负担,引申为阻碍,牵挂。(100)六尘:即六境,佛教名词,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 ,此六境被认为像尘埃一样能使人执著。(101)迥出:卓然独立,不同于旁人。(10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