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考前1月遗传、变异、育种等方面综合训练(三中缪运良

更新时间:2024-03-01 23: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高三考前1月《遗传、变异、进化、基因工程、育种》

简答题综合训练

1、某种鸟类(2N=76)为ZW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 (1)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

①雌鸟羽毛的颜色有 种,其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 个四分体。 ②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基因型为 ,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 。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A/a和B/b所在染色体属于 ,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

②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 ,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杂交,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占 。

③若让F2中所有斑点羽毛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斑点羽毛的个体的概率为 。 ④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2全部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理由是 。 2、已知某种动物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和黑身无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试验, F1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

①如果 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和B、b符合_______定律;让F1代中灰身有眼个体相互交配,在F2 代的所有灰身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②如果 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 代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___。 (2)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l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

1

“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 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

②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 ,再让 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

若F2 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若F2 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3、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多选)。

A.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 C.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D.个体体积小,易于饲养

B

(2)有一只发生易位的突变体果蝇,其X染色体上出现了B基因(用X

+

表示),表现为棒眼性状;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B基因(用X表示)且基

BBB

因型为XX与XY的胚胎无法正常发育。据此可判断该突变体果蝇的性别是______性,其基因型为_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灰身(D)对黑身(d)为显性,其中A和a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灰身性状总是伴随着残翅性状遗传。现有一只双杂合灰身长翅果蝇,请在右图细胞中画出控制体色基因所在的位置并标上基因。 (4)下图是果蝇杂交实验过程:

上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_____,F1中棒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如果用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5)实验室现有直毛(H)、非直毛(h)纯系雌雄果蝇,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成实验设计。

①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②若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4、Menkes病是A基因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患者在3岁前死亡。科研人员对此病进行了研究。 (1)遗传学调查发现,Menkes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极少数是女性,且患者的双亲一般均表现正常,据此判断Menkes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 染色体_____遗传。 (2)在一些临床病例中,有一例患者甲A基因中缺失了大片段的碱基序列,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另一例患者乙A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特定限制酶切割后片段长度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分别提取患者乙及其表现型正常双亲的DNA,设计________进行PCR扩增后,用特定限制酶进行处理,将产物电泳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样本3是患者乙父亲的DNA,M为不同长度DNA片段的电泳参照,则图1中代表患者基因片段的

2

是__________(填“A片段”或“B片段”)。

A片段644bp

1200bp—

600bp—B 片段300bp—316bp328bp ↓表示酶切位点 图1 图2

(3)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与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有关。哺乳动物体细胞内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由于________过程受影响,导致巴氏小体上85%的基因不能表达。

(4)目前关于X染色体的失活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观点二:机体优先失活携带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

①女性携带者中的一部分出现与男性患者一样严重的病症,另一部分则完全无病症,这符合观点_ ___。

②临床上发现一例有巴氏小体的男性患者,其父母均表现正常,若符合观点二,该患者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相关基因用A、a表示),产生该男患者的原因是其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的减数第_____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配子(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5、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染色体组成 伞花山羊草 2x=14,CC 二粒小麦 4x=28,AABB 普通小麦 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伞花山羊草×二粒小麦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________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杂种P秋水仙素处理(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______, 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_____个染色体组的异源多倍体×普通小麦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趋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

杂种Q×普通小麦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D组全部染色体以外,

杂种R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

射线照射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

授粉、人工选择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

3

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____________到小麦的染色体上。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__________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______________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6、研究显示,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期,德国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以马铃薯甲虫生长所必需的β-肌动蛋白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将特异的双链RNA(dsRNA,长度大于60个碱基对)转入马铃薯的叶绿体,如图所示,用这种马铃薯叶片喂食的甲虫幼虫5天后全部死亡;但将同样的dsRNA转入马铃薯的核基因组,则完全不能使马铃薯有抗虫效果。请回答。

(1)通常细胞中的RNA以单链形式存在,如作为翻译模板的 ;细胞中除叶绿体外,含有核酸的细胞器还包括 ;dsRNA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写中文名称)。

(2)据图可知,转入马铃薯细胞核DNA的dsRNA会被植物细胞内的核酸酶切割成小片段的 ,但其进入甲虫肠道后不能被吸收;叶绿体中 (存在/不存在)核酸酶,转入叶绿体DNA的dsRNA能够进入甲虫肠道并被吸收,再被 细胞中的核酸酶切割。

(3)资料显示,siRNA能降解已合成的目的基因的mRNA,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此类干扰属于 (转录前/转录后)水平引发的基因沉默。本研究中,siRNA可引发 沉默,最终使甲虫死亡。

7、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要 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有1个,XXX有2个,X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据此判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 。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雌性个体与雄性小体的X染色体 剂量相同。

(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基因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标记为X1和X2(如图1),通过

4

基因工程方法将基中X2染色体上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许多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图2分析,大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 。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 的。

②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 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 。

③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 不同; (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基因 (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 。 8、某植物果实的形状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表现型。一项目小组选用两株长圆形果实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全表现为圆形。在不考虑不完全显性和致死现象的前提下,该项目小组提出了: 甲:该性状受一对基因(A、a)控制,圆形是隐性性状。 乙:该性状受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B、b)控制。

丙:子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的甲、乙、丙属_________(填“问题”、“假设”、“结果”或“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___ _____。

(2)若乙成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 _,为验证这一点,可将以上植株中的_________,若子二代的表现型为_____ ____,且_______ __,则乙成立。 (3)依据以上的甲、乙、丙,你可再提出: 丁:该性状受两对_____ ____的基因控制。若丁成立,用(2)中的方法进行验证,其结果与(2)中的______相同,但_____不同。 9、某科研小组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体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体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体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培育出既抗虫又抗倒伏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R A 导入 F1植株 F2植株 A R R A 豌豆染色体片段 玉米体细胞 杂交细胞

5

(1)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该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

(2)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 代植株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 (3)若在一次实验中,上述豌豆的两个染色体片段插入了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如图所示,结果造成这对同源染色体因为差异太大而不能正常联会,该图所示的杂交细胞培育得到的个体能产生 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 。

(4)该科研小组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 35:1的性状分离比。对此分离现象的可能解释如下: 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基因型是Dd的F1植株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 的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该四倍体植株自交时,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产生的F2出现了 种基因型,F2高茎中杂合体比例为 。

10、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让F1雌雄鼠交配,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F1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 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已知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片段时,B基因不表达,b基因 的表达不受影响。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 置有4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 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 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 :弯曲尾雌鼠 :正常尾雄鼠 :弯曲尾雄鼠=1 :1 :1 :1,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 11、高血氢症又称OTC症,患者由于缺乏鸟氨酸氢甲酰基转移酶,尿素循环中断, 血氨、尿乳清酸等增高,常有厌食、易怒、昏睡、呕吐等症状。某研究小组调查了甲、乙 两种

6

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绘制成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病(A、a基因控制)为OTC症。乙病(B、h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在女性中是隐性纯合子才会表现患病。已知

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

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单基因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其发病机理表明基因可通过___________从而 控制生物体性状。 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乙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

异卵双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 生一男孩两病 兼患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调查乙病的遗传方式应在__________中进行;某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男性中就表现患病,而在女性中则是正常,可能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

12、下图1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据图回答问题。

⑴ 图1所示结构应在 下能观察。从图1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有 。 ⑵ 若图1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 (多选)。

A.胰蛋白酶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抗体

⑶ 鉴定图2中的结构⑤的试剂为 ,图2中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实质表现

在 。

⑷ 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

方向运输的是 (多选)。

A.tRNA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mRNA 33

⑸ 用H标记某动物干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取其中一个被H标记的细胞进行培养,并不

断进行放射性检测,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7

实验结果注明如下:

Ⅰ.开始观察该被标记的细胞 Ⅱ.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Ⅲ.观察到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 Ⅳ.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 Ⅴ.标记细胞处于分裂期 Ⅵ.开始观察到四个细胞被标记 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动物干细胞的细胞周期为 h。

13、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513

①NH4Cl和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1412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NH4Cl和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

32

菌,该培养基中加入P标记的_________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____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

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组别 1 2 实验处理 [来源:学# 预期结果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14、果蝇是遗传学的良好材料。现有果蝇某性状的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变型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8

该性状仅受一对基因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 。

(2)从实验结果还可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 (“显性”或“隐性”)性状。若用B、b 表示 该基因,F1 果蝇的基因型为 。

(3)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F2 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 中表现型为 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推断成立。 15、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在花蕾期,应先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袋,其目的是 。 Ⅱ、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等量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Ⅲ、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① 图中信息显示出的基因与性状的的关系有: 。 ② 该植株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 ③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花植株占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

9

(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6、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_ __。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___自交留种即可。 (3)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②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的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17、嵌合性是指遗传组成不同的细胞在同一个有机体中同时存在的现象。在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由于细胞分裂的不同步,可能在一个个体中同时出现染色体加倍不同的细胞,我们称之为嵌合体。各种细胞中染色体加倍情况可能有:未加倍、加倍一次、加倍两次、甚至是加倍三次等。

某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叶表面有表皮毛(A)对无毛(a)是完全显性,现对一株基因型为Aa的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只考虑二倍与四倍),花内大孢子母细胞(等同于卵原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等同于精原细胞)染色体加倍情况可能有三种:

情况一:同一朵花内细胞染色体均为二倍; 情况二:同一朵花内细胞染色体均为四倍;

情况三:同一朵花内细胞染色体既有二倍也有四倍。且大孢子母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分别含有不同的染色体组。

10

遗传与变异参考答案

1、(1)①2 38 ②ZW和ZZ 1∶2∶1

(2)①非同源染色体 BB或Bb ②纯白 1/2

③64/81 ④变小 斑点羽毛个体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没有aa基因型,所以A比a更容易随B基因淘汰 2、(1)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6 ②父本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2)①雌 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13:5 3:1

+BB+

3、(1)ABCD (2)雌;XX(或X X) (3)见右图

+B+BB+B+

(4)3:1;AAXX、AaXX(AA XX、AaXX);1/3

(5)①(纯系)直毛雄果蝇、(纯系)非直毛雌果蝇 ②直毛均为雌果蝇、非直毛均为雄果蝇 4、(1)伴X 隐性 (2)基因突变 引物 B片段

aa

(3)转录 ①一 ②XXY 母亲 二 5、(1)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或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

染色体加倍 (2)6x=42,AABBCD 2 (几条)C组染色体 (3)易位(或移接) 去雄(及套袋) 多代自交(或连续自交) 6、(1)mRNA(信使RNA) 线粒体、核糖体 鸟嘌呤—胞嘧啶、腺嘌呤—尿嘧啶 (2)siRNA 不存在 甲虫 (3)转录后 β—肌动蛋白基因 7、(1)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X染色体数目-1 (表达的)基因

1

(2)①未失活 随机 ②X 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 ③分化程度 (3)不会 正常或色弱 8、(1)假设 甲和丙 (2)AAbb和aaBB F1(子一代)自交 长圆形和圆形

比例为5:3(其中一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或7:9(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3)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表现型 分离比 9、(1)2 染色体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2)F2 9/16 (3)4种 AB 、 RB、 ARB、 B (4)DDdd DD:Dd:dd=1:4:1 5 34/35

Bb

10、(1)X (2)X:X=1:1 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雄鼠:正常尾雄鼠=1:1:1:1(或弯曲尾:正常尾=1:1)

16

A

Aa

(3)②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或正常尾:弯曲尾=3:1) ③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1:1) 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2:1)

11、(1)基因突变

A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1/8

4)患者家系 性激素

3)常 BBXY 100% 3/16

12、⑴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答全给2分) ⑵ ABC ⑶双缩脲试剂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⑷ BC ⑸ 22 13、(1)DNA(或“基因”) (2)不同 核糖体

(3)① 蛋白质和核酸 ②尿嘧啶 ③没有合成 底部 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4)如下表(2分)(注:1组与2组可整组互换位置,但全部填写正确才可得分)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② ③

2 ① ④

14、(1)X 若为常染色体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1,与结果不符,故为X染

Bbb

色体遗传 (2)隐性 XX、XY (3)野生型雌、雄 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 = 2::1:1

15、Ⅰ、纯合子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或“避免异花受粉”) Ⅱ、粗茎∶中粗茎∶细茎=9∶3∶20 Ⅲ、 (1)基因型DD的红花植株致死

(2)①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或“一种性状可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 同源染色体 ③ 白花 1/2 不是

16、(1)蓝色∶棕色=1∶1 (2)AAbb、aaBB 二 绿株 (3)①见右图(2分,字母或者位置标错不得分) ②实验步骤:紫株

结果预测及结论:3∶1 6∶1

17、(1)A:a=1:1 AA:Aa:aa=1:4:1 (2)35:1 11:1 三倍体 (3)13:1 18、(1 )AaBb、Aabb (2 )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 =15:5:3:1 不变 是 (3 )高茎:矮茎 = 35 : 1 否,因为杂交后代为三

17

倍体,无繁殖能力 (4 )① 3:1 ② 6:1

19、(1)转录 翻译 (2)核糖体 mRNA 氨基酸 (3)吞噬细胞 (4)缺失 (5)基因自由组合(多答分离规律给分,只答分离规律不给分) 1/132 20、(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 正反交 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

CTCTGA(TGA) ③受体 (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21、(1)甲和丁 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卷曲翅,正常翅) (2)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一定 4

Bbb

(3)① 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AaXX AaXY

② 4 3/4 (4)基因突变 41

22、(1)蛋白质 核糖体 0 (2)是

(3)二者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该方法形成的骨髓干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结构和患者体细胞膜表面抗原结构相同 23、(1)AaBb 多节而节长

(2)P:抗一种病A1A1 x 抗另一种病A2A2 ↓ ↓

配子: A1 A2 ↘ ↙ F1: A1A2抗两种病

(3)①AABB 显性假说 ②AaBb、Aabb、aaBB 自交 ③中产:中低产=1:1

24、(1)是 I片段和Ⅱ2片段 (2)(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一致,不随雄性遗传 (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 Ⅱ2 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bbBB

(4)常染色体 XX XY ② 遗传图解如下:

18

25、(1)DNA复制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或细胞核、细胞质(答全给分) (2)a和c、b和d (答全给分) (3) e f (4)6 (5)A 116

26、(l)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无毛基因(或a基因) 亲本中有无毛个体时产仔次数少 子代中无毛个体出生

比例少于正常情况(或无毛个体在胚胎时期部分致死)

(3)第三组、第四组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答对一项即可)(4)伴X显性遗传 白毛雌性:黑毛雄性:无毛雌性:无毛雄性=3:3:1:1或(白毛:黑毛:无毛=3:3:2)

aaXBXb和aaXbY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u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