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格式

更新时间:2024-05-07 0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碩博士論文格式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博士論文格式

83.4.29所務會議通過 89.10.20系務會議修正

92學年度第一學期系務會議修正 95學年度第一學期系務會議修正 2009.08.19 自行修改, 尚未通過

一、依規定:

研究生辦理離校手續前應繳交政治學系碩博士班論文二本(一本精裝一本平裝,平裝封面皆上膠膜),另外繳交本校註冊組平裝論文一本、圖書館平裝論文一本。合計四本。

二、其他相關規定:

1、 外國語文研究所不得以翻譯作品代替一般論著性之碩士論文。 2、 已經取得他種學位之論文,不得再度提出。

3、 研究生應經論文考試舉行完竣、完成規定之程序(如繳交論文定稿等),並俟

論文考試及格成績送達教務處課務組,並符合本系碩博士學位考試施行程序後,始得辦理離校手續。

三、論文編排順序

1 、封面

2 、空白頁:作為題贈用

3 、書名頁:除了紙張為白色普通用紙之外,所有內容、形式與封面相同。 4 、審核頁(簽名頁):指導教授和考試委員簽名。 5 、謝辭:不宜過長,以一頁為限,最多兩頁。 6 、中文摘要:標準為300字左右。 7 、英文摘要 8 、目次 9 、圖次 10 、表次 11 、正文 12 、附錄

13 、參考書目 14 、索引

四、本系寫作論文格式:

1. 封面格式:封面(圖1)與書脊(圖2)(包括校系別、指導教授、研究題目、研究生姓名、提出年月等)格式請參考圖1、圖2。 2. 封面顏色:平裝本由碩士班助教依學年度分別規定,(97學年和98學年為粉綠色);精裝本的部份則碩士班固定為「深藍色」,博士班為「黑色」,字體一律燙金。

1

3. 紙張厚度:封面及封底採一百磅以上之封面紙。內頁均採用七十磅之白色模造紙印刷。 4. 版面編排方式:一律採橫寫,A4格式。(如圖三)

5. 標題編排方式:標題編排方式請依照:章、節、壹、一、(一)、1.、(1)、A、a…。 6. 撰寫之語文:本系論文均須以中文撰寫,且使用中式(全形)標點符號;而文中夾註或參考書目須用到英文時,則依照英文的書寫方式,使用西式(半型)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後須空一格(半型space)等。 7. 內文:內容中文以新細明體12號字撰寫;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數字以Times New Roman12號字撰寫。行距標準為1.5倍行高,內文對齊方式皆為「左右對齊」。 8. 引文:中文之本文中雜入之引文時,使用「」將引文跟本文分開,引文中的引文則用『 』標記,兩者交叉使用。如要加註,就放在引文的 “」”之後,但本文中的引文不得超過三行,如超過三行,需以獨立引文的方塊處理,且左、右兩邊各縮排2字元,以標楷體書寫。 英文之引文則放在雙引號“ … ”之內; 引文中的引文放在單引號?…?之內; 引文中的引文的引文,就又再回到雙引號 “…”。例 如 “… ?… “…” …?….” 兩者交叉使用。句點或逗點通常是在 “ ”的 裡面。引文要跟原文相同,如有差異就要在引文之後用[ ] 標明、註明。如果是修改文本的話,就將增加或改變的字母放在[ ] 之內。例如 [T]hing。

9. 頁碼編寫:摘要、目次頁則以小寫羅馬數字(如:i, ii, iii…)等置於每頁正中下方;報告內容至附錄部份請以阿拉伯數字(如:1, 2 , 3…)等標在每頁下方中央,也無需製作頁眉,且每一章的起始頁請於單數頁起頭。 10. 註釋之方式:註釋可分為兩種:

a. 註腳:用以引伸、補充、解釋所引用資料之文字,補充內文之不足,此類註釋應列於該頁下方,採「當頁註」形式,在Microsoft Word即為「註腳」,整篇的論文的註腳為連續的,且列於標點符號的後面。 另外,若引用之資料無作者時,或有作者但無年代時,內文以註腳的方式,完整註記,參考書目則無須再補充,註腳範例如下: “The Human Rights Game.” 1984. Time 3 (January): 28-30.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s speech at the 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 conference.” 1998. In http://..../. Latest update 6 June 2007. 〈美4大軍區指揮官 外交影響力日增〉。2000。《中國時報》2000/10/12:13。

〈溫家寶希望英國增加對華高科技出口〉。2006。《BBC中文網》。http://.....。2006/09/12。

b. 內文夾註:指單純標示資料出處之註釋,此類資料已列入「參考書目」中,故在段落、文句末端標示。 (a) 以(作者,出版年代:頁數);作者(出版年代:頁數)即可,英文的內文引註請記得用半型的標點符號,且作者以姓氏呈現即可,例:(Margolis, 1977: 31)。而不論中文或英文,其出版年代皆統一以西元表示之。 (b) 兩位作者:(作者A、作者B,年代:頁數);(Author A & Author B, Published

2

Year: page)。

(c) 三位以上作者:第一次引註時,須列出所有作者之名字,以(作者A、作者B和作者C,年代:頁數);”A, B& C”連接作者名。第二次引用時,則只須寫出第一位作者,並在其姓名後加上「等」字或「et al.」。多位作者的排序可依姓氏筆劃或年代排序,惟全篇統一。 (d) 翻譯著作:若作者名有標記於書上時,則以(作者,年代)表示;若無作者名,則標記譯者名,例如(簡惠美譯,1991)。 (e) 若發表者為組織、團體或單位時,則以組織為作者,例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8)。惟易生混淆之單位,每次均用全名;簡單且廣為人知的單位,第一次加註其縮寫方式,第二次以後可用縮寫,但在參考文獻中一律要寫出全名,例如:

[第一次出現]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1999)。 [第二次以後] NIMH (1999)…或 (NIMH, 1999)…。 (f) 引用資料無年代記載或古典文獻時,(1)當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以無日期(n.d.) 代替年代,(2) 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譯版年代時,引用譯版年代並於其前加 trans.,(3) 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現用版本年代時,引用現用版本年代並於其後註明版本別,(4) 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參考文獻中,文中僅說明引用章節。例如:Aristotle (n.d.) argued,或 (Aristotle, trans. 1945) 或 (Aristotle, 1842/1945)。例如:論語子路篇。

11. 圖表:圖標題請一律置於圖的下方,並置中;表標題則置於上方,並置左。且圖表不分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若超出一頁,則接續的圖表須再次出現標題,例如:表1-1(續) 政治學的研究範圍。圖表下的說明、註解或資料來

源等,請一律用10號字新細明體,並置於圖標題的下方,置左。 12. 目次:目次依次為論文之圖次、表次、導論及本論所分之章、節與結論,以及附錄、參考書目及索引等予以排列(見圖3)。目次共呈現三階,即章、節、壹(貳、參…)。

3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博)士論文

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 ○ ○ 博士

東吳大學 碩 (博) 士 論 (論文題目) (英文題目)

文 ︵ 論 文 題 目 研究生:○ ○ ○ 撰 中華民國 年 月

︶ ○ ○ ○ 撰 圖1 橫式封面 圖2 書脊格式

2.54cm 目 次 圖次………………………………………………..iii 表次………………………………………………...v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xyz ………………………………… 10 壹、 xyz……………………………………… 3.17 3.17 貳、 xyz…………………………………….. cm cm 參、 xyz……………………………………… 第二節 xyz……………………………………… 壹、 xyz……………………………………… 第二章xyz………………………………………….. ……………………………………………………… 第X章 結論 ……………………………………… 附錄………………………………………………… 參考書目…………………………………………… 索引………………………………………………… 2.54cm 圖3 目錄版面設定 4

五、參考書目範例

■ 區分為外文與中文兩大部分,外文文獻在前(依字母順序),中文文獻在後(依筆劃順序),無需依出版品種類區分。

■ 通常依照下列順序排列:作者姓名;出版日期;文章篇名;(編者、譯者等姓名,例如:葉明德譯);書(期刊)名;(卷次);頁碼;出版地與單位(出版日期)。 1.書籍之引用 作者為一人時:

Ranney, Austin. 1990.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鄒文海。1969。《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作者為二人時(切記:第二位作者開始,姓與名不用再調換,也無需再打逗點): Davidson, Roger H., and Walter J. Oleszek. 1990. Congress and Its Members. 3rd ed.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董雲虎、佟唯真。1998。《中國人權白皮書總覽》。北京:新華出版社。

編纂或翻譯之著作,而無作者時:

Lijphart, Arend ed. 1992.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楊國樞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編纂或翻譯之著作,而有作者時: 施俊吉。1997。〈社會共識程度之衡量〉。楊文山主編《社會科學計量方法發展

與應用》:289-99。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1987。葉明德譯《傳播工具新論》(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台北:巨流。

More, Hannah. 1997. “The Black Slave Trade: A Poem.” Ed. by Paula R. Feldman.

British Women Poets of the Romantic Era: 215-45.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若為單一編者則用ed.,若為兩位編者以上,則用eds.,譯者用trans)

2.文章(期刊)之引用

Odell, John S. 1980. “Latin American Trade Negoti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4, 2 (Spring): 207-228. 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臺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

派投票行為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1-57。

3.學位論文之引用

未出版:以文章的形式處理

Liao, Da-chi. 1990.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

Organization: An Authoritarian Paradig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許志鴻。1986。〈選區選民影響力對議員角色行為的作用之探討-第四屆台北

市議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已出版的學位論文:以書籍的形式處理

Liao, Da-chi. 1990.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

5

Organization: An Authoritarian Paradigm. Ann H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4.會議論文集之引用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7. Proceeding

of a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9-30 September 1987.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Sawada, Toshio. 1987. “Quality of Negoti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 of a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9-30 September 1987.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紀駿傑、王俊秀。1995。〈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林松齡、

王振寰編《台灣社會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257-287。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5. 雜誌、報紙之引用

Evans, Harold. 1987. “Free Speech and Free Air.” Editorial,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11 May 1987: 82.

Walsh, James. 1984. “The Human Rights Game.” Time 3 (January): 28-30.

Fuerbringer, Jonathan. 1987. “Budgetary Rythms.” New York Times 20 March 1987,

late ed.: A8. 王嘉源譯。2000。〈美四大軍區指揮官外交影響力日增〉。《中國時報》

2000/10/12:13。

6. 網路之引用

OECD. 2000. “Knowledge-based Industries in Asia.” In

http://www.oecd.org/dsti/sti/industry/indcomp/. Latest update 16 October 2000. 杜文仁。2000。〈一百年來的諾貝爾和平獎文〉。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world-page/peace.htm。2000/10/18。

(此處所註明的日期為最後檢視日期)

※雜誌、報紙及網路的引用若無作者時,內文以註腳的方式,完整註記,參考書目則無須再補充,最後再於參考書目後增列一標題為「報章雜誌、網路資料出處」註明,例如:中國時報、BBC中文網等。

7.錄音錄影帶與CD等影音資料之引用

資料標題以書籍形式處理,但應標示資料性質,也可加註作者、演講者(演員)

和資料相關訊息

Holiday, Billie. 1941. “God Bless the Child.” Rec. 9 May 1941. Billie Holiday: The

Golden Years. Columbia, C3L 21, 1962.

可再參看 Gibaldi, Joseph and Walter S. Achtert. 1988.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Kturabin, K. L. 1966.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t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