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毕业设计11

更新时间:2024-05-26 19: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河子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石河子科林番茄酱制品公司成

品库物流分析

院 (系):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专业04级 学 号: 20043526 姓 名: 刘浩亮 指导教师: 李成松

完成日期: 2008年5月30日

摘要

本课题是以中粮屯和科林石河子番茄酱生产基地成品库的物流设施的现状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主要对成品库的物流搬运,仓储,输送的设施和路径进行选择和规划设计,从经济上,资源上,环境和技术等因数综合考虑合理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库存成本和搬运输送成本同时节约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加强了资金的运转速度,提高了企业效益。通过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该系统规划已达到预定目标。在物流设施等硬件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分配;但在管理等软件方面,却只是促进作用,不能很好的显示其真实效果,所以在规划后应大力加强软件方面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从而更有力的促进和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营和快速发展。在规划后的运营中,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改良,不断进行优化使其运营达到最优。

关键词: 成品库 物流规划 规划评价

Abstract

This topic is stores that take the grain with the Corrin Shihezi ketchup production base stock physical distribution facility present situation conducts the research as the foundation, mainly to the stock physical distribution transporting, the warehousing, the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and the way carries on the choice and the plan design, thus economically, on the resources, factor overall evaluations and so on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design reasonably achieved reduced the stock cost and the transporting transports the cost simultaneously to save the limited fund and the resources, strengthened the fund operating speed, enhanced the enterprise benefit.

May determine through the overall target appraisal result that, this system plan has achieved the predetermined target.In hardware and so 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facility all obtain the science reasonable plan, the design and the assignment; But in software aspects and so on the management, is only actually the promoter action, cannot very good demonstration its real effect, therefo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oftware aspect vigorously after the pla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highly effective, thus more powerful promotion and guarantee overall system good operation and fast development.In the plan operation, still needed to carry on the system improvement unceasingly, carried on the optimization to enable its operation unceasingly to achieve superiorly.

Keyword: Finished product database Logistics programming Programming

evaluation

1

目录

第一章 公司成品库的物流系统规划概述???????????4 第一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现状介绍 ????????4 一 现在公司的基本状况???????????????4 二 公司成品库的物流现状介绍????????????5 第二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现状影响 ??????????7 一 成品库物流系统用对生产运营的影响????????7 二 成品库物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8 三 成品库物流系统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8 第三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9 一 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9 二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的战略意义??????9 第二章 成品库物流规划 ?????????????????10 第一节 西区的物流规划 ????????????????10 一 半成品及其打包材料设备介绍???????????10 二 搬运车辆的选择及其介绍?????????????13 三 西区物流规划总体方案介绍????????????14 四 A 北货场设施规划与设计?????????????15 五 A 货棚的规划??????????????????17 六 B、C货棚以及BC货场规划 ????????????17 第二节 中区物流规划 ?????????????????18 一 中区总体方案介绍????????????????18 二 中二区规划设计?????????????????19 三 中一区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25 四 中三区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27 第三节 南区物流规划 ?????????????????28 一 南区的总体规划方案???????????????28 二 规划场地的选择?????????????????29 三 仓储仓库的选择?????????????????30 四 南区物流设施规划????????????????30 五 条形码及其扫描器的介绍及其选择?????????31 第三章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评价 ???????????32 第一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评价的重要性 ??????32 第二节 西区规划评价 ?????????????????32 一 评价指标介绍及其评价方法选择??????????32 二 西区规划评价 ??????????????????33 第三节 中区规划评价 ?????????????????33 一 评价指标介绍??????????????????33 二 中区规划评价??????????????????34 第四节 南区规划评价 ?????????????????34 一 评价指标介绍??????????????????35 二 南区规划评价??????????????????35

2

第五节 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总体评价 ??????????35 一 主要评价指标介绍????????????????36 二 系统规划评价??????????????????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37 致谢.??????????????????????????38

3

第一章 公司成品库的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第一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现状介绍

一 现在公司的基本状况

中粮屯河石河子番茄酱制品生产基地系中粮屯河投资股份集团的子公司,主要负责番茄酱制品的生产,销售及番茄的种植,位于石河子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约一百余亩。

㈠ 现在公司的经营生产状况 1 公司的生产状况

公司从原料源头开始,实行“订单农业”,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成熟运作模式支持下,把数万农户和90%以上的原料基地建设面积纳入到“原料第一车间”的管理体系中。公司原料技术人员根据“良种良法”的原则,严格采用好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公司现有一条番茄加工生产线,是从意大利引进,番茄加工处理采用了意大利先进的CFT的工艺装备。 公司集中在番茄酱收获时期即7、8、9月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而其它时期不生产,公司现施行24小时两半工作制,平均每天生产番茄制品在80箱左右,年生产在5000箱左右,每箱在1.4吨左右。公司有固定的客户,按顾客的订货量而生产。 2 公司的管理和宗旨

公司对生产过程实行严格的标准化工厂管理,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工艺控制和生产,并拥有较完备的监测和品质控制手段机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番茄制品。作为一家以农产品加工企业,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中粮屯河科林不变的信条。我们以环保节能为基准建造企业,注重降耗节能,推动实施清洁生产,强化循环经济。在设备选型及对原有企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方面,进行充分论证,首选高效节能设备,投入很大资金,注重对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行无毒无害处理的技术改造。 ㈡ 现在公司的整体物流状况

1 公司工厂物流规划现状图(图1-0) 原料物流中区 南货场 图1-0公司工厂物流规划现状图 2 公司整体物流规划现状介绍

如上图,公司东西长101米,南北长268米,占地面积是37168平方米。以

4

西区

从南向北为顺序,首先是占地面积约为70.2×101平方米的未平整置闲区,与此相接的是77.2×101平方米的南货场,再向北:东边是番茄原料物流区;西边是半成品存储加工区,再向北是中区包装加工搬运区,而中区北面是生产车间系统如图红色部分和多边形部分。图中箭头线条与边线相交的地方是大门,一共有三个。

3 公司物流系统介绍

公司物流系统分为番茄原料物流区,生产系统物流区和成品库系统物流区。而本文仅对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和规划,其他物流区不作介绍。

公司的正式生产运营期为7月初--9月底,一般情况下,7月到9月中旬是番茄制品大量加工时期,9月初开始为商品发运销售期。而半成品包装加工时间是5月—7月初。

二 公司成品库的物流现状介绍

公司成品库系统按作业的性质不同分为三个子系统:中区即成品包装加工区、西区即半成品采购和简易加工区、南区即商品装运销售区。一般情况下,半成品采购运到西区后经过组装加工进行存放,在生产开始后陆续向中区搬运。在中区,成品经过包装加工后搬运到南区进行存放和等待装运销售。 ㈠ 中区物流现状介绍

1 如图为中区的布局平面图(图1-1) 中区打包货棚 中区打包货棚具体规划

图1-1中区的布局平面图

中区的有效面积为49×17.3平方米,成品包装加工区面积是10.8×3.24平方米如图阴影矩形区,该区内有一个半成品输入口(宽1.5米),五个成品输出口(宽约1米,间隔约为0.5米);输入口前放置一水平放置的长度为3米的棍子输送机,图中左边两输出口不使用,两出口前面是一张记录木桌(长约为1米宽为0.4米)和长凳和一台电子称(规格为1米×1米),图中圆形处为两台气动打包

5

机(约相距2米)。

在中区工作人员一天两班共24人,有三辆三区共用的叉车和一辆平板车。 2 作业流程介绍

半成品 棍子输送机上 铺塑料膜在箱内 输入口

输出口 地面 擦拭 盖箱盖 打包 过秤记录

贴标存放区 贴标 南区

㈡ 西区物流现状介绍

1 西区物流设施布置图 (图1-2) A北货场 A B C CD货场 D 图1-2西区物流设施布置图

2 西区物流设施现状介绍

如图所示,西区包括A、B、C、D货棚及其A北货场、BC货场、CD货场,有效面积为140×10.8平方米;A北货场面积为55×10.8平方米;BC货场面积为7×10.8平方米;CD货场面积为59×10.8平方米。货棚规格为10米×4.5米×6米,且三侧面均用油布密封,在里面可以进行简易加工,将半成品部件组装在一起进行储存。所用一些设施设备如叉车、打包机皆为三区共用。工作人员为10人。

㈢ 南区物流现状介绍

1 南区物流设施布置图(图1-3) 2 南区物流设施现状介绍

如图所示,南货场有效面积为77.2×101平方米,在生产期间,南区货场将存储从中区搬运来的商品,等生产原料不多时,生产放慢时,利用共用的叉车进行装运发货。存放期间,商品用油布遮盖,现有设施为手动打包机一台,手推车一辆,便捷条码扫描器一台,工作人员8人左右。 南货场 原料物流区 有栏杂物堆放区 图1-3南区物流设施布置图

6

第二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现状影响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仍是传统的物流系统,它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货场面积和人力资源,而且也增加存储管理成本,对公司的生产运营,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快速发展。

一 成品库物流系统用对生产运营的影响

㈠ 阻碍生产速度提高

在正常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生产设备的系统状态参数来提高生产速度和产量。如通过调节蒸汽的压力来加快生产速度。生产车间的半成品输入口为一个,成品输出口为五个,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满负荷运行生产时,可以同时轮流开启五个罐装设备,但这样的速度对物流系统要求较高,现在的成品库系统达不到这样的速度,所以目前只开启3个,而且放慢罐装的速度来适应由于规划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作业速度较慢的成品库系统,目前的速度为8个/小时。 这严重阻碍了生产速度和产量规模的提高。 ㈡ 阻碍企业标准高效化管理

公司对工厂生产运营中实行标准化管理,力求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来使生产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作业标准化准时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降减低额外的附加成本和提高人力、设备、资金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当成品库的规划不合理造成了物流系统的搬运路线混乱,设备不能合理协调使用和人员调度,从而降低了作业效率,促使了作业职责不明确,员工的积极性减退情绪比较严重,这样使得系统不能很好运行而且也是标准化管理不能较好执行。不仅影响了成品库系统的良好运行,而且也间接阻碍了整个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如南区装货作业中,叉车协调不好,作业责任不明确使得装货作业又慢效率又低,最坏的情况下,竟半天才装完一辆货车。

㈢ 造成库存量大、周期长、资金周转失调

由于成品库系统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设备和人力资源,使得南区只能在9月中旬才开始慢慢发货,导致了大量库存积压,存放周期长达2月久。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加了存储成本,也使得企业资金失调,不能很好地进行资金运转和企业快速发展。据调查,在2007年库存量为5000余箱,约占用了4000万元。

二 成品库物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㈠ 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

成品库物流系统的工作人员约为42人左右,其中中区24人,西区10人,南区8人。而根据实际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可知,合理规划后,人员减少至约为30人左右,而作业效率和作业量是规划前的两倍。造成浪费的根本原因是系统的布置设计不合理,从而加大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但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了作业效率低下,而投入的人力资源却越来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 ㈡ 设备的磨损和包装原料的浪费

在成品库物流系统搬运作业过程中,由于设施规划不合理,搬运叉车搬运路线混乱和作业流程繁多,加大了叉车的磨损,减少了维修周期,增加了附加费用,同时也加大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导致各种作业效率低下。

7

打包的不规范的操作不规范和搬运作业不标准使得在打包和搬运作业后的存储过程中发现大量的不合格品,2007年度,2个多月的生产过程中,一共出现不合格品数量为200余箱,其中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有150余箱,占不合格品的3/4。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存储时间太长不容易在货场进行很好的保管。 ㈢ 对公司工作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在成品库物流系统搬运作业过程中,由于设施规划不合理,搬运叉车搬运路线混乱和作业流程繁多也造成了叉车尾气大量排放和灰尘飞扬,造成了工作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在油价上涨的今天,更应该节约能源。

三 成品库物流系统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㈠ 阻碍公司规模扩大

公司的规模要想扩大,不仅要在公司的营销和加工生产运营方面做好管理好,更重要的是把公司发展的瓶颈--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好,管理好,运营好。目前,成品库物流系统不仅占据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阻碍了生产速度和产量的提高,阻碍了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它已经通过影响企业的其他方面直接和间接地阻碍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快速发展。 ㈡ 使企业长远战略规划不能顺利实现

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是立足于公司的实际生产运营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而制定的长远计划。公司的长远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成品库物流系统物流现状。它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那么企业战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会落空和不能顺利进行。

㈢ 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随着番茄制品行业的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该行业的企业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像制造企业一样,每个企业最后都会把获利空间集中在物流上,而成品库的物流首当其冲成为首要开发的目标。而目前企业已经受到了成品库物流系统的制约,竞争力已经开始降低。如果不及时改良,那么企业就会完全失去竞争力,必然会破产或被兼并。

第三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 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它的负面作用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进行改良,企业的损失就越来越大,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短期内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所以必须在短期内进行规划和改良。

对成品库物流系统的规划合理与否对公司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以及整个企业运营能否顺利快速和良好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 ㈠ 对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了合理规划和设计,首先可以大大降低大量的存储货物所占用的资金,加快企业的资金运转速度,进一步巩固了企业的资金运营链。其次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产量,并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再次,合理的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使成品库物流系统

8

以及整个企业运营系统开始了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同时它也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和设备维修等成本,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㈡ 对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的迫切性

现在,成品库物流系统已经走向了恶性循环,制约了公司的其他系统运行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同时也不断地浪费各种资源不断的增加各种附加成本。如果及时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企业各系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反之,可能会使其他系统也走向恶性循环,使企业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下降,更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迅速破产或被兼并。所以对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越快越好。

二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的战略意义

作为公司物流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进行规划不仅很重要很迫切,同时它也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它具有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 ㈠ 对企业规模扩大的影响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规划,不仅是为了满足或适应目前生产、管理等系统的要求,而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快速扩大提供有力的保证。所以成品库物流系统在规划后应具有柔性,灵活,扩展性好等特点,使它能够满足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更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设施。换言之,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的规划是公司目前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㈡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成品库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行不仅提高了近期内的资源利用率,而且也为长远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保证,一个良好的运行系统不仅能很好的服务企业目前,更能很好的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对于现在提倡绿色环保,绿色发展的社会亦是现代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成品库物流规划

第一节 西区的物流规划

一 半成品及其打包材料设备介绍

㈠ 半成品的选择 1 半成品的介绍

在番茄制品公司,通常所说的半成品分两类:第一类是番茄酱及其软包装;第二类是番茄制品的运输搬运包装。本文中所提及的半成品是第二类。

在屯河集团,采用的搬运包装有两种:一种是220立升的钢筒;一种是1000立升的木制箱式托盘,而本公司目前 采用的是箱式托盘。如图2-0所示:

一般情况下,公司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所能 提供的价格进行对番茄制品加工工艺、质量要 求及其搬运包装进行对所生产的产品分类:A、

B两类。本公司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属于B类, 图2-0箱式托盘

所以采用的包装时,应选择价格比较低一些的包装。

9

2 半成品的材料选择

托盘根据其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木制、钢制、竹制、塑木制、塑制等。根据市场调研发现:钢制的价格最贵,塑制、塑木制、竹制、木制的同规格(1140毫米*1140毫米*1000毫米)依次约为850、575、360、120元。对于能实现同样要求的功能来说,选择木制的比较合适和经济。同时木制箱式托盘可以拆卸,维修性能强,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回收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所以选择木制托盘。

3 半成品种类选择

箱式托盘的面上哭又上层结构,其四周至少有三个侧面固定个侧面可以是平板,条状板等。箱式结构可以由盖或无盖。由于公司的番茄制品重量为1.4吨左右,且采用密封软包装,所以只能采用平板且必须有盖,同时有盖也便于堆垛。

箱式托盘底盘是平托盘,按货叉叉入口可分为两口,四口型。按可用面分为单面和多面型。

本公司为了保证平托盘有足够的承载力故选择两口型。同时采用单面型就符合了要求,同时也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托盘的成本。 4 托盘的主要尺寸规格介绍

公司的托盘规格尺寸有下列主要因素决定:

(1)必须符合运输车辆、轮船的包装器具尺寸界限要求

(2)必须符合公司顾客的尺寸要求以及每箱重量和提及要求

综合上述要求,公司通过试验设计后最后将箱式托盘的规格定为1000毫米*1000毫米*1000毫米。 ㈡ 包带及其打包机的介绍 1 包带的介绍

包带用于保证装满番茄酱制品的托盘的侧板由于受力过大而松散,同时也保证箱式托盘的盖与箱身很严密的盖紧和捆紧并能确保产品的运输安全。 2 包带的分类

在番茄酱制品业中,主要采用的包带有钢包带(图2-1)、不锈钢包带(图2-2)、PET带(图2-3)。

图2-1钢包带 图2-2不锈钢包带 图2-3 PET带

在本公司中,目前的是不锈钢包带。钢带的规格是25.0毫米*1.0毫米。而不锈钢包带不是最合理的包带,价格在近几年不断上涨,而且在存放中易生锈,生锈后再更换新包带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也浪费包带。

目前,PET带是目前世界上用于替代钢带的一种新型包装材料。PET带俗称塑钢带,是一种高密度纤维带,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原料精加工而成的,国际上认可的环保型打包带;它具有钢带的强度和塑钢带的柔性。 PET带特性:

10

(1)柔韧性好。具有卓越的抗冲击性能,抗疲劳性能极佳,不易断裂,能确保您产品的运输安全。

(2)优越的抗拉性和延伸性。塑钢带有很好的拉紧保持能力,延伸性小,捆好包后不易松驰,其抗拉性是PP打包带的2倍。

(3)较强的耐气候性。能长期在-65℃~120℃之间保持不变形,有良好的尺寸稳定。

(4)使用方便安全。PET塑钢带没有钢带锋利的边缘,不会划伤包装物,更不会伤手,剪断时无需专用工具,即使捆得很紧,剪开时也不会伤人。 (5)经济效益好。PET塑钢带的密度为1.30~1.38克/立方厘米,仅为钢带的1/6,单位长度的价格相对较低。

(6)美观,不生锈。钢带会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生锈,PET塑钢带则不会。

综上所述,结合现有下列打包机的打包对象考虑,可以选择PET带替代钢带不锈钢包带 。可采用规格PET带20580。如下表2-0

表2-0 PET带20580

型号 PET带20580 带宽(mm) 带厚(mm) 断裂强度(N) 纸芯内径(mm) 每卷长度(m) 25.0 0.8 8500 φ406 800

3 打包机的介绍

公司目前有三台打包机,一台手动的ORGAPACK钢带打包机(图2-4),两台瑞士FROMM气动免扣钢带打包机A380(图2-5)。

图2-4ORGAPACK钢带打包机 图2-5 FROMM气动免扣钢带打包机A380

(1) ORGAPACK钢带打包机介绍 ① 机重:3.5千克

② 最大束紧力:550千克 ③ 连接方式:手动免扣 ④ 适用带厚:0.4-1.3毫米 ⑤ 适用带宽:10-25毫米

⑥ 产品备注:手动免扣式,适用于平面打包;同类产品最轻,操作方便;阴阳扣连接,安全系数达80%以上。

(2) 瑞士FROMM气动免扣钢带打包机A380 ①钢带尺寸:19.0-32.0毫米* 0.63-1.30毫米 ②机重:24.0千克(包含吊臂)

11

③最大拉力规格:8000牛

④动作方式:气动拉紧、气动锁扣

⑤锁扣方式:全自动免扣式(阴阳扣) ⑥打包结合强度:80%

⑦特点:

ⅰ全机动力使用气压驱动,打包速度快; ⅱ大型气压缸,坚固耐用,维修容易;

ⅲ气压式钢带导正护板; ⅳ防钢带卡死释放装置。

根据规划预测,现有打包机的数量已经可以满足规划后的需求,所以不需再采购。

二 搬运车辆的选择及其介绍

㈠ 公司搬运作业车辆的选择规则 1.从公司的规模和实际出发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3.充分发挥一机多能的效果 4.采购应考虑节能环保等因素 ㈡ 现有搬运作业车辆介绍

公司目前有3辆叉车,一辆手推车,一辆平板车。叉车在作业中的作用:1.搬运托盘,箱盖;2.充当牵引车。手推车的规格是1000毫米*1000毫米,在作业时主要作用是:1.搬运一些包带等轻质量的物品;2.充当可移动的不合格品维修车。平板车的规格是3米×6米,作用是搬运成品,一般可以搬运6~8箱。 ㈢ 公司规划采购情况

根据预测,现有手推车和平板车能够满足规划后需求,不需进行采购。而叉车在西区规划中也已经满足需求。其他规划区如出现短缺则在具体相关章节中决定集体采购计划。 ㈣ 叉车介绍

现有叉车(图2-6)的型号为HNCPCD30FB,内燃机动力,采用静压传动,具有起步柔和、无极变速、换向迅速、维修简单、可靠性高、搬运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1 额定起重量为3吨

2 最大起升高度为2000毫米 3 最大起升速度为450毫米/秒 4 最大行驶速度为18千米/小时 5 最小转弯半径为2500毫米 6 最小离地间隙为110毫米 7 最大爬坡度为18°

8 空车重量为4650千克

9 功率为36.8 千瓦 图2-6叉车 10 外形尺寸为3725毫米*1250毫米*2550毫米

12

三 西区物流规划总体方案介绍

㈠ 西区半成品采购方案介绍

西区半成品由于可以拆卸和组装,所以在采购时,有两种选择方案:A.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箱式托盘;.B采购箱式托盘的各部件,采购回来后加工组装。 目前采用的方案是B方案。 1 两方案具体介绍 A方案介绍

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托盘,可以节约组装时间以及在组装作业中所投入所的人力设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直接购买是采用的是分批到货,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但由于分批到货,运输费用太大,所以费用由公司自己承担。同时托盘的采购价较高,单价为120元左右。 B方案介绍

采购托盘各部件后公司进行加工组装,可以一次性将托盘各部件运回,且运输费用由商家承担。所以节省了一大笔运输费用。同时采购时价格较低,单价约为100元左右。

2 方案比较及其选择

由于间接费用不能很准确计算,随意间接成本费用作为定型参考指标。 在A方案中,直接费用为运输费用和价格差价费用。经调研可知,平均每个托盘的运输价格为15元左右。单价为120元。但采购时由于采购量大,所以平均单价为115元左右。

在B方案中,采购价格为100元,每个托盘的加工人工费平均为4元左右,另外还得支付搬运作业等其他员工的工资约6000元。托盘包带一盘可打包50个箱子,在2007年每盘价格为1200元左右。

比较时,以2007年度生产为基准,2007年共生产5100余箱。 A方案的总费用为:SA =(115-100)×5100+15×5100=153000 元

B方案的总费用为:SB= 5100×4+6000+5100÷50×1200=148800元

SA -SB =153000-148800=4200元

由上述可知两方案的总费用相差不大,但综合间接费用和成本综合考虑,两方案,均可采用。但B 方案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和生产良好运营,所以采用A 方案即直接采购组装好的托盘。 ㈡ 西区物流规划总体方案介绍

在西区,由于采用了A 方案,一方面节约了人力和作业搬运车辆,另一方面节约货场面积。从而使西区物流规划变得更加灵活。

目前,中区每天托盘的需求量为160个左右,若满负荷运转即五个罐装设备同时投入使用,每个罐装的速度约为8个/每小时,则每天最大需求量为960个。一般堆垛最高四层,则最大占地面积为240平方米。且车辆作业面积约为180平方米。由第一章数据可知A 北货场面积为550平方米,完全可以满足中区的实际规划后的需求。所以将A 北货场确定为存储货场。根据箱盖的规格及其存储场地和货棚的空间可知B、C货棚以及BC货场完全可以满足箱盖的全年度生产周期的最大存储量,所以将B、C货棚以及BC货场作为箱盖的存储场所。A货棚则作为现场管理办公和存储部分物品的场所。

所以西区的规划总体方案是将A 北货场确定为存储货场,将B、C货棚以及

13

BC货场作为箱盖的存储场所,A货棚则作为现场管理办公和存储部分物品的场所,而D货棚和CD货场则不作规划并入南区再作规划。

四 A 北货场设施规划与设计

如上图1-2所示,A 北货场主要负责运货车辆的卸货作业和半成品存放及其向中区搬运作业。总面积为550平方米。其中货场旁马路宽8米。 ㈠ 货场规划原则

根据货场作业的要求可知在规划中应参照以下货场规划原则 1 最佳存放区与中区的搬运路线最短,保证满足中的生产速度。 2 尽量从规划中减少卸货作业周期。

3 向中区搬运路线和卸货作业搬运路线最好不要重合。 4 存放区无货车行驶路线。

㈡ 货场最佳存放区面积位置确定 1 货场最佳存放量确定

在前面说过中区的最大需求量为每天960箱,但在实际中,这样快的速度和这样的产量在实际半自动生产运行的系统中不可能实现,同时也必会大大加大生产附加成本。在目前的速度为8个/小时。而目前只轮流开启3个罐装设备。如果规划后轮流开启5个罐装设备,则可知每小时可以达到13~14箱即每4.5分钟可以生产出一箱,但在目前实际生产中实际为每个小时中只用50余分钟时有效生产,由此可知如果规划后每小时的无效生产时间降为0,则完全可以达到15箱/小时。而从各方面综合考虑15箱/小时是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

在生产中,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22小时,所以规划后中区的每天最大需求量可以达到340箱。而西区存储量为了不影响中区的当日生产需求,且西区晚上不进行卸货作业,所以最佳存放量定为340~680箱之间。生产开始时提前一天到货。每天运货量为360或320个,两个数据的货物相间运输。 2 货场最大存储面积和位置确定

由于托盘可以堆垛最高4层,每个托盘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米,可知最大存放面积为170平方米。

根据规划原则可知存放应该与中区输入作业区最近,可将存放区确定在货场北边。即如图所示:矩形阴影加重部分。

A北货场 A B C CD货场 西区规划区位置图

D 图2-8

㈢ 卸货作业区面积及其位置确定

由于运送货物的车辆全部是重型车辆,一般是普通重型货车或挂车,根据车辆的标准尺寸可知:普通货车车厢最长8.1米,最宽为2.5米;挂车车厢最长为12.16米,最宽为2.1米。

14

叉车的外形尺寸为3725毫米*1250毫米*2550毫米。最小转弯半径为2.5米。如图卸货作业面积示意图2-9:

根据计算可知:

221/2

叉车的堆垛最小通道宽度b1=(3.725+1.25)≈4 米 叉车直角交叉转弯最小通道宽度b2=2.5米 所以,卸货作业区的最小宽度为 b=2.5+2×b1

=10.5 米。卸货作业区的最小长度为 L=12.16+b2 =14.66≈15 米。卸货区作业最小面积为S=b×L= 157.5 平方米。由于作业区的最小宽度为10.5 米, 而货场的宽度为10.8 米。货场宽度符合卸货作业宽 度要求。卸货作业区应与存放区相接,使货车较方便 地开进和开除作业区,卸货区总面积和总长度暂不能 确定。位置确定如图2-8中A 北货场剩余较淡的阴影

部分。 图2-9卸货作业区面积图 ㈣ A 北货场的总体规划

如图2-10:将马路分成三条,离货场最近的一条宽3 m,中间一条宽3 m。东边那一条宽2 m 。其中为了便于货车快速方便地进入作业平行线路,故确定占用西边最近一条马路。平行线位于西马路和货场的中间。平行线分两对,其中一对间隔宽为2.5 m,另一条宽为2.1 m,分别指引纠正车辆正确停放便于作业。车辆应按照相应的指示路线进入停放区。

货车停放位置不能超出平行线。如遇向中区搬运的叉车,应优先让路。 中区的搬运叉车搬运时应按照绿色指示通道进行行驶,进入存放区后按指定的循环方向搬运返回。由于存放区一般情况下在340箱左右,所以不设定专门的向中区搬运的叉车作业区。

卸货作业区用蓝色涂抹。平行线用红色来纠正、指示、引导。

货棚A 图2-10 A 北货场的总体规划图

货车停稳后立刻去货棚登记,叉车搬运作业立刻开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放置托盘是必须将使叉口面向东西方向以便于向中区搬运作业。

由于半成品存放周期约为一天,且天气因素在短期内对托盘内有影响,所以不需专门遮盖防雨。

15

五 A 货棚的规划

A货棚主要是作为现场管理办公和存储部分物品的场所。它的规格为10 米*4.5 米*6 米。

在货棚内进行建议办公,主要设施有一张1.0 米*0.4 米的木桌和四只板凳。存放品为少量的平托盘和油布。 具体规划如图2-11

存储物品时和搬运时为了方便进出转弯,故将存放区设在右边,且存放区宽度为1.5 米。

办公设施摆放方式不限,但不能占有存放区。

搬运叉车按照指示路线进入和退出并按指示路线进入指定马路。

六 B、C货棚以及BC货场规划

㈠B、C货棚以及BC货场的作用

B、C货棚以及BC货场主要作为箱盖的存储场所。货棚的规格都相同,BC货场的面积约为70平方米。 ㈡ 箱盖的介绍

箱盖平均厚度为3~4厘米,长宽均为1米。以托盘为搬运器具进行搬运和存储,每个托盘一般堆放箱盖为25个左右。箱盖亦可堆垛四层。而一般重型货车和挂车一次可运1000个左右箱盖。而箱盖在直接采购时可一次性运回。 ㈢ B、C货棚以及BC货场规划

1 B、C货棚高度为6 米,面积为450 平方米。据可堆垛四层。且根据货棚面积和堆垛的层数计算可知,每个货棚均可存放4000左右个箱盖。则B、C货棚一共可存放8000个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近几年的箱盖 生产需求量,所以对BC货场暂不作任何规划。 2 B、C货棚规划如图2-12:

3 B、C货棚用红色间隔线将各存放位置隔开, 便于正确引导搬运和放置。

4搬运叉车按照指示路线进入和退出并按 指示路线进入指定马路。

图2-12B、C货棚规划图 图2-11A货棚规划图

16

第二节 中区物流规划

一 中区总体方案介绍 ㈠ 中区的物流现状介绍

由于在第一章中已经详细介绍,所以在本章中不作重复介绍。 ㈡ 中区的作业流程介绍

1 半成品 棍子输送机上 填铺塑料膜在箱内 输入口 2 输出口 地面 擦拭 盖箱盖 打包 过秤记录

贴标存放区 3 贴标存放区 贴标 南区 ㈢ 总体规划方案介绍

中区物流规划根据作业性质河流呈间断性将作业区分成三个小区:中一区、中二曲、中三区。如图2-13所示(图中各区面积不确定)。其中作业搬运最复杂的是中区的核心中二区,所以首先应规划中二区,确定中二区的设施规划和有效作业最小面积后,以中二区为中心再确定其他两区。在中二区规划中,首先根据各设备的特点和作业流程相关性结合实际不变的条件来确定各设备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设施占地面积和打包搬运作业面积等确定中二区的有效面积。 ㈣ 中区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在中区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中,应达到以下目标:①简化作业流程 ②有效利用设备、空间和人力资源 ③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搬运 ④ 缩短作业周期 ⑤力求投资最低 ⑥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服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上述目标中相互之间往往相互存在冲突,必须用恰当的指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评价,达到总体目标的最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本区规划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时间

② 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的出发点并贯穿规划设计的始终 ③ 运用系统思想 ④ 重视人的因素

总之,设施规划和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对该区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使整个系统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中一区 中二区 中 三区 图2-13中区各区划分图

17

二 中二区规划设计

㈠ 该区的设施介绍及其选择 1 设备的采购

根据预测可知,在该区的设备已经可以满足规划后的需求,不需再进行采购,搬运车辆目前还剩两辆(西区卸货作业用去一辆),而该小区仅需配置一辆。 2 主要设备的介绍

⑴ 叉车、打包机的介绍

叉车、气动打包机已经在第一章中作了详细介绍,在此不作介绍。 ⑵ 电子显示称介绍(图2-14) 型号: SCS-2 最大称量(t):2

分度数:2000 传感器数量: 1t×4 分度值(kg): 1

台面尺寸(m×m): 1×1 图2-14电子显示称 安全过载能力:130%F.S

电源:220VAC+10%-15P+1HZ

特点 : 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内藏式可充电式电池,,交直流两用,自动背光LCD显示清晰易读,可以调整四角高低,保持秤台水平 ,易于维护和清理 。

㈡ 作业区布局规划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该区规划设计主要是布局设计,所以采用当前最主流的方法——系统布置设计SLP法。 1 产品、产量简要介绍

在中二区作业中,从生产间出口出来的是已经装箱的番茄制品及其密封软包装,经过该区进行盖箱盖打包后进入贴标区,成品的尺寸规格为1000毫米*1000毫米*1000毫米。重量为1.4吨,箱盖的暂存面积为1平方米,为方便用取,只堆垛一层。一层约25个箱盖。高度为1000毫米左右。

目前该区每日产量为160箱左右,预计规划后将达到每日340箱左右即每小时生产量达到15箱。 2 作业流程介绍

箱盖 0.01 打包机 0.024 在本作业区主要流程有:a.擦拭 1 软包装b.封盖c.打包d.过秤标记 流 产品 1.4 程如图2-15 。 a 4 3 辅助设施区域及其时间安排 3 2 辅助设施的区域为:①生产罐装 b 出口 ②打包机吊挂点及其包带存放点 c 1.4 ③打包搬运区即打包区 ④箱盖存放 d 区 ⑤ 电子检测记录区 ⑥中三区贴标 5 区。如图2-15所示。该区的生产打包 1.4 每个成品的周期为60/15即4分钟。

6 其他时间不确定。

图2-15 作业流程图 单位 吨

18

4 SLP法求解 ⑴ 物流分析与物流相关表

采用SLP法进行作业区布置时,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物流标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明作业区总体物流状况。 ① 物流强度等级

表2-1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

符号 物流路线比例(%) 承担的物流量(%) 符号 物流路线比例(%) 承担的物流量(%) 10 40 O 40 10 20 30 U 30 20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数据比较困难且没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为五个等级,分别用A、E、I、O、U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少,作业单位的相对物流强度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物流量比例来确定。可参照上表2-1来划分:

根据该区作业流程图2-15来统计物料搬运的各作业单位队之间的物流量(正方向物流量之和),然后将各作业单位对按物流强度大小来排列并绘制如下表2-2,表中作业对之间不存在固定物流的为U级,省略不显示在下表

表2-2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 A E I 物流强度 物流强度等级 1 1-3 1.4左 I 2 2-3 0.048 O 3 3-4 0.02 0 4 3-5 1.4 右 E 5 5-6 1.4 右 E ② 物流相关表 进行作业布置时,物流相关表中物流强度等级高的作业单位对之间距离应尽量缩小即彼此相互接近,物流强度等级低的单位作业队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大。相关表如下表2-3

表2-3物流相关表

作业单位名称 生产罐装出口 打包机包带存放点 打包区 箱盖存放区 电子检测区 中三区贴标区 序号 1 U 2 U 3 U 4 U 5 E 6 6 U U E U 5 U U O 4 3 2 1 I U 0 ⑵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虽然物流分析是作业布置的重要依据,但是也不能忽视非物流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物流因素对作业影响不是太小时,更应当考虑其它因素对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19

①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及相互关系等级的划分

该区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有:物流;作业流程;作业性质相似;使用同一场所;工作联系频繁程度;监督和管理方便。该区考虑影响因素为6个,小于8个,符合R·寥瑟夫在SLP 中的建议。在SLP中,将该区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为:A、E、I、O、U、X ,其含义如表2-4。

表2-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划分表

符号 含义 比例原因说明 符号 含义 比例说明 (%) (%) A E 绝对重要 0~5 工作联系频繁、共用设备、作业流程紧密 O U 一般密切程度 10~25 作业流程连续 特别重要 3~10 不重要 45 不会相互影响 I 重要 5~15 工作联系频繁 X 负密切程度 0~10 作业相互阻碍干扰 ②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根据各作业单位及其密切程度建立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2-5:

表2-5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作业单位名称 生产罐装出口 打包机包带存放点 打包区 箱盖存放区 电子检测区 中三区贴标区 序号 1 X 2 U 3 U 4 O 5 O 6 6 X U O U 5 X U I 4 3 2 1 E U I ⑶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① 综合等级划分比例

经相关因素影响综合考虑,确定综合相互关系表的等级划分比例采用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表2-3。 ② 综合关系计算

在该区布局设计中,物流的影响并不明显大于其它因素影响比例,因此取加权比值为1﹕1。

在本作业区,N=6,则P=N×(N-1)/2=15 即共有15个作业单位对,并取:A=4、E=3、I=2、O=1、U=0、X=1。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2-6。 ③ 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根据表2-6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2-7。 ⑷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① 绘制作业区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2-8。

根据表2-8可知,包装区综合接近程度最高,则该作业单位应布置在中心位置,而生产罐装出口与打包机包带存放点应放在边缘位置。

20

② 绘制作业单位相关图

第一步 处理A 级作业单位对:1-3。

第二步 处理E 级作业单位对:3-5、5-6。 第三步 处理I 级作业单位对:2-3、3-4。 第四步 处理O级作业单位对:4-6。

第五步 处理 X 级作业单位对:1-4、1-5、1-6。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2-16。

表2-6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

关系密切程度 物流关系(加权值为:非物流关系(加权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作业对 1—2 1—3 1—4 1—5 1—6 2—3 2—4 2—5 2—6 3—4 3—5 3—6 4—5 4—6 5—6 等级 U I U U U O U U U O E U U U E 分值 0 2 0 0 0 1 0 0 0 1 3 0 0 0 3 等级 U E X X X I U U U I O U U O O 分值 0 3 -1 -1 -1 2 0 0 0 2 1 0 0 1 1 分值 0 5 -1 -1 -1 3 0 0 0 3 4 0 0 1 4 等级 U A X X X I U U U I E U U O E 1) 1) 综合关系

2-7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作业单位名称 生产罐装出口 打包机包带存放点 打包区 箱盖存放区 电子检测区 中三区贴标区

21

序号 1 X 2 U 3 U 4 O 5 E 6 6 X U E U 5 X U I 4 3 2 1 A U I 表2-8作业区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作业单位代号 1 2 3 4 5 6 综合接近程度 排序 1 U/0 A/4 X/-1 X/-1 X/-1 1 6 2 U/0 I/2 U/0 U/0 U/0 2 5 3 A/4 I/2 I/2 E/3 U/0 11 1 4 X/-1 U/0 I/2 U/0 O/1 2 4 5 X/-1 U/0 E/3 U/0 E/3 5 2 6 X/-1 U/0 U/0 O/1 E/3 3 3

图2-16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⑷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将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及其几何形状结合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就得到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作业单位面积由设备占地面积,物流通道模式及其人员设备活动等因素决定。 ① 物流流动模式

常用的基本流动模式有直线型、L 型、U型、S型、环形。实际流动模式由五种基本流动模式组合而成。综合考虑,本作业区采用的模式由直线型、L 型、环形组合而成。

② 作业区的设施占地面积

ⅰ 生产罐装出口位于墙壁上,不占用面积,且由五个输出口,相间0.5 米,宽1 米余。

ⅱ 箱盖存放区的占地面积 箱盖存放面积是箱盖的面积1平方米,但叉车搬运的最小宽度为1.25 米,为了叉车搬运方便将存放区宽度定位1.5 米。同时为方便工作人员取用,将存放区设计为正方形,箱盖放置时应放置于正中央。所以箱盖存放区的占地面积是1.5×1.5平方米。

Ⅲ 打包区的占地面积 打包区位于中心位置,其作业包括:搬运,打包,盖盖,擦拭。该区的占地面积取决于叉车搬运作业面积。由于打包区的长度已经是确定的即8.5 m余。所以关键取决于最小作业宽度,叉车最小作业宽度即叉车垂直堆

22

垛最小通道宽度,由第一节西区规划中可知叉车的堆垛最小通道宽度b1=

221/2

(3.725+1.25)≈4 米。所以打包区的面积为34 平方米。

Ⅳ 电子检测记录区的面积 电子检测记录区的设施包括一台电子显示称(规格为1米×1米),一张木桌记录木桌(长约为1米宽为0.4米)和3只板凳。电子显示称为了使叉车搬运放置成品过程方便,同样也将存放宽度定位1.5米,综合考虑,亦确定为正方形区。木桌和板凳放置宽度和长度约为1 米和1.5 米。所以电子检测记录区的面积为 3×1.5平方米。

Ⅴ 打包机包带存放面积很小,故不考虑。中三区贴标区占地面积暂不考虑而在该区只考虑其设置方位。

③ 工作人员和叉车活动通道

工作人员的活动通道由于作业区面积不能太大且工作人员较少,所以不专门设置,只规定其不能影响其它作业就可以,叉车搬运活动在打包区只需按相关搬运方向指示搬运即可,在该区不考虑其与中三区贴标区之间的搬运通道,而具体介绍将在中三区规划中详细介绍。 ④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根据上述条件综合考虑,绘制作业单位相关图2-17 。 ⑸ 绘制平面布置图

根据上述条件及其图2-17绘制平面布置图2-18。该作业区有顶棚,面积与作业区面积相同,高度至少为3米。

作业区内叉车搬运应按照搬运指示方向搬运作业,作业区用白色填涂,搬运指示方向的箭头用绿色涂标,代表叉车倒车方向的箭头用蓝色涂标。打包机吊挂点相距2米,左边打包机距左边界为3.5余米。

图2-17作业单位相关图

图2-18

平面布置图 23

三 中一区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㈠ 中一区的作业流程介绍

西区存放区 半成品 棍子输送机上 填铺塑料膜在箱内

输入口

由该区流程可知,本区主要重点是搬运路线的确定,暂存区的规划及其输送设备的选择及其规划。

㈡ 输送搬运设备的介绍及其选择 1 输送设备的介绍及其选择

在该区中,主要采用无动力圆柱形定轴直线型辊子输送机,且采用水平放置。该设备通用性好,可以输送具有平直底部的各类物件,运行阻力小,辊子与机架整体组装性好,价格比较低。在本区作业中,由于每小时要达到输送15个托盘且输送距离短,工序也不太多,所以该设备是符合该区实际规划情况的,故不更换。由于要在辊子输送机上进行填铺塑料膜,故不宜采用倾斜布置,而采用容易控制运行状态和物品不宜发生撞击的水平布置。

目前,该区的输送机在生产输入口以外的长度是3米,经考虑不需再增加长度,且其他规格参数不变。 2 搬运设备的介绍及其选择

目前,搬运车辆仍采用叉车,叉车介绍在本章第一节已作详细介绍,在此略。在本区由于成品库系统还剩一辆叉车,所以不需采购。 ㈢ 设施规划与设计

1 该区最佳存放量确定

根据所要求的供应速度即15个/小时,可知每四分钟必须输进一个托盘,也就是每个托盘输入前作业的总时间为四分钟。根据在输送机上作业的总时间约为两分钟,可知叉车向辊子输送机上搬运托盘的最大时间为两分钟,而辊子输送机最多摆放两个托盘,所以叉车向西区搬运的时间最多为四分钟,在实际中是可行的。

由于叉车的搬运速度与搬运数量有关,搬运速度越大,搬运数量就越小。叉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5米/秒,中西区的直线搬运距离为21.6米,可知搬运往返时间为10秒左右,而在两区搬运放置作业时间约为一分钟,所以一次搬运一个的总时间为1.1分钟,在四分钟内最大可搬运3箱。如果一次搬运四箱(最大能搬运四箱),则速度比较慢,约为1米/秒,即往返搬运时间为一分钟,而在两区搬运放置作业时间约为1~2分钟之间,所以总时间为三分钟。所以只能搬运一次,搬运的数量为四箱。同时为了合理的协调与西区、南区的物流流量,所以应适当地减少搬运的次数,减少搬运时间。所也每隔16分钟搬运一次,每次四箱。所以最佳存储量为4箱。 2 该区规划设计

有最佳数量为四箱,占地面积为1米,实际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具体规划如图2-19。

图中标有箭头的通道为绿色通道,箭头与半箭头表示含义分别为搬运前进和倒车方向,均用颜色白色图示。

为了方便,将存放区设在图中“×”位置,可以方便作业、减少搬运距离。 由叉车的作业最小宽度为4米,可确定该作业区宽度为1+4+3=8米。长度

24

13.5米即输入口至马路的直线距离。该区作业与中二区作业共用一顶棚。

图2-19中一区规划图 四 中三区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㈠ 作业流程介绍

中二区 贴标区 贴标 南区

有流程可知;该区规划与设计重点是暂存区,装货作业区及贴标区的位置确定及其规划。

㈡ 搬运设备的选择

该区的搬运设备仍是叉车,平板车,在此不详细介绍。目前叉车已经全部分配出去,所以该区无叉车,且规划后,其他区作业量加大,叉车调度紧张。所以本区采购一辆同型号的叉车。平板车满足规划需求则不需采购。 ㈢ 布局规划 1 贴标区的规划 ⑴ 商标的供应速度

在本文中,商标不作介绍而主要考虑商标的供应速度。由于商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生产时间及其重量,故在中二区进行过秤记录其重量和生产罐装日期,记录后上报相关部门处理才能打印出完整的商标。若每个小时上报一次,则据调查在大约10分钟内可打印出完整的商标,则商标供应周期为70分钟,速度为1/70次/分钟。

⑵ 贴标区暂存量

一般情况下,商标的粘贴速度为10张/分钟,即两分钟内可以将其一个小时内的产品商标粘贴完毕,则在商标作业周期为72分钟。在72分钟内有18箱进取贴标区,所以贴标区的暂存量为18箱,周期为72分钟。 ⑶ 贴标区的规划

贴标区的暂存量为18箱,为了方便粘贴,全部堆放仅为一层,同一排成品相邻之间可无间隙或间隙很小。但排与排之间应相距1米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贴标。贴标区成品摆放区用白色涂抹。工人贴标通道即两排间距地面用白线界限圈定。如图2-20。

从中二区与中一区间隔线起向右取16米再向北取4米,宽度为2米的L 型区域为贴标区。贴标区距中二区距离为4米(叉车作业最小宽度)。如图2-20。

搬运摆放成品时应按照从左至右依次摆放以便于商标的对号入座。

25

2 暂存区及其搬运装货区作业规划

由于暂存区周期性短为72分钟,存放量比较小,故将贴标区定位暂存区,仅考虑不会影响贴标作业及其搬运作业。一辆叉车牵引一辆平板车搬运货物时,平板车可装货8箱,叉车在牵引同时可以搬运一箱,即一共可搬运9箱,每小时搬运两次,由于每小时搬运量有小暂存量为15箱,故每次搬运8箱或7箱。

由于平板车的宽度为2米,长为3米,所以作业区的长度为:2+4×2=10米.宽度为:3+2.5=5.5米.作业区设计时只考虑其作业长度。作业区规划如图2-11所示。南边东边均有一条3米宽的公共通道。中二区箱盖搬运通道如图所示。图中搬运方向指示箭头采用的颜色不变,表示的意义不变,平行线的颜色与指示意义亦不变且平行线的长度大于5.5米。 3 中三区总体规划图(图2-20)

公共通道 中一区 中三区 贴标暂存区 中二区 图2-20中三区总体规划图

第三节 南区物流规划

一 南区的总体规划方案

㈠ 南区物流状况介绍

南区包括南货场及其从西区并入的CD 货场和D货棚。具体物流状况已经在第一章中作了详细介绍,在此略。 ㈡ 南区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南区总体规划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确定规划场地

由于西区的CD 货场和D货棚并入了南区,所以南区负责存放、发货的场地有了选择性。所以南区规划必须首先确定在那个货场进行规划,而规划选择的决

26

定因素不仅与作业面积有关,而且与南区的最佳存货量有关,而南区毫无疑问,完全符合条件,关键是对CD 货场和D货棚进行分析其规划的可能性。 2 选择仓储仓库

在规划区确定后,必须确定仓库的类型,哪一种仓库更经济,更符合实际情况。仓库的选择影响南区规划的总体投资成本和规划后运行的效果。所以仓库的选择亦是南区规划的重要环节。 3 搬运装卸及其仓储规划

搬运装卸和仓储规划是南区在选定场地和仓库后的具体规划,是南区规划的核心,应根据各作业的有效面积和作业特点结合实际货场特点来分析,规划,设计,使南区得到合理的资源规划。

总之,在南区规划中,应遵守灵活、经济,实际的原则,总各方面综合考虑,使其规划达到最佳。

二 规划场地的选择

㈠ 规划场地选择的定性决策

很明然,南区是适合进行规划,但是南区货场若定位规划场地,一方面,南货场有一半的面积被置闲,同时由于南区的规划而阻碍了剩余面积的充分利用,使南货场规划后收到的效果不是很乐观,场地的价值相对贬值,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另一方面,CD 货场和D货棚由于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被置闲很难再利用。使得成品库物流系统资源利用率明显下降,规划后效果不是最佳。

若CD 货场和D货棚适合进行规划,一方面,CD 货场和D货棚的大部分面积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与西区、中区连接较近,大大减小了搬运距离,总体效果比在南货场规划要好。另一方面,南货场被暂时闲置,但南区的位置与置荒区相接,构成大面积的场地,可以用作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用于发展其他项目等方面,从而使它的利用多元化多样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得到大大提高。

从南区功能总体规划划分,可以分为卸货作业区,存储区,运货作业区。从三区的作业特点来分析可知,三区依次呈线性排列是最佳的,规划效果是最好的。而CD 货场和D货棚正好符合这一规划特点。若CD 货场和D货棚适合进行规划,卸货作业区正好在上游,存储区在中间,而运货作业区在下游,在三个分区的物流量流动和流动方向特点来看,物流流量分布均匀,上游作业区的物流不向下移动,使得下游物流流量比较小,不太拥挤;下游作业区物流流量和方向呈单向流动,对上游作业物流流量没有大的影响,同时这样也有助于南区物流管理和南区物流系统顺利运行。总之, CD 货场和D货棚是适合规划的最佳场地。 ㈡ 规划场地的定量决策

CD 货场长59米,宽10.8 米;D货棚规格为10米*4.5米*6米。CD区马路的宽度为8 米,面积为59×8 平方米。总体规划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若对CD 货场和D货棚进行规划,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⑴南区规划中各作业区和存储区的最小总面积应小于等于1100平方米。

⑵在工厂南货场东侧新建一大门和规划连接CD 货场和大门的一条通道,保证下游的物流方向单向性。

根据调研可知,在工厂南货场东侧新开设一大门和规划连接CD 货场和大门的一条通道是可以的,而且投资小,工程量小,所以这个条件在规划中是可以满足的,而着重考虑分析是否满足条件⑴。

27

下面重点分析是否满足条件⑴: 1 作业装货区的面积确定

由于西区卸货作业的车辆与南区装货的车辆一样,均为重型货车和挂车,所以作业区的面积相同。由西区卸货区作业面积可知,该区的装货作业面积也为157.5平方米(长为15米,宽为10.5米)。 2 卸货区作业面积确定

由于中三区装货区与南区卸货区使用的是相同的车辆,所以作业的面积相同。由中三区装货区作业面积可知,南区卸货区作业面积为55平方米(长为10 米,宽为5.5米)。

3 存放区的面积确定

每天,成品流向南区的最大量为340箱,该区与西区一样,发货作业在白天进行。据调研可知在南区装货作业,每小时可以装货3辆,则每天的发货量完全可以达到340箱,由每辆运输24箱可知,若用15辆车发货则有一两只运4箱,若用14辆进行发货运输,则还多4箱,综合考虑,选择发货车辆为15辆,则在运输完前一天的340箱后还运了今天的20箱,在往后一次减少20箱,直至减少至170箱为止时,这是运输的车辆数量就保持恒定。即可知每天最大的存储量340箱,最小库存为170箱,由于存储时可堆垛4层,所以最大占地面积为85平方米。

4 其它区域面积确定

办公管理区将设置在货棚内,货棚面积为43平方米,不合格品检修区面积约为12平方米即3×(2+1+0.5+0.5)。马路上游面积(不是用作作业区的马路)暂不确定。

由上述面积总和为392平方米可知,上述面积总和远远小于 CD 货场及其货棚的面积593平方米,则很显然 CD 货场及其货棚在规划面积上完全满足条件⑴。所以可以对CD 货场和D货棚进行规划。

三 仓储仓库的选择

㈠ 仓库的分类及其特点

本文着重从建筑及其保管条件进行分类选择并分析其各自特点,仓库按建筑及其保管条件可分为:

① 库房 凡有顶盖,四面围墙,门窗严密的建筑物,一般分为平房,楼房,自

动高级仓储货架仓库。

② 货棚 有棚顶盖,一面或两面、三面有围墙或矮墙,能防风雨的建筑物。 ③ 货场 经过平整处理的地面,适合不怕雨淋日晒的物品。

㈡ 仓库的选择

由于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后,使商品的仓储时间变得较短,数量也大大降低,即规划后商品在南区暂存的周期为1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于木制箱式硬包装与密封软包装双层密封包装的番茄制品来说,不需专门的仓库,综合考虑,该区仓储仓库选择货场,即在CD 货场直接进行存储规划。

四 南区物流设施规划

㈠ 南区规划目标与原则

南区作为成品库物流系统的第三大重要部分,负责货物的销售发运。所以必

28

须科学的规划和规划后进行合理的管理。具体规划目标如下:①简化作业流程,节约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②有效利用设备、空间和人力资源 ③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搬运 ④ 缩短作业周期 ⑤力求投资最低 ⑥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服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上述目标中相互之间往往相互存在冲突,必须用恰当的指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评价,达到总体目标的最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本区规划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a)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时间和发货程序

b) 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的出发点并贯穿规划设计的始终 c) 运用系统思想,重视人的因素

总之,设施规划和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对该区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使整个系统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规划后运行效果最佳。 ㈡ 各作业区位置确定

如图2-21,南区作业主规划区CD 货场,该区规划包括三部分,卸货作业区,存储作业区,发货作业区。由发货的特点和面积可知发货区要占用一部分马路,若占用马路必须在规划区下游部分,而存储区应为于发货区域卸货区之间,而且卸货区不能占用马路必须在货场内,具体作业位置如图2-21。 ㈢ 卸货区的规划及其搬运路线的确定

卸货区长10米,宽5.5米,面积为55平方米。其中对作业区规划有重要作用的是作业长度,叉车牵引平板车的总长度为8 米(3.75+3+1≈8),若开进作业区时,昨夜总长度为10.25米。显然作业区平板车停放平行线应为南北方向,作业宽度为10米。正好满足在货场内作业。如图2-21所示。

为了方便卸货后快速离开货场,叉车牵引平板车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进,且卸货完毕后应按规定指示方向离开。且由于叉车牵引平板车进入或离开时均按一定的弧度方向行驶,所以在卸货区的实际面积变大,根据叉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2.5 米,则在作业的长度上再加2×2.5 米,即卸货区总长度为15.25米,即约等于16 米。所以卸货作业区的总面积为160平方米。

行驶路线用绿色箭头连续指示,平行线用红色引导纠正停放位置,作业区界线用白色区分,由于存储区不一定饱和,叉车可以进入作业区。具体规划如图2-21。

㈣ 装运作业区规划

由西区数据可知,该区装货作业面积为157.5平方米,长度为15 米,宽为10.5 米,但却不是实际的作业面积和长度。

为了方便运输车辆行驶和停放,故规定在该区段的左路停放,西区卸货完毕的车辆直接沿左路开进装货作业区,其他装货车辆沿中路拐入左路,并沿红色平行线纠正停放位置,平行线有两对,第一对间距为2.5 米适合于引导重型货车,第二对间距为2.1米适合于引导挂车。

卸货叉车作业区用蓝色涂抹。为了方便作业,使作业更加柔性化,减少搬运距离,经综合计算考虑,将作业区长度定位34 米。车辆停放区域由现场管理员指示。

在路上的方向指示箭头均用绿色涂标。

在该区规划后运行中,应加强作业的标准化、准时化管理。

29

㈤ 存放区的规划

存放区的面积为5平方米,对多层数为4层。而在货场实际规划中,存放区可利用的面积远远大于85平方米。所以必须确定最佳存放区。很显然,最佳存放区为沿装货作业区单排放置区和两作业区相距最近的区域,如图2-21,用用三角形表示的区域,存放区与作业区间距为0.5 米,以方便扫描工作人员工作。

存放区叉车搬运装货时应优先搬取拐角处的存货以便于存放作业。

最佳存放区用黑白条纹线区分其他区域。存放区应加强管理,以便于很好的进行存放和搬运。 ㈥ 不合格品维修区

在历年来,不合格品主要原因是包带生锈和损坏,所以在第一节中选择了塑钢带代替不锈钢带防止了生锈。但在搬运作业中不可避免存在包带损坏,随意必须设置不合格品维修区。

由于在规划后,大大促进了作业搬运的标准化,同时在管理上亦有了作业标准的要求,使得不合品大大降低,所以维修频率必会很低。经综合考虑,将维修区确定在紧邻货棚处。宽度为4米(适合于两个不合格品存放维修),长度为6 米(加工区为3 米,设施存放区为米)。而该区设备为手推车一辆(规格为1 米×1 米),手动打包机一台,板凳两只,具体规划如图2-21所示:

1 维修区长度为3 米,用红色箭头指示搬运放置,两箭头相距1 米。 2 下班后,将该区设施推放到货棚内存储。 D货棚 包装维修区 装货作业区 最佳存放区 卸货作业区 C货棚 图2-21南区规划图

㈦ D货棚规划

D货棚主要负责现场管理及其发货手续办理等,同时用于维修区设备的存储。货棚内主要设施有一张木桌(1 米×0.4 米)以及6只板凳,D货棚的规格为10米*4.5米*6米。具体规划如图2-21所示:

1 办公木桌板凳只要易于现场管理和办理手续登记可随意摆放。 2 该货棚的三侧面均密封。

㈧ 南区作业区外南部物流路线规划

如图2-22所示,在南区东侧围墙上开设一简易大门,宽度为3米,距离最近的大门的距离为15.66米。南区的汽车通道宽度为3米,同时将南区草坪一角变为圆角。若以后进行对南区开发规划时亦可增大通道宽度和大门宽度。 ㈨ 南区搬运设备的采购

由于目前一共三两叉车均已分配出去,所以再中区采购方案确定后,南区亦

30

必须购买两辆叉车,保证南区装货作业的速度,降低搬运叉车司机的疲劳强度。

在采购叉车时,为了便于统一维修,方便设备管理,所以仍采购目前叉车的种类和型号。

图2-22南部物流路线规划图

杂物堆放南货场 发货车辆通大门 草坪

五 条形码及其扫描器的介绍及其选择

在南区作业时,必须对即将装运的商品进行扫描记录,以便能够对商品进行有效的地管理和跟踪。所以选择合适的条形码及其扫描器亦是南区规划中的一部分。

㈠ 条形码的介绍 1 条形码的介绍

条形码是由一组排列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空、字符所构成,是用以表达一定信息的符号和代码,根据排列规定这组符号可用来表示数字,字符和符号等信息。

条形码作为人机对话的特殊语言,就是利用粗细不同的条、空分别表示1和0二进制的数字,再将二进制数字转化为十进制,所以条形码也能被计算机接受和运算。

2 条形码种类介绍及其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条形码很多,共有225种,本文中仅介绍按信息储存的方式的分类的条形码。按储存的形式分为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复合码,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极大多数是一维条码,而本公司目前采用的也是一维条码,它已经可以把商品的信息全部表达,所以仍采用一维条码。

在一维条形码中,国际上通用的有UPC、EAN 等几种,而使用最广泛、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条形码是EAN码,我国大部分商品都采用EAN码,目前公司采用的也是此码。

㈡ 条形码识别器的种类及其选择

条形码的识别器是条形码阅读器,它是由扫描仪和译码器组成。条形码的种类有两种:手持式和固定式。手持式的操作比较灵活、方便。手持式扫描仪按光源特性和光电转换方式不同分为:

1 接触笔 一种顶端带光孔的笔状设备,价格便宜,但使用要求比较高,需要

专门的训练。

2 CCD扫描仪 一种用固定光束将距离15厘米内的条形码图像反射给光敏元件

31

的扫描设备,价格适中,适合于室外作业,室外作业分辨率高,性能可靠,便于携带。

3 激光扫描仪 一种迅速移动的锥体将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散射光弧的扫描设备,

准确率高,视野大,但价格昂贵。

在公司南区扫描作业中,大部分是室外扫描作业。所以综合考虑,采用便携式CCD扫描仪。而目前采用也是便携式CCD扫描仪。由于一台扫描仪已经满足需求,随意不需再进行采购。

第三章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评价

第一节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评价的重要性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的评价是对规划后的新系统的评价和肯定,亦是对成品库物流系统进行持续改良发展的基础资料。所以必须对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和总结。

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评价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价可以进一步发现不足,为持续改进做准备。

2 通过系统的评价总结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新系统,可以更好地促进物流系统管理标准化。

3 通过系统评价总结可以对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使综合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4 对系统的规划合理的部分进行评价肯定,使其更有效的服务和促进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

5 通过评价总结,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计划和发展计划提供基本数据资料。

第二节 西区规划评价

一 评价指标介绍及其评价方法选择

西区作为公司成品库物流系统中重要一部分,主要负责半成品的准时采购供应。西区的规划目标是:准时向中区运营系统供应半成品,科学合理地控制库存,使作业标准规范高效化和管理标准化,提高综合资源利用率。

为了能更好的分析评价系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选择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后面几节均采用此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通过综合考虑确定评价指标如下: (一)定性评价指标:1 存储质量 2 管理效率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定量评价指标:1 最佳库存量 2作业速度 3供货时间准确度 二 西区规划评价 ㈠ 定性指标评价 1 存储质量

在规划前,西区货场生产堆放了5000多个半成品,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货场面积和大量资金,也对半成品的保管没有保证致使许多半成品由于保管不善而不合格;规划后由于在货场存储的时间为1天和标准化搬运装卸作业也使半成品避免了长时间存放发霉和搬运作业中损坏,存储质量大大提高,无不合格数目。

32

2 管理质量

通过明确的搬运路线和作业路线要求和作业程序标准化使得管理更有效,但相应地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从西区总系统分析可知,规划后设备的无效率磨损,托盘不合格品的维修成本等附加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存储资金的占有率大大降低,人力、设备以及货场空间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较系统规划前资源综合利用率有了很大提高。 ㈡ 定量指标评价 1 最佳库存量

规划前无最佳存储量,但规划后,货场的最佳存储量在340---680个之间。这大大降低了半成品资金占有率,经计算可知资金占有率为:6.8%--13.6%。与原来的一次性堆放5000余个相比,存货资金占有率下降了86.4%--93.2%。 2 作业速度

规划前,向中区供应速度为平均每8分钟一个半成品,规划后速度为每4分钟一个。在卸货作业中,每10分钟可以完成一辆。向中区供应为每隔16分钟搬运一次,一次搬运4个需2分钟。整个系统的作业速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3 供货时间准确度

规划前,由于向中区供应的时间受到管理不善,人为因素太多而没有准确的时间,规划后供应按规定时间准时供应,保证中区生产不受影响。所以供货时间准确度为100%。 ㈢ 评价总结

综合上述各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西区规划已经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但实际中西区的运行效果受到其他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运行结果不能很好的反映规划效果。

第三节 中区规划评价

一 评价指标介绍

中区是整个物流规划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成品包装打包,贴标以及向南区搬运作业。中区的规划关系到生产运营速度及其整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亦关系到对外发货的准时性和对西区的供应速度和数量。中区规划目标是:提高打包加工效率,合理规划各作业区使搬运装卸作业标准化高效化,合理控制存储量,降低系统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通过综合考虑确定评价指标如下:

(一)定性评价指标:1 搬运作业质量 2 管理质量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定量评价指标:1 半成品作业速度 2包装搬运作业速度 3向南区发货周期

二 中区规划评价

㈠ 定性指标评价 1 搬运作业质量

该区中,规划前搬运作业混乱,不仅浪费了时间增大了设备磨损,亦使整个系统运行速度放慢。规划后,搬运作业按规定路线和方向要求进行搬运,大大提

33

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2 管理质量

该区的合理规划促进了管理质量的提高,也使作业管理更加标准化和明确化;规划前,标准化管理受到现场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顺利执行。与规划前相比,管理质量大大提高。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规划前,中区存货比较大,造成了资金在中区无价值停留,同时叉车搬运作业不仅时间较长而且效率较低,造成了人力、设备、资金等资源的浪费;规划后,一方面作业高效化,一方面存货量大幅度降低,使系统的综合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㈡ 定量指标评价 1 半成品作业速度

半成品的作业速度主要是指中一区的半成品输送作业,它的作业速度为每4分钟一个,与生产速度相等,即要求中一区一系列作业必须在四分钟内完成。与规划前相比,速度提高一倍。 2 包装搬运作业速度

在中二区,必须在四分钟内完成搬运包装一系列作业,即搬运作业的速度为0.25箱/分钟。根据调研和现场作业记录,规划后可以达到。同样在中三区搬运装货作业的最小速度为1.5箱/分钟。从中区到南区的搬运总时间小于等于32分钟。在规划前,由于总体规划无合理规划,共用车辆和设备人员不能很好的调度分配导致搬运等作业不均衡,无明确的搬运时间限制和作业速度要求。规划后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使得管理和作业更加高效化。 3 向南区发货周期

规划前,由于共用设备不能很好的调配,所以无固定的发货时间和周期,通才采用集中发货,所以中区存货量较大,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区域的作业。规划后,新采购了一辆叉车专门用于中三区的搬运作业,保证了中三区的作业要求,同时对南区形成了周期性供货,周期为72分钟,中区成品库货场最大库存量为18箱,最小为10箱,从而合理得控制成品存放量,降低了成品存储资金占有率。 ㈢ 评价总结

综合上述各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该区规划已达到预定目标,在规划后运行时应加强标准化管理,从管理上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

第四节 南区规划评价

一 评价指标介绍

南区是成品库物流系统重要的终端部分,主要负责商品的发货销售。所以南区的规划目标是:合理控制库存量,降低库存占有资金,加快资金回笼和周转;作业的标准高效化和发货的快速准时化;同时提高综合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通过综合考虑确定评价指标如下: (一)定性评价指标:1 库存质量 2 作业质量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定量评价指标:1 最佳库存量 2存货资金占有率 3发货速度

34

二 南区规划评价

㈠ 定性指标评价 1 库存质量

一方面由于存储周期减少至平均一天,且库存量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作业的标准化,所以存储商品包装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合格包装的商品数量接近于0。在存放区,商品的正确合理的位置存放和规划使得搬运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合理的发货,是控制库存的关键也是提高存储质量的重要部分。 2 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包括装货和卸货搬运作业的质量,规划前作业不规范,受人为因素干扰,作业速度和质量都上不去,不仅造成了商品不能按时交货也造成了大量的不合格品。规划后,通过对各作业区的位置、设施、路线合理科学规划使搬运作业标准化高效化,减少了不合品数量,同时也间接地减低了员工的疲劳强度,总体作业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3 资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对南区的合理规划,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尤其是将规划对象选择为CD货场,大大节约了南货场的资源浪费,在南区开设一条专门出货的通道和大门,使得发货流量单向流动,使运输更方便更快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管理成本和其他隐性附加成本,使资源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

㈡ 定量指标评价 1 最佳库存量

在规划前,库存量为生产计划的全部产量;规划后,最大库存量为340箱,最小为170箱,存货周期小于等于一天。 2 存货资金占有率

规划后,存货所占资金约为136万--272万元之间,与规划前相比,资金占有率下降到3.4%--6.8%。存货资金占有率大大降低,资金周转周期为一天,周转资金约为136万--272万元。 3 发货速度

规划前,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发货速度不能确定,处于不稳定状态;规划后,平均数度为3辆/小时,每台年发货最大可达360箱左右,与规划前集中发货的最大数量相同,但耗费的时间却为原来的1/4。 ㈢ 评价总结

综合上述各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该区规划已达到预定目标,在规划后运行时应加强标准化管理,从管理上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同时应持续改善发展使其变得更加柔性化,以适应生产规模扩大等变化。

第五节 成品库物流系统规划总体评价

一 主要评价指标介绍

成品库物流系统作为公司运营中终端环节和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的效果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个管理和生产运营系统。通过规划要达到成品库物流系统运营速度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系统在合理的规划下进行标

35

准化、准时化、高效化作业和管理,综合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以及评价系统常用的总指标通过综合考虑确定评价指标如下:

(一)定性评价指标:1 物流质量 2 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定量评价指标:1 商品存放周期和存放量 2库存资金占有率和资金周转速度

二 系统规划评价

㈠ 定性指标评价 1 物流质量

首先在物流作业方面,由于系统进行了合理规划促进了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和准时化,保证了作业的高效率高标准,加速了整个作业系统的良好运行,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的标准化管理。

其次在存储方面,合理规划存储面积,大大提高了存储面积的利用率。由于归回后的存储时间周期较短,故容易存放保管,使不合格品数量大大降低,接近于零。在存放作业区的合理规划后,促使存储作业标准化和高效化。

再次在物流流量方面,通过对总体系统的布局考虑,正确规划搬运和发货车辆的行驶路线,总体协调规划,大大减少了物流流量饱和或太拥挤的交叉路线和公共线路,保证了系统物流流量的合理顺利地流动,且消除了对别的物流系统的影响。

2 资源综合利用率

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作业区域和设施得到合理规划,作业流程趋于标准准时化,使得每个员工的职责明确化,工作高效化,使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其次在设备方面,规划后,设备的高效率工作减少了无价值的设备磨损和能源等浪费,减低了维修成本。

再次在资金成本方面,规划后,同时作业区域的合理规划和作业的标准化使得不合格品大大降低,存储作业中附加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合理控制库存数量,进发货的速度加快使得存储成品和半成品资金占有率大大减低,资金周转率得到很大提高,保证了运营系统的良好快速运行。 ㈡ 定量指标评价

1 商品存放周期和存放量

首先西区半成品的存放周期为一天,存放量为340--680个之间。其次中区暂时存放区的存放周期为72分钟,存放量为10--18箱之间。再次在南区存放区,南区的存放周期小于等于一天,最大存放量为340箱,最小为170箱左右。与规划前相比,存放日期和存放量都降到很低,一般平均在10%左右。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占用资金,促进系统的良好运营和快速发展。 2 库存资金占有率和资金周转速度

首先存储成品和半成品所占的资金在各区都大大降低,促使总存储货物的资金和存储成本大幅度降低。其次资金周转周期约为1天,资金周转金额约136万--272万元之间。这两方面保证了生产资金良好运转也促进了企业资金系统的良好运转。

36

㈢ 评价总结

综合上述各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该系统规划已达到预定目标。在物流设施等硬件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分配;但在管理等软件方面,却只是促进作用,不能很好的显示其真实效果,所以在规划后应大力加强软件方面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从而更有力的促进和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营和快速发展。在规划后的运营中,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改良,不断进行优化使其运营达到最优。

结论

本课题是以中粮屯河科林石河子番茄酱生产基地成品库的物流设施的现状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探讨如何使本企业的成品库物流规划达到最佳,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资源综合有效利用得到提高,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

通过公司调研,深入了解公司成品库物流设施现状,加以分析可知;结合实际情况凭借现有资源和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加以改善成品库物流设施现状使其达到规划后效果最佳化。在公司的现有资源和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按照工业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并利用现有所学过的知识和图书馆与网络提供的科学前沿知识和技术进行设计,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在调研完毕后分析中,遇到了各种理论和实际情况分析解决的难题,但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网络上相关知识,结合实际问题,逐步细化,把又大又难解决的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小块,再一一击破。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个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使我们把理论知识很好的融于实际企业运营生产问题中,得以学以致用。在即将踏上社会的最后一段学习路上,给我们上了一门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很强的一门设计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庆琯,王转.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7月

[2] 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4月 [3] 邓爱民,张国芳.物流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 [4] 牛鱼龙.日本物流经典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5] 牛鱼龙.欧洲物流经典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6] 牛鱼龙.美国物流经典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7] 徐克林.物流工程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9

[8] 霍云福, 孙云早.现代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10月

[9] 李克强,资道根.仓储与配送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年7月 [11] 王培彬.现代仓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2月 [12] 秦弘,赵启兰,王耀球.企业物流及其发展趋势[EB/OL].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02/bea45c797b7e49b49ed9bc2893909dae.shtm,2006-2-24.

[13]李翔.成品库库存管理系统[B/OL].

http://www.sh456.com/intro.asp?id=256,2007-11-17

37

[14] 鲁春晓.仓储自动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5] 丁立言.仓储规划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6] 杨尚雷.工业工程的重要分支——现代设施规划设计技术[J].中国期刊,

2007(6)

[17] 周国全.物流系统战略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期刊,2005 (6) [18] 徐凯.生产现场物流改善实证研究[J].中国期刊,2007 (4)

[19] 齐建国.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期刊,2006 (4) [20] 丁晓明.现代物流业发展系统规划研究[J].中国期刊,2007 (3) [21] 潭永康.设施规划与设计[J].中国期刊,2005(12)

[22] 张筑生.现代物流中心内部规划与设计研究[J].中国期刊,2006(10)

[23] 李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次IE学术会议简介[J].中国期刊,2002(8) [24] 杨秋燕.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学术会议暨仓库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征集论

文 [J].中国期刊,2004(11)

[25] 张锋. 工业工程(三) [J].中国期刊,2001(3)

[26] 柴继峰.一个改进的SLP方法—研究与实践[J].中国期刊,2000(4)

[27] 程国全,王转.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

4月

[28] 张晓川.现代仓储物流技术与装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4月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在论文开始总结的时候,当回头再翻看一页页草稿,心里不仅有对自己的论文满怀满意而且也满怀感激之情。在为期三月的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以及接受调研的公司及其负责接待的员工师傅们给了我在论文调研、写作等创作过程中的大力支持和辛勤指导、帮助,也在精神上给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指导老师李成松辛勤指导和督促。在此,重重的道一声谢谢!同时在即将踏入社会之即,我首先感谢生我养我,供我上大学的父母和默默支持我的亲人和朋友、辛勤教育指导我的老师和帮助我的同学们。其次也要感谢党和学校,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感谢本次论文答辩的老师们,谢谢你们的耐心指导。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sp7.html

Top